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属于金融学还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

经济学与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我的图书馆
经济学与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一无所长、一无所知、一无所长。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把经济学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金融学往往划分在应用经济学下,是二级学科。往往认为经济学是金融学的基础,金融学是经济学在金融市场的具体应用。
两者比较来看的话,应该说主要是研究的主体或者说切入点不同吧。
经济学是针对人类经济活动、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的社会科学。
所谓经济活动,是指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行为,
金融学则是将“货币资金”视作这个“有限或者稀缺资源”来进行深入研究,是经济学在货币领域的深化和细化。
举个例子来说:
研究一个国家(经济主体)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行为),这是经济学的范畴;其中,利用货币发行、基准利率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这部分同时也是金融学的范畴。
研究商品的供需关系(经济规律),这是经济学的范畴;具体到货币的供需关系——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空间分配[流通],这部分同时也是金融学的范畴。
当然,随着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这一分支衍生出了很多交叉学科,比如财政学、公司金融、行为金融学等。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能限制住学习的只有你…
首先,金融学的确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回答中有人说金融学包含在经济学这个大类之中 ,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如今金融学已经从经济学中相对独立出来,现在的金融学也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但是它还依旧停留在现代经济学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内.这也是很多人搞不清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原因之一)现在的金融学主要是研究公司、个人、政府、与其他机构如何招募和投资资金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与外汇的买卖,股票、基金、债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和国际货币结算等等 。而经济学相对宏观,
它包括金融、国际贸易、财政、税收、保险、会计、统计、等相关科学(我有些时候会有经济学杂而不精,相对笼统的错觉 )它们的根本区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研究方法不同。从微观的角度来说,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当近似的:建立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在此目标下追求定价的合理性,以形成一个合理的均衡价格体系。但是金融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却导致了其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与经济学存在较大的不同。 其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供求分析和无套利分析的区别。分析差异。金融学较多地使用连续时间分析,而经济学则较多使用离散分析,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学是关于跨期和不确定性(我认为是金融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的学科,运用连续时间分析具有技术上的便利性。而现代经济学基础部分仍然主要以(比较)静态分析为主。
,证券分析师
觉得这些答案都还没有直击要害的回答问题。我这么说吧:区别:1. 经济学是解决在“物力有限而人欲无穷”时如何使两者达到均衡。可以看到经济学更宏观,也更社科,在美国很多大学经济学系是放在社科院下而非商学院下(btw这就是说有的大学经济学可以不考gmat)。主干学科宏微观经济学基础模型都是从“需求——供给”模型中寻找均衡点出发的,结构较金融学中的简单。后期需要依赖计量手段对这些模型提出宏观关系进行佐证,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2.金融学是解决在“收益越大则风险越大”时如何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降低风险。可以看到金融学的视角较经济学微观,且金融学必在商学院内。金融学的主干学科非常多,但学习目标无非是如何衡量一家公司或者一种金融产品的盈利能力是否与其带来的风险匹配,从而寻找投资甚至投机的机会。金融学使用的基础模型纷繁复杂,有简单的(例如资产=负债+权益这种恒等式以及一系列收益公式),也有复杂的。联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经济学的本科肯定也会学财务管理课程,学金融学的本科肯定也会学宏微观经济学。
,微信公众:巴斯光年;知乎专栏:漫步金融街
我从经济学、金融学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一下两者的区别。二战前,金融学基本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多以定性分析为主,采用的是经济学的供需平衡分析方法。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笑言:“只要学会了‘供给’和‘需求’两个词,一只鹦鹉就能成为经济学家”。这话虽然调侃的成分大一些,但是也揭示了经济学的本质:理性经济人在面对稀缺性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缺乏精确的数量分析,严重制约的金融学的发展。历史总是需要英雄和天才。经过了漫长等待,直到50年代初马克维茨老先生横空出世,提出投资组合理论,彻底宣告了现代金融学的诞生。从此定量分析在金融学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img src="/DownloadImg/3/.jpg" data-rawwidth="887"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7" data-original="/c15f44e461b1020cd84c0_r.jpg"&历史车辆滚滚向前。金融学彻底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里程碑,是MM定理的推出。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在《美国经济回顾》(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以及投资理论》(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揭示了改变企业资本结构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朴素的真理。而Modigliani和Miller使用了无套利均衡方法,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MM定理中“无套利均衡”思想,是现代金融学的核心。我们甚至可以夸张地说, 只要学会了套利这个词,一只鹦鹉都能成为金融学家!而这也是金融学和经济学,最大的区别。
,北京大学 在校研究生 政治经济学/人生哲…
真正的金融学是finance,在商学院门下,主要领域是公司财务,金融市场,资产定价。国内所谓微观金融。国内财务管理专业类似,但缺乏金融市场,资产定价之类的课程。国内的金融学传统上是在经济学院门下,以货币银行、商业银行学、宏观经济学之类为主干课程,也涉及金融市场。这是我国长期金融系统落后,以商业银行为主力的背景下才有的现象。国内所谓宏观金融,其实是国外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北大光华在国内最先引进微观金融作为主干课程,培养的毕业生深受外资投行好评,以百万薪水,一时间名声鹊起。最近几年,国内基本上所有排名靠前的金融学专业都改为国际接轨了。
,PhD in Econ
从范畴上划分没有直击要害,根本在于方法论上已经分道扬镳。例如要决定自行车的价格:经济学家会问:(1)有多少居民?他们有多少收入?他们的活动半径有多大?......(2)成本结构如何?有多少竞争者?有多少替代品?......(3)这个价格要使得需求(1)等于供给(2)噢。金融学家会问:(1)市场上龙头多少钱?轱辘多少钱?链条多少钱?气门芯多少钱?......(2)整车价格不能比买零件重新组装卖的得更高噢。以上。
,美帝留学,HR相关。
在美国大学中,经济和金融分属于两个不同学院,完全不同的学科。经济学(Economics)属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在社会科学院或文理学院下,研究一切社会中宏观以及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和本质;而金融学(Finance)则属于商科(Business),在商学院下,主要研究公司类商业资本的运作。不知道楼上为什么那么多人竟然说金融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仅仅是因为两个名称听起来中文很相近?
,闻香识女人
正在学习金融经济学,最近对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有很大的感悟:现代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部分和微观金融部分 宏观金融学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可以理解为现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 微观金融学虽然与微观经济学密切联系,但是有所不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套利分析”的均衡思想,而微观经济学是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历史角度: 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的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历程。而金融学恰恰相反,最早的金融研究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等对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和相应的货币供求问题以及利率决定等问题的研究;新古典后期的经济学家们,如Wicksell,则通过利息理论把宏观金融问题与一般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等集合起来考虑。 最后,当凯恩斯革命引致的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时,宏观金融学也相应形成,其核心内容就是货币经济学,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封闭的研究环境逐渐拓展到开放的经济环境,国际金融问题(有人将之称为开放经济下的货币经济学) 也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而在微观金融学方面,由于市场现实的不发达,虽然在今天来看,早在 1728年 和1738年 就已经出现了对不确定环境下决策准则的初步思考,20世纪早期 等人也已经开始进行均值一方差的决策分析,然而最初的微观金融仍主要停留在道·琼斯式的简单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经验法则 水平上。直到 20世纪 50年代前后,以 VNM的期望效用公理体系的建立和 马科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为标志,微观层面的金融学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 微观金融学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个小故事:话说马克维茨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在论文答辩时,另一位当时已经享有盛名、后来也以他的货币主义而获得诺奖的弗里德曼呵斥他“这特么不是经济学”,为此,马科维兹后来不得不引入以收益和风险为自变量的效用函数,来使他的理论纳入通常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 到后来的后来,夏普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托宾提出两基金分离定理,莫迪里阿尼和米勒提出著名的公司财务MM定理,这些理论的慢慢推出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无套利思想,论证过程也比引入一般均衡框架简单的多。从无套利假设出发就已经可以为金融产品的定价得到很多结果,从此,金融经济学就开始以无套利作为出发点。结论:宏观经济学和宏观金融学区别不大微观经济学和微观金融学区别很大,一个是供求均衡,一个是无套利均衡贴张图便于理解:唠叨几句话: 回顾经济学、金融学的历史,可以知道很多东西...历史很重要。参考文献: 金融经济学十讲 史树中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 邵宇
,有点儿意思。
金融学发端于经济学,但如今已经从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学科.现代金融学也象经济学一样,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入手(行为金融学考虑了非理性行为),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考察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配置中的机制和作用.但是金融学有区别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说金融资产定价中常用的无套利分析,实际上比经济学中的供求定价分析更具有一般性,在市场中更容易实现.金融学区别与经济学的另一个的特点是前者考虑了市场中的随机因素,因此市场主体的预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概念比金融广得多 金融是经济的一小个分支,只是有自己的侧重点 经济学是一个一级学科,金融学是一个二级学科,在经济学之下,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方式、道路等。是比较宏观的了,它对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农业等。金融只是对一个国家经济领域中的金融方面进行研究,比如货币、证券、金融市场等。
,我是以为大三学生,学习经济学,希望能在…
通俗点理解,我觉得金融学就是关于资金流动方面的活动。经济学的范围更广大些,一起能和生活联系的活动,基本都是经济学的范畴。
,学生、金融、经济。篮球
同学们都从宏观上进行了解释,我个人在学习中的体会是,我国的金融教育更偏向宏观金融学,所以经济金融关系相对密切,如果从微观角度入手金融学对随机性和动态性的研究要求异常突出,也就是跨期分配的研究问题,这个维度上金融的难度更大,在资本定价等方面尤为突出。另外由于金融的铜臭味大量火箭专家的加入让金融的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知识交融化各种学科的理论你都有可能看到特别是物理。(二流学校金融工程研究生,学的不多,很多知识还holdbu不住)
,Is the concept simple? Is the logic cl…
个人理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各种资源最优化配置的,金融学仅仅是研究货币的
认为金融学是在经济学分支不是错也不对,因为所有人类社会行为都是经济学研究范畴,所以此学科在很多发达国家为基础课程,供需关系不只是金钱才有。而金融学主要是研究资产资本运作增值,反正对资本的研究运用。 明显例子有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分,虽然都有银行两字但它们服务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盈利为目的,一个是以控制社会发展为目的。
,不靠谱金融学人
金融学从经济学一般均衡论引出了,通过无套利定价论逐渐摆脱了一般均衡论的框框。之后出现套利定价论、投资组合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形成了现代金融学的框架。
,外向的孤独患者有何不可
基本现在business school的专业都算是economics的分支学科,economics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真正的finance是corporate finance,在国外学finance就是学这个,而国内的finance还算是marcoeconomics。曾经听过有句话叫“亚洲无金融,中国无金融”,亚洲非要说有的话香港算一个新加坡算一个,主要金融市场还是在美国还有英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地区。所以由于金融市场落后,而且在中国金融毕竟算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产业,市场和国外差距还比较大,学校方面更是还不能完全跟上步伐。不过好在现在逐渐都在和国际接轨了。
经济是吹宏观,金融是吹微观。不过我还是觉得金融好学一点。好吧,可以被折叠。
,在读本科 金融专业
个人认为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小小分支
1. 维度不同:金融这个学科具体来说就是两大分支corporate finance和asset pricing,不管是哪一部分都与金融经济学这个概念有所不同的。Monetary Economics传统上还不完全算是金融学的范畴。2. 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学的各种核心idea就不说了,但边际的概念和均衡的概念贯彻始终;而金融学有相当一个部分是从non-arbitrage的assumption推出来的,摆脱了经济学自身的研究框架,也正是在这个角度Larry Summers管金融学叫做"ketchtp economics" (1985).3. 不过两个学科在empirical研究的角度方法估计是大同小异吧。
国内和国外对于这两个学科有不同的划分。①国内的划分中,经济学是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可以划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包括财政学、金融学、税收学等。可见金融学是从属于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同时在金融学这个二级学科下又有设置货币银行、保险、信用管理、金融工程等三级学科,这样看来就很明确了,即“金融学是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二级学科”。②国外的划分中,金融学是属于商科的,国外的金融学(finance)有点类似于国内学的财务管理(corporate finance),和财务会计(FA)与管理会计(MA)有知识的交集和重叠。而国外的经济学则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各有侧重,但归根到底是将复杂的经济现象抽象成具体的数理模型,解释现象并预测未来。此外,国外的商科(business)是侧重于实务的,强调在企业和公司内解决实际问题,讲求管理的技巧和战略的选择。③ 国内国外的金融学内容上也有差异,国内的金融学很多还包括货币银行、经济金融周期等宏观理论(以人大金融学为代表),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学科在国内发展形成的,这些理论事实上属于国外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国外的金融学则纯属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关注投资与筹资的决策,研究企业的成本收益和利润税收等问题,当然现在国内也把该部分成功引进。
1) 經濟學目標是指出行為改變的條件。金融學目標是提供跨時空的資源配置。2) 行為未必都發生在市場中。金融只能發生在市場中,它先有貨幣這前提。3) 經濟學類似基礎研究,只問為何發生不問應不應發生。金融學類似工程學管理學,只要求工具好用。
,爱好读书,专业金融
我的理解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体的运行情况,包括宏观和微观,而金融学是这个经济体运行中的一环,是为经济运行提供服务的一个学科
金融学包含在经济学这个大类之中
馆藏&1980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金融稳定才是第一国策。金融稳则经济稳,经济稳则国家稳。光靠你們几个股民能蹦哒到哪_转发(zf)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金融稳定才是第一国策。金融稳则经济稳,经济稳则国家稳。光靠你們几个股民能蹦哒到哪
金融稳定才是第一国策。金融稳则经济稳,经济稳则国家稳。光靠你們几个股民能蹦哒到哪?
  沪指今日延续疲弱的表现,最终小幅收跌0.79%结束一天交易,收报3078.61点,五连跌失守3100点整数关口。市场成交量依然低迷,合计成交4192亿元,行业板块普跌。  本周分析师们聚焦于金融监管全面升级对市场的影响,普遍认为金融监管对市场情绪造成不断的扰动。A股市场受较大抑制,建议投资者耐心谨慎、防御风险。  海通证券:等待也是种策略  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指出:①倒春寒至今虽然指数跌幅不大,但个股跌幅中位数已达11%,震荡市的回撤幅度已可观。从监管窗口期及情绪指标看,仍需时间消化。②市场可能进入低波动的磨底期,这个时期个股会分化,龙头公司估值和盈利匹配度更好,而且往往孕育未来领涨行业。③短期保持耐心,等待也是种策略,中期坚定信心,盈利改善是核心。继续持有绩优龙头股,下半年看好金融。  应对策略上,荀玉根指出,保持耐心,坚定信心,等待也是种策略。4月中以来市场的下跌是倒春寒,不是冬天,诱因是金融监管使得资金面阶段性紧张。市场回调空间有限,但需要时间消化,银监会监管摸底自查到6月12日才结束,成交量和换手率等情绪指标也显示调整需要时间,耐心等待。展望中期,中枢抬升的震荡市未变,核心逻辑是基本面改善。等待也是种策略,当前要保持耐心,展望全年则坚定信心。  具体地,荀玉根建议继续持有一线股龙头股,下半年看好金融。维持前期一直强调的配置逻辑,A股进入二维投资时代,消费升级+主题周期+价值成长,选业绩增长确定的一线龙头股。本轮消费股走强不是简单抱团,而是消费升级的结果。这次消费升级以三四线城市为首,源于四个动力:人均GDP迈过拐点、基建的消费效应出现、渠道下沉和产业转移、人流和消费倾向变化。金融股低估低配本质上原因是对宏观经济企稳没信心,下半年只要经济增长平稳,就会修复对金融股的预期,而且金融监管加强最终利于大银行。  兴业证券:防御风险仍是第一要务  兴业证券王德伦团队表示,监管继续加码,风险偏好将持续收缩。本周保险监管再度发力,继4月下旬连发三文后,近日又发布了《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并对安邦人寿下发监管函,三个月内禁止其新产品申报。金融监管压力下,市场风险偏好将持续收缩。经济压力叠加流动性压力,导致股、债、商品“三杀”。因此,后续防御风险仍是第一要务。  投资策略上,王德伦指出,结构上,一方面增强大银行、大保险等防御性配置;或立足中长期,从基本面出发,布局业绩良好、估值合理但由于被近期的市场错杀的品种或板块。推荐防御型配置,首推“红旗招展”,包括大银行、大保险、大建筑、绩优成长白马股、供需改善黑马股。  华泰证券:信用收缩是那根稻草  华泰证券戴康策略团队表示,今年二季度与去年下半年以来最大的不同是A股核心驱动力已经由盈利能力修复转向货币信用双中性偏紧导致的贴现率上升。我们认为A股投资者更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信用从之前的中性转向中性收紧,标志是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加码和金融去杠杆加速带来的银行表外信用创造收缩。历史上货币政策+信用扩张双紧的组合对股市不利,流动性压倒盈利。  投资策略上,戴康指出,从上周的金融去杠杆政策节奏发酵速度看,短期风险偏好冲击最大的时候可能正在度过,而从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异常平坦化来看,我们预计短期流动性持续紧张亦难以维持。中期看抱团取暖会继续,配置两类股票,蓝筹龙头股与主题之王雄安,两者之间有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行业配置继续关注ROE处于景气阶段且有向上趋势的建材/化学原料/电子;同时关注具有大市值+业绩稳定性的价值龙头个股(中国人寿/老板电器/长江电力);主题投资,继续坚定布局雄安主题,关注“绿色雄安”(先河环保/首创股份/恒泰艾普)与土地基建(京汉股份/金隅股份).  安信证券:短期修复与阶段性困局  安信证券陈果团队认为,从周度的时间维度,市场短期在流动性预期冲击后,如无新重大外部因素,有技术性反弹修复的需求。从月度的时间维度看,PPI同比增速数据还将趋于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以及联储加息,利率水平还会有所上升。但此后,PPI会稳定在一定水平不再下滑,市场会走出休整期。从季度及以上的时间维度看,我们对A股市场的看法是震荡向上。  同时,金融强监管本身不会产生制造债灾,而是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银行业务离不开同业这是国际惯例,债券市场的杠杆也不可能没有,而利率更不能上升过快这将伤害实体经济,这显然也不是“脱虚向实”导向的初衷。投资者对金融去杠杆的目标与力度预期一旦明朗,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都将回归内生逻辑。  对于未来,安信证券表示,未来市场走出休整期困局,最重要的是需要看到企业盈利同比数据不再下滑或开始好于预期,这核心来自于价格。一季度GDP同比名义增长14%,价格贡献超过一半。虽然3月需求量的数据平稳,PPI同比在3月拐头向下后,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迅速从1-2月的31.5%回落了7.7个百分点,这个趋势在二季度会继续。但我们认为PPI同比在下滑数月后会维持稳定,因为PPI下降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大量的新增产能,而是存量闲置产能对PPI高企的响应,一旦PPI回落,这种响应就迅速消减。需求量是企业盈利的次要驱动力,从欧洲的外需到国内的三四线房地产去库存情况,都告诉投资者不应过度悲观。  天风证券:关键指标显示需求走弱,盈利高点或已过去  天风证券徐彪团队对4月下旬中观行业重要变化进行了透视。上游资源类:①经过4月上旬的调整以后,包括焦煤、焦炭、动力煤、基本金属在内的上游工业品横盘震荡,同时CRB工业原料指数4月以来掉头向下后暂时稳定在年初的水平,意味PPI在4月将继续下行。②进入4月下旬,钢厂在价格回落的情况下果然开始降低高炉开工率(从3月底的77.35%降至目前的76.52%)、同时主动降低炼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从14天降到13.5天),焦煤焦炭需求、价格继续走弱。③动力煤价格四月持续调整,需求层面上来看,4月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显著下行,六大集团煤炭库存被动提升,对煤价形成抑制。④4月下旬国内金属走势疲弱,此前强势的铝也回落,国内铝库存继续维持在高位,仍然是隐患,继续上涨的动力在于供给侧改革的超预期。  中游制造类:4月下旬开始,在钢价连续回调以后,钢厂降低高炉开工率,并开始加快库存去化节奏,现货期货价格在整治地条钢的预期下有所反弹。另一方面,水泥价格4月下旬总体平稳,没有进一步涨价,显示需求并不存在太多超预期因素。  中游工业服务类:①海运景气度自2月中旬开始复苏,4月下旬拐头向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以及欧洲的政治风险给全球贸易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难以独善其身;②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4月同比增速显著下行,工业增速大概率回落;③17Q1火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继续下降,火电供给侧效果开始显现,继续推荐火电主题。  下游消费类:4月上旬开始房地产销售整体走弱,一二线大幅下行,三四线同比也转负。  国金证券:阴霾并未散去  国金证券李立峰团队表示,美国5月FOMC会议强化了美国加息周期延续的预期;随着法国大选前景清晰,叠加欧美经济数据整体向好,全球风险偏好处于高位。4月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下周将逐步披露,4月PMI指数回落已彰显“经济景气度高点已现”,新增信贷受制于地产调控以及金融监管。政策由“稳增长”转向“金融监管全面升级”是触发“股债商”三杀的重要因素;随着金融监管的推进,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将逐步体现  投资策略上,“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主题指数已有较大涨幅,后续相关主题子板块将进一步分化,市场寄望于新的主题接力。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前期市场偏暖的因子有所弱化,如:国内经济景气度高位小幅回落,政策由“微幅刺激经济”转向“加强监管”,银行间回购利率中枢上移等。由此,我们建议熬过这一段“气流期”,谨慎待时,下一个指数企稳时间窗口或在6月中旬前后。  行业配置上,主要围绕“区域规划、消费升级(季节性旺季)、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关停产能)”这三条思路来配,分别对应“港口、节能保、电网设备、家电、航空、汽车电子、钢铁”等。主题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雄安新区(国家大战略)、PPP(污水处理,土壤修复)、海绵城市、央企混改(民航)、新能源(特斯拉)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等。  东北证券:市场缩量整固进度放缓,多一些耐心  东北证券陈亚龙团队指出,市场缩量整固进度放缓,即使剔除雄安因素仍未达到缩量整固终点。另外,市场情绪可能已经过于放大近期监管因素的影响,相比于经济下行、系统性风险暴露、国际事件外部冲击等因素所引发的A股市场下行,金融监管对于市场的扰动仍然存在较大的可调控性,不应把监管因素作为市场恐惧进一步增加的理由。  热点主题上,虽然按照A股过往的反应模式,临近重大事件的兑现节点可能出现获利了结压力,但从实体活动来看,峰会却是推动市场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新的开始。从市场此前对一带一路主题的理解和讨论来看,我们认为认知差和确定性两方面属性仍然有望对一带一路主题行情带来延续支撑。一带一路峰会将至,相关信息密集发布,峰会之后仍将有望成为市场持续热点  招商证券:五穷六绝是真的么?  招商证券张夏团队对五穷六绝进行了分析,2003年至2016年14年中,有11年5~6年累计收益率为负,下跌概率高达78.5%。2003年开始如果采取5/6月空仓策略,投资上证指数超额收益率达到210%,是名副其实“五穷六绝”。  张夏指出,2003年之后,“五穷六绝”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银监会的成立,银行监管指标开始落实,引起季末银行集中“冲存款”,引发了季末流动性紧张。虽然2015年之后存贷比等硬性考核指标被放弃,但是MPA考核仍然会对银行间半年度末的资金面造成一定冲击。此外,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较为充裕,资金面宽裕,同时两会一般在3月召开,两会的召开,为全年经济定下基调。同时,两会的讨论议题往往为市场提供了诸多投资题材。因此,两会前后市场上涨概率较大。这样一来,整个一季度市场上涨的概率较大,随着到二季度后期流动性开始紧张,市场往往出现了调整。  华创证券:时间换空间  华创证券王君团队表示,展望5月A股市场还是以震荡寻底的方式呈现,监管高压对金融机构业务开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对市场情绪造成不断的扰动,而银行委外、险资等资金参与A股市场将受到较大的抑制。在以时间换空间寻底的趋势中,整体上以谨慎的心态把握确定性板块,主题上则仍然向强势主题的延展和改革加速推进的方向进行靠拢。  投资策略上,行业上泰然布局火电,火电需求持续回暖,成本压力缓解。主题投资上,继续推荐雄安“新细分”——煤层气+央企混改。市场底部时间换空间过程中,一方面,资金抱团,雄安“第二波”仍将强者恒强,继续关注雄安地热、装配式建筑等“新细分”龙头,本周重点关注山西煤层气与雄安深度合作,关注国新能源、ST煤气;此外,当前市场对于央企混改“预期差”较大,我们认为,A股对应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是战投引进后“退出”主要渠道,当前市场筑底过程可战略布局,关注中国国航、兰太实业、中粮地产。  国信证券:金融去杠杆与美联储加息  国信证券表示,因金融监管对流动性的冲击是暂时的,冲击过后资金不会减少,仍需要重新配置资产,而6月份美联储加息市场也已经充分预期,因此当前时点下对后市可以更乐观一些。  投资策略上,因金融监管对流动性的冲击是暂时的,冲击过后资金不会减少,仍需要重新配置资产,而6月份美联储加息市场也已经充分预期,因此当前时点下对后市可以更乐观一些。调整行情中继续建议沿着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和高ROE布局优质龙头公司。行业板块配置上继续重点推荐后地产时代的非耐用消费品投资机会。主题投资上,建议继续关注一带一路、雄安新区、国企改革等领域。  广发证券:政策推动,关注电力供给侧改革  广发证券陈杰团队表示,政策驱动下,电力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推动电力领域供需结构改善、行业集中度提升。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今年1季度电力领域供需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其中火电领域基本面改善最明显:一方面,需求端增加,社会用电量持续改善;另一方面,供给端收缩,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减少,设备利用小时数。  除了去产能,电力供给侧改革主要还有哪些路径?1)降成本: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化交易;2)补短板:推行电能替代、优化能源结构。  选股层面上,广发证券建议关注产能过剩状况最严重的火电,区域关注政策落地较快的省份。行业主线,重点关注迫切性最高的火电供给侧改革,5大发电集团受益,重点标的包括大唐发电、华能国际、国投电力等。区域主线,从各地方电力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落地情况看,东中部地区进度较快,建议重点关注区域内电力龙头企业川投能源(四川)、浙能电力(浙江)等;从电能替代改良空气质量紧迫性看,京津冀是重点改革区域,建议重点关注东方能源(河北)等。排名组合名称现金奖励操作116.69万元22.34万元32.33万元41.43万元51.20万元数据截止时间:日 15:00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和金融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