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文献综述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献综述

学生中心&素养核心――《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学生中心&素养核心――《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学生中心&素养核心――《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学生中心 素养核心――《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亦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灵魂。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术界的阳光教育及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第一,对阳光教育的再认识;第二,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第三,阐述以阳光教育校本课
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思考。关键词:阳光教育,校本课程,核心素养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教育目标的共性与特性,决定了它们在选取素养要素与搭建框架方面存在异同,如 OECD 、欧盟、美国 P21 、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以及俄罗斯等 21 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均各具特色。 18 项核心素养及其受关注情况提醒素养框架开发者:既要
关注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应关注自身需求:既应关注素养框架内部层级结构,也应注意素养发展进阶研究等。 [1] 而“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指出“核心素养”能培育健全国民与终身学习者,可作为各领域 / 科目垂直连贯与水平统
整课程设计的核心。“国民核心素养”系指每一个“国民”都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具有“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之多元学习面貌。 [2] 2016 年 9 月 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六大核心素养正式敲定
: 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研究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依托苏州工业园区优越的区域环境,积极构建富有学校特质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通过“阳光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
队伍建设、特色培育等有机整合,提升学校发展内涵,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让每一个生命都释放灿烂的阳光。一、对阳光教育的再认识1. 阳光教育的概念界定所谓 “ 阳光教育 ” ,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 , 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阳光教育是基于对目前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主要表现为 5 个方面,即提供一
个适宜的成长环境:给予理解和信任两种关爱;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做到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五种教育。 [ 3] “阳光”是一种意象,寓意光明、温暖、永恒、普照的特质。学校提出的“阳光教育”则是指通过阳光校园文化生态的创设,以实施阳光管理为保障,以阳光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阳光学子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实践系统工程。因此,“阳光教育”着眼于“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本课题中的
“阳光教育”,就是围绕学生“懂礼、乐学、健康、创新”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完善构建阳光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二、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校本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并相辅相成。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在实践中常常因概念混淆而造成价值偏失和行为异变。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其中存在的价值性、领导力、结构性和评
价视角的异变,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性设计与系统性构建,以专业视角的课程开发、趣向视角的课程选用、内省视角的课程评价、变易视角的课程改进四个维度实现课程开发和课程开发者的共同发展。 [ 4] 而学校 通过阳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的特性,开发建
设学校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即红色( red )课程即德育活动课程、绿色( green )课程即艺体心育课程、蓝色( blue )课程即智慧学习课程。1. 以德育活动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红色 ( red ) 课程:德育活动课程。红色象征着热情、活泼、张扬,中国红就是中国特色,以红色为原色的德育活动类课程,从《德育十大品牌活动课程》和《生命成长课程》两个方面,由学校学生中心负责开发建设,通过学校开设的班队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
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实施,注重学生德育活动的体验以及生命成长的感悟,提升学生懂礼素养,胜浦实验小学的学生个个都像“红”色那样热情活泼、张扬个性。2. 以艺体心育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绿色( green )课程: 艺体心育课程。 绿色象征着清新、健康与希望,是生命的象征。 以绿色为原色的艺体特色类课程,从《中国象棋课程》、《纸泥艺术课程》、《小学篮球课程》、《中国鼓课程》、《小学足球课程》以及《心育课程》六个方面,由学校艺体信
息中心和心育教研组负责开发建设, 通过在国家基础性课程中的音、体、美课程中进行开设主题块课程, 注重学生 个性特长发展,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胜浦实验小学的学生“人人成功,人人成才”,身心健康。3. 以智慧学习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蓝色( blue )课程:智慧学习课程。蓝色象征着 宁静、自由、清新,欧洲为对国家之忠诚象征。以蓝色为原色的智慧学习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从基于“自探自得”的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之《生活中的语文课程》、《生活中的数学课程》、《生活中的英语课程》
和《经典诵读课程》、《书法课程》以及《创意生活研究性学习课程》六个方面,由学校课程中心负责开发建设, 通过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进行开设实施, 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提升学生乐学素养, 胜浦实验小学的学生个个都是会生活、有修养的高尚之人
。三、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所必须的素养,它引领、指导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应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关键点 ,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5]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
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 [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国家早在 1997 年,就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基础教育的 DNA 、人才培养的指针。 21 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化素养,包括
: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ICT 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日本学者恒吉宏典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核心素
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5] 张欣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 [J]. 教育家 . 2015(11)[6] 余文森 . 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J]; 今日教育 ;2016 年 03 期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一切情境、所有人的普遍素养。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决定房屋的高度。王红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
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可以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本课题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则特指学校学生需具备的“懂礼、乐学、健康、创新 ”四大核心素养。 以“阳光、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学校新校标,其颜色设计就是采用了这三原色,整个图形设计成向外发射的感觉,似阳光从整个标志中透射出来,直接点出胜浦实
验小学“阳光教育”的鲜明主题: 懂礼 ―― 发扬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抓实学生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知书达礼;乐学 ――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主体学习的课堂文化建构为抓手,指导学生自探自得,乐于学习,学
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健康 ―― 发挥生命成长课程、阳光艺体精品课程等阳光教育系列课程的优势,注重心育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 ―― 通过研究性学习以及学科教学、节日活动、社团活动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多角度
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 既是独立的,又以前三大课程相联系,共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 胜浦实验小学的每一个都能享受读书与运动的快乐, 具备懂礼、乐学、健康、创新四大核心素养, 自由而幸福地成长。四、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思考1. 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做优做实“阳光教育”,深化爱与智慧同行的阳光教育内涵,追求“开放、创新、和谐、共享、优质”五大发展理念,使学校管理进一步精化,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特色进一步亮化,以阳光教育校本课
程三大体系为载体,发展学校学生具备的“懂礼、乐学、健康、创新”四大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而深入打造爱与智慧同行的“阳光教育”品牌,达到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成为现代化、有特色、重内涵、各界满意度高的优质城市学校。2. 研究思考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一是在理论方面,刘国飞等老师在《教学与管理》中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关于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分别从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所面
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些方面包括思想理念、制度建设、教师素质、及其他相关主体、学校设施与资源以及校本课程质量等问题进行思考。 [7] 吕晓蕊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提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当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注重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同时这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正在中国形成一股研究热潮,引起学术界诸多讨论和学校实践。 [8] 二是在实践方面,王立宽老师则以唐山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谈《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出:在校本
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唐山市教育管理部门注重整体规划 , 科学指导,分类实施 , 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融入课程。 [9] 李中林老师在《课程教育研究》中,以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课程校本化实施为例提出《基于学生核心
素养的课程建设探索》。刘艳伟老师在《黑龙江教育 : 中学》中以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阳光教育行动研究提出《深化阳光教育研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学校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积极开发并实施阳光教育校本课程,注重实践研究,发展学生懂礼、乐学、健康、创新四大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阳光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是教师,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师大胆
开展阳光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创新,持有积极主动地研究热情、形成发自内心的研究自觉、掌握科学有效地研究方法、积累独特的研究经验,提升一定的理念水平,从而打造一支更硬实的课程实施教师团队,更有力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3. 创新之处科学地把握“阳光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在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质,着力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活动开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学校教育如何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
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这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对学生最终发展目标做出的思考,这种思考是“阳光教育”理论研究与探索的核心,深入课题研究,我们将 以阳光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四大核心素养。( 1 )学生发展与学业质量评价的创新。近几年来,我校针对“阳光学生”的学生评价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虽然有突破并超越了旧有的学生评价机[7] 刘国飞,冯虹 . 核心素养视角下关于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 [J]. 教学与管理 .2016 年 21 期[8] 吕晓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 以上海市 F 学校为个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9] 王立宽胡玉平张翼,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 以唐山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J]. 课程 . 教材 . 教法 .2016 年 07 期制,但 是毕竟是个体评价,那么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如何从 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学习方式,教师层面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层面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校园学习文化及家庭背景等方面来 建设富有时代需求的“阳光”个性,发展学生“懂礼、乐学、健康、创新”四大核心素养,正是本课题研
究中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地方。( 2 )教师发展与校本课程研究的创新。回顾、总结学校课程改革历程,反思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学校特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发展受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认为需要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与教学行为反思与重建等研究纳入课题中来。同时进一步系统深入地
研究校本课程,进行阳光教育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全面实施,立足课程建设,构建阳光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中重要的切入点和新的生长点。( 3 )学校管理与内涵品质发展的创新。根据“促进发展、重心下移”的管理原则,回顾、剖析并剔除现有管理体制中不合理、束缚多、不合时代发展的陈旧部分,形成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提高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本课题力图突破传统内涵品质发展研究
方法论中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目标与手段等多对范畴内部的割裂与对立,超越传统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弊端,努力探索两极沟通、互动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相关教学资料: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没有了
最新教学资料
推荐教学资料
? ? ? ? ? ? ? ?核心素养研究综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17期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于核心素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起初的国际比较研究,到我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的编制,即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到一线学校尝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经历了从上至下,逐步细化的发展过程。今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仍会继续深入开展,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测量、课程教学、师范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讨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20【正文快照】:
近年来,教育领域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如火如荼,无论是期刊文献,还是会议论坛,“核心素养”的身影无处不在。作为引领我国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统领性概念,“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试图梳理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脉络。以“核心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
优质期刊推荐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西方国家注重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同时这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正在中国形成一股研究热潮,引起学术界诸多讨论和学校实践层面诸多变革。本文主要以上海市F学校为个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和材料收集获取研究的主要材料,旨在分析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问题。论文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详细说明了研究背景、问题、对象,意义和方法,尤其重点说明研究方法和材料的分析方式;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从数量及主题梳理可以看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学校层面的深入研究则较少,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三、四、五部分是论文主体——个案分析;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总结并反思研究不足。通过对案例学校课程建设全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即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靶心”、多样化的课程共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需要多主体参与以及制度建设是课程变革的必要保障。个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核心素养”的逻辑关系有待理清、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中未能体系化地转化为具体学科素养,以及学校仍缺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的完善机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课程建设。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体现了课程改革对应对未来世界挑战所必备的素养的关注;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解决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问题;多主体参与是现代校本课程发展的重要特征,不同主体在合作中共同促进课程的深度实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6【分类号】:G423【目录】:
摘要6-7Abstract7-13第一章 绪论13-28 第一节 研究背景13-15
一、校本课程的发展存在现实问题13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成为现实关切13-14
三、选题回应了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引导14-15 第二节 研究问题15-16 第三节 研究对象16-17 第四节 研究方法17-23
一、采用质化研究方法,辅以文献法17-18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过程18-22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2-23 第五节 研究思路23-24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24-26
一、核心素养24-25
二、校本课程25-26 第七节 研究意义26-28
一、理论层面26-27
二、实践层面27-28第二章 文献综述28-38 第一节 文献数量变化28-30 第二节 文献主题分类30-36
一、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核心素养框架研究30-32
二、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框架等概念研究32-34
三、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34-35
四、我国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案例研究35-36 第三节 已有研究的特点与启示36-38第三章 追根溯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38-51 第一节 为何要提“学生核心素养”?38-43
一、“课程多,活动多,我们为了什么?”38-40
二、一场行政会议上的“头脑风暴”40-41
三、关于“顶层设计”的思考41-43 第二节 “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43-48
一、激烈的讨论——到底要研究什么?43-44
二、取长补短——“这才是我们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44-46
三、“3C3R”的内涵是什么?46-48 第三节 从“核心素养”到“课程目标”48-51
一、核心素养——每位教师应该明确的培养目标48-49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49-51第四章 实践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51-79 第一节 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实践51-61
一、从“核心素养”出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52-55
二、独立设置的校本特色课程55-56
三、灵活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56-59
四、学科课程的校本化渗透59-60
五、立足社区的校本拓展课程60-61 第二节 多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61-70
一、校长——课程开发的“引领者”61-64
二、教师——课程开发的“主力军”64-65
三、家长和学生——课程开发的“新生命”65-69
四、社区人员——课程开发的“增长点”69-70 第三节 多渠道的校本课程研究70-73
一、市、区级科研课题带动课程实践70-71
二、课程理论专家培训与讲座71-72
三、校级项目组支持课程研究72-73 第四节 多层次的校本课程评价73-79
一、对学生评价——强调表现性、过程性评价73-76
二、对教师评价——质性与量化相结合76-78
三、对课程评价——重视激励作用78-79第五章 经验反思: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79-89 第一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80-85
一、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靶心”80-81
二、多样化课程共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81-82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需要多主体参与82-84
四、制度建设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变革提供保障84-85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的反思与建议85-89
一、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需要更全面地考量85-87
二、核心素养应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87
三、建立起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机制87-89结语89-92 第一节 研究结论89-9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89-90
二、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90
三、多主体参与是现代校本课程发展的重要特征90-91 第二节 研究不足91-92参考文献92-96附录96-98后记98-9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庆忠,刘晓荣;[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阮天平;卢利平;李小华;卢晓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董君武;;[J];陕西教育·理论;2006年Z2期
沈丽娟;唐召玉;;[J];新课程(教师);2010年06期
黄兆全;;[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11期
李梅;;[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年03期
李永生;[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3期
吕宜之;;[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6期
王晓聪;;[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肖争鸣;;[J];教育与职业;2007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金华市科普示范学校经验汇编[C];2004年
;[A];2011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发展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徐育刚;;[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巴战龙;[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
金哲民;[N];东方城乡报;2013年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向海英;[N];中国教育报;2014年
泰州实验学校
徐文圣;[N];江苏教育报;2012年
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金英 郑志龙;[N];中国教育报;2004年
顾春阳;[N];长春日报;2011年
陈志强;[N];中国集邮报;2014年
北京市通州区教委;[N];中国教师报;2013年
延川县中学
王青发;[N];延安日报;2007年
毛丽丽 记者
李鸣;[N];南京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晓蕊;[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李玉香;[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张仰峰;[D];苏州大学;2010年
王春宇;[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向超;[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田杨贵特;[D];吉首大学;2014年
张振堂;[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文献综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