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书法巩固和练习顺序的问题

&&免费注册
◇关注京东
◇客户服务
共32万件 硬笔书法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已有人评价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书法专家:孩子练书法有节奏不是越早越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郭鹏
主讲人:毕芳芳
  河北师范大学书法教师、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执行秘书长
  本报讯(记者 郭鹏)随着书法进课堂,一股书法练字的热潮也开始在石市中小学生中悄然兴起。为了让中小学生得到更专业的书法指导,石市教育局也加大了对中小学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日前,石市第四期规范汉字书写教师培训班在第十中学开班。来自全市中小学的160名专兼职书法教师参加了培训。  在培训中,来自河北师范大学书法教师、河北省硬笔书法协会执行秘书长毕芳芳老师为参训教师讲解了汉字演变与书法欣赏、楷书基本笔画技法、楷书偏旁技法及应用、楷书结构形式与规律等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同时与大家分享了书法练习上的一些技巧。  “要不是讲解,我还不知道自己在书写上也有错误的地方;要是把不正确的书写方法教给学生,就太不应该了。”参加完培训,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表示。  有一些看似习惯的书写其实并不规范,通过这次培训也让他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对于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精彩讲解  “临帖”是必须的也是最有效的  图/文 本报记者 郭鹏  在书法培训的过程中,毕芳芳老师针对现在学生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存在的误区进行了讲解分析。  小学生在一年级开始练习硬笔字最好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对孩子练字来说,不是越早越好,在幼儿阶段,手指发育还未成熟,过早地握笔写字很容易造成手指变形、影响发育,而且对视力发育也受影响。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重点让学生认识笔画名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其实这在幼儿园阶段也要重点强调)。练习硬笔字应在一年级下学期,在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之后方可进行讲解笔画写法及简单汉字练习。毛笔学习则应该在三年级开始,过早地接触毛笔,一方面学生容易把毛笔握笔和硬笔握笔混淆,另一方面对笔墨纸砚的护理能力较低,不容易保持整洁的书写环境。  低年级学生练字应从楷书入手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练字应从楷书入手,字体或字帖选择要合适,应以规范书写的字帖为好,有些字帖,比如风格较为突出的古碑帖,像褚遂良的《圣教序》,字体特别有风格,小学生是不可能写出来的,即便是大人也不可能写出来。  学生在练字时应先学笔画,再学独体字结构、再学偏旁部首、最后学习合体字结构。在练字的过程中,可以边学笔画边讲独体字结构,然后遇上了有偏旁的字,首先可以了解偏旁部首的写法,再学习合体字结构,家长和老师在教学生练习书法时应该注意,低年级的学生书法教学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努力地付出一段时间,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刚刚开始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只要达到横平竖直、大小匀称、卷面整洁即可,以培养兴趣为主、以形象教学为主;等稍大点再写得很像也不迟。  低年级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要太过分强调突出笔画的顿笔和倾斜度,应该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为好。低年级学生练字培养良好的习字习惯最重要,例如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正确的坐姿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的握笔有利于流畅书写和保护视力。  “临摹字帖”是练字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练字方法,古往今来的书法家总结出一个练字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那便是临摹字帖四个字,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书写水平,临摹字帖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方能见效。  临摹字帖需经过五步,首先是选帖。选帖就是选老师。选帖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名家范帖,二是自己喜欢。  其次是读帖,读帖就是对字帖进行观察、思考、揣摩,学生要在练习时看清教师的范写,看清老师写字的笔顺,字在田字格中的摆布。  第三步是摹帖,摹帖有两种,一种叫描红,即直接在范字上描写;另一种是影摹,即字的上方有一张薄纸,透过薄纸去描摹,课文中的每个生字都要按笔顺先描后仿,写出漂亮的字来。在字帖上“描仿”这个过程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边描仿边轻声念出笔画的名称。  第四步是临帖,临帖即把字帖放在左侧或上方,指导中小学生练字一般要求学生把练习纸折叠一下,让习字格离所临范字小于一厘米,这样临帖容易临得像。这一步是学生前几步学习过程的自然提高,临写不光要求笔顺的正确,笔画的到位,而且更要注意结体的美观。在临习过程中还要注重比较,把临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看还有哪些地方没写相似。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临写,特别要在第一次没写相似的地方多用功。到觉得写得比较相似了,再反复巩固几遍。  第五步是背帖,通过读、摹、临三步,使学生对范字的笔画特征、字形结构、神韵风格,入心入脑。这五步称之为临帖五部曲,摹、临、背帖特别强调一个字:像。  练字要避免三个误区  在练字技巧上,要把握好笔画技法、结构技法和章法三个主要方面。  笔画技法是:笔画学习要把握好笔画三要素,即每个笔画如何起笔、怎样行笔和如何收笔均要处理好,同时笔画的长度、角度、力度、弧度、节奏要把握好。  对于结构技法:学生在学习时要了解汉字结构大致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又分为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几大类,独体字结构重点把握好字形、主笔,合体字要处理好字中各构字部件之间的伸让、主次、大小、比例等关系。无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整体上均要做到紧凑匀称、平稳端正、收放自然。  对于章法技法: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有一个布局轮廓,整篇书写要做到行列整齐、卷面干净、大小均匀、留有天地。  在练字过程中,教师教、学生练均使用字帖,为什么效果不好,这是进入了练字误区。  避免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不要注重数量而是要注重像帖,无论是摹帖还是临帖,有部分家长或老师只关注数量的多少,认为写多了就能进步,其实不然,忽视了质量的高低;二是练字和应用相脱节,学生练字时写得很好,作业就写得潦草,一定要强调学以致用。三是急功近利,家长恨铁不成钢,练字功利思想太重,练字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一年半载就会练好的,培养写字兴趣,让学生感受欣赏书法的线条美、结构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从而才会去创造美,把字写得越来越漂亮。  一般认为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先练硬笔,三年级以上再加练毛笔,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两种笔种先练哪个都没关系,练硬笔实用性强,练毛笔字作为特长培养、修心养性。练习毛笔字方法和练习硬笔一样。毛笔字选帖也很重要,要以经典碑帖为范本,可以从隶书、楷书入手。
(责任编辑:徐瑞莹)
&&&&&&</div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1291人阅读
读书笔记(30)
写一手好字:硬笔书法轻松自学指南(知乎周刊 Plus)
知乎编辑团队
&楷书,认知好字的范本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选本好字帖
先谈书体。
前人对练习书法的程序,各有主张。有的认为应由书体起源篆—隶—楷—行—草的演变顺序学习,有的主张先练楷书,再追上篆隶。不过篆隶在今日不会日常使用,所以不打算深入书法的朋友不用考虑。那么就是楷书和行书的书体顺序问题了。
楷书结构严谨,笔画规范。从基本的端庄开始练起,比较实际。行书与楷书虽然差别不大,但行书笔画的起止转承,抑扬顿挫都是跟楷书一脉相承,没有楷书的基础,行书并不让人感觉清爽。楷书写得行些,就是行书行楷;行书写得草些,就是草书行草。楷书练好了,练行书是很轻易的事情。
所以建议,以楷书为主,行书为辅,同时练起。
书体确定了,现在来谈书派。
同是楷书,各派的面貌都不一样。我建议,先临摹一两个月现代人的硬笔楷书如《田英章硬笔楷书》作为基础,再选用古帖临字。选好一位大家之后,就要专心临写,不要见异思迁。比如选定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就要按照「摹」「临」的方法,一步步练下去,直到意临。这时欧体的基础已经打得很扎实。如有意继续提高巩固,另开一新帖,则最好从欧体其他的帖子《皇甫君碑》《虞温恭公碑》等帖中继续巩固学习欧派楷书。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学习欧派行书。
附上一些精良的字帖和书法大家(部分经典之作如《兰亭序》《胆巴碑》《九成宫碑》《多宝塔碑》等都有自带米字&#26684;和分析详解的书,淘宝或者书店都可以买到。):
钟绍京《灵飞经》
赵孟頫《道德经》《胆巴碑》《汲黯传》
文徵明《落花诗卷》《老子列传》
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
颜真卿《多宝塔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王献之《洛神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米芾《蜀素帖》
陆柬之《文赋》赵孟頫《千字文》
王羲之《兰亭序》
楷书字体也有很多,找你喜欢的去选,这里罗列一些供大家选择:
钟繇(正书之祖)《荐季直表》《宣示表》;
王献之《洛神赋》;
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颜真卿《多宝塔》;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文徵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赵孟頫《汉汲黯传》;
钟绍京《灵飞经》;
赵孟頫《胆巴碑》;
个人建议选择规整的、法度严谨的楷书作为这个阶段的练习,能打下极好的结构基础。虽然上述字帖后面的都是小楷,但新手很难发现其中的结构规律并加以利用,长久看来易导致字轻浮,因功底不实。
着重推荐《欧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很薄,价&#26684;便宜,方便携带,实为初学楷书之至宝。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个人认为在初学硬笔阶段一味地追求写出毛笔字的粗细变化,要求达到很高的笔画表现力而忽视结构,这是一个舍本逐末的事情!现在特别多的人推崇这种极力用圆珠笔中性笔表现毛笔的粗细的方式,我不否认这是艺术,但是不建议新手这么做,浪费时间!
如果可以解锁行书了。这时可以选择上述一些笔画灵动的字帖,比如《灵飞经》及《胆巴碑》等,然后过渡到:
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
米芾《蜀素帖》。
从今天起选一页字帖(毛笔的),每天精读三次(不是朗读,而是仔细观察帖子中的每一个细节,帖子例字是如何运笔的,结构是怎样的,等等),每次15分钟,每天仅需训练两三个字,一个月后写字的手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我曾经在学生身上试验过,对培养感觉相当有帮助。
比如这个陆柬之的「不」字:
横:向左起笔轻轻折向右下,然后平铺,最后向上微扬折向右下重按回锋收笔
撇:轻向上提笔右下折(可省略成直接右下折),然后往左展开
竖:重按右下折之后竖直下来,最后提按回收点:重点在最后的提按回收
&选一支顺手的笔
在实际书写中,常用的笔芯则应该是HB、B与2B三种了。
在硬笔书法书写过程中,铅笔的最大特点在于表现力强。哪怕是同一支铅笔,用力不同,写出来的线条颜色深浅程度也不同。换句话来说,它除了能够表现出笔画的粗细变化,还能表现出色泽的深浅变化。因此,铅笔的笔触层次感更强,所能表现的肌理远比其他同类书写工具丰富。
中性笔——性价比高,易得性强,习惯了还挺好写的
&#20284;乎在不知不觉间,中性笔已经成为近年书写工具界的新秀了。一般来说,中性笔出墨流畅,笔画轻重便于控制;因此上手容易,操控性强。
相对而言,中性笔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于笔触未能体现浓淡变化,而且笔触的粗细变化相较钢笔要小。因为制作工艺所限,一般超过0.5cm的中性笔笔芯表现能力就变弱了,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写出&#20284;有还无的牵丝效果。这个特性也限制了中性笔书写字体的大小,写出来的字普遍略微偏小,不适合表现单字的细部。
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书写者和书写工具不断磨合的过程。钢笔的使用寿命较长,在和使用者相磨合的步骤中,具备了天然的优势。
由于其笔杆材质多为金属,使用的时候感觉分外厚重;当钢笔在纸面上挥洒的时候,常有种执长枪巨剑驰骋沙场的快意。
另外个人认为,明嘴钢笔因为弹性更足,它的使用效果相较暗尖的更好,而且暗尖钢笔的笔头较粗,一定程度上会遮挡住书写者的视线,不便于书写。
如果是为了日常记录且写中文,就不要买德系、美系的笔——包括万宝龙、百利金、Lamy和派克——因为这些笔的特点是粗、不容易出锋、下水过于顺畅,写小字会很痛苦。至于Lamy EF,最近好像不出了,而且「不划纸的EF不是合&#26684;的EF」。
如果你不玩钢笔,就不要入老笔,包括老版百利金、派克、万宝龙以及国产笔——它们虽然好写但是需要花工夫先研究下钢笔本身。
所以日系笔才是你最好的选择,包括百乐78G,属于物美价廉且好写(中文)的典型代表,价&#26684;不过百。
日系笔一共有三个牌子:百乐、白金和写乐。百乐78G已经说过了;白金3776是其代表作,不想价&#26684;太贵可以选择钢尖的3776;写乐比较出名的是21K,不过价&#26684;过千了(钢尖的我不太清楚),所以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可以考虑。
百乐的金笔是这三个里面最软的(钢尖的我也没有用过所以不太清楚),以前买过百乐74,太软了驾驭不了,现在已经让它颐养天年了……
日系笔的笔尖大小,选择EF或者F甚至M都是可以的,拿来写中文做记录都没太大问题。如果你买百乐74,请选F尖及以下,由于其笔尖较软,我个人觉得M有些粗。
再说说国笔。对于英雄近几年出的现代笔,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浪费钱了。至于毕加索一类的,还是算了,使用上面不太靠谱。而国产老笔,上文已经评价过了「虽然好写但是需要花工夫先研究下钢笔本身」。
&从正确的执笔方法开始
有些要点图中没有提到,但就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你运笔时候的舒展和流畅:
1. 笔和纸之间的夹角约在50—75度之间。
2. 执笔时候,不应当用拇指搭住食指,或者用食指搭住拇指。拇指食指间应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
3. 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中指第一指间关节和食指掌指关节与笔接触;
4. 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为主要发力点,中指第一指间关节为次要发力点,食指掌指关节作为定位用。
在书写「钩」之类自右下到左上的笔画的时候,无名指应该协助中指发力提钩,不宜软趴趴地枕在纸面。
书写过程中,手指应该是舒展自然的,绝不能把笔掐紧,硬邦邦地跟笔较劲。
因为手指握笔的时候,为笔提供的仅仅是对笔管的压力,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这个压力仅仅影响手指对笔的最大静摩擦力。而笔的静摩擦力,只要与笔的重力和纸面对笔的弹力两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够了。无论人怎么用力握笔,都不会影响这个竖直面的受力情况;反而会因为握笔过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生硬而没有灵性。
以上,是握铅笔的方法。
握中性笔、签字笔等水笔的方法和握铅笔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中性笔是通过液体毛细作用输运墨水到纸面的,比较容易写出笔画,所以握笔的力度可以变得更加轻。上面的执笔图中所提及的第二点,「食指两段弯曲,勿三段弯」的说法可以忽略。
握钢笔的执笔方法和握铅笔的方法不同。其不同点在于,由于铅笔、中性笔在书写时,对纸面的有效作用力是垂直于纸面的;而钢笔则是通过压迫笔尖的钢片,使笔尖发生形变,墨水从钢片间注入到纸上的。所以在钢笔书写过程中,有效的作用力应该是使钢片产生形变的力,而不是垂直于纸面的力。
(图源见水印)
因此,钢笔的执笔要领是:
笔杆应靠在虎口处;而不是像之前握铅笔的时候一样靠在食指掌指关节处。
笔和纸的夹角约为40—65度。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下指(拇指和中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空若蛋形。手指离笔尖太近,执笔角度大,写不好大字。离笔尖太远,写不好小字。拇指包住笔杆,运笔不灵活,大拇指与食指(虚握)轻挨着就好。握笔不要太用力,不然食指前段就是向内撇的。
&所谓诀窍:&#30524;到、心到、手到
正经说来,练字的要义不过三点:
&#30524;到、心到、手到
在练字的过程中,先要肉&#30524;感知到字的笔画特征、字形的间隔结构;而后当用心体察笔势流动,揣摩笔毫走向;继而应之于手,在自己的笔下再现出来。
但在实际的训练上,多数人只看重手到,一股脑地把一个字重复写上数十遍,却没有仔细体察原字帖中,字形的精妙之处。最终不过用别人的字帖,写自己的字而已。纵然努力,亦不过是在走着一条事倍功半的路。
其实,书法与诸多其他技艺一样,最是在无处见功夫。那些不能直接展示于人前的地方,反而需要花更大心力。我在练字那段时间里,写字倒不算太多,但行路搭地铁之时,心闲下来了,字帖上的字就自动地浮到&#30524;前。
用手者,不过匠人;用心者,方能体察其妙处。
&练习书法有几种方法
如何练字,方法千奇百种,随君喜好;
而如果问如何「系统」地练字,就不劳大家原创了,古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传统和好用的方法:
「读、摹、临、背、意、用」,循序渐进。
我经历过很多渠道来学习书法,无论是长辈教,自己练,还是书法班,要系统渐进,都脱不了这六个字。不管自学还是报班,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甚至很多时候,书法班能教给你的,从「背」以后就不会有了。没办法啊!修行在个人,就算是老师也还要不断地进行「临」「背」「意」「用」呢。下面分别来说一下。
读:读帖,读字。这个只要有作品,就可以去读。对联,屏风,匾,摩崖石刻,生活中可见到的有很多。初学书法,总得选择字帖吧?选字帖时你就是在读帖了。然后选自己喜欢的,或者负责任的老师建议你学的。读帖不一定要能读出长篇大论,重要的是「有印象」。
摹: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这里说一下这个步骤的必要性:这个是初学书法者必须要做的。有的人说摹不行,不能充分思考字意,完全掌握。我想说初学者最重要的是「矫正字形」,而不是「研究风&#26684;」。先练好间架结构,再去追求个人风&#26684;,所以首先让自己把笔画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吧。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追求「像」,即「形&#20284;」。如果字还没写正就进行临写,这样去达到「像」的目的,反而会破坏你对书法写意的印象。临是学意,不是学形。而且那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画儿,像在画一个字&#20284;的。再像又有什么用?虽说摹不易记字,但是能保证你写字的数量。初学需广泛涉猎,把所有结构都见过描过,临起来才有感觉,有体会,能融入自己的想法。
当临写不同风&#26684;的字帖,如果感觉就像「大换血」时,也要从摹重新开始。
临:需要一定的基础再进行。忌看一画,写一画。但初学者没有基础,临起来无从下手,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看一字写一字,最好看一句写一句。临写能写出帖的笔意,虽然会不像,但是会「神&#20284;」。这就是临追求的效果。临写是学习时间最长的过程,也是必经之路。
背:背临。疏通整个字帖后,抛去,凭直觉去写。有时候临得多了,自己就会背了。我临写《兰亭集序》时是五年级、六年级,临了两年,一共就那么多字,以至于里头的文章我还没学会断句呢就背下来了。初中看到这篇古文,看着书上的铅字,脑子里都是还原成软笔字帖时的字形。背临还是自然而然最好,这是我的想法。
意:意临,背临的基础上再创造,融入自己的风&#26684;。需要有自己的风&#26684;,最起码得熟练两种以上的字体吧?达到这个程度,就活用了字帖了,这个阶段就可以独立去出一些作品了。最起码,给邻居写个对联,墙头贴个告示,都是信手拈来的事儿。
用:其实上面说的写对联,贴告示就是在用。书法源自生活,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拿来服务于生活了。
&为什么劝你扔掉描红帖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连笔么?」连笔正是体现书写性的一种方式(当然连笔写得丑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为了确保文字的高可读性,通常不会让每个笔画之间都「连笔」,但是这种连带关系依然在空中发生,这意味着你的手在空中依然要沿着笔画的自然书写轨迹去运动,「笔断意连」是矣。
这种依靠手势去自然地衔接笔画确实会让你觉得把字写好其实没有那么困难。很多人能做到局部的「首尾呼应」,但是对于那些习惯搭字的人来说,要做到每个字都能有这种自然书写的「连带关系」,可能就要在书写的时候多提醒自己。
还有很多人字写得丑,是因为他们要么把字写得像火柴棍那样硬邦邦,要么像用久了的鞋带那样绵软无力。由于一般人写的硬笔字可能并不大,那么通常需要动这两个部位:「手腕和手指」,手腕的活动半径是要比手指大很多的,因而尽管看起来只要手指动起来就能写字,但真实情况是手腕去带动手指完成书写。尤其是在处理长笔画的时候,不用手腕是不可能完成流畅的书写。
如果你真正有去下意识地观察,其实你会发现真正依靠这两个地方很自然地书写的时候,是压根做不到「横平竖直」的。
所谓的「横平竖直」在这当中并不多见,强行去追求「横平竖直」的必然结果就是把笔画写得像火柴棍,毫无灵动可言。所以正常的书写习惯是会有带弧度的,这种弧度往往也是美感的体现。
而把笔画写得像鞋带那样绵软无力的,通常是因为不懂得用手腕去带动手指去书写。记住,是用手腕去控制手指,而不是让手腕去受制于手指,甚至于有些时候要动用手臂。
写「好字」,不一定非要去强行地全部模仿别人的所有书写模式和习惯(描红),这是非常低效率和枯燥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书写模式总是不尽相同的,哪怕看起来一样,也总有很多细微的差异。而我认为如果目的是「写|好字」,只要给书写者搭上一个好的框架就可以了,剩下的细枝末节书写者自己完成即可。而这点,恰恰是「描红」做不到的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痛苦地模仿每个字,不如去认识到应该怎样省时省力地去书写「好字」。
当然,上文我只是提到了正确的用笔方式是怎么样的,而「好字」,除了有正确的用笔方式,还有各式各样的结构组成,而这,我认为才是硬笔字写好最困难的部分。赵孟頫在他的《定武兰亭跋》中是提到: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我从书法字典网上摘取的「树」这个字不同时期不同人的写法。可以看到各家采取的结构,要么拉长字的上半部分,要么就拉长字的下半部分将重心下移。
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拉长字的上半部分,会使得字的纵势感变得很强烈,整个字显得非常的高挑。
除了重心,对部首与部首、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20540;得去学习的。部首的穿插、避让,笔画长短、位置都&#20540;得去归纳分析。
主笔的舒展。
一般只要你的笔画写得不像火柴棍那样,你的字便更多是结字的问题。
和现在常用的宋体与黑体不同,古人在写楷书的时候很少把字处理得正正方方的。
孙过庭在《书谱》中这样说道: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勿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初学者,学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把字写得正正方方的是绝对没有问题,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如果你写的字像宋体和黑体那样,虽然说可能不够生动与艺术性,但是绝对是和丑挂不上钩的。
入门后,为了让字更具生动与神采,往往会在用笔和结构上追求一些变化,试图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险崛中见平正」,这点,中国钢笔字一哥田英章学习的对象欧阳询做到了极致。
所谓的「主笔伸展」是在压缩其他笔画的空间后,对一个字的「主笔画」进行夸张的处理。准确意义上来说应当是「有伸必有缩」,当然,这就考验到对结构的驾驭能力了。
事实上,这种「主笔伸展」的字再好写不过,因为你写这类字,只要把所谓的「主笔」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通常是延长笔画的长度),那你至少可以拿60分。
当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笔画的主笔都在右下部分的「戈」部的那笔。如果你记住了这点,再写其他带有「戈」部的时候,特意强调这个主笔便是非常明智的。这种「强调主笔」算是所有结字方法中受益最大的一种,如同万金油,各位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如果要更进一步的话,我对「羲」在整个字形上的处理就会采取更加大胆和灵活的方式,通过对字的倚侧、笔画的伸缩,来达到一种新的姿态,而不能仅凭「强调主笔」这一种办法。但是,无论如何处理,这个字始终是正的,它的重心依然是稳当的。
&先点画结体,后章法布局
第一,仔细观察相同点画在不同字之间的变化,在字当中不同位置的写法(比如各种「点」「撇」),把这些点画位置不同的字抽出来,进行练习,熟悉它们在不同位置怎么写,直到熟练运用。
第二,寻找代表性结构字,意为,在各种间架结构里,每种结构的代表字。如「安」「每」「女」「永」「乃」「及」「宫」「赢」等等,写好其一,事半功倍。临帖并非不动脑子,反而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和专注,把这些字抽出来,临写到尽可能像。
第三,对字帖很熟悉后,你需要「背临」,指扔掉字帖靠记忆去写。最后是「意临」,即掌握其主要风貌,融入自己的风&#26684;。最后两项一样重要,否则你无法脱离字帖去写其他东西。
临写练习时,把你的精神专注在笔下,重现前人一点一画的笔触,再造一字一行的结构布局,乃是以谦逊及诚恪的态度,好奇与追求的心,去体会这种高度抽象的美,无论其风&#26684;是雄强的,或是秀美的,是昂扬的,或沉郁的,都&#20540;得你暂时扔掉手机离开电脑去沉浸其中。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写不好字。
后章法布局
硬笔书法章法不同于毛笔书法章法,盖因古今习惯不同。应用文体书写一般遵从自左向右的书写&#26684;式,应遵循下面几条:
(1)字整体造型宜扁不宜长(竖画不宜过分伸长,笔势取横向)
(2)勿紧贴横&#26684;上下线(适中位置应沿横&#26684;中心线,没有把握更不要超&#26684;)(3)标点符号空半&#26684;(节奏感)
(4)字大小适中,首字要写好
抱着日常使用目的的你,看到这里就足够了,回去练字吧。
&如何提升笔画的质感
在书法当中,无论是楷书、行书,抑或草书,都应当对笔画的轻重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缺乏轻重变化的这几种书体,必然难以具备足够的表现力,势必呆板而俗不可耐。
行书当中,为了书写连贯流畅,常将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挑)用牵丝的形式进行相互勾连。在书写的过程中,需注意基本笔画应较为粗壮,牵丝则应轻细。这样才能保证字形交代清楚,笔画主次分明。
常见的构成笔画间呼应的一般以下有三种书写技法:
在不影响字形的前提下,将收笔起笔处相近的笔画连在一起。如下图所示,「知」字首笔「撇」与第二笔「横」,以及倒数第二笔「横折」与末笔「横」,皆是通过笔连的形式连接起来的。这种写法,简洁明了。通过提按和转折关系区分两笔,通过相互连接的位置关系形成呼应。亦可简化起笔收笔步骤,增强字中的流动感。
牵丝主要为了勾连距离较远的两个笔画,出现于前后笔画间,标识了运笔的路径。如前所述,牵丝需要做到的是轻细,保证两个基本笔画之间界限分明。如下图「知」字左部「矢」与右部「口」即是通过牵丝连接。
牵丝多由于行笔速度加快,前笔书尽,而未完全离纸即书写下一笔画所形成,多为自然生发。牵丝多,则显乱。初学者使用牵丝当注意有所节制,宜少不宜多。
意连指的是书写过程中,笔画之间的连接,没有直接体现在字上,但通过「意」和「势」相互连接了起来。最简单的意连方法,就是把本来可以用牵丝写就的地方,切断牵丝,只留下出锋和入笔,留点相互连接的意思。如下图「知」字第二笔、第三笔两个横画,便是用这种方法连接起来的。为便于理解,特用红色虚线标识笔势。
意连的妙处在于&#20284;有实无、含而不露、藏而不发、窥虚见实、于无处见有。
楷书中,意连出现得更多,但多以笔意相贯、结构趋就而成,基本不出现之前所说的切断牵丝的简单做法。如图中,「乎」字即为楷书。未能得其精要,只能揭示意连之诀一二。
呼应可以出现在字中两笔画之间,也可以出现在两个相连的字之间。
就单个字来看,大体的书写方向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末笔所处位置,绝大多数位于底部或右下角。在行书当中,竖写时,若末笔为撇或竖等适宜直接出锋的,笔锋放出后,便可顺势连接至下字之首画;若末笔为横或点等以顿笔做结的,写至最后,笔势如被压得最紧的弹簧,重重顿下,然后撤去这股势劲,笔锋便自然爽朗地往回出锋了,同样能自如顺畅地衔接下一个字。譬如上图中,「请」字的出锋便是一证。末笔为捺者,需做呼应时,常改为长点;末笔为钩者,可省略钩。
就此可以看出,因为汉字具有的天然特点,竖写的作品,常常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证字与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因此,传统书法中,都要求竖排从右到左书写。
与这种书写&#26684;式对应的,是传统书法对「行气」的重视。
「行气」念作「ㄏㄤˋㄑㄧˋ」(hang·qi)。
意指书法作品中,一行字需以一气贯之。其基本要求有二:一则是在一行字当中,能拉出一条中轴线,保证轴线左右两边的视觉重量大致相等;另一则是字与字间具有相互联系,不致各自为政,支零破碎。
行气的概念是从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出发提出的概念。这些从整体布局谋篇出发提出的书写要求被统称为章法。若是自己戏写数字,自是没什么章法的要求的。但在正规的书法创作中,则需遵守一些章法上基本的要求,以免贻笑大方的。
一般传统书法要求竖排从右到左书写,先有正文,后作落款,款字较正文略小。由于繁体字是自隋唐一路传承演进而来,有着一套成熟的书写技法和审美情趣,故传统书法以繁体字写就。个人认为,以简体字书写亦无不可,只是简体字出现未满百年,如何结字构型尚处于摸索阶段,可能会损失部分美感。而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美学意义当是高于实用意义的。因此,即便用简体字写就书法作品无可非议,个人依旧不做推荐。而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切莫繁简混杂,以避免突兀之感。
&间架结构才是字的风骨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这本书,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他的楷书集欧、颜、柳三家之长,&#20540;得初学者学习临摹。
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画短直长,撇捺宜伸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两平者,左右宜均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騵
三合者,中间务正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掌握了以上的一些规律,会发现写的字有质的提升。
读帖就读这三样:用笔,结字,章法。
1.1 读用笔
用笔事关个人风&#26684;,喜欢粗细对比鲜明的字,还是刚直锋利的字,或者飘逸延绵的字,都是自己的选择,只要符合书法美学,都可以有上乘佳作。既然选择阅读一则帖,则就要从欣赏的角度去看,抛去自己先入为主的个人风&#26684;。
然后,怎么看出个人风&#26684;?
举个例子,看看这个「呼」字的一钩。直接出锋,但不猛烈。想起了谁的字?
我再上几张图就知道了。
左边的「乎」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右边的「事」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再看看作者生平,是不是临习过这二者的书法?(实际上欧阳询也临习过王羲之的字)
诸如此类。
然后,怎么再在读帖中学习?
&#30524;观帖,心中写。读的毕竟是字帖,不是文章。不能看字认识然后说「真好看啊」就看完了。自己要在心里把字过一遍,随着字的笔画顺序,起承转合,写在心里。何时停顿,何时转折,下笔轻重如何,这些都可以在心里完成。
一开始可以拿手指头模仿笔去比画,管用。我一开始学书法半夜睡不着还在被子上没事拿手指瞎画来着。
1.2 读结字
结字就是间架结构。
这个虽说也有关于个人风&#26684;,比如颜体饱满结实的稳重结字,和刚直紧凑的柳体字就感觉不一样,但是间架结构不差上下。如果是初学者,最好感受一下这些楷书严谨的结字,多对比一些唐楷,找这些作品的「相同点」,然后模仿学习,促进自己字形的矫正。而如果是熟家大师,则不需要「矫正」这个步骤了,这时候欣赏这些楷书,更多是看一些「不同点」,然后思考与总结。初学者千万别像大师一样追求「奇」,一定要总结「同」。
比如上面一开始的这两个字,初学者要想:
「知」的右边口怎么放置较好,「呼」的左边口呢?
黄自元的帖子不劳烦各位读者来自己总结了——「右边少者齐其下」「左旁少者齐其上」。
这便是这本字帖的伟大之处。
&读帖:离开字帖也能写好看的秘诀
后面图片全部来自《九成宫醴泉铭》
【这个字的重心是哪一笔?】
由于楷书的横都有上斜的趋势,因此要有一个笔画把字拉正,这就是字的重心。一般来说字的重心:笔画向下或者斜向右下/位于字的右半边/(第二个)折肩或者捺(捺化成的点)。
画圈的笔画即为重心:
2. 主笔及疏密
【这个字的主笔是哪一笔?】
主笔即为一个字中最为伸展的笔画。一般来说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找最长的,左右结构的左边是部首的主笔在右边,右边是部首的左右各有一笔伸展。有的字有次主笔,有的字主笔不明显。
【这个字的疏密关系是什么?】
找到主笔疏密就很容易找了,伸展出去的地方为疏,中间笔画密集的地方为密。疏密关系着该字中宫是否紧凑,很重要。
画圈的笔画为主笔:
3. 轻重及间隔
【这个字中每一笔的轻重是怎样的?】
有些字帖轻重笔画变化明显,比如张即之,有些则相对不那么明显,比如瘦金。但是没有字帖是要把笔画写平均的。很多人的字平放在桌子上看还可以,但是挂起来会显得特别平,没有跳动感,就是因为轻重变化注意得不够。
【这个字间隔是如何排布的?】
横向间隔一般来讲是均匀的,字中间的点一般算一横来排布,也就是说点算作两个间隔,如图所示:4. 左右错落
【左右结构的字如何摆布?】
【起笔的相对位置在哪里?】
【部首的相对大小是什么?】
再强调一次,关于结构的分析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找主笔找重心都是为临帖服务的,不要陷入其中。如果很容易就能把字写得与字帖九分像,不分析也可。三、章法:整体中各个字的相互关系
【字与字之间的轻重变化是什么?】
不仅一个字之中有轻重变化,字与字之间也有轻重的变化。
【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变化是什么?】
字与字之间的实际大小并不一致,即使是唐楷也不一致。
唐楷的一般规律是笔画少字写小写重,笔画多的字写大写轻,这样就能保证视觉上的美观。当然,这里的小与大只是相对而言,非常细微的变化。
在行书上并没有这样明显的规律,但是轻重大小也要根据帖来表现出来。
【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排布是怎样的?】
【如果是行书的话,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是怎样的?】
【字与字之间的墨色浓淡枯湿变化是怎样的?】
比如很多行书帖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何处沾墨何处枯笔,那么在通临的时候这些也是需要注意的。
四、其他与碑帖特点相关的内容
【字形是什么?多为长形?正方形?还是扁形?】
【笔画向背的势是怎样的?】
【字帖整体的墨色浓淡情况?】
&为什么你连简单的字都写不好
在看一个字的时候除了看到这个字是由什么笔画组成的,还要去关注这些笔画的位置或者起收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才能把字写好。
一、收笔要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论是撇&#43;竖弯钩、撇&#43;捺、撇&#43;点、撇&#43;撇点还是撇&#43;撇&#43;捺,只要是由两只脚或三只脚支撑的字,都要把它们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不能一只脚翘起来。
二、除了斜钩,其他笔画要同时落在一个水平线
这一条其实是上一条的延伸。在这种字形里,要把左边笔画&#43;右边的撇的落点统一到一个平面,这样整个字会看起来很清爽,否则下面会显得参差不齐。
三、同向笔画之间距离要均等
笔画分横向和纵向,在一个字里经常会出现同一个方向的笔画有很多的情况,比如下面两个字就是横向笔画比较多:这些横之间都是有距离的,要把每一横之间的距离写均匀:
四、每个字里只有一笔最长,其他笔画处理成相近长度
下面两个字都是有很多横的:
要把最长的一横拉开,同时其他横的长度尽量处理得差不多,否则会乱:
五、很多撇平行在一起时,收笔边缘要处理成弧线
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好多撇并排:在这种情况下,中间两撇写长,收笔与上面的撇、下面的钩形成一个弧线,避免忽长忽短、参差不齐:
六、四点底找准方向
首先,在写四点底的时候要写成这样——起笔对齐,中间的两点垂直,左边点朝右,右边点朝左:
然后在写四点底组成的字的时候,要用这四个点去找上半部分相对应的点,比如「照」:
再比如「然」:
七、心字底找准方向
先把「心」字写成这样——中间一点的收笔与其他三笔的起笔在一条线:当「心」字作为偏旁时,把中间一点压低,然后每一笔都要和上面的部分找到相对应的笔画:
这样子才不会跑偏。
八、走字底要做到「两个对齐」
以「远」为例,先把里边的部分写好:
然后,左边走字底的撇,要和右边「元」的下面对齐,成一条水平线:
最后一笔,平捺——先写一条长斜线到「元」的右边缘线的位置,然后转折出尖,不能早不能晚:
九、当上面是左右结构时,下面的独体字要与上面相呼应
有一种上下结构是「a&#43;a&#43;B」的组合方式,比如「替」。在写的时候先把上面两个「夫」写好——相等、对齐:然后,在写下面的「日」的时候,要注意两个竖应和上面的两个「夫」的中轴线对齐:还有一种「a&#43;b&#43;C」的上下结构也是一样,比如「碧」。
先把上面写好:下面的「石」,第一横和两个竖要和上面两部分的中轴线相对:
&不同结构的字怎么写才好看
对于所有的字,都让这些字体轻轻向右上方扬起一些,看上去会很好看。
上下结构:
精髓在于:发现字体的主要部分,并凸显出来。
左右结构:
精髓在于:通常偏旁部首应该写的小一些。
半包围结构:
精髓在于:包在里面的部分才是重点,一定要写在恰当的位置上。
全包围结构:
精髓在于:留足够的空间写里面的东西。
较长的字:
精髓在于:尽量把字体上面的那一部分写的小一些,这样可以有空间写下面的部分。而且还要写得宽一些,不能一味的瘦高。
较宽的字:精髓在于:尽量写得高一些,避免矮胖矮胖的情况发生。
较稀疏的字:
精髓在于:要承认一口气把每个字都写好是很难的。
&字外功夫:如何提高指力和笔力
心力&#30524;力(这个非常重要,但并非常规训练,需要结合笔力指力综合训练):
心力&#30524;力其实不是力,直白说就是如何对力道和运笔胸有成竹,知道用多大的力和怎样用力才能带来快感。
两者的区别在于,心力,是指落笔之前的单字、通篇规划能力,即在写字之前,要对单个字乃至通篇大体有数;&#30524;力,是指习作完成后的自我总结能力,即在写字之后,能准确地观察出作品的问题,哪里力度掌握不好,哪里结构松散等等。
感觉这玩意儿真不好练。&#31548;统地讲,所有的书法练习都和心力&#30524;力有关,但又不会直接产生作用。相对来讲,最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也是最没创意的方法——读古帖。
·零散时间的笔法训练:虚实线、曲线线条练习
注意三个要点:轻重、粗细、露锋藏锋(就是下笔收笔带不带尖)。顺序都是左到右和上到下,且以从左到右优先。
·双勾法和描摹练习
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
双勾法:先外勾,以描摹的方式,把例字的外框描出来,再以内勾的方式将框内填满。硬笔训练中,内勾可以用铅笔按照例字的笔法以单个线条的方式在框内写出来,不需要填满;双勾完毕之后再在旁边临写一遍。
另外,描摹练习不光可以使用毛笔古帖,也可以使用白描图谱。这对于手指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线条的粗细力度变化有极好的帮助。
·笔画训练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一定要花大块的时间用毛笔古帖来练习。零散的时间,则可以进行笔画训练和上面讲到的虚实线训练。
三、最后,如果给读帖、描摹、临帖编制一个训练方法,或者是练习的流程,大体应该是这样的:
(1)基本功训练(上文的所有内容)(2)读帖(仔细观察作者的笔法、结构和章法,在脑海中形成印象,训练心力)
(3)描摹(可采用双勾法,训练笔法)
(4)对临(手&#30524;结合,训练笔力和&#30524;力)
(5)对照(把自己写的和帖子相对照,找到不同的地方,找到失误的地方,训练&#30524;力)
(6)背临(训练心力)
(7)对照(把自己写的和帖子相对照,找到不同的地方,找到失误的地方,训练&#30524;力)
(8)练习相近字(根据对照后找到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如,「喜」这个字的长横写不好,练过之后再继续练习「善」「普」「姜」等带有长横的字。比如,「册」几个纵向笔画之间的间距掌握不好,那就练完之后再继续练习「川」「卅」「珊」「助」等字)
(9)篇章练习
&慢慢写是最快的捷径
每个字都要花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把基本功打扎实。步入书法的门槛,一定要以谦虚敬畏之心对待,才能把你的书法审美能力提高。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不一样,所以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临成一模一样的。但在不断揣摩的过程中,你才能分清你那些书写习惯有没有改的必要,硬笔也是有笔法的。
慢慢写是最快的捷径。
拿纸蒙在字帖上写个四五遍并不代表你就懂了每个字的结构,我至今也没练完一本字帖,还在学习中。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走心的摹帖所做的都是无用功,唯一让你安心的是你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时间足够认真了。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50209次
积分:1172
积分:1172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68篇
转载:11篇
评论:12条
(2)(14)(1)(6)(2)(3)(4)(1)(13)(1)(1)(1)(8)(12)(10)
You can also find me here.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740881',
container: s,
size: '200,20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