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建行贵金属交易规则转建行贵金属交易规则36小时还没到帐为什么

601939:建设银行2015年年报_建设银行(601939)_公告正文
601939:建设银行2015年年报
公告日期: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A股股票代码:601939)
2015年年度报告
中国建设银行,让您深感信赖和温暖的银行
公司基本情况
董事长报告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公司治理报告
董事会报告书
监事会报告书
排名和奖项
组织架构图
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备查文件目录
附录一 外部审计师报告及财务报告
附录二 全球系统重要性评估指标
本报告包含若干对本集团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发展的展望性陈述。本集团使用诸如“将”、“可能”、“有望”、“力争”、“努力”及类似字眼以表达展望性陈述。这些陈述基于现行计划、估计及预测而作出,虽然本集团相信这些展望性陈述中所反映的期望是合理的,但本集团不能保证这些期望将会证实为正确,故不应对其过分依赖。务请注意,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实际结果偏离展望性陈述所预期的状况,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重大偏差。这些因素包括:本集团经营业务所在市场整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及法规变化、有关本集团的特定状况等。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具体情况请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风险管理”部分。
在本年报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涵义。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集团、建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与住房制度改革有关的各种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等信用活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港交所上市规则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国家电网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巴西)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迪拜)有限公司
建行俄罗斯
中国建设银行(俄罗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
建行新西兰
中国建设银行(新西兰)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建信养老金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接受委托,对建设项目投资、工程造价的
确定与控制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日颁布的《企业会
中国会计准则
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是一家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本行于2005年10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939),于2007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939)。于2015年末,本行市值约为1,733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
本行在中国内地设有分支机构14,917个,服务于392.56万公司客户、3.41亿个人客户,与众多支撑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优质企业和大量高端客户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开普敦、东京、大阪、首尔、纽约、胡志明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台北、卢森堡、澳门、多伦多、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米兰、伦敦、苏黎世和迪拜设有海外分行,拥有建行亚洲、建银国际、建行伦敦、建行俄罗斯、建行迪拜、建行欧洲、建行新西兰、建行巴西、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建信期货、建信养老金、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等
多家子公司。
本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银行、智慧银行五个方向转型,通过加快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在保持基础设施、住房金融等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信用卡、电子银行、私人银行、消费金融等新兴业务;不断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加大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投入,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行将履行公民责任作为企业使命,主动把业务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致
力于建设服务大众、促进民生、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银行。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于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年度报告正文及其摘要。本行14名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王祖继先生委托王洪章先生出席并表决。。
本行董事会建议向全体股东派发2015 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274 元(含税)。
本集团2015年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经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本行法定代表人王洪章、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财务会计部总经理方秋月声明并保
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年度报告所载财务资料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注明外,为本集团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除特别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利息净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他营业收入
业务及管理费
资产减值损失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于12月31日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485,140
贷款损失准备
18,349,489
16,744,093
15,363,210
13,972,828 12,281,834
13,668,533
12,899,153
12,223,037
11,343,079
16,904,406
15,492,245
14,288,881
13,023,283 11,465,174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
风险加权资产
10,722,082
10,203,754
每股计(人民币元)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
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每股宣派末期现金股息
每股净资产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和相关金额请参见“财务报表补充资料1”。
2.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则计算资本充足率;自2014年二季度起,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计量资本充足率,并适用并行期规则。
3.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财务比率(%)
盈利能力指标
平均资产回报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息收益率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比率
成本收入比
资本充足指标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
总权益对资产总额比率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
拨备覆盖率
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
1.净利润除以年初和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
2.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3.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减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4.利息净收入除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5.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扣除其他业务成本)。
6.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则计算资本充足率;自2014年二季度起,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计量资本充足率,并适用并行期规则。
7.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准备余额除以不良贷款总额。
下表列出本集团2015年分季度的主要财务指标。
(除特别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公司基本情况
法定中文名称及简称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设银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法定英文名称及简称
(简称“CCB”)
法定代表人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合资格会计师
注册、办公地址及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国际互联网网址
www.ccb.com
香港中环干诺道中3号中国建设银行大厦28楼
香港主要营业地址
信息披露报纸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登载按照中国会计准则
编制的年度报告的
www.sse.com.cn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址
登载按照国际财务报告
准则编制的年度报告的香
www.hkexnews.hk
港联合交易所“披露易”
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本行董事会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电话:86-10-
传真:86-10-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
股票简称:建设银行
称和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601939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建设银行
股票代码:939
境外优先股: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CCB 15USDPREF
股份代码:46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首次注册登记日期、地点
(请参见本行于日于港交所登载的H股
招股书,日于上交所登载的A股招股书)
变更注册登记日期、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组织机构代码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
税务登记号码
京税证字447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地址:上海市湖滨路202号普华永道中心11楼
会计师事务所
签字会计师:朱宇、王玮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地址:香港中环太子大厦22楼
海问律师事务所
中国内地法律顾问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20层
高伟绅律师行
中国香港法律顾问
地址:香港中环康乐广场1号怡和大厦27楼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A股股份登记处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66号
中国保险大厦36楼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
H股股份登记处
地址: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
合和中心17楼室
董事长报告
各位股东: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且分化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异常复杂的经营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本集团加快向“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创新型和智慧型”转型的步伐,努力服务实体经济,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核心指标和市值排名保持同业前列。
2015年末,本集团资产规模达18.3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289亿元。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0%和17.27%,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39%和13.13%,每股收益0.91元。基于良好的业绩,本行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274元(含税)。
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本集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观念变革,先行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努力构建涵盖表内外、本外币、境内外和母子公司的大资产大负债集团管理模式;在巩固住房金融、工程造价咨询等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资产管理、私人银行、投资托管、信用卡和贵金属等战略新兴业务;不断加强总行和分支机构集约化管理,推动资产管理业务、金融市场业务集中经营以及养老金业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化运作,深入推进前中后台分离;跟进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市场、新
兴业态、新兴企业和客户需求变化,加大流程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依托新一代核心系统,增强大数据采集管理应用能力,加快智能网点建设和推广,大力发展网络金融服务。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本集团积极配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对接“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2015年,有效发挥传统优势,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到2.71万亿元;零售类贷款快速增长,新增占比58%;住房
金融领先优势不断夯实,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77万亿元,余额和新增保持同业首位;
小微企业、涉农及网络银行等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严格把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2015年,建行列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流动性和风险管控等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本集团积极应对,提前启动恢复与处置计划编制,创建集团危机应对机制;推动资本工具创新,成功发行优先股及二级资本债,进一步巩固资本水平。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优化信贷客户选择、客户信用评价和信贷融资方式;关注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系统性风险,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和产品的风险研判和量化分析,增强对风险的前瞻性识别和主动预警能力;加大重大风险项目和不良贷款处置,审慎充分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保持良好的风险抵补水平。
2015年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58%,拨备覆盖率150.99%,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2.39%。
增强持续发展能力。2015年,本集团客户基础不断改善,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571万户,新增85万户,账户增量和增速保持同业领先;现金管理活跃客户129万户,新增34万户;金融资产1,000万以上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23.08%,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增长32.94%。渠道基础方面,综合营销团队覆盖98%综合性网点,综合服务能力显着提升;智慧网点和旗舰型、综合型、轻型网点建设有序推进;电子银行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非柜面渠道交易占比95.58%;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用户数居同业首位。IT基础方面,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期项目顺利投产上线,对公业务全面完成向新一代核心平台迁移,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与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综合化经营成效显着。2015年11月,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本集团综合化经营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目前本集团业务已全面覆盖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行、期货、养老金管理以及专业化银行等多个行业和领域。2015年末,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总额2,666亿元,较上年增长40.65%;实现净利润39亿元,增幅59.01%。
国际业务快速发展。2015年5月,建行智利分行获任南美地区首家人民币清算行;6月,建行欧洲所辖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米兰分行相继开业;9月,开普敦分行(隶属于约堡分行)开业;10月,伦敦分行开业;11月,苏黎世分行成立并获任人民币清算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行正式获颁牌照并营业。目前,本集团已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30多家机构,基本完成在全球目标市场的机构布局,跨境业务和海外落地经营全面提速,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持续积极回馈社会。2015年,本集团对外公益捐赠总额4,121万元,涉及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和灾害救助等不同领域。2015年末,资助贫困高中生成长计划累计发放资助款1.27亿元;持续捐赠“母亲健康快车”,为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13个省、区贫困县乡的妇女提供孕产妇卫生保健等医疗服务,累计捐款2,900万元;向西藏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向台湾新北市尘爆事故救助捐款300万新台币;继续开展“积分圆梦微公益”行动,探索创新以信用卡积分捐助公益事业发展的新途径,累计捐赠积分近12亿,可兑换公益资金近240万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改进消费者权益宣传教育活动模式;积极推行普惠金融和绿色信贷,持续加大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2015年,本集团先后获得国内外各类荣誉总计122项,并独家荣获美国《环球金
融》杂志“中国最佳银行”、香港《财资》杂志“中国最佳银行”及香港《企业财资》杂志“中国最佳银行”等大奖。本集团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5年“世界银行品牌1000强”中,以一级资本总额位列全球第二;在美国《福布斯》杂志2015年度全球企业2000强中位列第二。
2015 年,因工作调动和任期安排,胡哲一先生、朱洪波先生、张建国先生和伊
琳?若诗女士先后离任;王祖继先生、庞秀生先生和章更生先生新任执行董事,李军先生和郝爱群女士履任非执行董事。2015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已选举卡尔?沃特先生和冯婉眉女士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董事会向离任董事对本集团所做出的贡献深表谢意,并向新加入的成员表示热烈欢迎。
2015年成绩来之不易,2016年发展压力犹存。展望未来,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不少挑战。本集团将抓住“十三五”开局之年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全面落实转型发展战
略,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做好市场预判,加大风险防控力度,促进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努力为股东、客户和社会提供良好回报。
各位股东: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本集团坚持稳健经营,推进转型发展,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着力加强风险管控,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坚持稳健发展,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2015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59%;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0.49万亿元,增长10.67%;客户存款总额13.67万亿元,增长5.96%。净利润2,289亿元,增长0.28%;营业收入6,052亿元,增长6.09%,其中,利息净收入增长4.6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4.62%。平均资产回报率1.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27%,成本收入比26.98%,资本充足率15.39%,主要财务指标领先同业。
推进战略转型,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及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到2.71万亿元,重大工程项目签约投放与储备1.25万亿元。大力拓展普惠金融,重点满足小微企业和涉农等领域发展需要,小微企业贷款符合“三个不低于”监管要求。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下降。
支持百姓合理住房消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居同业首位。
转型业务快速增长。信用卡累计发卡量8,074万张,消费交易额2.22万亿元,多
项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同业领先。金融资产1,000万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23.08%,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增长32.94%。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承销5,316亿
元,承销额市场领先。资产托管业务规模7.17万亿元,增长67.36%;托管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和新增只数均为市场第一。人民币国际清算网络建设再获突破,继伦敦之后,再获任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资格;上海自贸区、新疆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主要业务指标居同业首位。
综合化经营成效显着。集团金融牌照优势进一步巩固,子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建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跃居行业第一,建信人寿规模保费收入居银行系首位,建银国际证券保荐承销项目、并购财务顾问项目数量同业排名均居前列。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集团协同效应初步显现。2015年末,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增长40.65%,净利润增长59.01%。
强化风险管控,守牢风险底线
加强集团全面风险管控。推进风险偏好重检、监测与传导工作,强化海外机构和子公司风险管理,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持续优化信贷政策,完善制度流程,夯实贷前、贷中、贷后的基础管理。推进授信审批专业化建设、放款中心建设,完善“三授信”机制,强化风险排查和贷后管理,开展新发放贷款“回头看”、担保圈风险治理等,提升了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运用大数据加强风险分级预警、预控,将计量工具和结果广泛应用于业务全过程,实现精准管控。综合运用批量化、市场化等各类处置方式,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2015年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58%,拨备覆盖率150.99%。
进一步夯实合规管理基础,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有效;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加强市场风险监控和计量,市场风险各项指标均控制在限额内;健全集团流动性统一管理,流动性储备充足,备付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全面实施声誉风险“固本”工程,从源头上有效管控声誉风险。
加强基础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物理与电子渠道协同发展。营业网点“三综合”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性网点数量达1.45万个,综合营销团队2.15万个,综合柜员占比达到88%。启动深圳等8家分行物理渠道全面转型创新试点,智慧网点、旗舰型、综合型和轻型网点建设有序推进。电子银行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95.58%,较上年提升7.55个百分点;同时推广账号支付、手机支付、跨行付、龙卡云支付、快捷付等五种在线支付方式,成功实现绝大多数主要快捷支付业务的全行集中处理。
产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聚焦原型设计和客户体验,推动城镇化建设、节能环保、小微企业、民生领域、消费金融等多领域创新,推出集团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一站式服务等多项产品或服务。2015年,完成产品创新和产品移植共1,970项,为业务发展和转型提供支持。
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期项目顺利投产上线,对公业务实现向新一代平台整体平稳迁移。建立了统一的客户、产品、机构、员工视图,实现交易与核算分离,支持快速产品创新;构建了多功能的产品和服务综合平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支持精准营销和综合营销;实现多渠道互动和产品快速部署,客户体验显着提升;实现业务处理的直通化、自动化和集约化,初步建成流程银行;基本建成企业级数据管理体系,信息应用服务能力明显增
2016年,本集团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密切关注和跟踪经济金融大势,把握市场机遇,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力推动转型全面落地,努力实现业务空间拓展、经营能力提升、风险控制到位。
值此,诚挚感谢董事会、监事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广大客户的厚爱和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
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行长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扰动因素增多。美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欧元区经济回归复苏轨道,但失业率依然偏高;日本经济波动较大且面临物价下行压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总体放缓。
2015 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的贡
献超过60%,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5%,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7.7 万亿
元,较上年增长6.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较上年上涨1.4%。
2015 年,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各项改革加速推进。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市场机制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将存款准备金由时点法考核改为平均法考核;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外汇流动性和跨境资金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范畴;存款保险制度平稳推出;人民币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截至201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139.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3.3%;狭义货币供
应量M1 余额为40.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2%;本外币贷款余额99.3万亿元,较上
年增长13.4%;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39.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4%。
本集团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走势、监管政策变化,坚持转型发展和稳健经营,强化风险防控,适时适度调整经营策略,各项业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基本稳定,核心指标表现良好。
利润表分析
2015年,本集团实现净利润2,288.86亿元,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2,281.4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0.28%和0.14%。本集团盈利水平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带动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增加203.54亿元,增幅4.65%;(2)积极拓展客户并加强产品创新,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增加50.13亿元,增幅4.62%;(3)持续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费用支出
结构,成本收入比较上年下降1.87个百分点至26.98%。此外,本集团基于审慎原则,足额计提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支出936.39亿元,较上年增长51.25%。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利润表项目构成及变动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2015年
截至2014年
百分比除外)
12月31日止年度
12月31日止年度
利息净收入
非利息净收入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业务及管理费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收支净额
所得税费用
其他综合收益
综合收益总额
利息净收入
2015年,本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4,577.52亿元,较上年增加203.54亿元,增幅为4.65%;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75.64%。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平均余额、相关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以及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的情况。
截至日止年度
截至日止年度
(人民币百万元,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率/
利息收入 平均收益率/
百分比除外)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068,644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总生息资产
17,378,883
4.43 15,643,042
总减值准备
非生息资产
18,034,833
16,328,544
13,350,333
1.84 12,354,674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
款项和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
已发行债务证券
其他计息负债
总计息负债
15,900,275
1.97 14,306,710
非计息负债
16,684,600
15,147,392
利息净收入
净利息收益率
2015年,人行在连续降息的同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同业竞争加剧,债券及货币市场收益率整体走低。受此影响,本集团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幅度低于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46%和2.63%,较上年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17个基点。面对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挑战,本集团将继续加强息差管理,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培育全行市场化定价能力。
下表列出本集团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变动对利息收支较上年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百万元)
利息收支变动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利息收入变化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
已发行债务证券
其他计息负债
利息支出变化
利息净收入变化
1.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的共同影响因素按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绝对值的占比分别计入规模因素和利率因素。
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增加203.54亿元,其中,各项资产负债平均余额变动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490.35亿元,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变动带动利息净收入减少286.81亿元。
2015年,本集团实现利息收入7,705.59亿元,较上年增加314.33亿元,增幅为4.25%。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70.79%、18.86%、5.10%、3.92%和1.33%。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
下表列出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收入以及平均收益率情况。
截至日止年度
截至日止年度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中长期贷款
个人贷款和垫款
海外及子公司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068,644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5,455.05亿元,较上年增加126.76亿元,增幅为2.38%,主要是加大对零售类贷款的投放力度,客户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10.50%。受降息及存量贷款重定价影响,客户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较上年下降43个基点至5.42%。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1,453.22亿元,较上年增加160.85亿元,增幅为12.45%,主要是加大债券投资力度,债券投资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14.15%;同时,通过持续优化债券投资组合结构,减少了债券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幅度。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393.10亿元,较上年增加1.33亿元,增幅为0.34%,主要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1.66%。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301.84亿元,较上年增加46.62亿元,增幅为18.27%,主要是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39.94%。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102.38亿元,较上年减少21.23亿元,降幅17.17%,主要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上年下降170个基点。
2015年,本集团利息支出3,128.07亿元,较上年增加110.79亿元,增幅为3.67%。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
下表列出本集团客户存款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支出以及平均成本率情况。
截至日止年度
截至日止年度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利息支出 成本率(%)
利息支出 成本率(%)
海外及子公司
客户存款总额
13,350,333
1.84 12,354,674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456.01亿元,较上年增加82.18亿元,增幅为3.46%,主要是由于客户存款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8.06%。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较上年下降8个基点至1.84%,主要受降息影响。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利息支出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利息支出463.30亿元,较上年减少17.09亿元,降幅为3.56%,主要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平均付息率较上年下降95个基点。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利息支出15.78亿元,较上年增加11.30亿元,增幅为252.23%,主要是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平均余额较上年增长270.19%。
非利息净收入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构成及变动情况。
截至2015年
截至2014年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12月31日止年度
12月31日止年度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减: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非利息净收入总额
2015年,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1,474.45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3亿元,增幅为10.80%。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构成及变动情况。
截至2015年
截至2014年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12月31日止年度
12月31日止年度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银行卡手续费
代理业务手续费
理财产品业务收入
顾问和咨询费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
电子银行业务收入
信用承诺手续费
担保手续费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015年,本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35.30亿元,较上年增长4.62%。手
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营业收入比率较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至18.76%。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349.60亿元,增幅14.36%。其中,受消费交易、分期业务快速增长带动,信用卡收入增长超过20%;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新政,借记卡收入较上年略有下降。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99.94亿元,增幅51.42%,主要是代销基金、代理保险收入增长较快。
理财产品业务收入144.57亿元,增幅33.17%,主要是持续推出创新产品,有效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实现理财产品规模较快增长。
顾问和咨询费收入136.56亿元,降幅26.74%,主要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小微企业等采取了服务收费减免措施,相关收入降幅较大。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131.66亿元,降幅3.40%,主要是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新政,下调部分结算价格标准,人民币结算收入较上年下降;同时受外贸增速持续放缓等因素影响,国际结算收入低于上年水平。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99.42亿元,增幅12.50%。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托
管、保险资产托管、养老金托管等收入较快增长,房改金融等传统优势业务保持平稳增长。
电子银行业务收入66.84亿元,增幅4.32%,主要是不断丰富产品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金融等电子渠道客户数和交易规模较快增长;
同时比照政府定价新政主动调低部分电子渠道服务价格标准,在电子渠道交易量较快增长的同时,相关收入增长有限。
下一步,本集团将继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实现产品结构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保持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平稳增长。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构成及变动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2015年
截至2014年
百分比除外)
12月31日止年度
12月31日止年度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1,371.48)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总额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339.15亿元,较上年增加93.60亿元,增幅38.12%。其中,投资收益66.52亿元,较上年增加6.3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44亿元,较上年增加36.07亿元,主要是黄金价格波动导致贵金属相关交易估值盈利;汇兑收益27.16亿元,较上年增加9.48亿元,主要是汇率波动导致外汇相关业务收益增长。
业务及管理费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业务及管理费构成情况。
截至2015年
截至2014年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12月31日止年度
12月31日止年度
物业及设备支出
业务及管理费总额
成本收入比(%)
2015年,本集团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费用支出结构,成本收入比较上年下降1.87个百分点至26.98%。业务及管理费1,573.80亿元,较上年减少24.45亿元,降幅1.53%。其中,员工成本914.99亿元,较上年减少0.64亿元,降幅0.07%;物业及设备支出330.46亿元,较上年增加25.01亿元,增幅8.19%;其他业务及管理费328.35亿元,较上年减少48.82亿元,降幅12.94%,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费用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加强了对重点支出项目的管控,行政及运营类费用同比下降。
资产减值损失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资产减值损失构成情况。
截至2015年
截至2014年
(人民币百万元)
12月31日止年度
12月31日止年度
客户贷款和垫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收款项类投资
资产减值损失总额
2015年,本集团资产减值损失936.39亿元,较上年增加317.28亿元,增幅51.25%。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926.10亿元,较上年增加333.46亿元;投资减值损失回拨10.80亿元,较上年减少19.16亿元。
所得税费用
2015年,所得税费用696.11亿元,较上年减少12.28亿元;所得税实际税率为23.32%,低于25%的法定税率,主要是由于持有的中国国债利息收入按税法规定为免税收益。
资产负债表分析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资产总额的构成情况。
于日 于2014年 12月31日 于2013年 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金额分比(%)
金额分比(%)
金额分比(%)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485,140
贷款损失准备
客户贷款和垫款净额
10,234,523
55.08 8,361,361
22.26 3,414,617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5.59 2,475,001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8,349,489
100.00 16,744,093
1.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应收款项类投
2.包括贵金属、衍生金融资产、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商誉、递延所得
税资产及其他资产。
于2015年12 月31 日,本集团资产总额183,494.89亿元,较上年增加
16,053.96亿元,增幅为9.59%,主要是由于客户贷款和垫款、投资、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等增长。本集团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民生需求等领域发展,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达104,851.40亿元,较上年增长10.67%;投资总额42,714.06亿元,较上年增长14.58%,主要是加大了债券投资力度;根据资金状况调整同业资金运用规模,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在资产总额中的占比上升0.54个百分点;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影响,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下降2.50个百分点至13.09%。
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及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金额 分比(%)
金额 分比(%)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60.80 5,399,631
20.13 1,870,823
中长期贷款
40.67 3,528,808
个人贷款和垫款
30.44 2,464,654
个人住房贷款
23.79 1,880,219
信用卡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
个人助业贷款
海外和子公司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0,485,140
100.00 8,590,057
1.包括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住房抵押额度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
于日,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04,851.40亿元,较上年增
加10,106.30亿元,增幅为10.67%。
本行境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57,775.13亿元,较上年增加171.07亿元,增幅为
0.30%,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领域。其中,短期贷款减少957.47亿元,降幅5.02%;中长期贷款增加1,128.54亿元,增幅2.93%。
本行境内个人贷款和垫款34,668.10亿元,较上年增加5,826.64亿元,增幅为
20.2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5,200.80亿元,增幅23.08%;信用卡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较上年增加611.10亿元,增幅18.57%;个人消费贷款及个人助业贷款余额有所下降,主要是加强贷款风险控制、调整贷款产品结构所致。
票据贴现4,331.53亿元,较上年增加2,642.30亿元,增幅为156.42%,主要用于
满足重点优质客户短期融资需求。
海外和子公司客户贷款和垫款8,076.64亿元,较上年增加1,466.29亿元,增幅
为22.18%,主要是加强境外本地客户拓展力度及境内子公司贷款增长。
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担保方式划分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分布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百分比(%)
百分比(%)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485,140
客户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
截至日止年度
按组合方式评估
已减值贷款和垫款的损失准备
的贷款和垫款损 其损失准备按组 其损失准备按个别
(人民币百万元)
合方式评估
本集团坚持审慎原则,充分评估宏观经济及调控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足额计提客户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于日,客户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余额2,506.17亿元,较上年减少9.9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50.99%,较上年降低71.34个百分点;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为2.39%,较上年降低0.27个百分点。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金融资产性质划分的投资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百分比(%)
百分比(%)
其他债务工具
2015年,本集团按照年度投资交易策略和风险政策要求,积极应对监管及市场环境变化,合理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不断优化投资组合的结构。于日,投资总额42,714.06亿元,较上年增加5,435.68亿元,增幅为14.58%。其中,债券投资在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93.34%,较上年提高0.10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工具在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5.83%,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持有目的划分的投资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收款项类投资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币种划分的债务工具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百分比(%)
百分比(%)
债券投资总额
于日,债券投资总额为39,868.20亿元,较上年增加5,111.68亿元,增幅14.71%。其中,人民币债券较上年增加4,816.18亿元,增幅14.17%;外币债券较上年增加295.50亿元,增幅38.37%。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发行主体划分的债务工具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政策性银行
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
债券投资总额
于日,本集团持有金融债券15,399.40亿元,包括政策性银行债
券4,841.02亿元,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10,558.38亿元,分别占31.44%和
下表列出报告期末本集团持有的面值最大的十只金融债券情况。
减值损失准
(亿元) 年利率
备(亿元)
2006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50.00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60% 日
2014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43.80 5.44%
2014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30.30 5.61%
2014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17.40 5.67%
2014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17.20 5.79%
2014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10.60 5.25%
2006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01.00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47% 日
2010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00.00 3.95%
2010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00.00 4.21%
2011年商业银行金融债券
100.00 4.39%
1.金融债券指金融机构法人在债券市场发行的有价债券,包括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发
行的债券。
于日,本集团应收利息966.12亿元,较上年增加51.17亿元,增幅为5.59%,主要是随贷款和债券投资规模增长而有所增加。
下表列出所示日期本集团负债总额的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13,668,533
12,899,153
12,223,03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
放款项和拆入资金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
已发行债务证券
16,904,406
15,492,245
14,288,881
1.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
交税费、应付利息、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他负债。
于日,本集团负债总额169,044.06亿元,较上年增加14,121.61亿元,增幅9.12%。其中,客户存款占负债总额的80.86%,较上年下降2.40个百分点;受
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增长较多,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占比上升2.63个百分点。
下表列出所示日期本集团按产品类型划分的客户存款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海外和子公司
客户存款总额
13,668,533
12,899,153
12,223,037
于日,本集团客户存款总额136,685.33亿元,较上年增加7,693.80亿元,增幅5.96%。其中,本行境内活期存款较上年增加5,293.96亿元,增
幅8.44%,在客户存款中的占比较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至49.74%。
下表列出所示日期本集团股东权益总额及构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其他权益工具-优先股
其他综合收益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总额
于日,股东权益14,450.83亿元,较上年增加1,932.35亿元;
股东权益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为7.88%。
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
本集团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承诺及或有负债。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利率合约、汇率合约、贵金属合约和权益工具合约等。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及公允价值详见本报告“财务报表”附注“衍生金融工具”。承诺及或有负债具体包括信贷承诺、经营租赁承诺、资本支出承诺、证券承销承诺、国债兑付承诺及未决诉讼和纠纷。本集团加强表外业务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表外结构调整;信贷承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于2015年12 月31日,信贷承诺余额24,022.84亿元,较上
年增加1,228.87亿元。有关承诺及或有负债详见本报告“财务报表”附注“承诺及或有事项”。
贷款质量分析
按五级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贷款按五级分类的分布情况。在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下,不良贷款包括划分为次级、可疑及损失的贷款。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金额百分比(%)
金额百分比(%)
金额 百分比(%)
10,016,243
95.53 9,079,880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485,140
不良贷款额
不良贷款率
2015年,本集团对重点行业、区域、产品开展专项风险排查,加强客户风险的防范化解,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不良贷款处置,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于日,不良贷款余额1,659.80亿元,较上年增加528.09亿元;不良贷款率1.58%,较上年上升0.3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9%,较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
中长期贷款
个人贷款和垫款
个人住房贷款
信用卡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
个人助业贷款
海外和子公司
10,485,140
于日,本行境内公司类贷款不良率较上年上升0.84个百分点至2.50%,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上升0.14个百分点至0.52%,海外分行和子公司不良贷款率较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至0.45%。
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款金额 款率(%)
款金额 款率(%)
公司类贷款
55.11 144,18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
其中:商务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业
其中:电信、广播电视
和卫星传输服务
海外和子公司
10,485,140 100.00
2015年,本集团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适时优化信贷政策和重检信贷制度,细化客户选择标准,坚持行业限额管理,信贷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等行业贷款质量保持稳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增加较多。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占贷款和垫款
占贷款和垫款
百分比除外)
总额百分比(%)
总额百分比(%)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于日,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64.66亿元,较上年增加33.93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比例较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至0.06%。
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按账龄分析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占贷款和垫款
占贷款和垫款
百分比除外)
总额百分比(%)
总额百分比(%)
逾期3个月以内
逾期3个月至1年以内
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
逾期3年以上
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于日,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余额1,731.81亿元,较上年增加399.65亿元,主要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及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影响,部分客户经营出现困难,使得逾期情况有所增加。
贷款迁徙率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1.贷款迁徙率依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计算,为集团口径数据。
现金流量表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4.94亿元,较上年增加3,165.43亿元,主要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净额较上年减少。
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36.29亿元,较上年增加2,497.42亿元,主要是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
筹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所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23亿元,较上年减少490.27亿元,主要是发行优行股及债券收到的现金增加。
重要会计估计及判断
本集团编制财务报表需要管理层做出判断、估计和假设。这些判断、估计和假设会影响到会计政策的应用以及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列报金额。实际结果可能与这些估计有所不同。这些估计以及相关的假设会持续予以审阅。会计估计修订的影响会在修订当期以及受影响的以后期间予以确认。受估计及判断影响的主要领域包括:
客户贷款和垫款、可供出售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重分类、所得税、退休福利负债、合并范围等。上述事项相关的会计估计及判断,请参见本年报“财务报表”附注 “重要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
本集团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截至日止年度净利润和于日的股东权益并无差异。
本集团的主要业务分部有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包括海外业务及附属公司在内的其他业务。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各主要业务分部的利润总额情况。
截至日止年度
截至日止年度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公司银行业务
个人银行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
公司存款业务
本行在加强维护现有客户的同时,注重存款产品组合应用和创新,有效推动公司存款持续稳定增长。于2015年末,本行境内公司客户存款68,912.95亿元,较上年新
增2,746.24亿元,增幅4.15%。
公司贷款业务
本行公司贷款投放继续优化,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于2015年末,本行境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余额57,775.13亿元,较上年新增171.07亿元,增幅0.30%。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27,077.85亿元,较上年新增1,485.7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8,927.79亿元,较上年新增1,009.81亿元,增幅5.64%;其中,新农村建设贷款余额968.82亿元。网络银行贷款自2007年以来累计投放1,854.24亿元,累计投放客户超过1.80万户;加快拓展优质电商平台,合作平台已达108家。
严格实施名单制管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五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1,302.59亿元,较上年减少35.63亿元。严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
持续优化现金流结构,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2,921.66亿元,较上年减少529.86亿元,现金流全覆盖类平台贷款占比96.29%。房地产开发类贷款重点支持信用评级高、经营效益好、封闭管理到位的优质房地产客户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贷款余额4,141.96亿元,较上年减少569.86亿元。
小企业业务
本行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业务,持续推动业务小额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型。2015年,本行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以小为主、以微为重,加大小微企业信贷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助保贷”等新经营模式,围绕商业圈、产业链、企业群,加强经验推广、模式复制,扩大客户服务范围;开启银税合作增信新模式,与国家税务总局签订“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框架协议,基于企业纳税信息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全面推广小微企业评分卡信贷模式以及善融贷、结算透等依托大数据技术研发的小微企业专属产品,提高小微企业惠及面;推行基于行为评分卡的续贷业务模式,减少企业“先还后贷”资金压力;积极拓展电子渠道,推广循环额度贷款,提高客户用款便利性、快捷性。于2015年末,按照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银监会最新监管要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778.79亿元,较上年新增1,349.51亿元,增幅11.81%;贷款客户数251,944户,较上年新增9,869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84.93%,较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专栏:“税易贷”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本行积极探索信贷业务新模式,与国家税务总局开展“银税互动”合作,创新推出大数据信贷产品“税易贷”,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税易贷”业务,是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小微企业纳税信息,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按时足额纳税的小微企业,给予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信用贷款。“税易贷”重点把握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与纳税行为之间的关系,运用企业公共信息弥补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充分、不准确的缺陷,既为破解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问题开辟了新路径,也有助于税务部门激励诚信纳税,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体现“以税授信、以税促信”。
为积极推动银税互动合作,2015年9月,本行首家与国家税务总局签署了“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以征信互认为基础的银税合作机制,推进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有效对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于2015年末,本行已与各地税务部门搭建银税合作平台1,374个。
作为深化银税互动合作、助力小微金融服务的重要抓手,“税易贷”推出一年多来成效显着。于2015年末,“银税互动”已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累计服务小微企业1.2万户。“税易贷”业务有效促进了本行与税务部门合作,让众多小微企业,特别是轻资产、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创业型小微企业受益、受惠,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税易贷”业务基础上,本行积极研究和推动纳税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增值应用,创新推出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更多特色金融产品。发挥网点优势,选择综合型服务网点,主动配置国税局、地税局自助办税终端,开通自助办税功能,提供“自助办税一体化”服务,探索构建银税综合服务格局,为小微企业纳税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环境。
造价咨询业务
造价咨询业务是本行独具特色和品牌优势的中间业务产品,伴随着本行长期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和代理财政职能而衍生和发展形成,至今已有61年历史。本行37家一级分行均具有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从业资质,其中36家为甲级资质、1家为乙级资质,251 家二级分行设有专营机构。2015 年,本行通过强化基础管理、抢抓市场机遇、推进业务转型、健全专营机构、创新业务产品等措施,行业地位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实现造价咨询业务收入74.27亿元。
本行大力推广优化升级后的“民本通达”综合金融服务品牌,以教育、卫生、社保、环保、文化等领域重点优质客户为核心,进一步丰富综合服务内涵。与吉林大学共同承办首届“建行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互联网+”在学校、医院金融服务方面的应用创新,形成《银医、银校移动互联网金融合作方案》;同业首家研发推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社保产品覆盖面不断扩大,共有30家分行发行了金融社保卡;
率先与水利部就资金监管业务开展合作并签订协议;与国家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印发《2015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荣获中央财政授权支付代理银行综合考评第一名;代理中央财政授权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客户数继续保持同业第一;财政预算单位公务卡累计发卡量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获得上海清算所外汇业务综合清算会员资格,成功上线人民币外汇交易中央对手清算代理业务系统,并取得该项业务美元结算银行资格;新增17家国内银行代理行关系,与国家开发银行续签《银企直联项目业务合作协议》,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河证券公司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巩固扩大同业客户基础。于2015年末,本行“鑫存管”证券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客户数3,471万户,证券客户保证金4,820.63亿元,保持行业领先;期货投资者签约客户数量接近市场总量的50%,保持市场第一位;开通“银期直通车”业务的期货公司数量达到153家,实现全覆盖。
国际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再获突破,继伦敦之后,再获任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中港基金互认等业务蓬勃发展;在伦敦成功发行10亿元两年期离岸人民币债,成为伦敦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单人民币债券。推出“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搭建“跨境e汇”平台,通过与各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直联,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全流程线上自动化收付款、结售汇和收支申报服务;创新“跨境e支付”在线付款工具,通过虚拟银行卡解决跨境电商客户跨境支付需求。特殊经济区业务同业领先,其中上海自贸区分行积极开展自由贸易账户相关业务,自由贸易账户存贷款位居同业首位;新疆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支行同业首家开办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各项主要指标同业第一。境外代理行网络日臻完善,总行级代理行达到1,491
家,覆盖139个国家和地区。2015 年,本行完成国际结算1.29万亿美元,增幅
9.37%;跨境人民币结算1.84万亿元,增幅26.15%。
资产托管业务
本行加大资产托管业务市场营销力度,全力做好创新工作,推动资产托管业务快速发展。作为唯一托管银行,业内首批开展香港互认基金代理人业务;业内首创为境外机构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债券交易+托管”服务。于2015年末,资产托管业务规模7.17万亿元,增幅67.36%。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规模1.74万亿元,增幅83.47%;托管证券投资基金535只,新增托管基金127只,均列市场第一。保险资产托管规模1.53万亿元,增幅60.85%。
养老金业务
养老金业务发展良好, 产品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推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
服务方案、企业年金税收筹划咨询、保险保障型补充养老计划产品,“养颐”系列产品拥有独有客户群体并具备较强功能组合优势,基本实现养老保障市场全覆盖。于2015年末,运营养老金受托资产939.03亿元,新增385.79亿元,增幅69.73%;运营养老金托管资产1,677.51亿元,新增329.75亿元,增幅24.47%;运营养老金个人账户455.56万户,新增71.77万户,增幅18.68%。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
结算与现金管理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功释放金融IC单位结算卡,产品功能及应用渠道不断丰富;创新推出智能跨行收款、综合账簿现金池,有效提升了主动收款、结算聚集和跨行现金管理服务能力;多模式现金池、票据池等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客户覆盖度持续提升;成功推出全球账户信息报告、跨境远程支付,顺利开通实时现金池、周期支付限额等的外币功能,全球现金管理业务稳步推进。于2015年末,本行单位人民币结算账户570.53万户,新增84.53万户;现金管理活跃客户128.93万户,新增33.54万户。
个人银行业务
个人存款业务
本行通过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强化存款吸收能力,个人存款保持稳定增长。
于2015年末,本行境内个人存款余额63,673.64亿元,较上年新增4,903.50亿元,
增幅8.34%;其中,活期存款增幅12.28%,定期存款增幅5.81%。
个人贷款业务
本行个人贷款业务积极满足百姓民生领域信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步伐,稳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于2015年末,本行境内个人贷款余额34,668.10亿元,较上年新增5,826.64亿元,增幅20.2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支持百姓合理住房消费,贷款余额27,738.95亿元,新增5,200.80亿元,增幅23.08%,余额、新增居同业首位;首家获得人行批准注册发行500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额度,并成功发行两单证券共计96.64亿元。个人消费经营贷款业务以产品创新为重点,转型发展初见成效,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54.27亿元,个人助业贷款余额631.53亿元,个人支农贷款余额63.47亿元。
银行卡业务
信用卡业务
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核心业务指标保持同业领先地位,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风险控制力、盈利能力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打造消费金融生态圈,在客户端,全面推广龙卡热购卡系列产品,满足客户多元消费需求,加大ETC
交通卡等行业加载属性产品在民生领域的推广应用;在商户端,加大消费类特惠商户拓展。围绕消费场景推动e付卡、HCE云支付、Apple Pay、三星Pay和二维码支付等核心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应用;持续打造活动品牌,以“龙的传人用龙卡”为主题,开展“龙卡星期六”、“龙卡信用卡带您玩转世界”等境内外营销活动,提升客户用卡体验。在购车、账单等分期产品培育成熟的基础上,推出 “鑫菁英”教育分期等新产品,丰富分期产品货架。持续推进“智慧客服”建设,在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加强客户培育和满意度管理。持续发挥客户之声长效机制作用,多种渠道收集客户建议,驱动优化产品功能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客户体验。于2015年末,本行信用卡累计发卡8,074万张,新增1,481万张;实现消费交易额22,182.63亿元,增幅33.79%;贷款余额达3,902.74亿元,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借记卡业务
本行坚持“移动优先”发展战略,夯实支付结算业务基础,借记卡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推出HCE龙卡云闪付产品,自主开发“随芯用”移动支付客户端,满足客户安全便捷的支付需求;大力拓展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区金融和文化教育等重点行业合作,推进金融IC 卡和电子现金闪付业务;推出针对务工人员的惠福龙卡特色卡,采用专属套餐签约的方式享受结算优惠。于2015年末,本行借记卡累计发卡量7.39亿张,新增1.07亿张;消费交易额6.67万亿元,增幅30.97%。重点推进金融IC卡业务发展,金融IC借记卡累计发卡量3.10亿张,新增1.25亿张。专门针对商贸类个体工商户支付结算需求打造的结算通卡发卡量3,127万张,新增1,556万张。
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业务以全面实施转型发展为主线,构建 “差异化、专业化、全能式”的
业务模式,以客户个人、家庭及其企业需求为驱动,专注财富顾问、投资理财、金融和非金融业务等领域,努力加快业务发展。按照“集成商、平台式、综合化”的要求逐步完善,形成集团拥有、行内定制化、第三方供给等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基金筛选评价、探索海外资产配置策略,推出“私享建亚”、“私享狮城”等跨境投资业务、“私享品”私人银行客户景德镇陶瓷居间服务、“私享久远”私人银行保险信托业务,以及新西兰、新加坡投资移民业务;发挥全渠道经营优势,完善“1+1+1+N”的私人银行客户服务模式。加强“大数据”应用与挖掘,持续完善私人银行业务IT系统建设;建立私人银行业务内控合规评价评分机制,不断健全风险内控体系。于2015年
末,金融资产1,000万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23.08%,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增长
委托性住房金融业务
本行委托性住房金融业务秉承“支持房改,服务百姓”的宗旨,加大科技系统和渠道建设力度,加强公积金贷款流程再造和产品创新,致力于提供全面优质的房改金融服务。于2015年末,住房资金存款余额6,491.27亿元,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5,104.23亿元; 加快拓展公积金联名卡,累计发卡3,740万张。本行稳步推进保障性
住房贷款业务,积极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累计为217个保障性住房试点项目发放住房公积金项目贷款506.70亿元,累计为近63万户中低收入居民发放保障房个人贷款超过1,000亿元。
专栏:个人支付结算业务转型
本行围绕“建设个人金融生态系统”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个人支付结算业务转
型,打造支付结算金融生态圈,坚持“移动优先”转型战略,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持
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本行全力打造支付结算金融生态圈,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多样化的日常生活需
求与金融支付行为相结合,通过对客户生活场景的切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于2015
年末,本行共开展400余个行业应用项目,在多个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服
务,重点拓展社保、公交、社区、校园、医疗、旅游、车友、菜市场、ETC、县域等10
个行业,共发行社保卡7,794万张,其中2015年发行2,100万张;安装913万台
OBU,其中2015年安装752万台。
本行大力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相继推出了SD模式、SIM模式和HCE模式移动支付
产品。2015年8月,本行HCE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龙卡云闪付产品正式对外推
出,受到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好评,深受客户喜爱。龙卡云闪付将金融IC卡与移动终
端相结合,用户出门无需携带银行卡,持手机即可刷手机消费、购物、取款,引领了
“无卡”支付时代。本行开发了移动支付客户端“随芯用”,既能支持云闪付空中发
卡,还可作为受理机具支持标准IC卡圈存和行业应用充值。
本行面向新客群,拓展新功能,覆盖新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本行响应国家支持普惠金融精神,推出针对务工人员的全行性特色卡――惠福龙卡,为打造县域支付结算生态圈提供重要平台,目前发卡量突破100万张;开通300元以下闪付交易的小额免密免签功能,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快速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国际化融合步伐,协助俄罗斯子行在俄发行借记卡,成为当地首家发行银行卡的中资银行。
金融市场业务
2015年,本行积极推动金融市场业务转型与发展,不断提升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推进产品创新,夯实客户基础,盈利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稳步提升。
货币市场业务
人民币方面,本行主动加强市场流动性研判,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导向,总结资金面变化规律和趋势,合理把握融入融出节奏,保障全行流动性安全;同时,加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研究,保证交易安全。外币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全行外币流动性安全,同时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债券投资业务
人民币方面,本行积极开展波段操作和存量调整,持续优化投资组合品种和期限结构,在市场利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人民币债券投资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加强信用债券投后管理,排查和处置潜在信用风险,出售产能过剩和逐步压缩行业债券。外币方面,密切关注利率走势,适时开展主动投资。
代客资金交易
积极应对市场和监管政策变化,保证业务合规稳健运行,加强产品创新及客户营销,优化企业网银结售汇功能,提升对客户服务能力及交易活跃度,市场影响力增大。2015年,本行代客资金交易业务量5,183.82亿美元,增幅8.26%;银行间外汇市
场综合排名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银行间外汇交易量1.75万亿美元,增幅91.27%。
积极应对贵金属业务市场环境变化,加强营销拓展,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推进产品创新。推出黄金积存、白银租赁等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大宗商品套保业务可交易品种增加至24个,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来源。正式成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黄金定价行,有利于提升本行在黄金市场的定价权和影响力。2015年,本行贵金属交易总量54,263.84吨,增幅67.87%;个人交易类贵金属客户达到2,115万户,新增205万
资产管理业务
本行加快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和创新步伐,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品牌形象持续提升。发行挂钩黄金期权理财产品、沪深300指数挂钩型理财产品、结构化股票质押式回购投资类理财产品、RQDII境外人民币资产投资等八大类理财产品,有效满足中高端客户理财需求。发行首单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PPP)基金产品和“营改增”类税务筹划产品,创新搭建以资产管理业务为纽带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2015年,本行自主发行各类理财产品6,084期,发行额62,904.33亿元,有效满足客户投资需求;于2015年末,理财产品余额16,176.43亿元,其中,非保本产品余额13,663.18亿元,保本理财产品余额2,513.25亿元。
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推进银行从单纯提供信贷资金向组织资金、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转型。积极创新,承销永续票据、资产支持票据、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等融资工具;成功以公募方式承销首单保障房中期票据,首单城镇化建设私募债;积极参与自发自还式地方政府债、金融债等产品,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2015 年,本行累计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5,316.09亿元,承销额市场领先;实现财务顾问业务收入43.52 亿元,其中新型财务顾问收入37.46亿
海外商业银行业务
2015年,本集团海外布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建行欧洲所辖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米兰分行,开普敦分行(二级)、伦敦分行、苏黎世分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行开业。于2015年末,本集团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开普敦、东京、大阪、首尔、纽约、胡志明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台北、卢森堡、澳门、多伦多、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米兰、伦敦、苏黎世和迪拜设有海外分行,拥有建行亚洲、建行伦敦、建行俄罗斯、建行迪拜、建行欧洲、建行新西兰等经营性全资子公司,拥有建行巴西总股本99.05%的股权,海外机构覆盖全球25个
国家和地区。于2015年末,本集团海外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1,877.02亿元,较上年增长16.48%;实现净利润41.13亿元,同口径同比增幅29.52%。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注册的持牌银行,注册资本67.035亿港元及176亿人民币。
建行亚洲为本集团在香港地区的零售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拥有43家分行、1家
私人银行中心、5家私人贷款中心、5家中小企业中心,分布在地铁沿线和商业/住宅区。建行亚洲也致力于批发金融业务,服务范围以港澳地区为核心、辐射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目标客户定位于本地蓝筹及大型红筹企业、大型中资企业及跨国公司,并为本土经营的优秀客户群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境外银团贷款、结构性融资等专业金融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传统优势,在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资金交易、大额结构性存款、财务顾问等综合性对公金融服务领域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于2015年末,建行亚洲资产总额3,610.62亿元,净资产384.03亿元,实现净利润20.27亿元。
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是本行在英国注册的全资子公司,2009 年3 月获
得英国金融监管机构颁发的银行牌照。目前注册资本2 亿美元及15 亿人民币,主营
业务范围包括公司存贷款业务、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人民币清算及英镑清算业务,以及资金类金融产品业务等。建行伦敦积极服务于中资在英机构、在华投资的英国公司、中英双边贸易的企业客户,拓展建行在英国及欧洲地区的服务渠道,是本集团的英镑清算中心。建行伦敦为人行指定的伦敦人民币清算行。
建行伦敦将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积极拓展建行在英国及欧洲地区的服务渠道,推进各项软硬件建设,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多币种清算服务;同时强化风险管控,积极夯实客户基础,研发新产品,拓宽发展渠道。于2015年末,建行伦敦资产总额151.24亿元,净资产31.33亿元,实现净利润7,042万元。
建行俄罗斯
中国建设银行(俄罗斯)有限责任公司是本行在俄罗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42 亿卢布,成立于2013 年3月。
建行俄罗斯持有俄罗斯中央银行颁发的综合性银行牌照,业务品种包括银团贷款、双边贷款、贸易融资、国际结算、资金业务、金融机构业务、清算业务、现金业务、存款业务、保管箱等。于2015年末,建行俄罗斯资产总额 17.75亿元,净资产4.38亿元,实现净利润4,788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迪拜)有限公司是本行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 亿美元。
2013 年4 月获得了迪拜金融管理局(DFSA)核发的“一类许可证”,这是该区域
内业务范围最广的商业银行牌照,经营范围为批发性业务,包括存贷款、自营/代理投资交易、安排信贷或投资、金融产品或信贷咨询、托管等。自开业以来,建行迪拜积极拓展各项资产负债业务,已为对公客户开办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国际结算、代客外汇买卖等各类商业银行业务。于2015年末,建行迪拜资产总额56.83亿元,净资产
6.54亿元,实现净利润594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是本行在卢森堡注册的全资子公司,2013年7月
获得卢森堡财政部签发的全功能银行牌照,注册资本2亿欧元。建行欧洲以卢森堡为中心辐射欧洲大陆,2015年已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米兰设立下辖机构,为欧洲地区的各类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建行欧洲目前以企业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为主,重点服务于国内“走出去”的大中型企业客户和在华欧洲跨国企业。于2015年末,建行欧洲资产总额23.42亿元,净
资产13.73亿元,实现净利润负5,164万元。
建行新西兰
中国建设银行(新西兰)有限公司是本行在新西兰注册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 万美元。2014 年7月获新西兰储备银行颁发的商业银行全功能牌照,并于2014 年11月21日正式开业。
建行新西兰拥有批发和零售业务牌照,能够为国内“走出去”的企业客户以及新西兰当地客户提供公司贷款、贸易融资以及人民币清算和跨境资金交易等全方位、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个人客户提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服务,并能满足高净值个人客户的其他跨境金融需求。于2015年末,建行新西兰资产总额17.87亿元,净资产2.35亿元,实现净利润负2,194万元。
中国建设银行(巴西)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BANCO INDUSTRIAL E COMERCIAL S.A.
银行(BIC银行)成立于1938年,总部位于圣保罗,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中型银行,核
心业务为公司贷款业务,同时经营资金、个人信贷等银行业务,以及租赁、证券等非银行金融业务。BIC银行自2007年起在圣保罗证券交易所上市。
本行于日完成了对BIC银行控股股权的收购。根据当地法规要
求,本行于2015年8月启动对BIC银行剩余流通股份的要约收购,并于2015年12月完成,持股比例上升至99.05%。目前,BIC银行已退市,并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巴西)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末,建行巴西拥有37家巴西境内分支机构及1家开曼分行,网点覆盖巴西大部分州及主要城市。建行巴西共有5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合资公司,各子公司分别经营设备租赁、个人贷款、证券、VISA团体信用卡和预付卡发行及数据处理服务,合资公司主营保理和福费廷业务。于2015年末,建行巴西资产总额230.86亿元,净资产12.91亿元,实现净利润负8.34亿元。
综合化经营子公司
本集团已初步搭建综合化经营框架,综合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健全。于2015年末,本集团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建信期货、建银国际、建信养老金子公司;在特定领域和区域,设立了若干提供专业化和差别化服务的银行机构,包括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和27 家村镇银行。综合化经营子公司业务发展总体良好,业务规模稳步扩张,资产质量保持良好。于2015年末,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总额2,665.96亿元,较上年增长40.65%;实现净利润39.00亿元,增幅59.01%。
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5.27 亿元,本行、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
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7%、27.5%和5.5%。目前经营的业务品种主要包括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固有业务。信托业务品种主要包括单一资金信托、集合资金信托、财产信托、股权信托和家族信托等。信托财产的运用方式主要有贷款和投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财务顾问、股权信托、债券承销等。
固有业务主要是自有资金的贷款、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
于2015 年末,建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0,968.39亿元,跃居全行业第一;资
产总额109.68 亿元,净资产84.75 亿元,实现净利润11.96亿元。
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4.96 亿元,本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旭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19.9%、14.27%、5.08%、4.9%和4.85%。建信人寿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等。
2015 年,建信人寿规模保费收入居银行系首位,经营区域进一步拓展,投资收益
稳步提高。于2015 年末,公司资产总额691.91 亿元,净资产88.05亿元,实现净利
润4.13 亿元。
建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为本行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租赁物变卖及处理业务;经济咨询及银
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2015年,建信租赁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探索专业化经营道路,加快战略发展布局,市场拓展成效显着,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升。于2015 年末,建信租赁资产总额1,018.05亿元,净资产106.75亿元,实现净利润9.55亿元。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本行在香港全资拥有的子公司,注册资本6.01 亿美
元,从事投资银行相关业务,业务范围包括上市保荐与承销、企业收购兼并及重组、直接投资、资产管理、证券经纪、市场研究等。
2015年,建银国际持续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证券保荐承销项目、并购财务顾问项目的同业排名均居前列;在伦敦交易所和泛欧交易所分别发行了欧洲和欧元区第一只以人民币计价和交易的RQFII货币市场ETF。于2015年末,建银国际资产总额319.60 亿元,净资产87.54 亿元,实现净利润6.81亿元。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 亿元,本行、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和中国华
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5%、25%和10%。经营范围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2015 年,建信基金积极抢抓机遇,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于2015 年末,建
信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为6,863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3,147 亿,非公募资产规
模为1,617 亿。建信基金资产总额16.85亿元,净资产13.45亿元,实现净利润4.78
建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36 亿元,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良友
(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0%、20%。建信期货主要开展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资产管理业务。
2015年1月,建信期货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经营范围较单一的经纪业务得以拓宽。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客户和资产管理业务,建信期货代理成交量、成交额以及客户保证金权益规模均有大幅增长。于2015年末,建信期货资产总额 24.57亿元,净资
产5.00亿元,实现净利润323万元。
建信养老金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日正式获批开业。公司注册地为北京,注册资本23亿元人民币,本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分别持股85%、15%。
主要业务范围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业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业务;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资金;与上述资产管理相关的养老咨询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于2015年末,建信养老金总资产为23.10亿元,净资产22.96亿元,实现净利润负347万元。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 亿元,本行和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
储蓄银行股份公司分别持股75.10%和24.90%。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开办吸收住房储蓄存款,发放住房储蓄贷款,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以支持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经济租赁房和限价房开发建设为主的开发贷款等业务,是一家服务于住房金融领域的专业商业银行。
2015年,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积极实施战略转型,业务稳步发展,住房储蓄产品销售达120.97亿元,再创新高。于2015年末,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资产总额278.05亿元,净资产26.61 亿元,实现净利润1.91亿元。
于2015 年末,本行主发起设立湖南桃江等27 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共计27.85
亿元,本行出资13.77亿元。
村镇银行坚持为“三农”和县域小微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于2015 年末,27 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58.19 亿元,负债总额126.25 亿元,净资产31.94 亿元;贷款投向坚持“支农支小”,各项贷款余额117.26 亿元;实现净利润5,005万元。
地区分部分析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地区分部划分的税前利润分布情况。
截至日止年度
截至日止年度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地区分部划分的资产分布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20,005,794
21,452,766
1.资产合计不含抵销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地区分部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贷款和垫款 百分比
不良贷不良贷款贷款和垫款 百分比 不良贷
百分比除外)
(%) 款金额款率(%)
长江三角洲
2.50 1,877,906
19.82 39,321
珠江三角洲
2.11 1,299,615
13.72 17,719
环渤海地区
1.27 1,633,965
17.25 10,860
1.11 1,552,809
16.39 14,671
1.37 1,641,394
17.32 13,039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10,485,140 100.
1.58 9,474,510 100.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地区分部划分的存款分布情况。
(人民币百万元,
百分比除外)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13,668,533
12,899,153
分销渠道与网点转型
本行拥有广泛的分销网络,通过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自助设备、专业化服务机构和电子银行服务平台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银行服务。
于2015年末,本行境内营业机构总计14,917 个,包括总行、37 个一级分行、
335个二级分行、12,254个支行、2,289个支行以下网点及 1 个专业化经营的总行信
用卡中心。营业机构较上年增加61个,区域布局突出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强县富镇等地。全年网点装修项目累计开工1,290个,网点物理环境和客户体验持续改善提升,网点布局不断优化。
于2015年末,本行累计开业私人银行专营机构338 家;累计组建 “信贷工厂”
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288 家;累计建成个贷中心超过1,500 家,整体布局日趋完
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本行持续扩大自助渠道规模,加大县域设备投放力度,优化离行自助设备布局,扩展设备服务范围,自助渠道分流效果显着;深化自助设备精细化管理,加快设备功能创新,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于2015年末,本行在运行现金类自助设备91,500
台,较上年新增10,433台,增幅12.87%;投入运营自助银行24,694家,新增3,420
家,增幅16.08%。
本行持续推进营业网点综合化建设,创新网点综合化运营模式,提高营业网点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单功能营业网点转型、推行综合柜员制,打造“一点营销,联动服务,综合解决”网点综合营销服务体系,方便、快捷为客户办理业务。于2015年末,本行综合性网点数量达1.45万个,开办对公业务的网点比例达到98%,综合柜员占比达到88%,客户可在转型网点享受便捷舒适的“一站式”服务;共组建综合营销团队21,500余个,网点综合营销服务能力显着增强。
启动深圳等8家分行物理渠道全面转型创新试点,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创新研发智慧柜员机,实现柜台约80%的对私、对公等主要业务智能化自助服务,个人开户联动网银签约、个人结售汇等主要业务处理效率较柜台提高6倍;分类打造旗舰、综合、轻型网点,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以深圳分行为代表的轻型网点试点,依托智能自助设备,灵活营业时间,丰富服务体验,搭建微信互动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渠道,着力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前后台分离业务取得新进展,集约化服务能力增强。全行网点和专营机构36类业务产品实现前后台分离总行集中处理,日均业务量60余万笔,峰值业务量达百万笔,对公主要账务性业务量80%分离至总行后台集中处理;立等业务处理效率提升60%,业务办理效率显着提升,客户体验明显改善。
2015年,本行网络金融业务在产品部署和用户拓展上优先发展移动金融,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电子银行作为本行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95.58%,较上年提升7.55个百分点。互联网支付方面,同时推广账号支付、手机支付、跨行付、龙卡云支付、快捷付等五种在线支付方式,成功实现绝大多数主要快捷支付业务的全行集中处理;全年交易量83.26亿笔,交易金额3.78万亿元。扩大国际互联网网站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丰富网站频道设置,增加服务项目,优化业务流程;日均页面浏览量6,354万。“悦生活”新增全国汽车票、法院缴费、公交卡充值、全国加油卡充值等场景,平台服务类别不断丰富,实现交易量2.72亿笔。
移动优先战略全面开花,加快产品创新与业务推广。创新推出企业手机银行和善融商务手机客户端,手机银行新增“银医服务”、“养老金”和“社保账户”等功能,企业手机银行新增一户通账户查询功能,微信银行新增“积分圆梦”服务。智能客服全年直接服务客户达1.65亿人次,已成为本行客户服务的主渠道。于2015年
末,手机银行用户数达18,284万户,较上年增长24.56%;交易额15.42万亿元,增长108.89%;交易量111.53亿笔,增长266.68%。短信金融用户数达到29,116万户,增长19.72%。微信银行用户关注数3,293万,绑定用户2,200万。
个人网银推出新一代保险、基金智能投资、个人资产负债综合报告、黄金积存、账户原油、中央财政非税缴款、网点业务预约、养老金等一系列创新应用。企业网银推出客户专属版企业网银以及单位大额存单功能。海外版企业网银配合全行国际化战略陆续完成多伦多、新西兰等10家机构的系统上线,海外机构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展。
于2015年末,本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20,878万户,较上年增长16.84%;交易额44.97万亿元,增长13.57%;交易量132.83亿笔,增长 112.57%。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402万户,较上年增长21.56%;交易额177.62万亿元,增长43.26%;交易量27.78
亿笔,增长22.47%。
善融商务坚持“精专特优”和“涉农深耕”的思路,推广信用卡积分直接购物功能和差旅机票购买服务,引入微软官方旗舰店入驻,开展联合营销,实现快速发展。
累计成交金额670.99亿元,当年活跃商户数11,087户。
本行积极调整优化电话银行自助及人工服务结构,加大智能客服推广力度。加快电话银行服务方式和运营管理的创新,强化客户问题处理工作机制,将服务范围扩展至港澳台地区。于2015年末,本行电话银行客户数达2.06亿户,其中签约客户数为1.38亿户。客户自助服务占比达到80.74%,人工接通率提升13.02%,智能客服业务量增长100.49%。
专栏:智能客服助力智慧银行转型
在传统银行服务向互联网金融服务转型的大潮中,本行结合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文本语言交互方式,在同业中率先在微信、短信及互联网渠道同时推出智能客服“小微”,构建了“人工、自助、智能”三位一体的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转帐24小时到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