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李可六经辩证学(岐黄儿帖)-是怎样辩证厥阴病的?

如何真正掌握六经辩证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如何真正掌握六经辩证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六经辨证,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是经络、阳明病,分别从邪正盛衰,始见於《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为三阴病证,病势虚弱的、病势亢盛的;抗病力衰减.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阳明经、少阴经.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少阳经;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太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程序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为三阳病证,不仅仅局限於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 六经病证.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辨证 相关名词术语【图片】武当道医王玄明道长自10月起公开传授 岐黄儿科脐贴秘术(招生简_儿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424贴子:
武当道医王玄明道长自10月起公开传授 岐黄儿科脐贴秘术(招生简收藏
一、缘起进入2014年甲午旬以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和弘扬传统文化,全国各地掀起学习传统、继承国学的热潮。在这国学复兴的洪流中,随着中医药法的即将出台,古老而神秘的中医必将再次大放异彩,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其深邃的内涵。
二、王道长介绍王玄明道长,武当玄武派第十四代岐黄道医,岐黄中医文化协会会长,济南元德国学院中医导师,原临沂康源医院中医科主任。其绝学岐黄儿贴论文两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王道长医术高超,在长期的修炼与二十多年的临床中,从中国传统文化【周易】【黄帝内经】【伤寒论】中悟得真理,结合道家秘传心法,悟创出前无古人的岐黄道医理论体系。对一些疑难杂症无不应手而效,成功治愈多例恶性肿瘤等顽症,活人无数。尤其儿科更具特色,各类疾病,不用打针吃药,仅须一点秘制中药粉外用贴脐,效果神奇迅速,很多西医看起来束手无策的儿科疾病往往一次贴脐治愈,被人尊称儿科圣手。本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患儿易接受,属享受型治疗。良好的口碑让许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每日仅儿科门诊量即达100多人次,不得不有所限号。其门下弟子皆成当地名医,仅凭小小的儿脐贴即可年入数十万。为让道家绝学更多造福苍生,现征得师门同意,将儿科绝学之一——岐黄儿科脐贴面向社会传授。 三、岐黄儿贴特色武当岐黄道医儿贴外用心法,自成体系。历来口传心授,非亲传弟子不传。与其他外治方法绝不相同。中药不用口服,不破坏正常的循环,又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中药外用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辩证施治,顺其自然调节,不伤害人体的平衡,即无药苦拒服或呛伤孩子的可能,又避免了孩子打针输液之苦。中药外贴穴位,迅速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如腹泻、发烧、厌食、咳嗽、惊吓、手足口病等,见效快,治愈迅速,方便简单快捷。
四、课程内容及安排1、教授大医系统,六经辩证体系及在儿科应用体系。2、教授儿科脐贴的制法、用法、传授临床辩证调整脐贴药方秘法,灵活配制。3、教授武当玄门岐黄内丹术。4、秘传岐黄六经桩,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此桩法价值无量,得之者有缘】5、教授儿科推拿秘术。早上习练六经养生桩;上午教授六经辩证、中药外贴理论;中午内丹修炼;下午岐黄儿贴中药散剂制作、配伍及调配;晚上中医儿科推拿秘术;睡前内丹修炼。本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大量的实际操作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期间有1天安排到中医馆实习。五、学费课时学费:6600元(海外人士6600美元),食宿自理(统一食宿标准60元/天,也可以自行食宿)。学时7天【包括临床实习1天】,学不会免费再学,直至学会为止。报名费600元,报到时计入学费。半天试听,不满意则全额退款。报名电话:六、开课时间每月中旬或下旬,小班制教学,满10人即可开班。七、医案举例医案举例1:于兆洋,男11月,西医查手足口病,闻说岐黄中医中药外治效果好前来医治,喂西药打针致使面色萎黄。脉浮、细。舌稍红、苔少。小便不甚黄、大便渴。一贴敷脐,次日已有精神,手足口处仍有斑疹及溃疡,惟小便黄,再两次而愈。
医案举例2:。马米娜,回族,女,2个月,在某医院住院一月,几不成眠,最多半小时睡眠,惊悸哭醒,时吐奶,大便失约,腹胀如鼓,小便短赤。嘱其节食,忌口,每日最多每6小时喂奶一次,只许7成饱。一贴神阙。次日来诊显效,四帖愈。
医案举例3:.齐齐,女,7个月。腹泻月余,今从某医院来我处,医院嘱其准备后事。患儿家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找我。虽患儿已时时昏迷、家长言已不会哭闹,予诊脉,右手尚有微弱脉在,尚有生机。一贴敷脐,上好白人参须泡茶灌饮。嘱其次日若会哭闹再来,不会哭闹另请高明。次日一早兴冲冲来告,不仅会哭闹,还主动要白人参须汤。如是调理一周许,乃愈。此孩子四岁时和父母专门来探望过我,生长发育良好。
医案举例4:孙宇航,男,4岁。腹泻月余,多处医治无效,大便数次,色如青麦苗,饮水较多,吃饭就呕吐,腹胀。天气应回暖,但尚天寒地冻,加之患儿饮食不节,用西药过多,而成是证。贴三次而愈。医案举例5,惊吓。.王欣如,女,2岁。低烧37.1°C.睡卧不宁,一夜几乎不睡,吃过药,打过针,找巫医治过,当晚好些,然次日如故。脉弦,舌苔微黄,食后干呕。连帖两次而愈。医案举例6,弱智。,李某,男,7岁,弱智,一年半前发高烧不退,住院近一月,出院后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言语重复,智力下降。舌色偏红,脉弦,小便黄,大便可。问及患儿做梦否,答言梦见楼下一个自己一样的男孩,跟自己玩。我戏言把他领回家吧。一贴敷脐,患儿次日来诊,目稍有神,言把梦中和自己长的一样的孩子领回家了。如是调整十余帖,语言已不重复,目光已不呆滞,家长言学习也比以前好了。今见之已如常童。儿科类最常见的几种病,有腹泻、咳嗽、厌食、发烧等。往往我们中药外用帖穴位要快于西医的速度,而且病情不易反复,用一回就提高一次孩子的免疫力。
八、学员要求
1、品行端正,爱国爱家,乐于助人。
2、有一定的中医基础,有中医临床经验更好,尤其是儿科大夫,中医院校的学生,没有基础者以后再议。
3、先交电子近照一张,及个人简历、生辰八字、联系方式,等候通知。九、培训地点山东济南长清区大学城大学路东口济南元德国学院东院。
十、交通路线
1、汽车:从济南火车站东南角汽车联运站广场(3路济长巴士)、长途汽车总站北区东门(2路济长巴士)、章丘汽车站(K301),皆有公交车直达长清大学城,至大学路东口”炒米店站“下车即可。
2、高铁:从“济南西”高铁站,到东广场坐K141,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站下车,提前联系接站()。
3、泰安方向来车,直接到长清大学路东口“炒米店”站下车即可,不用再去济南。
4、自驾车者,可导航搜索:济南市长清区“崮山收费站”,京台高速出口路东一公里即是目的地。联系电话:(全国免费电话),
猎聘网,专为经理人提供500强企业高薪职位,实时发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招聘信息.让经理人求职安全无忧,圆您高薪梦!
最近一次儿科脐贴培训是在武当山的快乐谷山庄,号到9月24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儿科中药外贴学-儿科中药外治六经辨证症治法要
不打针、不吃药、无副作用、中药外贴穴位,迅速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让中医成为现代主流医学的先锋模范
儿科中药外贴学
(儿科中药外治六经辩证症治法要)
(仅以此献给祖国的未来)
2010年获国家“继承与发展奖”论文
岐黄中医文化协会
参考资料:
《伤寒金匮汇证全解》 中医古籍出版社 廖厚泽
《道医学》 团结出版社 熊春锦
《生存与修炼》 昆仑出版社 熊厚音
《思考中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力红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人民卫生出版社 郝万山
儿科中药外贴学
---儿科中药外治六经辩证症治法要
中药外治帖穴位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古已有之。所谓训诂考据之学我不愿为之,只是不愿看到不正确治疗的方法伤害人类未来的主人。
抗生素和激素是世界公认的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药物。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退烧药对人体伤害有多大。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第三》)而退烧药往往伤害的就是这个阳气。伤害了这个阳气啥样子?就像人生命的太阳受到伤害,失去了光明,那个面色灰暗,无精打采,只知道使性子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孩子就是西药培养的药罐子,连寿命都会减短的。
西药的退烧药和抗生素在中医讲都是寒凉性质的。发烧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是体内阳气发动驱除寒邪的正常反应。在此时应该帮助体内的阳气,来扶正祛邪,而不能用寒凉的抗生素和退烧药来伤害体内的真阳。
中药不破坏正常的循环,又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中药外用又避免了小儿因药苦拒服,当然这里指的发烧不是阳明热(病人出现大热、大渴、大汗或者大便结干,数日不通)或温病(体表有斑疹红斑或疫病流行时)的发烧。阳明热和温病的发烧是需要退烧的,中医是辨证的。
中药外用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辩证施治,顺其自然调节,既不伤害人体的平衡,又无药苦拒服或呛伤孩子的可能。何况从总体上看,中药治疗要快于西药。何乐而不为?
笔者每天看到很多孩子为西药所伤,免疫力低下、毫无生气、性格变异。不愿意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这些人,故把我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愿孩子们茁壮成长,吾亦可老吾所老。
一、材料及药物准备:
(一)、材料:绷带、伤湿止疼膏或自粘伤口敷料或无纺布。
(二)、中药渗透液:白鲜皮、红花、陈皮、艾叶。比例是2:1:2:3。加入50%医用酒精或高度白酒适量,浸泡一周装瓶备用(用作调和中药散剂)。
1. 中药散剂:分为经方散剂、验方散剂、单方散剂三类。
A. 经方散剂:挑选经方中常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芩连汤、五苓散、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射干麻黄汤、四逆汤、四逆散、小承气汤等按原方比例制成散剂装瓶备用。
可以根据郝万山教授《汉代的度量衡和经方药量换算》来换算经方剂量,然后按原方比例配伍加工成粉末,装瓶密封备用。
B. 验方散剂:镇惊安神类---元丹散、返魂丹。退热类---退烧散。
温里止泻类:温中散、五车散。(方剂配方暂时不公开)
C. 单方散剂:安神类---朱砂、琥珀、石菖蒲等。补气类---太子参、黄芪等。清热类---石膏、冰片、芒硝等。温里类---草豆蔻、吴茱萸等。回阳类---黑附子、盐附子、生附子等。化痰类---生半夏、炒莱菔子、建曲等。尽量选些挥发力强的中药。
二、儿科的六经辩证:
儿科号称哑科,不会语言表述,只会哭闹,辩证远比成人难许多。千万要仔细,小儿的三关诊法不是很准确,临床不要因之错诊,要以小儿的脉证、仔细观察、仔细聆听家长陈述、注意细节,也要注意触诊、嗅诊。
在此笔者仅从儿科的角度对六经辩证进行探讨。
(一)、太阳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这是太阳病的总纲。
1.“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这是太阳中风的提纲。在儿科脉浮缓可以诊断出来,从小儿三关指诊很难诊断。儿科的触诊很重要摸摸额头和身上看看有没有热和汗出。有汗出、或者发热、白薄苔,可以诊断为太阳中风。舌红、或有舌尖红、或薄黄苔要问问家长二便情况,便干、溺赤否?如果有就热化了。苔白厚,则诊察有无食积、腹 泻否。儿科的舌色至今还没发现有假象,成年人则要注意了,假象很多。太阳中风类可以用桂枝汤化裁。
医案举例1:李家硕、男、6.5月。鼻流清涕、体温37.5摄氏度。背后湿润、厌食、舌苔白厚、脉浮数、大便日2次、倦怠。处方:元丹散1份、桂枝散3份、生半夏粉3份、神曲粉2份、生附子粉2份、五苓散2份。中药渗透液调敷神阙穴。一剂愈。这里边剂量不是按重量而是按比例,因为中药包大小不可能太大,只有这么大。根据年龄大小分成大中小三种包。
还有这里边生附子、生半夏有毒且在十八反之列。至于乌头和半夏的配伍临床中我无论汤剂和外用已经配伍无数次了,从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资料也未见有患者服用不利的报导。至于中药的毒性多数(除几种对皮肤有强烈刺激的中药)在外用后未见,这也是笔者亲自多次在自己身上试验过的。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在儿科可以诊到浮紧脉、手摸皮肤干燥、临床有热发烧等、有的会出现腹泻等,这是家长们着急妄用退烧药和抗生素造成的。发烧、腹泻、不口渴这是已经兼有太阴证了。
医案举例2:张家贺、男、9月。鼻流清涕、无汗、打点滴一周、泄泻、腹胀、发烧38.6摄氏度、不渴。分析:应是先得太阳证,后因过多注射抗生素等西药致使里寒出现传太阴。脉关寸浮、尺沉、摆尾(惊吓)舌苔白厚。处方:元丹1份、麻黄汤散3份、温中散3份、五苓散3份、莱菔散2份、黑附子散2份,外贴神阙,三次而愈。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先圣慈悲,唯恐我们看错病,谆谆教导我们不要把温病当成伤寒,弄错了会出问题的。注意:有些人患温病不一定要舌红苔黄,有时是唇红,尤其在儿科必然会精神萎靡。温病再用麻黄等发汗剂也相当于“若被火者”,会伤血的。儿科传变速度很快,希同道熟知条文,仔细诊断,切莫误事。伤寒论太阳篇是重头戏,很多问题都是出在太阳病上。
前些日子报导一小孩发烧37.9度,在某医院输液三天后死亡,这种情况往往是伤寒病用寒凉的抗生素过多,伤阳造成的。
我们中医不但要注意不要把伤寒当成温病,而且更要注意不要把温病当成伤寒。一定要问问小便黄不黄,大便干不干。若是有便秘史的孩子或者小便发黄甚至赤黄的的,若是再见到舌尖或舌体红的,更不要说时瘛瘲,四肢阵发性抽搐。温病可以用小柴胡颗粒兑少量再欣(瑞芝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12岁儿童已禁用)退烧,只要能救人,就不要分啥中西医了。小柴胡颗粒可以减轻再欣的毒性,减轻对人体的伤害,辅助退烧,这是临床证明了的。
医案举例4:于兆洋,男11月,西查手足口病,闻说岐黄中医中药外治效果好前来医治,喂西药打针致使面色萎黄。脉浮、细。舌稍红、苔少。小便不甚黄、大便渴。处方:元丹1份、麻杏石甘汤散3份、神曲2份、盐附子散3份、太子参3份。次日,已有精神,手足口处仍有斑疹及溃疡,惟小便黄。处方:灵砂粉1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散3份、莱菔3份 四逆散2份、白鲜皮2份、神曲2份、黑附子2份。两剂而愈。
太阳篇要注意区别伤寒中的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更要注意区别温病与伤寒。其实伤寒杂病论中本已有温病的治法,阳明篇,少阴篇等都有治则。
(二)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180)”说白了,阳明病就是胃气降不下来。太阳主开,阳明主阖,合不上就是卡住了,阳气开的太过,就需要寒凉来萧降。经证有热、舌红、汗出,一般患儿喝水较多。而且较为烦躁,甚至昏睡。阳明得降头脑就清醒,阳明不降头脑就昏聩。儿童有很多伤寒发烧也很烦躁,要综合看,四诊合参。
腑证存在发烧就不易退烧,所以要问问孩子有没有便秘史。儿科的发烧时很令大夫头痛现象,发烧不是病是人体抵抗病邪正常反应,只知治烧,不去寻找疾病的根底,这是很大的错误。后面我们将专题讨论发烧。现在抗生素激素的过量使用会使患者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伤阳寒化,二是伤阴津热化。寒化抵抗力差,风吹草动就感冒,面色灰暗,性格怪异,浑身说不出的难受。热化便秘的很多,喝奶粉长大的孩子往往这样,所以喝奶粉的孩子要多吃粗粮、蔬菜、水果以通利肠府。
医案举例5:韩涵,男4岁零8个月。发烧、小便黄、大便两三日一次,干。脉浮数、舌红、舌苔白厚有黄苔,口腔有红色溃疡点。处方:元丹散1份、葛根芩连汤散3份、建曲2份、青黛2份、黑附1份。次日来诊,已不发烧,口腔溃疡减小,已不红。纳差、小便色深黄,大便开始有点干,后来软。上方再一剂,瘥。
(三)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少阳证的孩子往往比较烦躁、爱哭闹。甚至有37.5摄氏度以下的低烧,有的患儿抗生素用的过多、或是病在伤寒有热误用寒凉退烧药的往往有不足36.5的现象,这样的孩子抵抗力极差,面色铁青。
医案举例6:刘月,女,1.5岁。前月感冒,输液一周,今大便干,不欲食,不如以前喜动,食欲呕。处方:元丹散1份、四逆散3份、健脾2份、生半夏1份、建曲2份、熟附子散2份。次日,已解大便先硬后软,尚有些欲呕、上方生半夏加至2份,再一贴。小柴胡颗粒6包。愈。
明眼人看得出,上面的外用散剂几乎是柴胡汤的方义。小柴胡汤不如四逆散易入于散剂。直接用中药颗粒,里面放的蔗糖太多,缓和了药力,所以不如散剂组方自由,药劲大。
(四)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273)”“自利而不渴者,属太阴,仪器藏有寒故也。当温之。(277)”儿科太阴病太多,儿童脏腑弱小,偏偏遇上从三年自然灾害过来的恐怕挨饿的老奶奶。加之这些老奶奶不知道吃是动物界的第一意识,一个劲的喂起,往往喂得上吐下泻两头冒。还有没事专喂孩子的妈妈们,有的甚至每隔半小时喂一次,还说小孩子饿的哭,天!别说半小时喂一次,就是脾胃好的大人一天吃饱五六次也受不了,何况是孩子!没事吃饱了撑的、成了儿科病最大的主流,特别是遇上湿气重的年份,再遇到这些好心做坏事的“甜蜜杀手”孩子们就遭殃了。再加之消炎药、退烧药、激素一用,导致孩子脾胃虚寒,太阴病成了儿科的常见病。这些孩子往往嘴唇煞白,拒绝喝水,完谷不化,小肚皮敲之如鼓。病久往少阴、厥阴传变,患儿就危险了。
医案举例7:。马米娜,回族,女,2个月,在某医院住院一月,几不成眠,最多半小时睡眠,惊悸哭醒,时吐奶,大便失约,腹胀如鼓,小便短赤。其父言医院大夫用饥饿疗法,很是生气。嘱其节食,忌口,每日最多每6小时喂奶一次,只许7成饱。处方:返魂丹3份、制半夏3份、温中散3份、神曲2份、莱菔子散3份、生附子粉2份,帖神阙。次日告当天下午腹泻更为厉害,今诊断,腹胀已轻,大便已不漏。本上方化裁,四帖才愈。
医案举例8:.王子元,男,3岁。便秘,以前得过肺炎、注射过大量抗生素,不渴,面黑,唇白,大便2-3日一次,干。厌食,腹胀。处方:元丹1份,小青龙3份,神曲2份,莱菔3份,盐附子2份。连帖三贴,根治。
太阴证的辩证要点是患儿与水不欲饮,腹胀,泄泻,甚或便秘。太阴病即使腹满、便结也要慎用攻下之药;虽腹泻数日也要慎用止泻药,尤其敲之腹胀如鼓,家长喂的没有节制的患儿。
(五)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脉微细,气血衰少,阳气已虚。但欲寐,神气已虚。少阴病就是生命的本来信息,水火已耗,心肾极亏,阴阳将离绝,这一病象。
医案举例9:.齐齐,女,7个月。腹泻月余,今从某医院来我处,医院嘱其准备后事。患儿家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找我。虽患儿已时时昏迷、家长言已不会哭闹,予诊脉,右手尚有微弱脉在,尚有生机。处方:元丹散1份,温中散3份,黑附子散3份,上好白人参须泡茶灌饮。嘱其次日若会哭闹再来,不会哭闹另请高明。次日一早兴冲冲来告,不仅会哭闹,还主动要白人参须汤。如是调理一周许,乃愈。此孩子四岁时和父母专门来探望过我,生长发育良好。从当时此女恢复神志后要水喝水、还有当时的脉象看(脉细弱,但欲寐),已经是太阴传为少阴了。
(六)厥阴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阴阳离决,寒不收,暖不出为厥阴的病变。
医案举例10:孙宇航,男,4岁。腹泻月余,多处医治无效,大便数次,色如青麦苗,饮水较多,吃饭就呕吐,腹胀。天气应回暖,但尚天寒地冻,加之患儿饮食不节,用西药过多,而成是证。处方:元丹散1份、黄连2份、吴茱萸3份、神曲2份、莱菔子2份、生附子2份。按原方加减三剂而愈。
(七)杂病类:1.咳嗽: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我们这里每天都看百多号患儿,纯肺热的并不很多,从全年看占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广告上“小儿咳嗽多半是肺热”建议商家要改一改了。
医案举例11,寒咳。.宋国傲,男,7月,咳嗽在某医院打针月余尚咳喘,不欲食(诊得腹胀),鼻流清涕,便溏,脉浮,舌苔白厚。处方:元丹散1份,小青龙3份,生半夏2份,莱菔子散3份,神曲2份,生附子2份。本上方加减4剂而愈。
医案举例12,热咳。.亓俊志,男,4岁,今咳嗽,白浊涕,舌尖红,体温37.2摄氏度,舌质偏红些,2日一次大便,干。素来肯得咳嗽,几乎每月都打点滴,经患儿家长介绍,来协会门诊医治。处方:灵砂粉1份,麻杏石甘汤散4份,生半夏散2份,神曲2份,莱菔子散3份,盐附子2份。次日诊得无烧、咳轻、鼻流淡黄涕,处方:上方加生石膏2份。越两日来诊,咳,无涕,舌红,大便稍软,上方去麻杏石甘汤,加银翘散4份,愈。
医案举例13,尿频。.张恒。以前用西药后总会出现尿频,一日十几次,面色苍白。脉关寸浮,尺沉。舌苔白厚,舌质淡白。由我学生学军接诊。处方:元丹散1份,益智仁散3份,温中散2份,黑附子散2份,太子参1份,贴肚脐。两剂而愈。
医案举例14,遗尿。.孙**,男,4岁。遗尿,面黄瘦,食少,舌红苔厚,有黄。脉寸浮。处方:黄连3份,吴茱萸2份,苍术2份。连用三次而愈。
医案举例15,遗尿。.姚**,女,3岁。尿床,形胖,饮食等正常,每晚必溺。唇红,舌尖红,寸数。处方:灵砂散1份,生附子散1份,五苓散3份,女贞子2份,贴肚脐。如是三次乃愈。
用西药过多的儿童往往体内寒气过重,胃寒不能消食;或导致胃津液匮乏,大便干结而不欲饮食。
医案举例16,厌食(寒证),.崔琪琪,男,1.3岁。厌食,心情烦躁,面黑,唇白,便干1---2日一次,处方:元丹散1份,温中散2份,四逆散2份,黑附子散2份,太子参2份。吃西瓜后日腹泻5次,处方:元丹散 1份,温中散3份,四逆2份,黑附子2份,太子参2份,正气水和贴肚脐。次诊,已不腹泻,本上方再一剂,愈,渐而进食。
医案举例17,大便干结,.张涵,女,4岁,便干,数日不解,解如羊粪,多处医治,吃泻药越吃越重,面色苍,唇白,舌苔白厚,脉关寸浮。处方:元丹散1份,小青龙散4份,神曲2份,莱菔子3份,盐附子两份。一剂知,二剂轻,三剂已。
治疗发烧往往是中医儿科比较难的,加上家长往往忽视疾病本身而只去关注患儿体温,要求迅速退烧,作为医者更为注重的是孩子的阳气(给患儿家长解释时我常常解释成免疫力)。所以退烧是儿科的难事。既要准确辩证,又要迅速退烧,确实不容易。
医案举例18,发烧。张湘,女,三岁,连日高热不退,也打针,也吃退烧药,刚刚退了些却又涨起来,今患儿刚刚服退烧药,体温38°C,舌红,神昏欲睡,烦躁,脉数,无汗。处方:灵砂散1份,大青龙散3份,莱菔2份,半夏2份,四逆散2份,黑附子2份。次日告,烧已退,未再起。不欲食,与小柴胡颗粒调服,愈。
儿科病最重要的还有一大类,惊吓。幼儿患病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惊吓的成分,明眼读者自然会注意到以上所有的病例都有元丹散、灵砂等安神类药物。有经验的大夫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患儿药也吃了,针也打了,也去检查了(往往是指标正常),就是不好。人家找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太“叫叫”就好了,往往我们医务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翻开熊春锦先生的《道医学》看看,就知道人有三魂、七魄等潜意识系统,这些意识体的逸出往往会造成一些疑难杂症,在普通的医学上很难治愈。我根据老师观点,创立了返魂丹就是针对这些意识体逸出的疾病,实际临床应用疗效颇显。这里我看就不要扣迷信的帽子了,毛泽东圣人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际证明了惊吓“叫”也有效,中药也有效。
医案举例19,惊吓。.王欣如,女,2岁。低烧37.1°C.睡卧不宁,一夜几乎不睡,吃过药,打过针,找巫医治过,当晚好些,然次日如故。脉弦,舌苔微黄,食后干呕。处方:返魂丹3份,生半夏散2份,四逆散3份,生附子1份。连帖两剂而愈。
惊吓不仅造成发烧、吐、泄等常见性疾病,而且惊吓久了会造成弱智。我在天津治疗一例6岁小女孩中西医专家都看过,病程一年,患儿出现流口水,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弱智现象,当时是开了六副汤剂,就痊愈了。那年我去北京路过天津看望一位民间中医高人,患儿家长自己家的车出发了,就雇了一辆出租把我和郑副会长一直送到北京。有的患儿可没这个孩子幸运了,大约是2004年,我还是在我的清源堂个人中医门诊的时候,有位患儿的姑姑带患儿来诊,可惜的很,孩子是三年前得的惊吓,如今面相已变,一副弱智儿童的面容,我是无力回天了,如实相告患儿姑姑,言个人水平有限,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另找高人吧。不经意看见患儿母亲在门诊门口伤心哭泣,心中很不是滋味,恨自己医术平庸,无地自容。
医案举例20,弱智。,李某,男,7岁,弱智,一年半前发高烧不退,住院近一月,出院后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言语重复,智力下降。舌色偏红,脉弦,小便黄,大便可。处方:返魂丹3份,生附子2份,四逆散2份,女真散2份,五苓散3份。问及患儿做梦否,答言梦见楼下一个自己一样的男孩,跟自己玩。我戏言把他领回家吧。患儿次日来诊,目稍有神,言把梦中和自己长的一样的孩子领回家了。如是调整十数帖,语言已不重复,目光已不呆滞,家长言学习也比以前好了。今见之已如常童。
儿科类最常见的几种病,有腹泻、咳嗽、厌食、发烧等。往往我们中药外用帖穴位要快于西医的速度(治疗发烧的速度,有的虽然不如西药快,但是比西药治疗的彻底。),而且病情不易反复,用一回就提高一次孩子的免疫力。我们协会规定只要患儿不乱用药,忌口好的,五帖之外还不痊愈的,予以免费治疗,获得免费治疗的每个月没有几个。如果推广开来,既节约了医疗开支,又安全,患儿的痛苦少,还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以完全取代西医成为主流医学,有志于儿科的同道尽可研究之。
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
岐黄中医文化协会
公众号yuande9999 电话: 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儿科更具特色,各类疾病,不用打针吃药,仅须一点秘制中药粉外用贴脐,神奇迅速。
儿科更具特色,各类疾病,不用打针吃药,仅须一点秘制中药粉外用贴脐,神奇迅速。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经辩证金口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