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风规自远

当前位置: -&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 8- 2播出
】 浏览:次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
小楷手卷《石钟山记》(全图)
小楷手卷《石钟山记》(局部)
行草书中堂(局部)
■夏云,1982年8月生于兴国县枫边乡,现为中国书协会员、赣州书法院理论宣传部主任,书法作品在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中入展23次,获优秀奖(最高奖)6次。
枫边,很有诗意的地名;夏云,同样富有诗意的人名。人杰地灵,在此竟是如此契合。
夏云,注定与书法结缘。唐怀素云:“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夏云”成就了彪炳史册的狂草宗师。夏云曾就读于素有“江南第一师范”美誉的宁都师范学校。该校书法社团“夏云书社”,又是同名,因而很多后来的校友都以为是以夏云的名字命名的,其实为巧合。
近几年,夏云在书法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源自于他对书法的执著和对传统的坚守。三年的师范学习,夏云始终坚持取法经典、锤炼法度,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倪宽赞》《阴符经》诸帖用功最勤,使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临摹的褚字作品与原帖惟妙惟肖,令业内行家叫好。
“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初唐的薛稷学习褚遂良几可乱真,但是,薛稷的自身价值何在?夏云对此作了深刻的思考。于是,他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坚定地直追魏晋,把目标锁定在“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和其他魏晋名家小楷,从钟繇、王羲之学得静穆、宽博、古朴,从王献之学得清劲、挺拔、秀逸。同时,在小楷中融入部分行草书用笔和结字,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小楷风貌,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夏云不愧是善学者,他关注当代书法走向和发展趋势,在书法作品形式上作了认真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赢得了评委、专家的认可。在主攻小楷的同时,他也临习行草书、隶书,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是人们对夏云书风的总体印象。这种风格,他在书法实践中不断地追求,更在自己的作品中予以艺术地显现。作为“80后”的年轻书家,夏云未来的艺术之路还很长,期待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配图均为夏云作品)
[责任编辑:苏轼《青玉案》王勃《滕王阁诗》唐诗二首李白诗四首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李白《丹阳湖》陈与义《柳梢青》白居易《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施肩吾《秋夜山中赠别友人》杨海燕  在河南书法界,有这样一位书法家: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他师从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荣生;他的书法论文多次荣获全国大奖,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他作为媒体人,专门为书法家、美术家做嫁衣。他,就是《书法导报》副总编黄俊俭。  杨海燕: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一名书法家,能否谈谈您是如何与书法结缘,并且走上书法这条道路的?  黄俊俭:我最初对书法产生兴趣,是在小学时期。当时学校有写字课,看到老师把字写得那么美,我就萌生了写好字的念头。我习书是从颜真卿《多宝塔》开始的,上师范之后,开始临摹颜真卿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王羲之的《圣教序》。工作之后,开始转入行草书的研习,颜真卿的《争座位碑》、何绍基的手札,以及黄道周、王铎、张瑞图的书法成为我关注的主要对象。  杨海燕:您的书法既有传统的功力,又具有自己的风貌。是否要在书法中表达出“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理念?  黄俊俭:我认为,书法作品要给人以美的愉悦与享受。书法是“黑白艺术”,需要几十年的功力,要苦中作乐,耐得住寂寞。  有时,自己坐在书案前,面对着古代法帖,以及笔、墨、纸、砚,驰骋在书法的大千世界,自己感觉很幸福。“板凳须坐十年冷”“独守千秋纸上尘”成为理想支撑下的一种境界。  研习书法,绝非一时一刻所能成功,而且要走正途。所谓正途,就是要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实际上反映了这个人的审美趋向,“书品即人品”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书法家,在下苦功夫进行技法训练的同时,还要做学问。我们要学会做“匠人”,不要轻言创新。如果别人看了我的作品之后,认为我的作品“不俗”,我就很满足了。  杨海燕:您的书法弥漫着文人气息,您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市场的关系?  黄俊俭:我们处在一个好时代,经济上日益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书法家的作品能够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书法作品的商品化使得书法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书法家该如何平衡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市场的关系。  书法作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使得书法家获得经济效益,这样能够使书法家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改善书法家的创作环境。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我认为,作为书法家,头脑中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书法家还是要以自己的艺术追求作为首要的目标。生命不止,艺术追求不止。要使市场逐渐接受你的艺术审美,而不是使自己的作品去适应市场。如果书法家以市场为主,跟着市场的节奏走,就容易使自己的作品变得庸俗,从而降低作品的格调。  杨海燕:您觉得学书应当从何处入手?  黄俊俭:从我的自身实践,以及周围书友的情况来看,以楷书作为入门的书体会比较好。因为学习楷书,可以使习书者对汉字的笔画:点、横、竖、撇、捺有一个系统的练习,能够正确把握汉字的结体。临摹过楷书之后,再学习行草书,上手就会很快,而且点画的表现会很结实。至于说有的人不从楷书入手,而从行草书入门,不是不可以,关键是看你习书要达到什么目的。  事实证明,如果从行草书,特别是从草书入手,缺乏楷书功底,看似走了捷径,实际上使自己失去了成为一名优秀书家的可能性。  黄俊俭简介  黄俊俭,河南郑州市人,出生于河南开封,祖籍浙江省金华市。斋名慕谷堂。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导报》副总编。擅长行草。  论文《论书法批评家的主体建构》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论文《龙门二十品等魏体精华与当代魏体书法创作》入选首届“中国书法·中原论坛”。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参与编辑中国书协重点图书《当代书法论文选·批评卷》。书法作品《毛泽东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被中央档案馆收藏、《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被甘肃省白银市博物馆收藏。2009年在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2015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个人书法展。不激不励 风规自远——林散之草书欣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代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讲到王羲之书法时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不仅赞美王羲之书法,也阐述了书法创作所达到的一种极高艺术境界,是“矛盾统一”的理
林散之草书《自作论书绝句十三首长卷》1
林散之草书《自作论书绝句十三首长卷》2
林散之草书《自作论书绝句十三首长卷》3
林散之草书《自作论书绝句十三首长卷》4
唐代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讲到王羲之书法时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不仅赞美王羲之书法,也阐述了书法创作所达到的一种极高艺术境界,是&矛盾统一&的理想追求。这一命题如果是相对平稳、缓慢的&正书&(篆书、楷书、隶书)创作起来比较容易,而行草书就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是大草书的话那就更难了,因为他要解决快与慢、静与动、远与近、内与外等&对立统一&问题,这是书法创作的至高追求。被誉为&当代草圣&林散之的草书艺术就达到了这样的艺术高度,也是他的草书超越同侪,齐肩古人的独到之处。他的《自作论书诗十三首绝句长卷》是其草书的代表之作,真正达到了&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的艺术境界。
该长卷长720cm,高32cm,纸本,创作于1977年,现藏于浦口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其诗为学书心得,内容涉及书法史学、美学、笔法、墨法、章法以及画论等,这是一件诗、书、论三绝的艺术珍品。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绝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来自他高超的笔墨功夫、综合素养和人格高尚,同时也是清代以来&碑帖结合&的最新成果,下面就该长卷以及林老的草书作简要赏析。
一、线条: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林老草书最大成就是有高质量的线条。该长卷书法线条,圆润饱满、丝丝不苟、力藏于中,有棉里裹针之旨,百炼钢成绕指柔之势。高质量线条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他善将汉碑线条的&迟涩&,深化于帖学之中;将长锋羊毫运用于生宣之理,形成于力透纸背、流畅中极富质感的有生命的线条。
二、结体:林老草书的结体变化不大,这通手卷也是如此。这正是林老草书的又一大特色。草书特别是大草一般以为结字当跌宕、冲突、险恶、造势为上,而林老的这件草书结字平缓、端方,不做任何强势,给人以淡远、祥和之态,这才是草书的至高境界,也和中国文化&以柔克刚&&上善如水&等理想追求的最高精神相融通。
三、章法:大草一般都没有行立之序。该长卷章法自然、首尾呼应、随遇而安,表现出高超的驾驭笔墨的功夫。
四、用墨:林老是一位具有深厚修养的国画大家,他巧妙地将中国水墨画的用墨之法运用于书法创作之中。在他的草书中可以看到古人少有的墨色变化,如涨墨、枯墨、宿墨、焦墨、渴墨等。不过这件长卷显然在用墨上有所控制,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墨色对比,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墨色极为丰富、变化,层次感强。
五、用笔:林老草书最大特色之一是用笔。他将清代碑学的长锋羊毫作篆隶用笔之法运用于大草创作之中,是碑帖融合的高度结合。在用笔上他的草书实践了清代碑学矫正帖学不足的理想追求,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
六、审美:林老的这件草书作品,是其草书创作的巅峰之作。化机一片、苍茫天成,有天籁之声而不见鼓弩之势,文质彬彬尽显君子之风,将中国的大草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林散之的这通草书长卷,集中体现了林老草书的优秀品质,他将明清以来的生宣纸、长锋羊毫以及碑学和千余年来的帖学传统在更高层次上相融合,真正实现了&碑帖结合&。他改变了大草这一中国最高的书法艺术形式,在传统书学理论中以&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创作定式,以含蓄、内美、至柔的创作理念,实现了书法艺术精神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共同的理想追求。
该长卷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唐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规自远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