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对任何事都充满焦虑,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女生。随时都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长沙芙蓉区哪里能看?

老家是长沙的对自己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总往坏处想,对世界充满恐惧,睡眠也不是太好了,楚雅能不能看?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老家是长沙的对自己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总往坏处想,对世界充满恐惧,睡眠也不是太好了,楚雅能不能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想去看就及早别等严重了再去看那就晚了,去吧
采纳率:64%
来自团队:
果问题解决得了,
何必担忧?
如果问题解决不了,
担忧何用?
这句话参悟了你就好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谈文学和电影等谈文学和电影等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Am I the one?——评《浪潮》&,&author&:&caohuaining&,&content&:&今年是二战胜利七十周年,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七十年前的这一伟大胜利。中国以最喜大普奔的方式——放假,表达了人民群众最由衷的喜悦之情。 \u003Cbr\u003E  \t纳粹集中营,犹太人,种族灭绝……这些词已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七十年的岁月足以带走绝大部分当年的见证者,而让后起的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人,只对此留下一个抽象而模糊的印象。“这一切真的很可怕,纳粹的集权是罪恶的。不过,幸好,我们赢得了胜利,历史不会再重演了。”这是很多人在看完二战纪录片后的感想,甚至我国官方的宣传也是这样的基调。 \u003Cbr\u003E  \t事实真是如此吗? \u003Cbr\u003E  \t电影《浪潮》中的男主角,在德国某高中教授“独裁政治”课的老师赖纳-文格尔,当他听到台下一大帮无精打采,只想来混学分的学生以懒洋洋的声调抛出的这个观点时,也问出了这个问题:“真的吗?你们真的这么觉得吗?” \u003Cbr\u003E  \t他决心给学生们上一堂最刻骨铭心的政治课。他在学生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打造了一个组织:浪潮。这个组织有严格的会规,具体规范了成员们在课堂上的行为举止,以及对待领袖——文格尔先生的礼仪。浪潮有自己的会标,制服,标志性手势,还有专门的网站和联络网。这些介质将浪潮的成员与学校中的其他人醒目地隔离开来,形成了内部极强的凝聚力和对外部同样极强的排斥力。凝聚力使组织成员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使被欺负的弱者有了一帮肝胆朋友,甚至使原本令老师家长头疼的后进生改过自新,自律自强。但与此同时,排外性使组织成员行为狂热而偏执,他们在大街小巷肆意喷涂会标,在一次友谊比赛中,他们甚至为了维护组织的荣誉而向对手施暴。意识到事态渐渐失控的赖纳,组织了一次浪潮大会,针对德国当下的国际地位和国内形势进行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说,台下群情激昂,同学们几乎陷入狂热多中。赖纳趁机命人将一个唱抬高的同学拉上了台,将他定性为叛徒,并问台下的同学:“我们该怎么处置叛徒?如果我要你们杀了他,你们能做到吗?” \u003Cbr\u003E  到了这一刻,学生们才如梦方醒:他们在文格尔先生的统领下构建了一个极权化的组织,并被裹挟其中。集权及其可能产生的罪恶,离他们一点都不遥远。 \u003Cbr\u003E  但是,这一切究竟为什么会发生? \u003Cbr\u003E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他的不朽名著《逃避自由》中论述到,人天生有两种倾向:追求个性和自由,成为独特的个体;或者放弃个性和自由,融入群体。为什么人会有如此相异的两种渴望呢?因为一方面,人有理性,能清晰地感受到被束缚的痛苦,并且会因为先天气质和后天成长经历的不同而拥有相异的兴趣、能力和渴望,从而使人们向往个性与自由,向往自我主宰的独特生活。但另一方面,当一个人独自面对拥有毁天灭地力量的大自然时,他会恐惧;当一个人独自面对自己会生、老、病、死的现实时,他会恐惧;当一个人独自面对生命可能并没有永恒终级的意义,人终究会化为尘土了无痕迹的幻灭感时,他会恐惧;可是,当他和一群人在一起时,他会发现自己拥有了改造自然的力量;当看到所有的人都会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时,他的内心会得到莫大的抚慰;而当所有人都走在同一条路上时——没意义也因群体的凝聚而产生了意义。因此,群体,能对抗可怕的孤独感和无力感,能够给人安慰和逃避的力量。 \u003Cbr\u003E  人无论沿着这两条路的哪一条走,都能获得意义感和力量感。但其中的高下,如云泥一般判然而异。选择追求个性和自由的人们,首先要独力面对“寻找自身兴趣,寻找个人所期望成就的人生价值,寻找自己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独有方式”这“三大寻找”。这三大寻找逐层深入而又相辅相成,要真正找到并践行它们,需要个人克服恐惧,不惧困难,面对事实,同时压制自己的逃避倾向,结合自身事实努力学习、思考、自省。这一条自我成长、自我成就,亦或自我救赎的路,注定荆棘密布,困难重重。但若能以这种方式生活,一个人可以获得真正的平静、喜悦和源源不断的力量感。他能活得清晰、笃定且幸福,而且,他的幸福不需要靠外界和他人,他自身便是源泉。 \u003Cbr\u003E  但是,第二条逃避自由的路却是最多人选择的,为什么?首先当然是因为前一条路很难走,很辛苦,快乐不知什么时候才会随着领悟而降临。而普通人最难克服的三大劣根性便是懒惰、逃避和追求享乐。电影借学生们的眼睛和对话描绘了他们身处的浮躁社会,从电子游戏、网吧舞厅到烟酒大麻、男欢女爱,各种刺激铺天盖地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麻木人们的空虚之痛,给他们暂时忘记烦恼的避风港。这种快乐可比看书、思考、开悟快多了。而在家里,父母长辈们同样禀持着这一套生活观念,学校里大部分的老师也只是在沉闷而刻板地单纯教授知识——而不是教人思考。即便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问出了“我的人生该有怎样的价值?我的未来该何去何从?”这样的问题,他们中的大部分从生活中得到的直接答案也会是:“别想这么多,该学习时学习,该赚钱时赚钱,今朝有酒今朝醉。”少部分走上认知和思考的人,则从踏上这条路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承受身为异类的压力。 \u003Cbr\u003E  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类分工极端精细化的时代。这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好的时代,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也是最坏的时代。大部分人类从未与自然隔绝得如此彻底,有很多生长在都市里的年轻人可能从未见过麦苗、稻田和野兔,也没有亲身参与过生产衣食用物的劳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和需要从地母该亚那里汲取力量的大力士参孙相似,也需要从贴近实际生活的劳动中获取价值感和意义感。但是,高度分工的社会让大量的人从事螺丝钉般的工作或抽象的劳动。这些工作或单调重复,或本身难以找出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人的意义和价值感只能从与这工作相关联的报酬及社会地位上去体现。人就这样陷入了功利主义,走上了以“他人评价、社会认可”为目标和价值来源,而不是以内心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为评判标准的歧路。社会的贫富分化越严重,阶级区分度越高,人们对物质的需要和追求也就越强烈。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人们,会越发将注意力集中于物质之上,以名利衡量一切。功利化的价值观会庸俗化人们的追求和理想,让他们觉得这世上唯有名利最可爱。这样的人们,无法真正对身边的人感兴趣并热爱他们,也就无法给出贴心的关怀和帮助,实际上,他们连自己也不爱。 \u003Cbr\u003E  孩子们是功利主义最大的受害者。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无条件的关爱和温暖,但父母偏偏无法真正满足他们。电影中的几个主要角色都不同程度地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赚钱,闲时沉湎于各自的享乐,对他们疏于关心和教育。蒂姆的父母严厉且冷漠;马尔科的母亲无视他,且耽于情欲;卡罗的父母看似开明,实则以此来掩盖他们对孩子不感兴趣,放任他们自流的事实。若原生家庭出了问题,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还好。但我们的教育体系却没能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说发现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有效响应。我们的教育还是按旧有的生活模式设置的,着重知识的累积和技能的训练,却几乎没有对思维方式、人生理解方面的引导与培养。甚至,教育还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为政治服务,避免年轻人具有某种可能引起政府不稳定因素的思想。而且,大量禀持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人受聘进入学校担任老师,他们将自己的处世方式同样带进了工作中。因此,他们也无法对工作、对学生倾注真正的热情和爱。在老师和家长那里都得不到足够关怀、爱护、引导和教育的孩子们虽然表现各异,有的软弱离群,有的蛮横无理,有的放浪炫富,有的上进努力,但内心都无一例外地渴望温暖和关爱。因此,他们才会那么容易被“浪潮”所吸引,进而参与其中,最终为它裹挟或为它疯狂。 \u003Cbr\u003E  影片最后饮弹自尽的学生——软脚虾蒂姆,他投身浪潮时那近乎虔诚的表情和眼睛里燃烧着的渴望,令我不寒而栗。 \u003Cbr\u003E  蒂姆只是极端的个例,我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发现,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多得表现为:他希望找一个高薪体面最好又轻松的工作,哪怕这工作他无甚兴趣,也不觉得有意义;他下了班喜欢玩游戏刷手机,或者和朋友们一起找乐子,而不是潜心看书学习,或从事自己真正兴趣并热爱的活动;他在爱情中看重感觉和对方能否给自己带来快乐,进入婚姻时更多地考虑物质,却不真正了解并欣赏对方;他渴望得到的是这个社会热衷与推崇的,而不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他虽自称有理想,却很少对如何实现它有具体的设想。理想于他更多时候像一幅富丽堂皇的静止图画;他多数时候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这是否对我有利?他人和社会是否认可?我会不会快乐?” \u003Cbr\u003E  这样的生活看似对己有利,但当每个人都这么做时,实际上每个人就都活在了一个透明的壳子中,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挚的情感交流,没有发自内心的兴趣与欣赏。这样的关系根本无法给人带来真正的慰藉。而我们之前说了,对孤独的恐惧深植于我们心中,一旦能找到一个看似热忱、温暖、贴心的归属,在空寂中茫然挣扎的人们,有几个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 \u003Cbr\u003E  所有的集权团体在一开始,都是以这种归属感来聚拢人心,然后向之前空虚而盲目的人们灌输特有的价值观,把具体的路线和目标“写入”他们的大脑中,让本就缺乏思辨力的人们相信,以这种方式行动、生活,就可轻松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成就伟大的事业。越缺乏自我意识,越不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越渴望归属感和意义感的人,就越容易身陷其中。若他们所置身的是一个罪恶的集权团体,那么,他们或会激进地借自由、解放等正义旗帜行罪恶之事,或会成为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提到的那种,行“平庸的恶”的人。 \u003Cbr\u003E  我们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我有没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Am I the one?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  文\u002F曹怀宁 &,&updated&:new Date(&T12:24: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6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24:5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700a1f98b76e8bdbf11c4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69},&&:{&title&:&浅析今日之乌合之众——评《乌合之众》&,&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你是乌合之众吗?”要是有人问你这样可笑的问题,一定只能换取你的白眼。但如果换成问你:“那么你是谁呢?你之所以为你、而非他人的特质是什么呢?”相信不少人会为之语塞。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o勒庞于1895年著就的《乌合之众》,就精确地描述了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群体心理。即使在120年后的今天读来,仍让我为其超越国度和时代的对人性的敏锐捕捉而叹服和心生寒意,我不得不悲哀的承认,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是群体心理的奴隶,哪怕我一直在通过阅读和思考,渴望努力跳出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樊篱,却也不断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我愿以对今日社会群体表现的浅薄分析,向这位指出人类劣根性的大师致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何为群体?勒庞指出,并非只是简单的许多人凑在一块,而是指当一群人的感情与思想关注同一件事、且因巨大的刺激而个性消失时,他们就成为群体,并且具有暂时共同的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群体随处可见,相同国家(美国人)、民族(汉人)、故乡(福州人)、宗教(基督徒)、政治身份(共产党员)、阶层(农民阶级)、职业(军人)等特质都能符合形成群体的要求,甚至现在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公知、愤青、剩女等。而每个群体成员,大都身兼多种群体身份,在不同时刻显露出不同群体行为。就比如我,在高唱国歌时,我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骄傲;在老乡会中,与操着乡音的故人谈起家乡的变化格外亲切;在单位的会议室里,为企业主的利益最大化不断出谋划策;甚至,我从小到大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也成为最小范围的群体之一。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群体是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一群人,受到相同的行为规则的驱使,从事着哪怕是身不由己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这单纯的定义无法体现出群体的可怕之处,那么当你了解到形成群体的三个原因时,你一定会坐立难安:“当人群数量大到一定程度或情绪激动到某种程度时,群体的本能就会主宰其行为,摆脱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不承担责任,肆意妄为;在群体中,感性、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传染,而冷静、理智丝毫不起任何作用,它会引起催眠式的反应,摧毁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且情感越不合常理就越易传染,使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虚幻的强大;群体中的人处于缺乏认知的无意识状态,类似迷信、无自控能力,而要进入状态,最大的力量是暗示的影响,群体只接受暗示,对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个人的意识消失,任凭本能和暗示的作用行事,听起来多不可思议啊。可是历史上一次次的群体事件,无论是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盲目,法国大革命的狂热,近代法西斯的疯狂,以及中国不久前的十年浩劫,处处都能看到无意识群体的身影。群体的特质——智力低下、冲动、易变、急躁、极端、无所畏惧、易受暗示与轻信、总是处于期待状态——在这些运动中表露无遗。尤其是在政治革命中,群体只是作为那些被他们推上神坛的领袖的棋子,无视现实、抛弃理性、被迷信与口号牵着鼻子走,进行充满破坏性而缺少建设性的行径。这只是愚昧本能的冲动宣泄,远不如和平改革的谨慎推进,但在历史上这样的革命却屡见不鲜。不仅仅是历史和政治,比如一些企业的营销洗脑让毫无主张的群体甘心把自己当成机器来使用,大量的心灵鸡汤为迷茫空虚的群体带来毫无实效的安抚,成功学的理念让屌丝群体每天早上起床对镜子高喊“我能行”,这些群体受到的强烈暗示,与那些找不到目标的十字军何其相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沦为群体的一部分呢?勒庞说到,群体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隶。如果我们是群体一员的话,那么我们因何种刺激而成为奴隶呢?我不赞同人天生就具有奴性,更不认为将东方民族性简单归类为奴性。这种先天基因中所带有的特质,至多是由于地理气候和文化的印象所产生的适者生存的倾向。而最主要的价值观则是后天外界环境塑造而成。勒庞一针见血的指出——教育,尤其是向人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教人不出差错地背诵大量教科书的应试教育,不仅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而且它让人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今的人们不知道如何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正是因为他们从他们的父母和学校中学到的只有两个字——服从。于是,当人们脱离单一的校园生活、离开细心呵护的家庭、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对不安全感和无归属感的恐慌,让人们还来不及思考——也不具有思考能力——就轻易的将自己丢入了社会所谓的主流价值观中,被其裹挟,随波逐流,得过且过!\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人们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思想障碍,要么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而无视社会潜规则的制约,要么认定“所有问题都一定有答案,只不过我还没发现”而填鸭式的让自己塞入大量无法消化的知识,而最简单的无非是“听党的话、跟政府走、做中国梦”。这些做法都应证了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o弗洛姆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中详细描述出这种现象:“平息怀疑的现代企图,无论是强制性地奋斗以渴求成功,还是坚信事实的无限知识可以回答对肯定的渴望,亦或臣服于一个负有‘肯定’责任的领袖,这些方案只能消除对怀疑的主观意识。”人类本来天生具有怀疑精神,可是可怕的服从教育,用各种看似理性的回答强制压抑住人类的怀疑。那份内心的怀疑和恐惧,借由对他人的群体犯罪而缓解,要么是以正义之名、行发泄之事,哪怕伤害他人也浑然不知,比如网络上动不动就吐水或人肉的“喷子”;要么是在家庭或恋情中的道德绑架,通过对他人并非必要的牺牲付出,强制要求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种受到心理暗示而产生的群体犯罪,虽然造成的伤害比普通犯罪对于受害者更严重——比如之前的“成都暴打女司机”事件的网络反响——但是群体都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而听凭内心的阴暗面肆意作祟。当大多数人缺少价值立足点时,模仿便成为了最好的行事原则,经由传染达到普遍认可。其实,这正是群体数量的可怕之处,今人的所思所想都基于“所有人都在这样做,所以这样做一定是对的,我也只能这样做,我这样做一定能实现目标”的想法,缺乏自己的评判与思考能力、缺乏对主流的反抗精神、也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这就是当今的社会现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比起来,许以来世的基督教能够给大部分西方人以精神信仰,而由于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华夏民族早已习惯跪伏于皇权之下,借以儒家思想来得到现实的回报,在近代中国君主制被推翻后,群体的偶像崇拜就从神和人身上,转移到对社会所灌输的价值观的崇拜和服从。在20世纪40年代是英雄主义大行其道、80年代群体崇尚自由和浪漫,而21世纪的今天则整齐划一为简单易懂的拜金主义和符合群体利益的功利主义。如今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以李嘉诚、马云为代表的企业家为偶像,因为当人们明白百姓无缘触及政权的核心后,那些白手起家、创业致富的故事就特别具有煽动性和影响力,到处都在暗示“人人皆可成功”。然而,人们忽略了这些领袖所拥有的特殊品格和恰逢其时的好运气,以大无畏的精神向想象中的梦境闭眼直冲。当年轻人以功成名就为目标,却始终无法登峰时,在不再年轻和热情以后,个人价值观出现崩塌,“拔剑四顾心茫然”,便出现了普遍的“中年危机”现象。只不过,人们都只有在夜深人静、作为个体存在时,才会顿感被权利和物欲遮蔽双眼所带来的怀疑、痛苦和负罪感,对生而为人却无法主宰自己命运感到内疚和遗憾,于是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不要想太多”,睡一觉醒来,再匆忙混迹于群体当中,抱团取暖,看到身边人们都过得心安理得,自然也就能暂时合理化解释和安抚自己的焦虑。现代的人们期待有人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自己的想法,群体的潜在渴望成为群体意识大行其道的基础。如今,吐槽政府成为群体意识,生二胎成为群体意识,附庸风雅谈国学成为群体意识,最近疯狂炒作股票也成为群体意识,我们似乎误以为这是文明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但实际上,不论群体意识的具体要求和表现手法千变万化,不变的都是人生而为社会人或群体人的奴隶的真相。看似正常的生活,其实是抛弃了个人追求和个体差异性的不正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可能会悲哀而怯懦的问:“我们还有可能成为个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然就不会出现超越于群体之上的领袖与游离于主流之外的“怪人”了。我们之所以会身不由己,不知不觉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是因为人从出生起,就几乎只受到父母与社会的价值观所影响,而父母的价值观其实也是由其祖辈和环境共同造就,若非有强烈的外部事件冲击而撼动社会思想的根基,那么成为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这绝非是一成不变的选择,要想摆脱群体,途径有二。\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步就是远离群体。这种远离,并非像梭罗或鲁滨逊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通过了解群体的成因和特性,远离可能带来暗示的信号,尤其是在生活与媒体中宣传的流行观点,判断那些口号、鸡汤、软文的真伪和意义。人天生很难拒绝他人的怂恿,特别是来自群体的怂恿,人总是不可避免被人性中倾向群体心理的因素所影响,因此需要保持理性的清明,减少对他人认同的追求,退后一步,跳出群体嘈杂声音的包围,为心灵留出一片净土。以当今社会人与人合作的紧密关系而言,离群索居未必是最佳方案,建议可以保留世俗的身份,逐渐减少在那些典型群体价值观的人际圈中厮混,在认知上一点一滴的加以修正和改进,在行为上寻求稳定与变革之间的微妙平衡点。“大隐隐于市”,是对世俗的主动妥协,而非被动接受的无奈之举。只不过,聪明的自我意识,会安全地避开一切可能的反叛习惯的想法,因此人们必将只能在长时间的水滴石穿中渐进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要想有内在的力量抵御“他人即地狱”的魔障,则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明确的价值观,这便是第二步。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就是拥有独立思考和自省的能力,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从未掌握和发挥这种潜力应用在自身的成长上,单纯的强调考试解题的智商或人际关系的情商罢了。于是,个人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力与思考力的丧失,加强了对群体意识错误判断的屈服,从而进一步反噬我们残余的智力,强化对自身无能的认知。其实,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从事某些不情愿的行为时,内心会出现鲜明的痛苦、挣扎、反抗或暴力等抵触心理,这就是人在脱离了群体意识控制下的本能反抗,是属于个人无意识显露出来的本我。我们应抓住这样真实的感性情绪,用理性来剖析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就开始向自我价值观的塑造路上迈进。产生质疑是思考的起点,而大量的阅读则是提供自省的切入点和内化于心的思维素材。阅读的作用不应再是学校中要求的对知识的背诵,而应强调加深理解和感悟,求“道”而非求“术”。从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的经典作品着手,结合对生活的反思,以他山之玉攻己之石。庆幸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拥有思考的能力,不同的只是对于自我执行力的要求,能否延迟满足感成为是否做到知行合一的关键因素。当实践不断加深和巩固自我的崭新认知以后,多元的价值观、多样的世界观、多重的人生观将为我们开启崭新的可能。如果说群体意识让你看到的世界,是他们要求你接受的景象,那么现在,真实客观的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呈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勒庞在文中还为我指出了曾经的执念。我在建立自身价值观的同时,总是试图帮助他人逃脱群体的控制,可总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勒庞提出,群体不存在理性,也不愿接受理性。那些所谓的意见领袖,也不过是顺应民意,而非超前于民意。要想撼动群体的观点,只能用另一种群体暗示技巧来取而代之,而非靠说理能见成效。曾几何时,我一直苦恼于该如何立足于世俗之中,该迎合、该放弃、还是站在平衡的针尖上?几年前,我也试图给出不那么确定的答案:“要么从政,有所作为,哪怕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要么退隐,冷眼旁观,哪怕是天翻地覆。”随着这几年对历史和人性理解的逐步加深,我仿佛看到自己正在跳出曾自以为的伟大——为什么要试图改变他人呢?处在苍茫人世,只有认清万事万物运行的宇宙规律,才能游弋于其中,进退自如。历史的变迁本就由那些自主的个体和盲目的群体所共同推动,这是规律的使然,我能做的只能是超然于其外,再浸淫于其内。如今的我,拥有屈指可数的同路伙伴,共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虽然彼岸仍充满着迷雾,但我从未像今天这样走的坚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永远忘不了乔治o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的一句话,“除非他们觉醒,否则永远不会反抗,但除非他们反抗,否则不会觉醒”。它是我踏上自主生活之路的奠基石,我也愿将这句话送给今日之乌合之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拨开眼前的迷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觅得生命的前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号:caohuai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0:56:0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11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56:0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296f3fe49419cffd5d49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111},&&:{&title&:&带灯能否等到天亮——评《带灯》&,&author&:&caohuaining&,&content&:&农村生活,由农民——这一占据中国80%人口的巨大群体——所构成,然而我并不熟悉。作为三代均为城里人的家庭,我很难从家人口中得知农民的生活状态具体是怎样的,即使从知青母亲对于插队的回忆中,我也只拾掇起“苦难”、“劳累”等一鳞半爪的印象,大概那是她也不愿想起的过往吧。至于真实的体验,也只能记起去农村游玩般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鸡鸭牛猪时的兴奋吧。长大后,怀着对广袤农村土地的好奇,尤其是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开始试图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去了解。可惜机缘不巧,我能接触到的现代文艺作品,要么以较早或较典型的局部人物为对象,比如莫言、陈忠实、苏童的作品,要么强调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与回乡务农的选择与变迁适应过程,比如路遥、李佩甫的作品。这些都难以满足我对已迈入21世纪的农村状态的探知欲,而恰在这时,《带灯》填补了这个空缺。\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贾平凹老师的《带灯》以女大学生萤(因不满“腐草化萤”的说法,后改名为“带灯”)所从事的乡镇干部身份为视角,全景式的揭开了被时代变革和发展的浪潮所席卷的农民日常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书中既有计划生育、上访维稳、旷工赔偿、招商引资等体现时代特征的大事件,由充满了邻里纠纷、争名逐利、权为私用等彰显了人性中最原始的自私和贪婪的鸡毛蒜皮小事。这样恢弘的篇章在贾平凹老师明快流畅又令人笑中带叹的语言中缓缓展开,在我脑海浮现出一位位鲜活的人物,让农村人口不再仅仅是各类报道与报告中的一串串数字。由于作者取材于真实生活,因此书中的村委选举、选低保、上访索偿、干部欺上瞒下等事例,就仿佛可以是发生在今天中国任何一个村镇里的故事,将农村生活最基础的单位要素——农民的日常生活一一展现在我面前。捧读时,我恍若置身其中,因为尽管环境与具体事件未必相同,但那些自私自利的嘴脸、为占小便宜而产生的摩擦、官官相护或抱团维权的场景,却丝毫不令我陌生。说到底,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尤其是在人与人的社群关系中,突显得淋漓尽致。\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如果说小说的取材给人一种俯拾皆是的亲切感,那么女主人公带灯则常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作家余华曾经提出文学作品“要让任务说出符合他身份的话”,而带灯充满浪漫气息的书信与女文青的小资做派,却很难让我想象她是如何与操着浓重粗鄙秦腔的乡土百姓打交道的。也许她正是贾平凹老师人性关怀的化身,面对农村宗族式微、法治缺位、体制机制不健全、道德素质偏低等一系列综合复杂问题,她既想充当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润滑剂,一面不厌其烦帮助百姓处理琐事,一面努力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又难以在尘世中寻求精神的解脱,空把理想寄托在无法帮她摆脱现实纷扰的同乡人——省政府副秘书长元天亮的身上,最终“带灯”难等到“天亮”,她在得不到救赎的痛苦中燃尽自己。\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掩卷遐想,我仿佛看见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干部带着灯在黑夜中逡巡的寂寥身影,这多像在精神动荡、价值观迷茫的时代中难以确立自身定位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啊。清华大学郭于华教授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要在体制中生存,只能按照体制的游戏规则来玩。”这是多么无奈的叹息呀,我们不仅无法改变时代,反而成为愚民机器的帮凶。幸而郭教授还有后半句话,“但如果按照体制的这套规则跟它玩,最后你一定被它玩。”这就是社会真相!也许我们无法看到确定的光明,至少在行走路上我们得看清现实。制度、文化、人性总是今天各类现象的根源,我们常常因为错综复杂的原因交织作用而感到积重难返。许多带着“独立”头衔的撰稿人、制作人等,以为脱离体制苦海就能获得自由,然后在鄙夷像过去的自己那样体制中人的同时,自以为肩负起、实则是逃避开应有的责任。若所有人都只是寻求轻松面对现实的方式,实际上更是把可能良性变革的机会交还意识形态之手。相信贾平凹老师也深有感触,因此他给我们指出一条道路:像带灯一般,一边践行内心的原则,一边思索如何更好的适应规则,从力所能及的改变入手,既自我启蒙,也感召大众。\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在晚风中挟书踱上步行街,无意间被一家陶器拍卖场的喧闹所吸引,门口一位制陶师正在转盘上细致的拉坯,丝毫不受叫卖声的干扰,湿泥渐渐在他双手的抚摩下演变成具有灵性的圆柱体。我心想,也许这些温润的精美陶瓷工艺品,最终不过是附庸风雅人士的蒙尘摆件罢了,无人在意那水、泥与手指之间交融的情感,但制陶师一如既往的专注深深吸引了我,正如带灯也将扎根于我心底,照明通往天亮的航向。\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拨开眼前的迷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觅得生命的前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号:caohuai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30: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30:0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342b43ee64f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5},&&:{&title&:&半生缘起因何灭——评《半生缘》&,&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文\u002F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里有一本厚厚的张爱玲文集,是自己小时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的。这是一本盗版书,字小得如同蚊蚋,密密匝匝地铺满纸面,读来十分吃力。\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于十几岁的我来说,这本书却如同一个秘密花园,我在其中闻见沉香屑所燃出的第一炉香的奇诡噬人之味,得窥倾国倾城的美人嘴角的无奈惨笑,被领着兜兜转转半生荒唐后,怔怔坐于灯影中 流下泪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幼时只觉张爱玲文字奇绝,往往能一语戳破人心中最隐秘的意念,且兼笔下人物身世飘零凄惨,真真越读越惊,愈观愈悲,令人身陷其中难以自拔。现在大了,再读她的文字,\u003Cb\u003E才明白她最令击节赞叹的是对于人性的精确视破与把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以近日偶然重读、萌生感慨良多的《半生缘》(初稿名《十八春》)为例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顾曼璐因家贫卖身为舞女以赡养一家老小。她的妹妹顾曼桢与同事沈世钧相恋,世钧是旧式大家族的继承人,因为父亲宠妾灭妻愤而出走上海谋求发展。二人相恋正浓时,曼桢被奸恶的姐夫祝鸿才看中,在姐姐的共同构陷下被逼失身并被囚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二人之前正因矛盾和误会吵架冷战,世钧辗转无觅曼桢又被曼璐欺骗说曼桢已与情敌结婚,伤心绝望之下回到南京,与门当户对却一直无意的翠芝草草完婚。曼桢在产下儿子后辗转逃离魔爪寻找世钧,却在二人的好友叔惠处惊闻他已成婚,心字成灰泪干绝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后,她发现儿子在祝家过得十分悲惨,为了儿子决定与鸿才结婚,但十几年后最终无法忍耐而离婚。在她与世钧相识十四年,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之后二人偶然联系重逢,尽释前疑后抱头痛哭,却发现再无法回到从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去我认为,曼桢与世钧的悲剧全是由曼璐与鸿才造成的,正是这两个恶人的种种坑骗行径才棒打鸳鸯两地泣。但这一次看,我发现并非如此。曼桢与世钧之间的感情一早就有很多隐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首先是世钧的性格及核心价值观。\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原著中张爱玲描写到,世钧这人要是发现两人中有第三者,他一定是一语不发地逃走,曼桢了解这一点,殊觉可恨。无论是面对豫瑾负气吃醋,辞职一事先斩后奏,被母问及曼璐一事极力否认,还是之后匆促与翠芝结婚,无不证实世钧的性格是软弱且逃避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世钧何尝不想做一个有原则且独立自主的人,与父闹翻出走上海是他能做出的最大抗争。只可惜,他骨子里的信念,即核心价值观,还是一个旧式地方大家族家的少爷,向往安稳、地位、名声,害怕担起过多的责任和负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个人能付出和给予的,大都是不会动摇和伤害他的根本价值所在的东西,若付出了伤及根本的东西,人必然要求份量重到能够再次建立个人价值的回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在世钧的性格和价值观共同使然之下,他能迸发出的最大热情是偷偷回去找她的手套及风雨无阻地来找她,能够做出的最大牺牲是在欺瞒家人的前提下与她成婚,而不可能“在给了母亲幸福后又夺去它”,不可能“违背父亲的意愿不去继承家业”,更何况“那样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他绝对不可能在父母面前坦承要娶一个有着做舞女的姐姐的女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一切“不可能”,已经是对二人感情的严重威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世钧有缺点,曼桢同样有局限性。\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曼桢因为曼璐的身份,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嫁入一个对家世清白有较高要求的家庭,她的最好选择是一个脱离家庭独自闯荡的男人,两个人一起营造起属于自己的家庭,自食其力,没人在旁边指手划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中从未提到曼桢对世钧的工作有具体的兴趣,她最担心的一直是他回归原先的家庭,这一点从世钧第一次回南京时曼桢的恐惧便可得知(那时他们还未确定关系),她说:“我老觉得好像你回去一趟,就会换了个样子似的”。因此,她对于世钧事业的看重,莫如说是对于世钧自由身的看重,独立、自由是她爱的“世钧”的所必须有的重要特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u003Cb\u003E人越渴望得到,就会越盲目自欺。\u003C\u002Fb\u003E曼桢虽然很明白世钧在感情上的懦弱,但却不愿意承认他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会如此。所以,她除了相交之初对世钧言明过曼璐境况,在那之后两人感情渐深甚而谈婚论嫁,却都没有再具体谈及此事的处理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她怕这种痛苦的思考会危及这份本就脆弱的感情,因此宁可失忆,宁可回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最终当世钧把辞职和隐瞒曼璐身份这两桩事实接二连三地呈现在她眼前时,她还是尝到了失望和恐惧那锥心刺骨的滋味,在世钧面前脱下戒指逼他选择,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世钧将戒指扔进字纸篓愤然而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一直怕,一直逃的就是这样的离开,可最终还是走到这一步。可是,对于世钧而言,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的他在乍逢母亲质问的当口,能有什么选择呢?他本就是这样懦弱逃避的人,这正是他会做出的决定,又谈何“做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他们俩都不曾了解真正的对方,自然不可能明白自己的决定在对方来说意味着什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更何况,人的本能是自利的,行事做决定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按于己有利,最顺乎自己天性的方向行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世钧想不到,或者不愿意去想,就算曼桢过了门,在那个最讲究门第高下清白、陪嫁丰俭薄厚的深宅后院,她该如何在一堆牙尖嘴利如狼似虎的空虚女人中自处?曼桢也不了解,世钧在上海做事其实是一直感觉处处掣肘的,他始终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反而是在老家的旧圈子里才感觉得心应手意气风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几年后叔惠回国众人叙旧,叔惠戏称那时的世钧是“公子落难”,举座皆笑,可见他们都明白世钧不是那个世界的人。因此,就算没有曼璐与鸿才的棒打鸳鸯,这一对后来的命运仍未可卜,也许就像鲁迅的《伤逝》中描写的那样,爱情终敌不过风刀霜剑严相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世因,今世果,一报终须还一报,这句话在曼璐与曼桢二人的命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怜曼璐不幸,又恨其为虎作伥,她之前的种种奉献并不足以抵消她对无辜妹妹犯下的罪愆。但是,大家是否想过曼璐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庭贫穷又骤逢父丧,这一切根本不是她的错,却因为她身为最长的姐姐,只能牺牲青春、清白和幸福去换得一家老小的衣食,这于她本就很不公平,家里人理应给予她更多的温暖、关爱与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从书中的描写看来,曼桢一直与姐姐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并努力工作赚钱,希望家庭与曼璐撇清利益关系;弟弟们对于拜访曼璐的男客有着非常明显的敌意,可想而知平日里面对姐姐时也不会有太自然亲近的神色;而母亲顾太太则在用唠叨哀叹不停敲打曼璐脑中那根“残花败柳,嫁不得好人”的敏感痛苦的神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供养了全家那么多人,这些人却没有一个能让她生出依靠与安慰之感,反而愈发冰冷而惨痛地感觉到,生活,只能靠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唉,一个人牺牲,若是引刀成一快的那种,于人于己都是一件幸事,活着的人始终感念死者的恩德,而死了的人也不用遭罪受气。最可怕的折磨是那种钝刀子割肉的牺牲,\u003Cb\u003E眼看着自己身上的好处都被一点点地剥下来融进了他人的骨血之中,可那些人成长起来,眼中的感激背后却分明带着冷漠与疏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与他们之间的地位和付出越不平衡,委屈与愤恨必然越深。她做错了什么呢?她都是被逼的,而且,还不都是为了他们!她付出了血的代价,这种痛苦只能用血来平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当她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根本的威胁,而同时又误会曼桢破坏了她心中唯一残留的美丽幻梦,感到她被这群人剥蚀得干干净净一无所有时,她又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曼璐其实本不致于走到这一步的,只要她的家人中,有一人能真诚地表达出对她的感激与爱,表示愿意成为她的依靠,甚至他都不用真的做些什么,\u003Cb\u003E只要能够发自内心地这么想并让她感受到,她都会因为这种被接纳的温暖而拼尽全力守护这一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复活》中的玛丝洛娃,正是被聂赫留朵夫公爵这种真诚的悔过之心所救赎,进而高尚地拒绝了他陪同前往西伯利亚流亡的决定。可惜,曼璐没能沐浴在这样的人性之光中,她被人性中的自私、懦弱、逃避逼得再无容身之处,最终奋起一击,却是毁了妹妹,也让自己死于愧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性,可怕的人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人性中所有的好与所有的坏,只是配比不同,而不同的配比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如果说命运的翻云覆雨手决定了一个人面前能有什么路,那么性格就会决定他往哪去,怎么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孔子在《论语》中说,一个人一旦年过四十就再难改变。\u003Cb\u003E性格,最可敬而又最可怕的就是它的难以改变,哪怕过尽千帆沧海桑田,柔软的心已经支离破碎,那残留躯壳的一举手一投足,仍是当年的感觉。\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十分认同后来的《半生缘》对初稿《十八春》的修改。曼桢、世钧、翠芝都是奔四十的人了,如果说历尽沧桑的曼桢还有改变的可能,那么一直安逸度日,生活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气的世钧和翠芝,根本就没有彻底改变旧有生活,抛下一切去往沈阳的力量和勇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这里,我必须感叹记忆的神奇之处。最早我在那本盗版书中看到的是《十八春》,但是这次重读之前,我先回忆了一下情节,发现沈顾二人相逢前的剧情都能清楚记得,唯独那之后的“救赎之路”忘得一干二净,一点印象都没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见我当时虽不懂人性,但潜意识已能将不合人性的情节设计筛除。张爱玲多处增删改写,甚至在最后删去一章多,使“十八春”仅余“十四春”而成的《半生缘》,虽然没有了各自嫁娶的光明结局,两双人都落了个“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渺茫感叹,但却真正写透了人生由命运与性格交织而成的悲剧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十载韶华倏忽过,半生缘起因何灭?情深识浅终不觉,却叹命运总弄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拨开眼前的迷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觅得生命的前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号:caohuai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8:58:2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likeCount&:10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58:2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a9f7f54dcfa4a9872bbf2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likesCount&:106},&&:{&title&:&假如你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怎么办&,&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文\u002F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一切的努力只换来失败的结果,那么努力还仍有那么伟大并值得称赞吗?很显然,这是个很俗套的问题,一定会有大量现成的答案,什么“过程胜于结果”、“重在参与”等等,但扪心自问,你又真能如此风轻云淡的一笑置之吗?\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问题出现在我昨晚观看电影《火星救援》时,不得不腹黑的说,当我看到英俊的男主人公在绝处逢生、开着小火星车进行长途跋涉时,我就在想,如果再遇上一次足以吹倒飞船的风暴又如何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看到中国航天局为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美国人的救援行动,而无私奉献出国家机密时,我就暗笑编剧的天真与心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影片高潮出现男主人公如超人般独自飞行在本应充满太空垃圾的浩渺宇宙中,被太空船外仅用绳索拖拽的队长徒手抓住时,我又坏想,万一这下没抓住呢?那么两年的艰辛、举国之力的营救、各种超职务授权、超常规加班、超现代科技的尝试,意义又在哪呢?难道可以仅仅说一句“很遗憾,我尽力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对于这类英雄主义的影片,当你开始看第一秒时,你就明白面无表情的007(电影《007》主角)终将让对手与美女臣服,屡遭上司阻扰的亨特(电影《碟中谍》主角)总能拯救世界,因此,对于马克(电影《火星救援》主角)上演完美翻盘,也就丝毫不令人感到惊讶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世间有时光机,可以让人穿越到未来一睹结局,那么估计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假如当《火星救援》的主人公穿越到了能够逃离火星的那一天,看到自己用尽全力却终没能搭乘上回归地球的飞船,估计不会喊“Oh my god”,而是狂呼“Fuck”了,因为上帝在对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把他的头狠狠地夹了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在世间尚无时光机,在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测中,总不啻以最乐观的猜想作为对自己当下的勉励,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希望”。人们通过对希望的坚持,压抑住对未知的恐惧,让自己积极行动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也有相当多消极的人群,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便是典型的一位,兼有表演型与焦虑型人格障碍的他,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不行,因为始终能感受到身而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无法找到希望,只能逃避现实而自我放逐,在酗酒、吸毒、滥交、五次自杀未遂中不断沉沦,最终投水自尽得偿夙愿。他因为自我否定而不知希望为何物,因此象征性的挣扎难以令内心臣服,终得虚无和毁灭,这大概也该算作是希望的坏处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生活不相信眼泪一样,现实也不相信奇迹。从小到大无数次的“差一点”让我们深深明白,一帆风顺是痴心妄想,于是我们只能在少年英雄的网络小说与电影中满足内心可怜的憧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到文初的问题,如果是场比赛的失利,我们能够希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是段恋情的失意,我们会安慰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分手总是两个人皆有原因”云云;但如果失败会导致生命的消亡那个,那么恐怕所有的一切付出都将随之烟消云散了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白了,我们会称许过程的意义,是因为存在“下一次”的机会,这努力仍是在为“下一次”作积累,但如果没有“下一次”了,也就彻底什么都没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活就是这么残酷和现实,生命就是这么无情,竟能硬生生将时间与付出切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古往今来,才有很多名士文人,当发现毕生的辛劳即将化为浮云,便赌上最后的生命,求死以成仁,博得身后虚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得不说,人就是这么功利的动物,一个人的行为只有被他人所欣赏、一个人的作品只有能流芳百世、一个人的声名只有能远扬四海,那么他才能被那些与他无关的陌生人所知晓、所称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若要说到他内心的感悟或体验,那是万万无法被第二个人所揣摩得知。于是,隐居山林的得道高人从未被后人了解,而广为流传的不过是跳梁小丑的轮番粉墨登场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换个角度想,那些“伟大的”、“值得称颂的”、“了不起的”、“有意义的”等等词语,都是用于评判人或事的形容词。形容词本来就是人类通过五官所获得的外在感知后的评语,在“读心术”尚未发明的今天,你无法能够体会到他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评判终沦为功利的结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意义”、“努力”这些词语其实是个中性词啊,它本不该作为那些褒义的形容词,只是忠实的记录客观事实的状态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有人不禁要问,那我们如何评判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能否允许我先提问,为什么凡事都一定要被评判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类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都是基于二元论为思考起点的:“好”与“坏”、“善”与“恶”、“有用”与“无用”,因此盖棺定论的评判便是人们轻易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它有助于让大脑在未来碰到相同问题时更快做出反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时候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了,我们能否对于事物仅做到单纯接受而不加评判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而言之,“希望”、“下一次”、“评判”都是将目光放在未来的打算上,如今人们渐渐醒悟,提出要活在当下,那么就让我们从单纯的接纳感受、理解自己和他人开始练习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也许当我真正活在当下,那么大概就不会有文章开头的问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拨开眼前的迷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觅得生命的前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号:caohuai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07: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07:0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d6d5e2620dddfe2cfdc3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1},&&:{&title&:&让心灵检视记忆,让自我辞旧迎新&,&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文\u002F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新年的钟声,伴着象征着旧年逝去的火树银花一起绚烂时,正是我们静静翻检自己内心的时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会像漫天的礼花一般从心底喷涌而出,海水一般拍打你的心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当一朵欢乐的浪花翻过,微笑总是毫不犹豫地爬上我们的嘴角,而当悲哀的怒涛卷来,我们也总会不自觉地微微弯腰,仿佛要抵御那不可抑制的心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忆啊!!虽然已经成为过去的默片,却依然能让我们的心有当时的萌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谁会忘记首次踏上工作岗位的欣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谁会陈旧初为人父母的感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谁会让那些美丽的邂逅,眼神的交汇,心手相连的甜蜜泛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许许多多让人无法抑制眼泪的畅想与纪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华彩的瞬间永远不会消逝,反而在记忆一次又一次的翻检中,越来越修饰掉了那些粗糙的斑斑点点,最后只留下一帧最完美的想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记忆,体味起来是一种享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那些恼人的,委屈的,悲伤的记忆呢?它们也不会轻易地从我们的脑海中被赶出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不小心,当时的哭泣和气恼就漫上了心头,曾经闪着泪光的自己仿佛就在眼前。心,可能依旧是痛的,泪,可能还是翻涌着,怒气,可能依然忍不住勃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正如各种灾难,痛苦永远不会是纯粹的,我们总能够同时感受到使人重新燃起希望的美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许,在你痛苦时,那是一只给你力量的手;在你委屈时,那是一张擦去你泪水的纸巾;在你愤怒时,那是一双担心忧虑的眼眸。在大悲大痛,大起大落的时刻,它们更是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原本阴霾至极的天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纠缠于痛苦回忆的我们,总会蓦然发现,这些已经深深印在心底的温暖,在此刻以最动人心弦的低声呢喃,重又安慰了躁动痛苦的灵魂,让我们再一次得到救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们修完了这一年心灵的功课,带着满心的感慨与想哭的温柔,重新放眼那缤纷了午夜的焰火,会发现,这些原本被认为是纪念过往的五色花朵,已经悄然在心中改变成了迎接新的一年的献礼花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往的那些美好,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希冀;即使是痛苦,那已经过去了的释然和从中体会到的人生美丽,也让我们对未来,依然充满了信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旧的一年落幕了,我们站在新的年轮上,期待因着生命的积淀而更加瑰丽的明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拨开眼前的迷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觅得生命的前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号:caohuai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13: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13:4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d936c64cf7bf33e92ae839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title&:&舌尖上的历史&,&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文\u002F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洪流千百年的冲刷下,能够留存于世成为历史的,无一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灿若星辰的文人墨客们的诗辞吟咏,构成了文化的历史;巍若泰山的名将功臣们的兵法谋略,构成了军事的历史;奇若蜃楼的能工巧匠们的奇技淫巧,构成了科技的历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由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口授笔传的页页食谱,也构成了一部历史,舌尖上的历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想把握好这舌尖上的历史,我们得先大致了解支撑起这历史的饮食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文化艺术中,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样的雅俗之分。饮食文化虽说不那么正统,但同样也因着各种标准而有了雅和俗的区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众所周知,评判一道菜肴的最基本准则是色,香,味。一道菜肴端上来,先观其色,色泽鲜丽,搭配适宜的为上品;继闻其香,自然馥郁,浓而不浊的为上品;后尝其味,适口味美,唇齿留香的为上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可知,一道菜肴要做得色,香,味俱全,实属不易。然而有很多“更上一层楼”的食客,在这个基础上又增添了不少新的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标准中,有的是品质方面的。比如,孔老夫子就给自己的饮食定下了高标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历代的达官贵人们遂将这个标准发扬光大,费尽了功夫整治菜肴。像《红楼梦》里提到的“一个茄子,倒要十几只鸡来配它”的情况,那真是比比皆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些标准是情调方面的。比如,大凡诗人们都认为,“食须应景”,若在落英缤纷,秋水长天的美景下大啃猪蹄,那就真真是辜负了良辰美景。在这样情致下,自然应该是挟起一筷洒满瓣瓣桃花的清蒸鳜鱼,然后吟哦一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方才心满意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在这种种的标准下,饮食上的雅与俗随着历史的洪流渐行渐远,甚至曾经到了无法相容的地步。这一点,在福州的舌尖历史上,有着很充分的体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闽地饮食的璀璨历史与福建这块“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的宝地是分不开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福建雄踞于我国东南隅,坐拥群山,背临沧海,终年温润,晴雨宜然。山区地带,林木参天,翠竹遍野,山珍野味俯拾皆是;沿海地区,海岸绵长,浅滩辽阔,鱼虾海味层出不穷。清代编纂的《福建通志》中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青齐”的记载,而据明屠本峻《闽中海鲜录》所记,福建沿海地区光鳞、介两部就有257种之多。而现代专家的统计则有750余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知道,烹饪原料是烹饪的先决条件,是烹饪质量的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若有予取予求的山珍海味,再简单的烹煮方法,就算只是得其原味,也是鲜美无伦的。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再加上历代名厨们妙手偶得的灵感与千锤百炼的技艺,自然使得闽菜博采各路菜肴之精华,朝着精细、清淡、典雅的品格不断演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晚唐五代时,河南的王审知兄弟带兵入闽建立了“闽国”,为闽菜引入了它标志性的调味料:红曲。这种红曲在福建改良后的味道更加醇厚鲜美,唐朝徐坚的《初学记》形容红曲“参糅相半,软滑膏润,入口流散”,可见其入肴后的美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唐天佑元年,翁承瓒奉命到福州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后,王审知在南台新丰市设宴饯别。宴后翁赋诗勾勒出当时的盛景:“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能令京城来的翁承瓒如此沉迷的宴席,必然已经将菜肴的精美与雅致发挥到极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到了清代,闽菜的体系已经基本定型,其风味与韵致到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单从清代诗人梁章钜的一首咏玉箸蛏的诗中我们就可窥见端倪。诗人形容用玉箸蛏做出的菜肴“雪质中单衬,冰条瘦削成。银丝调笋脯,碧涧配芹羹。近市夸珍错,焉知此味清”。可见当时光玉箸蛏一个原料,就能做出好几种不同风味的菜肴来,且样样都玉雪精致,不失其清鲜原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时的闽菜已经发展成为了格调甚高的体系,一道菜上桌,其形美,其色丽,其香醇,其味鲜,完全是雅致与完美的象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闽菜,是闽地饮食的骄傲,但并不是闽地饮食的全部。在与精细、清淡、雅致对立的那一边,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那就是闽地的地方小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一方水土却孕育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饮食风格?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在一个“人”字。这两种饮食,创造他们的人不同,享用他们的人也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红楼梦》中第五十三回记载,宁府一块封地内的八个田庄,一年上贡物品的花式与数量就已经十分惊人,“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这么多的山珍海味和各色吃用物品,还是在这一年农庄受到了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收上来的。可见当时达官贵人们对治下的庄户盘剥到了何种地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府中广泛使用的各类山珍海味,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却是几乎不可得见的珍馐美味,大部分的人都还在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好的食料用不起,平头小百姓的美食只能从小鱼小虾小蟹入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鱼和小虾,用粗盐拿上,放在缸里腌制一段时间,就成了虾鲜和鯕露;而从泥土洞里捉出来的手指般大小的小螃蟹,剁碎后加上盐和酒糟腌上几日,就成了蟛蜞酥。鯕露是鱼露酿制过程中前期的副产品,味道非常的咸,而虾鲜和蟛蜞酥也是口味浓重的食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的人吃的大部分是番薯米饭和麦糊饭,这些重口的咸菜可以让又硬又涩的饭团变得比较好下咽。一般的农户渔家,饭桌上整年下来,可能都是这几样菜。到了过年过节时,如果有了点余粮和余钱,他们的选择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实实在在的白面和肥肉,让被粗粮和咸盐折磨了一年的肠胃也尝尝温软油荤的食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福建小食中的有名糕点,像千层糕,肉丸,芋泥这此,无不是重油重糖,淀粉含量极高。达官贵人们看到这些又油又甜的东西就恶心,但对于贫苦的人民来说,一块千层糕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回味一整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闽菜与福建小食渐行渐远,成了两条似乎永远不会交叉的平行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聚春园的大厨启开文火慢炖而成的佛跳墙,博得文人骚客们“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时,街头小店的布衣百姓正喷香热乎地捧着粗瓷碗,享用着鱼丸店的精壮小伙在呼喝声声中捶打出的手工鱼丸;当一味鸡丝燕窝让品尝的贵妇脸露笑意时,一块千层糕让相似的笑意出现在了赶集归来的农妇脸上;当“鸡茸金丝笋”、“三鲜焖海参”、“班指干贝”、“茸汤广肚”在官宴上流水价地送上来,迎来阵阵惊叹时,农家小院婚礼桌上摆着的一盆盆扁肉,太平面,夹肉光饼,海蛎饼……也是一派宾主尽欢的景象……这些场景,发生在同一座城内,同一片天空之下,却似乎存在于两个世界里。闽菜与小食,真的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的一天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令人高兴的是,答案是否定的!在时光之轮将封建制度碾碎,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轧过动乱的年代,最终进入新中国时期后,闽菜与福建小食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发展,鱼、虾、蟹等各类山珍海味再不是富贵中人的独享美味,它们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冲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让闽菜重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制作老式糕点与小食的师傅脑海中,改革的念头悄悄地萌芽着,且一个接一个地被付诸实施。鱼丸的皮更韧,更鲜了;千层糕的油少了,糖清甜了;芋泥有了新的口味,太极八卦芋泥横空出世……经过改革创新思维洗礼后的小食,骤然绽放的光芒简直让人目炫神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档的酒楼再不是闽菜独舞的寂寞舞台,越来越多的经典小食登堂入室,在餐桌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佛跳墙旁边挨着七星鱼丸,光饼就着老鸭笋丝汤,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自然;“中华名菜”,“中华名点”的招牌也挂进了肉燕店、糕饼坊,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身处海外的游子们念叨佛跳墙,醉排骨时,提起海蛎饼,蟛蜞酥也一样湿了眼眶,这一切是那么的令人泪下潸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是同根生的两生花,终于有了比肩开放,争奇斗艳的一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福建这本舌尖上的历史,照出了闽地饮食泾渭分明的过去,也照出了如今水乳交融的兴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拨开眼前的迷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觅得生命的前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找到怀念已久的安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婚恋情感、青少年困惑、家庭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号:caohuai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主要致力于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观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搜索“心理咨询师曹怀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主要剖析心理学热点问题,定期回复求助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曹怀宁寄语: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忙着奔向一个个或对或错的目标,却忘了停下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深自己的思想,思考现在与未来的命题。本人始终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直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与思想引导,使大家意识到:是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平台。\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15:0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15:0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827756eaee304bb8a62ff4c96b22223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5},&&:{&title&:&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人,是最难被了解的一种生物。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受身处环境的影响,往往需要通过一生的观察才能知晓大概,更遑论一本小说了。而在从2015年迈过2016年的这个假期,一个真实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人生经历还是他的生活态度,都立体丰满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久久难以挥散。这位男主人公叫做——斯通纳(Stoner)。\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童年的斯通纳,在农活的重压下,早早驼了背。父亲希望他去农学院,改变年复一年的农场生活。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却并非以父亲可以预见的方式。斯纳通大二的时候,因为一门《英国文学概论》的选修课,将他的自我意识和未来世界,都引入了新的方向。他抛下了希冀他回农场帮忙的父母,忍受着因不参战而遭受的蔑视,完成了博士学位,成为密苏里大学的讲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于对自己教学内容和从事研究的无比热爱,在工作初期,斯通纳成为了校园中受欢迎的老师,同时随着新书的出版,也被提拔为助理教授。正当他打算在事业上大展宏图时,由于系主任对与其相似的某学生的包庇,与斯通纳的学术底线相违背,这直接的冲突摧毁了斯通纳在职业生涯的任何可能。他沦为只能教大一新生,喜爱的研讨课被停,在退休前再也无任何晋升,且作为感情出口的婚外恋,也被系主任阴险的扼杀。虽然他在沉寂于自己的研究和学问许久后,终于在绝望中爆发出自己的反抗方式,但那也充其量不过是在课程安排上赢得的一丝微不足道的胜利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比教师事业的曲折更搞糟的,那就是他的婚姻与家庭了。像大多数因为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年轻人一样,斯通纳很快就被卷入不幸婚姻的漩涡之中。斯通纳的妻子伊迪丝因为从小在思想禁锢的压抑环境中成长,当她借由婚姻逃离父母的精神拘束后,对自由状态的迷茫、对内在欲望的克制、以及对生活和他人的控制,让她潜在的神经质彻底爆发。当妻子因为嫉妒丈夫的事业和独处的满足,将斯通纳钟爱的书房和女儿一并摧毁。在家中,不仅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与妻子形同陌路,最可悲的是,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儿,原本是斯通纳唯一情感的寄托,最后也化作虚无的冷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连斯通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学术、家庭、生活,事业、感情、理想,统统都失败了。尝着苦涩、抱着谅解、含着绝望、怀着憧憬,在他六十五岁即将退休的时候,被癌症带离人世。死后无人问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这样失意的人生是如何造成的呢?一言以蔽之,性格决定命运。斯通纳是个有梦想、有坚持、也有所退缩的人。他希望坚守住内心最纯善的品格,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心灵的避风港,不希望那些他称之为外面的世界——那些世俗之人,比如他的妻子、同事、系主任——来摧毁他所仰赖的净土。但与此同时,斯通纳在自我的情感上却是一个相对逃避的人。在婚姻中只能一味向蛮横的妻子退让、在婚外恋中也无法放弃现有的工作地位。他痛苦、他试图挣扎,最后他倒下。听听他临终前的人生困惑吧:“斯通纳相当一名教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他永远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春节,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他还期望自己什么呢?他问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人该怎么过完他的一生,我想,是不该由任何人来非议的,更不能简单的说成“失败的人生没有意义”。小说的英文名《Stoner》,大概也暗示这位助理教授的冷漠、顽固、以及不值一提吧。但实际上,斯通纳以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诠释了他的人生态度。他有喜:在那个唯一不会背叛他的世界——学问中得到享受;有怒:当夸夸其谈的人试图践踏他所尊敬的象牙塔时;有哀:在所有的感情生活中,他都难以开花结果;有乐:他与学院院长年轻时的友谊,帮助他在危机中仍能苦中作乐。\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斯通纳平凡如你我,在看似无序的生活洪流中,被突如其来的浪花,毫无商量的摆布或颠覆。在他四十二岁时,他曾发出“往前,看不到任何自己渴望享受的东西;往后,看不到任何值得费心记住的事物。”何等的悲凉啊,可他仍以一种几乎是自我意志的方式,倔强的对抗命运的安排,试图为自己寻找到避风的港湾。正如《斯通纳》书本腰封上所写的:“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b346bafa3e2e.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445\&\u003E&,&updated&:new Date(&T09:06:1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2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06:1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33b24a509f92bdff0e91e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22},&&:{&title&:&至少我们还有精神可以裸奔&,&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杰罗姆·大卫·塞林格\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是我写给霍尔顿(《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一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霍尔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今天在骑车上班路上,看着向前不断延伸的柏油马路上穿梭驰来的车水马龙,突然感到时光倒流回1951年的冬天,我听你述说着对于学校、社会、舞厅、酒吧、男人、女人的种种不满,尽管60年前没有手机和互联网,但你的愤怒和焦虑却依然延续在半个世纪之后的我身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要是还有情绪那么就不会陷入抑郁, 所以我想告诉你,我们还是有救的。无论是我身边的同龄人,还是你那个时代的美国一代,有大量的人已经陷入无情绪的抑郁病症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并不代表这种情绪很有好处,通常有些意志薄弱的人会选择了解生命,有些善于逃避的人会选择毒品或性爱,而多数人则在这种情绪还未爆发前,在家人和社会的“善意”培养下,强制将其压抑并“成功”转化为对命运不公的无休止抱怨和融入集体主义的麻木不仁状态,也就是在我读到的这个译本中你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假模假式”,我更喜欢称之为“虚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几年前我曾读过你的故事,却不知所云,此次再重读,才发现自己几年前正是你眼中“假模假式”的成人,又怎能读得懂你的心理世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就像一块不愿被世界规则打磨光滑的顽石,用你那尖锐的棱角试图捅破道貌岸然的面具,尽管遍体鳞伤,但从你的故事如今能够被我这样一个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小城市的读者读到,你被全世界无数迷茫的青少年视为英雄的结果来看,你是成功的,你喊出了无数人在不得不屈从社会的痛苦挣扎下秉持纯真追求的心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所处的时代和国度,恰恰在这五十年中得到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今年是这半个世纪来GDP的第一次减速,这和你所处的美国经历19至20世纪上半叶的工业化迅猛前行后遭遇了二战的转折一样,人们的思想除了被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所占据外,已经将自己的良善本性压抑或丢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尽管社会看上去被“假模假式”安排的尽然有序,可是如果能够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一定会发现充斥着混乱、冲突与阴霾。在我这个时代,更多的娱乐方式(如社交软件、网络游戏、旅行与K歌等)被发明出来,将人们身体和脑子的休闲时间挤满,就好似虚无与迷茫并不存在。当然,你那个时代的喝酒、斗气、寻欢、赌博等方式,这个时代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和复杂隐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知道吗?你后来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青年效仿的对象,各类叛逆的激进行为都归咎于你:包括杀害“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的马克·大卫·查普曼和向里根总统开枪的约翰·大卫·欣克利都说受你的影响,我想你一定想不到,你这个离家出走的“loser”,竟然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导师。而联想到我刚刚听说的,这两年世界最活跃的极端恐怖组织IS声称击落了俄罗斯航班,我想那些手持防空导弹的年轻人,也只是在新式武器的帮助下发泄着自己的愤怒和焦虑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在我们各有各的纯净世界可以安抚我们恐惧的内心。你有你天真的弟弟艾里和善良的妹妹菲比那么的信任你,你也能看到在污水横流的车站中走过坚信美好的修女。我也一样,我从我两岁儿子的眼睛中读到天真无邪,在我坚持的义工奉献中仍相信希望和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想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将面临社会异化和精神堕落的纯真者,拯救于危难之中,可是我在文中最后看到你的意志一点点崩溃,你也被小说的解读者贴上“精神病态”的标签。像我们这样拥有愤怒却保有希望的人,难免成为时代的另一种牺牲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会议室读完了你的故事,偷偷在办公室写下了给你的信。我想,尽管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加速,以及由之而产生的不匹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挤压着我们生存与生活空间,但至少我们还有精神可以裸奔。\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346bafa3e2e.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445\&\u003E&,&updated&:new Date(&T07:04:0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04:0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79b58c0accaad2af1a9d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9},&&:{&title&:&你不愿理解的,你将永远无法理解 ——重读《刀锋》有感&,&author&:&caohuaining&,&content&:&\u003Cp\u003E文\u002F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刀锋》写于英国作家毛姆70岁之际,在一个作家辉煌一生之后,仍用几十年的沉淀和经验,写下这样一本记录求索之路的作品,可见追寻人生意义正是每个人所面临的终极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几年,我一直在精神世界中“晃膀子[1]”,也因此开始渐渐理解《刀锋》,理解毛姆,理解他笔下的人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缺乏安全感的女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