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3年了,一直在绍兴文理学院毕业论文附近小餐馆工作,感觉上天对我不公,我自己也很努力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b&请勿转载。谢谢。&/b&&br&&br&我想说说我女儿。&br&她今年14岁,中考结束了。在她初进幼儿园之际,因为非上海土著,就简单的进了小区对面的幼儿园。完全没有考虑所谓的贵族或私立幼儿园。我当时想的是,她生在上海,生活成本已经很高,那么我们就享受好这点福利,不作他想。&br&小学阶段,同上。家门口的小学,班级招不满人,有很多农民工的孩子也就读。而当时我的同学的同龄孩子进的都是私立小学,学费一年五六万,我觉得平常。我们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就安安心心过自己的日子。&br&女儿成绩很好,很稳定。&br&初中,女儿长开了些,眸子里的灵气扑哧哧往外冒。我们就动了点念想,要不去个好学校,上海唯一的一座女子中学?递交了所有材料,汗颜,光顾着女儿玩,几乎没啥竞赛成绩。好在多少参加了些。通知我们面试。&br&女儿去了。单独进的校长办公室。校长面试了半小时。过了。&br&被录取了。&br&出来后很诧异的问女儿,怎么就被录取了?问了你什么。她说我进去好紧张,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不过校长说话很逗,我就放松了。随便跟校长瞎扯呢。&br&后来进校后,她说学校说,她们只招有灵气的姑娘。我说你们校长眼光真好。&br&刚入校,怕她跟不上班,谁想一考就是班级前三。并未用力。似轻松所得。开课第一天,老师说有没有小朋友主动要求当班委?女儿举手了。老师问她,你要做什么,她说英语课代表。老师问为什么选英语课代表?女儿说,因为收本子很轻松啊,而且我英语不好,当了课代表就该好了吧。&br&老师居然让她当了,一当就是四年。从预科班算起。&br&当然她的英语不可能差了。&br&女儿成绩依然稳定。我也没多想。我是个很懒惰的妈妈,觉得孩子懂事,无需太操心,基本她问我我才问她。她不问我就不问。比如她问我,班上有个超级学霸,极其恐怖,总是第一名,我就是不能超越她,我觉得她简直无敌。我就淡淡说了句,未必啊。女儿问为何这么说,我说我从未见过哪个孩子像你这样爱看书。所以你迟早超越她。女儿说确定?我说确定。女儿说大概要多久?我说离最近的考试多久?女儿说一个月。我说那就一个月。&br&女儿咯咯的笑:妈妈好像算命的。&br&那个期末考,女儿全年级第一。她实现了我的算命。跑来告诉我算的真准。我只是笑。&br&拿过第一之后,女儿成绩上上下下,波动很大。我不操心。她有时连成绩都不告诉我,只说极其差。我也不问。但我知道以她的心气,极其差估计就是班级前五吧。有啥可问?&br&直到初三。她可以直升本校。学校找到她,要她预录。班级有四个同学达标了,其他三都与学校签约了。她拒了。当时我问过她,你考虑清楚了?她说考虑清楚了。我说拒绝了你的本校,可就是其他学校预录一条路,如果其他学校不要你,你就是裸考。&br&她扑闪着长长的睫毛,跳跃着,说妈妈,我要认识同龄的男生。&br&我说因为同龄女生无对手了么?&br&她赫赫的笑。&br&那段时间其实非常心惊肉跳。当然表面如此平静。似乎这根本不是初三,而是在度假。周末我就带女儿想吃吃,想玩玩,想看看,就是她想干嘛就干嘛,并未过于放心上。直到开始参加上海高中四校的自主招考。一次次失败,我们都只是笑笑。&br&就在几近绝望,女儿打算破釜沉舟去裸考之时,其中一所学校在女儿所在的区多放了三个名额,通知女儿去一次。居然当场录取。问她怎么这么轻松?这所学校那简直就是传说中。她只是笑,说我全都不会,全是蒙的。老师问我为什么这么答,我就说直觉。老师说你就凭着直觉答题,她说是。&br&老师录用她了。&br&&br&现在看来,似乎我女儿该算是同龄孩子中优秀的那个吧。我看到了上海各个学校的预录名额,我女儿学校惨淡的可怜,她算是亮堂了一个年级。有时想,她优秀么?别人看来肯定是。&br&但是,我不这么看。&br&&b&优秀与否,不在于你现在在哪里,而在于你注定在哪里。&/b&&br&在女儿小学时,因中途换校,第一次考试全面不及格。哭的悲催。我们逗她,没事。跟不上班,11点做不完作业,由此帮女儿抄作业多回。老师看的出字迹,睁一眼闭一眼。但之后呢。第二个月开始,稳居班级第二。此后再无差过这个成绩。&br&她告诉我,妈妈,你可以把我送到任何地方。我都可以适应。&br&那时她才9岁。&br&今年她跟我说,妈妈,我的大学就以复旦为起点吧。我说妈妈的母校就成了你的起点?她说那有啥办法?我是复(旦)二代啊。二代当然至少以复旦为起点。(请复旦校友别打我,逃&br&&br&她并不优秀。她的智商也不突出。至少小学一年级曾被誉为有围棋天赋,而直到现在才考了业余一段。她不努力,也不刻苦,她唯一的一点只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从小学开始,几乎每一次报班或者考试竞赛,我们都让她选择,她可以参加可以放弃。不干预。&br&她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br&这不是优秀,这只是方向明确。&br&就如今年初三的有惊无险。其实去年她就跟我说过,妈妈,我在女校太久,想出去走走,认识同龄的男生,看看他们是否聪明。我说好啊,聪明的男生一般都会在好的学校,那你可要努力了。她说我知道。&br&从去年开始,因为笃定自己不上本校高中,她自己辞去学校大乐队的队员身份。大乐队考本校几乎是直升。因为对于她没用了。她不想浪费时间。&br&就像今年,本校抛出橄榄枝,班级四个符合要求的签了三个,她毫不动摇,直接拒了。而那三个都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看着她们很悠哉的上课,轻松的样子,想可能只有我需要裸考,我压力比她们大好多。但如此,她依然毫无抱怨。&br&直到现在,她们学校除了老师,知道她被预录的同学不超过两个。她说这是自己的事,不必说给别人听。&br&&br&我不觉得她优秀。我只是觉得她明白。知道自己要什么。&br&毕竟学霸啥的,我也不是没当过。&br&但是当时我的表现呢?我入社会的表现呢?我走每一步都好希望有人告诉我该如何走,一进了大学就野的不行,似飞鸟出笼。但女儿被预录后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更要好好考试了,我可不能以很差的成绩去一个这么好的学校。&br&我对女儿肃然起敬。以她的年龄,她很成熟,成熟到我自愧不如。&br&而且我觉得很多大人也不如。&br&我看过太多优秀的人。他们或者文采好,或者好诗词,或者会乐器,或者就是学神,或者是学神兼以上,但她们优秀吗?我知道知乎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我明确说,很多时候我看他们的文章确实就是当文章看的,因为他们是在写文字。没有生活积淀。文字虽美,没有风韵和风骨。对于有社会经历的人来说,看看就好,食用就不必了。毕竟以文字论高下不该在知乎,可以去起点。&br&&br&优秀是什么?回到主题。为什么有人比同龄人优秀很多?现在在旁人眼里,我女儿实打实成了别人家孩子。如果这当中有可以总结的,我只有一点印象深刻,那就是:&br&&br&&b&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能跳多高,而且敢跳,并承受跳了可能失败的所有结果。&/b&&br&&b&&br&这是她们看上去超出其他同龄人的真正原因,她们敢于并乐于挑战自我。不厌倦,不紧张,不疲惫,奋力奔跑。你在跑,其他人在观望,时间滴答滴答,你当然比她们优秀。&/b&&br&&b&这就么简单。&/b&&br&&b&&br&到了社会,亦如此。&/b&&br&&br&&br&以上。
请勿转载。谢谢。 我想说说我女儿。 她今年14岁,中考结束了。在她初进幼儿园之际,因为非上海土著,就简单的进了小区对面的幼儿园。完全没有考虑所谓的贵族或私立幼儿园。我当时想的是,她生在上海,生活成本已经很高,那么我们就享受好这点福利,不作他想…
记不清是07还是08那一年,反正是雪灾,坐k280回家,身上只有二十块,站票,遇到一对民工夫妇,当时车厢像罐头一样,和这对夫妇相谈甚欢,原本十几小时的火车临时停车了四五小时,拿仅有的二十块买了原价四块五的红河,发烟给了夫妇所有的同乡,车厢气氛热烈,甚至还有一大爷把一提装在金龙鱼油桶的散装白酒分了分,然后火车走了一段又停了,我连泡面都买不起了,一个劲的咽口水,民工夫妇当时应该是发现了我的窘迫,他们在下一站下车时,他老婆把行李里的一个涂料桶递给我,说没座你就坐桶上面,然后诡异的笑了下,我接过桶,很沉,后来我打开,里面装满了劣质的苹果和“康帅傅”方便面,后来火车整整晚点了三十个小时,这就是接近五十个小时身无分文的我没有饿死在火车上的故事。
记不清是07还是08那一年,反正是雪灾,坐k280回家,身上只有二十块,站票,遇到一对民工夫妇,当时车厢像罐头一样,和这对夫妇相谈甚欢,原本十几小时的火车临时停车了四五小时,拿仅有的二十块买了原价四块五的红河,发烟给了夫妇所有的同乡,车厢气氛热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97 人关注
127 条内容
974 人关注
596 条内容
2252 人关注
511 条内容毕业生拒绝月薪六千工作 要做“红心老板”_职业生涯_财经纵横_新浪网
毕业生拒绝月薪六千工作 要做“红心老板”
.cn 日&08:07 新京报
  人物档案
  赵明晨
  23岁的赵明晨今年从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传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赵明晨拒绝了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而选择承包校园餐厅。
  6月26日,学院对校园餐厅“伴月楼”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赵明晨和自己的7名同班好友一起,联合参加竞标。
  6月28日,赵明晨胜出,取得餐厅的经营权。按照约定,赵明晨一人具体负责餐厅的经营。
  7月15日,赵明晨与学校正式签订承包合同。按照合同规定,赵明晨第一年付给学校10万元,第二年为12万元。
  7月25日,餐厅开始,预计9月初可以正式开业。
  -人物对话
  “有时候不得不寻找变通”
  新京报:现在真正当上了老板,不再是学生,会不会有一种“被冲击”的感觉?
  赵明晨:这种“冲击”是逐渐的。比如说,好多业内的人跟我说,如果按照我原来的想法,一切都按照最正规的标准和程序来,不仅赚不着钱,还会赔钱。
  所以,有时候也不得不去寻找一种变通。但是,最根本的东西还是应该坚持。
  新京报: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
  赵明晨:我的原则尺度。说得具体一点,比如说,卫生条件一定要保证。
  新京报:这种坚持能到什么时候呢?
  赵明晨:我只能告诫自己,尽量不要被别人同化吧。人家赚10元,我赚5元就好。
  新京报:对经营餐厅的看法前后有什么改变吗?
  赵明晨:给你举个例子吧。刚刚竞标成功的时候,电视台采访我,我当时说,以后在我的餐厅用餐的客人,我们会主动送上发票。回来之后,很多人都觉得我不应该那么说。随着了解越来越多,我自己也发现这样想似乎有点太天真。以前我去餐厅吃饭每次都要发票。
  但是现在,几乎每次都不要。因为,我也逐渐真正体会到经营的不容易。
  但是,帮助那些经济情况不好的同学,协助学校搞一些活动,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8月11日中午,赵明晨和好友郑伟在餐厅吃过午饭,又来到附近一家小餐馆。
  点了10元钱的羊肉串,把菜单还给服务员的时候,赵明晨忽然凑近服务员的耳朵,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过了几分钟,另一个看上去更年轻的女服务员走过来。
  赵明晨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粉红色的信封,信封上面印了一个大大的“邀”字。赵明晨把信封推向服务员,说:“拿去,看看。”
  服务员犹豫了一下,拿起信封,装在口袋里,转身走了。
  走出小店,赵明晨对一直旁观的记者说:“你大概也看出来了,我是在‘撬’人啊。”
  “其实这是破坏规矩的事儿。我前后来过5次,就是为了这个服务员。”赵明晨说,之前他已经跟这个服务员简单联系过一次,但是她最近每天都值班,没有时间深谈。
  于是,赵明晨就写了一封信,亲自递给她。
  “4页纸,是我自己用毛笔写的。”赵明晨自诩书法还不错,“我跟她说了一些自己对开餐厅的想法。我没有说具体的待遇。但是我承诺,肯定比现在那家店给的多。”
  “你不给我钱,我也要干”
  母子间的争执由此出现。赵明晨对母亲说,“就算你不支持我、不给我钱,我也要干。”
  回到正在装修的餐厅,赵明晨不时要应付工人的提问和要求。
  “这条线你打算怎么拉?”
  “这个接头买的不对,要换一个。”
  “其实很多我都不懂,大多数时候只好让他们去问我爸。”赵明晨说,“比方说,我不懂装修,但是我请了一个懂装修的人来,就是我老爸啊。”
  现在,父亲请假不上班帮赵明晨装修餐厅,母亲孙淑香也已经好久没有参加同事聚餐和外出旅游的邀请。
  孙淑香说:“整个家庭生活完全被这件事打乱了。”
  孙淑香一开始并不同意儿子承包餐厅。“我们做父母的把孩子养那么大,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也不容易。”孙淑香认为,儿子原来找到的工作很不错,能够发挥能写能说的特长,而且收入稳定。
  但是,赵明晨坚持要参加竞标。
  赵明晨说,想去经营校园餐厅不是一时之间的念头,从有这个想法到向学校提出申请,大概有3个多月―――“餐厅可以给我更多空间发挥,还可以帮助一些困难的同学。而且,承包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母子间的争执由此出现。
  赵明晨对母亲说,“就算你不支持我、不给我钱,我也要干。”
  竞标那天,一大早,赵明晨的父母开车为儿子去取紧急制作出来的餐厅模型,然后赶到学校,交给即将登上竞标台的赵明晨。
  但是,母亲孙淑香却没有到现场,而是在另外一个房间等待。“不想给孩子什么压力。而且,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孙淑香说。
  两天之后,竞标结果出来了。从心底里仍然不认同儿子此举的孙淑香拿出了家里的积蓄,交给儿子。
  “别人是黑心,我就是红心”
  “如果有的开餐厅的人是黑心,我自己就是红心。”赵明晨借用同学的话说。
  餐厅里,20多个工人在敲敲打打,金黄的墙纸已经全部揭掉,厨房里正在贴瓷砖。餐厅中央,工人们正在为一排浅咖啡色的柜子刷漆。
  “房间中央的四根柱子不能动。我们就在这里搞一个吧台,正好是把柱子围起来的部分利用上。”赵明晨说,因为餐厅将来会提供给学校的社团搞活动,所以有一个吧台也会更加有气氛。
  在竞标时,赵明晨称,自己的餐厅“不以赢利为第一目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低价甚至无偿为学校的社团活动提供活动场所”。
  “如果有的开餐厅的人是黑心,我自己就是红心。”赵明晨借用同学的话说。
  在赵明晨的设想中,餐厅要招聘一个大专以上学历的“文员”,在餐厅工作的间隙,文员可以给服务员教授电脑、英语方面的知识。
  对于赵明晨这样的想法,女朋友郑丹杨很赞成。郑丹杨讲述了一件让自己至今记忆犹新的小事。
  学院门前有一条河,河边有很多小鸟。前年冬天的一个下雪天,赵明晨从家里带小米去河边喂鸟。“没有任何人提醒他,他一个大男孩,带着小米喂鸟,实在不多见。”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一击命中”
  毕业之前,同学们大多都在着急找工作。而赵明晨,只给了自己一次出击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击命中”。
  “如果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有10件事情可以做,另一个是只可以做一件事。那么,我会选择只做那一件事,用所有的精力去做好。”
  毕业之前,同学们大多都在着急找工作。而赵明晨,只给了自己一次出击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击命中”。
  那是一家公司广告部的招聘,赵明晨从网上看到的信息。去了之后,公司让赵明晨给产品―――一种降血脂的―――做一套推广方案。
  “当时要求的交稿时间非常紧,而且,我也不懂这种产品的特性。当天夜里,我就去查广告法,还要了解保健品和药品之间的差别。”
  第二天,赵明晨将自己策划的全套推广方案递交给这家公司。公司立即决定录用他,要求赵明晨马上来公司实习。并承诺,实习期间,每天的薪水是200元,正式来公司工作之后,月薪6000元。
  但赵明晨拒绝了这份令人非常羡慕的工作。
  对此,他的同学们一点也不奇怪。“他要是老老实实找份工作才奇怪呢。”同学李锦儿说,在老师布置的一次广告作业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名车、麦当劳等国外知名产品作为广告设计的对象,而赵明晨带领自己的一组人选择了为“王致和臭豆腐”做广告设计。最后的作业得分非常高。用赵明晨自己的话说,叫做“独辟蹊径”。
  “实际上,困难比想象的多”
  赵明晨说,一点一滴的积累,让自己对原本不熟悉的餐厅经营了解更多,对未来困难的设想也会准备得更充分。
  “现在才真正体会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原先设想过很多困难,但是实际上,困难比想象中多得多。”赵明晨说。
  “学校里的院长、书记,后勤的老师。学校外面的,银行、卫生、工商、环保、消防,这些部门,一个部门一般不会只去一次。”赵明晨说,仅仅是咨询,就已经数不清麻烦过多少人―――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母亲工作单位餐厅的营养师、酒店的会计师等等,都成为赵明晨要经常“打扰”的对象。
  母亲孙淑香说,现在,赵明晨的房间里到处都是饭店管理、餐饮、税法等方面的书籍,“怎么着也有好几百块钱了”。
  赵明晨说,一点一滴的积累,让自己对原本不熟悉的餐厅经营了解更多,对未来困难的设想也会准备得更充分。
  由于装修工期的缘故,赵明晨的餐厅估计要到9月初才能开业。
  新的餐厅名字已经注册了。“我们几个股东都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人。我们的餐厅和公司的名字就叫做‘80年代’。”
  “看着我们自己的事业,这感觉还是挺好的。”8月11日下午,赵明晨站在散发着刺鼻油漆味的“吧台”旁边说。
  本报记者 王荟
  更多创业新闻,请查阅
邮件订阅:
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点击此处查询
【】【】【】【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相关链接
&nbsp 08:45:28
&nbsp 11:05:00
&nbsp 11:17:00
&nbsp 11:06:32
&nbsp 03:32:00
&nbsp 12:21:30
&nbsp 15:37:00
&nbsp 11:25:56
 王荟其他文章
 新京报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 :  密码:
电话:010-3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文理学院毕业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