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水是描写冰雪融化的段落而来,还是季风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尼罗河 长江 密西西比河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三河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正确答案:CA:汛期一样.河流的汛期都在春季或者夏季,春季的是由于高山冰雪融水融化造成的,夏季就是直接的降雨引起,这3条河流上游都没有大面积的雪山,所以汛期都不在春季,而在夏季.B:尼罗河汇入地中海,在它的中下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C:这个正确.河口都是冲积平原,地势低平.D:尼罗河从南到北,纵跨多个自然带,所以不正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大气科学简史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的发展史是人类探索大气的奥秘,逐步认识大气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从而趋利避害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历史。它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分不开的。
纵观大气科学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发展时期:气象经验、知识的积累时期;大气科学开始建立的时期;大气科学主要分支的形成时期;大气科学迅速发展的时期。
1、古代气象知识的积累时期(自人类文明开始至16世纪)
自人类文明史开始至十六世纪的五、六千年,为古代气象知识的积累时期。其源流主要有两个:一个在亚洲,以中国和印度为主;一个在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洲的交汇地带,即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发祥地。
中国有关气象知识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殷代,如在甲骨卜辞中就发现了殷代文丁六年(公元前1217年) 三月中旬连续10天的气象记录。其后,诸如天气现象和气候情况、天气谚语和天气经验、各种天气现象成因的探索、有关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论说,以及观测仪器的设计等在中国的史料中也都有极丰富的记载。它们反映了中国的先民们在气象经验知识的积累时期的卓越贡献。
从考古发掘出的巴比伦兴盛时期(公元前3000~前300年) 的粘土片上发现有许多天气谚语。这些谚语用现代语言表述,有“月有黑晕,本月阴雨”“云变黑,有风来”等。此外,还有关于八个方位风的记载。
在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在一篇关于自然哲学的文章中,提出风是“空气的流动”,并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空气。巴门尼德约在公元前500年,根据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的多少,把气候分为无冬区、中间区和无夏区,这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气候分类。
阿那克萨哥拉观察并解释了夏天产生冰雹的原因,他认为,夏天被晒热的地面可以使含有水汽的云上升到能冻结的高度,形成雹,然后降到地面。他还观察到了空气温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认为这是由于被地表反射的阳光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缘故。在尚无温度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古代,能推论出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的规律,是很可贵的。
德谟克利特在研究了尼罗河的年际泛滥之后指出,地中海季风是造成河水泛滥的原因。他认为在夏至时北方的冰雪融化,其水汽形成云,受地中海季风作用向南飘到埃及,因而引 1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共14页)
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的发展史是人类探索大气的奥秘,逐步认识大气及其 演变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从而趋利避害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历史。它的发展 同人类社会...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简史一、现代大气科学的研究内容 二、大气科学的研究特点 三、大气科学的学科分支 四、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大气科学发展概略 大气...【三校终稿】大气科学发展史 (1)_其它课程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天气预报:从占卜到科学天气不仅受到各种气团的影响,而且受到当地地形、水域状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 大气科学在国民经 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 其研究领域已经越 出通常所称的气象学的范围。 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是一...(3-15 大气科 学发 展的 回顾 与展 望‘ 黄荣辉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宄所 , 北京 100080) 摘要: 回顾 了2 O世 纪大气科学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气象简史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额非官方的股份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今天在...瓦里关大气本底观象台等台站被列入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十五”期间,...祁连山 水 森林 民勤 阿拉善祁连山 水 森林 民勤 阿拉善
作者:柴尔红
生物圈Ⅲ号
地球被称为生物圈Ⅰ号,美国搞过一个人工实验室,叫生物圈Ⅱ号,民勤可以叫做生物圈Ⅲ号。这个生物圈Ⅲ号因为水的递减,整个系统正在衰退,物质和能量的有机流动在退化。就如同7000年前,亚非草原干旱化,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出现后,古埃及人、苏美尔人向潮湿的河谷沼泽奔去一模一样。今天在中国,这样的生物圈Ⅲ号远不止一个,在今天的地球上,这样的生物圈Ⅲ号也远不止一个。在“习惯的堡垒”中,很好的,很多的,很多很多的很好很好的好人们,按习惯的行动在默默一贯地累积着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实验——敌人并非来自外界——时间进度也在日益加快!
在向我们自己的丑恶、无知、麻木的本性发动的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武器在哪里?我们的时间还剩多少?我们能找到方向吗?
下面是对这个实验的观察记录报告和分析研究。
民勤在哪里?
民勤在哪里?民勤在我的心里。她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民勤在中国西北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北侧,石羊河的最下游。这是一块夹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间的一块狭长绿洲。虽说有1.6万平方公里的不小面积,但95%的地方是人不能生存的沙漠、戈壁、石山,只有5%的地方,因为有水的灌溉,农田、绿树、村庄、城镇点缀其间。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民勤人。这里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这里有我的亲戚朋友同学老师;这里有我亲切熟练的方言土语,这里有我无法割舍的故乡情结。走遍大江南北,远在伦敦、巴黎的民勤人,总忘不了母亲的手工碱面、沙米凉粉,忘不了故乡的小河杨柳,忘不了红柳白茨酸胖果,杏子红枣白兰瓜……这茫茫沙海中的一叶扁舟啊!你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无法抹去你的烙印,我无法洗尽风沙的痕迹,你是我的根,就如同茫茫太空中地球是人类的根一样,而不是月球、火星、金星。
乌鞘岭上寻水
前面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有水的灌溉……”那么水从何处而来?让我们去乌鞘岭上寻水。
从民勤去兰州,或从兰州西走河西,必然要经过乌鞘岭。乌鞘岭位于祁连山脉的东部的一峰,祁连山脉是青藏高原东北的边沿,从青藏高原过祁连山脉,地势迅速下降,根据地球引力作用下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从祁连山发源的一系列水流也必然由西南向东北流去。乌鞘岭是河走走廊的门户,也是中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分界线。岭南是季风区,岭北是非季风区,也就是说来自海洋的含水汽的东南季风无法翻越;岭南是外流区,岭北是内流区,内流区的河流,流着流着被蒸发、渗漏,无力到达海洋。岭上的冰雪、降水,在岭南的涓涓细流汇成金强河,再大一点叫庄浪河,叫黄河,到海洋;在岭北的涓涓细流汇成古浪河,到达武威平原灌溉渗透后,从地下再住下流,流着流着,有的水再次从地下冒出头,汇成洪水河,再大一点叫石羊河,聚在红崖山水库,流入民勤的庄稼地。
“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流”
“两水各东西,中立此天柱”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乌鞘岭的回忆
乌鞘岭的海拨汽车经过处是3000多米,最高处是5000多米,这高高的祁连山,虽在干旱区,却能截夺高空气流中的水汽,时常风雪交加,雨雪频频,冰川累累,积雪茫茫,这是大自然给干旱的河西走廊,干旱的古浪、武威凉州、民勤馈赠的水塔,这水塔的护卫者是高山松柏,涵养水源的灌木草场。有人认为乌鞘岭本来的发音是“乌松林”,即岭上到处是乌松苍柏。据古书记载,古时候岭北的古浪确实有许多松林,因此古浪县在汉唐时有“苍松”、“昌松”的名称。直到清代有人过古浪峡时还写下了“云树苍茫迷客路”之类的诗句。那时并没有兰新公路,更没有312国道、汽车、火车,只有牛马车辆骆驼的踪迹,蜿蜒在曲折的云树森林之中。而如今这一带的山上却很少见到树木,荒山秃岭上植被萎缩,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水塔的储水能力下降。
&&&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凡雨雪之后,树阴下的雨水积雪总是干得慢不易化,而赤裸的地面,一下子就干透化尽,有草杂覆盖的地方,草下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光秃的地表,干得最快。这是因为树木、植被对阳光下风吹日晒的强烈蒸发起了缓冲作用,涵养保存了珍贵的水,形成了森林灌草涵养水,水又滋养了森林灌草植被的良性循环系统。如果你有机会到达祁连山的深处,你就会发现在千山万峰的阳坡,云杉灌草非常稀少,甚至多是裸露的岩石,如同贵州云南等地的石漠化景观;而在那千山万峰的阴坡,云杉灌草植被就格外茂盛,良性循环恶性循环形成强烈对比的直观画面。我们人类乃至其他的动物,正是因为地球上那良性循环的状态,基于绿色植物——这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才能得以生存,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火星上如果有水,就会有生命,就会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物质和能量的有机循环。没有水,就会死寂一片。
&&& 古时候,包括乌鞘岭在内的整个祁连山区树密林深,草木繁茂,真可谓松柏四季常青,满目滴翠泻绿。古人把祁连山葱郁的松林和皑皑的白雪,称之为“甘人养命之源”。他们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科学地分析道:“若无松树,冬雪至春末一涌而溶化,河涨溢而渠不能承受,则有冲决之灾;至夏秋二次溶化之雪水微弱,水小而低,不能入渠灌田,则有极旱之虞。甘民之生计,全仗松树多而积雪厚,若树木被砍伐而不能积雪,必致民患,自当永远保护。”因此古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例如在清朝嘉庆初年,甘肃提督苏宁阿曾指示在树上悬挂铁牌明确申令,谁若私自砍伐一棵树木,便与杀人同罪。
&&&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以后,政治持续混乱,导致禁令松驰,漫山的树木即遭到空前的劫难。在河西走廊各县志上出现了许多这样的记载:
&&& 祁连山支脉焉支山“又名青松山,向多松、令樵采殆尽。”(清嘉庆二十八年《永昌县志》)
&&& “南山番地森林富饶……明清时为保存水源,严禁砍伐……后禁令废弛,滥伐为虑。”(民国三十三年《临泽县志》)
&&& 森林砍伐的结果,改变了山上岭中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乌鞘岭祁连山上“积雪失阴蔽,春暖则骤融骤泻,余水不能骤用,用水之时则流量微弱。”从而使自然生态失去原来的良性循环。
&& &&&&&&&&&&&&&
乌松苍柏去了哪里?
&&& 涵养水源的森林灌木在人的需求欲望下,在利斧铁锯中,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消耗殆尽。自然生态由良性循环变成恶性循环,人总是罪魁祸首。人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者、征服者,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为人服务,服从人的调配,服从人的需求。其实人是自然循环的一个环节,人属于自然,而自然并不属于人。相对于人类,自然是永恒的,是超乎人类社会,人伦政治,人情世故之上绝对的客观存在。
人与自然协调,人可长久。
人与自然对立,大祸降于人类。
&&& 乌鞘岭上的松柏,祁连山中的森林,变成了房屋栋梁,变成了武威文庙的大殿,变成了圣容寺的雕梁画栋。过去民勤的大户人家,或伐木水漂运来,或用骡马铁车,从古浪、天祝,从乌鞘岭、祁连山中拉来粗大的松柏,无数的檀椽,盖起了自己的家舍;湖区的人家,谁家有从祁连山、贺兰山砍下用骆驼驮来的松木梁檀松木椽子,全檀全嵌,四扇八窗,四梁八柱,“墙倒房不倒”的宅院,这户人家在当地便不同凡响。可谓间间房屋树木造,座座庙宇松柏变。从天祝、古浪到民勤武威,从阿房宫到紫禁城,祖祖辈辈生活了多少年,便把乌鞘岭的大江南北的松柏消耗了多少年。“大兴土木”离不了木。
&&&&&&&&&&
&&& 但是,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到哥特式的西方中世纪教堂,却是以石为建筑材料。大兴的是石头。我国的蒙藏等游牧民族,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在游动的放牧生活中,比我们固着在狭小土地上靠种田为生的汉族农耕文化,更懂得人的行为与大自然的关系。穹庐为室兮毡为帐,他们的房屋,取自牛羊的胃消化粗草纤维后,生产出的你不剪也会自然脱落一年两次的毛——夏毛和秋毛,擀成毡搭成帐。现代社会更提倡环保节约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从房屋的节能低耗冬暖夏凉到丧葬的生态化,从行的少汽车多自行车,多徒步行,到食的各取所需,不贪吃贪喝,不浪费……
&&& 就说棺木一项吧,一个民勤老人,现在的条件逐年好啦 ,儿孙们为他准备的棺材,由沙枣木换为榆木,再由榆木换为柏木,柏木棺材由薄一点、小一点的换为大一点、厚一点的啦——我们的习俗有多么深厚、沉重,问题就有多么严重,解决起来就有多么困难。
&& &&&&&&&&&
而草原上则盛行天葬。元朝时连皇帝也是两板薄葬,如蚌壳相合,就这还是受汉人影响,万马踏平后与周围青草无二致。元朝没留下一座皇陵让后人挖掘考古,费神费力研究。如果你想清楚想明白想透彻了:人的生老病死是必然的,天葬有利于鹰、狼、狐的繁衍,而鹰、狼、狐等制约了危害草场的鼠兔。淘汰了老弱病畜,如同美国黄石公园的狼一样。天葬从表面上看是“吃肉还肉”,实际上是生态平衡,表面看的宗教文化,神奇习俗,实际上因具体的自然环境使得智慧感性顿悟了科学的原理,其实也是自然环境造就的文化习俗。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人不过是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上的一个链而已,人处在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之中,人属于自然,人的生产、生活、习俗、文化、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的。我国一些文化先进、头脑富有的地方也出现了生态化丧葬——树葬;我国的回族等还有世界上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多生活在荒漠区,他们的死后也不装棺材,照样解决了人类的丧葬问题,从人口说有十几亿,从空间说中亚、西亚、北非,都是这样,从时间说也有几千年了。宗教文化也离不开自然环境,而文化的多样性一旦丧失,对人类文明是“近亲繁殖”,会走向一个死胡同,那是非常危险的。
&&& 在生物的进化史上,恐龙因为失去“多种选择的适应性”而死亡,而像老鼠样的一种哺乳动物,因为具备多样选择的适应性,反倒生存下来,繁衍扩散,成为地球上今日大多数动物的共同祖先。生态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通俗讲就叫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蒙满地处寒冷,自当长袍大褂;华南温湿,短裤裙子方才合适,多样的消失源自人的愚昧,源自丑恶的政治权术谋略,本质上的天人对立,必遭报应,天理不容。
&&& 现在一些人当中流行藤蔓编制的棺木,中国南方、东南亚的一些客商利用本地丰富的易再生的藤蔓等可再生自然资源,抢占商机,取得了商业利益、生态效益、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上的“全赢”。由此可见,人的需求是可以改变调整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调整的。人类社会的思想文化,也是可以改变调整的,向着“天人合一”的目标改变、迈进。
&&& 乌鞘岭上祁连山中的森林灌草、植被,为什么被破坏了,有心的你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下去!你更有能力,更有办法改变调整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调整自己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就说用树木柴草作燃料、取暖做饭吧,你可以选择砍伐森林树木,“伐薪烧炭南山中”,你可以选择农家秸秆柴草,也可以选择液化汽、天然气、煤炭,更可以选择沼气、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 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啊,千千万万;人类文明方向啊,应该是子孙永续,前途光明!
&&& 让我们虔诚地为人类祈福!让我们虔诚地为大自然的良性循环祈愿!
&&& 人是有组织性、社会性的,人的群体性行为,由组织者、当头者、管理者导引的,有时人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保护自然之间的冲突是相当尖锐、激烈的,这时一个决策者的作用绝不同于一般民众,让我们看一看历史上的一位大官与发展和保护有关的一例:民国时编写的《新修张掖县志?人物志》中对清朝嘉庆年间,与甘肃提督苏宁阿有关的叙述:“苏宁阿,满州人,自束发从戎,屡建边功,从无挫创,所至以爱民为先……性尤淡泊,一衣一食动以民膏为念,故处处为地方策万全。有商民请开八宝山铅矿,大吏已允如所请,特以地属甘提,征求提督同意。苏乃亲往履勘。见八宝山松柏成林,一望无涯,皆数百年古木,积雪皑皑,寒气袭人,欣然曰:‘此甘衣食之源,顾可徇一二奸商之意,牺牲数百致所培之松林耶!’乃反对开矿,专摺奏明,幸沐允从。用铁万斤,铸成‘圣旨’二字,旁注‘伐树一株者斩!’是认八宝山森林为国所有,后之守土者都随遵严禁以保水源,则有功于张掖者甚大。”
&&& 历史的一幕幕画面何曾鲜活?留给今人的损益又是何曾明了!一般人的能耐毕竟有限,他的行为也可控制,但当头者、决策者、社会管理者的思路、行为,那才关键。那才重要!
&&& 天将降大任于中国的未来,降大任于中国的青少年,大家努力噢。
古浪峡水库
&&& 古浪峡水库是乌鞘岭西水上的第一座水库,是人对水的控制、截断、征服、利用。在机械、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技术手段不发达的时代,是无法修起这样的工程,只有靠人力土坝拦水利用之后,依次下放,所以河西有头坝、二坝,四坝、六坝、大坝……等与水利有关的地名遗留至今。现代技术手段修起的水库、水坝则截然不同啦,它完全有能力把河流江水截断阻死,莫说是小小的古浪河,就是泡哮的黄河水,天堑长江,最长的尼罗河,也会被拦腰截断,水被人完全征服,听从人的指挥,乖乖地为人服务。
&&& 可真的征服吗?只有水利而无水害吗?大自然乖乖臣服了人的意志了吗?
&&& 恩格斯早就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人类的每次胜利,大自然都给予了报复,有些成就在第一步人是胜利了,但是第二步、第三步则被大自然的力量抵消了,甚至变成了负数。
&&& 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人类最早的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养育的,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留下肥沃的淤泥在岸边,才哺育了埃及文明。人们需要在洪水过后丈量土地,需要耕种收获时间恰当,于是才产生了数学、天文、历法、语言文字等,于是产生了社会组织、艺术建筑……今天埃及在尼罗河上修筑了阿斯旺水坝,形成了纳赛尔水库,洪水控制了,灌溉方便了,但一年一度洪水带来的肥沃淤泥没有了,上下游之间的鱼类通路断了,进入地中海的三角洲的有机质没有了,依靠尼罗河入海的泥沙有机物和特定的酸盐度生活的鱼类受到严重影响,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被侵蚀,集约灌溉使土壤盐分迅速上升。尼罗河灌区如同今天民勤湖区一样,如同今天中亚的咸海周围一样,碱大水苦,土壤的地下水被严重矿化,矿物质停止了流动,生命的迹象在消退。尼罗河三角洲的沙丁渔业垮台,咸海的渔业垮台,这抵消了大坝上面水库的新兴渔业。整个尼罗河流域因修水库造成的生态问题与得到的好处几乎打了个平手。
&&& 至于古浪峡水库,肯定扩大了水库灌区的面积,但同时到达下游的水更少了!最终的淤积会使水坝失去意义,到达下游的水少,那么肯定下游的生态、农业、社会等方面受到了影响。人们单一片面地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去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建坝修库,拦水截流,把河流的自然流动当作病态去治理,会产生很高的代价,而最终得不偿失,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继续讨论,这叫没病招病,再去忙活着治病。就像三门峡水库一样。
写在石羊河断流,红崖山水库干涸之际
2004年的夏天,一个让30万民勤人心惊胆寒,问天呛地的事件终于发生了:石羊河断流,红崖山水库彻底干涸,库底朝天。绿洲内外议论纷纷,省内省外电话邮件询问不断,地方到中央媒体连续报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寒彻透骨,明天的出路在哪里?叫人不敢思虑,无从回答。
&&& 1958年修水库时,就有“主修”“不修”之争。以唐德寿书记为首的一方力主修水库,认为可防洪灌溉,旱涝保收,利大于弊。而以民勤本地人县长李玉新(人称李扁头)为首的一部分力量认为毋须修水库,认为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民勤本沙地,东西是茫茫沙漠,中间有若干沙窝,洪涝灾害无从谈起,只要疏通河渠,有多少水也不会成灾,只会是绿洲更绿,草场更旺,六畜肥壮。历来民勤是农牧并举,当农业受灾生计受困时,广大的牧区有辽阔丰盛的草场,有骆驼牛羊的补偿。可在当时中国的大局势,大气候条件下,主修派最终占了上风。
&&& 在“备战备荒、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中,不修水库的声音逐渐暗了下来。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在修水库中枪毙了几个人犯之后,在八、九十公里外的小脚妇女也被发动起来,在肩挑背扛,在手推独轮车的咯吱声中,一座饱含了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的内容的水库,终于修成了。有了水库,控制了水的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扩大耕地、旱涝无忧地高产稳产了。
&&& 短暂的获利后,是长久的遗患。
&&& 遗患之一:在民勤修水库的同时,当时处在上游的武威县今凉州区也规划设计施工着一系列的水库:西营水库、南营水库、黄羊水库、……因为民勤有水库,“水够用”,雨季、丰水年,时时还要自惊自怕地“防洪防涝”。而后石羊河到达民勤的水量逐年减少。由5、6亿立方降到8千万立方以下,直至今日断流库干。上游分给下游的水由30%降至7%以下,直到民勤靠电力提引黄河水救急,杀鸡取卵超采地下水来维系生存。沙漠中的凝结水也向绿洲内部的漏斗区倒流过来,生态还用描述吗?
&&& 遗患之二:在这种控制水、粗放用水的传统做法下,武威凉州区耕地扩大,人口增多,用水增加,城镇工业生活耗水增大,上游的水也不够用,也打井超采地下水,闹水荒一年胜于一年。
&&& 遗患之三:民勤农区外围的沙地草场,直至内蒙阿拉善的草场失去地下潜水的渗补,植被枯死,草场退化,流沙四起,牧业基础被摧毁。
&&& 遗患之四:农区与沙漠之间的隔离带——民勤人精心维护了上百年的“柴湾”枯死退化。农田直接连接着流沙遍野的沙海,暴露在风沙口下。农业损失日益增大,成本加重。
&&& 遗患之五:时值今日,由于失去上游水的补给、中和、冲刷和稀释,从最下游的湖区五乡镇8万人开始,盐碱化从土壤、地下水逐年上移、扩大,必将吞没整个民勤,整个石羊河流域。
&&&&&&&&&&&&&&&&&&&&&&&&&&&&&
遗患之六:民勤重兴库区移民安置,过分抬高了地下水,使表层水和土壤因强烈的蒸发盐碱化。水库本身是平原型、淤积重、面积大、蒸发凶的违背水循环的不科学工程。违背了干旱区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合理相处的规律,肯定要受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
当初李玉新县长曾用卡车装着炸药和自己的棺材,去炸武威上游的水坝,然未遂,但问题就留了下来。他未必研究得透,了解得深,预料得早,但他凭着祖辈留下的传统习惯,凭着自己的直观感受,觉得事情不对劲,早晚要出事,出大事。这不,果然出事了,才短短40年。这么大的事一县之长不做主谁做主?负的就是这么个责。
&&& 解放前,对于十地九沙,非灌不殖的民勤,乃至整个西北旱区,水就是命根子,水就是一切的依据,上下游就为争水而诉讼闹到了朝庭上,人命案子也常出。也曾有“文公定案”等数不清的水案。在不可开交,血肉拼争下,利益平衡公众参与后,最后形成比较合理的上下游水分配方案,人心才定秩序才有。
&&& 解放后也有省水利厅的“三县分水方案”等决议,但合理合情合法地贯彻下来的话,问题也不会累积到今日这般惨状。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民勤本地人县委书记委玉琳,曾为水的问题上访北京,但人未到京,当时的武威行署就将处分下达:1、越级上访,2地方主义严重。老人临死也没想通,做了一身清时服装入土,放弃了火葬、家属抚恤等许多“优待”。从此,“上面”凡来人调查,“内情人”等没一个不讳莫如深,躲闪避辞,“双院士”级的人也只调查到外在的皮毛。现象是一样的,结论是一致的,但原因却始终“漂”在“外面”。从此之后,明哲保身的意识深入人心,言不由衷跟上跑,个人利益那才好,得过且过成了信条。不谈论不解决就没问题了吗?大自然永远是公正客观的,她每天都在说话,你装做听不见是装不过去的。
荒漠绿洲话“柴湾”
&&& 柴湾是荒漠绿洲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由天然植被经人工封育而形成的草灌结合的防风固沙植物稠密区,多在绿洲农业区与流沙交界处的地段。柴湾原系水草地,后由于流沙铺压,浸水后长起红柳、白茨等灌木蒿草,随着灌木的不断增多、长大,阻截了流沙,久而久之形成一个个固定沙丘。这些固定沙丘经长期封护培育,便形成了柴湾。数百年来,沙区群众把它作为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而苦心经营,形成沙漠绿洲地区的优良传统。
&&& 清末民初,为了封护柴湾,甘肃民勤风沙沿线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柳会”、“柴会”、“风沙会”、“风墙会”等管护组织,还有固定看护柴湾的人叫做“柴夫”,更有不成文的管护柴湾的乡规民约,采用罚粮和罚款的办法,严格管理,禁止任何人在柴湾内打柴、铲草、放牧。“柴会”、
“风墙会”每年农历9月或12月召开一次例会,对人或牲畜践踏、砍伐、放牧于柴湾“封禁区”者,进行“罚服’。“罚服”就是惩罚而且使之口服心服之意。例会这一天,凡犯有柴湾规章者自动前来交罚粮罚款;若有违抗不交者,则召集众人至其家,卷铺盖、拔饭锅、清家当等“抄家”以示惩罚。之后,受罚者再拿钱粮来赎取。“柴会”收入的钱粮除开支“柴夫”工资外,其余充公定存,取名“柴会公”。并选德义诚信之人专门管理,作为“生态保护”专项“基金”。
&&& 民国时,柴湾除严格封禁管理外,或引洪浸灌,或引用农田余水浇灌,促进繁育,并加以人工营造,植以白茨、毛条、红柳蒿草,使其逐步扩大。
&&&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将柴湾划分为绝对封育区、封禁区、半封区,加以管护,并采取飞播、人播育草、植树造体措施,积极封育柴湾,使长达200多公里,面积100多万亩的柴湾发挥了防风固沙,卫护农田的天然屏障作用。
&&& 柴湾在历史上的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据科研部门观测证明:红柳包、白茨包与流动沙丘链相比,前者能减低风速50%左右,增加相对湿度20%以上。植被覆盖度为73%的柴湾滩,地面积沙厚度达220厘米;69%的柴湾滩,地面积沙厚度达100厘米。一个高5米、直径4.5米的红柳包,其积沙量达2321.3立方米,而一个高0.5 5米,直径5.4—3.4米的红柳包,其积沙量只有10.65立方米。所以,当地谚语说“寸草遮丈风,流沙走不动。”
&&& 从今天生态学的观点看,柴湾是自然调整与人工爱护互相协调、良性循环的产物。它的植被主要是耐旱耐寒抗盐碱低耗水的低矮灌木草蒿类,而不是人工硬塞给大自然的耗水多的高大阔叶乔木;是自然能成活的,而不是人工额外不断浇水的;稀疏矮小的灰白绿是给你的第一印象。为了抗严寒抗高温抗蒸发,不可能绿的发亮青得碧你的眼。翠色欲滴隐藏在土灰色的外表之下,无边的森林在地表之下伸展。是边外塞上沙漠旱区天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人刻意造出的秀美山川、森林绿地草坪。
(地下的森林)
&&& 不幸的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在“以粮为纲”、在“备战各荒”的国内外背景下,在内流河上游无节制大修水库拦蓄洪水、下游无节制打井抽水扩大耕地面积,首先水源的利用成了不可持续状态:自然柴湾的封育、生长无以维持,灌木草类大量自然枯死消亡。柴湾的封育看护传统被抛弃。
&&&&&&&&&&&&&
机器、电力、机井水泵等技术手段在人类短期欲望的支使下,彻底摧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认为柴湾是“荒地”,是水、土、光、热资源的闲置浪费,人人都在想方设法利用所有“资源”先富、快富、大富。结果是今天的民勤绿洲岌岌可危。
站在大西河的干沟底上
&&& 从民勤红崖山水库边的黑山头下,继续西行,就到了连接黑山与红崖山的水库西坝墙,下面就是当日大西河的河床。走下坝墙,站在大西河的干沟底上,明显感到这里的地势比黑山东面的任何渠、沟、河都要低得多。可以想见,当年浩大的水势,冲走了多少沙石山体,刷出了宽大深低的河槽,自由欢畅地一泄奔向下游的绿洲沙海,投入大地的怀抱,支撑起绿洲草原的兴旺,育出了牛羊骆驼的肥壮,产出无尽的皮毛肉奶。
&&& 农业民族,农业生产,农业思维,农业文化,十分介意的是水流到了农田地还是野滩荒漠,水滋养了麦苗还是灌溉了杂草,这是生计全部的所系;而牧业民族,牧业生产,牧业思维,牧业文化,却并不介意水流向了何处,只要水流动着就行,水灌溉麦苗和滋养杂草那是一回事,只要自由的水哺育出辽阔的绿野就行;农业生产要水听从人的安排,服从人的意志,适时适量地乖乖淌在麦田庄稼地;牧业生产尊重水的自由奔流,根本毋须画蛇添足般地去征服水,战胜水,安排水,管理水,分配水。不说民勤的红崖山水库是农业文化中人的意志对水的安排,单说这脚下大西河的干沟大槽,就有道不尽人与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 水按照地球引力的作用,什么地方低就流向什么地方。而民勤的农业生产、农业社会到了一定的规模,却非得把水引过来。大西河自由奔去的下游两岸,是巴丹吉林沙漠茫无际涯的沙海,那里没有柴湾的阻风挡沙,种庄稼的人立不住脚,东面的新绿洲,四面有茂盛的柴湾庇护,狂风沙暴中人依旧可种地生活。因而大西河的水能否阻断折向东流,就成了民勤绿洲农业社会能否生存的唯一条件。每年在大西河口堵坝治水是民勤县长民勤全县所有人员的第一要务。坝成坝稳,那一年的民勤国泰民安;坝溃水泻,那一年的民勤人就四散逃命,饥馑遍野,一片凄惨。几番周折后,有些民勤人就转农为牧,入藉阿拉善的蒙古,取蒙名讲蒙语学蒙人,牧羊牧驼,从事驼道商贸,汉蒙之间的“异族”“另类”“异己”的界线渐渐模糊。
&&& 传说有一年水大势强,全县动员堵大西河口,柴草车辆,土石物料,男女老小,人山人海。用柳条树枝等柴草编的长长滚筒状的梢子,就像今天三峡大坝中的钢铁网框袋一样,能帮土石立于水中不至于被水冲光。数不尽的梢子有几十丈长,直径七八尺。县长组织好了物料人员,大伙儿血液涌上了发尖,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筋骨,都蓄积了最大的能量,准备决一死战。一声令下,人与水的较量拉开战幕,每个人都明白这是身家性命悠关的一切,不能有丝毫懈怠含糊的你死我活。大家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可巨大的水势还是把一方方土石,一个个梢捆,冲得无影无踪。无情的水卷走了人们最后的拼命一搏,吞没了大家最后的希望,水似乎在嘲笑着人的微弱,又我行我素向下奔腾而去。三天后在县长的死命坚持下,大家又准备好柴草土石卷土重来,在千钧一发之际,县长摘下自己的乌纱帽扔入水中,豁上了老命跳入刺骨的水中,以草绳系牢的身躯阻挡水的奔泻,群情激奋如火山爆发,十人八人,千人万人,入水的入水,堵口运石拉土,坝口终于合拢。那一年尽管水大,但庄稼还是种成了。大概中原的黄河流域,自大禹治水,自“以农立国”自“农本商末”自“汉人农耕”开始也就如此吧!
&&& 今天整个石羊河流域,从上中游到下游,人终于彻底地战胜了水,水的自由桀骜屈服在人的意志下,可人胜利了吗?人与水,水与人,谁听谁?谁尊重谁?
&&& 我站在这干涸无泪的沟底,举目问苍天厚土,也向您各位发出求助求问的呐喊:我们如何对待水,如何对待大自然?
民勤湖区的寨子 & &曾经草原的商业
&&& 在民勤湖区有许多以前的寨子,就是大户人家用夯土筑起的高大庄园,俨如一座城堡,巍巍峨峨,气势不凡,如同放小了比例的从前的西安城,北京城。只要城门紧闭,土枪土炮,防备森严,外面的土匪盗贼,面对这高高的厚厚的夯土大墙,想攀无望,想凿无望。里面房舍道路井然,里面的秩序正常,里面的金银财宝安然,集合在里面的远乡近邻男女老少放心。那时的社会绝没有公众安全,更没有110,行凶杀人盗匪横行如同今天的车祸一样,随时随地多如牛毛。
&&& &&&&&&&&&&&&&&&
本来湖区的寨子是很多很多的,三里一寨,五里一户,星罗棋布。有李家寨子、王家寨子、陈家寨子、刘家寨子……解放后土地改革,这些大户人家被定为地主富农,土地牛羊分了个光,房屋也住上了十家八家别姓的外人,金银资产被没收,有些不仁义之徒恶性不改被法办枪毙。寨子从大门到房屋建筑家什器用,分的分,散的散,均的均,高昂激动的均贫富的过程是多么的痛快尽兴淋漓尽致啊!拆、毁、炸,寨子到今天保存下来的没几处,有的连一丝痕迹也没有了,仅剩的又厚又高的夯土寨墙空壳也在“农业学大寨”中说是好肥料,层层剥倒,炸药炸开,黄土搬家运到了“过黄河、跨长江、三年建成大寨县”的农田。
&&& 解放前的民勤湖区,土地辽阔肥沃,这里地处石羊河的最下游,石羊河洪积了肥厚的沃土,没有任何截断阻死水流的众多的水库,最多是些土坝引水。石羊河一泻而至青土湖,自自然然,顺顺畅畅。
&&& 民勤湖区的农业开垦随着上游来水的减少,由大到小的各期湖泊的萎缩消失淤泥出露才进行着,祁连山的水流冲出山谷,流过武威平原,带着肥沃的细土,堆积在湖区,造就了湖区农垦的繁荣。解放前后的一段时期,支撑整个民勤的力量三分之二在湖区。肥沃的水土和毗邻内蒙阿拉善辽阔的草场,再加上石羊河水顺畅的下注,特别是地下水的渗流下潜,使得湖区农耕则无不可丰,畜牧则无不肥壮,成为富庶一方的宝地。
&&& 民国前的民勤叫镇番,这个名字是正统的农耕汉族文化的产物,说明民勤的历史上忽农忽牧且多半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其实这块地方就气候、地理、生态等客观物质条件也只适宜游牧牛羊骆驼。即便是东域的汉人自明清大量移来后,仍旧是农牧并举,牧业的比重在没修各处水库前占了大半的份额,其中得利最多的是骆驼的饲养。
&&& 当起始于康熙年间的晋商,走西口闯天下,突破“重农抑商”的桎梏,把内蒙外蒙、新疆西域、西伯利亚等的皮毛盐物与东南方的茶丝日用百货用驼铃的叮铛声联系起来,互通有无,把票号开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欧洲地方而利己利人利天下时,民勤的骆驼,民勤的骆驼客,民勤的商人,也走出了狭小的农田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
蒙古地方的皮毛是抗御漫长寒冬的最佳选择,民勤俗话说:“实话说上好听,皮袄穿上隔风(寒)”,并且皮毛是动物的胃消化人不能直接利用的粗草纤维后的转化物,决不像农耕的汉人,那养家活命的温饱粒粒如此辛苦丝丝如此精细,皮毛积累多了,必须有人来收购运出,否则只能生虫烂掉。蒙人要随水草畜群不断移动,放下也是累赘废物。蒙古地方的食盐是干旱气候下自然结晶的物资,多得永远采不完,随采随生,是地球上物质循环中因干旱而被静止的东西,需要动起来,流通起来,构成物质的动态循环。蒙人的主食是肉奶,寒冷艰苦的地方只有肉奶等高能量的食物造就出强壮的体魂才行,但仍需茶米面的去腻消食中和调济。蒙人主要穿皮,但夏天仍需单薄的布衣,蒙地冬天寒冷,人烟稀少,需要烧酒(白酒)御寒、活血、激情,精神生活的调节需要烈性的酒精刺激。其他日用百货自身不产,必须依靠商贸从外界输入。所有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然顺畅,那样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资本财富的积累是仁义道德的,是取之有道的。大家听听解放前阿拉善的一些买卖字号的名字:“祥泰隆”、“永盛合”、“兴泰合”、“兴泰隆”、“永顺和”………但整个国家的政局大背景是自给自足的农本商末的宗法专制农业经济,农业政治、农业文化,农业思维,这使得湖区发了家的商人们重新倒回到“本业守财”的老路上,自始至终他的意识中认为商业是暂时的手段,不稳定不可靠的飘零,归于农本的家才踏实才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于是在外经商,在内蒙阿拉善巴音衙门街上做买卖的,便把金钱运回老家,,在一方水土宝地上置田置地,高筑墙、广积粮,试图荫庇子孙。筑起一片片寨子的由来便如是。
&&& 解放前民勤湖区的许多人,虽说也是汉人,但却只知道阿拉善巴音街上,却不知道有个民勤县、镇番城;只知道内蒙草原,却不知兰州、张掖、武威、酒泉;只知道定远营、王爷府,达里扎雅王爷。反正动不动就往内蒙草原上跑,因为到了草原上能活命……能养家,能致富(就是今天民勤有30万人,在内蒙的民勤籍人在100万左右)。
在没有公路、铁路、汽车、火车的年代里,草原上的骆驼,一头就能承载着五百多斤的货物,往来于沙漠戈壁和一马平川的草原,通有无,积财富。晋商的富,平遥城的金砖银山本应开启中国历史的新面貌,民勤湖区的寨子也是那种龟缩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
&&& 农业文化、农业思维,“以农立国”几千年的中国,在王朝安定之后,无不以兴修水利,扩增人口,开荒扩耕为首要之急,以图丰衣足食,温饱富裕,天下太平。从大禹治水到关中平原的郑国渠,从都江堰到左宗棠在塔里木的水利农耕,从清末的蒙荒放垦到新中国在三北地区的农垦屯耕戍边。民勤修水库,河西走廊修水库,西北干旱的内流河修水库,是以扩垦开荒、扩增人口之需为目的。所有这些与历史上的东西一脉相承。农事兴、国家富,江山牢,历史的画圈一幕幕重演,一切的一切都用不着再分析了!
可世界变了,中国必然要有新的东西,开创新的道路。努力吧!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息的动力源泉。
鹰祟拜、龙图腾和荒漠化
&&& 草原民族祟拜鹰祟拜狼,而农耕的汉文化却祟拜龙。鹰是草原的保护神,狼是草原生态平衡的维持者,鹰和狼启迪了草原民族的精神,慰藉了牧人的心灵,历史上的“狼烟”“狼主”“狼子野心”皆源于此,鹰祟拜狼图腾附载着不尽的祈愿,使草原上的人天慧早开,天眼洞明,在流动中在游牧中在开阔的视野中,悉数尽知人的行为如何与天、地保持息息相通。龙是农耕的汉民族的图腾,龙主管水,龙能够从“上面”从“天上”决定长城之内400毫米降水线以内的农人的劳作是否有效,是否风调雨顺,是否丰收温饱。“龙颜不悦”时,旱灾、水灾、虫灾便会从天而降,那些瘦骨的,终日辛苦的,被固着在有限土地上,视野有限、精神有限、关注有限、能耐有限的农人们,只好眼巴巴地走向饥寒交迫、饿殍遍野。“龙颜大悦”时,天降甘霖、风雨适宜、温饱丰收、老小欢喜。农耕的汉民族需要龙,祟拜龙。龙掌握了农人的命运,龙延续了雨热同季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汉民族五千年绵绵不断的农耕历史。龙与中国的文化、与专制的皇帝、与中国人的政治历史精神世界须臾不曾分离。龙从生产生活的实际“形而上”成了一种图腾,一种祟拜,一种符号意义。正如马克思说的,龙在中国人(农耕的主体汉民族)看来,决定了人的命脉,从“上面”给了人“雨水”。人们需要龙。因为太阳能产生的热是周而复始的,太阳直射循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是恒定不变的,水的适宜才是关键的决定性条件。农耕的汉民族走到哪里,便把龙王庙修到哪里,把龙文化带到哪里。
&&& 汉民族农耕文化、生产生活一旦越过400毫米降水量线,北上蒙古高原,外出陇右,遍布河西,西出阳关,跨过长城,直达青藏地区、天山南北时,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一个无法逃脱的命运,一个无法抗拒的力量出现了: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耗水量远远大于补给量,水的耗干文化的死亡荒漠化的出现便成为必然。游牧文化听从了自然的昭示,逐水草而居,吃肉穿皮喝奶毡帐、粪火天葬,无水草我走。农耕文化拼命治水、引水、耗水,衣食住行、丧葬房舍宫殿无不与大自然对着干,树伐了,山秃了,水完了,碱积了,沙来了,水土流失了,人只好干瞪眼。九寨沟的九个寨子如果是农耕的汉族寨子,恐怕今天的人们早就见不到如此面貌的九寨沟了。
2000年前的汉武帝曾开拓农耕的疆域,也曾发“轮台诏”以“罪己”。正是关外骑马的八旗子弟才奠定了今日中国生存发展的基本空间,是汉匈300年的战争,西去的滚滚人流摧枯拉朽般灭亡了没落的罗马帝国,兴起了基督教,拓展了人类的视界超越现世,丰富了精神的内涵,才有了科学的母体。也正是英国、尼德兰的农本经济中的畜牧业,才摧生了近现代社会的经济特质、物质文明。汉族的农耕明朝,收缩在长城“边墙”之内,试图靠一堵墙永葆江山,而吸纳百川雄才大略的康熙,不修长城照旧能巩固治理出一个强大国家,而一旦朝气勃勃的状态被“农化”、“汉化”、“龙化”,失去一种由内在外在的“张力”所产生的进取状态、青春活力,便被“腐化”、“软化”成堕落枯朽状,便再也无法自拨,回天无力。历史进入有名的“轮回”状态。剩下的只有生态、资源的无尽消耗,水、植被的无尽消耗,只有自然走向荒漠化。这便是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的“停滞”、“死亡”。高耗资源,高耗水,造成生态的退化和精神品质的退化。
&& 俱往矣,逝者如斯,一切只不过是物质、能量的流动,今后的路应该是“多用光、少用水”。因为家底薄,我们只有节约、高效着用。幸亏我们出了“科学的发展观”。
对农耕文化五千年治水史的反思
中国的地理位置处在欧亚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的季风区。这个季风区的最大特点是夏季受西太平洋副高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吹来暖热湿润的气流,与西部北方的冷空气交锋,降水多植物生长旺,冬季则受大陆高压西北风干冷气流的控制,在光热南移的同时,水份也少。这只是一个大趋势,实际是季风气候下夏半年水热配合对植物,尤其对人工种植的庄稼农作物的生长,水热的配合并非均匀适量,恰到好处,水的变率非常大,洪涝、干旱、严寒酷暑、梅雨、伏旱、霜冻、干热风、沙尘暴就是表现。因为影响季风的因子有大气环流、洋流、气压、海陆分布、地形高低等各种复杂的多变因素。
&&& 受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决定,中国季风气候下的天然原生植被更具有耐旱、耐涝、耐寒、耐热、抗冻、抗逆性强的特点。季风到来的早晚,季风规模的大小强弱,季风退去的早晚快慢,自然选育了中国各地野生植物的优良品性,千百万年的生物进化使得中国大陆的野生植物在干、冷、旱时一片枯黄凋零,光热水足时立即生机勃勃。在东部的湿润区,从东北、华北到江淮、江南、华南是这样,在从东往西的水份递减带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历来人们常说:“雨热同季”,这正如“地大物博”的说法一样,只是一种大形势,对于生长着的生物个体生命,对于植物庄稼,太阳当头照,季风环流变化了,一周不见水,一月不见水,三月五月不见水,“雨热同季”的概念就是笼统空泛不着边际啦!从东往西看草原带、荒漠区的原生植物,在寒旱的年份、季节、月份里,死黄一片,毫无生机与希望,一旦季风使得水热的配合好转,立即返青,突然冒出长高,种群更杂。处在西北干旱地区的一年或多年生植物,那怕是很少的水分,几天的时间就能使它们迅速生长,还有好多野生植物根本就不靠籽粒繁育,进化成以地下走茎或根茎无性繁殖——它知道环境与机会给它的条件,它懂得如何保存延续生命。
而把湿润区的植物移到干旱地区,照传统粗放的方式生产同样的干物质、收获种子,将几倍几十倍于原生地的耗水量。地下部3—8倍于地上部,甚至30倍于地上部的原生植物被人工灌溉的浅根植物代替,将付出巨大的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的代价。这就是中国农业开垦生产的单一籽粒食物系统的代价。那些旱区的农业垦殖活动,从古到今无不以失败告终。从来一说到农业,就只有开垦开荒的农业生产,草畜业就是耕地的牛,凡与这不一样的,就是另类异己,被排斥、逐远、否定、改造。“天朝大国”积累了深厚的排斥、封闭、自给自足文化心理。
&&& 草原文化适应了中国这种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天然植被生态特征,赶着牛羊驼马追逐水草,游动轮牧,利用粗草茎叶组成一个食物系统、能量流动系统,并形成了一个文化系统。历史上草原文化首先不开垦而是人移动,移动的人不除去原生植物,而是遵从了自然的节律,不断到遥远辽阔的天边寻找牧场,敞开胸怀接纳了被农耕清除、排斥的原生植物,坚决反对汉人开垦、打柴、伐树。汉人觉得牧人懒,不勤劳,老飘忽不定,草原人认为固定的汉人才懒,才是罪过滔天,看到听到某一处地方汉人在开荒、掘地、堵水、修渠、打活柴、除草根,像在割自己的头颅般心疼。草原上的原生植物不但更耐旱耐盐碱抗风沙寒冻,而且干物质中储藏的营养矿物更多更全更益于强健的畜和人。
今天,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南水乡,河道湖泊密如蛛网,被称为鱼米之乡,可比天堂。在五六千年前,华北平原又何尝不是水乡泽国,到处森林湖泊湿地呢?传说中大禹治水的范围,在今天被
称为“华北平原”的这一地域,从燕山往南,太行山脉、渭水谷地往东直到大海的大片地区,每当雨季,往往洪水泛滥,一片汪洋恣肆,河海湖泊漾然不分,好比今日的亚马逊地区。大禹率众挖渠引水,导水入海,洪水不再泛滥,始有良田沃野千里,以致功彪万代。自大禹之后,他的儿子启依势集权,中国开始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历史。
&&& 实际上从大禹治水到东汉明帝时在黄河上筑起人工河堤,黄土高原,塞上草原人口加密,大量开垦农耕,到古都开封被一层又一层的泥沙淹埋,城上落城,直到今天退耕还林还草为止,是在中国北方人类干预自然生态的恶性循环阶段。这一阶段的主题是排干沼泽湿地,消灭草原湖泊芦苇荡,然后开垦造田,农耕炊烟繁衍生息,伐木辟地修房盖殿、柴薪棺葬、谷物桑麻棉纺的一整套农耕文化。而就在这期间,自汉高祖刘邦时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文字记载的沙尘暴,这一切是孤立偶然的吗?
&&& 这不是彼此无关的,而是必然的因果关联着的。
&&& 今天位于华北平原的微山湖、白洋淀等,是人类征服自然生态时的幸存者、漏网者,正如《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是幸存者一样。人类排干沼泽湿地,把大河泛滥时予以回旋的冲击泥湾改造成农耕灌溉平原的结果,在短期得利的背后是长期隐留的祸患,导致的结果是气候失去了调节,加剧了干旱化。更何况在最近一万年以来这一历史时段,大西洋上的洋流发生了巨变:墨西哥湾暖流不再从亚速尔群岛往东,吹过南欧、北非和西亚诸地,而是直向北极,北半球的冷高压从北极逼向西伯利亚、蒙古高原,欧洲转暖,气候温和多雨,东亚转向干、冷呢?
&&& 所以蒙古高原上一次次生态恶化。单位土地面积上供养力下降后变成游牧民族的人类,他们赖以生存的纤维粗草越来越短小稀疏。而从东南方黄河冲积地开始的以消灭湿地森林为主题的生态恶化圈,从中心地带向四周扩散辐射。黄河筑堤,导水入海,沼泽变农田平原,黄土高原的森林植被被人为蚕食,越加剧了干旱化,越加剧了旱涝灾害,加速了黄河变为害河的程度,人使大地贫困,大地使人贫困。
那饿殍遍野水中冰尸,那只专心于君臣父子人伦秩序的正统学说,那瘦骨的农人与“雕虫小技”的“匠人”的无足轻重,“官本位”的信仰——伪道没落的专制秩序崩溃后,在政治上按“黄氏定律”循环的同时,生态上也再度开始新一轮从中心向周边地区的掠夺性干预。赖以支撑文明的生态物质基础被耗损减弱,政治与生态同时演示着“熵理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下江南”,“走西口”,“闯关东”,“出南洋”的木质所在。马克斯?韦伯称为“静止态”。
&&& 在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关系中,人口南移、文化南进是中国历史的突出特点。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北方的资源耗尽,密集的人口能够征服南方湿热的森林沼泽时,一方方稻田代替了森林沼泽。翻开中国浩如烟海的史书,尽是人是人非的恩怨情仇,研究自然科学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最擅长的是人事运筹,人伦政治。黄河流域农耕文明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生态资源耗尽,自身走向“黄氏定律”的没落衰败为特征和以北方游牧草原的生态危机导致游牧民族一次次骑马如风南下,注入新的活力,同化汉化后又再次衰败为轮回特色。炎黄后代的脚步移至岭南百越,客居异乡辗转南洋海外。直至西方海洋文明兴起方告一段落。
单就贺兰山以西的干旱区而言,从民勤绿洲的潴野泽、额济纳的居延海到塔里木的汪洋大河、汪洋大湖及其所孕育的古代绿洲、文明遗迹,又是在几千年的人类干预自然的恶性循环过程中逐渐干涸、退化而衰败、消亡在茫茫之中。正如巴比伦的文明到复活节岛的文明一样,耗尽了文明赖以存在的自然资源,文明死亡。也正如罗马俱乐部及“宇宙飞船”经济理论。
&&& 人的退化,才造成自然的退化。
&&& 人的沙化,才造成自然的沙化。
&&& 人的恶化,才造成自然的恶化!
&&& 农耕时代的田园开垦,漫灌耗水,仅仅是人力畜力为动力能源的,和工业化时代的机器动力能源相比,能力有限,程度较浅,人口的数量在传统的医疗卫生条件下,增长并不快。尽管这样,那蚂蚁搬家、春蚕食桑般步步为营的人类农耕历史所遗留的今貌,使我们不敢回顾这样一个场景: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西北高地,又该是怎样一个面貌啊!商代的青铜器、玉器上有大象的造型,那肯定是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动物,决不是凭空想象的工艺,河南省简“豫”,半边有大“象”,甘肃地界上有鹦鹉。那温暖湿润、林深兽多的样子,绝不同于今天的田畴纵横、人山人海、山秃池干、黄沙四起的不可持续状态。而那时欧洲大陆却是冰川茫茫、雪野千里、寒彻透骨,文明刚刚在爱琴海四周发育。
&&& 自从两汉与北方匈奴游牧帝国的战争取胜后,扛着犁头的农人把引水修渠、大水漫灌、农耕谷物的饮食习惯,桑麻棉纺的衣着习俗及无后为大、重男轻女、人多福多、棺板厚葬的农业社会的一整套与自然生态紧张矛盾的文明推进到了曾经是依自然水草的长势游动不定、吃肉喝奶穿皮、粪火天葬的那与自然生态相对较协调的游牧地带的西方北方。农耕代替游牧的直接后果是生态资源的迅速消耗,好比是一团湿衣被人展平晾晒开来——水资源很快被耗竭,本质上是太阳能资源再无法转化、利用、固着。不要忘了这是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蒸发大的自然旱区。只有水的蒸发参与了太阳能的生物质能化转化,有了生态植物的固着、贮存太阳能,人才能够立足生存在旱区。
&&&后经隋唐明清直到今日,农垦灌溉的庄稼地终于从渭水之谷向排干沼泽后的东方冲积地推进的同时也向西北上挺进黄河上游、河西走廊、蒙古高原和天山南北。正如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庄稼汉把拖拉机犁头开进咸海周围中亚沙漠一样。汹涌的人流加上工业化的动力机器手段,在欧亚大草原,那与农耕相比与自然生态更和谐的游牧文化被农耕文化逐渐消灭,灌溉农业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地方。结果是从东往西,最后科尔沁草原到伏尔加河下游的大片地区,终于改变了自然景观和地理名称,成了科尔沁沙地和中亚荒漠。欧亚草原在自然与人为的重压之下,草地越加矮小稀疏,风沙越加猖狂。
&&& 假如元代那个叫耶律楚材的人不去出那个计谋,黄河流域到现在仍旧是牧业为主,那么中国北方就是南美洲拉普拉塔河流域的潘帕斯——生态灾害轻得多。
&&& 中国大陆尽管处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和最大的大陆之间的季风区,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导致的气候具有大陆性和季风性的突出特点,生态的脆弱性先天具备,但在这里强调的是在自然界本身的温暖、湿润、清爽、风调雨顺与寒冷、干燥、酷热、旱涝频发的两种力量的抗衡中,从古到今人的活动加入了哪一方的行列?替哪一方加了油助了阵?今天,仍留下能呼风降雨的“龙”的图腾,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的内心渴望着雨、水、江、河、湖、海的润泽。结果让一个人钻了空子,他发动一帮笔杆子说自己就是“真龙天子”,这个人就是与专制、特权、生态资源的最大消耗者相连的“皇帝”。
&&& 人类把河流完整的生命体系——森林、草原、沼泽、滩涂、湿地、湖群砍伐围垦填埋,居为自己的家园,只给河流留下一个人工修筑的窄窄的孔道,加剧着干旱、洪涝。这种情况,在季风显著、降水变幅大的夏季处在干燥副热带高压区、冬季大陆冷风扫过的地区尤为突出。当河流以洪水、断流等旱、涝灾害警告人们、表现自己的特点、声张自己的声音时,短视的人类,以自己为中心,无视客观的存在,再次去“治理”河流,农耕的中国历史五千年,朝朝代代何曾中断过治河治水筑堤修坝?从黄河治到淮河长江,水道本身的规律与人的活动并未达成和谐,反而是越治越险,越治越害,越抗旱越干旱,越抗洪越洪涝,越治风沙,风沙越狂。一把把利剑高悬中华民族头顶,一次次灾害越来越凶,一次次损失越来越大,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在大自然的报复下,精致起来的人变得越来越脆弱,唯独没有一个“退”字。
&&&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茅塞顿开。退耕还牧还林还荒地,退农还湖还泽还水道,退人还荒野还湿地还滩涂汊道。尊重自然的节律,留给森林草原河流和整个大自然充分的活动空间,主动地早退、多退、快退、大退,让自然生息,人才可生息。恶梦方醒,明镜高悬,机不可失。
&&& 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色文化成为主流之时,就是可持续发展之日。
民勤县城的上下水
&&&&&&&&&& 作者:柴雅琴 & & (柴尔红之女,小学四年级)
&&& 在我们民勤城东北面的沙漠中,有一片地方非常臭,从那边的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大家无不掩鼻快行,迅速通过,以便躲开刺鼻的恶臭。这里就是整个民勤城所有的平房楼房生活污水工业下水排出汇集的地方。
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叫潘臻,他家就住在那儿。或许是因为水污染,或许是别的原因,反正他的身体不好,脸色灰黄,走路说话有气无力,经常得病,隔三差五就去看病,学习受到影响,这次期末考试又没参加。因为家里困难,他们借宿在污水站的房子上。我想:就说他的瘦弱疾病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但这种恶劣的环境对他疾病的治疗,身体的健康成长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 为了搞清楚民勤城的上下水情况,这天,我的爸爸带我来到了自来水公司调查。
&&& 原来自来水公司在南门外有3眼取水井,光白天抽就足够了。后来,城市人口多了,楼房也多了,用水量也大了,白天黑夜不停地抽,还是不够用,就在沙漠公园附近又打了3眼井。到了2003年,民勤县城的平房上也压上了下水,家家户户有了水冲式厕所,我们家也不例外。自来水公司的六眼供水井昼夜不停地抽,到了夏天需水旺季,楼层高的人家还是吃不上水。我大姨家住在四楼,到了夏天,拧开水笼头动不动就没水了。去年秋天,自来水公司在裴家园子东面又打了一眼三百米的取水井,七眼水井暂时够用了。不知再过几年,水又不够用了,又得重新打井取水了,地下水光抽不会干吗……
&&& 这些水用过后就变成了脏水污水,通过下水管道通到县城东北面的沙漠里,未经处理,任其自然渗漏蒸发,弄得臭气薰天。
&&& 刚开始,污水的量很小,问题也不严重,后来污水越来越多,并且有的人家利用污水开荒浇地,散发着刺鼻臭味的污水流到了棉田庄稼地。这些臭水庄稼地逐渐把民勤县武警中队的营房也给围起来了,武警叔叔们臭得受不了,多次反映这个问题,但至今没有解决,还弄得大家不欢而散。那些庄稼人怎么吃?种出的甘草等药材是治病的,还是致病的?想起来真让人恶心发呕!
&&& 我爸爸说,污水得处理净化,也可建沼气池等,使它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还可以重新规划城市,小集中,大分散,城市与农村结合,建筑与绿地紧邻,粪便直接进地,庄稼地就同时是城市的公园绿地,少用水,少污染,走生态化的道路。
&&& 民勤县城的上下水,这真是一件恼人的事!
民勤的水 北京的水&德国的水
民勤在遥远的西北,在甘肃河西走廊偏居一隅的茫茫沙海中,这里的水快干了。地下该有水吧!是有一点,但潜水泵深水泵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抽。抽取淡水,浇地蒸发,盐碱析出,土壤水体就一天天矿化,水位就一天天下降。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也缺水,地下水位下降,湿地萎缩,干旱化加重。北京可调动全国的力量南水北调,输水入京。北京离海近,属季风气候区,一旦东南方的水汽与西北方的冷气流交汇,便会大雨倾盆,大雪纷飞。每逢大雨,北京遭了水灾:行人阻在雨中,汽车没入水中。北京的下水道口,一个一个的水龙卷不停地旋转着钻入地下,珍贵的降水跟污水混在一起,不知到了何处?又如何处理?耗能了吗?利用了吗?可还是吞咽不及,水患成灾。从民众、媒体到国家领导人都关注着首都的水灾安全。
&&& 德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富国,也是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下降水丰沛的国家,可这个钱多、水多的国家,对待自己的水却特抠门儿。德国的城市好多房顶要么是集雨(雪)场,就像中国甘肃定西搞的“雨水集流工程”、“母亲水窖工程”,汇集的降水,或浇园灌树,或厨洗沐浴冲厕家用;要么房顶就是一块草坪果园种植园,立体绿化的房顶冬暖夏凉,节能降耗,环境优美,空气洁净,热岛效应缓解。德国的公园、马路能不硬化的尽量不硬化,枯枝落叶粉碎后铺地,改良土壤,下雨下雪降水后就能涵养水份,渗补地下水,到处是一片葱绿。土壤、水体、环境、空气走向良性循环,资源能耗降了下来。据说是到处碧水绿茵。德国人经常在算他们的水账:工厂用了多少水,农业用了多少水,城市用了多少水,什么地方的水循环利用不够,什么地方的水本可少用结果却多用了,什么地方还可以节水降耗,可谓处心积虑,深挖细究,用尽了心思。
&&& 像个暴发户似的粗陋的我们,刚睁开迷朦的双眼,滴溜溜瞅着发晕的外界,急着致富,急着发展,可要做的水文章太多啦!
& &&&&&&&&&&&&&&&&&&&&&&&&&&&&&& 会员间通信—柴尔红致敬一丹
&&&&&&&&&&&
&&&&&&&&&&&&&&&&&&&&&&&&&&&&&&&&&&&
&&&&&&&&&&&&&&&&&&&&&&&&&&&&&&& 2002128
亚洲最大的人工蒸发器
小学数学课算出惊人生态账
(柴尔红&原发日《中国青年报》)
我是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的过程和身边的科学。上“体积”这堂课时,我带上学生去了民勤红崖山水库。
水库的蓄水面积在15平方公里到25平方公里之间浮动,平均以20平方公里计算。我引导学生查资料,得知民勤水库多年来平均蒸发量是2600毫米左右,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10毫米,每年纯蒸发量2500毫米左右。然后,我领着学生计算出水库的年均蒸发体积:面积×高=20平方公里×2.5米=20×1千万平方米×2.5米=5千万立方米。这样,若以总库容1.2亿立方米算,每年近一半的蓄水被蒸发;若以“兴利库容”9000万立方米计算,则多半蓄水被无效蒸发。
民勤引黄工程的年调水量是6000万立方米,而仅水库本身的年净蒸发量就是5000万立方米。学生和我一样震惊:这是多么粗放的利用,多么不科学啊!民勤红崖山水库,这座号称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同时也是蒸发量最大的水库。每年有5000万立方米左右的水没有发挥任何效益,没有参与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利用,也没有参与生态植被的光合作用,就白白被散发到空中去了。
老师学生共同思索:这一座水库是这样,再往上游还有大大小小若干水库,再算出它们的生态账,那样整个西北干旱地区的水库要丢失多少水资源啊!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率专家组来民勤考察水资源与生态问题时说,过去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流河洪水与下游生态之间的依附关系,在塔河、黑河、石羊河等内流河的中上游兴修了一系列拦蓄洪水水库,不恰当地扩大人工绿洲,片面引水垦荒,结果几十年后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中央的调整干预下,塔里木河、黑河先后连续几年在中上游忍痛下泄放水到罗布泊、额济纳,使得下游地区地下水得以补充回升,湖泊重新注水,植被恢复,鸟兽身影重显,取得明显生态效应。而位于石羊河流域的民勤地区却由于历史遗留的人口与水资源问题沉重,解决起来非常棘手。
既然水库蒸发量大,下游生态问题严重,为何不开库泄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位呢?要放水就得收水费。广大用水农户无法交付高昂的水库水费,水利水管部门收不上水费就不开闸放水,更不会把库里的水下放给“闲滩空地”去“白浇”。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了:水库的水圈起来白白蒸发着;农户用潜水泵大量超采有限的地下水,竭泽而渔;更别说用水粗放,居民、城镇、工业用水浪费,污染严重,循环利用不够。结果是水位下降,植被枯死,风沙狂吼,生态崩溃。这种荒漠化是立体的: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一齐枯竭。
实际上,由于黄沙反射了太阳辐射,沙粒又阻隔了地下水沿毛细管向地表的蒸发,防止了盐碱化,蓄积了优质淡水,一片沙漠就是一座地下水库(拉沙压减,耙地碾压,用沙保鲜果蔬都是同样的道理)。沙漠化以自然的眼光来看,正是大自然本身的一种调节,是水的匮乏产生的自然现象,是由水资源的过分消耗而产生的补偿水源的一种办法。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正是自西汉的农业引水灌溉垦殖开始的。漫漫几千年,游牧民族赶着牛羊追逐水草,水美牛羊壮。而引水浇地、垦荒繁衍,使水蒸发消耗散失越来越快。2000年的耗水农业不仅祁连山的冰川雪水失去对内蒙古西部的潜流滋润,而且使河西走廊肥沃的绿洲也埋入茫茫沙海之中。
原先大自然形成的沙漠是地球大气、大洋环流和生态演变的结果,人工无法也不需改变,可由于人的不科学活动,特别是水资源的过分消耗而产生的沙漠却不能怪沙漠本身。
 & 地处内陆河水系下游的甘肃省民勤县,曾因有了红崖山水库的蓄控,丰水期、丰水年总能有“用不完”的水,但这毕竟是以人为中心,狭窄的、急功近利、忽略自然生态平衡的视角来看的。基于同样的眼光,地处上游的武威市凉州地区也接二连三地修起了水库———西营水库、南营水库、黄羊河水库等等,成串的水库终于截断了民勤的水源。上游的人口增加,耕地扩大,城镇工农业用水增大,以至于民勤人用水从50年前的5亿立方减少到现在不足3000万立方。今天,注入下游的实际是武威城区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恶臭熏天。红崖山水库已是一个污水盆、下水池。
&&这堂“体积运算”教学课,拓展了学生们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抓住了每个同学的心,他们急切地想去关注了解更多的东西。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学生说,数学课太有意思啦!
而我这个教师由此想到的却是,面对大自然,有时不是你去“干什么”,而恰恰是“不干什么”倒好一点。近现代科技手段造就的人口、耕地扩张,载畜量的扩张,使得西部北方很多地方寸草难生,又能再出多少皮毛?这或许正是西北干旱区的问题症结所在。
河西走廊的人工蒸发器
河西走廊的水
(原发2006年《丝绸之路》杂志)
当你乘汽车或坐火车经过河西走廊,常常会看到一座又一座的桥涵从你脚下闪过,桥涵的上游和下游是鹅卵石铺底的扇形河床,无论旱季、汛期,这些河床总是干涸的。这些公路桥铁路桥总给人多此一举的感觉。那些终年不浸水的鹅卵石像死僵的鱼堆,又像恐龙蛋的化石,永远地僵死在河床上。假如此时你是一位对水感兴趣者,溯势而上,到了某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找到一座又一座的水库。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库把流动的生机勃勃的水截断,控制在某一处,烟波浩淼着。&从民勤的红崖山水库到敦煌的党河水库,从银武威、金张掖,到油玉门、钢酒泉、镍金昌,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无一例外都遵循了“上游挤下游的水,下游挤生态的水;工业挤农业的水,农业挤生态的水”这样一个通则。因为上游的水库截断水源后,下游地区就打井抽水、打井超采,几十米、几百米,潜水泵深水泵。本该流入下游滋养植被固定沙丘,涵盖于沙漠中的淡水大量被透支。沙漠下的水,成了农业灌溉的补充水源,向绿洲区、向农灌区的越来越成无底洞的漏斗回流。机井、电力、潜水泵、水渠在地表流;地下水在看不见的地方流。结果一个可怕的盒子被打开了:当河西走廊、阿拉善的狂风沙暴卷到省城兰州,卷到华北华东,飘到朝鲜日本,浮到夏威夷北美大陆时,在军事安全、恐怖威胁之外,多了一个“生态安全”的术语。
&&& 民勤的红崖山水库,这座号称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如果我们以它的蓄水面积乘以民勤的年纯蒸发量,再考虑到它南部被过分抬高的地下水位的毛细蒸发和北部渗漏出的明水海子的蒸发,它的蒸发量是令人吃惊的。高达五六千万立方米以上的蒸发量是彻彻底底的无效蒸发,是既没有参与工业城镇的循环利用,也没有参与农业和生态上的光合作用的无效蒸发——一去不回。原因就在于它是开放的、平原型、蓄水浅、游积多、面积大、蒸发凶的水利工程。同样的,敦煌的党河水库,在灌溉敦煌绿洲,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自身的无效蒸发也是惊人的。它的修建是使包括月牙泉日益枯竭在内的敦煌以西沙漠扩大、植被枯死、流沙四起、生态恶化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 河西走廊的农业是高耗水大户,80%以上的水用于农业灌溉。50多年来,占甘肃省70%以上的商品粮的产出是以粗放的高耗水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生态代价取得的。在农业和生态学上把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水的蒸发叫有效蒸腾,不参与光合作用的水的蒸发叫无效蒸腾。河西是天然的旱区、极旱区,也就是说这里的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在这种地理的人们还无力改变而只能适应的自然环境下,用于农业灌溉的水在目前的方式下,真正参与光合作用的有效水是多少呢?大量的水被渗漏蒸发,渗漏的水还有循环的机会,只是增加了提用的成本费用,而蒸发的水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 在金昌市北面的戈壁滩上,有一个巨大的污水沉淀池,大量的工业废水在风吹日晒蒸发沉淀,以防止对下游水体土壤的污染,可这里的蒸发也是一去不返的。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净化处理再利用呢?要知道金川公司是挤占了大量的农业用水和下游用水的。要是没有金川公司,流入民勤的东大河的水不会被截引;金川河的水会流入下游的昌宁、昌盛。供金昌市使用的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大河水库,那里的蒸发照旧惊人。&
&&& 河西走廊的水源于祁连山的冰川雨雪,而冰川雨雪靠高山草灌松柏涵养。祁连山上的松柏曾经被大肆砍伐,变成农业垦殖的房舍栋梁、楼宇琼阁、柴薪棺板,再也无法恢复到古代密林森森、冰川累累的状态了!山丹军马场的草原曾经被拖拉机的犁铧开垦成油菜麦地,刺眼的光、强烈的热,即便是高海拔地区300~400毫米的降水,也还是无法阻止补偿热的蒸发。北大河飞泻而下的清流,被酒钢公司截流引用。黑河中上游的大小水库更多。假如是一个个封闭的用水系统,是循环利用的系统,其间的损失只相当于古代自然河面的蒸发量的话,并且农业灌溉的耗水量达到一个极其接近于光合作用的有效蒸腾的需水量的话,那么,东西弱水、居延海就会四季水常流,即便有再大的风,河西走廊、阿拉善也不会扬起那么多的沙尘。疏勒河、党河流域也达到同样的用水效率,那么谁又能断言,罗布泊不会有东来的水重新注入呢?&
&&& 河西走廊的水和祁连山的矿产资源一样,毕竟是有限的,是一个不断减少的常量。当资源的消耗因为采用了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而使一去不复返的损耗日益下降,那个常量不减少或减小的速度更慢时,这才叫可持续发展。如果河西走廊的水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那将不但具有全国意义而且更有世界意义,是当代世界真正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是真正的最后的绿洲。相反,如果任高耗低效、原始落后、粗放野蛮的用水方式继续下去,恐怕有朝一日,甘、新、蒙各处的沙漠会连在一起,往西再接中亚沙漠,那么,从科尔沁到伏尔加河下游,一系列连贯相通的沙漠将取代撒哈拉沙漠,成为世界第一沙漠
47亿&再助蒸发
圆明园不衬了 石羊河要衬砌
---第三只眼睛看《规划》的投资方向
(《规划》即国家投资47亿的涉及甘肃民勤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1、输水渠、河道整治、渠道衬砌等水利工程,都沿续了50年代以来传统的工程投资思路,实际的结果是越建工程越远离了修复生态,退还欠账的初衷。有二句通俗的话:越没水越衬砌,越衬砌越没水;衬砌水渠是阴湿房皮种庄稼。去年(2008年)的人代会上,总理在会见甘肃团时也说:我们用水泥封实了渠底,对周围的植被没有渗补水,会不会影响生态,请大家留意……这样的疑虑。(新华社的原文是: )
一般只说民勤风沙如何如何,且看武威城北的大树(曾有左公柳,也有马步芳骑五军栽的)为何都枯死,水井深得吓人?雷台公园畔稍大一点的树为何都抱头、半干、枯芯?因为下渗的水没了,?地下水严重下降,武威城附近浅薄的表层土下厚厚的鹅卵石的缝隙中干透无水。以前不是这样,因为地形的关系,经常有水从缝隙中下流不断,一路渗流一路绿洲。自从人们截流修库衬渠后,水断了,生生不息的状态也断了。所以,粗大一点的树,它们那较深的根既够不到地下含水深层的湿润,也与地表农灌的湿润无缘,只好枯死、败芯、抱头而亡。人对自然急,自然对人也就急。
我们从地形分析:从祁连山海拔4、5千米下流的水到民勤北部1千米左右的海拔,3千米的落差足够“水往低处流”了吧!大量不露头不蒸发的潜流在石隙沙缝中,人又何苦画蛇添足地去“建设”“投资”“安排”呢?将来为了保证黄河下流山东、河南不断流,是不是要投资把黄河也从青藏高原修人工渠,衬砌输水到东营呢?将一个个鲜活的母亲河改造成钢筋水沥塑料的管子,让她们干、硬、僵、亡,才罢休吗?
2、47亿的投资,30多亿用在了水利工程、输水渠的工程支出。从《规划》的投资方向反映了水利部门的利益导向,高投入、高消耗、高代价、高支出的发展导向。
工程的发包承包是与广大民众无关。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个少数人参与的工程项目。
3、根本的出路是像以色列人那样减少一系列的人工蒸发器,如农田地的大水漫灌、广阔的水库面,因为这是把2644mm的蒸发量由“可能”变成“必然”。而下渗自流则如坎儿井一样,以封闭的方式引水、存水滋养生态植被而无蒸发。
“你调水,我蒸发,更加盐碱化”
南方东部的湿润区不同于西北干旱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是不应该以湿润区的思维定势去决策干旱区的水利。你可以“因地制宜”;也可以“一统天下”搞“一刀切”。大自然普遍的、有机的、整体的、系统的联系,被人为地裁剪、切割、分离、改造、征服,结果是人怎么对待自然,自然就会怎么对待人,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的报复”。其实我们如果能站在大自然的立场上看,依旧是那个普遍、整体、有机、系统的联系。
党中央、国务院、温总理,真正懂得生态,爱护自然的人们,迟早会听到这来自大自然的倾诉的。
搞水利的人啊!静下心来去祭拜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到坎儿井边住上那么几年,去体悟:“天人合一”的真界吧!
人,你不可能把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变成草原带、森林带,那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中国西部的沙漠在夏天造成了低气压,哪来东南风的水汽扑向东亚陆地?人,你也永远不可能消灭沙尘暴,西风带就吹达6000米的高空。要做的是改正以前对大自然做错的,在人的利益与大自然的规律之间,总能找到契合点。
汉城奥运会恢复了汉江的自然河道水系,圆明园的铺膜衬砌也被制止,而石羊河水系的人工铺膜衬砌却如火如荼。
再不要没病---招病—再招病----治……病!
调来雅江长江水 照旧蒸干盐碱化 水汽随风东南去
仅民勤1.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如果把水暴露出来,一年就把一个三峡水库满负荷的400亿立方的水蒸发得干干净净。
一些很宏大的调水工程:
亲家的土屋和砖房
赵亲家是我在一个小学校时的同事,他是本村人,临时代课教师。他的头一个孩子经常得病,长到八九岁夭折了,夫妻俩只得重生第二个孩子。这次终于生了一个很壮实的,可爷爷奶奶还是希望孩子认个干爹,以驱邪避灾,于是找了算命的。算命的说,在农历的某年某月某日的早晨日出之前,抱着孩子向东走,第一个碰到的活物就是干爹。赵亲家便在那天安排我早早向他们家走来,第一个碰到了我,我便成了孩子的干爹。
第二个月的十五日,我们便蒸了十六个馒头,准备了香、黄纸、给孩子脖子里套的银锁、衣服等礼品,来到了赵亲家家里。亲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上堂屋里摆了香桌,供了一斗粮食。我们两对夫妻先在毯子上磕头对拜,然后上香,烧了黄表纸,磕头,给干儿子脖子里套上银锁,穿上新衣服,送上礼钱,然后入席吃喝,两家就成了正式干亲家。逢年过节要经常来往。
后来亲家不当老师了,40多岁的两口子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还要抚养幼小的孩子。这样以来,他家的什么都比别人晚了一步,左邻右舍都盖起了新砖房,亲家依旧住在以前的旧土屋里。
亲家的旧土屋是我们这边“先打庄子,后盖房子”的那种:“先打庄子”就是先用生土、木板夯筑一个四四方方的围墙,面积有一亩多,围墙的地基有一米宽,墙高三米左右,上宽只有五十厘米左右。庄子打成了,然后才开始盖房子:先用土坯模子准备好足够的土坯,规划好房子的结构布局,还要准备好梁、檩子、椽子、房席,还有门、窗,请来帮工,开始盖房子。房子一般是坐北向南和坐西向东的,有的人家还要盖起坐南向北的房子;前者是过冬的,后者是过夏的。这样的土房子高处的墙和原先生土夯筑的围墙要填充密封得严严实实,以防冬天的冷风灌进来。室内的顶上要用旧报纸、塑料包装条、吊顶板等密封,目的是冬保温夏隔热,当然也有装饰作用。经年日久要经常维护,样子没有多么漂亮但可住几十年,生活几代人。现在条件好了,亲家的左邻右舍都盖起了砖房,亲家却孩子迟了,新砖房也盖的迟了。
前年开始,亲家花九万多,也在院子里盖起了六间新砖房。钢筋混凝土的地基和圈梁,高大、宽敞、明亮,和以前的土房子相比,阔气多了,干儿子也上了五年级,长的虎头虎脑,壮壮实实,学习也很优秀。亲家在方方面面终于赶上了左邻右舍。
去年春节,我们去走亲家,天寒地冻,亲家全家却依旧住在旧土房子里,问起原因,他说砖房看起来漂亮,住进去却比土房子冷得多。前几天三伏酷暑的日子亲家来我家,问他们住在新房旧房,他说依旧住在土房子里,土房子凉快。
今年6月我有事去北京,从兰新、干武、包兰、京包铁路走过,一路上红砖新房比93年走同一线路时,截然不同了。即便是我们这荒凉落后的西北地区,也发展了,旧貌换新颜了。
但我知道在漫长寒冷的冬季,家家户户要准备足够的煤炭,烧旺红红的大炉子。
每年秋天,打问煤炭的价格,议论煤质的优劣,是家家户户的大事。
我的亲家盖起了漂亮的新砖房,却依旧愿意住在老土屋里!
设施主导的三产融合新发展模式:安顿河西走廊400多万人口,向阿拉善沙漠放水渗水
作者研究实验、设计实施的一种住房与日光温棚、沼气相结合的生产、生活设施,如下:
&&& 把人的生产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与资源节约合为同体。 外面大风沙暴在扯天卷地,里边干净暖和,温度、湿度、负离子、含氧量非常利于人的健康。酷热的夏季,葡萄等藤蔓植物在生产、在降温、在遮阳。
该设计实验实施的目的是减地、减水、减污、用光、节能,并配之以相应的社会事业(如医疗、教育、商业服务等)的重新布局,公平配套,从而改善人居生产生活条件,彻底变革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一个个封闭的系统中,阳光灿烂,绿色满园,无限循环。那是一个个城市一户户农家,一座座设施圈棚,一所所学校、工厂,一处处医院、机关、商店、宾馆、银行,一个个休闲旅游的氧吧,尽管外面寒风刺骨风沙满天,或者干燥酷热,而里面却满目翠色,温湿度宜人。
  这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却又与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普通人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实际上也只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生产、生活中,物质、能量的利用方式、循环过程发生了变革,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对地理、生态、环境问题而言,若不与广大的普通人联系,必定是孤掌难鸣。
以此安顿了400多万河西走廊的工业城市农村人口后,即可废弃河西走廊所有的蒸发剧烈的水库、衬砌的渠道,让青藏高原、祁连山的水自由流淌渗漏;小的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一律采用全封闭的方式,循环利用,禁绝蒸发。
大田滴灌全面推开。
  接着耐旱、适生、固沙的灌木、草类,因为水位上升,自然恢复。
待草原恢复后,再恢复驼、羊等畜牧传统(过高的灌木、草类也会浪费水,使光能白白流失),改变食物结构生活习惯,发展如营养更高于牛奶的驼奶业、骆驼旅游等。
逐步恢复天葬的传统。
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地理环境一致协调,在追求生活质量提高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把大局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一般民众利益、普通民生过日子的一致性变为可操作的过程。
  相信大自然的能力,相信沙漠是没有蒸发不化一分钱的地下水渠水库。
过高的地下水还非得开采利用,否则又会出盐碱化问题。
*&&& *&&& *
柴尔红,男,1965年生于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地理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民勤六中地理老师,教龄27年。
祖辈生活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湖区,深知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及其典型性、代表性、艰巨性。几十年来深切地体验和感受着这“国难”、“家灾”的切肤刻骨之痛。
长期以来,曾自费徒步考察地理环境,走遍了家乡的山水河沙,访问老人乡亲,老水利们,潜心学习研究,并与省治沙所,中科院寒旱所,及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甘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保持长期的交往关系。
是“自然之友”的会员,多年来对环境保护事业身体力行,尤其对河西走廊及阿拉善的荒漠化问题水资源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深刻见解,并为此呕心沥血地写了大量的文章,大声疾呼,多年来孤单地为民勤的环境保护事业奔走。
曾经接受采访或发表专业文章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丝绸之路》,美国《纽约时报》、德国《法兰克福评论》、中央电视台、荷兰电视台等。互联网上更多,您只要搜索“柴尔红”三个字就可看到。
在2000年前后到2004年间,民勤的红崖山水库,遭受到了来自上游武威市的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库里的鱼类全部死亡,水质经过检测成了劣5类,连农业灌溉都无法进行。对此事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观测,通过发动媒体报道,为上游污水排放的减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近30年的教学和近50年的生活阅历中,地理专业素养深厚,对气候气象的理论知识、实践研究和生活体验扎实深切。特别对寒旱沙漠区的各种建筑应对大陆性沙漠干旱气候、冬天的漫长寒冷、夏天的高温干热、极端天气、沙尘暴、盐碱化、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含氧量、负离子等方面,了如指掌。熟悉各种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优劣利弊如同熟悉自己的衣服一样。
工作单位:甘肃省教育局第六中学
通信地址:甘肃省城关镇新民二巷7号
邮政编码:733300 电话:&
电子邮箱:祁连山 水 森林 民勤 阿拉善
作者:柴尔红
生物圈Ⅲ号
地球被称为生物圈Ⅰ号,美国搞过一个人工实验室,叫生物圈Ⅱ号,民勤可以叫做生物圈Ⅲ号。这个生物圈Ⅲ号因为水的递减,整个系统正在衰退,物质和能量的有机流动在退化。就如同7000年前,亚非草原干旱化,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出现后,古埃及人、苏美尔人向潮湿的河谷沼泽奔去一模一样。今天在中国,这样的生物圈Ⅲ号远不止一个,在今天的地球上,这样的生物圈Ⅲ号也远不止一个。在“习惯的堡垒”中,很好的,很多的,很多很多的很好很好的好人们,按习惯的行动在默默一贯地累积着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实验——敌人并非来自外界——时间进度也在日益加快!
在向我们自己的丑恶、无知、麻木的本性发动的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武器在哪里?我们的时间还剩多少?我们能找到方向吗?
下面是对这个实验的观察记录报告和分析研究。
民勤在哪里?
民勤在哪里?民勤在我的心里。她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民勤在中国西北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北侧,石羊河的最下游。这是一块夹在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间的一块狭长绿洲。虽说有1.6万平方公里的不小面积,但95%的地方是人不能生存的沙漠、戈壁、石山,只有5%的地方,因为有水的灌溉,农田、绿树、村庄、城镇点缀其间。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民勤人。这里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这里有我的亲戚朋友同学老师;这里有我亲切熟练的方言土语,这里有我无法割舍的故乡情结。走遍大江南北,远在伦敦、巴黎的民勤人,总忘不了母亲的手工碱面、沙米凉粉,忘不了故乡的小河杨柳,忘不了红柳白茨酸胖果,杏子红枣白兰瓜……这茫茫沙海中的一叶扁舟啊!你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我无法抹去你的烙印,我无法洗尽风沙的痕迹,你是我的根,就如同茫茫太空中地球是人类的根一样,而不是月球、火星、金星。
乌鞘岭上寻水
前面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有水的灌溉……”那么水从何处而来?让我们去乌鞘岭上寻水。
从民勤去兰州,或从兰州西走河西,必然要经过乌鞘岭。乌鞘岭位于祁连山脉的东部的一峰,祁连山脉是青藏高原东北的边沿,从青藏高原过祁连山脉,地势迅速下降,根据地球引力作用下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从祁连山发源的一系列水流也必然由西南向东北流去。乌鞘岭是河走走廊的门户,也是中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分界线。岭南是季风区,岭北是非季风区,也就是说来自海洋的含水汽的东南季风无法翻越;岭南是外流区,岭北是内流区,内流区的河流,流着流着被蒸发、渗漏,无力到达海洋。岭上的冰雪、降水,在岭南的涓涓细流汇成金强河,再大一点叫庄浪河,叫黄河,到海洋;在岭北的涓涓细流汇成古浪河,到达武威平原灌溉渗透后,从地下再住下流,流着流着,有的水再次从地下冒出头,汇成洪水河,再大一点叫石羊河,聚在红崖山水库,流入民勤的庄稼地。
“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流”
“两水各东西,中立此天柱”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乌鞘岭的回忆
乌鞘岭的海拨汽车经过处是3000多米,最高处是5000多米,这高高的祁连山,虽在干旱区,却能截夺高空气流中的水汽,时常风雪交加,雨雪频频,冰川累累,积雪茫茫,这是大自然给干旱的河西走廊,干旱的古浪、武威凉州、民勤馈赠的水塔,这水塔的护卫者是高山松柏,涵养水源的灌木草场。有人认为乌鞘岭本来的发音是“乌松林”,即岭上到处是乌松苍柏。据古书记载,古时候岭北的古浪确实有许多松林,因此古浪县在汉唐时有“苍松”、“昌松”的名称。直到清代有人过古浪峡时还写下了“云树苍茫迷客路”之类的诗句。那时并没有兰新公路,更没有312国道、汽车、火车,只有牛马车辆骆驼的踪迹,蜿蜒在曲折的云树森林之中。而如今这一带的山上却很少见到树木,荒山秃岭上植被萎缩,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水塔的储水能力下降。
&&&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凡雨雪之后,树阴下的雨水积雪总是干得慢不易化,而赤裸的地面,一下子就干透化尽,有草杂覆盖的地方,草下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的,光秃的地表,干得最快。这是因为树木、植被对阳光下风吹日晒的强烈蒸发起了缓冲作用,涵养保存了珍贵的水,形成了森林灌草涵养水,水又滋养了森林灌草植被的良性循环系统。如果你有机会到达祁连山的深处,你就会发现在千山万峰的阳坡,云杉灌草非常稀少,甚至多是裸露的岩石,如同贵州云南等地的石漠化景观;而在那千山万峰的阴坡,云杉灌草植被就格外茂盛,良性循环恶性循环形成强烈对比的直观画面。我们人类乃至其他的动物,正是因为地球上那良性循环的状态,基于绿色植物——这个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才能得以生存,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火星上如果有水,就会有生命,就会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产生物质和能量的有机循环。没有水,就会死寂一片。
&&& 古时候,包括乌鞘岭在内的整个祁连山区树密林深,草木繁茂,真可谓松柏四季常青,满目滴翠泻绿。古人把祁连山葱郁的松林和皑皑的白雪,称之为“甘人养命之源”。他们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科学地分析道:“若无松树,冬雪至春末一涌而溶化,河涨溢而渠不能承受,则有冲决之灾;至夏秋二次溶化之雪水微弱,水小而低,不能入渠灌田,则有极旱之虞。甘民之生计,全仗松树多而积雪厚,若树木被砍伐而不能积雪,必致民患,自当永远保护。”因此古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森林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雪融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