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新生广工龙洞校区男女比例例曝光 究竟什么专业只有1个男生

一图|多校新生男女比例曝光
究竟什么专业只有1个男生?
&&首推于&2天前
浏览(35)|回应(1)
图片源于网络9月开学季,各高校2017级新生陆续报到,开启了大学生活。每逢开学季,大学新生男女比例一直是江湖儿女颇为关心的问题……毕竟,男女搭配,学习不累……你懂的。今年各高校的男女比例有什么新变化?哪个学校的男女比例最和谐?来看一看吧↓对于校园男女比例这一话题,大概每一个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都有切身体会。@云罗一线:你以为一比一,你就能有对象?@C队-年华C2:天津理工海运学院沉默不语,拿起我的船桨默默划水。@李缘Neaaaale:我交大同学读翻译专业,就他一个男的。@PengPeng的奇奇还怪怪:一个学院的女生可以住一栋楼,一个学院的男生只能住满一层楼。@lsy有射手的小傲娇:晓得不还有个叫做采矿的专业,一个年级五个班四个女生,不够分。@但不能喜欢太多:我们学校女厕旁边还是女厕,因为女生太多,把一部分男厕改女厕用了。@一根骨头:运动会,想凑个4x100接力都不行。@二娃:同样是运动会4X100接力,有个哥儿们一个人跑完了400米,一战成名。网友留言来自于网络你们班男女比例是多少?一起聊聊吧!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此投稿已是精品!
不再接受推荐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我的位置:
多校新生男女比例曝光 究竟什么专业只有1个男生?
听说已经有了能查看男女比例的报志愿神器?
9月开学季,各高校2017级新生陆续报到,开启了大学生活。
每逢开学季,大学新生男女比例一直是江湖儿女颇为关心的问题……毕竟,男女搭配,学习不累……你懂的。
今年各高校的男女比例有什么新变化?
哪个学校的男女比例最和谐?来看一看吧↓
每年的开学季和毕业季,关于高校男女比例的话题总是能在网上引起共鸣。
去年12月,云南工商学院学前教育49名女生与班里唯一一名男生的毕业“婚纱照”,走红网络,曾引发一波热议:大学理工科男生多,文科女生多,甚至还出现全女生班或全男生班。
全班都是男生:班级活动少了不少乐趣
毕亚龙是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一名大三学生,班上49名同学,全是男生,他说: “全都是男生,班级活动少了不少乐趣,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身在全男生班级,毕亚龙最大的感受是,3年来,班级活动屈指可数并有些单调——K歌、打篮球,唱歌。
但全都是男生班级也有不少优势,学校的篮球赛、运动会,每人都是球员、都是运动员。记得大二学校组织的篮球赛中,毕亚龙所在的班级所向披靡,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与毕亚龙一样,西南林业大学大二学生张文彬也处在一个全男生的班级里,全班53人都是男生。
基于对机械专业的喜欢,张文彬果断报考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一刚到学院报到时,学长就告诉张文彬,“班里可能没有女生,赶快去其他学院找女朋友。”果不其然,班里唯一的一名女生没来报到注册,张文彬所在的班级就成了全男生班级。
2年来,张文彬有种回到古代学堂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不错。整个年级,300多人,女生就只有10多个,都成了 国宝 。”
全班都是女生:衣着等方面不必拘束
王彤是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她所处的班级是全女生班级,全班32人,无一名男生。身在这样的班级里,班长王彤坦言,女生更好管理,与一些有男生的班级相比,办事效率高了不少。
“全是女生的班级,上形体课,衣着等方面就不必拘束,也不用担心穿着太暴露。”王彤说,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大二将要学双人舞,女生很难完成一些托举的动作,这时需要男生的配合,王彤所在班级的女生们只能由女生配合托举。
男女比例失调的尴尬:男厕改女厕 女厕带小便池
厦门大学去年曾首次对外公布男女生比例,在厦大招收的4771名本科新生(不含外籍生)中,女生2542人,占比约53.3%,男生2229人,占比约46.7%,女生比男生多出313人,外文学院更因男女比例1:9被调侃“失调到极致”。
青岛高校的部分文科专业,男女比例高达1比8,中国海洋大学2014级英语专业研究生秦瑾晖说班里有26个人,只有3个男生,差不多10比1。
2016年11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有同学通过新浪微博@重庆高校,晒出一组校园男厕改女厕、女厕带小便池的相关图文,在网上引发热议。采访中,对厕改一事,男生们虽有些尴尬,但全都豁达地笑笑说,“理解、完全接受”。
男女比例失衡 渐成常态
面对高校男女比例失调的常态化,很多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魏先生(公司职员):在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也不必太过于大惊小怪。
王先生(媒体从业人员):有些时候,我们真不能在所有的行业、领域都搞男女一律平等。真要有所改变,还是要从改造男权社会本身出发,这又是一个涉及十几亿人社会观念大改变的巨大工程。
尹女士(大学教师):放眼全国,师范类高校女多男少被称“女儿国”,理工科院校时常自称“和尚庙”,综合大学则渐渐从平衡走向女多男少,男女比例失衡渐成常态。
胡先生(中学老师):部分专业男女比例失衡,原因在于高中教育阶段,女生成绩普遍比较好。资深教育媒体人娄雷也曾表示,男女比例失衡是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导向的必然结果。解决男女比例失衡带来的问题,不同学院、不同专业间应加强交流。
理解归理解,但男女比例失调一次又一次赚足眼球也充分表明了,这真的是个难题!难怪今年江苏省教考院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推出了一个利用大数据来辅助填报志愿的招考APP,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居然可以查各高校男女比例!很懂现在的孩子呀!
(本文来源:央视网、云南网、苏州新闻网等 编辑邮箱:)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高校男女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