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自私到令人发指,一站到底假的让人恶心心.但她仍然

杭州网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随时随地,快速访问
只要手机在手,您都可以快速、方便地看贴发帖,与论坛好友收发短消息。
极致优化,畅快"悦"读
独有的论坛界面和触屏设计,手机论坛也变得赏心悦目,操作自如。
即拍即发,分享生活
不管是风景图画,还是新闻现场,拍照发帖一气呵成,让您在论坛出尽风头。
下载客户端后,拍摄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
或者通过以下地址访问:
Powered by四十四*白帆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昨夜的大雨似乎把世界给冲淡了。天是灰蒙蒙的,海也不那么蓝了,帆船停在岸边,白色的帆随着风啪啪地响。
————————————《白帆船》四十四
团长和西索的决斗
锁链手的假死亡
雾蒙蒙的雨天
奇怪的感觉
没有人明白
没有团长的脑袋可以依赖
宁静& 海浪的声音&
过去& 改变&
看不清的未来
困惑中的玛奇
还是这颗心
一直以为四十四大人只写关于团酷的东西
所以就看了这篇
听名字就能够感受到淡淡的哀愁的这篇文章
开始有点不知所以
好像是一篇 西玛团
那种我从来不会看的东西
就像四十四大人只写团酷一样
我只看团酷
如果没有团酷
我可能真的只是一个喜欢诡异画面和热血的正常女人
这里的正常
就像这里的同人和变态
也没有不同于平常阿羊嘴里的褒义
让人看不清的状况
只知道哪里不太对劲
一直是一种哀伤的气氛
虽然不知道四十四大人到底是怎么
让这样一篇看似平淡如水正常的让人觉得不正常的文章
附上了这样一种摆脱不掉的阴暗怪异的气氛
辛酸哀愁&愤怒悔恨捉摸不透反正真的形容不出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会变得可爱
以前总是讨厌玛奇
其实也不是不知道为什么
我讨厌别人把玛奇和团长联系到一起
但要是专注于原作的话
谁都没法说玛奇是不喜欢团长的
我只是希望
团长不要喜欢玛奇
因为我总是很自私的觉得
团长这么完美的人
应该不是那么平常的
也是只有小酷才配得上的
这种话自己听者也觉得它胡扯
是自己的一种自私
觉得团长太好了
所以应该是小酷的
因为我最喜欢小酷了
因为他最可怜的
因为好的一定要是他的
就算是原著也是如此的团长对玛奇
没有特殊的感情
很感谢四十四大人
这点上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在玛奇单恋团长这点上没有写什么矫情的滥情戏
可是也同样感谢四十四大人
让我不再讨厌玛奇了
其实我不该对她有偏见的
她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她只是喜欢团长而已
我没有必要因为她比我喜欢的派克诺坦条件好而讨厌她
她真的很安静
而且她真的很喜欢团长
清醒的喜欢
虽然她看得清这个叫库洛洛的男人
在四十四笔下的
从来没有直接说出口的
自私 虚伪 懦弱
但是她仍然爱他
不会因为爱他而无视这些让人恶心的男人的本质
阿羊真的想
为什么四十四大人的文章
总是让人看得那么不舒服
其实答案很简单的
她从不按我们想的去写
她有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定位
就像希雅大人对原作的那种忠贞一样
有四十四的对于原作的忠诚
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表达清楚
但是看过她文章的人
应该都明白
在四十四的世界里,团酷从不为了团酷存在。就像麦麦店里的无厘头,在期待下团长莫名的灾后半截消失,完全一个无关团酷的故事。可能就如作者所述的,这篇文章,她要对团长好一点。真的是对他好一点,没有像其他同人里一样,坠入爱河,自责,自虐,虐人,最后殉情。当然,也没有像其他四十四文里的团长一样,卑鄙,龌龊,自卑,没本事,爱面子,总是被人弄得很糗。这点上说,麦麦店里不解风情的团长,待遇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总是让读者心急如焚
到最后也没有看见团酷的影子
就算是这样
我真的觉得这篇文章很强
真的能让我看下去让我面亏玛奇看下去
我开始喜欢玛奇了
看这篇文章真的很喜欢玛奇说不出什么原因
白色的帆船在海上漂
没有杀气的玛奇和酷拉
酷拉听着玛奇讲述她和库洛洛的故事
小时候的故事
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
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
一件一件的小事
慢慢慢慢的叙述
没有什么评论没有什么观点只是单纯的叙述单纯的平静的
把那一件一件的小事
一点一点地说出来
团长 被勾勒出来了
一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形象但是说不上为什么
但是唯一让人明白的是这些事情和后来的古怪
真的 在结局出来的时候
一切变得那么那么清晰
这像是一篇逻辑推理文
一篇让人联想到那部阿羊很喜欢的《怪》三部曲中的《化猫》的文章
如果您看过那部化猫可能就明白了
西索和团长决斗的时候
发生了什么
在酷拉的嘴里
不明不白 漠然的微笑
团长对玛奇突如其来的怒火
是为了她吗?其实是他,是因为他。
轻佻地说出决斗的事实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其实玛奇早就知道了她应该早就知道了她明白的
只是我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才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哀愁
这份哀愁 怨恨 伤感 无奈
是四个人的 各自的
才突然明白
这个故事不是三个人的&&
其实也包括三角之外的人
是四个人的&&
其实有真正的三角构成者
这是一个根本无关于三角的故事
和三角无关
是两个人 和另外的两个人的
是玛奇眼中的
一个只关于库洛洛的故事
即使这个家伙基本没怎么出现
第二天团长这个叫作库洛洛的男人
疯狂 变态无耻令人发指的行为
一切的一切
决斗的那天 到底发生了什么
建议大家看看就这篇文章的构思和氛围来讲
不去写悬疑真的很浪费
但真的去写悬疑又真的真的很浪费
四十四的世界里团长永远都不是那个团长那个高大英俊的团长那个鬼魅的团长那个无所不能的团长那个深情款款的团长那个去心疼别人而不是被人心疼被人可怜的团长那个被当作神一样的团长
这个团长从来不会出现在四十四的世界里
看得让人难受却又不得不佩服
听这首歌看这篇文章真的如果你听过你看完会想起它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会不会失败
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
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
留在这里我看不到现在
我要出去寻找我的未来
下定了决心改变日子真难捱
吹熄了蜡烛愿望就是离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出去会变得可爱
外面的机会来得很快
我一定找到自己的存在
一离开头也不转不回来
我离开永远都不再回来
&&&&&&&&&&&&&&&&&&&&&&&&&&&&&&&&&-----------------&如果爱*外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你亲眼见过哪些残忍的父母对亲生子女做出令人发指的事?
- 谷普下载 |
| 您所在的位置: >
> 你亲眼见过哪些残忍的父母对亲生子女做出令人发指的事?你亲眼见过哪些残忍的父母对亲生子女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更新:&&&&编辑:电脑问题&&&&来源:谷普下载站&&&&人气:加载中...&&&&字号:|标签:&& 网友川美子1说到:要我来执行任务,用刀片把每一寸肌肤整成鱼麟,然后磨上盐水和小米辣椒,最后上硫酸,同意的点赞。
网友逃不脱的小星儿说到:以前只道,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现在居然有了后爹就成了后妈的,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这么没人性
网友说到:我也是单亲妈妈我的两个宝贝女儿我珍惜的爱都来不急,哪舍得打,最多调皮的时候发她们去写字或者是吓唬吓唬打手心,有时候打了她们自己都后悔的不得了,看见她们哭我也抱起她们一起哭,希望天下父母都有爱护孩子尊敬老人的全统美德。
网友懒得想名字不起了说到:我生下儿子后也是脾气说爆发就爆发,每次打他骂他我都后悔的不行,还好后来我控制住了现在生了老二也不随便发脾气了我要好好爱他们,不过我可没有虐待他,只是会打他屁屁
网友二哥说到:我有两个女儿,从来啥不得打,有次不做作业,我拿棍子吓吓,我爸就用眼瞪着我
网友心心唯美说到:判无期徒刑
判死刑也不是不行
才两年是不是太少了
遭雷劈的 等老天来给你判刑吧
网友6蓝色风信子说到:妈的,这样的女人不配做母亲,就该送到日本做慰安妇哈
网友各各色色--说到:我希望这个女人长命百岁,每天用不一样的手段折磨她一次
网友说到:有多少人想割她的肉上撒盐的,举手我看看,不赞成的人也不要喷我,没用的
网友梦已醒z说到:判得太轻了
网友三哥说到:把那狗男女剁了喂狗,气死我了!
网友富华美天甜说到:一对狗男女,男盗女娼,把这俩狗男女的眼挖掉,我出一万。
网友说到:虎毒不食子。没想到对自己的女儿下毒手,真是禽兽不如,应该判无期徒刑。
网友拥抱太阳说到:这女人对孩子也太惨忍了。
网友牙签牙签牙签说到: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抓起来用同样的方式直接弄到死,这不是人啊,连畜生也不如
网友欧阳佑熙说到:判的太轻了 应该以牙还牙 所有的罪行都一样 应该以牙还牙
网友说到:别说是亲妈了就是后妈也不能这样子没人性吧!法律还是判的太轻了。可怜的孩子。
网友家有小老虎1说到:那是孩子,自己亲生的,就算不是亲生的,也不能这样啊。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这些人不配为人父为人母。
网友我巯惭笱说到:畜生
网友说到:两个畜生应该判死刑!特别是那个烂女人对亲生的也这么歹毒要不是亲生的就死他她手里了,
网友喵喵1226说到:我也会打我家宝宝,但是最厉害的就是屁股给打出几个手印,看到这些亲生父母这样对待孩子,我就想爆粗口,让那些不配当妈的畜生一样的赶紧死了去吧!
网友梅子说到:所有骂她的人我都赞了一遍
网友说到:应该枪毙。
网友霞说到:太可恨,应该多判几年,不配做母亲心是石头做的吗?
网友碰碰S说到:快手上有一个两三岁小女孩被妈妈的情夫打到昏迷了、女孩的妈妈甚至还当着她的面前和情夫萌萌、虽然现在有很多人爱她、但是现在仍然还住在医院里、幼小的心灵已经收到伤害了、现在人是有感知的、但是目前为止还无法睁开眼睛。亲生母亲为了护住情夫逃避法律的制裁、誓死不出庭指证。也把家里的钱财全拿走了。
网友剪刀手的女人说到:我觉得一个人连控制自己脾气的能力都没有,你还佩做人吗?跟野兽没什么两样。
网友法海你为什么不懂爱说到:进去了 不一定比外面舒坦!你可知道虐自己孩子的人!进去会是啥下场!
网友说到:心里变态,判的也太轻了。
网友慧说到:真不是人不配做母亲
网友女人花说到:就是我们家这里发生的
但是那禽兽女人并不是我们砀山人
而是在这里居住的
做的事实在令人发指
网友刘舒5说到:这是畜牲都不如啊,虎毒还不食子呢!
网友嘛咪嘛嘛哄说到:像这种母亲和他的男朋友,应该枪毙!省得出来再祸害人。
网友那只爱笑的小花猫说到:真不知道那些打孩子伤痕累累的人怎么狠下心得 我看着都觉得心颤
网友无所谓123加油说到:我女儿不听话,我也会打,不过打了后,就心疼,然后,假装不在意,去看看,到底有多重。象上面那位母亲应该要用古代,手链接在汽车下面拖上十里,百里,看她怕死不怕死,反正恶人就要用恶办法
网友旭日东升说到:畜生中的畜生,冬天响雷也要找着她劈
网友说到:怎么下得去手。。
网友苦瓜丝说到:孩子把你怎么啦?你往死地祸祸她,牲口 我为了两个孩子完全付出我的青春,母亲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网友说到:畜生不如的东西
网友幸福驿站说到:这女的决对精神病,正常人做不出这事。
网友KO-一笑奈何说到:这还是人吗?
网友king-时光说到:没看完就气的我不行,不配当女人,可怜的孩子,孩子受罪了,唉!
网友你的拐杖说到:这都不是人干的事。
网友说到:安徽人
网友对恨说到:这种女人不配有孩子!真让人恶心!
网友水军什么的最讨厌了说到:一位作家说:“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经过考试,就太可怕了。”
网友有你真好说到:让她也受一下这样的苦
网友我就是我说到:可怜的孩子,希望你张大过上幸福的生活
网友小叶白菜说到:杀了她
网友关注月儿哦说到: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是不能看见这样孽待儿童的新闻,看见揪心!怎么下去的手孩子可是自己身上的肉,外人看见都心痛了你们良心何在?我看就是一个个不正常的人才做出这丧尽病狂的事,希望国家新出规章,孽待儿童的死罪!同意的点赞
网友荒芜人烟的孤单说到:把她给剁了吧,
| 分类选择您可能在找这些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 人为什么要结婚?理性到令人发指_财经评论(cj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 人为什么要结婚?理性到令人发指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人为什么要结婚?理性到令人发指   编者按:在文学家眼里,爱情是两颗心灵碰撞的火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性,跟谁结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在社会学家眼里,婚姻是出于社会协作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在政治学家眼里,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林妹妹不会嫁给焦大;   在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婚姻与植物受粉动物交媾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本文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分析工具,对爱情婚姻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婚姻交易本质的若干结论。写作中尽量避开一些艰深的专业述语和模型,力图用散文化的语言来阐述婚姻的经济学原理。   用经济学解析婚姻不是我的创意,是贝克尔(Becker)的发明。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书,贝克尔“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因此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贝克尔的著作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婚姻问题的各个方面,时代的变迁和国情的差异使我们有了发挥的空间。   爱情是人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千百年来被人们歌颂赞美。经济学以人类的自私本性为假设,是研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人们如何做出理性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学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庸俗的科学”。   用庸俗的眼光来观察崇高的爱情,确实让人不习惯和难于接受,甚至使有些人极不高兴,认为是“狗眼看人低”。但无论如何,人可以看狗,狗也可以看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实上,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文学家眼里,爱情是两颗心灵碰撞的火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性,跟谁结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在社会学家眼里,婚姻是出于社会协作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在政治学家眼里,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林妹妹不会嫁给焦大;    在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婚姻与植物受粉动物交媾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那么,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爱情婚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   一、婚姻的性质   上帝从生理上安排了男女之间的需求。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同时,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她)们自己。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私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   人人心中一杆称,爱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年龄、身高、容貌、学历、职业、收入、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们把上述各种因素进行适当归类,会发现主要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    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    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   在这些变量中,身体条件是随年龄增长而衰变的,是爱情婚姻中的减函数。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期的。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的高低好坏以及收入、财产、职业等,预示着将来家庭收入及精神生活质量的好坏,即婚姻效用的大小。   一般来说,男子对女方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因为男人自信有能力养活对方,容貌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满足,还具有正的外部性(别人看着顺眼)。女人则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处于弱势,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   在以上诸要素中,综合得分最高的人,就成了抢手的商品,如香港的李泽楷被捧为“钻石王老五”。但必需看到,每一个要素都是可变量,有的人很有钱,他(她)可能就不是太在乎对方的物质条件,而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和年龄、美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   有的人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这就可以解释一些年轻帅哥为何选择年龄较大的富婆做老婆的现象了,这就是各得其所。理性的个人总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对象以实现婚姻效用的最大化。恋爱是男女双方各方面条件均衡和博弈的过程,结婚则是对爱情交换的一种确认,结婚证就是一个标准合同。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婚姻交易存在着各种途径。婚姻介绍所是专门搜寻、处理、提供婚姻产品信息的职业机构,是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务费和交易场地费来维持运转。   媒人与红娘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不可小视,但他们往往会为了得到一份厚重的彩礼和酬金而夸大当事人双方的信息特征,隐瞒某些对双方不利的信息。当代人最主要的求偶方式是在婚姻市场上自由寻找,通过舞会、聊天等社交活动来寻找目标。   近年来又出现了“非诚勿扰” 一类进行婚姻速配的电视栏目,把婚姻市场的概念诠释得一清二楚,对反对婚姻市场论的人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网络是一个新的婚姻市场,网恋的兴起源于低廉的搜寻成本。   在网上搜寻一个异性只需要几钞钟,送一束电子鲜花根本不花钱,同时还避免了面谈的紧张和尴尬,有人做过调查,容易陷入网恋的大都是性格内向、工作繁忙、外表不出众的网民,他们在现实中恋爱比一般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要高。由于网络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太大,难于掌握对方完全、准确的信息,因此网恋者“见光死”的机率也非常大,交易成功率非常低。   大哲学家叔本华主张父母包办婚姻,他一再强调因爱情而结婚的人必定生活在悲哀之中,由婚配双方父母安排的功利婚姻常常比爱情婚姻更加幸福。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自由恋爱的婚姻模式更能体现自由市场交易的效率原则。前者重观察结果,后者重逻辑分析,都可以举出实例来证明各自的观点。我当然是支持经济学分析的,中国旧时代的包办婚姻的确比较稳定,但我认为并非原于“包办”本身,而在于制度约束。   说过婚姻,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爱情。毕竟爱情和婚姻是有关系的,尽管不是必然联系。爱情是个恒久的话题,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它下一个权威经典的定义。我不想引用别人下的定义,因为爱情实在是个性太强,似乎找不到共性。   我只想说,爱情也是一种交易。贝克尔说,“上帝目光所及,均可交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爱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它的运作也始终遵循着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一般认为,爱情是一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非功利现象,但在经济学的视野里,爱情不管是出于何种非理性动机,都会对经济行为作出反应,没有任何爱的付出是完全不需要回报的,用更哲学一点的话说,表面上是我们爱对方,实际上是爱自己,因为所爱之人其实是自我的对象化。   只要我们对爱情现象稍作一些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   1、爱情是男女之间的一种愉悦情愫,其本质是快乐之美,人们从爱情中能够获得甜蜜与快乐;   2、爱情的享受,是人们用约会时间、甜言蜜语等主要投入,辅以花前月下楼台馆所等要素投入而生产出来的;   3、生产爱情的收益,取决于当事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人力资本投资,如语言天赋、性爱技巧以及得自文艺作品的爱情观念。在这三个判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爱情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交易。   “鲜花插在牛屎上”是爱情交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这可以从人的消费偏好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得到解释。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时间里的偏好是不尽相同的,胖瘦高矮,各有所好,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不再赘述。   信息不对称是指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不一至,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了解有局限。一对在别人看来极不般配的男女,他们也许正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发掘出对方潜在的,别人所不容易发现的优点。   二、成本与收益   恋爱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直接成本是寻找目标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金钱、财物。你要与对方见面,得牺牲一些时间,还要请对方吃饭喝茶,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你还要刻意修饰一番,比如买件体面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成本。   你为了追求对方,必然要放弃做别的事情,放弃对另一个目标的追逐,这是机会成本。从寻找目标到谈恋爱到结婚,都是成本的耗费过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出现了婚姻介绍所、出现了电视速配。在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中,人们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时间多,金钱多,爱情光顾的机会也更多。   选择结婚和选择单身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的一种理性的选择,结婚的目的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获得性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   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研究表明,性快感是仅次于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特别是在艾滋病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谁都有好处。   2、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和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生活也是用一套。再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或者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更高;   3、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后实现总效用的增加;   4、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   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的失业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印度农村流行女儿远嫁,明显具有防止农业欠收风险的功效,两亲家不在一个农业区,同时受灾的可能性较小,若一方遭灾另一方有能力接济。   5、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   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等。   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婚姻是一种缺乏需求和供给弹性的商品,“一个石头一个坑”,综合得分再低的人最后都有一个归宿,除非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但是也有不少人选择独身,尤其是女子单身现象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些现象可以用成本分析模型加以解释。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女博士、高级白领及一些事业有成的人找不到对象,原因就在于他们进入爱情门坎的机会成本太大。   现代社会,一个优秀的职业女子面临着许多选择,她们有很好的工作机会,经济独立,前程美好,无须依赖男性,如果选择婚姻要放弃的东西太多,或者投入的成本太大,她都会舍不得。相比之下,单身反而有更好的预期回报,她们自然选择独身。   社会提供给女性的工作和发展机会越多,单身女子的群体就会赿大。可是上天就是那样吝啬,不可能把好处全让你占了。单身女子事业心赿强,越希望有美好的感情,以获得补偿,但是在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婚姻变得更加不易,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用最接近经济学意义的话说叫“路径依赖”。   严格意义上的独身(一辈子不结婚)现象是很少的,更多的则是迟婚。迟婚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受教育时间长,从小学到博士,在学校里足足要呆20年,好多商机都错过了。    性开放的影响,婚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解决性问题,在不结婚也很容易获得性生活时,许多人会不忙于结婚。    社会约束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婚姻的成本和相对收益,比如住房价格上升导致婚姻成本上升,被迫迟婚。   婚姻中的另一个现象是“红颜多薄命”。红颜薄命,古今皆然。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但结局却无一善终;褒姒、赵飞燕与皇帝们誓结生死,却均被处死,还落得祸国殃民的罪名;还有大家所熟悉的,张爱玲凄凄惨惨,黛安娜香消玉殒,梅艳芳英年早逝……对这一现象,经济分析方法也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从产权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的角度看,帝王们与美人签订的契约为“私人契约”,与臣民们签订的契约为“江山契约”,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总爱把原因归为“红颜祸水”,在江山与美人之间选择江山是最理性的选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了江山,美人难保,江山巩固,何患无美人呢?两相权衡,自然是牺牲美人以保江山。   对于普通美人的命运多舛,我们可以利用博弈论原理,从两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美女是男人们追逐的热点对象,假如最初有10个男人追,美女们总是在10个男人之间挑肥减瘦,并从一些外在信息上对追求者做出判断和选择。   随着追逐者的增多,男人们也对美女的道德人品产生了怀疑,好男人们逐渐失去信心,纷纷退出角逐。在众多男人的博弈中,“劣币驱逐良币”,有钱有权的花花公子成了最后的胜出者,女人的命运也就注定要悲惨了。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女人总找不到优秀男人的道理。   研究表明,美女家庭的暴力发生率比一般家庭要高得多。而在不幸的婚姻中,男子更具有先动优势,又具有较低的退出壁垒,而女子则处于明显的后动劣势,面且有无限高的退出壁垒,结果自然是女人吃亏,难免红颜薄命的结局。   另一种情况是,美女们自侍先天的美貌资源,“学得好不如长得好”,放弃学习上进,但毕竟红颜难驻,最后缺乏的是自立能力。她们从最初在众多男人的追逐中捞取好处(比如经济实惠、虚荣心的满足等等),到最后游戏人生,玩弄男人,跌入万丈丈深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最终毁灭了自己。   三、性事和生育   说到婚姻就不能不提到性。我们悲观的看到,现代婚姻家庭正从复杂的感情关系中剥离,只剩下性和经济两种功能。它们是支撑婚姻大厦的两根再也不能拆除的柱子。   然而,性资源是有限的,20岁开张,60岁打烊(男人可能稍长一些,据说有些人的性事可以相伴终身,但我没有见过),总共才40年,也就是14000天,如果按平均3天一次性事,一辈子能消费的性资源也就4600单位。   性资源的过分开采会危及婚姻企业的持续经营,资源闲置浪费又会导致无序开采,红杏出墙。资料显示,在离婚案件中,80%以上与性危机有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性是参与者互有所得的生产和收获,换句话说,也是一种交易。性交的生产过程和其他生产过程相同,也有会计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直接支出、间接开销、怀孕风险、体力的支销、违反道德标准的精神负担以及可以扣税的支出。   性行为是有成本的,在决定性选择之前,双方需要有个理性的思考:是否能预见并能负担得起这些成本,或者换句话说是性行为的后果。还要考虑使用减少负面结果的手段,比如安全套,避免意外怀孕和性病艾滋病。   世间没有免费的性事,做爱必需是参与者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效应”的人生体验,要达到理想境界必需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双方不能逃避其应付的责任;二是彼此都要明白身兼施受双重角色。就是说,性行为的伙伴都在追求同一目标,这种特性使性爱和一般日常活动尤其是商业交易有所不同。性行为与生俱来,但具有强烈的理性成分,比如艾滋病令人们在性爱方面较为谨慎。   对体制内的交易双方来说,性就象一块永远嚼在嘴里的口香糖,它的好处是随时都有东西让你咬,不至于空虚,不至于牙痒,缺点是赿嚼赿无味,到最后就成了一种纯粹的习惯。老婆漂亮且不收费,男人们为什么还要拈花惹草呢?除了前面所述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外,还可以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找到答案,因为妓女们的专业化分工使其性技艺精湛,能够提供妻子所难于提供的“差别化”服务。   说到婚姻和性,生育也就不得不顺便提一下了。爱情的结果是婚姻或性事,现实中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只到性事为止。性的结果是生育,注意这里所说的是性的结果,不是说目的,性的目的主要是快乐,生育只是性的副产品,婚姻的目的之一才是生育。现在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生育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完全相反。著名社会学家马尔萨斯认为,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家庭规模的扩大,原因是好的医疗条件会使儿童死亡率降低,收入的增加将会使人们早婚并且不大节欲,从而导致生育率提高。   贝克尔则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富裕家庭会生较少的孩子,贫困家庭则倾向于多生孩子。我是赞成贝克尔的观点的。与贫穷家庭相比,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有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收入,以及舒适的生活事业环境,如果想多养孩子,那么就要支付巨大的机会成本。   因此,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质量,更愿意在提高孩子质量方面增加支出,也就是说,他们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也是很高的。利益权衡之下,富裕家庭就更倾向于在生育较少孩子的同时提高孩子的素质。   生男生女问题,也是困扰国人的一大心病。重男轻女现象至今难有改变,尤其是在农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男子在家庭中起支柱作用,他们承担着重体力劳动,并且由于男子社会活动范围较广,他们预测和抵抑风险的能力也较强,生男孩意味着更保险。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育一个男孩和生育一个女孩的成本是相同的,但收益却悬殊较大。生育女子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彩礼、女孩的乖巧带来的便利和愉悦。但生养男孩的收益则是倍数效应,生了一个男孩,还会引进一个女孩,而且在多数家庭中还是男子说了算。在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收益的大小是决定生男生女的关键因素。   四、婚姻的风险   如何看待婚姻的风险问题,经济学也可以小试牛刀。一般地说,在婚姻变故中,男方主动的较多,换句话说,花心的往往是男人,陈世美占多数。   有人从动物学的角度分析说,这是因为(男人天性中带有动物的原始性)雄性动物天性喜欢多吃多占,再加上女人生育子女后,生理上发生了改变,降低了性快感;女人因为(生产的疼痛和生活的烦琐)忙于带孩子,产生性冷淡,男人得不到满足等等,总之是女人的折旧率高于男性,这就使得男人们总爱寻花问柳。   经济学家们则用效用论来解释婚姻的衰变。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说的是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比如一个饥饿的人吃包子,第一个很好吃,效用最高,感觉最好,赿到最后,赿没有感觉,如果继续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产生负效用。   如果我们把这条规律套用到爱情上,就会得到相同的结论,爱情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初尝禁果的滋味一辈子不会忘记,年久月深,慢慢成了习惯,没了感觉,就象“左手摸右手”。既然在一起味同嚼蜡,各自另觅甘果,离婚也就顺理成章了。   婚姻变故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学往往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在谈到信息不对称时都会提到二手车市场这个经典模型。在二手车市场上,车主总是比买者更了解车况。在对车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吃亏的总是买主。   男女恋爱过程中,双方既是车主,又是买主,他们总是隐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公开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如掩饰自己的缺点,张扬自己的优点。对方看到的往往是完美的你,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连情人头上长的虱子都是双眼皮的。   有一些信息是难于捕捉到的,比如性偏好、对父母的孝顺、发展潜力等信息。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了制度框架的约束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暴露出来,如果这些缺点不碍大事倒也罢了,人们总是宁愿修修补补,继续维持下去。你不情愿花20块钱车费去挑换一件缺一颗纽扣的衣服。倘若严重影响到婚姻生活质量的话,那么,重新选择另攀新枝就在所难免的了。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离婚的成本问题,这些成本包括因离婚给各自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离婚的成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婚姻合约前的沉没成本,主要是双方在实现婚约中的交易成本,婚姻持续时间赿长,沉没成本赿大。    道德成本,即因离婚导致的品头论足,社区和同事对你的舆论等。    离婚对家庭、对自己心灵伤害的成本以及对下一次婚姻的负面影响。    解除婚约的交易成本,如诉讼的费用、耽误的时间和精力等。   如果离婚成本太大,人们就会继续维持下去,特别是在把离婚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的环境中,很多人会选择不离婚而维持“白开水”式的婚姻。倒过来看,如果婚姻的成本为零,就不会有人结婚。   结语   总之,婚姻是一种交易行为,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风险的。投资理论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但婚姻的制度约束及婚姻的性质决定了婚姻只允许有唯一的赌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由于女性的折旧率高于男性,因此女性的婚恋风险也较男性大得多。婚姻的风险来自多种复杂的因素,为了规避风险,人们在选择对象时,总是陷入周密的计算与考虑之中,房子、票子、车子、对方的职业、健康等非纯粹爱情因素成为婚姻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指标,婚前财产公证、家庭开支AA制等各种杂音乘虚而入,使原本应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婚姻蜕变成对数量的计算与追逐,使得爱情的领地越来越小,这种理性牢笼成为现代人婚恋中的不能深受之重。
计量经济学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人为什么要结婚?理性到令人发指
  编者按:在文学家眼里,爱情是两颗心灵碰撞的火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性,跟谁结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在社会学家眼里,婚姻是出于社会协作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在政治学家眼里,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林妹妹不会嫁给焦大;
  在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婚姻与植物受粉动物交媾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本文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分析工具,对爱情婚姻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婚姻交易本质的若干结论。写作中尽量避开一些艰深的专业述语和模型,力图用散文化的语言来阐述婚姻的经济学原理。
  用经济学解析婚姻不是我的创意,是贝克尔(Becker)的发明。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书,贝克尔“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因此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贝克尔的著作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婚姻问题的各个方面,时代的变迁和国情的差异使我们有了发挥的空间。
  爱情是人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千百年来被人们歌颂赞美。经济学以人类的自私本性为假设,是研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人们如何做出理性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学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庸俗的科学”。
  用庸俗的眼光来观察崇高的爱情,确实让人不习惯和难于接受,甚至使有些人极不高兴,认为是“狗眼看人低”。但无论如何,人可以看狗,狗也可以看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实上,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文学家眼里,爱情是两颗心灵碰撞的火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性,跟谁结婚是偶然性,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
   在社会学家眼里,婚姻是出于社会协作的需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在政治学家眼里,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林妹妹不会嫁给焦大;
   在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婚姻与植物受粉动物交媾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繁衍的需要。
  那么,用经济学的眼光看,爱情婚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
  一、婚姻的性质
  上帝从生理上安排了男女之间的需求。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同时,女人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她)们自己。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私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
  人人心中一杆称,爱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年龄、身高、容貌、学历、职业、收入、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们把上述各种因素进行适当归类,会发现主要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
   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
   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
  在这些变量中,身体条件是随年龄增长而衰变的,是爱情婚姻中的减函数。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期的。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的高低好坏以及收入、财产、职业等,预示着将来家庭收入及精神生活质量的好坏,即婚姻效用的大小。
  一般来说,男子对女方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因为男人自信有能力养活对方,容貌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满足,还具有正的外部性(别人看着顺眼)。女人则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处于弱势,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
  在以上诸要素中,综合得分最高的人,就成了抢手的商品,如香港的李泽楷被捧为“钻石王老五”。但必需看到,每一个要素都是可变量,有的人很有钱,他(她)可能就不是太在乎对方的物质条件,而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和年龄、美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
  有的人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这就可以解释一些年轻帅哥为何选择年龄较大的富婆做老婆的现象了,这就是各得其所。理性的个人总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对象以实现婚姻效用的最大化。恋爱是男女双方各方面条件均衡和博弈的过程,结婚则是对爱情交换的一种确认,结婚证就是一个标准合同。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婚姻交易存在着各种途径。婚姻介绍所是专门搜寻、处理、提供婚姻产品信息的职业机构,是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务费和交易场地费来维持运转。
  媒人与红娘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不可小视,但他们往往会为了得到一份厚重的彩礼和酬金而夸大当事人双方的信息特征,隐瞒某些对双方不利的信息。当代人最主要的求偶方式是在婚姻市场上自由寻找,通过舞会、聊天等社交活动来寻找目标。
  近年来又出现了“非诚勿扰” 一类进行婚姻速配的电视栏目,把婚姻市场的概念诠释得一清二楚,对反对婚姻市场论的人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网络是一个新的婚姻市场,网恋的兴起源于低廉的搜寻成本。
  在网上搜寻一个异性只需要几钞钟,送一束电子鲜花根本不花钱,同时还避免了面谈的紧张和尴尬,有人做过调查,容易陷入网恋的大都是性格内向、工作繁忙、外表不出众的网民,他们在现实中恋爱比一般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要高。由于网络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太大,难于掌握对方完全、准确的信息,因此网恋者“见光死”的机率也非常大,交易成功率非常低。
  大哲学家叔本华主张父母包办婚姻,他一再强调因爱情而结婚的人必定生活在悲哀之中,由婚配双方父母安排的功利婚姻常常比爱情婚姻更加幸福。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自由恋爱的婚姻模式更能体现自由市场交易的效率原则。前者重观察结果,后者重逻辑分析,都可以举出实例来证明各自的观点。我当然是支持经济学分析的,中国旧时代的包办婚姻的确比较稳定,但我认为并非原于“包办”本身,而在于制度约束。
  说过婚姻,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爱情。毕竟爱情和婚姻是有关系的,尽管不是必然联系。爱情是个恒久的话题,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它下一个权威经典的定义。我不想引用别人下的定义,因为爱情实在是个性太强,似乎找不到共性。
  我只想说,爱情也是一种交易。贝克尔说,“上帝目光所及,均可交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爱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它的运作也始终遵循着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一般认为,爱情是一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非功利现象,但在经济学的视野里,爱情不管是出于何种非理性动机,都会对经济行为作出反应,没有任何爱的付出是完全不需要回报的,用更哲学一点的话说,表面上是我们爱对方,实际上是爱自己,因为所爱之人其实是自我的对象化。
  只要我们对爱情现象稍作一些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
  1、爱情是男女之间的一种愉悦情愫,其本质是快乐之美,人们从爱情中能够获得甜蜜与快乐;
  2、爱情的享受,是人们用约会时间、甜言蜜语等主要投入,辅以花前月下楼台馆所等要素投入而生产出来的;
  3、生产爱情的收益,取决于当事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人力资本投资,如语言天赋、性爱技巧以及得自文艺作品的爱情观念。在这三个判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爱情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交易。
  “鲜花插在牛屎上”是爱情交易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这可以从人的消费偏好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中得到解释。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时间里的偏好是不尽相同的,胖瘦高矮,各有所好,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不再赘述。
  信息不对称是指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不一至,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了解有局限。一对在别人看来极不般配的男女,他们也许正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发掘出对方潜在的,别人所不容易发现的优点。
  二、成本与收益
  恋爱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直接成本是寻找目标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金钱、财物。你要与对方见面,得牺牲一些时间,还要请对方吃饭喝茶,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你还要刻意修饰一番,比如买件体面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成本。
  你为了追求对方,必然要放弃做别的事情,放弃对另一个目标的追逐,这是机会成本。从寻找目标到谈恋爱到结婚,都是成本的耗费过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出现了婚姻介绍所、出现了电视速配。在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中,人们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时间多,金钱多,爱情光顾的机会也更多。
  选择结婚和选择单身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的一种理性的选择,结婚的目的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1、获得性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
  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研究表明,性快感是仅次于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特别是在艾滋病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谁都有好处。
  2、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人和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生活也是用一套。再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或者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更高;
  3、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后实现总效用的增加;
  4、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
  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的失业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印度农村流行女儿远嫁,明显具有防止农业欠收风险的功效,两亲家不在一个农业区,同时受灾的可能性较小,若一方遭灾另一方有能力接济。
  5、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
  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等。
  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婚姻是一种缺乏需求和供给弹性的商品,“一个石头一个坑”,综合得分再低的人最后都有一个归宿,除非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但是也有不少人选择独身,尤其是女子单身现象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些现象可以用成本分析模型加以解释。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女博士、高级白领及一些事业有成的人找不到对象,原因就在于他们进入爱情门坎的机会成本太大。
  现代社会,一个优秀的职业女子面临着许多选择,她们有很好的工作机会,经济独立,前程美好,无须依赖男性,如果选择婚姻要放弃的东西太多,或者投入的成本太大,她都会舍不得。相比之下,单身反而有更好的预期回报,她们自然选择独身。
  社会提供给女性的工作和发展机会越多,单身女子的群体就会赿大。可是上天就是那样吝啬,不可能把好处全让你占了。单身女子事业心赿强,越希望有美好的感情,以获得补偿,但是在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婚姻变得更加不易,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用最接近经济学意义的话说叫“路径依赖”。
  严格意义上的独身(一辈子不结婚)现象是很少的,更多的则是迟婚。迟婚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受教育时间长,从小学到博士,在学校里足足要呆20年,好多商机都错过了。
   性开放的影响,婚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解决性问题,在不结婚也很容易获得性生活时,许多人会不忙于结婚。
   社会约束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婚姻的成本和相对收益,比如住房价格上升导致婚姻成本上升,被迫迟婚。
  婚姻中的另一个现象是“红颜多薄命”。红颜薄命,古今皆然。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但结局却无一善终;褒姒、赵飞燕与皇帝们誓结生死,却均被处死,还落得祸国殃民的罪名;还有大家所熟悉的,张爱玲凄凄惨惨,黛安娜香消玉殒,梅艳芳英年早逝……对这一现象,经济分析方法也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从产权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的角度看,帝王们与美人签订的契约为“私人契约”,与臣民们签订的契约为“江山契约”,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总爱把原因归为“红颜祸水”,在江山与美人之间选择江山是最理性的选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了江山,美人难保,江山巩固,何患无美人呢?两相权衡,自然是牺牲美人以保江山。
  对于普通美人的命运多舛,我们可以利用博弈论原理,从两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美女是男人们追逐的热点对象,假如最初有10个男人追,美女们总是在10个男人之间挑肥减瘦,并从一些外在信息上对追求者做出判断和选择。
  随着追逐者的增多,男人们也对美女的道德人品产生了怀疑,好男人们逐渐失去信心,纷纷退出角逐。在众多男人的博弈中,“劣币驱逐良币”,有钱有权的花花公子成了最后的胜出者,女人的命运也就注定要悲惨了。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女人总找不到优秀男人的道理。
  研究表明,美女家庭的暴力发生率比一般家庭要高得多。而在不幸的婚姻中,男子更具有先动优势,又具有较低的退出壁垒,而女子则处于明显的后动劣势,面且有无限高的退出壁垒,结果自然是女人吃亏,难免红颜薄命的结局。
  另一种情况是,美女们自侍先天的美貌资源,“学得好不如长得好”,放弃学习上进,但毕竟红颜难驻,最后缺乏的是自立能力。她们从最初在众多男人的追逐中捞取好处(比如经济实惠、虚荣心的满足等等),到最后游戏人生,玩弄男人,跌入万丈丈深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最终毁灭了自己。
  三、性事和生育
  说到婚姻就不能不提到性。我们悲观的看到,现代婚姻家庭正从复杂的感情关系中剥离,只剩下性和经济两种功能。它们是支撑婚姻大厦的两根再也不能拆除的柱子。
  然而,性资源是有限的,20岁开张,60岁打烊(男人可能稍长一些,据说有些人的性事可以相伴终身,但我没有见过),总共才40年,也就是14000天,如果按平均3天一次性事,一辈子能消费的性资源也就4600单位。
  性资源的过分开采会危及婚姻企业的持续经营,资源闲置浪费又会导致无序开采,红杏出墙。资料显示,在离婚案件中,80%以上与性危机有关。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性是参与者互有所得的生产和收获,换句话说,也是一种交易。性交的生产过程和其他生产过程相同,也有会计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直接支出、间接开销、怀孕风险、体力的支销、违反道德标准的精神负担以及可以扣税的支出。
  性行为是有成本的,在决定性选择之前,双方需要有个理性的思考:是否能预见并能负担得起这些成本,或者换句话说是性行为的后果。还要考虑使用减少负面结果的手段,比如安全套,避免意外怀孕和性病艾滋病。
  世间没有免费的性事,做爱必需是参与者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效应”的人生体验,要达到理想境界必需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双方不能逃避其应付的责任;二是彼此都要明白身兼施受双重角色。就是说,性行为的伙伴都在追求同一目标,这种特性使性爱和一般日常活动尤其是商业交易有所不同。性行为与生俱来,但具有强烈的理性成分,比如艾滋病令人们在性爱方面较为谨慎。
  对体制内的交易双方来说,性就象一块永远嚼在嘴里的口香糖,它的好处是随时都有东西让你咬,不至于空虚,不至于牙痒,缺点是赿嚼赿无味,到最后就成了一种纯粹的习惯。老婆漂亮且不收费,男人们为什么还要拈花惹草呢?除了前面所述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外,还可以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找到答案,因为妓女们的专业化分工使其性技艺精湛,能够提供妻子所难于提供的“差别化”服务。
  说到婚姻和性,生育也就不得不顺便提一下了。爱情的结果是婚姻或性事,现实中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只到性事为止。性的结果是生育,注意这里所说的是性的结果,不是说目的,性的目的主要是快乐,生育只是性的副产品,婚姻的目的之一才是生育。现在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生育的数量和质量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完全相反。著名社会学家马尔萨斯认为,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家庭规模的扩大,原因是好的医疗条件会使儿童死亡率降低,收入的增加将会使人们早婚并且不大节欲,从而导致生育率提高。
  贝克尔则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富裕家庭会生较少的孩子,贫困家庭则倾向于多生孩子。我是赞成贝克尔的观点的。与贫穷家庭相比,富裕家庭的父母一般有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收入,以及舒适的生活事业环境,如果想多养孩子,那么就要支付巨大的机会成本。
  因此,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质量,更愿意在提高孩子质量方面增加支出,也就是说,他们养育孩子的直接成本也是很高的。利益权衡之下,富裕家庭就更倾向于在生育较少孩子的同时提高孩子的素质。
  生男生女问题,也是困扰国人的一大心病。重男轻女现象至今难有改变,尤其是在农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男子在家庭中起支柱作用,他们承担着重体力劳动,并且由于男子社会活动范围较广,他们预测和抵抑风险的能力也较强,生男孩意味着更保险。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育一个男孩和生育一个女孩的成本是相同的,但收益却悬殊较大。生育女子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彩礼、女孩的乖巧带来的便利和愉悦。但生养男孩的收益则是倍数效应,生了一个男孩,还会引进一个女孩,而且在多数家庭中还是男子说了算。在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收益的大小是决定生男生女的关键因素。
  四、婚姻的风险
  如何看待婚姻的风险问题,经济学也可以小试牛刀。一般地说,在婚姻变故中,男方主动的较多,换句话说,花心的往往是男人,陈世美占多数。
  有人从动物学的角度分析说,这是因为(男人天性中带有动物的原始性)雄性动物天性喜欢多吃多占,再加上女人生育子女后,生理上发生了改变,降低了性快感;女人因为(生产的疼痛和生活的烦琐)忙于带孩子,产生性冷淡,男人得不到满足等等,总之是女人的折旧率高于男性,这就使得男人们总爱寻花问柳。
  经济学家们则用效用论来解释婚姻的衰变。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说的是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比如一个饥饿的人吃包子,第一个很好吃,效用最高,感觉最好,赿到最后,赿没有感觉,如果继续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产生负效用。
  如果我们把这条规律套用到爱情上,就会得到相同的结论,爱情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初尝禁果的滋味一辈子不会忘记,年久月深,慢慢成了习惯,没了感觉,就象“左手摸右手”。既然在一起味同嚼蜡,各自另觅甘果,离婚也就顺理成章了。
  婚姻变故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学往往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在谈到信息不对称时都会提到二手车市场这个经典模型。在二手车市场上,车主总是比买者更了解车况。在对车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吃亏的总是买主。
  男女恋爱过程中,双方既是车主,又是买主,他们总是隐满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公开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如掩饰自己的缺点,张扬自己的优点。对方看到的往往是完美的你,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连情人头上长的虱子都是双眼皮的。
  有一些信息是难于捕捉到的,比如性偏好、对父母的孝顺、发展潜力等信息。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了制度框架的约束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暴露出来,如果这些缺点不碍大事倒也罢了,人们总是宁愿修修补补,继续维持下去。你不情愿花20块钱车费去挑换一件缺一颗纽扣的衣服。倘若严重影响到婚姻生活质量的话,那么,重新选择另攀新枝就在所难免的了。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离婚的成本问题,这些成本包括因离婚给各自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离婚的成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婚姻合约前的沉没成本,主要是双方在实现婚约中的交易成本,婚姻持续时间赿长,沉没成本赿大。
   道德成本,即因离婚导致的品头论足,社区和同事对你的舆论等。
   离婚对家庭、对自己心灵伤害的成本以及对下一次婚姻的负面影响。
   解除婚约的交易成本,如诉讼的费用、耽误的时间和精力等。
  如果离婚成本太大,人们就会继续维持下去,特别是在把离婚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的环境中,很多人会选择不离婚而维持“白开水”式的婚姻。倒过来看,如果婚姻的成本为零,就不会有人结婚。
  总之,婚姻是一种交易行为,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风险的。投资理论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但婚姻的制度约束及婚姻的性质决定了婚姻只允许有唯一的赌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由于女性的折旧率高于男性,因此女性的婚恋风险也较男性大得多。婚姻的风险来自多种复杂的因素,为了规避风险,人们在选择对象时,总是陷入周密的计算与考虑之中,房子、票子、车子、对方的职业、健康等非纯粹爱情因素成为婚姻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指标,婚前财产公证、家庭开支AA制等各种杂音乘虚而入,使原本应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婚姻蜕变成对数量的计算与追逐,使得爱情的领地越来越小,这种理性牢笼成为现代人婚恋中的不能深受之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遇到自私的老公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