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敛声屏气造句,翘首而望属于哪种短语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下载_文档网
文档网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包括资格考试、应用文书等大量word文档免费下载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 )
锐不可当(dǎng) B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屏息敛声(liǎn) C .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 .凌波(lín)
镌刻(juān)
一丝不苟(g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潇洒
眼花潦乱 B .监视
阵耳欲聋 C .馈退
惮精竭虑 D .浩瀚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 .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7.默写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临沧海”化用________(人名) 《步出夏门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9分)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二:学校“墨缘”书法社展示的部分书法作品
图一 王羲之作品 图二 颜真卿作品
图三 怀素作品
(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作欣赏:结合材料二,写出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1分) 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
(4)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9.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一个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
B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共2页,当前第1页)
的相关文档搜索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卷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阅读......2017年秋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检测卷:第1单元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2017年秋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检测卷:第1单元_语文_初中教育_......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_...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题号得分 姓名 题一 A ......【人教版】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语文_初中教育...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二 (一)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人教版】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单元达标测试(42页,含答案)_初...2017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017 年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35 ......最新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期末试题课件版 备注:最新人教部编版配套课件试题 期中试题(带答案显示) 期末试题(带答案显示)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敛声屏息(斂聲屏息)】敛声屏息(斂聲屏息)的意思
敛声屏息(斂聲屏息)[liǎn shēng píng xī]相关:引用解释见“ 敛声屏气 ”。敛声屏息(斂聲屏息)造句正在帐篷里审改进军计划的张军长敛声屏息侧耳细听,联想白天行军途中的一幕,脸上的诧异渐渐转为欣慰。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蟒蛇精和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敛声屏息地观望着。本文来源:分享:以上内容是否解决了你的问题:太复杂,看不懂不是我要的答案其他问题上一篇下一篇猜你喜欢相关的字随机成语故事 1
孤注一掷的成语故事动画
2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 3   元德秀是唐朝时的河南人,为人宽厚,少浮华。 ... 4
空城计的成语故事动画
形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退缩或屈服。形... 6
绕梁三日的成语故事动画
&&& 战国... 8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 9 解释:
每次都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闪。...你可能感兴趣9.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9.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4)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A.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B.外貌 心理 动作 语言 C.外貌 心理 神态 语言 D. 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1.用横线画出选文第1段中表明小蜜蜂“可爱”的语句。
2.对上文中蜜蜂的“渺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型小B.生命短暂
C.是个小生灵D.酿蜜很普通
3.第2段文字两句话依次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A.叙述B.说明
C.议论D.描写
4.上文第1段中冒号的作用是
A.提起下文B.总结上文
C.表示感叹D.抒发感情
5.第2段破折号的作用是
A.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事项的分承列举。D.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6.“我不禁一颤”中的“颤”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说“蜜蜂是渺小的”,又说“蜜蜂却又多么高尚”,这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好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8000名观众翘首而望,敛声屏息。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起来。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酷(  )似  敦(  )煌  潇洒(  )   慷(  )慨
  (2)找出描写这次跳水全过程的动词,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充分展现了吕伟动作既快又潇洒。
   B.这句话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C.这句话如同慢镜头,充分展示了吕伟动作形体的优美。
  (4)第五自然段没有直接写吕伟,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像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持露叶与琼根。”或者像他在《后杞菊赋》里所说的:“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因为那希望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1)给上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A.琼(  ) B.杞(  ) C.种子(  ) D.庶几(  )
(2)“那希望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中“成实”的意思是________。
(3)上文中引用了“一亩园十亩田”这句俗语,下面对其意思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种菜产量高,一年可以收很多茬,一亩菜园的产量相当于十亩庄稼。
  B.种菜收益好,种一亩园相当于种十亩田。
  C.种菜劳动量大,种一亩菜园付出的劳动量等于种十亩庄稼的劳动量。
  D.种菜有乐趣,种一亩菜园相当于种十亩庄稼。
(4)文中引用了苏东坡的《菜羹赋》和《后杞菊赋》中的诗句,下面正确地说明其作用的一项是
  A.引用前者是为了说明吃菜之乐,引用后者是为了说明种菜之乐。
  B.引用前者是为了说明种菜之乐,引用后者是为了说明吃菜之乐。
  C.引用二者都是为了说明种菜之乐。
  D.引用二者都是为了说明吃菜之乐。
(5)文中说“验证不远”,指的是“验证”了什么?下列说法中恰当的一项是
  A.只用很短的时间就使收成得到验证。
  B.充满生机的新芽成为希望的验证。
  C.十天八天就出芽,是“人勤地不懒”的验证。
  D.平整湿润的菜畦是付出了劳动的验证。
(6)上文最后一句有两个“清新”,第一个是指________,第二个是指________。
  对这一句话的含义理解恰当的一项是下列的
  A.老农种菜的技术和写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B.菜畦之美难以描述,它就像一首最好的诗。
  C.种菜者种菜的美好感受,比杜甫清新的诗句更富有诗意。
  D.杜甫虽然是诗圣,比起老圃还是差多了。
(7)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下列的
  A.菜园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B.种菜是细致活儿。
  C.在种菜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有乐趣。
  D.作者对劳动的热爱。
(8)这段文字的写作目的是下列的
  A.反映当年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历史现实。
  B.记录作者当年在延安响应党的号召、艰苦奋斗的生活经历。
  C.歌颂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英勇乐观的斗争精神。
  D.赞扬当年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对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说明恰当的一项是
  A.记叙、描写、说明的综合运用。
  B.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
  C.记叙。
  D.议论、抒情。
(10)对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说明准确的一项是
  A.比喻、夸张、借代、反问、排比
  B.引用、借代、拟人、排比、设问
  C.对比、比喻、反问、排比、对偶
  D.引用、比喻、拟人、反问、排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再看不到山野间那一丛丛火焰般燃烧的热烈景象。但经过整整一个春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此时最让人心动的当然还是瀑布。
  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大小瀑布在悬崖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着瀑布的水面缓慢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h*,容器)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这最后的一刻,似乎不像起始那样有序,但却变化万千,极其壮观。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瀑布落到潭中,发出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风忽忽闪闪,挟着水花和雾气,在峡谷间游荡。其实,在瀑布的中段,瀑流的下落就起了变化。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于是,一帘瀑布里,景象万千,每一股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纭变幻的生命景象。
  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飞龙瀑布则在五指峰下的水口。150米高的瀑布如同一幅巨大的壁挂高悬于天地之间。沿着石砌小道往下走,老远就能听到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待走到瀑布近前,更觉得气势不凡。瀑布不是一泻直下,而是折成两叠,上一叠,似乎是斜刺里中出的一支奇兵,急骤驰骋,势不可当;下一叠,则如千军万马,漫山遍野而下,但见戟戈耀目,烟尘滚滚,盈耳则是风萧马嘶,吼声如雷。
  在瀑布的上方,所看到的情景却完全不同。透过稀疏的树丛,面前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溪。水流十分平静,从叶隙筛下的点点阳光,在溪面上轻轻地跳跃着,溪水缓缓流过树丛,流过石滩,像一支德沃夏克极具抒情意味的交响曲,节奏欢欣而舒缓。可是它们哪里知道,仅仅是几步之外,它们的命运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没有任何选择,甚至不容许有一丝犹豫,它们平静的生涯已经走到尽头,于是就这样相互簇拥着向一道深渊一跃而下。也许它们谁也没有想到,这身不由己的一跃,竟使得生命的瞬间如此壮观又如此辉煌!
  倘若没有面前的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那么,溪水将依然唱着平静而舒缓的歌,在丛林中穿行,与鹅卵石和水草嬉戏,像每一条平平常常的小溪,日子过得单调而轻松。其实,只要给它们机会,任何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溪,都能将生命化作万丈飞瀑。
  六月,在井冈山旅行,听听瀑布的喧响,那似风似雨的轻吟抑或如雷如鼓的轰鸣,都能引发你内心的回应,因为,那是大自然的呼唤,是大地律动的脉搏。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声音更让人沉醉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该词语。
  ①俯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驰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瞬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龙潭瀑布的?请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将文章第三自然段划线的文字做了如下改写,你认为改写得有没有道理,请作简要分析。
  原文: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
  改文:有的,直流到底,有的慢慢落下,有的溅上岩石又流下去,还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章第六自然段中“倘若没有面前的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这句话的形式,仿写一句话,要求用上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景部分极力渲染瀑布的壮观与辉煌,使后面的议论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B.世界上任何一条小溪,只要给它们机会,都能将自己的生命化作万丈飞瀑。
  C.小溪变成瀑布,是因为它们不甘平庸,有着远大的志向并主动寻找机会。
  D.本文作者多次运用拟人化的笔法,将瀑布描写得充满活力而又富有情趣。
最美人瑞1这样走来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先生雪中送炭,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相关链接】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21.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杨绛先生肖像时,注重突出杨绛&&&&&&&& 的性格特征。(2分) 22.第③段画线句“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前后两个半句能不能颠倒的理由是&&&&&&&&&&&&&&&&&& &&&&&&&&&&&&&&&&&&&&&&&&&&。(3分) 23.第⑤——第⑧段中: (1)第⑤段化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作者谢了两件事,其一是&&&&&&&&&&&&&&&&&&&&&&&&&& ; 其二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3)上述两件事,作者写的顺序是&&&&&&&& ,作者祥写后一件事的理由是&&&&&&&&&&& (结合文本内容回答)(3分) 24.第⑨段,从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 和&&&&&&&&& 之情;联系全文,“我”对杨先生则怀有&&&&&& &&&&和&&&&&&&&&& &之情。(4分) 2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气质高雅 B“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谦恭低调 C“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宽厚仁慈 D“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无私奉献 26.下面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分)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 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敛声屏气的近义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