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点”用信组词表示名词来表示体会的意思?

查看: 2330|回复: 2
一篇含小河,铁,纸张,相机的作文,大概400字左右或素材400字450字500字550字600...
浙江行之杭州游记
& & 离五一休假,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休完假上班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依旧两点一式的上下班模式。
不过,我觉得,这个长假还是挺好的。给我留下了一段,难以忘记的回忆。
十天假期中,我全身心的投入到玩乐中,完全不去想工作的事情。不去记忆那些曾经令我烦恼的事情,不去想那个令我烦恼过的人。
一个人,携带着沉重的行李箱,独自踏上北上的旅程。在从深圳到杭州的火车上,我认识了几个同行的伙伴,虽然她们依稀的先后下了车。但是在火车上的,那漫长的十六个小时中,是她们陪伴了我。加上在我们这个车厢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趁五一小长假出去玩的,他们有的在斗地主,都的在玩“杀人”游戏,有的在聊天,有的......是他们让我觉得,夜,似乎没那么漫长。
在浙江一共待了四天,第一天去了湖州的古镇南浔.想去那里的第一个原因是,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就是在南浔拍摄的.虽然,我并不是很清楚,它是不是在南浔古镇拍摄的,但就是想去看看,去看看那古老的街道,传说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
那里的环境的确是很好,很宁静,古老的房屋街道模式&虽然很多都是整修过的&,小河两岸,杨柳青青.小河上,游人乘坐着乌蓬船,沿着小河,经过一座座有着古老特色的小桥.
本来想去乌镇的,听说那里也是一个古镇,也是很有名的.但是因为天色已晚,而且时间也有限,所以便作罢.第二天一大早,就赶车到了杭州,这才是真正的目的地.在杭州玩了三天.
在公交车站,我们买了一幅地图.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必须要坐车到西湖边上,才能知道该怎么玩。有一两个很热心的杭州市民,看到我们在对着地图研究,便主动给我们介绍杭州的一些好玩的地方。向她们挥手道别之后,我们就准备前往我们的第一站——灵隐寺。
前往灵隐寺游玩的人很多,不,应该说是超级多,走在路上都可以说是人挤人。去到里面的门票要35元钱一个人,我觉得相较深圳的那些游玩的地方,一百多块钱一个人的门票,这个真的不算什么了,所以毫不犹豫的就去买了两张。
进到寺里面,这里的环境很清幽,给人一种灵境的感觉,到处可见古老的参天大树。依稀可见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散布在其中。这让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些游人的话,这里会是很幽静的。难怪古时候的世外高人,都喜欢隐身在深山老林,或是在古老的寺庙里修行。
每个寺庙里,都供奉着一位神灵,有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千手观音,米勒佛等等。因为下雨,天也快黑了,所以我们没有去最后的一座庙宇。后来听说那是济公活佛的庙宇,觉得有些可惜,毕竟走到了这里,却没进去。
下山后,去如来佛祖的的神殿前,烧了些香火,并给家人朋友祈愿,祈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如意!
出了灵隐寺,才发觉一整天都没吃什么东西,便寻了一家饭馆。为了省钱,我们各吃了一碗斋面,一碗20块钱。没办法,这是最便宜的了,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吧。当面条吃到嘴里的时候,才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的。
虽然,在下雨,这并没有降低人们游玩的兴致。离开灵隐寺后,我们直接坐上了前往雷峰塔的游车。杭州的公交线钱有的写了大写字母Y,有的写了K:Y是指旅游景点游览路线的公交,K是指客车。杭州可供人游玩的景点较多,这样的话,就比较方便游客们的辨识与乘坐。车是是沿着西湖边上走的,窗外细雨蒙蒙,窗户上也是雾蒙蒙一片,所以根本看不清西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来到雷峰塔脚底下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雷峰塔,这个传说故事中的地方,很多人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的宝塔,现在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怎能不让我激动。
既然来了,当然就要上塔上去看看。掏出两人的钱包,搜出两人的钱凑在一起,刚好够买两张门票,最后我们手上仅剩十块钱的现金了。没办法,这沿湖一带,都是游玩的地方根本找不到银行,所以,我们只能玩完后去到市内,才能找得到银行。不管那么多了,玩才是最要紧的。
买到门票,进到游览区后,我们在山脚下乘上电梯,到达雷峰塔前。虽然下着雨,但扔下雨伞,站在塔前摄像留念的人,却不少,当然,这也少不了我,呵呵!进去到塔里,我们现在仍可以看到古塔的遗址。它被圈起来,保护起来了。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游客把纸币或是铁币,扔过玻璃护栏,落在古塔遗址前,这也是一种祈愿吧!毕竟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和许仙,也是神话中的人物。
每登上一层塔,都可以看到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各种木雕,或是挂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什么“八仙过海”、“嫦娥奔月”、“断桥相会”、“水漫金山寺”、“盗取灵芝仙草”等。每一幅壁画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站在雷峰塔顶,眺望远方的西湖,在雨雾中,有一种朦胧美。雨雾中的断桥白堤,若隐若现。
离开雷峰塔的时候,天色已渐晚了。摸摸口袋,只剩最后的十块零四毛钱了。刚好够两人乘车的钱了,真的只能坐车到了市内,再去想办法找银行取钱了。
我们坐车到了柳浪闻莺,司机说,下了车往前走就是小吃一条街了。我们边走边问,看到过几个自动取款机,但是,要么就没钱,要么就是坏掉了。因此,我们只得继续寻找。当我们取得到钱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吃过晚饭,却又为找住宿的地方烦心了,走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旅馆,要么太贵,要么就是满的。最后还是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找到了,幸运的是,就剩下两间单间的了。130块钱一晚,没办法,只得住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仍是起得很早,目的地是柳浪闻莺,这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还以为那是一个公园或是什么的,到了才知道,其实那就是西湖的一角。只是设计得和公园的模式差不多。五月三号,还是在“五一黄金假”内,所以这天游览西湖的人也很多。抬头看看天空,蓝蓝的天空中,依稀飘荡着几朵白云。
我们沿着柳浪闻莺,慢慢的往断桥的方向走去。一路上,都可以看见沿着湖岸,以西湖为背景照相留念的游客,以及湖上坐在游船里的游客们展露的笑脸。西湖沿岸都种植有柳树,是垂柳。柳枝有的垂钓在半空中,有的已经伸展到了水面。看着眼前的景象,就像起了小时候。总记得小时候写,老师要我们写关于春游的作文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最多的句子就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然而这时,我却也由在雷峰塔顶看到的西湖,想到了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确,不论是烟雨中的西湖,还是在这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的西湖,它永远都是最美的。有着朦胧的美,明亮的美。
到达湖滨公园附近的时候,刚好音乐喷泉舞起来了。有很多人围观,基本上有手机或是相机的人,都会将之拍摄下来。当音乐响起的时候,那些喷泉,就像有生命的灵魂一样,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把它们最美的舞姿展现在游人的面前,这场面让人叹为观止。有一段音乐是白蛇传里面的主题尾曲《千年等一回》,我拿着手机,开始录像。谁知道,当音乐结束了,我准备看看我录的音乐的时候,才发现,刚才忘记了按下摄像的键了,当时超级郁闷,便录了另外两段。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断桥。使我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的,白娘子与许仙的断桥相会。可惜的是,现下断桥上的人太多了,想要自私的和断桥单独来个合影都不成。
走过断桥,便是白堤了,再往前走,就是苏堤了。
为了去买火车票,所以只得匆匆的告别了西湖。当到达火车站,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长队后,终于买到了五月四号晚上,由杭州到武汉的火车。所以还可以再在杭州玩一天了。
在杭州的最后一天,我是独自一人去玩的,因为朋友去上班了。我将行李寄存在火车站那里,就背着个小挎包出发了。
看着地图研究了下,决定去西湖十景之一——西溪湿地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门口旁边的简介栏上,简单的给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做了下介绍: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一期占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到达西溪湿地门口的时候,看到80元的门票,算着自己兜里的钱,我排着对,但是还是犹豫了一下,到底要不要进去。最后想到,也许以后都不会再来了,都到了门口了,还是进去看看吧!
听说前段时间,上映的非常有名的电影《非诚勿扰》,有在这里取景。检过票后,按照路边的路标,慢慢的前行。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后悔进来。因为这里看到的那些树啊!草啊!在我们老家到处可见。
不过这里真的很大,走在这里半天都看不多一个人。若是在古代,估计旁边的草丛里,肯定会藏着一些绿林大盗啊什么的。顺着路标,游览了很多地方,只是时间久了,大都忘了叫什么名字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西溪人家。在那里看到了一些古老历史悠久的作坊啊什么的,古老的刻花木床,梳妆台,桌椅,坊布的纺织机等等一些物件。
当走进其中一间房里时,看到了两条用纸糊的船,船上放着一顶轿子,旁边有些吹着锣鼓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迎亲的队伍。房间的另一边,是一个媒婆在搀着,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拜天地,然后是入洞房。
说实话,当第一眼看到这些时,吓了我一跳,心里惶惶的,因为太逼真了,也想起了某些东西,有点后怕。于是拍了几张张片就出来了。
下午的时候,又回到了西湖边上。因为火车站离西湖很近,所以想就在西湖边上逛逛。由曲院风荷逛到了苏堤,因为火车是晚上十一点,所以就想在这里打发时间。其实,走之前来看看西湖,也是挺好的。以后有时间的话,西湖还可以再来的。
四天假,不长也不短,就这么过去了。不过对于我来说,却十分有意义。西湖十景,大部分地方我都去过了。
& & 杭州,我会再来!等我回来!
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手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教学时间]
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 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一些有关旅行的知识和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 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第一幅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哪几种交通途径?[相机出示词卡:公路、铁路、水路]
2.指名读生词。
3.公路、铁路、水路上的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汽车、火车、轮船)
4.你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小结:图上的老师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这三种交通途径,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与旅行有关的事物。
5.同学们出去旅游在外面住宿的房子,称为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旅馆]
6.为了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旅行]
7.在旅行的途中,叫做什么呢?门目机出示词卡:旅途]
8.比较&旅途&、&旅行&这两个词的不同。
9.出示填空。
(1)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2)铁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3)水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五、教师检查自学效果,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旅&、&馆&扩词。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向我们介绍了哪三种交通途径?(公路、铁路、水路)第二组向我们介绍的与旅游有关的词语是哪些?(旅馆、旅途、旅行)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铁、旅、馆&的笔顺;认识&金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铁、旅、馆&的笔顺书空。
3.用&旅行&说一句话。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出示第二幅图。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相机出示词卡: 西湖、漓江、三峡]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4.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西湖、漓江、三峡后,来到了我国伟大的首都--北京,他们在北京看到了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的伟大工程。[相机出示词卡:故宫、运河、长城]
5.教师介绍故宫、运河、长城。
6.同学们从图上看到这些伟大的工程,想说些什么?
7.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以上生字词。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 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峡&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时间]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
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
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 &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
(2)复习&竹字头&。
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 &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
(4)复习&草字头&。
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 、筷子]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
四、课内作业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日&的古文字是个图形,中间加一点,像什么?(像太阳)
(2)复习&日字旁&。
教师范读带日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目&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只眼睛)
(4)复习&目字旁&。
师范读带目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
3.小姐姐在干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1iong)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 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 &的古文字像什么?
(像冰凝结时的裂纹)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 &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三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相机出示词卡:寒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相机出示词卡:冻 结、冰雪]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相机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你们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东海]教师简介&东海&。
五、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用&冷、冻、冰&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及时反馈。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
&日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课内作业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顺序填写小写字母。
2.区别三组由形近偏旁组成的字,并正确组词。
3.给句子加标点,根据标点读出句子的语气。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熟记4个成语。
6.朗读、背诵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
7.看图说几句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名借助拼音渎题目。
(2)学生说说题目中的两点要求:背诵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顺序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导朗读。
(2)集体背诵《字母表》。
(3)分组比赛背诵。
(4)&开火车&接背《字母表》。
(1)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2)在横线上抄写小写字母。
(1)检查填写情况。
(2)出示&b&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3)出示& &按字母顺序说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4)集体读填写的小写字母。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讲清题目要求。
(1)出示卡片:祖一被。
①指名读。
②按左右结构的顺序说说&祖&和&被&的左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守&和&丰&这两个偏旁的差别。(只有一点之差)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祖&和&被&的意思。
(2)出示卡片:房一层。
①指名读。
②按半包围结构说说&房&和&层&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户&和&尸&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房&和&层&的意思。
(3)出示卡片:写一家。
①指名读。
②按上下结构说说&写&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导学生辨&一&和&山&这两个偏旁的细微的差别。
④练习组词,弄清&写&和&家&的意思。
(1)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指导学生在方格里照样子抄写。
(1)检查学生抄写情况。
(2)出示卡片,指名再读一读这一组词,巩固字形字义。
一、教学第三题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题目要求,弄清学习要求。
(1)出示《标点符号歌》,朗读复习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指导学习第一句:&西湖风景真美呀&。
①让学生认读,读好&呀&的语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感叹号)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练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3)指导学习第二句:&这是不是菠萝&。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认读,读好&是不是&的语气。
③根据疑问语气和句子的意思练习加标点。(句后加问号)
④学生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4)指导学习第三句:&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①学生认读。
②教师引读:万里长城是--
③根据句意和语气练习加标点。(句后加句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陈述语气。
(5)指导学习第四句:&妈妈 这个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饺子&。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弄懂句意。
③练习给祈使句加标点。(中间加逗号,句末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④学生朗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二、教学第四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暖、冻&这两个字。
(2)说说这两个字的部首。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4)指导书写日字旁的宇:&暖&。
①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日字旁&写得 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宽一些。写左窄右宽的字注意左半部稍向上提,勿使下坠,力求间架合理。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暖&。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④教师示范仿影、临写生字。
⑤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仿影、临写生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两点水旁的&冻&。指导写&冻&时注意&?&稍向上提写得窄一些。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凝神练字。辅导时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师相机展示优秀写字作业,表扬书写姿势正确及有进步的 同学。
一、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指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这是我国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时辰,并以十二属相搭配。
(5)教师再次范读。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巳、子&都是平舌音,&辰、申&都是翘舌音、前鼻音)
(2)指名朗读。
(3)&开火车&接读。
(4)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
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
3.引导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
2.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
3.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
4.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
(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
5.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6.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
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
2.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
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
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
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
五、教师小结
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
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原诗有八句,这里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
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n6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su[,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ro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
&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
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
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
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
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
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齐读这两句诗。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I,知I时节。
当春,I乃I发生。
随风II潜入I夜,
润物ll细I无声。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随: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口&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l&
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
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
二、教学《春晓》
1.板书诗题:春晓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晓&xiOo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部是&尧&,上面没有&点&。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画面上是个什么人?她左手在
拉起什么?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
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
(2)指名读四句诗。 '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眠:midn。前鼻音,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目字旁&,右部是&民&。&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jue。上下结构,上部是&&&,不是&…&,下部是&见&。&觉''是个多音字,读山6时是觉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自答: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o&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
③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想一想: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5)齐读这两句诗。
(6)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
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
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请连起来说一说。(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8)齐读这两句诗。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春眠,,不觉晓,
处处l,闻啼鸟。
夜来I,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不觉晓: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
处处闻啼鸟: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觉:开头三&点&,第一、二两&点&是&侧点&,第三点是&撇点&,不可写成&&&',第四、五两笔写成的&一&呈下罩势,第六、七两笔写成的&n&体形宜瘦,框内应能包容第八笔&撇&画的上半,
第八、九两笔写成的&九&底部齐平。
晓:左部&日字旁&体形宜瘦右部上面的&戈&第一笔&横&画应斜向右上,第二笔&斜钩&要有弧度,第三笔&撇&与&斜钩&相交后补满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兀&,&横&画宜平,&撇&和&竖弯钩&起笔处均顶连&横&画,而彼此互不相连,行笔舒展,保持底部
平稳。眠:左部&目字旁&体形宜瘦;右部各&横&画间距相等,&竖提&宜直,&斜钩&应有弧度。&竖提&的出&提&部位与&斜钩&的出&钩&部位应横向齐平。
(2)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
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
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
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春雨》。
(1)放录音。
(2)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4)各人轩声默念背诵-
(6)指名背诵。
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
三、课堂练习
1.&找朋友&(连词)。
春(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
时(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
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3.说话练习。
(1)话题:春天来了
(2)提出要求:根据第25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
(3)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
(4)同桌两人交互说听、补充。
(5)指名几人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
&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
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
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
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
&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 &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
&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
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
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
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
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
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
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
出示:{:{登::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
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L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
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
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 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
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
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 *徂会括
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
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
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
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里钻出来的又--又--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
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又--;第二次变得又--
又--;第三次变得又--又--;第四次身体一天天--。它吐
--结--,最后--开了窗,飞出了--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
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
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
由主.*白¨向宙*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蚕( )( )( )( )
换( )( )( )
丝( )( )(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 红通通 黑 白 绿 亮
· 3 月亮湾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接受美育熏陶。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们,春季里,大自然景色美丽,生机勃勃,农村风景更加
迷人。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描写春天农村美景的。
二、揭示课题,结合学习生字,解题
1.板书课题:月亮湾
出示生字卡片:湾w6n,前鼻音,韵母是an,不是ang。(领读
两遍)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部是&三点水&,右部是弯曲的&弯&。
&湾&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课题&月亮湾&是一
个村子的名字。(书空记字形)
2.齐读课题:月亮湾。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挂图,指导观察画面。
(1)图上画的是哪个村子?村里的房子怎么样?
(2)村前的小河怎么样?河上有什么?河里有什么?河岸上
的桃树怎么样?河那边的农田怎么样?
(3)村后山上怎么样?
(4)天空中有什么?
(5)小结:这是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面,月亮湾这篇课文
主要就是写这个图景的。
2.教师范读课文。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逐段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特别注意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
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2)联系上下文,理解&山坡、月牙、绕着、栽着、河岸、石桥、缓缓地、清清的&这些词语的意思。
(3)读顺课文。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绕 栽 朝霞
倒映 河岸 缓缓 石桥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山坡:(指图讲解)山顶和平地之间的倾斜面。
月牙:指弯曲的月儿形状。
绕着:围着弯转。
缓缓地:慢慢地。
倒映:指水中出现岸上事物颠倒相反的影子。
(4)抽读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牙:四笔写成,第一笔&横&宜略短而偏右,第二笔&竖折&的
&竖&部宜短且不连首&横&,&折&部长于首&横&,第三笔&竖钩&的
&竖&部顶连首横,于竖中线右侧行笔向下至底部出钩,第四笔&撇&于&横、竖&相交处起笔,&撇&向左下部位,撇尖应高于&钩&部,以取得全字平衡的效果。
坡:左右结构。左部&提土旁&和右部&皮''的写法同前,全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映:左右结构。左部&日字旁&写法同前;右部&央''的中&横&要长,&撇、捺&舒展,保持右部稳定,全字左窄右宽。
绕:左右结构。左部&绞丝旁&写法同前;右部&尧&写法同
&晓&宇右部。注意右上无&点&。
桥:左右结构。左部&木字旁&写法同前;右部首&撇&宜平、
&横&画右上取势,&撇、捺&舒展,下面&撇&笔应带;竖势,和末&竖&
相距较宽,以求底部稳定。 '
朝:左右结构。左部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右;右
部&月&体形宜瘦。全字左宽右窄。
湾: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上面的&*&宜写得宽扁,
下部的&弓&上收下放,其中两&折&和一&竖&均略向左斜,以求斜
中取正,使右部平稳。
缓:左右结构。左部&绞丝旁&写法同前,右部写法同&暖&字
的右部,全字左窄右宽。 。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三遍。
'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每个抄两遍。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默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二、细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话是说&我&
家乡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3)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该读出自豪的语气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个句子?(六句)第一句写了什么(村前
有条小河,河上有石桥)?&月牙一样的小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来点题,表示&月亮湾&得名的由来)
(3)第二、三两句写了什么?(学生答)
比较下面两句话: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
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清清的&,它比第一句好,因为它说得具
体,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鲜明)请齐读这两句体会
(4)第四、五两句写了什么?(学生答)&灿烂的朝霞&是什么
意思?(朝霞就是早晨天空的云霞,灿烂是鲜亮的意思,&灿烂的
朝霞&是指早晨太阳出来时被阳光染得通红鲜亮的云)你说得很
好!那么&一片&表示什么意思呢?(一片是表示从较大区域划分
出来的较小的一块)对,下面课文中还用了两次&一片&,也是这个
意思。请齐读四、五两句。
(5)第六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比较下面这两句话:
[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二
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绿油油的&,它比第一句好,因为它显示了
农田的具体色彩,第一句缺少这个意思)?请齐读这两句体会一
(6)教师板书重点词语,学生边看板书,边想象月亮湾村前的
图景。(板书格式附后)
/7、i《F7;寸一白4b陪 /个们带i耳日直踏姑古打县负乍人烊9
(景色很美)那么这一自然段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该带着
欣赏的心情来读)
(8)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也只有一句话,写了什么?(村后是山,山坡
(3)提示:这一自然段写得简略,但是它给整个画面绘上了背
景色彩,却是不可少的,山是绿色的,茶树也是绿色的,整个画面就
显得富有生机了。
(4)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 (2)这一自然段两句话写了什么?(赞美月亮湾真美,表达
[ &我&爱家乡的感情)作者表达强烈感情时用了哪些词语和哪种标
(3)这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不,第一句
后面的感叹号表示赞叹;第二句后面的感叹号表示热爱)那么这
两个感叹句该怎么读?自答:前一句中的&真美啊&这个词要读得
重,音调要低,语气延长,表示赞美之情;后一句读时音调高扬,语
速要慢,表示自豪之情。请齐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
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四、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检查复习
指名三人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而有感情。
二、复述课文
1.揭示板书内容,结合看书上插图,练习用自己的话进行复
2.指名两人复述课文。
三、背诵练习
1.放录音。
2.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4.各人轻声背诵。
5.全班齐背。
6.指名背诵。
四、书面作业
1.辨别形近字,并组成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农田 ( )的河水
( )的村子 ( )的桃花
( )的小河 ( )的朝霞
一( )小河 一( )鱼儿
一( )石桥 一( )茶树
4 快乐的节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用&一起&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快乐的节日&里儿童的心情,培养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以及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准备] ,
图片或投影片、生字词卡片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
一、导人课题,激发兴趣
小朋友,一年里有很多节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等。你们在过节日时心情怎么样?哦,大
家可高兴啦,举手要发言的人这么多。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
一首诗歌,就是歌唱小朋友过节日时的快乐心情的。
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节?(4节)你怎么知道的?(每两节之·
间有空行,共有三个空行,所以说这首诗歌有四节)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学习生字词。
①学会本课生字,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三
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祝贺、感谢、理想、希望、健康、敬爱、鲜
艳、衣裳&等词语的意思。 '
③读顺课文。 ·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祝贺 鲜艳 健康
敬爱 红领巾 啦 哗
②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中的翘舌音、前后鼻音、边
音、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③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鲜艳:鲜明而美丽。
敬爱:尊敬热爱。
④抽读字词卡片。
⑤指名试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康:半包围结构,十一笔写成。外部&广字头&的&点&和&横&
不连,&横&和&撇&起笔处相连,&撇&画斜度宜小。里面的&隶&,
&寻&形扁宽,&竖钩&中线行笔,穿过三&横&后至底部钩出,最后
四笔,为&点、提、撇、捺&,左右分布,匀称相对。
巾:三笔写成。&门&体形宽扁,定位略高,&竖&画中线行笔,
穿过横画,上下长度大致为一比三。
希:上部&*&体小而扁;下部&布&的首&横&须长而右上取
势,&撇&画偏左,下面&巾&的写法同前,体形收缩。
祝:左部&示字旁&首&点&宜高,末&点&收紧以让右;右部
&口&形宜扁,下面&撇&和&竖弯钩&均顶连&口&的下横,左右分
布,互不相连,&撇&画应略向左下方空隙穿插。
贺:上部&加&体形宽扁;下部&贝&体形瘦长,撇画伸人&n&
内起笔,至框外撇出与末&点&相背对称。
艳:左部&丰&的三&横&定位略高,间距均匀,末&横&最长。
&竖&画挺直;右部&色&,上收下放,末笔&竖弯钩&行笔舒放,出
&钩&部位超出上部笔画。
健:左部&单人旁&写法同前;右部先写&聿&再写&L&,&聿&
的五&横&应尽量靠拢而笔笔清楚,&L&的&横折折撇&体形宜瘦,
插人中间空隙,末&捺&与其&撇&部相交叉后取横势行笔,托起
&聿&以后出&捺&。
音、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③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鲜艳:鲜明而美丽。
敬爱:尊敬热爱。
④抽读字词卡片。
⑤指名试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康:半包围结构,十一笔写成。外部&广字头&的&点&和&横&
不连,&横&和&撇&起笔处相连,&撇&画斜度宜小。里面的&隶&,
&寻&形扁宽,&竖钩&中线行笔,穿过三&横&后至底部钩出,最后
四笔,为&点、提、撇、捺&,左右分布,匀称相对。
巾:三笔写成。&门&体形宽扁,定位略高,&竖&画中线行笔,
穿过横画,上下长度大致为一比三。
希:上部&&&体小而扁;下部&布&的首&横&须长而右上取
势,&撇&画偏左,下面&巾&的写法同前,体形收缩。
祝:左部&示字旁&首&点&宜高,末&点&收紧以让右;右部
&口&形宜扁,下面&撇&和&竖弯钩&均顶连&口&的下横,左右分
布,互不相连,&撇&画应略向左下方空隙穿插。
贺:上部&加&体形宽扁;下部&贝&体形瘦长,撇画伸人&n&
内起笔,至框外撇出与末&点&相背对称。
艳:左部&丰&的三&横&定位略高,间距均匀,末&横&最长。
&竖&画挺直;右部&色&,上收下放,末笔&竖弯钩&行笔舒放,出
&钩&部位超出上部笔画。
健:左部&单人旁&写法同前;右部先写&聿&再写&L&,&聿&
的五&横&应尽量靠拢而笔笔清楚,&L&的&横折折撇&体形宜瘦,
插人中间空隙,末&捺&与其&撇&部相交叉后取横势行笔,托起
&聿&以后出&捺&。
啦:左部&口字旁&定位略高;右部&宁&体形瘦长,&立&的末
&横&较上&横&为长,其左端略向中部空隙穿插。
敬:左部下面的&句&应略偏左以让右;右部&反文旁&不能写
成&文&,其第三笔应顶连&横&画中部起笔,&撇&尖略朝左部空隙
处穿插,末&捺&与其相交叉,底部平齐。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五遍。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每个抄两遍。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祝贺、感谢、理想、希望、健康、敬爱、鲜艳、衣裳&8个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第1节。
(1)指名读第一句。
①&我们&指的是谁?
(指的是小朋友们,指的是儿童们,指的是少先队员们)(板
②&带路&是什么意思?
(在前面领着别人走)
小鸟并不是人,&/j、鸟在前面带路&是什么意思?(小鸟在前
面不停地飞,好像在给我们带路)
(2)指名读第二句。
①&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是把儿童们
比作什么?(把儿童们比作春天)(板书:春天)
②为什么可以把儿童们比作&春天&?(春天是生机勃勃的,
儿童们是充满活力的,所以可以把儿童们比作春天)
(3)指名读第三句。
①&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儿
童们身上穿的衣服和颈上戴的红领巾都是鲜艳美丽的)提示:这
两个词语实际意义是借来表示穿戴得整齐漂亮的儿童们;特别是
&红领巾&还表示是少先队员们的。
②为什么可以把儿童或少先队员比作&花儿&?(因为儿童
穿戴得漂亮,而花儿很美丽,所以可以把儿童比作花儿)(板书:花
儿鲜艳美丽)
(4)齐读第1节。
2.第2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写花儿点头,白杨树哗啦啦地响,它们同美丽的小
鸟一起向&我们&祝贺、歌唱,它们都说了话,这样写法同上面第一
节的哪一句写法相同?(和第1节&小鸟在前面带路&的写法相
同,都是把事物当人来写的)
(3)把事物当人来写,把表示人的动作情态的词语用来写事
物,可以把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我们要学习这样的说法和写法。
(4)什么叫&祖国&?(祖国是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祖国称做
什么?(称做&中华人民共和国&)
(5)为什么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儿童
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来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更可爱,所以说有
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板书:有希望)(提示:&希望&
就是想达到某种目的,有希望就是有可能达到目的)
(6)齐读第2节。
3.第3节。 ,
(1)指名读第一句。
①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对亲爱的祖国表示感谢)为什么要
感谢祖国?(因为我们是在祖国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
②健康成长是什么意思?(指德、智、体全面发展)
(2)指名读第二句。
①这一句把儿童们比作什么?(比作小鸟)(板书:小鸟)是
怎样比的?小鸟身上的羽毛长丰满的&丰满&是什么意思?(是
&齐全&的意思)(板书:羽毛丰满)拿小鸟身上的羽毛长齐全来比
儿童的什么情况?(比儿童的思想、知识、体质都发展成熟)
②那么拿&勇敢地向着高空飞翔&来比什么?(拿来比儿童
将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大胆创造,努力上进)
③&飞向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意思?(指实现我们的理想)什
么叫&理想&?(理想就是最好的人生愿望)(板书:飞向理想)
(3)齐读第3节。
4.第4节。 '
(1)指名读。 ㈠ ;
(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主要写什么?(写的是老师同靴昌
歌跳舞欢度节日)(板书:唱啊跳啊 一起度过)
(3)&伙伴&这里指的是什么人?(指的是共同参加活动的
人,也就是同学们) '
(4)&这快乐的时光&指的什么?(指的是快乐的节日,也可
以是指节日集体庆祝活动的一段时间)(板书:快乐的时光)
(5)齐读第4节。
三、出示投影片或大幅图片(也可看书上插图),让第四节的
场景在脑子里定格
四、指导朗读
1.听本课录音,学生试着标出停顿和重音。
2.标出韵脚字:上、放、响、唱、望、长、想、光。
3.各自练习感情朗读。
4.指名感情朗读。
5.全班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
一、指名朗读
二、总结课文
1.这首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愿?
这首诗写了我们小朋友快乐地度过节日,表达了我们对祖国
的感谢和实现理想的愿望。
2.小朋友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可以自由谈谈。(我要做
一名飞行员,我要做一位科学家,我要做一名工程师,我要做一名
农技员,我要做一名教师……)要实现你们的理想应该怎么样?
(要好好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背诵课文
1.放录音。
2.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4.各人轻声背诵。
5.全班背诵。 '
6.指名背诵。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用&一起&说一句话(见文后练习4)。
(1)指名读。
(3)仿照书上三句话的样子用&一起''口头造句。指名几人
说一说。师生评议(有说错的要重说)。
2.书面作业。
爱( ) ( ) ( )
满( ) ( ) ( )
想( ) ( ) ( )
巾( ) ( ) ( )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红领巾 ( )的祖国
( )的衣裳 ( )的理想
( )的小鸟 ( )的时光
( )的老师 ( )的伙伴
[教学要求]
1.复习小写字母的写法。
2.初步学习近义词。
3.整理成句子,再给句子加标点。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朗读并背诵诗歌。
6.熟记4个成语。
7.转述老师通知大家的一段话。
[教学时间]
一、教学第一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④说一说&亲爱&一词的近义词(敬爱)。
(3)出示:他使劲把门推了一下。
①自己读句子。
②同座位互说句子的意思。
③说说&使劲&一词的近义词。
根据原词的意思写出近义词。
4.反馈。 '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2)出示卡片,巩固近义词。
三、教学第三题
(1)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说明题目的两点要求。
(1)朗读复习《标点符号歌》。
(2)出示一组单句。
小鸟在前面带路。
①读句子。
②说说这句讲&谁&&干什么&。
③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应说成是什么?
(3)出示题中第一组词语:
月牙一样的小河 有一条 村子的前面
①各自小声读词语。
②找出&什么地方&(村子的前面)&怎么样&(&有一条月牙
一样的小河&)。
③说说整理成的句子。
④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练习加标点。
(4)出示题中第二组词语:
要盖新的房 蚕姑娘 吐出丝儿来
①请一学生读词语。
②找出&谁&(蚕姑娘)&干什么&(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
。 ③读一读整理成的句子。
④加上标点。
(1)分组读整理好的句子。
(2)学生&开火车&读,读出陈述语气。
(3)学生练写,把整理好的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
(1)教师提醒学生打全标点,指出存在问题(如抄错字)。
(2)教师相机展示优秀作业。
一、教学第四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1)复习范字,读准字音,练习组词。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说说&铁、钻、饺&3个字的部首和结构特点。
(3)指导书写金字旁的字:铁一钻。
①幻灯出示:铁一钻,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把&铁&的
&韦&旁写得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宽一些,把&钻&写为左右各半。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铁一钻&。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④教师示范仿影,临写生字。
⑤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仿影、临写生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饺&。注意提醒学生
&卞&部与右半部等长,这个字是左窄右宽。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
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
学生凝神练字。
教师相机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
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
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适当讲解。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指名读。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练习要求(一读二背)。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领悟人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大家都要爱
护美好的大自然。
(5)教师再次范读。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自&是平舌音,&哪&&能&都是鼻音)。
(2)指名朗读(着重读好三个反问句,强调它们都表示肯定
(3)&开火车&接读。
(4)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香蕉。
2.教师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指出言语交际的话题:我爱吃的水果
同学们,下面我们以香蕉为例,来说一说,写一写。
1.指导观察。
(1)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词来说呢?(弯弯的、
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呢?(像小船、像月牙、像镰刀……)
香蕉是什么颜色呢?
(2)你知道哪些表示黄颜色的词?(橙黄、橘黄、金黄……)
(3)你能用哪个词形容你桌上的这支香蕉?
(4)句子练习。
我手中的香蕉是--。
我手中的香蕉穿着--色的外衣。
2.指导说话。
(1)说香蕉的形状、颜色:
①谁能把两个部分连起来说一说呢?
②你可以先说颜色,也可以先说形状。
③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带来的香蕉。
(2)说吃香蕉的过程。
①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们禁不住都想吃了。
②指导剥皮:先把顶端掰开,然后撕下香蕉皮。
③观察练说果肉的颜色和气味。
④品尝练说香蕉吃到嘴里的感觉。
⑤将吃香蕉的过程完整地说一说,注意要加上剥香蕉的动
1.把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内容连起来练说。
2.指导学生说一句赞美香蕉的话。(如:&香蕉真香啊!&&我
真喜欢吃香蕉!&)
3.你们能把刚刚说的内容写下来吗?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写
4.创设情境,练习交际对话。(卖者介绍清楚香蕉的形状、颜
色等特点,买者讲说品尝香蕉后的感受)
5.指导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6.让学生选自己最爱吃的水果,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再
第三单元教案
5.穿山甲问路
教材分析:这是一则童话故事,写小穿山甲雨林中迷了,多次问路都没有结果,最后在小溪流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观察、辨别,终于找到了要走的路。课文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寓意深刻,很适合儿童诵读、思考。
学情分析:从解题入手,根据学生实际简介穿山甲,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提问题。结合课文看课文彩图辅助学生练读课文,展开想象进入童话世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路就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观察、辨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
一、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马上就会想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 简介穿山甲:见“题解”和插图。教生字“甲”,读音。
2、 布置思考题: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哪几个自然段写问路?他最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 各自按照拼音朗读课文后回答。
4、 指名分别读各部分。
5、 问路(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由四个人读。
三、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自然段。
讨论:1、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总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讲解:西双版纳、热带、翡翠。
3、教生字“蝴蝶”:正音,记字形,蝴蝶是昆虫,都是“虫”旁,蝴,右边是“胡”;
4、这一部分可分为哪两层?各写什么?
第一层总写“像翡翠雕成的世界”,第二层从“孔雀、蝴蝶、蜥蜴、阳光”四方面具体介绍。
四、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1、 背诵第一自然段。
2、 按笔顺描红:甲 蝴 蝶 连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课文,懂得“路就在自己脚下”的意思,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观察、辨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2、 背诵第一自然段
3、 这篇文章可分几部分?每一部分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理解第二部分。
默读第2、3自然段。
(1)小穿山甲为什么事着急了?
(2)体会写小穿山甲和小松鼠的语句,读出适当的感情。(结合教“兄弟”,这里指弟弟,口气亲切)
(3)为什么说“这路你(小穿山甲)走不了哇”?(远 小)
默读第4-7自然段
(1)这一部分写了小穿山甲向哪些人问路?为什么一个说他“过不去”,一个说他“去不了”?
(2)结合讲生字“悬”
(3)指名读第4-7自然段
默读第8、9自然段。
(1)小溪流是怎么回答小穿山甲的?
(2)出示:“我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
(3)讨论: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讨论后小结:路要靠自己走,不怕艰难,在摸索中前进。
(4)齐读小溪流的话。
教学要求:指导背诵,完成作业。
一、理解第三部分
(1)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忽然 静下心来、贴近,初步体会他们的意思。
(2)& & 穿山甲忽然明白了什么?”他到底明白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指导背诵
1、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青(&&)(&&)虫(&&)(&&)心(&&)(&&)
小松鼠说& && && &&&路在自己脚下
老葛藤说& && && &&&路在天上
织布鸟说& && && &&&路在悬崖绝壁上
小溪流说& && && &&&路在树上
小穿山甲明白了& && &&&路靠自己走
教后小记:
6.&&谁的本领大
教材分析:这篇童话通过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的经过,告诉我们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这篇课文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变化。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活泼,颇有 个性,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时,可用提问激趣,导入新课:“风和太阳究竟谁的本领大呢?”细读课文要指导学生抓住风和太阳比本领的不同起因、方式和结果,来认识他们各有各的本领,不能简单地说谁的本领大。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觉得”写一句话。
2、能够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让学生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学会生字词
一、提出课题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谁和谁 比本领?他们究竟谁的本领大?)
二、初读指导
1、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初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
4、 抽读生字词卡片。
5、 指名试读课文。
6、 齐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四、学生描红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理解风说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1、 读生字卡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1—3自然段写了风和太阳第一次比本领,他们怎么比的呢?
2、 教学1——3自然段
(1) 指读1——3自然段。
(2) 风和太阳为什么比本领?
(3) 你觉得风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风那骄傲的语气吗/
(4) 太阳又怎样呢?“强烈”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5) 分角色 朗读1——3自然段。
3、 教学4——9自然段
(1) 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见了,他们之间又怎么比本领的呢?
(2) 此时,你觉得太阳怎样?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得意”可以换成什么词?请你通过朗读把太阳那得意的样子读出来。
(3) 针对风的提问(出示挂图)
太阳怎么做的?风呢?(出示挂图)你们看。有了风的帮忙,小船怎样前进的?书上用的动词是多么精彩。
齐读第7自然段
4、 太阳看到这一切,料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吗?你怎么知道的?
5、 齐读风最后一句话。(出示最后一句话)你从风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6、 分角色朗读4——9自然段。
有感情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 && && && && &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一、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用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复述。
2、各人轻声复述。
3、同桌两人交替复述、评议。
4、指名向全班复述。
三、课堂练习
1、 读句子(文后练习4)
2、 用“觉得”写一句话
3、 比一比
各(& &) 吹(& &) 推(&&)&&列(& &)
条(& &) 次(& &) 难(&&)&&烈(&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光越(& &),船夫越(& &),船也就走得越(& &)
(2)风(& &)帆,帆(& &)船,像(& &)一样飞快地前进。
教后小记: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写父子二人买了一头毛驴,回家路上,听了各种人的议论,不断地改变主意,终于落了个哭笑不得的下场。告诉我们,遇事一定要有主见,千万不可盲目听从别人的话。指导读懂买驴老人产生种种错误想法和做法的原因,练习复述课文故事,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揭示课题“抬驴”。指导学生读准“驴”字音。然后设问:毛驴有哪些用场?为什么要抬它?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通过认真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接受语言训练。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感叹句和反问句。知道反问能加强肯定的语气。
3.教育学生遇事要有主见,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上面一篇课文《谁的本领大》是一个童话故事,他告诉我们的道理“各有各的本领”是明说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却没有明说,要我们去体会。这个故事的题目是《抬驴》。
二、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教学课题生字。
3、 看了课题,你一定会很奇怪吧,我们来看这个故事。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
3、 自读词语,这些字在音形义上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一)选字填空
日(&&)&&(&&)念& &笔(&&)&&(&&)者& &(&&)律& &(&&)录
(二)比一比,组词
抬(&&)受(&&) 经(&&)&&纪(& &)
台(&&)爱(&&) 轻(&&)&&记 (&&)
教学要求:
1、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感叹句、反问句,并能知道两种句子表达的语气。
2、教育学生从课文故事中懂得一个道理:遇事要有主见,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话。
教学过程:
1、 指名读课文。
2、 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 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自读第一段,回答上述问题。
2、 学习第二段(第2——5自然段)
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俩遇到了哪些人呢?他们怎么说的呢?
(1)&&指名读第2——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2)&&四人一组互相讨论。
(3)&&学生讨论交流。师出示教学挂图,边说边指图。相机理解感叹句,疑问句,这里要读出什么语气?有感情读一读。
(4)&&那些人说话后,父亲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自己在读读第二大段,回答。
(5)&&分角色朗读全文。
教学目的:1、练习默读课文,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
2、再次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
3、练习复述课文。
1上节课,我们学完了《抬驴》这个故事,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齐声朗读课文。
二、默读指导。
1、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爸爸妈妈听吗?
2、默读时,要由慢到快,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下面自己默读课文,第一遍慢,第二遍快。
三、指导复述。
1、通过我们默读课文,许多同学对故事情节又掌握了不少,下面就请你看看图,自己说说,也可以通过板书内容,自己说说。
2、同座位互讲。
3、指名复述。
四、课后练习。
1、读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的要求
(1)指名读第一组两个句子。
(2)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
(3)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这两个句子分别叫什么句?
(5)读一读,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6)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句子。
2、第二组句子教学同上。
五、课堂练习。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抄写课后练习3的词语两遍。
二、填字成词语。
忍不(&&)&&经得(&&)& &抬不(&&)& &过得(&&)
走不(&&) 走得(&&)& &吃不(& &)& &吃得(& &)
三、将下列词语整理成句子,在加上标点符号。
&&1.一个老人&&一头毛驴& &和他的儿子& &买了
&&2.孩子的& &看见了& &一个& &妇女&&抱着
教后小记:
8、狐假虎威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成语故事,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学情分析:初读课文时,可从看图入手,教师一边让学生看图,一边以讲故事的语气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真正厉害的是老虎,狐狸那神气活现的吓唬百兽不过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罢了。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认识“把”字句。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
教学过程: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一件事,今天我们要学第8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3、学习题目中的生字
4、齐读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自由站起来把所画生词读一读。
3、自学生字词
4、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五、指导写字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剩余的生字
3、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
(2)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3)请你读出狐狸那害怕的样子。指读,齐读。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
(2)你觉得狐狸和老虎怎样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呢?
a.狐狸在想什么主意?怎样说才算“扯着嗓子”?有感情地读出狐狸那装腔作势的样子。
b.老虎被蒙住了,从哪儿可以看出?
c.这时狐狸越发胆子大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出它那装着不怕老虎的样子吗?练读,指读。
(3)这时,老虎开始上当了。
(4)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
3、教学第6——8自然段
(1)老虎既然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一趟呢?
(2)自读第6——8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呢?(这时老虎还是半信半疑的,如果狐狸逃跑,会被老虎看破,所以狐狸装作“神气活现”,带老虎去百兽面前走一趟,这样老虎就会信以为真了)
(3)师引读第8自然段,这时森林里百兽看到狐狸这样,都很(& &),再往它身后一看,(& & )
(4)这里该读出什么语气,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老虎看到这,会怎么想?
(6)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教学生字。
教学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复述课文。
2、初步认识把字句,并能试着运用。
教学过程:
1、 分角色朗读
2、 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指导复述
1、看看图,想想故事,说一说。
2、看看老师的板书来记忆,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自由组合排练这个课本剧,指名上来表演。
三、认识“把字句”。
1、 读读课后第4题的要求。
2、 自读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比较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3、 小结:像在句子中用“把”的,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把字句。
四、小结。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组词。
瓜____(&&)& & 假____(&&)& &爪____(&&)
昔____(&&)& & 元____(&&)& &旦____(&&)
二、将句子补充完整。
1、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的歌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船夫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狐狸的话蒙住了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被我们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朋友听。
教后小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通过一些偏旁字形的演变过程来理解其含义,以便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为学习部首查字法作铺垫。
2、对形近字要仔细观察,分清字形,弄清字义。
3、学会准确运用动词。
4、朗读背诵诗,增加语言积累的训练。
5、会把左窄右宽的字写美观。
6、积累成语。
7、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偏旁的含义,会根据偏旁写出带有偏旁的字。
2、会给形近字组词
3、准确地使用动词,为写作文打基础。
1、今天我们进入练习3的练习
2、师板书课题
1、教学第一题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看第一幅图,说说“ ”像什么?由此可见,“  ”都跟什么有关?
(3)回忆同偏旁的字。
(4)其余3个偏旁的教学同上
(5)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看谁写的又快又多?
2、教学第2题
(1)指名读题,说说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抱组词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