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人外国人差异图一点都不比外国差为什么还有学生选择留学?甚至去的国家都没有中国人外国人差异图好,就为了海归去镀金?

过的不如国内同学的留学生,出国的意义在哪里?
谢邀。本来这个问题,两三句话就能答完了。出国并非“能比他人过得好”的自动保票。出国读书,只是让你去见识一个不同的世界,处身于一个不同的环境。这就是全部了。并不是你拿到出国签证、买到出国机票、去到异国、拿到异国学位,就能立刻当啷拿到一把限量金钥匙的。就像上大学的人,并不一定比高中辍学去卖煎饼的人更高尚、更有利益可图。想挣钱就去挣钱,出国并非挣钱的捷径。想通这点就可以了。我感兴趣的,是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混得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以前跟我一个编辑开的玩笑,重新说一遍。甲,年过而立,没房没车没结婚没工作,胆囊还有点问题。乙,年过而立,出版过书籍若干,年收入若干,通英法语,在巴黎供养着女朋友,正预备请人设计南部的沿海房子。只看上面这些条件,这俩人哪个混得好呢?——其实没意义,因为就是一个人。只是用不同语言形容了一遍而已。如果觉得上面这组像诡辩,那么再举个例子。我有个前搭档,好朋友,上海人。大我三岁。美国工作过几年,回来上海工作了。有妻子有孩子,有房(在供第二套),有相当好的车(他的同事一起艳羡)。工作的地位很高。我没结婚,没房子,也没车,在上海呆了小十年,然后来巴黎了,还是没结婚,还是没房子没车。我俩收入应该是差不多,但是,谁混得比较好呢?我每年夏天回去跟他喝酒时,总是这样:我觉得他混得好,他觉得我混得好。我说他有保障,很稳定;他说我很自由,比他清闲。他说:佳玮,你知道我现在的理想是什么吗?——给我半天假期,让我躺着把《棋魂》重新看一遍也好啊!我的一个巴黎同学。她自己做实习时,回北京呆了一段,觉得受不了这氛围,于是先去台北故宫做了一段,去佛罗伦萨上过短程课,然后结束在巴黎的学习,又去日本庆应大学了。她的理想就是四处游学,然后四处过日子。她说过一个事儿:她在国内有若干闺蜜同学,也有些艺术家朋友(我见过其中一位),各自在北京闯世界,那几位都干练,有事业,挣钱多,当然也很累。诸位联系起来时,也是彼此觉得对方这样挺好,彼此感叹”我就是过不来你那种日子啊“,然后继续各奔前程,做各自的事了。谁混得比较好呢?各人有各人的判断了。在我看来,在国内的环境,“混得好”是个很奇怪的命题。人是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只能依靠标签,比如收入、职位、衣着、住宅、手表、汽车、谈吐这些东西。然而日子的好歹,是自己过的。我亲耳听过太多在传统意义上“混得好”的人倾诉过辛苦。实际上,我自己在忙着写东西+上课忙到没觉睡时,还经常听人感叹“哎呀呀你混得多好,又清闲又自在又不缺钱”。在欧洲的同学,许多有一个共识:如果你想过点平心静气的小日子,那么在欧洲反而比在国内舒服;如果你志在乱世里闯大事业,2015年的话,回国比在欧洲有机会。但这说到底,与“混得好”无关。每个人的生活,甘苦自知。我觉得,“混得好”这玩意真的应该是上一辈人才在意的伪命题了,是上一辈人习惯在过年过节时依据各种表象,互相攀比的产物,和“嫁得好”、“单位好”一起,都是一揽子糊涂账。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可以在21世纪,基本确定了求同存异、参差多态是可以并存的这一点,乃是基本政治正确。如果出了国,见识到了更多可能性,还要拘泥于“混得好”这种标签表象的话,那出国才真是有些浪费了。
在于我曾看到过这世界,我曾孤独地在陌生的环境里生长,直到适应那片土地。在于我学会了另一种思考的方式,跳出了圆圈再回头看中国发生的事情可能有自己的观点。在于我抛下了曾经拥有的一切,从零开始构建过自己的生活。在于我曾经接受过更好的教育,有过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在于我有过选择的机会。
留学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看完之后,想留下的留下,想回家的回家,想前行的前行,但不管选择什么,都要付出努力,努力之后,也不能保证一定比别人好。多了选项,也许这就是意义。
The world is not in your maps and books, when you come back, you will not be the same.——《》
如果是为了混得好出国的,就学会吃混得好要吃的苦头。在国外学个好找工作的专业,去之前调查好移民政策、工作签证政策,学习要极其刻苦而且随时关注哪个方向好找工作,业余时间努力去和权贵同学social,如果是女生的话跟高富帅多抛抛媚眼——须知国内一般要“混得好”也得做这些,没做当然没别人混得好了。混不好的时候想起埋怨出国怎么让我混好,总让人有些违和的感觉。在出国还很稀罕的时候,大部分出国的人抱着很大的野心。大多想学习欧美先进文化技术改变中国,少数为了个人的自由生活(这是旅美作家哈金的一本小说的名字,他是九十年代初留在美国的中国博士,二十多年来坚持用英文写作中国题材的小说)与哲学意识形态追求。如今出国成了一种投资,不见得和理想挂钩了,倒也未见得是坏事。只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搞清了吗?自己都没为自己的目的负责,为什么留学这种行为反倒要来负责?我以为作为留学生,除了二代里面不懂事的一些人,都是拿父母的钱出来,或自己拼死拼活搞到了博士全奖,或打工挣钱,美国大学压力也大。这么辛苦的生活,值得比一份“混得好”的工作更大的理想。陌生的国家和文化,教给你什么?独立辛苦的生活里面有什么意义?西方比起国内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问题?自己所在的学科世界最顶尖的水平是什么样?有了其他的参照系以后,我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又有哪些可以重估和重建?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本来就有疑问又用心体会了异乡环境的人来说,是水到渠成的领悟。终于你可以不通过微博号和英剧美剧来看世界了,以前那些被闭塞和有意引导所障蔽的东西终于毫无保留呈现在眼前了,别人只能来旅游看一圈的世界终于对你敞开大门了,这份经历多么宝贵。当你成为一个有想法有技术有眼界的国际公民,你会发现不需要走国内那条“混好”的路,世界也有许多条路对你敞开。出来混,某种意义上就回不到原来的自己了,三观不可逆转地发生了改变,未见得是被洗脑,却越来越习惯在多个参照系里反复重估价值和掌握方法,习惯打开自己头脑,欣赏价值多样、政治社会化的世界的运行模式。正因这种感受,许多优秀留学生正在改变世界。真到了那个位置的人,我也从未见过他们有混得不如别人好的忧虑。一座金山就在这里,守着金山饿死人,是为什么呢?当然,也有出国之后仍旧头脑封闭的人,只跟中国人玩,只接受原先自己的价值观,私下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公共场合不关心外国人的话题并指责他们构造玻璃天花板。这些人很多还非常成功。他们自然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若你能熟练掌握好找工作的专业知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很难,在亲戚眼里绝对有面子。
不是想要重拍楼主,但是我只能说楼主对于留学的意义,乃至人生的意义都有严重的误解。如果楼主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在先,无论留学还是不留学,恐怕都很难生活得愉快。楼主的原话是:现在出国留学已经十分普遍,可几乎很少有人能留下,大多都回来国内,有的去了外企,有的当了英语老师,有的成了海待,与出国前那批选择在国内奋斗的人别无二差,甚至还不如他们,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楼主的意思是这样的“现象”是有问题的,但是我却觉得这是正常的。难道留过学就要被扔上天空看看能不能飞起来,埋到地里看看还能不能呼吸,按倒水池里看他能不能长出一对腮来?随着人们对于“国外”和“留学”的逐渐理性,就会发现留学生其实和国内一样,无非就是找个地方上了个大学,至于是否优秀,很多还是看个人——无法一概而论。比如,我让你评价中国的大学生是不是优秀呢?公道地说,大部分一定是不优秀或者平庸的,但是并不能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大学都没有必要上了。下面我觉得楼主有两个概念性错误,我们可以在此探讨:其一,楼主觉得所谓的“混得好”,或者成为人上人(比如拿别人十倍工资,住着360度无死角江景房)就是出国留学的目的。那么,人生如果以这种类型的事情为目标,恐怕很难快乐起来,也很难活得有意义。比如,我发现马云毕业的学校是个杭州叫不全名字的大专,还是考了三次才考上。我巨款终于“买来”美国名校文凭,但是这辈子变成马云的机会应该说比连续走路上被五个花盆砸到还小,是不是说我也不用上大学了?没有任何一种选择可以买断你今后的成功,不然大家都会去做那个选择了。毕竟,成功无论如何都是个小概率事件,而即便很成功,周围总有更成功的人。但是,不成功是不是就意味着无法活得好?我觉得全然不是的。因为受到教育、开拓眼界可以让你的生活有更多的意义。我来讲一个故事。我刚去美国的时候,问一个教授,学习艺术史有什么意义?这位教授沉思了很久,然后告诉我:“你在看一副作品,当你不懂艺术史的时候,你只是觉得这是一些颜料的堆砌。但是,当你懂得的时候,这幅画突然就变得丰富起来,每一个细节都有着无限的意义,像你诉说什么。你可以和不同时空、不同世界的一个人发生一种对话,脱离了语言,脱离了音乐,而这种对话让你觉得世界都有意义了,也暂且脱离了狭隘的孤独感。” 我觉得这说的太好了。其实出国留学也是一样,当你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你可能看待生活的方式都变化了。而这种变化可能并不一定在你的账单上反映出来,但是确实可以让你觉得生活更有意义。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楼主不如把出国留学作为一次旅游。不知道有没有人问:“去旅游有什么意义呢?我看到那些老去旅游的人也没有赚更多的钱啊?” 旅游可以让你看到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行为准则,乃至不同的道德。不过,如果你还在计算某一次旅游可以为你带来多少工资上的增长,我只能说你目前的心态和经济状况可能不适合去做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二,不留在美国并不代表留学失败了。有些朋友回答说“不留在美国的都是不优秀的”,我只能哑然失笑。因为现在去美国还难吗?说的不好听了,无论是购买绿卡、上研究生嫁娶、找工作,都可以去啊——留下了又有什么了不起呢?我只能说,每个人追求的事情都不一样。如果你想要追求安稳的中产生活,那么留在美国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美国社会发展的水平告诉我们,只要兢兢业业工作,乃至做一些美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比如码农),那么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人上人”或者“格外体面的人”,不出意外的话,留在美国一定是不行的。具体原因 已经在第一个答案里说清楚了,我不再赘言。这个答案我们上一代人就可以回答了。我的父母早年在美国读书,九十年代的中国和美国的生存情况、工资差异多大,大家都可以想象。他们那一代留学生80%都没有回到中国,还有20%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回到了中国。现在过去了将近二十年,我发现那个80%都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了美国体面的中产阶级,但是和主流社会也没有太大关系,还是泰然自若地偏安一隅。而这20%的境遇就大不相同了,有的趁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成了楼主说的“成功”人士,有的也和我的父母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因为见证中国这三十年的变迁和机会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总之,中国是一个让人兴奋地地方,如果楼主在找一个有很多机会、很多陷阱、燃烧青春的地方,中国是一个不错的战场。如果楼主谈的是薪资,我觉得按照国内现在薪资增长的情况,很快可能就要和美帝持平了。而那些留在美国的人是不是回中国很容易呢?答案不是这样的。因为我对中国的企业还是很了解的。十年以前,中国的企业几乎是跪舔所有的美国工作经验的人,给他们所谓的global pay(全球工资),就是拿本地人十倍工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对于一般海龟也没有特别的待遇了。反而有不少企业表示,这些人已经30岁了,在美国由于种族文化等等原因没有带领团队的经验,而又不如土生土长的经理人了解中国,所以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在美国的工作经验也没有那么难能可贵了,甚至还不如楼主嘴里的“土鳖”。留在美国似乎成为了一条“不归路”。而留在美国的人确实可能就不如回到中国,或者中国土鳖“优秀”了。总之,我觉得国人对于留学的态度趋于理性是一件好事。就像我经常对我的mentee说,别以为留学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压根不可能。在哪里,你都会成为你自己,只不过是更加宽广的自己,或者更加狭隘的自己,一般人都会想要成为前者。
好好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出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我看来,去美国去英国去澳洲来法国,都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在职业发展上,去不同的国家也有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我写这些都是以法国留学为背景的,其他国家的同学欢迎讨论。我觉得现在留学生的身上好像背负了一种奇怪的使命,能力强的就留在当地,如果回国就一定碾压国内同学,否则就是一种浪费。这种想法当然是幼稚的,其错误在于将出国留学当成了职业发展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需要反思的是,对用人单位来讲,最重要的不是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是你能产生什么价值。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作为一个用人单位雇用一个留学生可以产生更多的价值吗?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方法来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雇用一个留学生对我来说可以产生更多的价值?我认为,在非高精尖的行业里,其实雇用一个留学生和雇用一个本地学生根本就没有区别。所以,如果把留学经历其本身,作为求职中最重要的砝码,本身就是失败的。讲到底,出国留学这个经历本身其实并不能带来在求职上带来决定性的优势。那么,出国留学对职业发展有没有帮助?出国留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对于职业发展的帮助,我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举些例子:有些行业前沿的东西,国内是学不到的,那么出国学习这些前沿知识,必然带来在该行业内的比较优势。比如在法国能够到ENS等牛校,搞研究做学问,这些环境国内都是不太具备。另外,还有一些艺术类的院校,法国包括整个欧洲在这方面要领先国内太多了。留学过程中有了国外企业的实习或工作经历,了解了国外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提升了自己的profesionnalisme,经过国内国外的比较对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有了自己的理解。比如我现在在法国邮政,就能看出中国邮政和法国邮政在面对同一问题上细节处理的差距。在国外的工作经历中,能进入行业前沿的公司,对所处的行业比国内同学具有更前瞻性的理解。比如有同学在法国有Areva,SNCF,空客这些行业领头羊的工作经历,这些经历哪怕是非核心部门,我认为也是在求职过程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我认为这些,才是对用人单位产生真正价值的东西,而这些才是真正出国留学能带给你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出国留学也只是给了你能接近这些资源的平台而已,而能获取这些资源,最后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不过反过来说,平台也是关键的,因为如果连这个平台都没有,你能接触到优秀资源的机会就是0。所以,出国留学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有风险的。======================================================================其实讲到这里,我只是在讲职业发展着一个维度。而我在很多其他答案中提到过,人生的维度有很多,职业发展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方式。我觉得出国留学在其他维度上,仍然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记得有一个高票答案说过,出国留学讲到底就是给了你一种扔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生存的能力。我很赞同,我觉得自己这几年眼界开阔了很多,看问题也渐渐开始喜欢从多个角度切入,这些生活哲学,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都是法国这个国家带给我的。这一部分,我也认为是出国的意义所在。
逆魂笑笑生:
虽然有一万个回答,但是还是有想说的。出国最大的目的,是尝试性的换种幸福和看待生活的模式,人是世界上最固执,但是也是世界上最容易改变的东西。改变的原动力在于发现了触动你的价值点,价值观,和一些能让你信服的幸福模式。首先有一点很关键,你现在感受到幸福,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的价值观里的。比如,你觉得本科985,211,出国TOP RANKING 20,然后拿到好工作,30岁左右结婚,二线以上小三房,20-30万左右配车,贷款不超过10年,收入足够每年小任性三次以内(诸如出国旅游),有固定存款,职业有晋升空间...诸如此类。这是中国社会现有的,也可以说最大众的所谓成功模式。所以你现在如果将这个成功模式套入出国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的框架里,我想说,你应该出来看看,因为这样的幸福观太狭隘,这样的人生是需要刷新的,所有一切你所付出的,都不会一定等于一个固定的答案,答案的多样性,也许只有上帝清楚有多少。鄙人今年26,非985,211,本科成绩就是渣,在知乎几乎属于学渣范畴(这绝对不是虚伪,本科60分的科目数不胜数)。大一开始做生意,做过6年,可以说小有所成,挣下的钱买了小三房,车,然后现在人在美国,硕士在读。很多人都觉得我很成功,毕竟26岁获得了不少财富,并且现在还出国留学,进行所谓的深造。是,这一切让我曾经也眼花缭乱过,也让我觉得出国归来的同学也不一定比得过我,虚荣心也作祟过。但是我为什么要出国?因为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因为吃饱穿暖是最低级的幸福,是只要人努力工作,勤奋生活就可以得到的幸福,最大的幸福,是你知道为什么幸福,并且在这个幸福的基础上,有更加完善的空间和余地。出国也并不代表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但是一定是个非常棒的方式,在不一样的价值观引导下,你很有可能找到触动你灵魂深处的那个幸福点,从此以往,你才会得到持久的满足和持续不断生活下去的激情。所以,当我出国以后,我洗过盘子,当过志愿者,到WALL STREET做过实习金融分析(我的专业是金融工程),去过教堂,剧院,和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交流,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和社会三六九等,不同阶级文化,上到华尔街精英,下到清洁工人,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幸福观就会非常综合,非常可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站在不一样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视野,这个时候,你到国外的意义,就会体现出来。为什么?因为你终于知道,“混得好”根本不存在,价值观都不一样,这就变成了伪命题。而真正混得好只剩下了一个概念,就是认真的生活,认真的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上尽可能的有所作为,并且能够维护住一个温暖的家庭。这就是混得好,这就是幸福。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JOHN是我是在纽约很好的朋友,他在中央公园做巡视,简单说就是公园保安,因为很早上班,这份工作非常清闲,JOHN中午便会收拾东西回家。他今年60岁,住在新泽西,上班地铁需要1个半钟头,早晨4点45上班。他25岁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在纽约最高法院实习,工作,后来自己出来做律所,30岁辞掉所有的头衔和工作,到中央公园做巡视员,一干就是几十年。我喜欢中央公园的气氛,就经常会找他聊天。其实我当初很困惑他的选择,为何放弃那样的机会,到这里做这样的事情?JOHN轻描淡写:因为我爱画画,而早晨的中央公园最美,我喜欢很早的到这里,静静的享受一个早晨,一杯咖啡,一个面包圈,一个画板,在这里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景物,仅此而已,我觉得这样很幸福,并且我能养活自己和妻子,我们没有多少钱,但是我们从来不会不开心,因为她总觉得我很开心,她就跟着我一起开心。下午我们会到公园或者教堂,晚上一起散步,然后早早休息。JOHN说,他虽然喜欢画画,但是画的并不好,但是从来没有因此懊恼过,因为他并不在乎这个,他只希望能够一直画下去,因为这真的很快乐,仅此而已。对。就仅此而已。人生无非于吃喝拉撒,对我而言,偶尔吃顿好的,就很满足,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只要它不那么破,补一补也可以穿。但是心不能补,它需要的感情和真实最多,也无可替代。说那么多,只愿你能感受到幸福的力量,成功,只是幸福的一部分而已,不要违背了自己的心。
我觉得我出国最大的意义是,我是我的族谱里祖宗N代里第一个漂洋过海走的最远的人诶~这简直是历史性的记录,我的名字是不是应该载入族谱的小备注里啊?~
谁让你不读Computer Science?退可湾区做码农,进能花街做量化。*****************************************************************我就是来打广告的,折叠我吧
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出国前习惯了妈妈给我做饭洗碗,习惯了爸爸帮我处理一些手续。当我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用不是母语的语言尝试跟陌生人交流,当我给自己做健康美味的三餐,当我学会整理自己一个小小的家,当我自己跑税务局入管局房屋中介,搬家开通水电煤,当我为了进大学各种报名面试,当我为了找工作各种奔波,当我从开始的迷茫混沌到逐渐找到人生的目标,希望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当我觉得一个人应付了一个世界的时候,这就是留学的意义。也许,我回到国内不如那些同龄人或后辈有人脉有经验,但是,我知道我都经历了哪些蜕变。当我说,我以后想去非洲做志愿者的时候,大部分人问我,那不能拿到钱吧,你以后老了怎么生活结婚呢,小部分人在乎这是不是我人生的意义。
在国外读书,我学到的最珍贵的两课,一是不要随意评判他人,二是尊重这个社会的多元。或者按照知乎的话说就是:人家自己的生活,只要没有干涉到你,那“干你屁事”?留不留学,怎么留学,都有不同的主观理由和客观原因,都是自己的“家事”,外人不要审判。世界之大,社会之多元,各个家庭的情况之千差万别,请你尊重这种多元,不要总觉得应该找出一个“如何生活”的统一标准。中国人,哪怕是知乎上的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各位,都太喜欢评判他人了,“如何评价普通人的审美?”“如何评价留学生回国潮?”类的问题太多了。有些东西可以评判,比如新闻,历史,公共事务,有些东西不要评判,比如你我等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知乎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像中年长舌妇一样围在一起评价邻里亲友吧?大部分人也都反感父母以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来干涉成年的自己吧?评价某一普通群体(比如这里的留学生群体)本质上和长舌妇的八卦行为没有区别,用自己的想法经验去揣测他人的价值观又比父母干涉自己的行为高到哪儿去?己所不欲,勿失于人。
我就是海带呀~我呕在家里都快咸啦~但是我每天还是很开心哒~留学就是换个地方上学呀~和去其他地方没什么不一样呀~就是经历~如果你尝试过把脚掰到脑袋后面,那也是一种经历呀~其实吧~我觉得开心就是成功啦~赚很多钱那是别人的成功,在我这而言只是钱多而已~没意义呀~每个人的标准和定义都不一样哒~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元宵应该放什么馅最正宗性质是一样一样哒~你若和我一样喜欢大葱,可以尝试尝试过一次大葱味的元宵节。么么哒~你问为什么要回国?因为国内的大葱吃着爽!哈哈哈哈
题主去吃金钱豹,嘲笑身边憨态可掬只知道喝可乐的傻瓜,同时千方百计的想怎么把花的钱“吃”回来,为自己的精明感到骄傲。殊不知人家其实就当是来吃顿饭。留学同理。见过很多人其实就是出来玩一圈上个学,题主却精心替人家谋划到底值不值。这是不可调和的阶层差距,在你替人家考虑意义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输了。================声明一下原来题主问的是很多人出国了也留不下来,那么他们出国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等于:为什么大学生学历那么高,工资还没我们农民工高?大学生也分清北和普通985、211 以及再次一些的二本三本,能一概而论么?出国也分常青藤,名校全奖 和野鸡大学。题主切莫拿自己的圈子以偏概全
有些人留学是为了镀金,有些人就是为了多一份经历而已。留学不等于将来可以混得好,不乏有些做得好的企业主,老板甚至连个像样的学历都没有,人混的好与否因素太多,或者是机遇或者是性格,跟个人抱负也有关系。也许有很多人混的一般,但是过的轻松开心。有些人是外企高管,累得半死。所以不能单一的说外企高管就比一个小公司的职员混得好,比较人的追求不同,有些人就是追求安逸而已。
当你提到开始时,你说的是优秀。当你谈到最后时,你说的是成功。优秀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学会接受它。-当然,出国的人未必比留在国内的 优秀。出国了却而无法留下,这基本和优秀不沾边。所以我认为,题主谈的不是优秀,是优越感。题主问的实际是,成为留学生时产生的那份优越感,在留学生涯结束时消亡殆尽。一个失去了优越感的人该何去何从,如何自处?追求优越感的人往往无法真正变得优秀。 你要学会理解它。-出国也未必要用父母的心血。有的人凭自己,有的人凭父母的腿毛(相当小一部分财产),而非心血(相当大一部分财产)。如果你用掉的是父母的心血,却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收获,那我要说:人生不是每份投资都能得到回报,你要学会承担它。
我特别懒得敲字。。。但是作为一个在这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的人,还是很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两年以来想法的变化。最开始是研究生一开学的时候,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在死命讨论毕业如何留在美国的问题。看着大家的积极规划,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只要我不和其他人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那我就是不上进的。于是我采用了各种方式:去听学校国际学生组织的讲座,出去net working,和教授们谈心谈规划,等等等等。于是现在的情况是,我终于找到了工作。不是什么大公司,但是已经被很多还在挣扎的同学们羡慕(关于这里面的情况我下一段再讲)。但是我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心越来越往国内偏了,前两天已经跟家人商量好,还是打算辞掉这边的工作回国发展。好,那么现在来说说这里面包含的诸多问题:第一,为什么在美国找工作这么难。其实了解国际学生就业政策和签证的朋友都知道,国际学生那么多,每年H1B抽签名额只有大概六万五?(具体数字记不清了)。记得和一个教授聊天的时候,这个教授说的很直接。他说其实很多学校都是想从国际学生身上赚钱的,且不说国际学生的学费杂费是本国学生的3-5倍不止,各项其他费用(例如给你来一个“入学英语考试”,也就是说你托福GRE分数够也没用,学校非得先考个试,然后让你离分数线差个一两分,让百分之80的学生都过不了,然后交钱重修英语重考试)也是学校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那么你能怪学校吗?学校要说了,现在经济不好,政府拨款特别少,学校总要维持排名吧?总要有钱投入研究吧?总要有钱请教授吧?在这种情况下,从国际学生身上赚钱也就是让政府和学校减轻负担的一种方法。那么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呢?一大批努力的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们一起毕业,如果让亚洲学霸们勇攀高峰担任CEO赢取白富美,那本国学生怎么办?本国就业率怎么办?于是政府的办法就是,国际学生们呐,我们欢迎你们来读书,来消费,也让你镀金,让你毕业,让你有证书,但是工作这方面的名额就不好意思了,我们得限制你们,不然我们本国的就业率咋办?这样看来,其实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根本不能证明你不优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在国内某著名公关公司实习过(毕业也打算回去工作),这个公司的总部在美国,那么我到美国的分公司去应聘的时候,人家直接告诉我:对不起,我们非常喜欢你,但是你是国际学生,我们不收国际学生。就是这么直白,就是这么酸爽。所以说,在国外找不到工作不等于你不优秀(当然了也别老拿这话安慰自己哈哈)。第二,留在国外工作还是回国工作?首先我要说,我是个苦逼文科生,学校也不是什么哈佛耶鲁,理工科大神们比我们出路好的多,就别来纠结我了。。。我是草根!嗯!这个问题就以我个人的情况为例吧。如果我在国外工作,毕业之后一个月那个两三千刀(基本就是美国这边的难民水平?),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上班时间朝九晚五,完全不用加班,空气好水好环境好,生活基本等于养老。不好吗?这得看你咯,你如果喜欢安逸生活,其实真是不错的。只不过社会保障方面你得谨慎考虑。那么看前途呢?前面有人提过,沟通其实不是你语言没问题你就没问题的。和同事交流的时候,和客户交流的时候,人家说的东西是人家从小就接触的文化,你语言底子再好也跟这没什么大关系。就好比,中文是你的母语,但是你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所需要的说话的艺术,你中文再溜也没办法保证你说的话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且不得罪人,那外国人不是更崩溃?所以说,适应一个文化是要靠时间累积的,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我听一个教授谈起过他教过的这些中国学生,他说有的孩子就是特别能拥抱美国文化,有的孩子就会有意识的在某些方面抵御外国文化、从而保留自己的文化,这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选哪种就好选哪种就不好。换句话说,你要是真就喜欢国外喜欢的不要不要的,那你就尽力留下,因为你内心有这种渴望。可是如果你跟我是一个类型的,也就是对于没有归属感这类情绪实在无法接受的,那你就回国真的挺好。从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来说,我之前说了,毕业之后在这边一个月两三千刀,你可能觉得,啊呀要是乘以六,那也有一万二到一万八人民币了哦。亲,不是这么简单的哟。虽然我如果回国做公关这行,起薪可能很低,刚开始做的时候税后可能只有三四千一个月,但是三五年之后如果你做得好,那肯定不会是这个水平。反过来说国外,如果你没办法深入理解国外的文化,那出去谈客户的时候你觉得老板放心让你去谈么?老板不怕你说错话么?写个报告老板敢让你直接发给客户么?不得让别的同事或者老板自己再过目么?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你干了三五年,职业也没发展起来(我很多毕业的学长学姐就出现过这种情况)。还有人可能会想,我在国外读了几年书,我总得积累积累经验再回国吧?总不能花这么多钱就读个书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你要积累经验,那你上学的时候干嘛去了?人家美国本科的孩子,厉害的大学期间能做8-12个实习。像我这种出国读研究生的孩子,本来就比国内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孩子事业上晚起步两年。而且虽然我回国打算待外企,但是好多前辈跟我说,其实外企你要提头衔要升值也是有年龄限制的(虽然可能不是明文规定)。像我这样的,如果在国外读研两年,再工作两年,回去都二十七八了再从基层做起,我自己可不能保证年龄不会成为我未来发展的限制。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外的工作经验真的能带回国内吗?不见得。曾经跟国内一家大型外企的HR聊过,她很坦诚的对我说,现在海归这么多,在国外有基础的工作经验的孩子也有的是。现在竞争这么激烈,除非你在国外是前十的那种名校或者你在那种特别牛逼的公司工作过,不然你回来照样从头做起(我见过好多甚至是从实习生做起)。所以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时间耽误不起。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不想变成大龄未婚女青年0.0 找对象这件事情,还是国内的土壤比较丰富哈哈。Again,各个专业和行业的情况不同,请你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定夺。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如果你真的优秀,在哪里都不会混的不好。另外,我越来越觉得,出国留学给你带来的最美好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知识上和事业上的,而是对你整个三观的影响,以及引发你对想过上什么样生活的思考。希望能帮到你~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条路只是攀科技树方向不一样而已,混的好不好是自己有没有认真去打怪爆装备,跟点哪个技能没有多大关系。
JennyWang:
谢邀。多图预警。————原题目已被修改————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回答,犹豫了很久。问题和描述让我感觉很别扭,别扭的原因在于问题好像典型的有点功利,且让我有一种留学党被judge的感觉,而我不愿意被judge,我只想做我自己,做我想做的事。提问题的孩子仿佛有一种prejudice,留在国外比国内好,回国的都是没有能力留在国外的,就算回国也至少应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而这是出国的意义吗?至少对我甚至多数留学生来说,不是的。提问题的孩子仿佛有一种prejudice,留在国外比国内好,回国的都是没有能力留在国外的,就算回国也至少应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而这是出国的意义吗?至少对我甚至多数留学生来说,不是的。留学从来不是什么标签化的东西,它真的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留学从来不是什么标签化的东西,它真的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有的留学党天天泡图书馆,经常学习到深夜,有的经常考试拿A+,GPA满分,当然我不否认,也有一些留学党没有珍惜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的延期毕业没能学有所长,这都是留学。而这也并不难理解,正如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的一样,即使付同样的学费,上同样的课,有的同学就是学霸,总是考第一,有的同学就是爱玩不学,有的同学就是即使天天学也学不好。你问我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只能说,每个人都不一样,你不能要求所有孩子都和天天考第一的孩子一个样。我见过有的的留学党,有的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自己本身就在Ivy League,寒暑假还在全球最top的学校上小学期。活生生在两年program的基础上,修了两个学位,三四个certificate。然后回国了,在自己喜欢的企业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为什么要回国?因为他愿意...没错,就这么简单。有的留学党,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在找实习、找工作。做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实习,最后有的也回国了,为什么?因为他刚开也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通过这些实习经历,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回国更容易实现自己目标,更有利于自我发展,就回来了。有的留学党,留学的时候满世界旅游,去遍了各种美丽的地方,尝遍了各地的美食,他就是想在国外这几年能玩的都玩遍,能体验的都体验。你觉得他在浪费时间浪费钱吗?我不觉得。有的留学党,天天social,networking,参加各种party,跟各种各样的人交朋友,并没像所谓的“优等生”一样天天泡图书馆,天天学习,你觉得她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我不觉得。任何事都不只有一种标准,你不能用你的想法强暴别人的想法。体验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受国外的文化氛围、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开拓眼界,充实内心,发现自己等等这一切都不一定具有“变现”的能力。它不一定能体现在你从国外一毕业就能找到高薪资的工作上,也不一定体现在你一毕业就能比国内的朋友工资高,但这些经历一定会让你更热爱生活,更了解自己,更体谅他人,更感谢生活,更感激命运,更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当我坐在学校图书馆学习的时候,它散发的知识的厚重感让我无比敬畏,知识带给我内心的满足感让我无法形容。当我置身于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时,那种宗教信仰的震撼是无法言说的。当我置身于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时,那种宗教信仰的震撼是无法言说的。当自己随意走走的时候偶然看到美好的事物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当自己随意走走的时候偶然看到美好的事物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每天上学的路上看到可爱的小松鼠的那种开心是没法描绘的认识了很多很棒很厉害的老师和同学,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让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认识了很多很棒很厉害的老师和同学,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让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有的时候你听一堂震撼心灵的课,能让你觉得世界如此美好,睡觉都挂着微笑。有的时候你听一堂震撼心灵的课,能让你觉得世界如此美好,睡觉都挂着微笑。留学的时候遇到知心好朋友,一起逗比一起玩耍,一起刷夜一起赶DDL,那种感觉很美妙。我从不问自己留学的意义,也不知留学这条路终究会把我带往何方,但我知道自己每天都有所学习,有所努力,有所改变,对生活无限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内心无比充实,心中充满感恩与喜悦。我一直在积蓄力量,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这也许就是我留学的意义也说不定。我从不问自己留学的意义,也不知留学这条路终究会把我带往何方,但我知道自己每天都有所学习,有所努力,有所改变,对生活无限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内心无比充实,心中充满感恩与喜悦。我一直在积蓄力量,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这也许就是我留学的意义也说不定。留学这条路很tough,愿你我都是tougher.----------------------------------------------------------------新浪微博:微信账号:JennyWang
美国留学6年 加拿大2年 研究生即将毕业 目前在一所小公司实习 没有固定收入 如果我现在回国 不靠父母关系帮忙的话 应该就是题主形容的那种 回国也没啥竞争力 还要和一堆没出过国的同等竞争的人 我觉得我这类人是最容易有回国的念头的 因为在加拿大这边找工作 实在是高不成低不就 我现在的水平能找到的工作起薪大概在每个月3000多加币左右 同学里最好的能找到5000的 这个工资税后在这边能维持基本生活 算算汇率 这点工资跟在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 但能负担的生活水平比起国内就差远了 我现在还能赖在这里不走的原因完全就是觉得出国这么多年 花了这么多钱 没能拿个移民就回国了 太不划算了从我这边的同学和在美国的一些同学的情况看 留学后选择扎根国外的有两种人:第一种人 属于在国外最烂的情况也比他在国内好的 比如我在这边一个同学 在国内时又屌丝又苦逼 他同校的同学都管他叫loser 在这边找了2000多刀的工作觉得非常开心 觉得工作压力比国内小 空气质量比国内高 自来水都是甜的 开着几千块买的N手车 在语言学校泡到了年轻可爱的女朋友 俨然变身人生淫家 第二种人属于真正实力强的 比如我在湾区做码农的一些同学 能在25岁左右的年纪拿到10万美金左右的年薪 还有能去知名大公司工作的人 当然还有很多创业的大牛就更不必去说了 他们赚的钱、得到的工作经历、发展的平台 是国内比不了的所以总结一下 就是特别厉害的人和特别屌丝的人都能在国外待得很舒服 不会留恋国内的生活 而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则是最想回国的 比如我和我身边挺多同学 都多少有毕业后回国发展 或工作几年后回国的规划 因为我们的能力在这边只能找到中小型公司打工的职位 拿着够养家的工资 而我们回国找的工作不会比这边的差 现在由于汇率的关系甚至可能赚的比国外还多 过的生活除了环境污染外都比国外舒服回到题主的问题 我认为这种海龟海带现象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必然现象 不说更早以前 就说我刚去美国的时候 如果能有一个月3000美金的月薪在国内绝对属于出人头地了 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啊 所以随着祖国经济发展留学生回流现象只会越来越多 补充一点:选择去留跟在哪个城市发展也有关系 比如我现在在温哥华 这里的工资水平别说跟美国比 就连跟同是加拿大的多伦多都没法比 再算上加币惨不忍睹的汇率 真的快跟在上海找个大公司工作差不多了 至于能不能融入社会能不能交到真心朋友这些因素 肯定也是有影响的 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因为啊我才不需要融入什么社会交什么朋友呢 我有我老公就够了啊 哼~(≧?≦)
就当是旅游咯。
这个问题要分类讨论。如果你是二代,那么可以体验无忧无虑、远离父母管辖、想赌就赌、想买就买、香车美女环绕的生活,还不会被查。如果是像答主一样的穷人,念一年书回国连煎饼里加个蛋都加不起了,还是收拾收拾行李,早日回国吧。
是为了埋下一颗种子。等着它发芽。
生理痛得没法集中精力写代码,来知乎上答题吧。第一,虽然我也是一个出国+留美党,我从来不认为出国或是留在美国就一定比不出国的人要优秀或成功。其实,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让他们优秀和成功的素质与能力,跟出不出国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如果我们把职业、收入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一个参考,我今年24岁,我的本科好友们也跟我年龄差不多,有人毕业后留在国内,没有家庭扶持,自己一个打拼,现在已经成为了某公司的销售经理,年收入40-50w;也有人拿着年级第一的学分绩在美国名校读博,还在念三年级已经有公司伸出了橄榄枝……其实按照题主的标准,他们都很成功。因此,我一直认为,是否出国留学只是个人选择,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殊途同归。我想,题主看到的情况,可能是将“出国党中的不成功者”和“国内党中的成功者”进行了对比,因此得出了一个相对比较悲观的结论。第二,出国到底有什么好处?我想像我这样出身工薪家庭,又不打算拿奖学金读博士的人老说,出国怎么也是一项投资,是要算算性价比的。出国的好处其实很多。首先,视野绝对会有所开阔。像清北这样处于一线城市的商科名校姑且不论,但至少在我本科大南哪儿的商院,给我的感觉是学生们普遍有些保守。当然保守稳健没什么不好,但是我个人觉得少了些趣味。来到硕士母校芝加哥大学之后,在承受苦逼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在芝大学习真是很苦逼啊,哪怕我参加的这个普通的硕士项目,一年三个学期,一学期两个月要修5门课,每门课每周都有数学和编程两个大作业,再加上还要给公司做实习/项目、同时去商学院兼值RA,简直是每天一边抹眼泪一边写code的节奏。但你看,虽然辛苦,但我们班对trading有兴趣的同学,有机会代表芝大出战一些国际交易比赛;喜欢数学的同学,可以去申请与建模相关的项目或实习;喜欢经济的同学,芝大经济系和商学院那么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课就开在那里,大门开着欢迎去旁听……(我就在Booth的教室里碰到过获得14年诺奖的Fama祖师爷,当时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其次,你会遇到更多优秀的或是有趣的朋友,比如拿着电机系优秀毕业生却靠着4.0满绩的经济学双学位申请到芝大经济系博士的台湾gg,比如放弃律师高薪职业转来芝大念社工要实现人生理想的美国姐姐……或许站在题主的角度,他们都是未来的人脉资源。不过我交朋友一向只看是否兴趣相投谈得来,每次跟他们聊天,你都会觉得自己都充满了正能量和动力,而且也会更愿意去了解未知的东西,也能更勇敢地向别人分享你的看法。还有那种深更半夜从图书馆出来,看到校车一骑绝尘而去,只好一屁股坐在路边借着路灯边写作业边等车的时候,旁边有个不知哪国的男生也坐下来跟你一起看书,这种黑夜中莫名的默契,至今都让我很想念。然后,出国之后人会更独立更坚强。这个不用说了,我现在正被生理痛折磨地卧病在床呢,又是一个人住,一天都没吃东西虚的不行,要是我妈在就好了。第三,到底要怎样才能不让自己的留学之旅变成一个失败的投资。所谓“失败”,实在是因人而异。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的风险承受能力都不同,我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界限。姑且将题主所说的“回国后觉得职业发展未得到空间上的提高”作为失败的定义吧。在这里我就简单粗暴的说几点吧。1、不要去排名太差的学校。2、不要轻信别人的言论,留学是件小马过河的事,别人念完学位在本土找不到工作,不代表你也找不到。别人回国变海待不代表你也变海待。3、Be active!这不是说你要到处社交、扩展人脉(我特别佩服社交能力强的人,因为我真的很懒),而是对于你所学习的东西要有热情。用我一个美国同学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付了几万美金来念书,不是为了上课的时候刷刷facebook的。你可以把作业和考试对付过去,但是你要保证在就业招聘的面试里,当人问起你怎样用numerical methods的方法去给期权定价、为什么LIBOR能作为无风险利率,它有哪些缺陷,在风险管理中常用的PCA方法的原理是什么、用C++ Boost library写过什么project之类的问题,你不能瞠目结舌。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自己和自己家庭的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开篇我说过,留学是个风险投资,行动之前必须做好评估,不仅要衡量金钱成本的可能损失,还要考虑到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最好能做好失败后的替代方案。我当时放弃保研出国的时候,在申请出国的同时也在申请工作作为替补,后来两条路都各拿了几个offer,就选了最想去的芝大。最后当年我出国之前也有很多声音告诉我,去美国读financial engineering特别不好找工作啦,一年时间太短根本申请不到全职工作啦,文凭泛滥回国还不如清北复交好使啦之类的,但我还是咬咬牙放弃保研出来了。我让父母宽心时说的是“我知道风险很高,但我愿意赌一把。不管我将来去了哪里,我都会凭自己的能力把学费还给你们,因为我相信自己。”现在我现在正在这么做。所以楼主,与其去想“混的不如国内同学的留学生出国意义何在”,不如去想“怎么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对得起在国外这些年”。-----------------果然姨妈影响智商,写到这里发现似乎可能偏题了。。。要不折叠我吧。。去睡觉了。
汽车奇谈高小强:
10年前,曾经的恩师,将门之子,决定将他正在读初中的唯一女儿送到加拿大,我疑惑:她在国内肯定可以平步青云、呼风唤雨,不是挺好么?恩师:小强啊,在这里,像你这样的人也只能赚几千块钱(我是恩师副手),换作我的女儿呢?她在这里也许会得到很多,但这一切都不是通过她自己努力得到的。哪一天我不在了,她又会怎样呢?让她走出去,凭自己的能力,在更公平的环境里竞争,不是更有意思?这番话把我的脑洞炸开了好多年。物质和权力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个人能力和见识也是重要的财富。恩师应该不会上知乎吧,我就不匿了。
RorocaMeow:
你拿一个样本的底层和另一个样本的顶层作比较。嗯,相当有逻辑性。
比努力程度,去跟比你高的人比較。比生活質量,去跟比你低的人比較。永遠知足,永遠努力。
涅沙Chaos:
看你怎么定义你出国的目的,我身边出国的都是为了学业,而且很少自费,大都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所以他们出国回来以后,在圈内是会有很大的提升。至于题主说的那类人,我只能说他们出国的目标或者目的不太太明确,然后浑浑噩噩。
我在一所排名不高的学校读商科,周围的人大约这么几种,一种家里有家业,出来玩,回去等着接班的,一种是出来镀金,就要个出国留学这个经历,回去依靠父母关系很轻松能找到工作的,一种是很努力很优秀,这种人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十,他们有找到好实习到处network,即便是学finance,也找到工作留下来的。还有一种,为了留美而想各种办法和ABC结婚的,这种主要是女生,比例很低,但数量不少。总之,他们都对自己留学的意义和的未来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认识,都不太可能成为所说的海带。而真正没有规划对未来没有认识的,只能是极少数,我知道的人中甚至没有一个。最后讲个小故事,刚开学的时候,我和住在同一所公寓的小伙伴聚一起互相认识,聊天中就说到了家里是做什么的,一般都是家里有企业啊,父母在银行国企或者大学什么的,最后轮到一个家伙,他淡淡的说,卖家具的。大家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纷纷附和说,现在卖家具真赚钱啊什么的。那哥们也不说话。后来混的熟了,我又忍不住问他,卖家具很赚钱吧。他说,哪有,都关了好几家了。我小小一惊,心想原来他家不只一家店,然后问他,你家有几家店?他说,具体几家我也不知道,都是我哥在管,几十家应该有的。我说,你家还全国连锁啊?他说,没有。就在我家乡。我家那有家具一条街,几十家店全是卖家具的,其实都是我家开的。我。。。
我是一个在南方城市长大的孩子,十五岁出国。出来后才发现原来外国的月亮真不比国内的圆,开始觉得祖国才是最温暖的港湾,开始想家,开始后悔,开始暗暗地骂自己傻x干嘛有家不回要跑这么远。但若让我再一次做出选择,我还是会坚持,出国。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想windows桌面那样蓝蓝的天,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我开始自己逼自己复习,自己给自己化重点,自己做例题对答案,因为在这里老师不会负责你全部;我终于意识到成绩不代表一切,就算成绩平庸的人也能当上head of school,因为比成绩更重要的似乎是leadership;我发现考试不再是一个个必定的答案,有时候一道题需要写满两页纸还不是尽善尽美;我学会了自己买火车票穿梭在各个城市,拖着行李入住网上订好房的青年旅馆,还有一步一步地规划着每次旅行;我发现一个人的未来从来就不能由别人来规划,就连老师也谨慎地给我填报志愿的意见,我的每一步都要靠自己;我也从未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法律可以如此渗透入生活,从教育到儿童法到食品法,似乎每一个人都遵循着;当然还有那些我在国内从未体验的运动,曲棍球帆船皮划艇马拉松…我觉得外国的月亮和国内看到的真的不同,但你问我哪个更圆?当然是每月的15日咯。墙里墙外都有着自己的安定,有的人拼命往外爬,也有的人日日念着家,有的人出去了就留在外边,也有的人出去了却终归要回来。而我,始终是相信落叶归根的。
我最讨厌看长篇大论扯有的没的回答简单到爆的问题。就一句话。他们出国是用脚投票,回来也是用脚投票。想那么多烦不烦?
龙爪村村民: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就是要过我想要的生活和别人无关。-----------------------------------------------------出国有什么意义 这个答案只能你自己去寻找。有人出国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人出国为了移民,有出国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有人出国为了求知 然后报效国家,也有人出国只是为了更好的看看这世界。出国也好不出国也罢,我喜欢我们真的可以为自己而活 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讲讲我自己的经历 我现在就在法国留学 我国内本科毕业 经济学专业 但我在法国换专业 选择重读地理(本科),我经过很久的思考 我根本不喜欢经济学 那我为什么要再在国外混个文凭呢。我出国留学全家反对 ,父母最后借我6w rmb 我爸说 “就这么多钱 如果你有本事活下去 我不管你干嘛 ,但不会再有后续资金 其余的钱你自己想办法。” 所以我必须一边上学一边资助自己的学业。很多人说我傻 说我浪费时间 也有人说等你读出来花都泄了 但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我想学我喜欢的东西 想干我喜欢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我根本不会顾忌别人的看法。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 已经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
Master在香港读书,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三观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收获绝对是大学本科四年课堂学不到的。简短的说说自己的体会吧。1、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一直待在一个小地方,人的眼界和思维会被局限,甚至是倒退状态,跳出来看以前就是真真正正的理解了什么叫做井底之蛙。2、人际交往方面。出国的同学大多家庭条件不错,不存在经济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也相对较好,彼此相处很愉悦,不会出现本科时候因为金钱利益产生的冲突,比如奖学金分配这种事情,楼主自己以前亲身经历。而且你会发现认识的同学都非常优秀,人外有人,基本都是国内的一流大学出身,楼主舍友就是清华的。还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真理。3、国内大学的教学质量实在有待提升,在香港学习压力比国内大的多,学习模式更靠近西方,你必须真正学到东西才可以通过一门课,考核方式多样化,根本不是一个期末考前通宵就能完成的,project,presentation,group work,paper,etc. 一学期修5门课基本已经是极限了。4、越好的学校学生越自由,活动越多,平台越广阔。楼主本人在Polyu,学生相比国内活跃的太多了,虽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可是学校的活动多到数不胜数,赛马会,话剧,音乐会,讲座,研讨会,运动会,歌唱比赛,舞蹈比赛,各种节日活动,经常有香港明星来学校做各种各样的演讲,健康医疗展览,兴趣班,语言辅导等等一系列数不清的活动,包括专业的交流项目。绝大多数国内大学无法提供,或者是质量差距比较大。总结来说,留学每天生活无比充实,有机会接触到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教授的个人魅力也确实吸引着学生,素质绝对高,不会出现有些国内学校的“潜规则”。还有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感同身受,人没经历过的事情永远不会感同身受,也不可能单单凭想像就能够体会的到我所说的这些。一定一定一定多出来见识世界!发现自己的渺小,也学会了感恩父母给自己提供了条件,有时候会一瞬间明白很多。总之楼主在港理工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人生中过的最开心的一段时间。最后,楼主不愿意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出来见识世界,才发现很多东西都必须要亲身经历,这是课本绝对教不会的。看到题目忍不住回答,全部是自己的真实体验,不存在偏见,一点感受而已请大家不喜勿喷。浪琴世界大师赛马会。王君馨的讲座,大多数讲座基本都是全英文。Polyu got a talent show最后po张夜景,类似的各种活动真的很多。最后po张夜景,类似的各种活动真的很多。
世界那么大,而我并非拘泥于故乡,我走过异国他乡的路,见过异国他乡的人,尝过异国他乡的悲欢离合,虽过的不如你如意,但看的要比你多的多,苦涩之中自能品的出甘甜,回忆过往未曾有一丝一毫的后悔。
沉沦于浮华之梦:
希望我出国的历程能和所有志愿出国历练的人共勉,或许我的故事不精彩,不潇洒,但是我深深的为自己的选择感动着。希望大家能和我共享我的感动。另外,从小我就是一个对西洋国家极度憧憬的人,或许这和我是阿斯伯格有关,更可能也和我从小得到的教育和饮食习惯有关。我为什么选择出国生活?因为这是上天给我重生的机会。我不是什么男神,我也不算是什么土豪。我有点小钱,我自己也有一颗为梦想拼搏的心。只是,我没有在中国看到梦想实现的那片彼岸而已。我从小喜欢学英语,而且从小也喜欢画画。生活在英文环境里,靠着自己的艺术笔法去谋一份差事糊口,而我现在做到了,同时自己也很享受这种过程。或许这也是出国读书和工作还有生活对自己最大的快慰。同时我又痴迷着西洋文化。我最开始迷恋的是德国,从德国的汽车开始的,尤其是宝马的标识,蓝天白云螺旋桨,很美。对英国的了解反而不是很深刻,甚至我家从长沙到了广州以后,还特意到了沙面的德国大使馆门口,照了一张相,为了励志。当时我家的小姑小姨都和我打趣:以后得找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姑娘啊(虽然现在找了半个)当时对德国的印象,除了汽车,就是汉堡。后来才发现,汉堡,虽然起源是德国,但是发扬广大是在美国。接触了麦当劳,也开始追逐美国,发现美国更是一个因出色而奇特的地方,我在小学后期又开始迷恋起美国——只是时间不长罢了,学的英文都是美国口音,然后天天看《走遍美国》,一段很短促的回忆,也打下了对西洋家庭的初步认识。甚至我后来出国后,很多人都说我的口音极度美式而且不太接地气。出国前的最后时分,对美国的憧憬也随着开始在周六上课余的英语班,就慢慢的变成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平易近人和易于移民让我感觉那里实在是一片极度适合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甚至还和澳洲的外教混得超级熟,就是为了了解真正在澳洲是如何生活。而很幸运的是,我也在澳洲短期居住了一阵子,才到了英国读书,直到今天我也依然迷恋澳洲的阳光以及比英国要来得舒适得多的圣诞。直到后来我才开始喜欢上了英国。而在西洋情结里,我一直沉浮不已,而在个人的经历中,我热爱的学科也推波助澜的间接送我出了国门。我出国之前,在全国性的青少年画展中拿过两个金奖。我一直想做多媒体艺术类的活计,而这样的志向,从十岁刚出头就萌发了。我从小看的是猫和老鼠,对人物的描绘和塑造一直是历历在目,能忽略掉语句,而纯粹用动作来表达笑果,加上优美的画面,猫和老鼠对我的动画启蒙实在是有一种开天辟地的作用。更早的时候,我看的是舒克贝塔历险记,浓浓的俄国风的中式动漫,在郑渊洁用装作天真但是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笔法下更是精彩纷呈。于此同时,从小买的洛克人玩具,也让我对机器人和科幻作品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杨鹏的科幻小说一起塑造了我梦想中的那个不太可能发生的世界。而相对之下,日本的作品在我的心中反而没有那种深刻的涟漪。我对美术的热爱一如既往,而我对英文的学习也是高强度而且是极为顺利的。我从小开始就接触英文,三四岁的时候就和英文班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我在整个出国前的阶段都在周末经受了英文的额外训练。不仅是大学教授开的英文班,还有中山大学南门的英语楼,环球雅思的新概念学习,英孚里外教给我全方位打下的语言底子。其实对我而言,外籍教师对我的英文锻炼真的就像开了民智一般,英文能力突飞猛进的我,发现或许我也有能力来接受海外的教育了。或许一直以来的努力,就是为了在海外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窗口。而且自己又是一个极为喜欢学习语言和文化的人,加上十分健谈,我发现我很快就掌握了口语技巧,也开始初探到学术的表达了,而那还是我出国之前,我对自己的努力以及父母介绍的机会感到异常的钦佩和珍惜。而且我更发现,流利的英文不仅给我了特别多的机会,让我和本地人平起平坐甚至更胜一筹,更让我赢取了从来也不曾想象过的爱情。我想学美术,而且我的英文还不错。当学校的Offer来了之后,出国的签证办好之后,我真感觉是如坠梦里,这是我一辈子最梦寐以求的机会,而且全是我自己搞定的,看到了海外的信件,吃了不少苦的我,一个人哭成了泪人。毕竟我自己长期有着埃斯伯格综合征,在国内就以兴趣狭隘,同时还孤僻,傲慢和暴躁著称,没有朋友,没有快乐,还做过很多过激的暴力事情。我不擅长理科,语文只会作文,英文而不屑于答题,体育更没有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所以数门课都不是很好。在加上不少人的冷嘲热讽让我全失做人的尊严。在国内的时候,看不到未来,甚至那时候我就觉得,如果我不出国,我就真的会成为疯子甚至是杀人犯,从而辜负了自己的前途和生活的意义。直到今天,旅居海外多年的我看到中国学生成群的地方,依然心有余悸。为什么选择英国呢?在澳洲晒太阳的少年之我,居然跑到了阴郁的英伦开始自己的梦想。或许也是因为澳洲是一个移民国家的缘故吧,那里的学校本来就有不少的华人。而我也针对害怕那个环境。谢谢家里的安排,也谢谢自己的决绝,以及填了无数次表也依然填错的努力。我来到了英国,在三个城市居住,牛津,布拉德福德,而如今是南安普顿。我在英国发现自己再弱的学科都不算太差,甚至数学,或许课程简单,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创意,在美术上的灵感已经被最大化的激活,能够真正的挥洒自如并且深深享受着。甚至在体育上,从体育不及格到校际橄榄球小明星,这只是三个月的跨度。我自己的身材也从臃肿,起码变成了肥硕。或许我和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幼儿园时就开始接触到ABCD,第一部接触的英语节目就是来自BBC的《玛泽的故事》。就像我的第一本书是《世界各国国旗和国徽》一样,相比于这本书让我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产生憧憬以及对美学和艺术开始留恋,玛泽的故事让我得到的,不仅是最基本的英文知识,更产生了对英文的高度兴趣,自从那时,我便离不开学习英文了。英国的风土人情就像是在寒冷天里的暖气那么令人愉悦。我很享受在英国的日子,从牛津开始,到了布拉德福德,然后又回到南部,选择了海边的南安普顿。我发现英伦的痕迹已经越来越烙在了我的灵魂里永远也挥之不去。或许你们也在海外,或许不在。但是我是真正的,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空。对我而言,出国的意义就是一场本应华丽但是来得却十分简单自然的重生。或许,我会一直在海外,快乐的生活下去,直到永远。留在了西方世界的一角,美梦成真的感觉,真的很好。
当年在国外有过三天只睡2小时的学业冲刺,有过在诺丁汉的阁楼里等待工作offer的无奈,有过被鬼佬讽刺到哭的委屈,有过被teenagers色迷迷地调戏...每一种经过都是在国内从未遇到的,但是即便那时我也没有后悔那几年的漂泊生活,也没有一定要把所有开销赚回来的功利,反而所有的积蓄都伴随回国前的旅行烟消云散。而且即便再喜欢,也不必非要留下。这是一种经历,会体现在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的不用那么功利。国外的月亮即便再圆,也不会照到所有的人。
你好这是我的名字:
年轻时增加点人生阅历没什么不好。见过很多在国内娇滴滴的同学出国后成长不少,在国内事事都有家人朋友依靠,出国了大多都要靠自己,真的蛮不容易的。再说混的好不好,一辈子很长,不到最后怎么知道到底好不好。况且评判混得好坏也有不同标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态
CHRISTY Xu:
简单粗暴地来说,没出过国你会羡慕嫉妒恨别人出去的人,出了你就多了一个机会去后悔当初抽风出国了。就酱。
Deer Andrew:
留学不一定能带个你什么。我在国内不错的大学 上了两年,然后到了一般人都没听过的地方继续上2年。由于2+2 的原因,我比国内同学少了很多项目经验。申请的结果看上去也没他们那么光鲜亮丽。UIUC啊,upenn啊,我都是没有申请的。按你的想法,那我一定是差了。但是真的差么?他们申请的是自己的专业,我是作为边缘学科申请主流学科。自然要降级不少。但是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呢?因为出国带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它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能力和适合的事情。我如果留在国内,不出意外,现在的我应该更加差一点,哪怕能申请到同样名头响亮的学校。但是一定是GIS的申请。而不是CS。甚至不是我现在被录取的学校或者专业。我会一辈子蹲在这个边缘学科。或者说,我现在会找到一个的工作,然后开始爬阶梯。这都有可能。但是我的心态不会如现在一般清晰,而会是不断自卑于自己的无能。出国的磨练带给我的是充分的自信和对自己能力的掌控。相当于把自己的最大优点开发了出来,这就是最大的意义了。
大学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现在找不到了。但最后的结论和感受却依然记得: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的移一代(第一代移民),在基本相同条件下(学历、经历、工作业务能力等),待遇(工资、受尊敬程度、个人满意度)不如美国本土公民。同时不如和他们条件基本相同,而在中国混的人。他们成了所谓的“二等公民。”当然这个情况会在以后移二代,移三代当中逐渐改变。毕竟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往上数几代,几乎都是移民。而且改善情况较国内更为乐观。因为美国拥有相较于中国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只可惜,对于当前中国想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们,这显然太慢了。在这个时代,比起几代人不懈努力,最终成功的家庭传奇,人们更喜欢看,一个屌丝的逆袭。当然对于上面的那个结论,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服。因为现实的例子也是俯拾即是,例如邓文迪。不过那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加重了”大多数“。有些人是”英雄“,即便时不我与,英雄亦能逆天而行。有些人是不世宝剑,越磨砺越锋芒。可这些人始终都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下面我说下自己理解的”混得好“大家身边有这么一种人:心怀大志,能力出众,业绩出众,可能是文论成果丰硕,或许是销售额惊人。他们还比普通人更努力,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走。连看门老大爷都知道他的传说。有一天他提职了,别人问你为什么,你会说,他干得好!所幸这种人只是凤毛麟角。可大家身边更多的却是这么一种人:能力平平、业绩平平、长相也平平、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到,只是偶尔听说跟领导走的挺近。可有一天他提职了,别人问你为什么?你一瞬间哑口无言。只能说:他混得好。和”混“有关的词语我一下能联想到的是,混日子。英雄是鱼跃龙门,纵然逆流而上,纵然各种艰难险阻,却依然破万难而前往,他们目标明确,执行力强,越磨砺,就越锋芒。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够逆顺同流,功成名就。可你觉得跑来知乎问这个问题的人是这样的成功人物么?作为有这恐惧感的人,更多时候只是个”混日子“的普通人。跟大多数人一样顺波逐流,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为什么奋斗,特别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语的影响。张公子
说我觉得,“混得好”这玩意真的应该是上一辈人才在意的伪命题了,年少成名,著作等身,傲视天下的”英雄“来说,他们”干得好“”做得好“,”混日子“”混得好“当然是一个伪命题。可对于芸芸众生,尤其是很多除了上大学,出国外能见到外面世面,结果还是回到出生地工作,乃至生老病死的普通人来说。”混得好“是一个再严肃不过的命题。它隐含着,付出最少,却能回报最多,妄图只通过去国外留学,镀金,就把泥菩萨变成金身佛,享受同等供奉的期盼与奢望。生活、婚姻、乃至工作这些东西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难量化衡量和比较。所以人们发明了能够物化标签:收入、职位、衣着、住宅、手表、汽车。能够看见的形式,来确定无法探知的真实。当一个人的实质强于形式的时候,他就会忽略形式,因为形式成了一种束缚。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实质弱于形式,所以人们才会拼了命的往身上贴标签,来满足和打到形式所带来的相关福利。例如他人的赞美和羡慕。所以对于过的不如国内同学的留学生,出国正式走这样一种形式,而能够通过这一形式,提升你个人的实质,就看你自己了。
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多样的生活方式,更清楚自己内心想走的路,也更有勇气在自己的路上坚持下去。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其实只是十几个小时飞行的距离。你从来都没有被限制,你以为的把你困在原地的种种物质、精神上的限制都只是一种缺乏勇气的逃避。这样的经历沉淀下来是会改变一个人的状态、气质和生活方式的。
diao sean:
“混的好”是什么,不就是挣了几个臭钱,被傻逼知道么?
如果我不出国,估计也在苦哈哈地读某个基础科学的博士,所以对我来说区别真不大。
看到目前第一名的回答我笑了。口口声声能拿绿卡但是不想留美,果真是“放弃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哦,美国教育让他“成为了更好的人”所以一切都是次要的,yeah you keep telling yourself that, if it makes you feel better.还是先以本座一向简单残暴的风格来回答问题:混的不如国内同学的留学生,出国的意义在哪里?答案是没有意义。投资打水漂了呗,就这么简单。就比如我是一个股票外行去炒股,结果赔的血本无归,这其中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佛教会了我万物皆空不要玩金融?当然了,多年苦读外加大笔外汇的投资,最后还是只能回国和天朝土鳖到一个层次(也许还比土鳖差,土鳖奋斗了这么多年说不定房车老婆孩子都有了)这种残酷的现实是很难面对的。所以投资失败的人一定会拼命寻找留学海归的意义。就比如那位“佐佐木九十二”,估计读的也不是热门理工专业吧,所以捞不到绿卡,但人家精神有硕果啊,哈哈哈。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名校毕业,当然也不是绿卡;留学的终极目的是获取一个高大上的发展平台。但这个平台下面有几根重要的支撑柱子,之一是名校文凭,之二是绿卡,之三是海外工作经验,基于这三个支撑才谈得上“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选择在天朝发展,或者在美帝发展,或者开跨国公司做空中飞人,或者淡泊名利谈精神需求,随你。但是引用《一代宗师》里面一句话:“错的,躺下了。站着的才有资格说话。” 你混了那么多年灰溜溜回国了以后想出国还得大使馆门口排队,你跟我说你是觉得美国不好才回来的,哈哈哈。然后那些捞不到绿卡的酸党来表境界了:留学我就是为了花钱去游世界,去败家,追求精神境界,所以我拿了个中古英语博士学位就回国了,虽然美帝移民局没想留我,天朝企业也只肯给我一个月5K,但我有逼格啊,你们这帮口口声声都是钱的人多俗。说来说去其实不就是那几句话么。呵呵,只要一个人还需要挣钱、还需要靠和这个社会交换价值来生存,那这个人的价值一定是摆到台面上供人审视的,被人审视就别装逼。花了大笔的钱还有许多年的黄金时间去留学,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你就是失败,你自己怎么否认怎么装高逼格都没有用,铁打的事实就是你依然需要出去找工作然后你的简历要被人看。换个角度,如果你是家中的富二代一辈子都不愁吃穿,美帝移民局求着你家投资移民你都不鸟,然后你不想读理工商科之类的俗玩意、跑到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文学博士,那你的确不用谈出国的意义,这是真逼格,但真逼格是用钱堆出来的。你是么?还是说你是爹妈卖了房筹钱给你出国,就指望你能在美国找个工作好回本,最好能安家生娃做美国人的爹;结果你花了10年啥都没捞到,灰溜溜回国了薪水还没有隔壁大专毕业的二狗高,二狗家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却依然是大龄青年一个没有女朋友靠手撸了很多年,中古英语博士的文凭人家当你是擦屁股纸。然后你上论坛逼格很高地说“虽然我回国了啥都没有,但是我逼格高啊,是你们都没有的那种逼格”。你说你爹妈看见了会怎么想?哇哈哈哈哈
好不好也许别人的判断和我不一样,但我不想混
谢邀。首先,聊聊很多人回国的原因。第一个原因非常简单,就是留不下来。以美国为例,其实与国内境况相仿。好就业的是计算机、化工、财会这些实用专业,而诸如文学社会心理市场之类的专业就困难良多。这些年留学生低龄化趋势明显,很多孩子本就骄纵,半懂不懂的父母又自认为与国际接轨地采取一切任其兴趣的教育理念。于是大家快乐的学习了毫无就业前景(特别是很多文科)的专业,毕业之后也只有无奈回国。当然除此之外,第二种现象也的确存在且人数较多,就是主动选择回国。这里面的内因就比较多,常见的包括:父母年龄大了自己不放心。但在这一点上,很多人也只是做到了心理安慰,因为大批留学生归国后依然选择了一线城市而不是父母所在的家乡。觉得国内机会较多。这是最常见的理由,也是实情。西方国家虽然发达,但社会机制已完善,白手起家的美国梦实现机率其实未必及得上中国梦。如果是在其它如欧洲等经济发展缓慢乃至倒退的国家留学,这种想法就更常见了。无法融入西方社会。以前一条回答里我说过,能否在欧美长久生活,关键还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西方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没人催婚的自由相伴随的是也没人关心你结不结婚的真正独立,丈夫可以在家带孩子但他也会觉得女人修车除草是应该的,大家聚在一起不是棒球篮球就是橄榄球,你买了个奢侈品没人会D丝气十足的说哇你真有钱而真的只是呵呵了一下。这些东西并不是想习惯就能习惯的,有的人也许永远都调整不过来,那么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回国就成了最好的方法。英语不过关。这一条不是开玩笑……而要说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如果不是主观上想回国,核心自然就是学个好就业的专业。文科会计理科计算机;无论什么年景工作都不会差。至于出国的意义。看到问题的时候我就可以想象,回答里必然讨伐一片。人都不爱直视自己的弱点,更不能被别人直接指出,所以就算觉得自己出国不值的留学生,也一定会咬紧牙关告诉你出国一定是值得的就是值得就是值得就是值得。听见没有?我出国就是对的!当然先插一句嘴,就这个问题而言,有一件事倒是要考虑清楚。如果一个人出国以后发现自己过得不如国内的同学,他应该首先想明白,自己就是不出国,也未必就会过的比别人好。环境固然重要,但强者恒强。把责任推给环境,同样是弱者才有的行为习惯。说回来,如果出国后事业不兴工作不顺,那么出国这件事值不值,就要看你所求是什么。如果你求的是更扎实的教育(不等于高收入),出国是回报颇高的行为。很多人知道,朗少爷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自小就被教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多读书,读好书于人的一生是有大利的。开销再多也是值得。但如果如很多留学党所谓开阔视野丰富人生增长阅历,那就得看你是不是觉得这几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可以这么任性了。因为要做到这几条根本不需要留学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开销,拿出十分之一足够你海外深度旅游了。如果你学费生活费都是自挣,别人无话可说。可如果只是父母支撑,纵然他们无怨无悔,自己的心里,还是多想一想的为好。如前所述,这些年来,国内的机会与发展相比国外好出不少。加上身处国内人脉肯定更加通达(国外同样非常注重这一条),所以有些人在国内会取得更大的事业成功是正常现象。硬要掰这个理,说人生成功不成功都不重要,那是忽视现实的胡言乱语。安贫乐道是美德,但忽视人的等级差异就是给自己找的借口了。西方国家福利完备,所以生活清贫也可以自得其乐。即便如此,想让子女有所成就的父母,同样是每日里努力工作辛苦挣钱。更遑论中国社会与之不同,两极分化越发明显,不是出人头地就常常人头落地。留学的人大多青春风华,上没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没有子女需要抚育,所以张嘴就说只要我自己过的开心就好。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年纪凡事看去都很轻松,等到了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医疗子女教育结婚的房子这些问题一起向你袭来的时候,“不要评判别人过得好不好,只要他自己觉得幸福就行”这种心灵鸡汤还能不能说的那么有底气,这就是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从刚高中毕业时的猎物心理变成了捕食者心理不再美分,不再五毛,不再追求平等,凡事靠自己,不再圣母,不再可能成为备胎和暖气片, 伴随着对待所有事情责任意识提升(该负责的负责,不该负责的头也不回), 遇到道理讲不通要么走要么干,假期回来看到新疆人偷东西敢正面提醒受害者懂得了存在即合理只有踏上一个弱肉强食但又不需要特别圆滑的社会才会有一些变化。在一个更大的林子里修缮了高中毕业时原本脱离现实的三观。
看到情敌给这个问题点了赞,你个傻逼,谁他妈告诉你我混的不好,混得不好我回去也是富二代。
出国的意义?【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别觉得虚伪肉麻
无论再多理由
最有意义的事真的只是路上的风景
看风景的心情
以及陪你看风景的人留下或回国
一万个留学生虽只有两种结果
却能有十万个理由
即便这之中99%是能力问题(且我认为的确如此)
背后也有太多故事
别一概而论不管怎样
绝不要因为你现在的位置否定当初那一路精彩的旅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热门吉他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与外国的差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