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你的话特别有道理文言文”用文言文怎么说?

第二节&初中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指导课例对教师的要求
第三节&初中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指导课例
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学习活动是以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要方式。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步获得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对文言文的一般知识学会自我总结。
一、诵读课例
(一)理论依据
但只要做到坚持不懈,等量达到一定的积累,就能产生质变,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虽然我们对古代私塾僵化的教学方法嗤之以鼻,但是无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培养了一大批的顶级大师,可见这种方法一定有值得我们的道理。
“艺术是一种活动,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实践,并且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过程。”1
如果把文学比作一条河流的话,想追寻这浩瀚的源头,越往上游越发现是朦胧一片,对于文学的滥觞一直是众说纷纭,“诗乐舞一体”比较受认同。诗歌是所有文学的源头,我们要想深入理解一个作品,就可以用学诗的方式来学习,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节奏感,读出节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加上不少文言文很有节奏感,朗读起来很流畅,这就是我们古人写作所追求的“气”。著名学者周振甫这样说道:“刘勰提出作者‘情动而辞发’,这个‘情’指思想感情,作者有了思想感情想要表达出来写成文辞,读者看了文辞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桐城派提出的‘因声求气’就是要通过熟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论语》可以读出孔子的智慧与胸怀,读《孟子》可以感受浩然之气,读《桃花源记》可以感受世外桃源的美轮美奂……文言文的句式跟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读准停顿是读懂文章,读出共鸣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古人读书没有标点,要自己点出句读的重要意义。
(二)学生如何参与
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中的朗读课与传统的文言文诵读教学法应该有所区别,诵读应该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都要强调的环节,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中的朗读课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课前充分的准备,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与适当的及时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能灵活地开展,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多种能力的提高。
诵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课堂之上也可以以多种形式灵活地展示,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应该立足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实在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对每篇文言文认真研读,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去指导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学习活动。有的时候可以给出实用的参考文献,有时可以让学生去了解特殊的历史背景,有时可以适当地教给学生的诵读技巧或者必要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给出示范,还有些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给出恰当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得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准确地理解文言作品。
(三)课例展示
1.如朗读《小石潭记》,要能读出作者情感的纠结,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柳宗元,也能帮助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柳宗元的其他作品。文中主要是两种情感的纠结:一种是在自然美景前的闲适、审美的心境,开头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初看好像该用愉快的情感,高昂的语调去读,联系全文来看,充满了官场不得意的郁闷之情,文章的感情是前后呼应的,尤其是最后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压抑之久的郁闷之情再也遮挡不住,流露出作者无限的失落之前。这里可以用“文气”来解释,虽然文章中也存在着愉悦之情,但是作者的郁闷之情才是贯彻始终的,郁闷之情可以算作的本文的文气。根据文章最后的情感基调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在看到小石潭之前心情应该也是处于难以派遣的状态,寻找美景只是作者派遣内心郁闷的一种方式,只要内心的心结没有解开,再美的景色只能起到一时的麻醉作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读出本文的郁闷之情是本文朗读教学的难点。
其实这也是中国文人典型的儒道两种人生方式追求所产生的矛盾,一方面要入世,希望能做出一番成就能青史留名;一方面被压抑已久的感情也要寻找一个突破口,这是道家所追求的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就成为了文人们在官场被压抑已久的心灵港湾。知道了这样的中国士大夫的心理特点,我们才能准确地读出文章的感情,文章结尾无疑是要读出作者的郁闷之情,该用低沉、缓慢的语速、语调来读;开头作者发现美景的惊喜也只是一时的,只能冲淡作者一丝的压抑,所以只能用略微高昂一点的语调去读;中间描写的美景其实是作者是作者寻求心灵寄托的地方,也反衬了作者一颗被压抑的心情,所以只能用中等的语速、语调来读,这样读下来我们会发现全文都笼罩着作者不得志的失落之情,这也恰恰比较合适地读出了作者的心声。这些是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境,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可以指出这个方向,巧设疑问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自己去发现问题。
2.再如《人琴俱亡》
师:《人琴俱亡》记叙的是子猷参加兄弟葬礼的经过,人们都说“血浓于水”,兄弟之情也是一种“至爱亲情”。请大家自读课文,找出本文中的兄弟之情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吗?
生:子猷、子敬是亲兄弟,又是同病相怜,而且还是知书达理的名门之后,为什么子敬病逝之后子猷一点都不悲伤呢?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读书贵有疑”,你刚刚提的问题很有意义。有点不合常理,请问你说子猷一点都不悲伤有证据吗?
生齐答:语时了不悲,“了”是完全的意思。
师:“了”是完全的意思,那么“了不悲”就是完全不悲伤,看来兄弟感情不好,那么我们的编者这篇文章好像是选错了,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兄弟两人应该感情很好,从“恸绝良久”可以看出,兄弟两人感情很好,“不哭”并不代表不伤心。
师:有道理,这让我想起苏轼悼念亡妻的词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反而能表现出异常的平静。这说明子猷不是不悲伤,而是极度悲伤,大家认同他的观点吗?
生:我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从子猷的自问自答“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根据礼节,子敬去世,子猷肯定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子猷就能断定子敬已经过世,让我们感觉仿佛两人是有心灵感应,这是兄弟情深的体现。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感人,子猷跟子敬的血脉亲情只有当事人才能最好地感受,子猷虽然表面没有什么表露,但是子敬的去世已经够让他心痛的了,“语时了不悲”一个“了”字更加突出了子猷无以言说的苦痛。那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一句呢?
生齐读:“语时了不悲”,应该读得低沉、缓慢。
生自由说道:“了”字应该读出重音。
师:那我们来齐读下,按大家所说,读得低沉、缓慢,“了”字读出重音,我认为“了”最能体现子猷的心情,大家最好读出他的哪种无法言说的苦痛,试试看。
生齐读:“语时了不悲”
师师范:“语时了不悲”平静的表面隐藏着至深的感情。大家还能找出体现子猷对子敬强烈感情的地方吗?
生齐说:“子敬子敬,人情俱亡。”
师:这是子猷跟子敬的唯一的一句对话,却承受着沉重的兄弟情谊,你们都能读出子猷的哪些心声呢?
生:我读出的是子猷的无限痛心,对兄弟阴阳两隔的无限悲痛之情。
师:你读读看。
生:“子敬子敬,人情俱亡”(悲伤的感情,低沉的语调)
生:我读出的是子猷的失望之极,从后面的“月余亦卒”可以看出子敬的去世,让子猷顿觉世间没有值得他留念的地方。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深刻,子猷表面的冷静更加衬托出对兄弟的强烈感情。这让我想起了跟他们处于一个时期的“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阮籍,他在悼念自己母亲的时候,喝酒、吃肉,却被别人称赞,因为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来纪念他的母亲,甚至对以礼祭拜的稽喜白眼相对。这也体现了魏晋时期的一种风尚,因为当时清谈教流行,所以特别的举止更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子猷的做法也有这样的倾向。亲人的去世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有厌世的情绪,但是时间往往是最好的良药,子猷“月余亦卒”,可见子敬的去世对他的打击的确太大。怎样才能读出子猷此时的心情呢?
生:“子敬子敬,人情俱亡。”(缓慢、高昂、悲痛)
生:子猷的去世也可能是病重的原因,开头的“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说明两人都病情严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子敬先亡”只是一种偶然。
师:说得很有道理,“病笃”是病情严重的意思,可见子猷的身体也很不好。
生:我认为子猷虽然病重,但是子敬的去世对他仍然是个巨大的打击。“因恸绝良久”长久的悲痛对病重的人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师:很有道理,“良久”是很久的意思,“恸”是痛哭的意思,“绝”是气息中止的意思,都体现了子猷的悲痛无法自已。请你把这句话读一下。
生:“因恸绝良久”(动情,带哭腔)。
师:刚刚大家朗读的子猷的语言感人至深,子猷的举动也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请大家找出第二段描写子猷举动的语句,读出感情。
生:“掷地云”(大声、急促地齐读出)。
师:为什么这句要强调呢?
生自由回答:表达了作者的悲愤、失落……
师:“文喜看山不喜平”,情感的一波三折能让文章更有张力,子猷之前情感的压抑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对子敬的哭诉是兄弟之情无法掩饰的表现。有没有同学课前查过资料的?王子猷、王子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子猷为什么会采取这么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祭奠他的兄弟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下吧。
生:王子猷、王子敬是东晋时代的人,是小说《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时代。
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得挺充分的,《三国演义》描述的是魏晋时代的故事,那是一段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国家动乱的非常时期。大家能说说你们眼中的那个时代的人物吗?
生:曹操既是英雄也是奸雄,人称枭雄。
生:刘备、诸葛亮、关羽是明君、贤相、忠臣的化身。
生:乱世出英雄,五虎将令人敬佩。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三国虽然动乱但也英雄辈出。而随之而来的晋朝让百姓陷入了更加黑暗的生活当中,很多才华很高的人的都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很多人选择了明哲保身的隐居生活,如当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采取隐居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同时又用特立独行、率直任诞的行为风格来表示他们对现实的不满,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对魏晋风度很好的诠释。
生:那么子猷的“了不悲”可能就是他所追求的一种风范,是对生死看淡的一种坦然。
师:这样的说法很能体现当时时代的精神,大家可以来试试,读出那种看淡生死的坦然。
师自由朗读,然后请学生范读。
师:我们来谈谈这节课所收获的朗读技巧是什么?
生:要带感情读?
师:很好,朗读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别人。那我们究竟以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谁来总结下?
生:可以是自己的感情经历,也可以去感受其中人物当时的真实感情。
师:这位同学已经替老师总结好了,下面请大家根据你们的理解,带感情地自由朗读吧。
(三)教师的指导
1.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
&“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这种追求“点线的懂”的教法,不注重学生阅读文言文数量的积累。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观,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到生活的本源,文言文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文言文时能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最终也要落实到学生的学”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文中不合常理的地方,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质疑,并且能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有学生发现子猷“语时了不悲”不符合常理,有个学生觉得可能是兄弟感情不太好,接着又有学生找到了能证明兄弟两人感情很好的证据。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正是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质疑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现在是终身学习型的社会,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困境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有质疑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以上两篇课文的课例都是采用了这一方法:《小石潭记》先引导学生感受小石潭的景色带给人的欣喜之情,接着让学生质疑文中有没有传达作者其他的感情,学生进过反复诵读,终于体会了在短暂的欣喜之余是作者难以派遣的郁闷之情;《人琴俱亡》文章虽短,但是若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和作者的情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者正是在教学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质疑,给学生讨论的空间,学生才能一步一步地理解文中的人物,从而能对那个时代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文章虽短,却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在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地方帮助学生去了解那段历史,了解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心里,从而让学生了解魏晋风骨,读懂子猷跟子敬深厚的手足之情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现实无奈的心声。
3.指导要有针对性
首先,不同的文本要有不同的指导方法。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所在时代的影响,作者也一样会受到所在时代的影响。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跟他们的生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学《小石潭记》时帮助学生了解柳宗元的生平,是正确解读文本的关键,学生在了解了柳宗元坎坷的仕途和他对仕途难以释怀的性格之后就自然能够读出作者压抑在心中郁闷之情,也就能够体会出其“不可久居”的真实原因,景语跟情语就自然能够融为一体。
同样教学《人琴俱亡》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去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尤其是魏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魏晋风度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谈那个时期的大家熟知的人物,这样学生感觉不到难度,而且在学生谈到《三国演义》中人物时,自然会对那个时代有个大致的印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来解释魏晋风度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学生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子猷当时的心理了,朗读起来感受就更深了。
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法。一堂成功的课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学文言文也是一样,学生的接收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朗诵,我们总会发现有些学生天生具有朗诵的天赋,课堂之上教师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再做适当指导,在帮助他们提高朗诵水平的同时其他学生也能感悟一些朗诵的技巧。
二、表演课例
文学是综合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文言文教学如果让学生参与进入,让文言文学习成为他们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一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刚刚进入初中,之前没有接触过文言文的初一学生们,我采取了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激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到达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学生的准备
表演课例是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首先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读文言文,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不需要教师串讲来让学生去理解文言文,而是应该给出合适的方法指导他们去读懂文本,这里可以教会学生利用注释理解文本,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再利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另外表演课例是需要学生小组合作的,这个合作过程也是一遍一遍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过程。
1.疏通文本
&&&&学生要想能够把课本改成剧本,首先要能看懂课文,对于文言文就要先能疏通文本,把文言文内容转化为现代汉语。虽然大多数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文言文,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指导。但是学生凭着对自己参与课堂的兴趣和集体的智慧,是比较成功而且是创意的解读了文本。这说明文言文教学采取表演方式让学生来参与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
2.理解人物
学生们要想把这两篇文言文寓言表演好,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之上,还要对文中人物的形象做正确地分析,才能把课本剧演好,如这两篇寓言中的主人公,一个愚蠢可笑,一个不仅愚蠢而且还自负得很,学生们通过生动地语言对话及人物的神态描写,把这两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达到了深层次地阅读效果。而且学生们纷纷参与进来,在给每个人展现自己机会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次锻炼和提高。
3.了解时代背景
文言文所记载的时代距离现在教远,除了社会制度不同外,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跟现在也有很大的区别,正确地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言文。如《郑人买履》中所展现的不同于现在的生活场景,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集中的商业区,人们交易只能到集市上去,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才能理解“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刻舟求剑》中我们要了解古人出行南方水多多乘船,所乘的船也不同于现在的轮船,一般是没有船篷的,即使有船篷也往往没有栏杆,更没有地下室。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点之后,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船客的剑会掉到水里。
4.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因为我们上古的书籍主要靠竹简记载,既费时又费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言文语言必须简洁、凝练,后来的文言文也基本遵守这一规律。文言文语言虽然凝练,但不能影响作者的思想与观点,这就要求文言文的语言还要符合灵活多变的特点,这就出现了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的语法现象。
(二)课例展示
时间:战国时代
地点:郑国鞋店/郑人家里
人物:郑人(A)
&&&&&&卖鞋人(B)&
&&&&&&路人(C)
(幕启。A正在穿鞋)
A:(疑惑地)这鞋子怎么了?怎么穿着觉得怪怪的呢?(脱下鞋仔细观察,若有所悟)哦……原来鞋底破了个洞呀!看来只好出去买双新的了。(拿好钱,大步流星地迈着步伐出门,刚走到门口,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哈,我这脑袋怎么回事,我的脚多大还不知道呢。不行,我得回去量一量。(回到屋里,良好尺码,兴致勃勃地出门了,忘了拿尺码。)
(幕启。B正在宣传自己家的鞋子)
B:(大声地)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啦,本店鞋子便宜,款式多样,质量一流!
A:(惊讶地)哇,真有这么好的鞋子,我得进去看一看。
B:(满脸笑容)客官,你想要点什么?
A:刚刚听你广告喊得不错,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穿的鞋子。
B:我们店里有一款刚到的孔子签名限量版球鞋,你要不要看看?
A:那就给我来双球鞋看看吧。
B:好的,你看上哪双了?
A:就这双吧,多少钱啊?
B:12个铜板,你穿多大的?
A:这个……嗯……(从身上找到脚下,大惊失色叫道)啊!我的尺码呢?
B:(疑惑不解的样子)什么尺码啊?
A:等一下啊,我马上来!(急匆匆地往回跑)
(幕启,B在打瞌睡)
B:怎么还不来啊!(打呵欠)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人浪费了我多少金子啊!算了,不等了,收摊回家。
A:找到尺码后飞跑到集市,却不见了集市的影子。失落地往回走,遇到了路人C,诉说自己的经历。
C: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
A:(非常不屑)我是宁可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啊!
时间:战国时代
地点:江畔/船上
人物:A船家
&&&&&&B持宝剑者
&&&&&&C其他乘客
(江畔,远处划来一条船。)
A:(在船上,喊道)今天乘我的船有优惠了,原价十两银子,今天特价九两九。
B:(站立岸边喊)这边有人要乘船咯,有一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人要过江咯。
A:(停在了C的脚边,欣赏貌)果然一表人才,少爷,请上船。
B、C:一同上船。
B:(心怀嫉恨,亮出宝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你们见过这样的宝剑吗?
A:(无比激动)哇,好漂亮的宝剑哦!
B:哈,这可是本大侠的祖传宝剑,自古宝剑配英雄一点都没错,哈哈哈……
船突然一颠,剑掉入了水里,顿时不见踪影。
B:老天,你真是天妒英才啊!真可谓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我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此刻就就是我展示聪明才智的时刻。(说完在船上刻下记号,信心满满的样子)
(船停岸,B立即从记号处掉下水,半天摸上来一块石子。)
B:(不解的样子)真奇怪,以我那才华横溢的脑袋和周密的计算是不可能出错的呀!
A:(嘲笑的神情)船已经离开了原先的地方,但是剑还在原地不动,以你这种方法怎么可能找到剑呢!
(三)教师指导
1.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决定教学内容
到这节课从课例来看好像看不到教师的作用,但是一节课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示的。我们现在所谈的课程的理念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理念,指导参与式文言文学习活动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来,表演课例就是一种尝试。这两则语言语言都很简洁,从字面上看来我们只能了解到大致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基本是很难看到的。另外这两则寓言的也比较好懂,学生理解起来不难,那么如果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还是定位于传统的每字每句的串讲,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很低,那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尤其这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这一课应该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应该是比较困难的学习,由于他们缺乏文言词汇的积累,一开始就进行串讲并要求巩固的话,那就只会培养他们断章取义死读书的习惯。如果让他们以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表演的方式来学习文言文,就可以让他们在轻松的合作跟游戏中能理解文言文一些字词的意思。让他们尝试自己自己写剧本,是在培养他们反复研读文本的习惯,只有在对全面通读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写出剧本;让他们自己导演、表演,是在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思想的碰撞既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能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如学生所写剧本当中买履的郑人跟求剑的楚人,形象是非常丰满的,不仅有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还有旁边人的衬托。这都是建立在学生反复阅读、多次交流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文本读得这么深入;课堂展示促使同一个表演小组的学生要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同时也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同一篇文言文是可能有多重解读法,“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无意当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跟方式,教学设计中能做到吧学生放到第一位,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2.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
&“‘教师即课程’,无论是导向还是现实,我们都应该把这作为基点。”《寓言二则》语言比较简洁,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对寓言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解了,教师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两则寓言,对很多学生而言,应该都比较熟悉,故事的大致梗概不少同学都烂熟于胸,这种学情之下光讲课文中的文言字词,是很难起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采取让学生来表演的形式,学生觉得新鲜,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分配好任务之后,一开始比较混乱,大家一起嚷嚷,却不知道活动如何进展下去。这个时候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应该发挥作用了,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让小组进行分工,进行导演、演员、编剧、道具设计等人物的分工合作,任务明确之后学生清楚了自己的任务,活动开展起来就顺利多了。
在学生表演准备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如对文中人物的性格把握。买履的郑人最后是自傲还是自卑呢?学生们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读出郑人最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还有的学生看到文章最后郑人还在狡辩,可见他更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要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摆出自己的态度,而是让学生分别按两种方式来表演,最终结果大家一致认为以郑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方式表演更好,更具讽刺性。这就是教师开发课程的好例子,课程是灵活的,学生跟教师都应该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当中,这样的课程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程。
三、多元解读课例
文学的研究价值就在于能不断读出新的内容,经典作品更是因为其多种诠释角度而能长久流传。我们教学文言文,也应该教会学生多元解读的眼光,让学生得到正确文学素养的熏陶。文言文的多元解读,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解读角度来激发他们思考,或者直接给出别人的阅读疑问促进他们思考,也可以提供一些多元解读的范本,多元解读就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
(一)理论依据
&&&&1.文学作品的生命是读者给的,西方现代文学理念提出这样一句话“作者死了”,把读者抬高到无上的地位。其实在我们的古典文学领域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杜甫嘲笑那些贬低初唐四杰的人,这样说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陶渊明的那种绝世独立的审美追求,也是经过苏轼的解读才广泛被人们喜爱;王静安是用现代西方理念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他使得《红楼梦》名声大作。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应该是为当下的生活服务的,古人也总结了两种读书的方法,分别是“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一个是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一个是力求让知识为我所用。文言文是古人所写之书,记载的是古人的生活言行,我们现在还要学习它,是因为它仍然有很对对现在人的生活具有指导价值的地方。要让文言文这个宝贵的财富重新发掘出新的价值,我们就应该让文言文嫁接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上,用现代观念来理解是很好的方式。
2.对阅读取向的争议
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历时久远,解答了人类所面临的永恒问题,更在于其本身就具有的无限可能性,从而更具有价值。如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既可以当做历史典籍来读,也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欣赏,还可以作为小说来消闲,不管哪种阅读方式都会给人一定的启迪。
&“学生以何种方式阅读,是被我们的阅读教学所‘构造’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方式,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阅读方式。学生被语文教师所教的‘阅读’是特定方式的阅读,其中蕴含着意识形态。”“解构一直都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对抗”教师也可以采取构建主义的理论,为学生搭建平台,进行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指导,让他们知道文本想说什么,他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与其他文本有什么关系,它有想掩饰什么。
(二)学生准备
1.学会查工具书的来学习文言文
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会自己主动查阅工具书,这是一种重要的衡量标准。《木兰诗》这篇课文所展示的历史画卷是学生不熟悉的,如古代的征兵制度,学生只有查阅了正确的资料之后才能理解木兰所做的决定以其上战场前的一番准备。文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学生查资料之后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木兰形象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木兰诗》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比如其中有很多数词,之间甚至还有重复的地方,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学生就能明显看这两个时间是矛盾的,结合注释他们能明白三的倍数往往表示的是虚数,举一反三,对“军书十二卷”还有“策勋十二卷”这两句自然就能明白。
2.让学生学会总结问题
教师要是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有一大推的问题,但是学生们的问题很容易重复,若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则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基本可以疏通课文中的字词,通过小组交流,也可以让问题更加明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之后,主要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木兰为什么不做尚书郎?木兰为什么回家又敢以女儿身出现在伙伴们面前?
总结起来,可以看出学生对木兰形象比较感兴趣,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启发,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学会分析木兰的形象。让学生说出自己根据文本所看到的木兰的形象,这样就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也是课堂之上进行多元解读的基础。
(三)课例展示
下面是《木兰诗》多远解读的课例展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她本是一位邻家女子,过着平静的生活,突如其来的战火,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也成就了她的英雄传奇,她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木兰的形象。
师:谁先来试一下
生:英雄形象,勇敢无畏。
师:概括得很好,可以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见木兰战功显赫。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可见木兰英勇善战。
生:“将军百战死,将士十年归”可见木兰武艺高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勇敢、善战也是其他将领所具有的特点,同学们能找出只属于木兰的特点吗?
学生们纷纷思考
生:我认为木兰很勤快,&“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织布是木兰的主要的生活内容,可见木兰是一位勤劳的女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有理有据,勤劳的确是木兰的一个重要的性格特点,也一下子把木兰与其他的将士们区别开来,我们同学们在概括人物形象的时候,要学会找到人物最显著的区别于他人的特点。还有同学能找到木兰其他的性格特点吗?
生:我认为木兰是位爱美的女子
很多学生偷笑
生:木兰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扮,“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可见木兰很会打扮,木兰是一位爱美的女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也颠覆了我们对木兰的传统的印象,但是并没有影响木兰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反而让我们觉得木兰更加地真是亲切。可见这位同学的文学功底是比较深厚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力求读出新意,正所谓“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还有同学能读出别样的木兰吗?
生:我读到的木兰是可爱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仿佛能让我们看到木兰见到战友们惊讶状态的得意表情,木兰还有一颗孩子的心,她真可爱。
师:这位同学眼观很敏锐,她看到了木兰的可爱一面,你们还能找出木兰的其他面目吗?
生:我看到的木兰是孤独的,令人心疼的形象。
不少学生显示出疑惑的神情
师:可以为我们解读一下吗?
生:木兰从军是迫于无奈,可能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冰凉的战场令人不禁为这么一位弱女子的安全考虑。“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加上环境的渲染,把一个小女子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的确,木兰的成名其实是迫于无奈,她本来是一位长在深闺的小女子,无情的战火把她卷入了冰凉的战场,刚刚那一段环境、心理描写的确能让人感受木兰孤独、无助的一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朗读一下,感受木兰的那一份孤独与无奈。
师生齐读文章第三段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很好,我们揭开了厚重的历史面纱,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木兰形象,所谓“读书贵有疑”,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收获,对于木兰的形象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生:看到了木兰淡泊名利的好品质。“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从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功名,可见木兰对名利的淡泊。
生:还可以看出木兰的孝,亲情至上。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越是解读越是能发现木兰更好的美好品质,在有些地方,人们甚至都把木兰当做神灵来崇拜,可见人们对木兰的喜爱程度之高。《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木兰的形象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看法,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关于《木兰诗》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吗?
生:请问老师,木兰究竟是哪里人?木兰姓什么?我查的结果跟旁边同学不一样。
师(微笑):问得很好,还有吗?
生:木兰的结局究竟如何,我看一些电影、电视都对木兰的命运有不同的安排?
生:木兰究竟从军几年?文中有的地方是“十年”有的地方是“十二年”?不管哪个是对的,这么多年这么木兰的姐姐还在家里没有出嫁呢?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下面的注释,就可以明白“十”跟“十二”都非确指,一般三的倍数都非确指,如“韦编三绝”“三人成虎”等。关于木兰其人的原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不要说木兰的姓了,所以文中出现很多疑点也是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重新塑造人物形象,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让文学作品更具魅力。
(四)教师指导
1.指导要找好突破口
一本多读的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读书方法,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师采取的从木兰形象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让学生来谈学生就比较有话说,又增加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机会。学生对木兰的形象畅所欲言,教师一次次地要求结合课文,让学生对文本越来越熟悉。
2.质疑要循序渐进
说出木兰的形象,学生即使没有看过课文也很有话说,但是怎样才能以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那就是光有这一个问题难以解决的了。如《木兰诗》的教学课例中,教师先肯定了学生们概况得很好的木兰作为一位将士的英勇、善战的特点,又提出让学生们找出只属于木兰的不同于其他将士的特点,这就引导学生从一个女子的身份来看待身在军营的木兰,学生自然看到了木兰从军的迫不得已,也看到了木兰原本的勤劳,还看到了木兰对父母、亲人的依恋。这样学生就能对木兰的形象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自然就能理解为什么木兰不用做尚书郎了,明白了木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以一个女子的形象来看待木兰,我们就能看到木兰的可爱,木兰的美,还有木兰的俏皮,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木兰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形象,而不仅仅是英雄的化身。为什么木兰会成为英雄的化身,那也是一种英雄崇拜,甚至有些地方的木兰庙会是把木兰当做神在祭拜的。这其实也是文学作品对人物的重新塑造,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就能明白《木兰诗》既然是民歌,那么木兰就是人物眼中传统美德的化身,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化身的木兰身上既具有普通人的性格特点,有一些不同寻找的经历也属正常。因为木兰是一种美德的化身,就会收到很多人的喜爱,自然扯上一点关系的人都会把木兰归为自己的同乡,这其实是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这篇课文如果继续挖掘下去,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心理。
3.注重“非指示性”教学
“‘非指示性’教学的教案更强调教学过程的回顾,对课堂教学做真实的、反思性的回顾与分析。”多元解读课例的设计正是借鉴了“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不设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设标准的问题的答案,教师的“教”完全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要重视学情,不仅上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调查了解,课堂之上也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组织教学。《木兰诗》的多元解读学习活动能比较顺利的开展,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前做了调查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整个教学流程才能激起了学生的广发积极的思考。
多元解读目的在于发现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学生的思想越是碰撞得厉害收获就越大。所以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就不能不死,不仅木兰的形象具有多元解读的意义,而且木兰形象的意思同样具有多元解读意义;还有由于《木兰诗》是民歌,应该是流传很广泛后经过文人的润笔才以比较固定的方式传下来的,所以文本里面也可能有些矛盾的地方,比如木兰从军十年“小弟”已经成年,“能磨刀霍霍向猪羊”,但是“阿姊”看起来还没有出嫁这就有些奇怪;另外对于课文下的注释,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出郭相扶将”中“郭”课本注释解释为外城不太通,木兰父母年纪已高,相互搀扶着走出外城不太可能,&“郭”还有一个解释是物体的外框或外壳,引申为“篱笆”更加恰当,&“出郭”是说木兰的父母互相搀扶着走出自家的篱笆迎接爱女更与文本吻合。
多元解读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情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的方式,也是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一种理念,同样是以学习活动获得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提高。
四、课外延伸
(一)寻找生活中仍在使用的文言字词
前面已经论证过,文言文跟现在的白话文都是一种书面语,它们之间是有传承关系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发现这种传承,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比如讲到《刻舟求剑》中“是吾剑之所从坠”这一句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所”字的意思,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所”字的,学生会很容易地找出“派出所”“婚姻介绍所”“厕所”等词,再让学生归纳总结,会很快得出“所”在文中的意思的表示“地方”的意思。
还有文中的“楚人有涉江者”,可以找到生活中跟者有关系的有这么几个词:读者、作者,记者、访问学者等,也能很容易地知“者”有“什么的人”的意思。
“持汤沃灌”中“汤”是热水的意思,而我们当地还有澡堂开业挂“开汤”的招牌,这里的“汤”也是热水的意思。
像这种从生活中找文言文词义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得更加地牢固,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就在身边,从而没有了畏难心理。此外文言文词义的用法还在成语中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如果能打通成语跟文言文的联系,就能让学生学习文言文更加高效,另外也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迅速地提高。下面是我以苏教版《语文》课本为例所列举的几个例子:
“狼亦黠矣”、“人云亦云”中的“亦”都是“也是意思”。“楚王闻之”与“充耳不闻”中的“闻”都是“听说”的意思。“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与“掩耳盗铃”的“盗”都是“偷”的意思……我们发现,只要留心,这样的例子真是俯拾皆是。
(二)古代礼仪的学习活动
现在流行的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我们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要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最好能让学生去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文言文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儒家特别强调“礼”,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玩一些礼节方面的游戏,这些都为他今后的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很多地方的学校都重新掀起了学习经典的热潮,有的地方还会模仿古代的拜师礼,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作为传统传统思想的主要载体文言文则更加能够发挥这个功能,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能从这个方面活得灵感。
古代礼仪比较繁琐,我们可以选取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比如拜师礼、向父母问安、朋友见面的礼节等。这些活动的展开以学生自由上网学习,自由排练为主,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让学生来汇报表演。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活动让学生对文言文更加感兴趣之外,也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不仅更加彬彬有礼,而且很沉醉于文言文的世界,文言文中的很多语句都成了学生的日常用语,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成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环节。
(三)重温古代风俗及游戏
这是对上面一点的补充,针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学习文言文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古人生活的风雅,对他们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比如在讲《&&/font&对联&六副》时,可以给学生传授一些对联的基本要领,带领学生一起玩对对子游戏,因为对知识加以运用,学生就能很好地了解对联的一般要领,也能更好地欣赏课文里的六副对联。
如讲授“荷”专题时,可以加入古代斗草的游戏,这样既可以丰富的学生知识,也能理解文人墨客们义务抒怀的手法。如果再加以拓展,带领学生去欣赏《红楼梦》中各位姑娘们斗草的情节,还能让学生通过斗草这个游戏学会分析其中人物的性格。游戏教学看起来很轻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也能让文言文课堂更加充满书香气息。
(四)学生如何参与
让学生自由去收集有关古代风俗的资料,集体交流,选出比较感兴趣的几个风俗,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决定以哪种方式来展示,可以在课堂表演,也可以讲座或者发布会的形式公布,还可以集合多媒体进行资料的展示,其中有些跟节日有光的风俗还可以让学生们去感受节日的氛围,吟诗咏怀。正是这种轻松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展现自己,更加容易地感受文言文的意境。
正是因为课前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开放,课堂就成了学生们纷纷要求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有的学生表演欲比较强烈的,就可以通过自己在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课堂之上表演得有模有样。比如拜师礼、见面礼等学生不仅掌握了其中的重要环节,而且还带有时代特色,而这种改造本身也是以学生对古代风俗的充分了解为前提的;讲座的形式在满足学生过过教师瘾的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叙说古代风俗的同时能带有自己的见解;资料的展示则更加灵活,我们合理利用了班级后面的小黑板,成了学生展示古代风俗的一个窗口。
一些古代游戏更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比如射覆、猜谜语、对对联等,在现在还是比较流行的,可以让学习在这些游戏当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重温古代风俗跟游戏,主要就是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氛围,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给予适当的鼓励跟指导,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延伸到课外。
像寻找生活中常用的闻言字词这个学习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去进行,学生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把在生活中发现的文言文字词用法一个个地记录下来,养成他们爱读书,学会记录的好习惯。一定时间积累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所整理的单个的文言字词有哪几个常用的用法,因为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就比较记忆。
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交流所发现的文言词的新用法,帮助学生整理同一个词常用的不同意思,关注学生发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如课堂遇到有学生已经整理出的文言字词的情况,就可以请学生来阐释这个词的有哪些意思,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判断课文里用哪个意思比较妥帖,这样就可以让课后的准备工作也为学生的课堂服务,让文言文教学走进良性循环的状态。
(五)教师如何指导
1.学习活动要注意创设情境
古代礼仪的学习活动以及重温古代游戏,都是为了替学生创设一个更好的学习文言文的环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困难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不习惯,还有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创设一个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作品,文言作品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文言文作品不可避免地会传达作者的感情,人又必然会收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传统文化很注重亲情,“百善孝为先”表达了古代对亲情的看重,尤其是对父母的尊敬。古代习俗也很重视亲情,用餐都讲究让老人先坐、先动筷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模拟古人用餐,来感受中华的餐桌文化还有一个大家庭的浓浓亲情;比如中秋赏月的习俗,也是传达了亲人团聚的那份喜悦,对月的喜爱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月既是团员的象征,也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东坡的“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就是以月表达了自己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还有端午的习俗,体现了爱国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主旋律。
通过重温古代习俗跟游戏,既可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言作品中的感情,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塑造。
2.要让不同层次性的学生获得提高
寻找生活中仍在使用的文言字词这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对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能够比较好地辨析一词多义,这对于考试是非常实用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直接的收获,这是对培养学生养成读书记笔记习惯的一大鼓励。学生在自己整理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尝到乐趣,长期积累下去也会极大地丰富自己的词汇,这对于阅读跟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所有的课外文言文学习活动都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在这个前提之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想了解的文言文中所展示的风俗习惯。文言文学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串讲法,学生课外自由的阅读,让学生在文言的世界里自由的涵泳,自然能够接受文言文所带来的文学的熏陶。现在的文言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积累太少,只管记考试要考的知识点。就如同练功一样,只练招式,不练内功,本领是很难提高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较高的境界。
文言文的文化是教学中最难处理却又是最重要的一项,没有了文化支撑的文言文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如没有灵魂的人。文化是需要人去感受的,课外学习活动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传统风俗跟古代礼仪的学习,能让学生感受传统主流文化;寻找生活中仍在使用的文言字词,能然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脉相承,就比如称呼都能显示出中国人谦虚的美德;古代游戏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流觞曲酒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自然之趣。学生在丰富的课外文言文学习活动中感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读到具体的文学作品就自然能够产生文化层面的认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用文言文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