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不同的两个物品,测量结果却相同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
课标要求: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本单元安排了4个例题,例1统一长度单位,例2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例3认识米 用米量,例4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学情分析:
长度单位厘米,是在一年级学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基本理解长度的概念,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长度的定义概念。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并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但有个别学生尽管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所以还是有难度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突破措施: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5课时
长度单位(例1)-----------------------------------------1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例2、例3)--------------------------1课时
认识线段(例4)-----------------------------------------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测试-----------------------------------------------------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2.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量不同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所量结果,学生会发现有些物品长度不同,量的数据却相同;有些物品长度相同,量的数据却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节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测量和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亲自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探究、体验式教学
一角硬币、曲别针、小刀、三角形学具、正方体学具等。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1. 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各抒己见)
2.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用准备好的学习用具来测量身边的物体有多长。(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索,尝试研究
活动一:用不同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
要求: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硬币、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数学书的宽。
2.量好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量的结果。
3.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测量的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1)数学书宽约7个硬币
(2)数学书的宽约5个曲别针长
(3)数学书的宽约4个三角形长
(5)数学书的宽约15个正方形长
指导:量数学书时做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挨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思考:我们量的都是数学书的宽,为什么有的人量的结果不相同,而有的人量得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呢?
发现: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得的结果不同,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的结果相同。
活动二:用不同物品作标准去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 要求:1学生两人一组测量自己选定的物品,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小刀等)作为标准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展示测量的结果。
预设:(量的物品,量得的结果)
(1)桌子4根铅笔长
(2) 文具盒5把小刀长
思考: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点拨:选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活动三:用同一物品做标准去量物体的长度
&& 要求:1.小组合作,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
2.汇报测量结果。
得出结论:用同一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短才能知道物体有多长,也比较方便。
三、自主检测,提升能力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智慧老人想邀请大家到岛上做客,但只有答对的同学才可以获得邀请函,同学们,想去吗?(检测卡)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畅谈收获。
2.我们已经知道测量物体时应该统一长度单位,你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吗?
&&&&&&&&&&&&&&&&&&&&&&&&&&&&&&&&&&&&&&&&&&&&&&&&&&&&&&&&&&&&&&&
&统一长度单位&检测卡
班级 ____&&& _姓名______&&& 小组____&&&& _组长&&&&&&&& 时间_____&&&&
☆☆☆☆☆
☆☆☆☆☆&
☆☆☆☆☆
一、基础知识:
1.桌子有(& )枝铅笔那么长
2.桌子的高有(& )枝铅笔那么长
3.练习本有(&& )个正方体学具长
4.文具盒有(&& )个正方体学具长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
二、应用知识: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1.小刀大约(&& )个正方体学具长
2.橡皮大约(&& )个正方体学具长
3.曲别针大约(&& )个正方体学具长
4.水彩笔大约(&& )个正方体学具长
我的新发现:
三、思维训练:
估一估手指的长度和宽度大约是几个正方体,再用正方体学具量一量。
我的新收获: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是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和学会测量的基础。
教材从统一长度单位但在日常生活中用&标准&来测量很不方便,教材由此引出厘米尺,并在尺上用不同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出示图钉通过测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再让学生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宽大约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通过例2指导学生如何用厘米尺进行测量,总结使用学生尺的方法,是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
做一做和练习一1~3题通过看一看和量一量等,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的过程中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本课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在此之前,他们仅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中对物体的长﹑短进行了认识比较。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于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如在游戏中他们偶尔会用步测或用手拃某些物体的长度;或用某一物体为参照物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只有少数学生曾在家长帮助下或用尺子画直线时对米﹑厘米这两个单位有过粗略的认识,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长度单位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 &看一看&、&量一量& &找一找&、等探究活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一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建立一厘米长度单位的观念
探究、体验式教学
5厘米长的小木棒 刻度尺一把,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硬币、卷尺、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1.故事导入,课件播放小蚂蚁要给小桥做扶手的故事请大家帮忙量一量小木棒有多长。
2.小组合作用学具袋里已有物品来量。为什么大家量得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一样?
3.提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厘米并且要学会用厘米来测量物体。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索,尝试研究
活动一:比一比
认识尺子各部分的组成。
  要求:1.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发现上边有些什么。
2.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找的不全。
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引导,数是有规律排列,从0到20。小竖线是刻度线。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讲是同样大的。cm:长度单位厘米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并板书&认识厘米(cm) 
 思考:为什么刻度从0开始,0表示什么?
活动二:找一找
感受一厘米的长度,认识几厘米
要求:1.在尺子上找到一些一厘米。如数字1---2、2---3&&
2.在学具材料中找到一厘米的物体:小正方体的棱长、图钉的钉长、钉帽的直径。
3.在自己的小手上找到宽为一厘米的手指
4.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它的长度,如2厘米、5厘米、15厘米等,用手比划出其长度。
5.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6.同桌交流后汇报。
活动三:记一记
用手势比划一厘米的长度。
要求:1先看老师做示范。
2.你自己用多种方法比划。
3.小组内展示比的方法,直至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比划。
活动四:量一量
1.&&&&&& 先估一估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2.&&&&&& 以小组为单位用尺子测量。
3.&&&&& 小组展示。
4.&&&&& 帮老师量一量衣袖口的长用直尺行吗?可以
用什么尺?(介绍尺的种类)
5.&&&&& 拿出软尺量一量你周围物体或学具袋里物品
点拨:不到整厘米时我们说大约几厘米,不是从0开始的要数清是几个大格,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三、自主检测,提升能力
我们顺利闯过四关登上蚂蚁岛,蚂蚁们正在举行智力大比拼。(检测卡)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没有尺子时我们用什么量物体呢?回家后量一量你的一拃和一步有多长?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检测卡
班级 ____&&& _姓名______&&& 小组____&&&& _组长&&&&&&&& 时间_____&&&&
☆☆☆☆☆
☆☆☆☆☆&
☆☆☆☆☆
一、基础知识: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m、cm)。
(1)一枝蜡笔长10(& &) &&(2)一把剪刀长13(& &)
(3)一根丝瓜长60(& &)&&& (4)写字台高80(& &)
(15)写字本长32( &&)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
&&&&&&&&&&&&&&&&&&&&&&&&&&&&&&&&&&&&&&&&&&&&&&&&&&&&&&&&&&&&&&&&&&&&&&&&&&&&&&&&
二、应用知识:
在○里填上>、<或=。
& 60厘米○100厘米&&&&& 2米○2厘米
&50厘米○5厘米&&&&&&&&&
我的新发现:&&&&&&&&&&&&&&&&&&&&&&&&&&&&&&&&&&&&&&&&&&&&&&&&&&&&&&&&&&&&&&&&&&&&&&&&&&
&&&&&&&&&&&&&&&&&&&&&&&&&&&&&&&&&&&&&&&&&&&&&&&&&&&&&&&&&&&&&&&&&&&&
三、思维训练:
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0厘米& 100厘米& 1厘米& 10厘米
我的新收获:&&&&&&&&&&&&&&&&&&&&&&&&&&&&&&&&&&&&&&&&&&&&&&&&&&&&&&&&&&&&&&&&&&&&&&&&&&&
&&&&&&&&&&&&&&&&&&&&&&&&&&&&&&&&&&&&&&&&&&&&&&&&&&&&&&&&&&&&&&&&&&&&&&&&&&&&&&&&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用直尺量线段的长短,因此,在&量长度&这一单元中,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线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来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1.过&拉一拉、比一比&的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2.利用工具画线段。
3.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初步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会画线段。
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课件、毛线
教 学 过 程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 1.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谜语:一根根、一
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
缝补补要用着。这是什么呢?(线)
2.(出示直、弯两种线)在我们周围,有各式各样的线,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线,都有它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线――线段(板书:
3.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能记住线段的特征,并会画线段&。(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索,尝试研究
活动一:认一认
1.师取出一根线,拉直并捏紧两端,学生观察。
要求:(1)看这跟线是什么样子的?(直的还是弯的)
(2)这根线有几个头?
预设:大多数学生会说是直的,但个别学生会
说是弯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头。
指导:我们把这两个手指间的这一段直的线就
叫线段。把两个头叫端点。
2.同桌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找一找
1.出示一组线,让学生从中找出线段。
要求:根据线段的特点来找到线段,不是线段的要说明理由。
预设:学生可能对这两条线有疑问
指导:第一条两端的小竖线也可以看做是两个端点的。第二条虽然有两个端点,但中间的线不是直的。
2.身边的线段。
要求:(1)学生结合生活的经验举例。
(2)比一比谁找的多,找的准。
活动三:画一画
★画一条任意长的线段。
要求:1.据线段的特点画。
&&&&& 2.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
&&&&& 3.展示画好的线段。
预设:1.画一条直线,再画两个短点。
&&&&& 2.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画直线和另一个端点。
&&&&& 3.先画两个端点,再将两个端点用直线连起来。
指导: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线段,但不论用哪种方法画线段,都一定要记得画上两个端点。
★&&&&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3厘米)
要求:1.先自己动手画一画。
&&&&& 2.然后和同桌说说自己的画法。
&&&&& 3.指名说画法。
预设:1.从尺子的&0&刻度画起,点上一
端点,从这点画直线,一直画到3厘米处,再点一点。
2.在&0&刻度和3厘米处各点上一个点,再
把两点连接起来,就画成3厘米长的线段。
3.从&0&刻度起画一条直线到刻度&3&处,
再在&0&&3&处各点上一个端点。
4.不是从&0&刻度开始画的。
点拨:线段有长有短,我们可以利用尺子画出不同长度的线段。在画不同长度的线段时,我们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长几厘米就画到几。
三、自主检测,提升能力
听说小朋友们都会画线段了,智慧老人想带我们去到智慧果园去,瞧!智慧果园到了,不过,豌豆先生拦住了我们,他说:&要想进去必须得闯过我的三关!&孩子们,有信心吗?让我们先为自己加加油吧!课件出示(检测卡)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 认识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从&0&刻度开始画,几厘米就画到几
&认识线段&检测卡
班级 ____&&& _姓名______&&& 小组____&&&& _组长&&&&&&&& 时间_____&&&&
☆☆☆☆☆
☆☆☆☆☆&
☆☆☆☆☆
一、基础知识:
第一关:我是火眼金睛!
1.线段有两个端点。&&&&&&& (&&&& )
2.弯曲的线也是线段。&&&&& (&&&& )
3.线段不能量出长度。&&&&& (&&&& )
4.数学书的四条边都是线段。 (&&& )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 &&&&&&&&&&&&&&&&&&&&&&&&&&&&&&&&&&&&&&&&&&&&&&&&&&
&&&&&&&&&&&&&&&&&&&&&&&&&&&&&&&&&&&&&&&&&&&&&&&&&&&&&&&&&&&&&&&&&&&&&&&&&&&&&&&&
二、应用知识:
第二关:我是画线段小能手!
1.&&&&&&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 画一条比5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5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我的新发现:&&&&&&&&&&&&&&&&&&&&&& &&&&&&&&&&&&&&&&&&&&&&&&&&&&&&&&&&&&&&&&&&&&&&&&&&&&&
&&&&&&&&&&&&&&&&&&&&&&&&&&&&&&&&&&&&&&&&&&&&&&&&&&&&&&&&&&&&&&&&&&&&&&&&&&&&&&&&
三、思维训练:
第三关:我会数!(数一数每个图形里有几条线段)
我的新收获:&&&&&&&&&&&&&&&&&&&&&&&&&&&&&&&&&&&&&&&&&&&&&& &&&&&&&&&&&&&&&&&&&&&&&&&&&&&
&&&&&&&&&&&&&&&&&&&&&&&&&&&&&&&&&&&&&&&&&&&&&&&&&&&&&&&&&&&&&&&&&&&&&&&&&&&&&&&&
&长度单位&练习课教学设计
&&& 计量单位的教学从长度单位开始,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本单元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内容分三段编排:1、先是有关线段的知识,然后教学厘米,接着认识米。2、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3、实践活动《量一量》。&&&&&&
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接触,因而在本节练习课中,注重体验,内化知识。要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化的练习题中体验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从中获得了对长度单位的再认识,从而形成了对长度单位的深刻内化和运用。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4.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 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中并且能够解决。
&& 学生尺、米尺、卷尺。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方法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进率是多少?
2.你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表述它们的长短吗?
二、尝试计算
找一找,让学生按老师要求分别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3厘米、8厘米、15厘米的长度。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说一说你比划和举例的依据是什么)
三、综合训练
1.画一画。
(1) 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9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2.判断题。
(1)一座楼房高12厘米。&&&&&&&&&&&&&&&&&&&&& (&&&& )
(2)一张桌子长1厘米。&&&&&&&&&&&&&&&&&&&&&& (&&&& )
(3)小明手掌宽8米。&&&&&&&&&&&&&&&&&&&&&&&& (&&&& )
(4)一只杯子高10厘米。&&&&&&&&&&&&&&&&&&&&& (& &&&)
说一说在判断的时候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什么?
四、反思质疑& 延伸训练
1.第6、8两小题引导学生先进行分别估计,并把估计数和测量结果填入课本空格中,把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估计能力如何。
2.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3.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能通过一题延伸到课外生活或下一节课知识更好!
&长度单位练习课&检测卡
班级 ____&&& _   姓名______&&&    小组____&&&& _   组长&&&&&&&    时间_____&&&&
☆☆☆☆☆
☆☆☆☆☆&
☆☆☆☆☆
一、基础知识:
1.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2.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高40(&& )& 厚约5(&& ) 高1(&& )22(&& ) 高70(&& )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 &&&&
&&&&&&&&&&&&&&&&&&&&&&&&&&&&&&&&&&&&&&&&&&&&&&&&&&&&&&&&&&&&&&&&&&&&&&&&&&&&&&&&
二、应用知识:
1.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 30厘米( )29厘米&&&& 1米( )100厘米&&&& 3米(& )2米75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25米-8米=(& )米&&&&&&&&&&&&&&&&&&&&&&&&&&&&&&& 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 60厘米-16厘米=(&&& )厘米
我的新发现:&&&&&&&&&&&&&&&&&&&&&&&&&&&&&&&&&&&&&&&&&&&&&&&&&&&&&&&&&&&&&&&&&&&&&&&&&&&
&&&&&&&&&&&&&&&&&&&&&&&&&&&&&&&&&&&&&&&&&&&&&&&&&&&&&&&&&&&&&&&&&&&&&&&&&&&&&&&&
三、思维训练:
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5.想一想、填一填
我的新收获:
&&&& &&&&&&&&&&&&&&&&&&&&&&&&&&&&&&&&&&&&&&&&&&&&&&&&&&&&&&&&&&&&&&&&&&&&&&&&&&&&
&&&&&&&&&&&&&&&&&&&&&&&&&&&&&&&&&&&&&&&&&&&&&&& &&&&&&&&&&&&&&&&&&&&&&&&&&&&&&&&&
(责任编辑:风)
------分隔线----------------------------数学科上学期教案及复习教案题二年级
我的图书馆
数学科上学期教案及复习教案题二年级
& & & & &&&&&&&&&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简单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且在具体活动中体会用不同的物品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 && &在平素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思维的源动力。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动手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他们自己动手去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的长度,因为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所以马上就去测量。真可谓:课伊始,趣已生。
& && &当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测量发现告诉大家时,我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很快发现两种有冲突的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得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了学生们的认知冲突,学生就对“统一长度单位”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就渴望探索出一种方法,解决这种冲突。而这时,学生内心都想要成功,想要成为第一个发现者,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解决疑问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动手操作,学生们都明白了是因为选用了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量。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们对知识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成功。
& &&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欣慰的幸福的时刻!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
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点:会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一、自主学习
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2、自学课本第3页,认识1厘米。
3、亲身感知1厘米,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 )的长大约是1厘米。
(&&&&&&&&& )的长大约是1厘米。
(&&&&&&&&& )的长大约是1厘米。
4、看我的,我会量。
二、合作探究
量一量周围物品的长度为几厘米?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
三、过关检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分析、反思,体会到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势,并且能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厘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厘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为后面自主探索测量物体的长度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例4、例5、)
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有多长的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知道1米和1厘米的关系。
1、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2、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米尺、绳子、1米长的小棍
预习教材第4页,完成下面的练习:
1、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 )来测量,通常用(&& )作单位,
它可以用字母(&& )来表示。
2、比划1米多长,找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1米?
3、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1、情境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下面请两位同学量一量黑板的长是多少。(学生测量)
刚才,这两位同学测量了黑板的长度,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
谁有更好的办法吗?(生说)看来,量比较长物体的长度需要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2、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读一读学习目标
1、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 )来测量,通常用(&& )作单位,
它可以用字母(&& )来表示。
2、比划1米多长,找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1米?
3、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组合作之前先看小组要求:
1、小组长组织每位学生交流
2、在同学汇报时,小组其他同学要当好小老师,认真倾听,也可以补充 。
小组开始交流
导语:我们通常用“米尺”来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
师: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它们的长度是1米。
师:比较米尺和学生尺的相同和不同。(生说)
师小结:都有刻度线、数字、1厘米的长一样。米尺有很多数字,一直到100。
师: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谁来比划一下。(生比划)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生活动)
师:估一估: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生答)
师:哪位同学说说什么物体长度接近1米?(生答)
师: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或小棍,量一量它是多少厘米。(学生合作)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米=100厘米
1、第4页做一做
2、第8页第3、4题
把下面长度从小到大排列
62厘米&&&& 1米&&& 90厘米&&&& 12厘米
4、了解卷尺和皮尺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长度,还知道1米=100厘米。更重要的是我们仔细观察,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只有这样,才会学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发。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有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学习基础,这节课侧重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测量物体的方法,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教学时,先出示米尺,让学生看看,米尺有什么特点,进而导入1米等于100厘米的概念。然后通过米尺让学生感受1米的概念,用米尺来量实际物品,比如黑板的长度、门的高度,让学生体验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用两只手的臂距来比划1米,让学生建立1米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比划1厘米,从而建立1米与1厘米之间的差距。然后用臂距来量教室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如教室的长、宽,黑板的长等等,这里学生同桌为单位,然后进行测量,最后用米尺或是卷尺来验证测量的结果,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测量方法。
&&&&& 不足之处:
在课中没有让学生量身高,导致学生部知道身高怎样写,比如1米30厘米,他会写成1米3,或1.3米。这些都是在回家的时候父母教学的。在下节课中还要补习。
2&&&&&&&&&&&&&&&&&&&&&&
&&&&&&&&&&&&&&&&&&&
&&&&&&&&&&&&&&&&&&&&&&&&&&&&&
(&& )①、&&& ②、&& ③、
&(3)①、读例题7,学生模仿例题7画线段: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小结画线段的方法:从尺的刻度(&& )开始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就画成了一条3厘米的线段。〕与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
②、完成课本第6页做一做。
③、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④、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
2选择应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178①、完成做一做。②、98
&4&&&&&&&&&&&&&&&&&&&&&&&&&&&&&&&&&&&&&&&&&&&&&&&&&&&&&&&&&&&
6&2&12450&
30&&&& 10&&& 20&&& 10&&
①②教师批改小组长;③小组长批改组员;④有选择性地集体讲评。
(3)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4)、画一条比2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5)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应用题:有一根绳子,减去40厘米后,还剩6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3)关注学生的差异面;(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老师说的话太多,容易使内容琐碎造成学生思路不完整;在画线段时还不够规范。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78+1=&&& 5+43=&&& 32+6=
327&&&& 3023&&&&
2174035&&& 2860
flash“”“2325”“
1232043&& 43548202545&&
202040&& 538&& 40848
3 5&&&&&&&& &
7&&&&&&&&& &
3&&&&&&&&&&&& & &2
& &2 5&&&&&&&&&&
& 2 5 &&&&&&&
8&&&&&&&& &&2 5 5&&&&&&&&&&&&
3&&&&&&&& &&&&4 8
“1.42.3352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案
年级、学科
课题(课时)
多媒体课件,10020
一、知识链接:
8+5=&&&& 9+7=&& 4+6=&&&
2、笔算,说一说先( )位加起
83+6=&&& 4+54=&& 29+40=&&
1、自学教材14页例3填空:
我知道了:二年(1)班有(&&& )人,二年(3)班有(&&&
要解决的问题是:&&&&&&&&&&&&&&&&&&&& ?
列式:&&&&&&&&&&&&&&&&&&& &&&&
2、自学例3竖式的写法:
想一想,个位上5加7得12,向( )位进1,个位写(
3、通过预习我知道笔算进位加法要注意先从(& )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 )位进1。
4&&&&&&&&&&&&&&&&&&&&&&&&&&&&&
94&&&& “13”11
&&&&&&&&&&&&&&&&&&&& 59
4 +14&&& 943“”1“……”
2.7318&& &&&&&&
&&&&&&&&&&&&&&&&&&&&&&&&&&&&&&&&&&&&&&&&&&&&&&&&&&&&&&
四、当堂检测
笔算:56+37=&&& 46+24=&&&& 29+5=&&&&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7+6=13& 13+21=34 34+25=59& 59+14=73 73+18=91,
“13+21=34&& 34+25=59”2112“59+14”“9+4”13“”“”“3”“” 59“
”&&&&&&&& +14
&&&&&&&&&&&&&&&&&&&&
54-3=&& 50-30=&& 88-8=
&& 38-6=&&
65-20=& 79-7=&&& 65-30=
1. 2001713,
4.“2256”
3.& 59–3 =&&&
5&&&&&&&&&&&&&&&
9&&&&&&&&&&&&&&& 7&
8&&&&&&&&&&&&&
3& 5&&&&&&&&&&&&
—&& 3& 1&&&&&&&&&&&&
6&&&&&&&&&&&7&&
&& 3&&&&&&&&&&&&&&&&&&&&& &2&
8&&&&&&&&&&&&&&& 6&
2&&&&&&&&&&&&&
=&&&&&&&& 69 – 5
=&&&&& 88 – 66
=&&&&&&&& 77 – 77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1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52-21=& 79-37= &65-24=
、基本训练
口算: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52-21&&& 79-37&&&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合作探究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
三、当堂检测:列竖式& 75-36=&& 80-45=&&
91-89=& 100-58=
四、总结全课:今天学了什么?
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新知,并且通过学具的操作与演示,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层层突破。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我们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我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的过程。
学生出现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2
70-2=& 60-3=&&
90-6=&& 50-9=& 40-3=
14-9&&& 32-8&&& 14-3&&&
64-8&& 14-7& 12-3&&&
42-5&&& 63-4&&& 72-9&&& 82-3
247-23&&&&&
56-41&&&&& 72-32
0401010-4=66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100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1、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一、复习铺垫。
1.唱儿歌:《左手与右手》,唱完后教师边演示边说:“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头你找好朋友了它们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就说右手手指头的个数与左手手指头的个数怎样?”
引出:同样多。
五角星有10个。圆和五角星同样多,圆应是(&&&&& )个。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 )个。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4(1)
师: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1)这个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
(2)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3)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板书)
4、出示例4(2),
学生自由读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多少面?
(1)直观形象,演示过程。
请3个小朋友到黑板前面,第一个出示一班的12面小红旗,第二个出示二班的小红旗。第三个出示三班的红旗比一班的少4面。
(2)小组合作,可以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摆一摆或小朋友的演示过程进行解决。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5、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寻找规律,发现方法。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 )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 )法计算。
三、当堂检测
1、完成“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
学生自己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课本25页第1、3题,独立完成。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这一节课是在学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是低年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易与上学期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相混淆,学生还易见多就加,见少就减。针对此类问题我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纸条图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这节课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多得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其它班得的红旗面数。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但还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可以放手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示数量关系,并不是只能用纸条来操作,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用纸条来摆一摆。在分析数量关系时,还应反复让学生说出算理,加深对条件与问题的理解。
3.另外,还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说话要有条理性、完整性。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 教学案
年级、学科
课题(课时)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
1、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题目。
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及加减混合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并总结运算顺序。
情境图、课件等
(1)口算训练
(2)25+28+36=&&&&&&&
78-59-11=&
1、预习情况反馈交流
检查预习,在小组里展示预习成果,相互评价。小组长推选组内预习能力较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 )只?
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 )支铅笔?
看教材28页图填空:
车上原来有(&&& )人,到站后下车(&&& )人,又上车()人,&&&&&&&&&&&&&&&&&&&&
先算:&&&&&&&&
&&&&&&&&&&&&&&&&&再算:&&&&&&&&&&&&&&&&&&&& &
列式:&&&&&&&&&&&&&&&&&&& &&&&&&列式:&&&&&&&&&&&&&&&&&&&&&&
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可以用一个式子计算:
算式:&&&&&&&&&&&&&&&&&&&&&&&&&&&&&&&
(一)小组合作,梳理知识
1、教师提出合作要求:把同学们想到的本单元知识互相交流,组长负责有条理地记录。
导学提纲:
(1)1、计算并总结规律:
50+30+18&&&&&&&
70-23-29&&& 56+34-20
上面3道题都是先把(&&&&&&
)相加或相减,然后再加上或减去(&&&&&& )
2、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1、组织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要求的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3、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同学们折纸鹤庆祝元旦,第一组折了45只,第二组折了36只,他们把这些折好的纸鹤送给孤儿院的小朋友16只,现在还剩下多少只纸鹤?
2、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还不错,只是有个别学生在列竖式时不太规范,有必要加强指导。
《加减混合运算P28例3、例4》 教学案
年级、学科
课题(课时)
1、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灵活的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题目(含小括号)。
学习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及加减混合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学习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并总结运算顺序
多媒体课件
一、知识链接:1、口算,说一说运算顺序。
32+40+7=&&&&& 60-40-15=&& 20+6-7=&&&&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1、自学教材28页例3填空:
车上原来有(&&& )人,到站后下车(&&& )人,又上车()人,&&&&&&&&&&&&&&&&&&&& ?
先算:&&&&&&&&&&&&&&&&&&&& &&&&&再算:&&&&&&&&&&&&&&&&&&&& &
列式:&&&&&&&&&&&&&&&&&&& &&&&&&列式:&&&&&&&&&&&&&&&&&&&&&&
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可以用一个式子计算:
算式:&&&&&&&&&&&&&&&&&&&&&&&&&&&&&&&
2、自学教材28页例4,想一想:(1)、例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写出竖式
3、通过预习我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如果没有小括号,按从(& )往(& )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小括号先算(& )再算(&& )。
4&&&&&&&&&&&&&&&&&&&&&&&&&&&&&
(1)出示学习目标,(2)、读学习目标
、学习例3。
1、自学课本28例3
(1)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可以怎样列式?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选择你喜欢的算式尝试计算。
2、小组讨论:
(1)、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竖式是怎样列的?
(2)、你能不能把两个竖式连成一个竖式呢?
教师要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典型算法,做必要的指导。
3、小组展示汇报。(小组汇报着重下面几个方面汇报)
&&&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竖式计算(板演)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三、当堂检测
1、列竖式计算。
56+34-202=&&&& &&&&32+(55-46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本节课有待改进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又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结构的无意义的疑问句都是我们实习生最特有常带的不良口头禅,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改进的。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本节课我努力在教学语言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们爱学、乐学。
&&& 在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我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关注其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下,将教学过程的每一段时间估计好,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这是我需要不断实践累积才能掌握的,在这次课中我深切体会一个老师的眼睛看到东西角度必须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锐,要眼观八方纵观全局,不能让一个学生从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离班级的学习进程。“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第一次教学中得到的所有
&&& 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进以后,不断参与课堂教学,我的教学会取得进步。
理解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8888 &&&&&&&&&&&&&&&&&&&&&&&&&&&&&&&&&&&&&
333+2&& &&&&&&&&&&&&&&&&&&&&&&&&&&&&&&&&&&&&
999& &&&&&&&&&&&&&&&&&&&&&&&&&&&&&&&&&&&&&&&
&& && && && && &&& &&&&&&&&&&&&&&&&&&&&
323&&& &&&&&&&&&&&&&&&&
&&&&&&&& &&& &&& =&&&
4+4+4+4+4545×44×5,9993+33×3
____________
6+6+6&& ____________
&3 7×4&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4& 3×5=15
&&&&& : : :
&&&& 42&& (& )
)+(& )=(& )
&&&& 34&& (&
)+(& )+(& )=(&
&&&& 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让学生观察题意
②全班进行交流
③教师提示:题目中有加法、有乘法,注意仔细审题
④学生完成
⑤全班交流
& &①读一读 4×5& 6×3& 5×2& 2×4&
&&&&&&&&&&& 5×6& 3×3& 6×4& 7×5
②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 )个(& )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个3相加&& 2×3=6&& 或&& 3×2=6
3个4相加&& 3×4=12& 或&& 4×3=12
③每组画5个★,画3组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4& 103& 26
& 8×5&&&& 9×4&&&&& 15×3
1、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3、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预习教科书51—52页
2、试完成练习十。
3、2+2+2+2=&&&&&& 乘法算式:__________
2×4=&&&&&&&&&& &加法算式:__________
5+5=□×□
5+5+5+5=□×□
一、预习导学
&1.先填出结果,再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①5+5+5=(& )乘法算式:__________ &&&
②2+2+2=(& )乘法算式:__________ &&&&&
&&& 5×4=&&&&& 5×3=&&&& 5×1=&&&&& 5×5=&&&&&& 5×2=
二、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1)&
1、看书中主题图,从图中我们知道:
2、从表中可以知道:1个5是(&&
),可以用什么样的乘法口诀呢?
2个5是(&& ),可以用什么样的乘法口诀呢?
&&&&& 3、那么3个5、4个5、5个5由分别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样的乘法口诀来计算呢?
三、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把编口诀的过程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交流,并让小组的3号同学把口诀展示到黑板上。
2.全班交流,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自己组是怎样编出口诀的,本组的小朋友可以补充,其他的小朋友可以向他们提问题。
3.游戏练习,对口令,同桌互对,不同两组互对。
四、当堂检测
1、5×2+5=&&&&&&&&&&& 5×4+5=&&&&&&&&&& 3×5+5=&&
5×3=&&&&&&&&&&&&& 5×5=&&&&&&&&&&&& 4×5=
口诀:三五(&&& )&& 口诀:五五(&&& )&& 口诀:四(&&& )二十
每束有(& )个&&&& ,有(& )束,一共有(& )个。
□○□=□( )
3、根据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 三四十二
&& &&&&&&&&&&&&&&&&&&&&&&&&&&&&&&&&&&&&&&&&&&&&&&&&&&&&&
&& &&&&&&&&&&&&&&&&&&&&&&&&&&&&&&&&&&&&&&&&&&&&&&&&&&&&&
五、拓展延伸
&& 1、 你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你是怎样记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吗?你能由其中的
一句口诀推出与它相邻的两句口诀吗?(5乘几结果的个位上不是5就是0,用手指帮助记忆。)
2、看图写算式(看谁写的多)
△△△&&&&&& △△△&&&&& △△△
△△△  && △△△
&&&&&&&&&&&&&&&&&&&&&&&&&&&&&&&&&&&&&&&&&&&&&&&
(1)2(& )(& )=(& )(& )(&
)=(& ) ;4,(& )(&
(1)13(& )(& )=(& )(& )(&
)=(& ) ;2&
(& )(& )=(& )(& )(&
)=(& ) ; 3&& (& )(&
4&&&&&&&&&&& (&
)&&&&& (& )(& )=(& ) (&
4+4+4+4= (
154-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21=&&& 41=&&& 33=&& 32=&& 22=& 13=& 24=
11=&&&& 23=&&& 21=&&& 43=&& 42=&& 44=& 53=& 14=
)=(& )&&& (&
)=(& )&&& (&
13(& )(& )=(& )&&&
21=&& &&&23=&& &&&&14=& &&&&44=&
&34=& &&&&24=&& &&&&33= &&&&&13=
&&&&&&&&&&&&&&&&&&
□□=□&&&&&&
&&&&&&&&&&&&□□=□
口诀 &&&&&&&&&&&&&&&&&&&&&&口诀 &&&&&&&&&&&&&&&
▲▲▲&& ▲▲▲&& ▲▲▲&& ▲▲▲
(& )(& )=(& )或(& )(& )=(& )
二、提升巩固
1、合作汇报
2、小组合作
一共有几个气球?
列式:&&&&&&&&&&&&&&&& &&&&&&&口答:&&&&&&&&&&&&&&&&&&&&&&&&&&&&&&
&&&&&&& &&&&&&&&&&&&&&&&&&&&&&&&&
一共有几个樱桃?
列式:&&&&&&&&&&&&&&&& &&&&&&&口答:&&&&&&&&&&&&&&&
三、拓展延伸
1、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4○4=8&& 2○4=6&& 2○2=4
2、你能在()里填上相同的数字吗?
(&& )&& =&& +&&
自学课本58页例5。
2&&&&&&&&&&&&&&&&&&&&&&&&&&&&&
3&&&&&&&&&&&&&&&&&&&&&&&&&&&&&
&&&&& &&&&&& :5×3-2=13&
一、口算。
5×3=&&&& 4×2=&&&&
1×3=&&&& 2×3+4=&&& 5×4-3=&&&&
3个3相加是(&&& ),再减去4得(&&&& )。列式是&&&&&&&&&&&&&&
2个5相加是(&&& ),再加上5得(&&&& )。列式是&&&&&&&&&&&&&&
4乘2得(&&&&& ),再加上15得(&&&&& )。列式是&&&&&&&&&&&&&&
三、看图写算式。
&&&&&&&&&&&&&&&&&&&&&&&&&&&&&&&&&&&&&&&&&&&&&&
列式:&&&&&&&&&&&&&&&&&&&&&&&&&&&&&&&&&&&&&&&&&&&&&&&&&&&&&&
2、说说5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
1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
2、填空、列式计算,尝试编写口诀。
&& &&& & &&
&&&&&&&&&&&&&& &&&&&&&&&& &&&
3×6& =&&&&&&&&&&&&&&&&& 6×6 =&&&&&&&&&&&& 5×6& =
6×2 =&&&&&&&&&&&&&&&&&& 4×6 =&&&&&& &&&
24&&& 5&&&&
&& 利用图画、语言描述等方式,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1、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说等教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1、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仔细读读: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你能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吗?
&&&&&&& 5×3&&&&&&&&&&&
&&&&&&&&&&& 4+3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仔细阅读例7的两道题,注意题中的数量,明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1、展示小组学习的学生的列式计算及画图作品。
①5×4=20(张)&&&&&& ②5+4=9(张)
&画图作品:(图示如下)
第①题:○○○○○
&&&&&&&&&& ○○○○○
&&& ○○○○○
&&& ○○○○○
第②&&& ○○○○○
&&&&&&&&&& ○○○○
&&& 2、看画图作品说说这两道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4和5之间分别又怎样的关系?
&教师点拨:这两道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但题目给的条件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1、二年级举行摄像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级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2、小东和同学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 &&&&&&&&&&&&&&
&&&&&&&&&&&&&&&
&&& &&&&&&&&
拓展延伸 欣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通过情景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质疑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通过本课教学,再一次给了学生与伙伴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思维的能力。
&&&&&&&&&&&&&&&&&&&&&&&&&&&&&&&&&&&&&&&&&&&&&&&&&&&&&&&
&&&&&&&&&&&&&&&&&&&&&&&&&&&&&&&&&&&& &&&
&&&&&&&&&&&&&&&&&&&&&&&&&&&
&&&&&&&&&&&&&&&&&&&&&&&&&&&&&&&&&& & &&&&&&&&
&&&&&&&&&&&&&&&&&&&&&&&&&&&&&&
& 1&&&&&&&&&&&&&&&&&&&&&&&&&&&&&&&&
& 2&&&&&&&&&&&&&&&&&&&&&&&&&&&&&&&&&&&
&&&&&&&&&&
2、简单的推理
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
3、第71页练习十六,第5题。
4、用几个小正方体拼摆组合图形,并从不同方向观察。
年级、学科
二年级数学
7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
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及熟记口诀,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1.我会用自己的方法编7的乘法口诀。
2.我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我会合作,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1、熟记7的乘法口诀。
2、应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和解决问题。
&&&&&&&&&& &&&&&&&&&&&&
&&&& &&&&&&&&&&&&&&&&&&&&&
2& & 7 &&&
3& & 7 &&&
4& & 7 &&&
5& & 7 &&&
&&&&&&&&&&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看谁算的最快。
&& 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有()天,4个星期有()天,6个星期有()天。看来大家猜的真辛苦。今天我们学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算出来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用自己的方法编7的乘法口诀。
2.我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我会合作,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自学交流,展示成果
&师:这是七巧板,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益智游戏,一共由7个图形组成,这7个图形可以拼成1600多种图案。聪聪也拼了一个图案,它是一位运动员。请拿出导学提纲,1个图案1个7,2个图案是几,谁来说?(你是怎么算的?)3个┄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你们觉的用哪种方法更简便?
合作要求:
1、根据统计表,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口诀;
2、编完口诀,小组长组织订正;
3、每位同学选择一句口诀,在小组中说说你是怎么编出来的;
4、观察口诀,你发现什么规律,在小组中说一说。
汇报:1、出示表格,一位同学说算式,一位说口诀,下面同学评价、订正。
一七(&&&&&&&&&& )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编制口诀,在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
2、出示统计表。
3、分小组汇报。(请两个小组进行汇报即时评价)
4、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5个图案所用的拼板的块数相对应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四、发现规律,记忆口诀。
1、引导学生联想熟悉的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帮助记忆口诀。(如:太上老君炼丹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孙悟空举起金箍棒就打。)
2、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
教师:为什么积依次多7?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现规律,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利用学生发现秘密再次记忆口诀,之后进行对口令游戏。
3、背口诀(个人背,说背的方法,哪句好背,哪句难背)小组人人背,过关评价。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口诀。(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5、看书质疑。
五、当堂训练
1、7×3 =&&&&& 7×5 =&&&& 7×6 =&&&& 7×1 =&&&& 7×3+7=
7×4 =&&&&& 7×7 =&&&& 7×2 =&&&& 6×2 =&&&& 7×5+7=
2、把口诀填完整
二七(&&&& )&&&&& 四七(&&& )&&& 三七(&&&& )&&&&& 六七(&&&& )
二六(&&&& )&&& (& )三十五 (& )四十九&&&& (&& )三十六
3、 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有(&
)天,4个星期有(& )天,6个星期有(& )天。
一只瓢虫有7个点,6只飘虫有几个点?
列式:&&&&&&&&&&&&&&&&&&&&&&&&&&
答:6只飘虫有(&&&
5、拓展练习。
□+□+□=21
&&& □ ×△=35
&& □=(&&& )&& △=(&&&
(教师批改组长,组长批改组员,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及时有效进行反馈订正。特别是7×3+7 =&
7×5+7=& 这两题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第5题拓展练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完成。)
六、课堂总结
&&&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编制了7的乘法口诀,通过一起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
& &7,,1--67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7的乘法口诀计算技能,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并把它用之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7的乘法口诀含义,并能熟练地运用它口算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算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3、经历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的探索过程,学会观察、分析、比较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巩固和加深理解、记忆7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探究乘法计算中的有关规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作业正确统计表,表扬作业正确的同学。
2、引入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7 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板书课题)
二、基础练习,掌握方法。&&&&&&&&&&&&&&&&&&&&&&&&&& &&&&&&&&&&&&&&&&&&&&&(课件演示2、3、4、5题)
1、背1——7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分组比赛背诵。&&&&&&&&&&&&&&&&&&&&&&&&&&&&&&&&&&&&&&&&&&&&&&&&&&&&&&&&&&&&&&&&&&&&&&&&&&&&&&&&&&&&&&&&&&&&&&&&&&&&&&&&&&&&&&
2、口算。&&&&&&&&&&&&&&&&&&&&&&&&&&&&&&&&&&&&&&&&&&&&&&&&&&&&&&&&&&&&&&&
7× 4 &&&&7×5&&&&& 7 × 7&&&&& 7× 6&&&&& 7× 1&&& 7×2&&&&&&&&&&&&&&&&&&&&&&&&&&&&&&&&&&&&&&&&&&&&&&&&&&&
3、连一连。&&&&&&&&&&&&&&&&&&&&&&&&&&&&&&&&&&&&&&&&&&&&&&&&&&&&&&&&&&&&&&&&&
21&&&&&&&& 42&&&& 35&&&&&
28&&&&&&& 14&&&&&&&&&&&&&&&&&&&&&&&&&&&&&&&&&&&&&&&&&&&&&&
7 × 3&&&&&
7 × 4&&&&&
7 × 2&&&&&&
7× 5&&&&&&&&&&&&&&&&&&&&&&& (练习时,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如何推出没有记住的乘法口诀。)&&&&&&&&&&&&&&&&&&&&&&&&&&&&&&&&&&&&&&&&&&&&&&&&
4、想一想,说一说: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呢?&&&&&&&&&&&&&&&&&&&&&&&&&&&&&&&&&&&&&&&&&&&&&&&&&&&
5、课本第73页,第5题:&&&&&&&&&&& &&&&&&&&&&&&&&&&&&&&&&&&&&&&&&&&&&(1)、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 (2)、交流、汇报解题方法。&&&&&&&&&&&&&&&&&&&&&&&&&&&&&&&&&&&&&&&&&&&&&&&&&&&
有7只骆驼,每只骆驼运4箱,一共运了多少箱?&&&&&&&&&&&&&&&&&&&&&&&&&&&&
7个4&& 7×4=28(箱)&&&&
口答:一共运了28箱。&&&&&&&&&&&&&&&&&&&&&& &&&&&&&&&&&&&&&&&&&&&&&&&&&&&&三、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课本第74页第6、7、9题。&&&&&&&&&&&&&&&&&&&&&&&&&&&&&&&&&&&&&&&&&&&&&&
(1)学生独立作答。&&&&&&&&&&&&&&&&&&&&&&&&&&&&&&&&&&&&&&&&&&&&&&&&&&&&&&&&&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何让自己的计算达到又快又好。& &&&&&&&&&&&&&&&&&&&&&&&&&&&&&&&&&&&&&&&&&&&&&&&&&&&&&&&&&&&&&&(3)交流、汇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区别比较:&&&&&&&&&&&&&&&&&&&&&&&&&&&&&&&&&&&&&&&&&& A 、第7题乘加、乘减两种不同解法的含义:3×7+5=26&&&& 4×7-2=26&&&&&&&&&&&&&& B、第9题审题时要注意:要提“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提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个蛋糕?一共有多少根蜡烛?每个蛋糕分6块,一共有多少块?&&&&&&&&&&&&&&&&&&&&&&&&&&&&&&&&&&&&&&&&&&&&&&&&&&&&&&&&&&&&&&
(4)小结。&&&&&&&&&&&&&&&&&&&&&&&&&&&&&&&&&&&&&&&&&&&&&&&&&&&&&&&&&
四、探究规律,发展思维。
课本第74页第10题:
(1)学生独立作答。
(2)小组内交流,说说是怎么想做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3)指名汇报。
(4)小结:当一句乘法口诀忘记时,可以利用相邻的乘法口诀或加或减来推出它的得数。
&& 五、总结全课,自主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你的学习有何评价?
一、复习铺垫
1.“开火车”口算。
3X6=&&&& 5X7 =&&& 4X3 =&&&&& 1X6=&&&&&
7X2=&&&&&&&&& 5X5=
2.背1—7的乘法口诀(开火车)。
3、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理解图意。
(1)全班交流预习1、2。
通过主题图,我发现了一排乐队有()人,两排有()人,3排有()人,4排有()人,5排有()人,6排有()人,7排有()人,8有()人。
(2)小狗从0起点开始,跳一次是8,跳两次是( )个( ),是16,跳3次呢?依次类推汇报。
<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
宋体;color:#、小组合作,编制口诀。
合作要求:
(1)每人交流两句口诀的编制,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说说每句口诀的意思。
4、展示交流。
5、背诵口诀。
(1)学生独立背诵。
(2)教师抽查,榜样示范:对口令,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3)小组内检查口诀记忆情况。
6、即时训练:
螃蟹图和儿歌(小组内说一说。)
一只 螃 蟹( )条腿,两只螃蟹()条腿,
一只 螃 蟹( )条腿,两只螃蟹()条腿,
主一只 螃 蟹( )条腿,两只螃蟹()条腿,
一只 螃 蟹( )条腿,两只螃蟹()条腿,
三、当堂检测
1.我会算。
8×2=&& 8×4=&& 8×8=&&
3×8=&& 8×6=&&& 4×8=
2.填口诀,写算式。
五八(&&&& )&&&&&&&&& (&&& )四十八&&&&&&&&&&& 八八(&&&&& )
<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size:10.5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
宋体;color:#、填一填:
8×﹙﹚=64&&& 3×﹙﹚=21&&& 5×﹙﹚=40&&& 6×﹙﹚=48&&
﹙﹚×7=28&&&& ﹙﹚×8=8&&&
( )×﹙﹚=64
四、课堂作业:
数学课本76页第1-5。
1&&&&&&&&&&&&&&&&&&&&&&&&&&&&&&
&&&&&&&&&&&&&&&&&&&&&&&&&&&
4×8=&&&& 6×7 =&&&&&& 8×3 =&&&&&& 5×8 =&&&&&&& 7×4 =&&&&
3×7=&&&& 7×8 =&&&&&& 2×8 =&&&&&& 5×7 =&&&&&&& 6×8 =&&&&&&
2×7=&&&& 8×8 =&&&&&& 3×6 =&&&&&& 4×6& =&&&&&& 6×5 =&
1&&&&&&&&&&&&&&&&&&&&&&&&&&&&&&&&&&&&
2&&&&&&&&&&&&&&&&&&&&&&&&&&&&&&&&&&&&
3&&&&&&&&&&&&&&&&&&&&&&&&&&&&&&&&&&&&&
1:8+8+8 = 24&&&&&&& 2:3×8 = 24
&&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除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计算。
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小圆片
1、预习情况反馈交流
小组长代表反馈复习预习情况
2、学习目标:(复习或情境创设)
972&&& &927&&&& &&763
545 &&&36& 18
4926&&&&& 9762& 5945
8917&&& & &&&8972&&&&
93949& 96959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幻灯展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及时互批,并汇总错题情况,再次针对性点拨。
本节课我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愉悦合作、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以及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21.2.3……
121260111=60
4:454555155445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 1:10&&&&&
&&&&11:15&&&&&&&& 4:20&&&&&&&&&&& 5:35
& 1&&& 50&&&&&&&&&&&& &&&& 30
& 20&&& &&&&&&&&& 60&&&&& 1
& 100&&&& 1&&&&&&&&&& 80&&& 1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动手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现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课件往往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掌握知识。所以,教学伊始,我利用闹钟的“滴答”声引出学生熟悉的钟表,并出示生活中的数学中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1) 122333 2) & 3)
&3& 4122113312332&&&
6& --------&
5121321233132&&&& 6& & --------123&&&&
& 6213112321323&&&&
& --------123&
1234&&&&&&&&&& &&&56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 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时间和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认识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6、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 2、总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练习,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习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习工作。
&&&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六、复习进度安排
1121122&&&&&&
2127128&&&&&
&&&&&&&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 第二单元:笔算加法和减法
复习目标:
&&&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 1、笔算的方法;
2、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 2、&学生小组内交流。
&&&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 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 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 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 7&
5&&&&&&& 7&
5&&&&&&& 4& □
+ □& 6&&&&&&&& - 3&
□&&&& - 3& □&&&& + 2& 5
□&&&&&&&&&& 4&
□&&&&&& 3&
□&&&&&& 6& □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 1、&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 2、&小朋友跳绳:
小明&小红&小东&小丁
45下&36下&53下&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
复习内容:
&&&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复习目标:
&&&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 1、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 2、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 3、教师抽查。
&&&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 三五(&&&&
)&& 六九(&&&
)&& (&&&&
&&&&&&&&&&&&&&&&&&&&&&&&&&&&&&&&&&&&&&&&&&&&&&&&&&&
&&&&&&&&&&&&&&&&&&&&&&&&&&&&&&&&&&&&&&&&&&&&&&&&&&&
二、发展练习。
&&& 完成102页的第3题。
&&& 2、交流反馈。
&&&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 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 2、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 3、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复习内容:
&&&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复习目标:
&&&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 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 2、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103页5题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二、复习角与直角
&&&&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直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 3、&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
复习内容:
&&&&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复习目标:
&&&&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难点:
&&&&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 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 2、说一说
&&&&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 3、完成103页第7题。
&&&&&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对称图形
&&&& 1、&回顾反思
& &&&什么是对称图形?
&&&&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 2、&画对称图形
&&&&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
&&&& 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第五、六课时 复习加减两步应用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13=35<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6=16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6=29<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13=29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13-6<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6+13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一)、列竖式计算。
(1)35 + 17 + 16 =&&&&& (2)80 –41 –25 =&& &&&(3)67 –23 + 37 =
(4)48 + 20 –50 =&&&&& (5)85 - 70 + 16 =&&&&& (6)60 - 13 - 27 =
(二)列式计算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2<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3<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4<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color:#<span lang="E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d测量长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