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电阻的求法等效变化

&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习题详情
147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6.6%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一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o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a”&端.(选填“a”或“b”)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S3&,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S3&,再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调节R0(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在图二虚线框内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一把下列...”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在本题的实验中,等效替代就是在电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可以直接读出阻值的变阻箱来等效替代待测电阻.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先使Rx接入电路,后使电阻箱接入电路,使前后两次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这样就可以通过电阻箱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了.(2)根据等效替代法可知,当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变阻箱两端的电压相等时,待测电阻的阻值和变阻箱的阻值相等;因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所以把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变阻箱并联.
解:结合电路图可以看出,实验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a”端;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S3,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S3,再闭合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调节变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⑥变阻箱的最后阻值的示数就是待测电阻Rx的阻值.(2)把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变阻箱并联,闭合开关S3时,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2时,调节变阻器的阻值使两次电压表的示数相同,此时变阻箱的阻值即为待测电阻的大小,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②“a”;④S3;⑤S3;S2;滑动变阻器;R0(电阻箱);(2)把原图的电流表去掉后,把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如上图所示.
本题的实验中,利用电阻箱和等效替代法来测电阻是一大特点,无论是借助一块电流表还是电压表,目的都是为了使电路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这样才能达到“等效”的目的.设计成两个支路,各由一个开关控制,则是为了便于操作,避免元件拆装带来的麻烦.此类方法简便实用,效果明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一把下列...”主要考察你对“欧姆定律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欧姆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1)相关基础知识链接:①电流规律:串联:I=I1=I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I=I1+I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规律:串联:U=U1+U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U=U1=U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③电阻规律:串联:R=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并联:$\frac{1}{R}$=$\frac{1}{{R}_{1}}$+$\frac{1}{{R}_{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④比例规律:串联:$\frac{{U}_{1}}{{R}_{1}}$=$\frac{{U}_{2}}{{R}_{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I1R1=I2R2.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⑤欧姆定律:I=$\frac{U}{R}$.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解题方法点拨】(一)比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掌握规则,二要弄清是哪两部分相比.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电流之比为:I1:I2=1:1;根据I=$\frac{U}{R}$可知电压与电阻成正比,$\frac{{U}_{1}}{{R}_{1}}$=$\frac{{U}_{2}}{{R}_{2}}$.②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即电压之比为U1:U2=1:1;根据U=IR可知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1R1=I2R2.例一:R1=3Ω,R2=5Ω,如图甲,由于是串联电路,所以电流之比I1:I2=1:1;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所以电压之比U1:U2=3:5;如果电路变式成乙图,则两电压表示数比为U1:U2=(3+5):5=8:5.例二:R1=3Ω,R2=5Ω,如图甲,由于是并联电路,所以电压之比U1:U2=1:1;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反比,所以电流之比I1:I2=5:3;如果电路变式成乙图,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为I1:I2=5:(3+5)=5:8.(二)电表示数变化问题(1)解决这类问题最重要的是弄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不同的连接方式有不同的判断规则.①串联电路:电流与电阻的变化相反,即电阻变大时电流变小,电阻变小时电流变大;按电阻的正比例来分配电压.例如如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所以电流变小;电阻R1尽管大小没变,但它占总电阻的比例变小了,所以R1两端电压变小,R2占总电阻的比例增大了,所以R2两端电压变大.②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都与电源电压相等,所以电压是不变的;阻值变化的支路电流随之变化,随值不变的支路电流也不变.例如如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尽管R2的阻值在变,但它两端的电压总等于电源电压,所以R2两端电压不变,R1两端电压当然也不变;R2所在支路电阻变大,所以电流变小,R1所在支路电阻不变,所以电流也不变,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③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根据导出式R=$\frac{U}{I}$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代表了某个电阻的大小,只要电阻不变化,两表比值是不变的.例如如图甲,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代表了电阻R1的阻值,所以当滑片移动时,两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如图乙,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代表了电阻R2的阻值,所以两表示数的比值在变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滑片移动时,R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R1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相等,所以电压表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的变化量之比代表了电阻R1的阻值,是不变的.)(2)解决这类电表示数变化的问题时,常在第一步判断串并联时出错.请注意下面的电路,例如图甲是串联电路,图乙是并联电路.(滑片向右滑时,图甲:A变小,V变大;图乙A1变小,A2变小,V不变.)(3)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没有判断清楚,也是解决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常出现的错误.图甲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全部,图乙接入电路的是左半部分.注意滑片移动时对电流的影响有何不同.(滑片向右滑动时,甲:A不变,V1不变,V2变大;乙:A变小,V1变小,V2变大)综上所述,解决电表示数变化的问题要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①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②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哪一部分;③找准各个表所测量的对象是哪里;④按照串并联各自的规则来判断电流、电压的变化.(三)图象问题****计算电阻;比较电阻大小;怎样看定值电阻,怎样看电阻变化,怎么变;串并联电阻图象;两电阻串联时看图象,并联时看图象****I-U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时,说明是定值电阻,越往U轴靠近,说明电阻越大.(四)综合考虑电路安全问题****以具体例题说明****(五)列方程组求电源电压及电阻问题****以具体例题说明****(六)计算题计算题常结合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出现,因此要掌握好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以具体例题说明****(七)测未知电阻的阻值测未知电阻的阻值,除了要掌握常规的伏安法外,还要熟悉缺电表的特殊测量方法.****以具体例题说明****【命题方向】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是电学部分的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内容,这一节知识是难点也是中考必考点.常结合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电路问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题多与后面的电功率计算结合在一起,作为中考的压轴题出现.训练时应足够重视.
与“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一把下列...”相似的题目:
[2014o龙东o中考]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经各元件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把A、B元件并联后接在1V电源两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A,此时元件B的电阻是&&&&Ω.
[2014o河南o中考]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A(保留两位小数).
[2013o岳阳o中考]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2A时,A导体两端电压为&&&&V;若将A、B两电阻并联接在4V电源的两端,则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为&&&&A.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则R1:R3的值为(  )
2(2013o漳州)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3o烟台)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则R1:R3的值为(  )
2(2013o漳州)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3o烟台)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一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o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____端.(选填“a”或“b”)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____,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____,再闭合开关____,保持____的电阻不变,调节____,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在图二虚线框内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图一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一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o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____端.(选填“a”或“b”)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____,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____,再闭合开关____,保持____的电阻不变,调节____,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在图二虚线框内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
>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
第3节 星形和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第 3 节 星形和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一、 星形( Y )和三角形(&D)电阻网络
三端网络,端钮分别是①、②、③。
二、等效的条件
端钮处对应的电压、电流分别相等
三、等效转换
对于&D形电阻网络,有
对于 Y 形电阻网络,有
根据等效的条件,得
用电导来表示,则
当&D形电阻网络的三个电阻都相等时,有
Y 和&D等效的一般公式
例 2.3-1 求图 2.3-1 ( a )所示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 Rab 。
解:先对三个 1 &O电阻组成的&D网络的节点作标记,在图 2.3-2 ( a )上分别记为①、②、③。再将这个&D网络等效成 Y 形网络,如图 2.3-2 ( b ),由于&D网络的三个电阻都为 1 &O,即 ,则其等效的 Y 形网络的电阻为
再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把图 2.3-2 ( b )等效成图 2.3-2 ( c ),并得到输入电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等效电阻、等效电路、变化电路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5页
电阻、电压、电流强度
用均匀电阻丝制成直径为D 的半圆圈,如图所示,已知o 、a 两点间的电阻为
R ,则b 、c 两点间的电阻为(
(D)无法计算
如图所示,电阻丝R 1、R 2并联,已知R 1、R 2的材料、长
短相同,横截面积之比为S 1:S 2=1:2,则这两根电阻丝内电
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图中甲、乙两个滑动变阻器的外形、尺寸完全相同,而且两个滑动金属片固联在一起,可以同时向左或向右移动同样的距离.已知甲的最
大阻值比乙的最大阻值小,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灯变亮
B .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灯变亮
C .滑片无论向左或向右移动,电灯亮度不变
D .滑片放在滑动变阻器中央时电灯最亮,从中间无论向左、向右移动,电灯都要变暗
如图所示为一块电阻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长是宽的2倍。
(1)当把A 与B 接入电压为U 的电路中,电流为I 1,把C 与D 接入原电路中,电流为I 2,求I 1的值。 I 2
(2)若在矩形薄片上挖去一个直径为矩形宽的半圆,如图所示,再以(1)中的
I 1''两种方式接入电路,电流分别为I 1和I 2,求
第1页/共5页
寻找更多 ""导读: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摘要:等效是电路分析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电路等效的概念,可将一个结构较复杂的电路变换成结构简单的电路,使电路的分析简化,1、等效的概念,【二端电路(一端口电路)】两端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只有两个端钮(a,b)与外部电路,二端电路元件,例如电阻元件、独立源、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可视为二端电路的特例,二端电路也称为一端口电路,一端口电路端口电压、电流的关系称为一端口网络的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摘要: 等效是电路分析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电路等效的概念,可将一个结构较复杂的电路变换成结构简单的电路,使电路的分析简化。
1、等效的概念 【二端电路(一端口电路)】 两端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只有两个端钮(a,b)与外部电路相连;进出端钮的电流相同,如图2-2-1所示。二端电路元件,例如电阻元件、独立源、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可视为二端电路的特例,也称二端元件。二端电路也称为一端口电路,一端口电路端口电压、电流的关系称为一端口网络的端口特性或端口VCR。
【等效电路】 两个二端电路??1,??2,如图2-2-2所示,无论两者内部的结构如何不同,只要它们的端口电压、电流的关系(VCR)相同,则称??1和??2是等效的。两个内部结构不同的电路等效的唯一标准是两者对应端口处的VCR完全一致,即它们对同一任意外部电路的效果完全相同。等效是对外部电路而言的,对于互相等效的两个电路??1,??2,内部的工作状态是不等效的。等效具有传递性,如果二端电路??1和??2等效,二端电路??2又与??3等效,则必有??1与??3等效。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变换 【电阻元件的串联】图2-2-3(a)中,由KVL得
且 由KVL得 令
则 ??=??1+??2+?+????+?+???? ??????=????
(??=1,2????) ??????????=??1+??2+?????+?????= ??1+??2+?????+????? ?? ??1+??2+?????=??= ∞??=1???? ??=???? 根据上式可以构造一个相应电路如图2-2-3(b)所示,所以图(a)和(b)是等效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元件电阻之和。
【电阻元件的并联】图2-2-4(a)中,由KCL得
令 用等效电导为
??=??1+??2+?????=??+??+???=??(??+??+???) 12??12????????1111??=1??1+1??2+?1???? ??=??1+??2+?????= ∞??=1????
3、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由线性电阻元件混联构成的网络,其最简等效电路为线性电阻。但是并非所有由线性电阻元件混联构成的网络都能通过串、并联化简为线性电阻。本小节介绍“平衡电桥”和“星形-三角形”互换两种化简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在结合电阻元件的串联、并联化简,可实现任何由线性电阻混联构成的网络的等效化简。 【平衡电桥】图2-2-6所示由5个线性电阻(为必要条件)构成的桥式电路中,当??5=0或??????=0(由于??5为线性电阻,该两个条件必是同时成立的)时,称此桥式电路为平衡电桥。由平衡电桥电路特点可得到平衡电桥的两种等效电路。由??5=0得到图2-2-6所示等效电路;由??????=0得到图2-2-6所示等效电路。 【电桥平衡条件】在图2-2-7(a)所示电路中,有
??????=??5=??3??1+??3??2?????????4??4??2+??4??????=0 在电路2-2-7(b)中 ,有
??1+??2?????3+??4??=0 由以上两式均可以推出电桥平衡的条件,为
??1??4=??2??3
【星形―三角形互换】 当电桥不满足平衡条件时,必须采用星形(Y形)与三角形(△形)互换才能将电桥电路化成线性电阻
如果可将图2-2-6中以节电a,c,d为顶点的三角形电阻??1,??2和??5等效变换成图2-2-8(a)中以新节点o为中心的星形连接电阻????,????和????;或者将图2-2-6中,以c为中心的Y形连接电阻??1,??3和??5等效变换成图2-2-8(b)中以节点a,b,d为顶点的△形连接电阻??????,??????和??????。这样各电阻之间连接关系成为串联和并联关系了。也可以选择△cbd变成Y形,或选择以d为顶点的Y形变为△形。
【星形―三角形互换条件】根据前面等效的概念,分别求出这两种电路端钮处的电压-电流关系,让两者相同,即可获得等效条件。
在△形电路中,有
1231 ??23??12且??1+??2+??3=0 ??2=???1=??12?????31????23??12求解得△形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
??23=??12=??12??31??12+??23+??31??12??23??12+??23+??31??1?????12+??23+??312 ??12??31??1???2??+??+??122331??12??23 而Y形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两种电路等效,则端钮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应相同。比较△形电路和Y形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可得△形电路等效变换成Y形电路的条件为 1231??=1 ??12+??23+??31 ??12??23△→?? ??2=??12+??23+??31
??=??23??31 3??=??1??1???2??2且??12+??23+??31=0
12??23=??2??2???3??3???? ??12+??23+??31同理可得Y形电路等效变换成△形电路的条件为 122331??=12 ??3 ????+????+??????23=122331??→△ ??1
??=??1??2+??2??3+??3??1 31??2????+????+????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IT计算机、人文社科、专业文献、旅游景点、党团工作、考试资料、应用文书、外语学习以及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a b之间的等效电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