从心理层面看,「婚外情前世的因是什么」究竟是什么?

「婚外情」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现代人的出轨行为会渐渐形成风气? - 知乎11735被浏览2000073分享邀请回答2359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9 个回答被折叠()当前位置 & &
& 男人到底为啥会出轨?终于真相了
男人到底为啥会出轨?终于真相了
00:42:37&&出处:&&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7-29][07-18][07-12][07-07][06-27][06-23][06-22][06-22][06-22][06-2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刚好在The New Yorker上看到一篇盘点2015年最有趣的心理学论文的文章, 作者Maria Konnikova本科在哈佛,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心理学。把她提到的六篇论文列在这里啦。&br&我大致读了一下这些论文的概述(summary)部分,回答中的有些部分是直接按New Yorker原文翻译的。&br&原文地址: &a href=&///?target=http%3A///science/maria-konnikova/the-six-most-interesting-psychology-papers-of-201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Six Most Interesting Psychology Papers of 2015&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1.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9/6251/aac4716.full%3Fkeytype%3Dref%26siteid%3Dsci%26ijkey%3D1xgFoCnpLswp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i class=&icon-external&&&/i&&/a&,” from &em&Science &/em&&/strong&&br&&b&评估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b&&br&这篇论文不是在研究新东西,而是许多大学的研究员们选了100个2008年被发表在高等心理学期刊上的心理学研究,然后重新把这些研究全部重新做了一次,来检验这些研究是不是具有可重复性。&br&&b&在这100个被研究员们重新做的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得出的实验证据不如原实验充分(&A large portion of replications
produced weaker evidence for the
original findings”)&/b&,作者指出不完备的实验设计和心理学期刊更愿意发表正向结果的倾向相结合容易导致不准确,可重复性低的研究。作者还指出心理学研究中标新立异追求新颖话题的倾向也会导致研究偏见。&br&这篇论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可重复性原则是实证科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而人并不是纯粹理性的,有些研究结果并不是能够被完美复制的。关于心理学的”科学性“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和讨论。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对于整个心理学研究领域信度的一次检验,这篇论文本身完全算得上是”让人眼前一亮“。&br&&br&2.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archives-pmr.org/issue/S04-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Works in Inpatien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 from &em&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em&&/strong&&br&&b&关于颅脑损伤病人康复的有效手段&/b&&br&颅脑损伤(TBI)是目前研究不是很充足的一个领域,但光是在美国就有几百万人因为TBI 而有长期,甚至永久性的机能损伤。这个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期刊今年8月的一整期都是关于TBI的研究论文。虽然目前康复情况更多取决于受伤的严重程度而不是具体哪一种治疗方法,但研究发现康复治疗能有效帮助病人恢复机能,正常生活。&br&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b&如果你是女性或者亚洲人,那么医生开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给你的机率会变小&/b&&br&(&i&个人感觉这一篇论文更偏向神经科学一些) &/i&&br&&br&&br&3.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doi/10.1111/bjop.12135/abstra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st Friends and Better Coping: Facilitat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rough Boys’ and Girls’ Closest Friendships&i class=&icon-external&&&/i&&/a&,” from &em&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em&&/strong&&br&&b&最好的朋友能让你更好地应对困境:男孩女孩之间的亲密友谊能促进发展出心理韧性&/b&&i&(不是很清楚”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对应的中文,不过这个术语指的就是人处理压力和困境的能力) &/i&&br&这个研究指出,&b&即使是只有一段良性的友谊,也能促进低收入家庭或低社会背景的个人发展出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并在困境中脱困&/b&。研究的被试是409个11-19岁的英国青少年&br&之前的许多研究都把处理困境和挑战与友谊,同龄人接触,还有家庭因素联系起来过,但这一篇论文是专门研究“the best friendships” 与处理困境的关系,算是一个研究进步。&br&&br&4.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3Fpid%3D302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of Insomnia for Long-Term Painful Conditions&i class=&icon-external&&&/i&&/a&,” from &em&Sleep &/em&&/strong&&br&&b&长期疼痛性失眠症的非药物治疗手段&/b&&br&这篇论文介绍和分析了一系列非药物手段治疗失眠的疗法。其中有很传统的心理教育(psychoeducation)、 睡眠保健(Sleep Hygiene)【Eg:睡前调暗灯光使机体产生褪黑素】、肌肉放松疗法(Relaxation)、控制刺激(Stimulus Control) &br&还有一些通过电话、网络治疗来帮助缓解失眠的,但是研究表明效果不如面对面治疗好。&br&失眠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而睡眠也是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说这一篇系统性的治疗失眠非药物性手段的Review也算是很有意义的。&br&&br&&strong&5. “&a href=&///?target=http%3A///current-biology/abstract/S51-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Mechanistic Link Between Olfaction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i class=&icon-external&&&/i&&/a&,” in&em&Current Biology&/em&&/strong&&br&&b&嗅觉与自闭症的联系&/b&&br&由于自闭症与感官-动作系统(sensory-motor coordination)损伤有联系,这篇论文提出的假设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的嗅觉反应(sniff response)会改变(但不是闻不到味道),并且与自闭症的严重程度和自闭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有关联。&br&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目前自闭症的诊断是相对困难的,尤其是那些年龄还较小的孩子,而现在我们知道嗅觉与自闭症的这个相关关系,那么sniff response就可以作为诊断自闭症的一个依据。&br&&br&&i&(感觉自闭症似乎是近年有不少突破的一个研究领域,记得不久之前学生物的室友还和我说起她课上读到的最新论文说自闭症的发生和胃部某一种特定细菌有关联&/i&&br&&i&&a href=&///?target=https%3A//www.autismspeaks.org/science/science-news/autism-study-more-evidence-linking-altered-gut-bacteria-as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utism Study: More Evidence Linking Altered Gut Bacteria to ASD&i class=&icon-external&&&/i&&/a&)&/i&&br&&br&&br&6. &strong&“&a href=&///?target=http%3A//www.pnas.org/content/112/38/1195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Is a Novel Modulator of Negative Affect&i class=&icon-external&&&/i&&/a&,” from&em&PNAS &/em&&/strong&&br&&b&&i&FGF9与情绪管理之间的关联&/i&&/b&&br&这一篇文章是关于抑郁症病理的一些新发现。FGF9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这个研究发现&b&FGF9似乎在情绪控制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b&,依据有动物在经历被打败或失去团体地位的长期压力时,海马体中FGF9会增加,以及在有严重抑郁症的人中,FGF9有过度表达的现象。这个研究同样是给我们相对了解较少的抑郁症病理提供了一些思考和研究的新方向。&br&&br&&br&感觉一说到心理学,大家想到的很多都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内容,比如墨菲定律、从众心理这样一些看上去不是很有科学性的理论,有时候会忽略了像认知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这些分支,研究抑郁症、自闭症、睡眠,并且和医学,生物学,神经科学都有交叉。而New Yorker这篇文章基本上几个心理学分支的研究都有涉及到,第一篇还谈到了整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感觉自己读下来也学到不少东西:)
刚好在The New Yorker上看到一篇盘点2015年最有趣的心理学论文的文章, 作者Maria Konnikova本科在哈佛,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心理学。把她提到的六篇论文列在这里啦。 我大致读了一下这些论文的概述(summary)部分,回答中的有些部分是直接按New Yorker原…
谢邀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tip=&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hash=&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hovercard=&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刘柯&/a&&i&(最近有点忙)&/i&&br&涉及到的数据不够严谨,也未查证,已经删除,非常抱歉。大家愿意就看下内容分析。&br&婚外情的本质没那么复杂,就是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何有婚外情,以及为何它愈加泛滥。&br&&br&当然,婚外情正在更多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稍微具有一点社会学的想象力,或者愿意留意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的人,都能从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中发现,这种古老地禁忌如何越发张狂的摧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不管人们如何道德批判,它确确实实发生着,并且比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更加严重。&br&&br&婚姻并不总是与爱和性有关系,古代社会中,中下层人们的婚姻更多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生产共同体,同时让自己的血脉繁衍下来。彼时,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它甚至更多地是夫妻双方家庭、以及他们家族的一桩事业,婚外情受到惩罚也是因为它破坏了这桩事业的根基和婚姻本身的契约关系。历史发展到后来,婚姻的契约性质逐步让位于一种“亲密关系”,这是一种夫妻双方的关系,其中两性沐浴在爱情和性的愉悦之中。婚姻关系是一种亲密关系,意味着爱情是两性结合的重要因素,夫妻之间是依赖、独占的。&b&然而亲密关系并不是婚姻形式的终点——彻底的现代性婚姻意味婚姻转变成“纯粹关系”,&/b&这时,原来附加于婚姻之上的经济因素、家族契约,甚至是浪漫、激情和性,都不再是婚姻的题中之义,婚姻就是它本身,而不再像它几个世纪以前那样,背负来自家庭、家族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婚姻的解体,就如同你在黄昏的街头与一位刚刚邂逅、相谈甚欢的姑娘微笑道别。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处在亲密关系向纯粹关系转变的历史进程之中。&br&&br&婚姻的形式和内涵在急剧的变化,而婚外情的发生正是以此为背景的。&b&婚姻神圣性的基础经历了从契约到亲密关系,最后再消失的过程&/b&。&b&婚外情的性质,也从犯罪或者一桩严重地家族事件,变成对于亲密关系和家庭责任的背叛&/b&,而之后,它就寻常到人们懒得再道德批判它,于是,一个人发生婚外情的代价在逐渐地降低。而同时,&b&激情之爱、浪漫之爱与婚姻形式有着天然地冲突,从古至今皆是如此,然而现代社会正有意无意的鼓励每个人追求激情与浪漫,婚外情是已婚男女重新发现的伊甸园,他们藉此重新发现流淌在自己血液中的冲动、激情,以及,更重要的,婚外情是婚姻本身对人类激情、欲望等等原始本能的压制的一种反抗。&/b&&br&&br&&p&显然,即使到这里,还没有阐述更为核心的问题&b&:婚外情的泛滥,跟社会生活形式的变革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b&&/p&&p&首先,传统生活以地域为中心,人们一生中能够到达的地方有限,因此接触到的几乎总是熟人。而现代社会微信等各种通讯工具的发明,使得&b&基于空间的交往形式让位于陌生人交往,他们几乎随时可以在陌生人身上发现新鲜感,重燃激情本能。这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b&,参与微信摇一摇的人中,恐怕已婚者也不在少数。&/p&&p&其次,女性为自己争得了权利平等,绝大部分女性都开始成为职业女性。&b&以往被禁锢在家中的女性开始消失每天在丈夫的视野之外,她的同事对于丈夫而言或许根本就是陌生人,丈夫不再能控制妻子的社交圈子。&/b&现代社会中的丈夫们也是一样,他们工作的地方开始充满了干练的职业女性,举止优雅,每天朝夕可见,相处的时间或许比跟自己妻子还要多,更与妻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充满诱惑的面貌。于是,他们各自发生婚外情的几率相比之前都大大的增加了。&/p&&br&第三,要在以往,婚外情的当事人幽会并没有太多地方可去,他们也许去无人的小路上偷偷牵手,也许要计划许久,才找到合适的时机钻进某个不知名的小旅馆,并且心惊胆战的避免被周围人认出。现在,事情简单了许多,城市大到周围不太可能出现熟人,交通方便到他们幽会之后还可以在被丈夫或者妻子怀疑之前赶回家中,通讯提供的便利也是一样,以往也许要费尽心思才能鸿雁传书,而现在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标明旅馆位置,连同房间号一起给情人发过去。&br&&br&&p&&b&现代社会中婚姻强加给人们的负担大为减少,降低了婚外情需要承担的后果,也为婚外情的发生提供了如此之多的便利,伴随着性观念、婚姻观念的转变,婚外情、婚外性行为也就愈加泛滥。&/b&&/p&
谢邀 (最近有点忙) 涉及到的数据不够严谨,也未查证,已经删除,非常抱歉。大家愿意就看下内容分析。 婚外情的本质没那么复杂,就是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何有婚外情,以及为何它愈加泛滥。 当然,婚外情正在更多的发生在我们周围…
感谢知友 &a data-hash=&e37963dbb4dad2d20825fc4& href=&///people/e37963dbb4dad2d20825fc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 data-hovercard=&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刘柯&/a& 邀,好不容易旅途中找到个暂时落脚点,找了家网吧开始一一回答问题。 &br&&br&粗略浏览了一下大部分答案,大部分都是答主从主观经验出发来阐述这部分的问题。虽然不能说这样的经验没用,但这也只能是参考的一部分依据而已。如若以就医作为类比,除了病人主诉以外,医生仍旧要靠CT、X光、血常规等检查来检定问题一样。然而当问题来到教育层面时,我们能够用到的客观检查仪器与工具就太有限了。于是很多时候只能依赖心理学层面的会谈、调查搜集、规整分类之类的手段来解决这类问题,而这时又总难免回避不了主观因素了。&br&&br&毕竟人心总归是主观的,对吧?&br&&br&因此,我的回答于此,只提出作为一个参考,这部分回答的来源,包括了我曾经在做家长工作与举办家长学校时、与有类似情况的孩子一起工作时、以及很少一部分作为一个兄长的主观体验(答案里的主观体验够多了就不赘述了)。&br&&br&So,咱开始。(这长答案的节奏啊……)&br&&br&问题点在于:&strong&第一胎孩子对第二胎孩子的抵触点在哪些方面?&/strong&&br&&br&&br&我比较喜欢用正向思考的方式来想问题,于是咱换个问法,那就是:&strong&第一胎孩子在迎接第二胎孩子之前,需要有哪些预备?&/strong&&br&用通俗点的说法,即:&strong&当哥哥/姐姐前,孩子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特质?&/strong&&br&&br&有趣的是,在我曾经观察到的案例中,如果兄弟姐妹之间年岁差距不超过3年的,一般不会有这种很严重的抵触问题,不过这仍需更大范围的数据来证实。我的推测在于3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其社会性行为尚不明显(或者说自我意识不明显),因此对环境中是否出现了新的家庭成员其实不会多敏感。因为&strong&这个时候他们更关注的对象是自己&/strong&,只要自己吃饱穿暖了,老爸老妈给与的关注没有减少,那一般不会对弟弟/妹妹有明显的抵触。或者当事人往往都没意识到&strong&“弟妹出生”&/strong&这一事件都有可能,就好像笔者从来没有意识到“&strong&妹妹出生了&/strong&”这一事件,好像从打一有记忆起我就有个妹妹了一样。&br&&br&那么,超过了3岁这个范畴以后呢?&br&这就要考虑更多因素了,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特征,要去考虑和处理。&br&&br&以笔者所专长的3-6岁阶段为例先谈一谈吧。以此发散也可以看到6岁之后的孩子所需要的特质与能力,实际上是差不多的。&br&孩子在准备迎接作为兄/姐这一新身份之前,需要至少具备如下特质。&br&&strong&—安全感&/strong&&br&&strong&—家庭氛围有明确的生活作息规律&/strong&&br&&strong&—有初步的自我照顾能力&/strong&&br&&strong&—自信与成就感&/strong&&br&&strong&—体验过分享的喜悦&/strong&&br&&strong&—无过度宠溺&/strong&&br&&b&—被尊重&/b&&br&&br&&br&&br&以上特质,如果在孩子迎接新身份之前都具备的话,那孩子就做好了当兄长的最基本条件。&br&然而十分遗憾甚至可以说是可悲的是,国内家庭教育环境里,大部分情况是十分不利于这些特质的养成的。&br&&br&一个个说开。&br&&strong&&u&安全感&/u&&/strong&&br&这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而且也是核心之所在,需要让孩子明白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没有任何变动的。也许有人会说我这一点提的十分陈词滥调,是个人都知道安全感很重要啊,那怎么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啊?!&br&恩,你们搞错了一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安全感其实是一种&strong&状态&/strong&,而不是能力。安全感的形成是需要后面所提到的特质综合运作之后,才会出现的状态!&br&这就好像钱和工作的关系一样,大家都知道钱很重要,但都忽略了只有辛劳工作才能挣钱这一因果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要第一个提出来。&br&安全感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br&&br&&strong&&u&家庭氛围有明确的生活作息规律&/u&&/strong&&br&这个可以说是安全感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你们有否比较过,在平常的生活中、与在假日或旅游状态中,孩子的情绪差异变化极大呢?(一到假日变成小恶魔什么的……)&br&这实际上就是作息规律在非正常状况下被打断的结果。尤其在3-6岁阶段的孩子,会更为明显。当在日常作息时,孩子是很清楚明确一天中接下来的流程是什么的,虽然孩子对时间的认知概念比起成人仍不清晰,但他们是有一个内在的生理流程,在体验一日作息的。&br&换句话说,孩子是很清楚这一过程的:&strong&起床以后要刷牙,刷牙以后吃早餐,吃完早餐后去幼儿园,在幼儿园待到太阳下山后妈妈就会来接我,然后就回家吃晚饭睡到我美美的小床上。&/strong&&br&&br&&br&你的孩子生活作息有这样明确的流程观念么?如果没有的话。&br&我敢断言有80%可能性以上你的孩子会经常性的&strong&哭闹、粘人与缺乏安全感。&/strong&&br&&br&为孩子建立安全感,一个非常小确经常被无视的诀窍,就是&strong&建立起规律的一日作息&/strong&。&br&也许对于成人来说,日复一日的一天确实显得厌烦,但请注意。&br&&strong&你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才多久呢?&/strong&&br&你已经看了20多年的街道,在孩子眼里仍旧是全新的探险天地。&br&过好每一天,是孩子,也是家长最重要的课题。&br&&br&&strong&&u&有初步的自我照顾能力(也就是独立啦)&/u&&/strong&&br&列个清单吧,以3岁孩子为例。&br&你的孩子会做这些事情么?&br&叠衣服(或者卷袜子、叠内裤)&br&自己收拾玩具到一个箱子里&br&穿脱衣服&br&穿脱鞋子&br&穿脱袜子&br&洗手&br&使用餐具吃饭(最简单的勺子)&br&上厕所&br&&br&先这些吧。&br&会吗?&br&如果不会的话。&br&他自己都是个小拖油瓶,你还指望他照顾人?&br&如果会的话,他是否&strong&天天都是自己做这些事情呢?&/strong&&br&结合作息规律部分的文字来思考我这里的问题吧。&br&免得又有人说我话唠= =&br&如果你的孩子都已经快6岁了以上还不会……&br&请保重。(当然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除外。)&br&&br&&strong&&u&自信与成就感&/u&&/strong&&br&自信与成就感,是基于自我照顾能力再进一步提升的一个特质。&br&简单概述一下吧。&br&当一个孩子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求时,他对自己也就有了信心。&br&当一个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他自然也就有了安全感。&br&&br&你说画画一等奖、书法小红花、或者舞蹈比赛冠军?&br&对6岁前的孩子来说还太早。&br&对孩子来说,最棒的成就感,不是奖状或奖励,而是&strong&自己动手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后的喜悦。&/strong&&br&&br&&br&没错,如果从这个定义出发,你会发现那些自我照顾的事情,很多都符合这个定义。&br&你明白了什么吗?=v=&br&&br&&strong&&u&体验过分享的喜悦&/u&&/strong&&br&你的孩子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br&邀请别人家的孩子到家里来玩,在客人来家之前与孩子一起准备待客的零食、玩具等等。&br&旅游回来后,让孩子带着某地的特产零食,到班上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br&成人很容易误解孩子对分享的看法。&br&孩子的分享,实际上是基于1人1个的原则的。&br&没错,这也包括了&strong&他自己&/strong&!&br&别跟一个社会性发展才刚刚起步的孩子讲什么牺牲奉献。他人生中的大半辈子(哎哟……)都是在自我为中心与自我满足中度过的,牺牲奉献这类更高维度的复杂情感请留到后面再说。&br&从这你会发现实际上家长很多时候的做法常常与此相悖。&br&比如,“你是哥哥就让着弟弟吃吧!”“人家来家里玩就让客人吃吧!”(然后自己没得吃)&br&历史上都有孔融让梨和宾主尽欢了,你还让不让人活了?&br&所以实际上这其实不是考验孩子,而是考验家长有没有把自己孩子那份考虑进去。&br&以及,即便是要孩子礼让自己的那一份,整个过程是否有&strong&尊重&/strong&孩子的意愿?(后面详述)&br&&br&&strong&&u&无过分宠溺&/u&&/strong&&br&哎哟哎哟,这个简直就是触了国人们的大死穴有木有?&br&需注意的是这个过分宠溺不只对哥哥,也包括对弟弟。&br&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兄弟或姐妹两个,你都要遵循着&strong&他们能自己做的事情你绝对不插手&/strong&的原则。并且不去偏袒或偏向任何一方,就事论事,单论是非。&br&&br&觉得家里两个你就头疼了?怎么不去想想幼儿园甚至学校里面老师一个面对30+以上孩子呐,哪怕一颗300%的热情的心分到30个孩子身上每个也都只剩10%了好吗?&br&&br&这实际上也是个你需要考虑的,很严肃的课题。&br&&br&如果你自己无法Handle这种两个孩子绝对平等公正的原则,你还打算要第二个孩子吗?&br&如果自己不想要第二个孩子,那你是否能够接受独生子女100%风险承担甚至百年以后,你的孩子无依无靠无人做伴的境地?&br&&br&如何规划风险,各人有各人的考虑。&br&当然,国内大部分家庭的逻辑很单纯。&br&是男的,就好。&br&哎哟。&br&&br&&strong&&u&被尊重&/u&&/strong&&br&有人会喷了,说得就好像咱们不把孩子当人看似的,我们会不尊重孩子?&br&没错,你自以为你尊重了,但有可能你尊重孩子的程度还远不如你对你的iphone的了解。&br&你知道iphone如何刷机如何自拍如何下App,你会仔细查说明书,或者哪怕看一看百度上的网页。&br&你却不一定会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了解孩子的状况,听听学校的家长讲座与论坛,或者看一些育儿相关的书籍与网页(虽然我承认大部分这类网页与书籍确实很瞎,但对于非专业的家长,多了解一些自己的孩子总无坏处= =)&br&&br&&strong&如何尊重一个孩子?&/strong&&br&给你一个三步走。&br&第一步,先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哪些事情,是现阶段你的孩子可以自己做决定,自己做的事情?&br&&br&有些很明显孩子做不来的事情也就别打着尊重的旗号去污染孩子了= =。&br&(让孩子学开车、给孩子买手机、电子产品并相信他能够自律……等)&br&&br&第二步,那些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自己做的事情,你绝对不去干涉。(当然你要心机城府深下套儿什么的我管不着……但孩子很快的也会学会怎么跟你下套儿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什么的。)&br&&br&第三步,这步实际上更为重要,那就是也要&strong&尊重你自己,你的爱人以及所有与孩子一起生活的人。&/strong&&br&如果孩子的某些决定与行为已经明确的对你与周围的人产生干扰时,明确而严肃的制止。相信我,天底下不会有其他的人比你更有权利管教孩子了,而且也没人会帮你管。&br&孩子的教养问题,人们永远只会归因于父母。&br&&br&说实话,即便是三步走,这个部分也仍旧摆脱不了概括纲领的抽象感。也许以具体事例来说明会更为明晰,但我不会给你们事例的。&br&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br&&br&=============综括分割线==================&br&如上所述,我们就凑齐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了。&br&&strong&&u&一个充满自信、作息规律、独立自主、愿意分享、不会娇生惯养、懂得尊重,因此内心充满了安全感的孩子。&/u&&/strong&&br&&br&&br&这样的孩子很显然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作为兄长的新挑战了。&br&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缺乏这些特质呢?&br&按照以上内容检索一下,你就知道问题所在了。&br&不过说实话,知道了也没有,你不做永远也没效果。&br&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不去做出改变,就只能在血和暗的深渊中挣扎……哦不,是在错误的教养螺旋之中继续循环着。&br&&br&&br&再套入如上特质去分析题目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几个关键词。&br&“……她是我们家的小公主,被宠坏了,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br&哎哟喂,小公主们。&br&我想不用解释了。&br&&br&还是那句话,要不要继续在错误的教养螺旋中继续循环,全看你是否改变。&br&习大大都做那么多改革了。&br&台北市长都换了个无党籍的柯P了。&br&你还不改说不过去了吧?(尼玛有关联吗?)&br&&br&就酱。
邀,好不容易旅途中找到个暂时落脚点,找了家网吧开始一一回答问题。 粗略浏览了一下大部分答案,大部分都是答主从主观经验出发来阐述这部分的问题。虽然不能说这样的经验没用,但这也只能是参考的一部分依据而已。如若以就医作为类比,除了…
&img src=&/50/v2-ef7db569a92c5dc2e1343acbc1b38568_b.jpg&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50/v2-ef7db569a92c5dc2e1343acbc1b38568_r.jpg&&&p&改编自我的知乎Live:《&a href=&/lives/564928& class=&internal&&人际互动的奥秘&/a&》。&/p&&br&&p&在第一部分(参见:&a href=&/p/& class=&internal&&影响力是一个虚妄的说法&/a&)中我们提到:没有人可以单方面控制一段关系。双方相互发起对关系的定义,当且仅当我们认同对方的定义之后,这个互动才会以这样的形式,对双方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再介绍两条人际互动最基本的规则。&/p&&p&第一条规则,分上下两个半句。上半句说,&b&在人际互动中,你可以做一切事情&/b&。&/p&&p&这句话说出来是有点冒险的。显然我们在人际互动中需要遵循某一种规矩,比如下象棋,马要走日字,象不能过河,但如果我不遵守这个规矩,我要做另类的事,比如马就要走目字,或者干脆把棋子扔在对手脸上,可不可以呢?完全可以这么做。这是上半句。&/p&&p&这样一来,你随时可以打破别人对关系的「定义」。你没有必要按照别人期待你的反应方式来反应。之前举上课的例子,上课时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不要在老师的讲话的同时讲话,但实际上你有权不接受这一条定义,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讲话。这种做法,有时候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自由,当然也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说不定会被当成是破坏者,精神病,最低限度的结果,当你坚持马走目字的时候,别人也会说:「你不懂下棋,我不跟你玩了」。&/p&&p&所以这个规则的下半句就是:你不能控制这件事的结果。对人际互动的结果你是没有办法掌控的,因为你做的这件事总会作用于别人,即使你认为那个人应该按照你期待的那样反应,但他仍然「可以做一切事情」,你无法确定你的行为最终是否会带来期望的反馈。&/p&&p&这条规则完整的表述是:&b&在人际互动中,你可以做一切事情,但无法控制这么做的结果&/b&。&/p&&p&上半句听起来有点吓人。每次我讲到这里,都会有人问:伤害别人的事可不可以做?违法犯罪的事可不可以做?我们说不可以。但这里说的「不可以」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用词或许有点混淆。说一个人不可以犯罪,是在日常所说的「规则」层面,这个「规则」在上次的知乎Live(&a href=&/lives/449856& class=&internal&&那些塑造我们的无形规则&/a&)里有讲,这是我们人为限定的,「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的那种规则。而我们现在说的规则,指的其实是「元规则」,是一切规则之上的规则。在元规则的层面上,&b&你可以犯法,可以违反道德,而你会为此承担后果&/b&。&/p&&p&你做什么事情,是你的自由;别人做什么样的事回应于你,是别人的自由。&/p&&p&这是人际互动的第一条元规则。听起来是一句废话。现在我们再讲人际互动的另外一个规则,听起来还是一句废话,叫做&b&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b&。&/p&&p&有人说这个道理还用你讲吗。人心隔肚皮,人家不说出来我当然不可能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要是想知道的话就只能去问他们。——但是且慢!问了他们你就会知道吗?&/p&&p&小心啊,三体星人就是吃了这个亏。&/p&&p&要知道,别人告诉了你他的想法之后,你仍然不能判断他说的是不是真话——除非你「相信」他说的是真话。所以表面上我们通过沟通,了解到对方的想法,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只是对方的「说法」。从说法到对方的内心世界之间,是永远不能穿越的一层屏障。&/p&&p&比如,在地铁里被人踩了一脚,你要不要生气?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取决于对方是不是故意的。但你怎么知道对方是不是故意的呢?对方已经道歉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相不相信他?如果他是一个陌生人,你有很大概率会信(无缘无故,怎么可能故意踩我),但如果他是一个刚跟你吵完一架的小伙伴,你心里就未必会采纳这个说法了。&/p&&p&看,你最终生气与否,并不取决于他的说法,而取决于你内心的判断。&br&&/p&&p&我们一直在这种永远没有真实答案的猜疑过程中,去和别人互动。每一次自以为正确的结论,都是我们选择相信的结果。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感受不到。大脑会帮我们把这个过程自动完成,而不会每次都弹出一个对话框:这次您是否选择采信他的说法?我们自动把心里的猜想等同于客观事实,然后进一步用这些「客观事实」,去强化心里的猜想。&/p&&p&比如,现在是在课堂讲课的话,我大概就会看到有的同学已经离场了,有的人玩手机,有的人开始打瞌睡,我可能就会在心里做出一个判断:我讲得不够精彩,你们都不是很感兴趣。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不不不,你讲的我挺感兴趣的。」问题是我信不信呢?&/p&&p&「你们只是出于礼貌才这么说……」&/p&&p&你说这样想对不对?有可能对,有可能不对。但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我看到的「真实」。进一步地,我加深了「我讲得不好」的信念。为什么?因为「大家都不感兴趣」。我以为我看到了你们的想法,而那只是我选择相信了你们这么想。不是因为看到大家不感兴趣我才觉得我不好,而是我先相信我讲得不好,才能「看到」大家不感兴趣。&/p&&p&仔细消化一下这个逻辑,会觉得不寒而栗。&/p&&p&我们自以为千真万确的别人的看法,我们凭什么当它千真万确?&/p&&p&有朋友说,这好像陷入了不可知论的处境。不完全是,虽然别人的想法不可知,但是有一点是可知的,就是「我」本人的感受。你们喜不喜欢我我不知道,但我不喜欢我,这是确定的。&/p&&p&&b&也是唯一可以确定的&/b&。&/p&&p&所以,第二条元规则的推论就是,你自己的感受才是你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在心理咨询中,就会在这一点上做大量工作。如果前面讲课的例子发生在一个来访者身上,他说学生在睡觉,咨询师就会问他的感觉如何,他说我觉得学生不喜欢我,但这都是他的猜测。咨询师会进一步追问——注意这个提问:「&b&如果你觉得&/b&大家不喜欢你,这对你意味着什么?」&/p&&p&他说我会感觉到自己特别失败。&/p&&p&好,这句话对他来说,才是唯一的真实。&/p&&p&记住这个问题:「&b&这对你意味着什么?&/b&」在之后的部分,当我们讨论一些复杂的人际现象时,我们会反复回到这个问题。在一个人际互动中,你真正能看到并且把握的只有你自己的感受,由此得出的推论是:你只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阿德勒把这一点称为课题分离,他认为,每个人在互动中的一切行为,&b&都是在为了自己&/b&。&/p&&p&这个说法常常引起广泛的误解。有人说,这岂不是在倡导自我中心?哪怕你让别人不舒服了,你也不用管他,只要把你自己照顾好就行?这算什么呢?其实,这不是说我们不用「管」别人的感受。如果我做的事「可能」让对方不舒服,我会感觉到内疚或者担心,然后会考虑做一些事情去补偿。但我并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不舒服,我补偿的是什么呢?&/p&&p&如前所述,我确定的只有自己的内疚或担心。&/p&&br&&p&我补偿的并非对方的不舒服,而是我本人的负面感受。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我的补偿——不管我有多相信它是为了对方——本质上只是我在处理我自己的感受。&/p&&p&而对方的感受究竟如何呢?他是否真的因为我的行为而受到困扰?不舒服之后他会如何处理?当我做出补偿行为之后,他的感受会不会好一点?……那都是对方的课题。&/p&&p&有时候我们会把两个人的课题混淆起来。很多纠葛就来源于此。对方可能会主张,我没有权力这么做,因为这样让他感觉不舒服;而我也会反驳,他不舒服当时就该拒绝,事情发生了何必再算回头账,徒然增添烦恼。这两种说法,都在要求对方为己方的感受负责,不仅没有来由,而且往往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根据前面讲的第一条元规则,在人际互动中,我可以做一切事,对方自然也可以做一切事,而我们只需要各自承担这样的后果。我面对的后果就是我的内疚,他面对的是他的受伤。我们在同一场互动里,各自面对各自的课题。&/p&&br&&p&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套相当好用的思路,有点像中学物理的受力分析,给了一套非常简洁的方法,来解析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我为我自己负责,你为你自己负责」。说起来没有多么了不起,但很多复杂的人际问题,这样分析之后就会变得简单明白。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掌握起来还是需要一些练习。你不妨拿你自己的人际互动来练一练手。&/p&&p&提供一个例子。前几天和一个女生聊天。她说她妈妈不喜欢她留长头发,她就不留长头发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我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为我妈妈。」如果你掌握了今天的分析思路,你就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你会问:「你妈妈不喜欢,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女生说,她很害怕不被喜欢的感觉。这个逻辑就对了。她不留长头发,不是因为她的妈妈,而是因为她在害怕。假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入手的关键也就不在妈妈,只在她自己。&/p&&p&我们随后将讨论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生活中。&/p&&p&现在留一道课后思考题:&/p&&p&有人说:李老师把知乎Live 里的付费内容整理后免费发布出来,是不是伤害了付费的人?站在我的角度,怎么看这个说法?站在付费用户和未付费用户的角度,又怎么看?&/p&&p&————————&br&&/p&&p&&i&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i&&/p&&p&&i&心理咨询相关的原创文章,产量不高,偶尔推送,也许某一篇值得你想一想。&/i&&/p&
改编自我的知乎Live:《》。 在第一部分(参见:)中我们提到:没有人可以单方面控制一段关系。双方相互发起对关系的定义,当且仅当我们认同对方的定义之后,这个互动才会以这样的形式,对双方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
&img src=&/50/bb117e7e170ef05c296e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2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50/bb117e7e170ef05c296e_r.jpg&&&p&这个系列的几篇文章,改编自我的知乎Live :《&a href=&/lives/564928& class=&internal&&人际互动的奥秘&/a&》。&/p&&p&这可能是知乎史上第一场人数过万的Live ,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感谢所有参与者,Live 结束之后,我收到了大量的提问和反馈,帮我更明晰了很多想法。经过整理,我打算把一些观点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p&&p&这场Live ,讲的是人际互动中一些基本的道理。&/p&&p&互动最基本的定义是,一定有双方或多方角色的参与,不是单方面的事。今天这篇文章将围绕这个定义展开。&/p&&p&在Live之前,就有一些朋友提问:该怎么样提高我的人际能力?可不可以教我一些办法?我跟什么样的人相处都处不好,原因在哪里?&/p&&p&这是很常见的问题,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也许可以有助于提高「能力」。但是我首先要说,社交不是「能力」的事。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缺少互动的思路。&/p&&p&社交是一个双方的游戏,而不是你的单人舞。&/p&&p&把社交当成自己能力的人,往往无视对方的特异性。有人说:我的社交能力超强,不管你是三教九流什么人,我都能一分钟混熟。这个说法,我们一听就觉得目中无人。你会跃跃欲试地想:真的吗?来跟我处一下试试?&/p&&p&但是我们很少想到,「我跟什么样的人都处不好」这个说法,也是同样目中无人的。只不过因为这句话太卑微了,自恋得更隐蔽一些而已。&/p&&p&这种自恋仿佛是说,只要遇到了我,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想跟我搞好关系,我一定可以让这段关系失败。这句话抹煞了别人的「能力」。&/p&&p&跟什么矛都穿不透的盾,遇到什么盾都挡不住的矛,是一个道理。&/p&&p&在一个互动当中,没有人可以单方面做主。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是在从自己的角度,发起一个对关系的定义,然后等待对方的回应。——所以,你要说自己是一个处不好关系的人,首先得看跟你相处的那个人同不同意。&/p&&p&现在我把文章推给你。我也发起了一个定义:请你看我的文章。&/p&&p&你接受了这个定义,我在这段关系中才能成为作者,而你成为读者。&/p&&p&但是,你也可能「啪」地一声把文章关掉了。&/p&&p&这说明你不接受我对关系的定义。你发起了一个新的定义:你很忙,最近不想听我说话。——当然了,我也只好接受你的定义。&/p&&p&我们来来回回就在做这样的事。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甚至不说话不做事,都是在定义关系,等待别人的认同或不认同。哪怕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闭着眼睛睡觉,也是在向周围的人发布他对关系的定义:别来烦我!&/p&&p&互动的本质就是:&strong&一方发起定义,另一方选择认同或不认同&/strong&。&/p&&p&如果对方认同你对关系的定义,看起来就像是在这段关系里,你掌握了主动权。但其实——永远不要忘了这一点——这里有对方给你的权力。&/p&&p&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知道有人会看。我对你们说:「我会写一篇文章,你们一定要看。」你打开了这篇文章,同时对我说:「我们会看你的文章,你一定要多写。」我们相互发起对读写关系的定义,并且认同对方的定义。这段关系才得以形成。它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反正我写了你一定会看),或你一个人的事(反正你要看我一定会写),把我们双方分开,这件事就不成。&/p&&p&你在公共场合睡了一大觉,没有人来烦你,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要感谢身边的每个人。他们读懂了你发出的信息,并选择尊重你的意愿。&/p&&p&这就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strong&授权&/strong&。&/p&&p&授权并不是像我们传统理解的一样,某一位领导,通过一个仪式,发一个聘书或者徽章之类,我们就获得了某种权力。授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只要一个人接受了你对关系的某种定义,他就是在对你授权。&/p&&p&你打开手机,点进一个app,就在授权这个app占用你的时间。&/p&&p&看一篇文章,就在授权这篇文章影响你的思想。&/p&&p&听我讲这场Live,你就在授权我成为这一刻的讲者。&/p&&p&如果是在一个真实的课堂上,我走进一个闹哄哄的教室,走上讲台,清两声嗓子。我发起了一个定义:「别说话,都看着我,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说话」。换句话说,我试图把现在的情境定义为「上课」。如果学生们不认为我是老师,或者还不到上课时间,他们就拒绝授权给我,该说笑还是说笑。只有等他们认可我是老师,该听我讲话了,他们才会迅速安静下来,配合我的定义。&/p&&p&假设一个外星人观察到这一切。&/p&&p&它可能会大为惊讶:「这个人有什么魔力?他只是清了下嗓子,其他人就不说话了!」它也许会提出一些虚妄的概念来解释这个「魔力」,比如,给它起名叫「影响力」或者「权力」:好像是因为我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才会让台下的人俯首听命。它开始研究怎么形成这种力量,它甚至得到了一些结论,比如跟我的学历有关,跟我准备的PPT有关,跟我清嗓子的节奏有关……&/p&&p&它把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当成了越来越大的真实。&/p&&p&这就是人际关系当中最大的奥秘:&/p&&p&&strong&没有人可以单方面做主&/strong&,不管看上去有多像如此。&/p&&p&如果把「影响力」这种东西(它可能有很多别的名字:权力、领导力、控制力、摄受力、说服力、人格魅力、气场、高情商)当作客观的存在,一个人就会走到非常狂妄的路上。他追求通过自己单方面的修行,可以掌控一段人际互动,眼睛里就看不到活生生的人,本质上是要把别人变成可操作的对象。&/p&&p&想要按自己的意志调教伴侣的人是在做这件事。&/p&&p&研究怎么样写出爆款文的自媒体作者是在做这件事。&/p&&p&教授人人都可以快速发财的课程也在做这件事。&/p&&p&毫无疑问他们有可能获得成功。伴侣接受了他们的调教,读者点开了他们的文章,客户购买了他们的商品。他们(以某种很有算计的方式)发起定义,对方(按照被算计好的结果)选择了认同。但这个过程仍然是在取得授权。——无论他们多有技巧,仍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成功来自于对方的恩赏。&/p&&p&如果要完全抹煞对方的权力,除非使用暴力,把对面的人变成一块因为痛感而屈服的血肉,不再有挣扎或反抗的余地。一方发起定义:我就是掌控者,你是服从者,另一方无论认不认同,看上去好像都只能接受这个定义。&/p&&p&当然,就算到这个程度,也有人还是可以选择不认同。&/p&&p&所以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主动的一方,以为自己单方面地做到了被人爱戴,被人欣赏,被人疏远,被人厌恶。你只是没有注意别人如何授权给你。&/p&&p&也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被动的一方。&/p&&p&你只是没有注意自己是如何授权给别人。&/p&&p&后面这种情况同样会造成一部分人际难题。比如,我收到一个女生的来信,说自己的一生「被一个渣男毁掉了」。作为一种抱怨的气话,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说法。但如果她想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她就需要去认识自己授权的过程:她是如何让一个渣男掌握了「毁掉她一生」的权力,或者更准确地说,她是如何说服自己相信「有一个渣男掌握了毁掉她一生的权力」的。&/p&&p&这很难,因为授权的过程往往很隐蔽,发生在电光火石的一念之间。需要长时间的自我觉察与训练。否则,我们只会看到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觉得是那个人的某种魔力,就把功劳或罪过都归到「那个人」身上。&/p&&p&是他在影响我,他在领导我,他在掌控我。&/p&&p&而要想以一种更自由的姿态参与到人际互动里,就要承认人际互动的第一个真相:他在定义我们的关系,我也在定义我们的关系,当且仅当我们认同对方的定义之后,这个互动才会以这样的形式,对我们双方产生影响。&/p&&p&&strong&部分提问:&/strong&&/p&&p&1,别人对我做的一切都是我的授权,这让被家暴的人情何以堪?&/p&&blockquote&&p&答:家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例子。在这种例子里,「授权」这个词听起来非常的不近人情,但我们姑且用同样的思路分析一下。有一些严重的暴力,已经构成人身的威胁甚至监禁,这就不能再说是互动了,而是单方面的任人宰割。但即使是相对比较轻微的情况,也不是说「我授权你来家暴我」。而是说,施害方把这段关系定义为:「我有权力伤害你」,受害者认同了这个定义。&/p&&p&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认同,希望它有改变的余地。——当然,无论如何这不是受害者的错。&/p&&/blockquote&&p&2,可以永远不授权被伤害,就是孤独啰?&/p&&blockquote&&p&答:在Live 现场我的回答是:是的,一个永远不授权的人,是孤独的。&/p&&p&后来我又想了一下,这个话还没有说完。孤独也是相互的事。完整地看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别人提出了一种对关系的定义(也许是要和我交朋友),我不授权。与此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对关系的定义(别管我,让我一个人待着),但是能不能实现呢?这也要取决于别人授不授权。&/p&&/blockquote&&p&3,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处于被动,总是习惯于让对方更主动,怎么改善这种情况让自己也主动起来呢?&/p&&blockquote&&p&答:在Live 现场我反问了一个问题:在你看起来很被动的时候,你是如何勾引对方,让对方变得更主动的呢?&/p&&p&现在我还要补充一个问题:在对方表现出主动性以后,你又如何以被动的方式相配合,授权让你们这段关系变成「主动-被动」的关系呢?&/p&&/blockquote&&p&最后一个问题,留给看到这里的你:&/p&&p&&strong&你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对你有帮助吗?或是增加了你对人际互动的困惑?如果可以的话,请结合你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你的想法:&/strong&&/p&&br&&p&————————&br&&/p&&p&&i&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i&&/p&&p&&i&心理咨询相关的原创文章,产量不高,偶尔推送,也许某一篇值得你想一想。&/i&&/p&
这个系列的几篇文章,改编自我的知乎Live :《》。这可能是知乎史上第一场人数过万的Live ,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感谢所有参与者,Live 结束之后,我收到了大量的提问和反馈,帮我更明晰了很多想法。经过整理,我打算把一些观点以文…
&img src=&/50/3bfc9a4eb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3bfc9a4eb4_r.jpg&&&p&我被约稿分析社会热点事件:「这背后是什么心理?」分析人物心理:「说这话的人是怎么想的?」分析深层动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对我来说,这些稿子都很难写。以前当然也写过不少,现在不愿意写了。逞一时嘴快,揣测一下别人的心事,这些话说起来倒是简单,但是当真说得准吗?我又不懂读心术。何况就算我懂,说出来也没好处。&/p&&p&为什么呢?举一个别人的例子。一个女生问:「哎,我男朋友说他彻底不跟前女友联系了,但他偷偷看她的朋友圈,还点赞。你分析下他这是什么心理?」遇到这种问题,不用非得学过心理学,你大概也能说出:「这绝对是渣男,赶紧跟他分手算了!」这话真的负责任吗?好吧,就算你真懂读心术,窥探过这个男生的隐秘内心,百分百确信他真是一个渣男。你怎么证明你是对的呢?她又会怎么听取你的意见?&/p&&p&有相当的可能,她根本不听。你态度坚决的同时,她反而表现出犹豫退缩:「啊?可是他看起来不像这么一个人啊?」你信誓旦旦地向她保证:「不会错,我看穿了他的心思!」那也没用,她完全可以怀疑你看错了——心理学家出错的时候还少吗?事已至此,不如及时住口,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会在心里发誓今后再也不给她建议了:「反正也不信我的话,干嘛问我!」&/p&&p&另一种可能是,女生对你的意见无比看重:「是吧!果然你也这么觉得,我这就找他算账!」你大概很得意自己的分析有作用。——但是先别高兴太早,这件事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多半在她心里已经存在同样的猜想,只是要从你口中得到验证和支持而已。就算没有你,她迟早也能找到其它支持。但既然你开了口,就要小心将来某一天,她男朋友把整件事算到你头上。因为女生很可能是这么找他算账的:「闭嘴!我闺蜜/心理学家都说你是个渣男!」&/p&&p&最后这一点,我的教训是惨痛的。作为一个常常信口开河的心理学工作者,我写的很多文章都会有读者留言:「哈哈哈,李老师说得太解气!我把这篇文章转给我男朋友/女朋友/父母看了!」继续往后面翻,还有:「李老师,我女朋友/男朋友/孩子把这篇文章转给我看了,我觉得完全是在胡说八道!」&/p&&p&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人们更容易看见他们想看见的东西。所以,如果你认为某件事分析得靠谱,很可能是你已经有一部分的愿望,认同这个方向的分析。比方说,你最近刷爆信用卡买一大堆东西,刚好有点后悔,想节制一下欲望,这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分析购物狂的心理特征,你可能一拍大腿:「这说的就是我啊!」转,大写的服。但如果你刚跟老公吵架,老公嫌你买得太多,你还在气头上,这时候看到同一篇文章(很可能是你老公转来的),购物狂就是缺爱。你觉得它写的全是狗屁:「罗里吧嗦说一大堆,你买过东西吗!」&/p&&p&说回开头的例子,再换一个角度,我们真能分析出她男朋友的确切心理吗?别忘了,我们不懂读心术,看不到另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同时我们也没有上帝的全知视角,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知道她男朋友「事实上」做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她认为」男朋友做了什么。不要小看这两个说法之间的差距。&/p&&p&我并不是假设一个人会故意说谎。但就算她想努力呈现出全部的事实真相,最多也只能讲出她看到的,接触的,道听途说的全部「事实」。——必然不等于事实的全部。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信息折损,更何况这个人可能只记得一部分,遗忘了一部分。讲出来的时候,又只能从记得的那部分里,抽取「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这些事之所以被记得,被选取,被讲述,另一些事之所以被遗忘,被忽视……是因为讲述者心里已有预判。预判同样还会影响她讲述过程中的用词、语气、表情、节奏,情感上的褒贬,甚至可能是事实本身的出入。&/p&&p&好吧,这一段说得很复杂,概括起来只要一句话——&/p&&p&&strong&一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往往已经暗含他(她)对故事的分析和评价。&/strong&&/p&&p&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怎么可能得到真实的答案呢?分析所得的,也不过是「讲故事人以为的故事主人公」的心理而已。&/p&&p&&em&「我男朋友说彻底不跟前女友联系了,但他偷偷看她的朋友圈,还点赞。」&/em&&/p&&p&在这句话里我们真正分析的,不是她真实的男朋友怎么样,而是她对男朋友的「分析」是怎么样的。她从男朋友身上选取了两个点,一是彻底决绝的表态,二是言而无信的暗通款曲。不交代其它背景,只强调这两个点的对立冲突,以及「彻底」,「偷偷」一系列词的渲染。我们得出的,是她心里已有的倾向。&/p&&p&——无关乎那个人,暴露的更多是讲述者自己。&/p&&p&如果在心理咨询中,遇到一个人转述,请咨询师分析另一个人心理的情况,我们就要提很多问题,去尽可能还原事实本身。事实已经湮没在讲述的过程中,我们还原的就是这个过程中,讲述者对故事的建构。得不到第一手材料的时候,去分析一个人获得材料的过程,远远重要于对材料本身的分析。&/p&&p&&em&「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跟你说不再跟前女友联系的?」&/em&&/p&&p&&em&「他说了这句话,你是怎么回应他的?」&/em&&/p&&p&&em&「后来你是怎么样发现他偷看前女友朋友圈的事情?」&/em&&/p&&p&&em&「在那前后,你和他之间还发生过别的事吗?」&/em&&/p&&p&——但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p&&p&「&strong&在你自己心里,你怎么理解他这件事?」&/strong&&/p&&p&这种回复有时候仿佛在耍滑头。本来是我请专家分析别人的心理,专家却让我自己谈理解。我当然有我的理解,可是我哪里知道对不对啊?&/p&&p&但是,这里有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对不对」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做出的反应,永远不取决于真相如何,而只取决于我眼中的「真相」如何。譬如半夜惊醒你的一声响动,你当它是屋里的贼,就会惊惧戒备;当它是外面的路人,就会无动于衷。几分钟之后你或者会确认事实真相,但是在响动发生的当时,我们都只能根据心里的猜测展开行动。可能猜对了,也可能猜得不对。&/p&&p&对不对,我受的都是猜测影响。&/p&&p&说得再极端一点,涉及到他人内心的想法时,我们永远只能靠猜,而搞不清究竟是真是假,是对是错。谁又能窥视别人的内心真相呢?江湖险恶自不必说,亲如枕边人,正在如胶似漆之时,对方说一句「我爱你」,你又如何能分辨其中有几分真实?又有几分是甜言蜜语的欺哄?永远无法确知,只能选择是否相信。——你相信是真的,就回应以爱;你相信是假的,就回应以厌弃;你相信是半真半假,就回应以将信将疑;你相信是蠢话,就回应以苦笑无奈。&/p&&p&不取决于对方,只取决于你的猜测。&/p&&p&而你其实不知道猜得对不对。&/p&&p&想明白这一点,刚开始或者会觉得难以忍受。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么?我们就是因为无法真正「确定」别人的想法,同时又有着太多「猜测」,才觉得需要旁观者的指点。但我们能得到的永远都是猜测,我们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p&&p&我们把自己「看到的」信息讲述一遍(自以为算是客观全面),对一个我们挑选出来的专家(自以为算是令人信服)。但我们正在不知不觉诱导某一个结论:对,这是一个渣男。那是我们内心深处,举棋不定的一个声音。有时候,我们通过向别人寻求意见的过程,获得「果然,你也觉得是这样」的确认,表面上来自第三方的判断,让我们仿佛更有底气一些,实际是我借他人之口,重复一遍推导过程而已。另一些时候,我们让别人说出我们心里的猜想,只是方便我们反驳自己。&/p&&p&&em&「这是一个渣男。」&/em&&/p&&p&&em&「不可能,他看起来不像这么一个人啊?」&/em&&/p&&p&仔细想想,两个声音都来自提问者本人:既怀疑,又不愿怀疑。怀疑加重了不愿怀疑,不愿怀疑又进一步维持了怀疑。因为内心的纠结实在太强烈,必须找到另一个人,投射给他一个部分,才好让自己充分拒绝这个部分。分析者越是卖力地坚持,提问者就越是可以一脸无辜地反对。这就形成了文章开头的画面,分析者火冒三丈,觉得不被信任,而提问者反而立场坚定起来:「是别人在怀疑他,但是我绝对不会。」——你看,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愿意分析别人。你以为是站在上帝的立场洞悉人性,但你其实不知道被用来做了些什么。&/p&&p&唉!说是不分析,不知不觉还是分析了这么多。这些都是我对别人的猜测,很可能并不对。你认同哪些部分,就拿去用哪些部分吧。不客气。&/p&&br&&p&————————&br&&/p&&p&&i&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therapistlsw&/i&&/p&&p&&i&心理咨询相关的原创文章,产量不高,偶尔推送,也许某一篇值得你想一想。&/i&&/p&&img src=&/50/fe6cceddf4e479d6daa23f4f4c0e8dd8_b.pn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50/fe6cceddf4e479d6daa23f4f4c0e8dd8_r.png&&
我被约稿分析社会热点事件:「这背后是什么心理?」分析人物心理:「说这话的人是怎么想的?」分析深层动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对我来说,这些稿子都很难写。以前当然也写过不少,现在不愿意写了。逞一时嘴快,揣测一下别人的心事,这些话说起来倒…
&img src=&/50/aaceb4ed71a_b.png& data-rawwidth=&1201&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1& data-original=&/50/aaceb4ed71a_r.png&&&p&小友(微信号:yosumn)说:&/p&&p&经常有人问我们,我身边的谁谁谁,现在怎样怎样,状态很不好,可是我们都没办法让ta改变,我该怎么劝ta去看心理咨询?&/p&&p&这背后的焦虑我们完全能明白,然而到底应该怎么帮助ta?或是如何让自己不再受ta困扰?反过来,我们对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描述方式是否值得反思?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是问题?解决问题完全是ta一个人的责任吗?&/p&&p&因此今天替大家问了心理咨询师,友心人联合发起人梁鸿儒。看到最后,也许大家会和我一样更深入地体会这句话——“了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病了,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有感想或其他问题,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p&&br&&blockquote&&p&老友记留言:&/p&&p&小友,关注友心人很久了,但是是第一次向你求助,真的是这个问题困扰我太久,实在难以破解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一个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吧,没有结婚,仍跟父母同住。在她读书那个年代,算是我们这边为数不多的高材生,小时候都被我爸妈拿来做学习榜样的那种。&/p&&p&后来我搬家了也就没怎么联系。直到再次碰上,我才知道她工作不顺利,去年离职之后就没再找工作,天天蹲在家里炒股。因为我之前也有偶尔玩一下,所以就多说了两句,没想到她就缠上我了,经常来向我“请教心得”,&strong&一开始我没有为意,看她好像有些地方的确思路不对,就表达一下看法,时间久了就觉得有点不对劲。&/strong&&/p&&p&怎么说呢,只要她的股票一跌就来找我求助,赶上行情不好的时候她天天都打来,对我困扰很大,&strong&关键是我发现提的建议她都没有执行,而且情绪非常焦虑,思维混乱,甚至会出现“你帮帮我吧,不然我就要死了”之类的话。&/strong&&/p&&p&因为平常有看友心人的文章,所以我马上意识到她有可能进入了精神异常的状态。我有试图劝说她立刻脱离股市,马上去看精神科,也跟她父母反应过这种情况,可是现在情况依然如此,我现在都不敢接她电话了。&/p&&p&所以我想问的问题是:&strong&如果类似碰到这种身边亲友很明显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我该如何去劝说(或者用别的强制手段让)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呢?&/strong&&/p&&/blockquote&&img src=&/50/fc7e323c88bfc_b.jpg& data-rawwidth=&4288& data-rawheight=&2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8& data-original=&/50/fc7e323c88bfc_r.jpg&&&p&踏出向专业人士求助的第一步,异常重要&/p&&br&&p&&strong&咨询师答:&/strong&&/p&&p&突然之间被这位不算亲近的姐姐“生死相托”肯定让你吃惊,并且感到压力。这是很正常的反应,而这样的反应过后,你或许会担心:她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她不向自己的亲友求助?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干什么?我帮不到她的话会不会出事?&/p&&p&&strong&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而这些社会支持通常来自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等等私人的关系,但当我们认定了这些人都帮不上忙的时候,我们就会跳出这些社交圈,寻求更外围的帮助。&/strong&&/p&&p&而这种向外围求助的情况,很容易吓到被求助者,因为没准备好给不是那么熟的人负担那么大的责任呀。而那些不会惊讶的,就是那些专业助人者了:社工、咨询师、律师、医生等等,&strong&一是他们受过专业训练,有足够的技能承托别人的生死相托,二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专业助人者是以一个机构或者行业的身份来接受委托的,一个人背后有一群更专业的人士back up。&/strong&&/p&&img src=&/50/6ae2bf94fcac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50/6ae2bf94fcac_r.jpg&&&p&一个专业的团队往往能让治疗事半功倍&/p&&br&&p&但是,这也是一个突破原有局限的过程:我们已经不再满足原有圈子所提供的信息和帮助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你求助于小友,小友求助于我,是非常明智的。手动点赞!大家都在努力,为原来并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开始了思考和探索。&/p&&p&&strong&我一直都认为所有求助的人,都是勇敢的积极的,包括这位姐姐。&/strong&&/p&&p&即使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觉自己并没有能力可以做得更多,也无需内疚和自责,因为&strong&我们首先是要让自己好,才有能量去帮助别人的,因为如果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都感觉要出问题了实在得不偿失。&/strong&&strong&人生有些艰难的时候,并不是努力了就会立即见效,冬眠蛰伏也是面对问题的一种策略。&/strong&&/p&&p&那么接下来,我会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求助动机,然后是求助途径。&/p&&br&&p&&strong&怎样激发求助动机?&/strong&&/p&&p&一个人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这个过程会经历好几个阶段的:&strong&首先是发觉自己有问题需要求助,然后是去探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才会决定是否找心理咨询,走进咨询室之前还需要克服社会上对心理咨询的各种误解和对求助者的歧视。&/strong&&/p&&p&而且,求助心理咨询师,只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种办法。在尝试这个方法之前,大部分人都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求出路的。&/p&&p&所以在回答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就会想,&strong&这位姐姐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情况的,她是否觉得自己需要帮助,且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strong&。如果她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并没有什么不好,然后不觉得需要帮助,就不会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了,也就不会产生求助的行为。&/p&&p&其实在你的描述里面,这位姐姐也是很努力地生活着,在股票上的事情,她会很积极地向你请教。我不知道,这有没有可能成为她学习和成长的一种动力?&/p&&p&我还建议,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多点了解这位姐姐&strong&除了问题之外的能力和特质&/strong&。&strong&如果你能看见,也就能帮助她看见,看见,会给她带来更多走出去的勇气&/strong&,想更多人求助和学习。&/p&&br&&p&&strong&有什么途径可以求助?&/strong&&/p&&p&如果真要找专业人士,我们社会上的专业助人者,其实不仅限于&strong&心理咨询师&/strong&(也就是大家一般认为的“心理医生”),他们还包括:&strong&社会工作者&/strong&、&strong&精神卫生工作人员&/strong&,还有&strong&中国特有的街道办的工作人员&/strong&。这些专业人士分别在不同求助阶段发挥作用。&/p&&p&而其中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strong&会主动关注服务区域内的居民的状况,可以上门家访,了解对象的需求,并且寻求资源进行帮助&/strong&。&/p&&p&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嗨,很可能有多方面的影响,经济状况、身体健康问题、家庭矛盾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寻求相应的帮助。社工会在接触对象,建立信任之后评估需要怎样去进行帮助,而心理咨询师是其中一种他们经常合作的专业人士,在合适的情况下会进行转介。&/p&&p&而你所描述的状况,我建议你可以联系所在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对那位姐姐及其家庭进行接触,并评估情况;如果你所居住的地方没有社工服务,那么让父母先去寻求咨询师或相关专业人士的建议(例如我是会提供20分钟的免费预咨询的),也是可以推进求助动机的。&/p&&img src=&/50/4f8f8de6bb6dabb1b0fae6a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50/4f8f8de6bb6dabb1b0fae6a_r.jpg&&&p&专业人士能给予更贴切的关怀&/p&&br&&p&求助的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在艰难的时候,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并且看到当事人的进步还是很重要的。&strong&你可能没有办法帮这位姐姐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你可以让她多点了解心理咨询服务是怎样进行的,并支持和鼓励她去寻求帮助。而专业上的判断,最好交给有相关知识的人事。&/strong&&/p&&p&是否需要强制收容治疗或者“诱骗”看病,需要通过严谨的专业诊断,这么做之前,请认真咨询专业人士意见。我说的认真,意味着花一两个小时,做正式的预约跟专家探讨。&/p&&p&毕竟在我的工作中,&strong&看见太多人定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已经是问题本身:&/strong&将关系中的相处问题定义为个人性格或原生家庭问题,将社会矛盾定义为个别异见分子的出身原因等等……我们常常犯一个错误:&strong&将一个必须大家一起解决的问题,扔给某些人背黑锅,这样,另外一些人就不需要改变了。&/strong&&/p&&p&最后引用一句希波格拉迪的话:“&strong&了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病了,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更重要。&/strong&”&/p&&p&我再补充一句:&strong&了解一个生活在什么情境下的怎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怎样的人得了病更重要。&/strong&&/p&&p&在我们尝试去帮助任何一个人之前,先了解TA。&/p&&p&希望可以帮到你。&/p&&br&&p&图片均源自网络&/p&&p&-end-&/p&&br&&p&&strong&你可能会喜欢:&/strong&&/p&&ul&&li&&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4NTEzODUyNg%3D%3D%26mid%3Didx%3D4%26sn%3D7495baff703%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年度NO.5: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 | 友问&i class=&icon-external&&&/i&&/a&&/p&&/li&&li&&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4NTEzODUyNg%3D%3D%26mid%3Didx%3D1%26sn%3Dfef15f274c7aab716e86f%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拿什么来拯救你,我失落的自信心?| 友问&i class=&icon-external&&&/i&&/a&&/p&&/li&&li&&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4NTEzODUyNg%3D%3D%26mid%3Didx%3D1%26sn%3Dfd37b7923b%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0个问答深入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 | 友问&i class=&icon-external&&&/i&&/a&&/p&&/li&&li&&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4NTEzODUyNg%3D%3D%26mid%3Didx%3D2%26sn%3De74acdb408d%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从自卑到超越? | 友问 21&i class=&icon-external&&&/i&&/a&&br&&/p&&/li&&/ul&&br&&p&咨询师|&a href=&/people/4ba94aea761d829e4a2af4& data-hash=&4ba94aea761d829e4a2af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梁鸿儒& data-hovercard=&p$b$4ba94aea761d829e4a2af4&&@梁鸿儒&/a&&br&&/p&&p&心管家合伙人&临床经理;广州市教育局下属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特聘家庭治疗师;香港大学婚姻与家庭治疗硕士,师从李维榕博士、王爱玲等国际知名家庭治疗师;长期接受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认可的临床督导。&/p&&br&&p&&strong&— 一日一小变 —&/strong&&/p&&p&和朋友或家里人认真地聊一聊心里的感受吧!&/p&&p&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聊天后的想法&/p&&br&&p&&strong&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strong&&/p&
小友(微信号:yosumn)说:经常有人问我们,我身边的谁谁谁,现在怎样怎样,状态很不好,可是我们都没办法让ta改变,我该怎么劝ta去看心理咨询?这背后的焦虑我们完全能明白,然而到底应该怎么帮助ta?或是如何让自己不再受ta困扰?反过来,我们对一个问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7032 人关注
2056 条内容
2189 人关注
459 条内容
1820 人关注
197 条内容
4044 人关注
600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婚外情男人分手后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