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才质量和影响接待规格的因素有

我有需求:
您的当前位置: >
> 模具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
模具技术资料
模具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
发布时间: 9:52:11
点击次数:1367次
模具的使用情况在一定情况下是由其质量决定的,那么模具的质量包括几个方面呢?
&&& ⑴制品质量:制品尺寸的稳定性、符合性,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制品材料的利用率等等;⑵使用寿命:在确保制品质量的前提下,模具所能完成的工作循环次数或生产的制件数量;⑶模具的使用维护:是否属最方便使用、脱模容易、生产辅助时间尽可能的短;⑷维修成本、维修周期性等等。
&&& 知道了以下决定因素,我们可以想办法提高模具质量,基本途径:模具的设计是提高模具质量的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结构的可使用性及安全性,模具零件的可加工性及模具维修的方便性,这些在设计之初应尽量考虑得周全些。
&&& 模具的制造过程也是确保模具质量的重要一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也会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模具整体装配情况,除掉设备自身精度的影响外,则需通过改善零件的加工方法,提高钳工在模具磨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来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对模具主要成形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以提高模具零件表面耐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模具质量。
(来源:中华标准件网)
【中华标准件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 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6
一周热门资讯
全国客服热线:400-711-0010 
在线客服1:
在线客服2: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号 
-中国最大的,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
高等教育学培训1
高等教育学张奎明 曲阜师范大学 目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录第八章 高校教学过程与教学 原则 第九章 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 内容 第十章 高校教学的组织与教 学方法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管理体制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第六章 高校的教师与学生第十二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第七章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 第十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养 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 第二节 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本质第三节第四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的职能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念一、 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二、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一)古代高等教育概念 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古代 东方国家如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等已出现了以 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活动。在西方, 柏拉图的学园是教育史上被公认的高等教育机构,距 今也有2390多年的历史。 古代高等教育的特征比较模糊,一般把研究与传 授高深知识、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活动都称为高等教育。 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也存在很大差别,有些是在专门 的学校、 有些是在政府的职能部门、有些是在寺院和 图书馆等等。 (二)欧洲中世纪高等教育概念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只是一些独立自由和相对松散的行会性的民间教学组织,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和教育机构。 在当时的欧洲,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所以高等教育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来指代。其共同性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围绕高深学问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 二是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医学、法学、神学等高级专 门人才。这一时期,并没有相应的中等教育与其相衔接。 (三)近现代高等教育概念 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高等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一是开始以完成中等教育作为入学的基础。 ●二是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如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出现 了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也出现了大量的两年 制专科层次的初级学院等。 ●三是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在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形 式之外,又出现了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 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这些 非正规大学也被许多国家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于是,国际 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 念。 不同国家由于在政治、历史文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传统上的 差异,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如在美国,把中 等教育之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在欧洲一些有着高 等教育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界定相对严格, 更为突出较为正规化的高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 从前面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是一个内涵不断演 变的概念。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大学、 文学院、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 而言,其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一般入学年龄为18岁, 学完课程后授予学位、文凭或证书,作为完成高等学业的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的界定:“完成高级中等 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对高等教育概念进行界定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概念 的内涵应准确揭示出高等教育的自身特性;二是概念的外延应 涵盖当前所有层次、形式和类型的高等教育。 ●由此我们将其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 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 高等教育本质一、 高等教育本质 二、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1.本质的概念 我国《辞典》中对本质是这样界定的:“本质是事物的内 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规定,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 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 2.教育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促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教育不仅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但决不能将教育单一地归为上层建筑或者是生产 力范畴。为更好地使教育全面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教 育的相对独立性,。 ●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对教育提出各种要求,教 育应有选择地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 二、高等教育的本质二、高等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的本质属性,但它又与其他教育有 着本质的不同。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 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这就是高等教育最一般、最 普遍、最基本的属性。 ●高等教育担负着中等教育之后人的进一步社会化的重任,这 种社会化不仅仅使人更好地适应现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主 要的是还必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演进。而高等教 育则是“适应”与“促进”的结合,它培养出的学生是具有高 深专门知识的人才,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由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构成的。这种特殊 矛盾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与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人的实 际状况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三、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关系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冶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 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 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 度以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具体说来,包括 四个基本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对教育对象实施政治教育,来达到一定的政 治目的,从而使受教育者理解特定社会的政治观念,树立社会所向 往的政治理想,并形成维护现行政治体制的政治素养。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为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巩固阶级的统治地位,各个社会总是利 用高等教育来为其培养代表本阶级意志、维护其阶级利益的统治人 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教育推动民主政治的途径之一是推进教育上的民主化进程实现 的,可以说教育的民主化是政治民主的重要体现。 途径之二是通过培养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推动的。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 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高 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2)经济体制的变革会要求高等教育体制作出相应的变 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培养高层次的、素质良好的人力 资源和开展知识创新,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 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 二是通过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 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 平。 ?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 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的。高级专门人才源于高等教育的培养,因 此高等教育结构必然直接影响着专门人才结构的形成并最终 作用于经济结构。 ?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 ?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 形成。 ? ●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和招生来源规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 的区域分布。 ?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其 劳动质量,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同时, 高等教育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如通过改变其生活 方式,包括消费行为的改变、理财能力的提高等。 ? 此外,高等教育有助于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尤其是为处 于社会不利阶层或家庭的子女创造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 会,将有助于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三、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科学知识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和最明显 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科技创新成果是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高校中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 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上的变化等等,都反映着科学技术变革与发展的现 状和趋势。 (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高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等,都是科 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水 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不断创造,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科学知识与方法发挥再生产 科技生产力的功能 高等教育通过将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 术通过整理为新一代人所继承掌握,从而使科技生产 力中的第一生产力实现再生产。 (2)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 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3)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 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 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打着深 深的文化烙印。另一方面,教育是传递、储存、创造和发展文化的 重要途径。文化作为一种弥漫性、持久性的影响力量,它对高等教 育的影响是强大而全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文化深刻地制约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价值 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 其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定,进而制约着高等 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 手段等。 再次,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高等教育内容中的基本要 素往往是文化中那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符合高等学校教育要求 的部分。 最后,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和所在地域文 化的深刻影响。而一定的校园文化会对沉浸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产生 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但教育无疑是人类文化传递 和保存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通过对文化的过滤、加工、重组, 使其中对人类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保存 和传递,并代代相传,不断延续下去。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首先,高校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来增加新的知识和新的成果。 这些新知识与成果以教学、出版发行等形式向社会传播,可以不 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文化。 其次,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最主要领域,通过 相互交流,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其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优 秀文化在高层次的相互撞击与启发,创造出更符合本国国情的新 文化。 再次,高校通过提供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现实文化进 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以推动文化的更新。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职能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二、现代大学职能体系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大学的社会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 会提供服务等三大职能。三大社会职能的产生、发展和形成, 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 (一)培养人才的职能 人才培养职能是高等教育的最初职能也是永久职能,在三 大职能中处于核心地位。由于不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因 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历史的发展看,古代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统治者或政治人才为主要目 的。如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教育目标,我国“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取 向等。欧洲中世纪大学则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转为从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 领域的专业人员。19世纪初德国洪堡的改革又把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精神的 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农工学院的建立又将人才的 培养拓展到培养工农业技术员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的目标纳阔了以上所有的人才类型。 (二)科学研究的职能 1.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产生 大学科学研究职能产生于19世纪初的德国。洪堡在1810 年创建柏林大学时指出,大学应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 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根据他对“发展纯科学”条件 的理解和“由研究而达修养”的完人培养理念,提出了“大学 自治”、“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柏林 大学的做法纷纷为德国其它大学所效仿,由此,德国大学突破 了传统大学的模式,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 分。 2.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普遍确立 德国大学的改革对世界大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 国人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改造美国大学,并于1876年建立起 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最终美国大学确立了 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使大学发展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 中心。当时的日本和中国也深受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如蔡元 培的北大改革。 (三)社会服务的职能 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 基础上,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 1.产生背景 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和职能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 美国。随着美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为适应农业经济发 展的需要,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旨在促进美国农业技术 教育发展的《莫里尔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依照每 州参加国会的议员人数每人拨给3万英亩土地,并将这些赠 地所得的收益在每州至少资助开办一所农工学院,主要讲授 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为工农业的发展培养所需 的专门人才。法案实施后,有28个州利用联邦增地单独设置 了农工学院,其余的州将土地拨给已有的州立学院成立州大 学或在州立大学内添设农工学院。在赠地学院的办学实践中, 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明确提 出并践行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2.服务社会的先驱大学 ●康乃尔大学的办学思想: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 领域开放。为体现这一思想,康乃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 有目标”的课程计划,开出了从旅馆管理到数理逻辑的上万 门课程。康乃尔大学还提出在大学中没有等级制度,课程向 所有学生开放,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奖学金,以资助其进一步 深造,各种学科和课程一律平等,具有同样的地位和威望。 ● “威斯康星思想”:由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 海斯提出, 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 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 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 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 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 3.意义 ? 以上高等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的确立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使美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成世界高等 教育的范例。 ? 首先,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大学也向工农子女、 中产阶级子女打开了大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更 为密切的联系,高校为社会服务成为第三个职能。 ? 其次,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 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农学院、工程学院成为大学 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向更加综合化、多科化方向发展。 ? 再次,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同时使州 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推动了州立大学的发展。 至此,大学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 域的全面合作,大学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之所以能够得 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依据。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 人才依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 此为出发点,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核心来展开。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开 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现代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 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客观要求。 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现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高 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本章思考题1.试析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2.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如何看待高等教育本质? 3.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体 现在哪里? 4.高等教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是什么? 5.高等教育的科技和文化功能有哪些? 6.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7.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与服务社会三者的关系。 第二章 高等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第二节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 二、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一)概念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 会政治、经济等的需要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 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 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 略原则和行动纲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 方针;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重点的不同,教育 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 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 标的基本途径。 (二)不同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表述 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方针内涵的演变: 1950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 服务”的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 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 中,上述两种提法被结合了起来,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 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 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 的劳动者”的方针。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确立, 国家的教育方针也随之出现调整和变化。 ?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上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 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 内涵又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 ?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的阐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 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 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 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 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方针的阐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 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并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 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二、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 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 质量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发展 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 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 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 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目的的性质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具 有理想性,另一方面它具有客观性。 第二节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一、高等教育目的 二、高校培养目标 一、 高等教育目的(一) 高等教育目的内涵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活动中 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高 等教育目的则是依据总的教育目的,从高等教 育实际培养任务出发制定的。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 2.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贯穿 ? ? ???? ??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 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 宏观上,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等具有支配、调控作用; 微观上,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组合等具有支配和调 控功能,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也有调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一旦为活动主体所认识和理解,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其指导 并承担起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投身于教育活 动之中,推动目标的逐步实现。 二、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一)概念 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的和社 会对各类人才的实际需要对培养人所提出的素质 发展基本要求,习惯上称之为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目标与高等教育目的也是一般和个别 关系。各高校在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即应体 现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要求,又要突出自身 特色。 ? (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自身特色发展的有机统一。 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对学生在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学 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199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 ●高校培养目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由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 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的 制定是在高校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定向进行 的。只有定向明确才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计划, 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 (三)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 ? 1.德与才的关系 ? ? ?? ?德与才的关系也被称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 系。两者间不可偏废和相互替代,而是有机结合。 2.身与心的关系 身与心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健 康的身体是良好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健全的精 神又是健康身体的保证。 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 能和基本能力等,而文化素质主要指全面的科学文 化素养,它是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支持。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理想中的 “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继承了前人关于人的发 展的思想精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立了人 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理论要点概括如下: ? 马克思主义认为,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 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首先,从 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一一劳动力来考查人的发 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和运用。人的体力和智力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 立统一的要素,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 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查人的发 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 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 的重要组成要素。在人类的理想社会,一切社会的 成员都应得到彻底的解放,在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 展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 展。 ? 再次,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 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时人的 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 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的 极大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 条件。 ? 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所 构成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包含 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 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这些 组成部分既是相互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辩 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其整体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 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 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1.德育: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 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 2.智育: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 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 3.体育:高校体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 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 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 ? 4.美育:高校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 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 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 结构的活动。 ?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主要有三个方面: ? 1.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 ?? ?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在教 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各方面技能、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 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心理健康以及正确的 审美观形成等方面的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当中。 2.科学研究 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 过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方式, 扩大专业视野,促进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形成。同时,在科 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 批判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其严谨的学风和合作精 神等等。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 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其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可以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增强其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 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本章思考题??? ??? ?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2.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对教育方针是如何阐释的? 3.教育目的的性质是什么?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 4.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关系是什? 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 6.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7.试析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8.结合你未来可能的工作谈谈将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第三节 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第一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一、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价值观二、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 位说” 一、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价值观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 的需要,就构成了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中的两种不同取向,即 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 ? ●个人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 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 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个人 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健 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 ? ●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主张个人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 需要。这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 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 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 人,个体个性、能力等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是其所 特别关心的。? 二、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 (一)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 ? ? ?? ? ?性 1.社会本位观 合理性: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 教育走出“隔世”状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局限性: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抑制教育主动性的发挥; 容易导致一种误解,不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要社会需要都适 应;没有区别社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容易助长高等教育的 短视行为,而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容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2.个体本位观 合理性: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 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局限性: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集合,导致教育的某些弊端:忽 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 体需要无所适从;容易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位置,并导致教 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 ? (二)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 ?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高等教育在社会与个人 之间的单向抉择,已被证明为一种教训。杜 威早就论定这种单向抉择属无谓之举。他主 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 调起来”,并建立实验学校进行这方面的尝 试。当代教育学者也提醒我们,在高等教育 价值选择上,不能重复“一边倒”的教训, 而应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时弊,在特定地区、 特定条件下,作出动态的调整。 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 一、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注重理 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 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概 括起来,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通才教育非常重 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重视 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它不仅涵盖了多个学 科领域,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 合。 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才教育的目标可以 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如设置通博类型的课程,开设 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等。 ? (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 ? ?相对于通才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 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 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专才教育的目的是 通过系统地讲授针对特定专业的相关学科专门知识和专业能 力训练,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 人才。它也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 接受特定的专业教育是这些岗位和行业基本的入门条件。 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 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 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 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近代以来主要 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在当今 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的时代,百科全书式的通才教育已 经不可能,但狭隘的专才教育也无法完全满足时代发展对人 才的需要,因此近年来,整个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 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 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专才教育专才教育的结合转变。两 者走向融合的现实背景是: ?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以 及知识总量的基数性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还必须具备 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更要具备高水平的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有效学习的能力等。 ? 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 育相结合。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个和谐发展、人格 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近一个世纪以来,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们认识、适应、掌握、发展物质世 界,教学内容是一些以知识、技术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而 忽视了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 识和改变自己。 ? 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 提出的要求。? 第三节 精英和大众化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 三、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共存?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是指称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 段,最初由美国学者马丁? 特罗提出。他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 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英才教育 阶段当该比例达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 以上则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特罗的量化界定虽然比较直观, 但却不能反映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 ? 首先,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 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大学成为明显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 高等教育的举办者是国家。受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 各方面的考察、考试等选拔方式而获得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博 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等等。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 规模较小,这也是它区别于大众教育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 其次,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 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它强调各种层 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按照美国马丁? 特罗 的观点。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变化不仅表现在质量上, 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 以及高等学校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 面,均发生质的变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一)精英化阶段 ? 我国的高等教育曾长期处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1.4%, 到1990年也只是增加到3.4%。 (二)启动大众化进程 ?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 规模的决定,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 主要基于4个方面原因: ? 一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广大群众普遍愿望;三是扩招也可以推迟学生就业, 增加教育消费,是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举 措;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进入大众化阶段 ? 在政府和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 招生规模从1999年开始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年高校招 生总规模增至320.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了 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此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 大,到2009年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24.2%。 ? (四)实施大众化的方式?从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看,主要是通过增加高等 学校的数量和扩大已有高校的招生规模的方式来实现的,全 国高校数量从1998年的1022所增至2002年的1396所,到 2013年全国高校数量增至2198所。我国高校平均规模由 1998年的不足4000人发展到2002年的12000人,到2008年 的14000人。?? ? ?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审议通过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进 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的目标, 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迈向普及化的步伐。 (五)问题讨论 1.对原有精英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发展不平衡。 部分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已经向普及化阶段发展,而边远 山区的高等教育升学率还是比较低。 三、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共存?? 1.观念上: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同时存在。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 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 ? 2.方式上:大众化进程可以通过增设新的部门和扩 大高等职业技术等来实现,不要冲击传统的精英高 等教育机构。否则会极大的影响这些高校的办学质 量,也不利于高等教育合理能级结构的形成。如意 大利的大学。 ? 3.结构上:优化能级结构,实施分类办学。那些办 学条件优异、研究能力强的重点大学,仍然应坚持 精英教育路线,应以培养各领域的领袖和高精尖人 才为目标,以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为己任,他们同 一般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同时存在,同时发展。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一、概述二、教育公平的概念及其演变 三、高等教育公平 四、高等教育效率五、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概述?公平与效率是一切社会改革的价值追求, 也是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当前高等教育改 革与发展,许多热点问题如高等教育大众化 与精英教育问题,大学生收费与资助问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问题,重点大学与重点学 科的设置问题等等,都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 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判断与选择。高等 教育体制改革是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公平一些, 效率更高一些,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改革追求 公平与效率。 二、教育公平的概念及其演变教育公平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 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分别 有着不同的含义。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公平思想的提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而柏拉图则提出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 这是最初的“教育民主思想”,是人类教育公平思想的 发端。 ? 20世纪初教育公平概念最原本最直接的涵义是“不同 社会地位、身份的儿童能进入与其相适应的中学就是公 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公平的概念进一步演化 为“全体儿童进入公共学校或综合学校的机会平等”; 20世纪60年代末,教育平等有了更激进的解释,增加 “积极差别待遇”成了英国普遍采取的措施,而美国则 实施了教育补偿计划。? OECD在2007年出台的《教育与培训政策―不再失败: 促进教育公平的十个步骤》的报告中,从两个维度上定义 教育公平:一是公正,即个人与社会背景(如性别、社会经 济地位、种族等)不应该成为教育潜能发展的障碍;二是全 纳,即要确保全民教育的最低基本标准(例如,保证每个 人都能够阅读、书写和进行简单的算数)。具体包括机会 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与结果使用公平四个方面。 ? 目前,国内学者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内 容:第一,就学权利公平。保障每个人的平等就学权利, 国家、社会、学校、父母和受教育者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 任和义务。第二,教育条件公平。逐渐废除形形色色的双 轨学制,保证受教育年限、学校类型和课程内容的非歧视 性。第三,教育过程公平。不同社会和家庭背景、不同天 资条件的学生应该受到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平等对待,获 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因为就学权利的公平只是创造了公平 的竞争起点,教育过程的公平才更加重要、更富隐蔽性。 第四,教育结果公平。受过相同教育的学生,具有平等的 就业机会。相同学历、资格的学生,在社会中享受平等的 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高等教育公平?? ?? ?高等教育平等是教育平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义务 教育年限延长,中等教育规模扩大,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也不断增长。随着高等教育在影响社会和个体发展作用的不 断增大,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凸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理解高等教育公平的含义,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一)高等教育公平是有原则的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是以一定的法则或标准为依据的。如当前我 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看是否有利于教育 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否有 助于社会的进步。 (二)高等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 平。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表明它是有比较的,是依靠一定 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 水平、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的认识程度等影响的。如我 国曾经实施的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录取的招生制度相对于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实施的以出身为基础的推荐上大学制度来 说更为公平,但对于一些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来说就不 一定公平。 ? (三)高等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 ? ?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理想,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 作是一种应有的权利,从而要求任何人都能不受限制地享受 这种权利。高等教育与个人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社会地 位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每个社会成员 都应当充分享受这种权利,任何人为的障碍都是不合理的。 人们甚至还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公平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 2.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 3.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不公平则是绝对的。 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无限接近,永远不可 能完全实现的理想,所以高等教育公平作为人类共同面临的 现实问题将长期存在。 ? (四)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是不同的, 它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教育发展而 不断发展,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 平”到“学业成功机会公平”,再到“教育 后就业及接受再教育机会公平”的过程。这 些都表明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四、高等教育效率? 1.概念? 效率一般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而所谓教育效率,是指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投入、教育资源 经过一定方式的配置,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所起的作用和贡献的大小。通常教育效率包含两层 含义:一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二是教育资 源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一般来说,充分利用教育资 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教育的效率也越高。高等教育效率还要关注科学研 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投入与产出(包括质量和数量) 问题,它们也是考量高等教育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2.高等教育效率的相关问题 ?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要求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 利、高效地进行;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着高等教育选 拔人才的标准、方式和途径;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根 据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实现效率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 (1)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 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 (2)?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选择的目的之一 是减少浪费(如避免留级、退学),之二是让有效 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如让那些更聪明的学生获 得学习机会,使用这些教育资源,他们会为社会创 造更多更好的财富。 ? (3)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 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 标。 五、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 ? ? ??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 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 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同时,公平的逐步实现又取 决于效率不断提高的社会环境。 (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把资源适当集中,必然要减少入学机会,这从根本上 说不符合公平的精神。 再次,从宏观上分析,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要求建立一种竞 争机制,通过竞争使得教高等教育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部门,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高等教育的公平则追求的是享 受教育权利的均等,这会大大降低高等教育的效率。 从以上分析来看,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总是处在矛盾之中, 此消彼长,似乎无可调和。不过,这仅仅是看到了事物的一 面,它还有不为人注意的另一面。 ? (二) 公平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 ?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而效率又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也是人们所不 懈追求的。公平与效率虽然在一定条件下相抵触,但从根本 上说两者是统一的。 ? 首先,人们所追求的效率是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 高等教育公平的内在准则(如智力优胜标准)。 ? 其次,效率的涵义之一是使得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 用,最终产出尽量多的产品,这与公平的精神是一致的。所 以从长远来看,效率的发展最终为公平提供了可能,而公平 的实现必然依赖于效率的提高。 ? 再次,公平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效率的提高 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社会公平是实现稳定社会环境的重 要基础。二,高等教育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前提,如只有 招生制度公平了才能最大程度上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学生接受 高等教育,从而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 (三)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关系到教育改革 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教育政策的选择,还关 系到社会的安定。因此,正确处理教育公平 的落实与教育效率的实现之间的关系意义重 大。 ? 1.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 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 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 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指目 前仍不能用公平的理想目标来过分要求现实。? ? 2.如何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要落实好这一原则,尽可能扩大公平,当前需要做到:? 首先,完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高校类别结构,突出各自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水平人才。同时,要进一步 改革管理体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通过学校间竞争,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高。 ? 再次,要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用有限的教育资 源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类型和层次的高质量创新 型人才。 ? 再次,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充分利用各 方面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 最后,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 给予帮助,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如对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地区、落后地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期逐步 缩小差距。另外,建立和完善面向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 的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制度,也是保证高等教育公平的 重要措施。 思考题? 1.试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这 ? ??? ? ?两派的观点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何表现? 2.为什么说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 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是怎样的? 4. 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共存? 5.简述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6.如何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的“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 7. 结合您的工作谈谈如何在自己工作中实现教育公 平?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高等学校的学制及其依据 ? 1.概念 ?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由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调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 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 的分配关系等。高等学校的学制是一个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 度的组成部分。 ? 2.依据 ? 学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学制的 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 政治制度、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另 外,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文化传统以及其他国家学制改革 的经验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制的制定以及调整、改 革和完善。 ? 二、国外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 ? (一)国外高等学校系统的类型 ?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根据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不同特点,从举办者角度将高等学校的学制概括为 四种基本类型: ? 其一,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在这一类型 中,所有高校都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 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系统中各高校间存在的 差异很小,基本只有国立大学一种形式,意大利为 该模式的代表。 ? 其二,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在这一类型 中,高等教育虽然是由一个层次的政府部门管理, 但却分化为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机构,即所有高校由 中央政府举办,但资金却来自政府不同的部门。如 法国高校系统分大学、大学校和专门从事技术教育 和师范教育的机构三类部门,大学由政府教育部负 责,但大学校中除少数归教育部外,大多分属其他 政府部门,如理工学校向国防部负责。 ? (一)国外高等学校系统的类型(续)? 其三,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该类型主要出现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高等教育主要由地方举 办,且不同程度上受中央政府的影响。以澳大利亚 为例,高等教育系统可划分为三种部门,大学、高 级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它们分属六个州,由 各州统一管理。 ? 其四,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这一类型 的典型代表是日本和美国。日本的高等学校分为国 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除少数国立大学外,大 多是由地方举办的公立高校和由私人举办的私立高 校;而在美国,其高等学校被划分为公立和私立两 大系统,其公立高校归属各州。州立高校中按层次 可分为州立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而私立高 校则根据水平的差异分化为研究型大学和服务性大 学。 ? (二)国外高等学校系统的层次 ? 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 其一,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这是一种以承担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或职业培训为主的高等学校,有时也通过开设与大学 一、二年级相同的普通教育课程与大学高年级课程相衔接。 在美国该类学校称社区学院,其修业年限一般为2年。日本 则把该类学校称为短期大学。这一层次的高校在入学条件上 一般比较宽松,持有普通中学毕业证书即可入学,它反映出 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 ? 其二,大学和专门学院。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 个主要层次,在不同的国家其表现特征不同。美国这一层次 的高校主要是大量的州立或私立大学、文理学院。修业年限 一般为4年,学生的入学条件因校而异,越是高水平的研究 性大学竞争越激烈,对入学的成绩要求越高;而一些一般性 大学和文理学院则只要依据高中学业成绩就可以免试入学。 而在英国,这一层次的高校比较复杂,古典大学、近代大学 和新大学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学习形式上都各不相同, 如古典大学入学考试严格、新大学实行工读交替制等。 ? 其三,研究生院。这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在美国、 日本和德国等大学中都专门设立研究生院,来招收大批的硕 士和博士研究生。 ? (三)国外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国外高等学校的学制,其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低层次高校入学条件宽松。特别是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层次的高校,往往实行开放办学。 2.本科层次院校入学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除一些 共性的要求外,不少学校拥有自己独特的入学条件。 3.各国高校学生就读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特 别是对于一些低层次和新创办的高等学校而言,其 学制规定体现出较强的弹性和灵活性。 4.修业年限。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层次一般为2到3 年,大学和独立学院一般为3到4年,研究生教育层 次则差异比较明显。 5.各国在各个层次高校间既考虑到合理的分流,也 注意建立相互衔接和贯通的机制,以满足不同能力 程度和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的历史沿革 ?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高等教育是作为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教育,它 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部三个层次; ? 年我国进行全局性的院系调整,建立了一批 新的文理综合大学,将国家建设所迫切需要的系科或专业 予以分别集中和独立,使之成为新型的工、农、医、政法、 财政、艺术、体育、师范等专门学院。另外,私立高校被 取缔。由此开始,我国高校全部由国家举办,分属中央各 部委和地方的条块体系也基本形成。 ? “文革”开始后,我国高校曾一度停止招生,后实行推荐 入学的办法,将大学的学习年限定为3年,取消专科、本 科和研究生层次之分,实行所谓的开门办学,致使我国高 等学校的学制出现严重的混乱。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的历史沿革(续) ? 1978年后,随着招生制度的恢复,我国高等学校学制开始逐步进入重建和有序的阶段。 ?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 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 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与此同时,民办、 私立、合资等性质的高等学校系统逐步成为我国高 等教育学制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层次仍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 个层次,但学制的类型结构出现多样化,如研究生 层次分为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类型。 ? 随着我国学制制度的改革深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 需要,我国的学制制度也会随之多样化、灵活性, 如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等新的学位制 度结构。 ? 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层次特征 ? 我国高等学校主要分三个层次多个类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 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系 统的重要层次,主要实施专科层次的教育。包括两类:高等 职业院校(从事非师范、公安、医学类专科教育)、高等专 科学校(从事师范、公安、医学类专科层次教育)。高等职 业学校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生等,基本学制为 三年。高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科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 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 技能教育。 ? 2.成人高等学校。这类层次的高校或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实 施专科和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如广播电视大学招收具有相 当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者入学,修业年限为4~5年;职工、农 民大学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 学或独立函授学院,实行学年制的,修业年限一般为5~6年, 实行学分制的不限。 ? 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层次特征(续) ? 3.大学和专门学院。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基本层次,主要实施本科层次国家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部分综合性 大学和专门学院。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个别为5年。也有部分高校招收初中毕 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7年。近年来,随着学分制改革的实 施,高校本科层次的修业年限可以为3-8年。 ? 4.研究生院。这是设立在大学、专门学院或有关科研部门中 专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研究生教育的职能机构。我国研究生教 育划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国研究生 学位教育主要实施长学制,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修业年限一般 为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攻 读博士学位可延长到5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 生培养目标由“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和学术型人 才并重”的转变,研究生教育出现短年制,即以两年为基础 的弹性学制,工科或应用学科的研究生可缩短为2年或2.5年。 专业博士课缩短为2年的修业年限,当然也可以延长,使修 学年限具有了较大的弹性空间。 ?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 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 2.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依然是稀缺资源,进入 各层次高等学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 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或比较统一的考试制度,是 我国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做法; ? 3.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近些年来我国各高校 尝试作了一些改革,试图增加灵活性。目前许多高 校都在试行学分制,允许提前1年毕业,也可以延 缓,如本科的修业年限为3-8年。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类型?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类型: ? 1.证书制。如英、法、德等国家实行国家或地区性 的中学统一毕业考试,学生只要考试合格,凭借中 学毕业证书即获得进入高等学校的入学资格。 ? 2.高考制。即由国家或政府统一组织高等学校入学 考试的形式。在亚洲地区,实行统一的考试来录取 新生的作法被普遍采用。我国的台湾地区,东南亚 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也都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 试制度。 ? (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类型(续)? 3.自主招生制。由高校自主决定考试方式、自己命题、自主录取新生的制度。如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 ? 4.统考单考结合制。即在相对统一考试基础上,高 校或高校内部具体教学单位再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 和要求,举办一次笔试或面试,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如日本,通常由具有独立法人 地位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全国 统一考试,即第一次考试。考生的成绩直接由考试 机构送达考生所申请入学的大学。大学在收到考生 成绩后,接着单独举办第二次考试。 ? 5.考荐结合制。即统一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一种招 生制度。推荐主要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依据,为具有 卓越才华和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特殊 的机会。 ? (二)我国高校招生制度?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统一命题、 统一考试、统一录取。这种招生制度,有助 于保证入学新生的质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公平的原则,但不足之处也很多,如一考定 终身难免出现随机性和偶然性;文理分科导 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高考作为指挥棒引发高 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尽合 理;高考科目过多,学生压力太大,不利于 学生身心健康等。围绕统考存在的许多问题, 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二)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续)? 主要包括:? 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 1985年我国上海地区就开始试行高中毕业会考。但会考成绩与高校招生的关联度不高。2014年国家选 择上海和浙江省启动新的“3+X”考试招生试点改革, 决定在2017年两地高考中增加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 联度,统一高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 目,而其中的X是史、地、生、物理、化学、政治 六门(浙江省为7门,外加“技术”)中的任意三 门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些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成绩与统考的语数外成绩一起构成学生高考的总 成绩。另外,学生选择的三门课程可以有两次考试 机会,学生可选择成绩最高的计入总成绩。 ? (二)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续)?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了定向生制 度、保送生制度、委培生和自费生制度。 ? 1994年决定对教委所属37所高校实行收费并轨, 统一收费标准,1997年全面并轨。 ? 实行收费制度,主要是本着成本分担的原则,由 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承担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自主 择业。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度,其意义在于缓解国 家财政困难,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理顺基础教 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和通过并轨实现相对意义上的 公平等。当然,收费制度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特 别是对于低收入的家庭而言,越来越难以负担子女 学习费用。近年来国家逐步建立起了面向贫困学生 的贫困生资助和贷款制度。? ? (三)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我国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上,始终坚 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 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的趋势主要体现在 如下方面: ? 1.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在保证办学质量, 不降低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高校依据社会需求 和办学条件自行调整招生规模,自主决定录取的标 准、自主决定增加或减少学生录取的数量。逐步推 行高校招生权力下放,对有条件的地区应扩大大学 在确定招生计划、招生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对部 分办学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高校,允许在统一招 生的前提下,尝试单独举办考试,增强高校招生录 取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 2.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奖学金、助 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基金等制度,拓宽入学通 道,解决因学费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 促进教育公平。 ? (三)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续)3.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招生考试制度 ?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中提出了实施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思想。 ? 分类考试是指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 本科院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试 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鼓励实行联考,探索实施 多次考试。综合评价就是打破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招 生制度,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 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多元录取是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 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 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还可以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 取等,突破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学生可以 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高等学校。 ? 4.鼓励高校与企业行业联合招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各类人才的需求,高校封闭办学的人 才培养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应允许高校与行业企业等组 织联合培养人才,满足行业企业自身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就 必须改革高校招生体制,允许高校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增 加招生数量,与行业企业联合招生培养。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二、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演变及现状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 ? ? ?三个阶段,即“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双向选 择”的就业制度与“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1.“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从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80年中后期,高校毕业 生就业制度实施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 2.“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对于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毕业分配“实行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 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形成了以供需见面为 主要形式,以双向选择为指导目标的就业政策。 ?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演变及现状(续) ? 3.“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 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 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大部分学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 场自主择业。当前“自主择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 生就业的主要方式。 ? 4.“市场导向”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高等学校就 业制度 ? 2002 年,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 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 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转 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 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 业机制,标志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入了市 场导向、自主择业的新阶段。 ?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趋向 ? 1.建立就业新机制,完善就业管理体制 ?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解决高校就业难问题是当前政府、高校和社会面临的一个突 出问题和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建立就业新机制,一方面要 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 面也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建立 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专业技 术人才。这就需要在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人事部、财政 部、劳动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统筹协调, 发挥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府职责和主体作用,提出妥 善解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举措。 ? 2.扩大政府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 ? 单纯地依靠政府部门提供岗位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容 纳力是有限的,但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基层公 共管理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购买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 业生就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稳定可靠的就业岗位。通 过采取这项新政策,也有利于形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机 制。 ?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趋向(续) ? 3.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 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 ?? ?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杠杆,健全促进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发挥政策的激 励保障作用。继续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高 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大学生扎根基 层、服务基层的保障政策。 4.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建立创业园区、 实行税费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提供创业指导、提 供一站式创业服务等扶持政策。 5.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要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 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以进一步 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高等院校的 信息沟通机制,对有特殊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 全程就业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信息、职 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 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 ? 学位制度就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 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 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 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一、学位制度的由来 ? (一)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最初只有硕士、博士两种学位,在当时他们主要代表一种获得教师岗位的资 格,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学位间的学术水平差异, 但其衡量标准和学位的授予程序并不是十分规范的,所以学 位并不代表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 ? 学士学位出现比硕士和博士学位稍晚,约在13世纪后,当时 是作为教授助手的一种头衔,学士头衔获得者的资格一般是 必须修完低级科“七艺”中的前“三艺”,并担任一些教学 工作。随着文科与其他专业科,包括神学科、法学科和医学 科间发生分化,到15世纪末,博士和硕士头衔所代表的资格 就出现较大的差异。硕士一般授予低级科(文科)学生,而 博士科授予高级科(神、法、医)。这种具有高下之分的学 位制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 (二)现代学位制度的确立 ?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根据新人文主义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他提倡学术自由、实行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在他的倡 导下,德国的新型大学突破了中世纪以来大学中由法、神、 医三科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 ? 在德国新型大学中,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备受重视, 所以哲学博士学位也就应运而生。通常哲学博士学位的标准 十分严格,它不仅要求申请者接受正规的学术性高等教育, 而且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最终完成富有创见、对科学 发展有所贡献的论文。论文需提交大学教授会主持的答辩会, 通过后方可授予哲学博土学位。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 一方面丰富了学位的内涵,它强调纯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究, 体现了学位的学术价值和水准;另一方面,严格的学位授予 程序又推动了学位授予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至此,现代 学位制度基本确立。德国大学的学位制度模式为世界各国所 模仿,并在借鉴基础上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现代学位制度。 ? 二、现代世界各国学位制度的概况 ? 各国的学位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学士、硕士和博士,但个别国家也授予其他学位。 ? 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通常是四个层次: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副学士或称协士学位,通常授予大学内 修完大学二年级课程的学生和初级学院、社区学院的毕业生; 学士学位授予完成大学4年课程的大学毕业生;硕士学位通常 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再学习1到2年,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有时 还需完成一篇论文,通过后即可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包括 专业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和文科博士学位。除了以上四种 正式学位外,在硕士和博士学位间还存在一个中间学位,主要 授予完成课程和通过综合考试,但未完成论文或未通过论文答 辩的学生。 ? 欧洲各国的学位制度比较复杂,如英国,由于不同类型的高校 有各自的传统,学位制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大多学校的学 位等级为三级:学士学位,分优等学位和普通学位两种;硕士 学位,授予获学士后学习1到2年的学生;博士学位,包括哲学 博士和高级博士,前者比较正式,属研究学位。在德国,由于 本科教育质量较高,所以通常不存在硕士教育阶段,研究生阶 段一般只设一个高级学位,即博士学位。法国的学位等级是学 士、硕士和博士,但所代表的学术水平与英美不完全相同。综 合大学教育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不授学位,第二阶段授学士或 硕士学位,第三阶段才授予专门博士或工程博士学位。 ? 三、我国的学位制度 ? 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是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198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下称《学 位条例》),仍设置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 (一)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 1.学士学位。其学术标准是: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 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2.硕士学位。其学术标准是: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 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 技术工作的能力。目前又增设了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学术性 硕士属于同一层次的学位。 3.博士学位。其学术标准是: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 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 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目前又增设 了博士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博士属于同一层次的学位。 ? 三、我国的学位制度(续)? (二)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 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 校和科研机构授予。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 科研机构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 (三)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 ? 自从1980年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尽管我国学位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 深化改革和完善,主要表现为: ? 1.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相协调,硕士、博士学 位的授权学科、专业存在口径偏窄,基础学科和传 统学科的比例过大,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 学科所占比重过小等问题。 ? 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有重学轻术之嫌, 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应用性专业学位还明显不足。 ? 3.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 作用远未能得以发挥。研究生学位的授权学科、专 业点和博士生导师的评审权过于集中,应适当下放 到地方和部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以顺应我国高等 教育权力下放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本章思考题? 1.简析学制的内涵及其依据 ? 2.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 3.结合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类型,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应如何改革 ? 4.结合现实,谈谈您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 革的看法 ? 5.结合国外学位制度改革的趋势,简述您对我国 学位制度改革的认识? 第五章 高等教育结构及管理体制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 ?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 ?? ?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 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区域结构、管 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我们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 1.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 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如 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2.科类、专业结构 科类、专业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 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艺学和军事学 等13个学科门类的学位。 ? 3.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不同,可分公立和私立两 种形式;根据办学及授课时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全日制大学以及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 等。? 4.能级结构? 能级结构主要是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如美 国高校可分为四个能级:两年制初级学院、社区学 院;四年制文理学院与法、医等专门学院;一般性 综合大学;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 态,而高校在各地的数量分布状况,不同形式的高 校分布,不同等级高校的分布,不同专业点的分布 等则构成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 5.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 ? 二、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和发展速度、产 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级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等 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 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 ? (二)文化、传统因素 ? 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总体水平,由 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等。文化因素 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却具 有历史的连续性,因而其影响和意义深远。世界各 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往往带有各国 文化传统的烙印。 ? 二、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续)? (三)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结构等。科学技术因 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 上,社会科技发展越快,对更高层次特别是研究生 层次的人才需求越旺盛,而现代科技发展对复合型 人才的需求,又要求高等教育调整科类结构,拓宽 专业口径,培养跨学科人才,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 ? (四)教育因素 ? 教育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各级普通 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教育因素对高 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 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 上,也体现在因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引起的高等教育 需求扩大而要求对高等教育进行整体结构性调整上。 三、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的结 构,但从各层次的招生规模看,曾长期呈现为中间 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近年来,通过对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的调整,专科生比例偏低、研究生比例更 低的结构性不合理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 ?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的调整虽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需求以及学科专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但还仍存在 诸多问题,因此,合理调整高等教育的科类专业结 构仍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在学制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 等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要以脱产学习为主。成人高 校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实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学习年限 根据实际情况可有很大的伸缩幅度。 ? 从经费来源看,目前已形成公办、完全民办、公办民助、民 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将逐步形成国家投资 为主,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辅;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 国家投资为辅;民办自费、企业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 ? (四)我国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研究生院,本科 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本 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 学校。目前我国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对基础型和 应用型院校的划分等举措,其目的都在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 合理能级结构的形成。 (五)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已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两大模式。 1.梯度结构模式 为适应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接待规格的因素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