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一流大学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才? 丨 灼见 : 经理人分享
一流大学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才? 丨 灼见
麦可思研究专注高教管理,订阅,可查看更多主题文章哦!
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文|周满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新闻媒体上曾有两个言论引起了高教界的强烈反响。第一个言论是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在三年前的一个讲话,他说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引起很多争议。许校长认为衡量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要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知名教授,第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成果,第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做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照这个标准来看,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个言论就是北大特聘教授、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提出的观点:为什么国外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老师?这也引起了高教界很大的争议。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是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以后,上学术市场找教职的时候,中国学生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而且,在美国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和高科技领域中,印度裔的高管远远超过华裔。中国人的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结果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失望?他认为答案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的影响。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两位的观点。我觉得中国人才培养模式有缺陷,而且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出现缺陷。8月13日我观摩了在韩国首尔大学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数学大赛(WMO),中国选手只得一银四铜,东道主韩国获得四金五铜,泰国获得两金四银。世界奥数大赛,上午考做题,下午通过各种活动、游戏,综合检验学生的能力,考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中国的学生通通落后了,态度、情绪也存在问题,输了后一蹶不振。
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检索文献,见仁见智,不同的说法很多。有从系统论、组织论角度阐述的,有从知识、素质、能力建构角度阐述的,更多的是从人才培养全过程角度阐述。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应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人才成长的环境是人才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这是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阐述。
第二个说法是人才培养三要素,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基于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构建的模式。新时期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展开,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科学的体制机制为依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也就是说,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途径、教学评价体制、教学环境、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着力加强。
第三是从人才培养全过程角度来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换言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关于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陈志武提了一个观点,他说教育有两项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二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趣味、有意义的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的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
前任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三次到中国来。每次做报告的时候,他都提到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认为中国本科教育缺乏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绝大多数亚洲大学和欧洲大学本科是专业教育,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很少学习别的东西。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学习把注意力放在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人的独立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毕业生的思维狭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前两年会选择各种各样的学科,然后再选择一个主科进行学习。通过接触多个学科,学生能获得不同的视角。跨学科的广度能够使毕业生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
另外他提到,大学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立论、辩论或者对于自己的论点进行修正。顶级大学的考试不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事实,而是让学生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的问题,分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面就涉及教学风格的改变: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质疑精神。
我曾经听过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查尔斯·维斯特的一个报告,他认为,美国的教育能够培养那么多创新型的人才,归结于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当辅之以活泼有力的人文精神时,科学训练才能变得最强。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大学是用十分狭隘、高度实用性和以技术为中心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而美国培养工程师是将他们置于一种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与人文学科、艺术和社会科学互相掺杂的氛围中进行的。我相信,这种教育方式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创造性与革新性。”他还提到,如果美国的人文学者在人文研究的某些领域内领先世界的话,那么部分原因是,就像科学家一样,这些人文学者并不是被要求过早地专研某个领域,而是要同样地修习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课程,这些课程会将他们的平均成绩拉低,也会使他们经受挫折而愈加坚强,使他们了解并尊重那些定量方法和学科所具有的挑战性。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我们都知道,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布局的普遍形式。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时代,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既肩负着英才教育的职能,又肩负着大众教育的任务。因此,如何在一个高等教育体系内维持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统一,是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布局的普遍趋势。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矛盾。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离不开大众教育,也需要精英教育。教育需要公平,但不能为追求公平而以平庸为代价。一个无法培养有创造力杰出人才的教育制度,不能说是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制度。而可能是扭曲了的教育,在扼杀杰出人才。所以我们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特别强调“双一流”建设的时候,不能忽视公平教育,要重视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
美国有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等研究型大学,它们承担着培养各界精英的任务,履行着英才教育的职能。同时,美国又有两千多所仅能授予副学士学位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它们履行着大众教育的职能。但美国教育的优势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没有接受精英教育的人,只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并不失社会尊严。那么,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哪些案例可供参考?
加拿大“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
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基础,其最大特点就是不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出发,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出发点考虑课程开发,偏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而是从围绕着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设置学习课程,制定计划,决定教学方法、步骤、内容及考核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较高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德国FH“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
FH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简称,它培养出的学生不一定要掌握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但要通过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要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中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为达到这种培养目标,德国的FH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一般将德国实践教学的这种特色概括为“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
德国的FH与企业联系非常密切,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一般FH的新生入学前要有大约6个月的企业内预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进入FH主要学习阶段后,有2个完整的学期被专门安排在与今后学生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或管理部门实习(这是FH培养模式的精髓),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第一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3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拓宽技能和能力,对职业获得一定了解,进行初步职业尝试。第二个实习学期被安排在第7或8学期进行,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将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解决企业实践中的真实课题。最后,所有实习的考核评价主要由企业负责。企业指导人员将为学生出具一份实训、实习工作鉴定,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实训、实习报告。
英国“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英国的以资格证书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首先以能力为基础。“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一项“能力说明”,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以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构成,必然以能力基础为目标。其次,“国家职业资格”强调在做中学,实践教学也必然要求在做中学。再次,建立以实际工作效果评定学习成效的考核制度。实践教学的效果评定以“国家职业资格”规定而定,国家资格证书是建立在实际工作效果评定上,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纸笔测验。
目前中国许多高校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来探索如何把职业资格鉴定和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注重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优化课程体系,把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真正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与上述三种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相比,在体制上,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理念上,我们的企业缺乏参与培养的责任感,认识严重不足;学校对实践教学的关注、投入不足,这些都制约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包括校企深层合作育人)的有效开展。
国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清华大学强调“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的高层次教学体系建设,提出了“教师+”、“课程+”、课程建设。“教师+”——教育学生创新创业的人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师,也非党团系统的指导员,他们是辅导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教练、顾问和导师,包括退休的商界前辈、校友和持有某个领域证书的专业人才。清华大学计划2020年超过一半的建筑学院、商学院、经管学院课程有“教师+”来授课。“课程+”是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之外,还要鼓励学生从事课外实践。基于体验的非课程学分将会越来越重要。
清华大学宣布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成为中国第一所不再用分数评定学生的高等学府。长期以来我们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优异与否。而依赖精细的定量评价是创新创业最大的障碍。因为创新创业就是要强调不确定性,强调模糊,强调混沌。实施等级制在本质上就是把原先清晰的定量的部分模糊化,让定性的部分得到足够的重视。
清华大学的全校友课程和产业课程旨在邀请著名企业进校授课,深入教育实践。深度参与,早期发现,建立校企合作,企业需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像过往那样,一提与高校合作,不外乎就是出钱设立奖学金或设立研究院做研发。
去年6月19日,清华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在美国创建的全球创新学院正式启动,微软公司出资40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全球创新学院将以西雅图地区的全新设施为基地,建立新的独立校区。依托该学院,两校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授予学位,在跨专业融合及创新领域开展全方位教学和研究。中国的高校开始到美国办学,而且是和一流大学、最著名的企业合作办学。对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清华大学做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也给其他大学提供了一个思路。
温州大学是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创新探索案例。它植根浓厚的区域文化,强调创业教育特色,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于2001年开始开展创业教育,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给予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强调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差异化需求,以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为路径,突出创业精神培植和创业实务能力培养。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构建创业教育与培养方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特色班四个层面融合的教学体系。举办跨境电商班、企业家接班人班、大学生村官创业班等,系统推进“企业孵化式教育”教学改革,出版创业类新型立体教材,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加强特色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教育层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行业交叉培养创业人才的新机制,设立汽车服务工程、鞋靴设计、服装设计、经济、法学等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
学校构筑多样化的创业文化平台,构建全程化的学生创业帮扶体系。学校成立了未来企业家俱乐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KAB创业俱乐部等社团;资助举办创业学子论坛、校友创业论坛,开展创业诊断、创业咨询、创业创意大赛、创业工作坊、模拟实训等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社团活动。每年举行创业文化节和创客嘉年华两大赛事。此外,成立首家大学生创投机构联盟;设立新湖创业教育基金、奥康创业基金、掌上大学梦想基金等扶持与孵化基金,总额达4000万元。与银行合作授信20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资本对接会,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对接创投资本。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整理自“高校双一流建设:挑战与应对高端论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MyCOS_editor或)。(麦可思研究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如需了解麦可思教学教务相关服务,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王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