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白头蛹怎么治疗常见的病害

中蜂病害调查与防治!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中蜂作为丹东地区一个固定的特殊蜜蜂种群,饲养历史悠久,如今已发展成为地方的特色产业。但近几年,蜜蜂疾病的频繁爆发已成为制约本地区养蜂生产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强科学研究,做好综合防治措施,保护中蜂资源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丹东地区易发中蜂病害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措施归纳总结,为养蜂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1中蜂囊状幼虫病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病毒病,目前是危害本地区中蜂饲养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常造成大量蜜蜂幼虫发病死亡,导致蜂群断子、飞逃,严重时造成全场毁灭。
1.1发病症状
主要感染5~6日龄幼虫,很少在化蛹后死亡。病虫失去光泽,先呈苍白色后变为黄色、黄褐色、褐色。虫体逐渐软化,表皮内充满乳状液体。巢房不封盖或被工蜂咬开,可见虫体呈“尖头”状。随着虫体水分不断蒸发,虫体伸直,头部朝向巢房盖,呈翘起的船头状,腐烂虫体无臭味、无黏性,易清除。由于死虫不断被工蜂清除,蜂王在清除虫尸的巢房内重新产卵,所以病群出现“花子”现象。
1.2发病规律
发病高峰期在每年4~10月之间,丹东地区春季多发此病。在蜂群处于繁殖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或天气忽冷忽热的条件下发病,以弱群和缺少食物的蜂群较为严重,常同时发生欧洲幼虫腐臭病。以昼夜温差来考量,通常温差大的山区发病率高,发病后较为严重,也不易治愈。另据报道,经常受到干扰的蜂群易患此病,箱养的蜂群比桶养的蜂群得此病多。
1.3防治措施
1.3.1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小正琏RNA病毒。据报道,近年来通过囊状幼虫病免疫原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已研制出针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卵黄抗体,对控制本地区中囊病取得一定效果,且预防和治疗效果兼备。
1.3.2预防:
(1)选育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进行人工育王,用新王替换抗病能力差的蜂王。
(2)严格消毒:对蜂箱、蜂具、发病群仔脾和场地进行消毒,可用石灰水泡洗蜂箱、蜂具,或用苏打水喷洒场地等。
(3)密集蜂群,加强保温:早春和晚秋注意保温,使蜂多于脾,缩小巢门以提高巢温。
(4)断子清巢,减少传染:对发病严重的蜂群,除去老王,诱入一个成熟的王台;或将老王幽闭10天左右,使工蜂彻底清巢,除去病死幼虫,减少病原物积累,切断传染源。
(5)适当补饲或奖励饲喂,保证饲料充足。
2欧洲幼虫腐臭病
欧洲幼虫腐臭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的细菌性传染病,此病也是中蜂易患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病多发于早春、晚秋,主要是由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
2.1发病症状
2~3日龄幼虫感染死亡,死亡幼虫初期外观呈苍白色,变黄,逐渐变成褐色。子脾出现“花子”现象,小幼虫移位、扭曲或腐烂于巢房底部。当工蜂不及时清理时,幼虫腐烂,并有酸臭味,稍具黏性,不拉丝,易清除。
2.2发病规律
蜂群多在3月初至4月中旬和8月下旬和10月初发病,与春秋繁殖季节相吻合,小群重,大群轻,在主要蜜源开花期常痊愈,开花期后又发生。
2.3防治措施
2.3.1治疗:如果外界蜜源条件好进行适时饲喂和加强保温,即使有少量病虫出现也可以不治自愈。对于感染程度较重的病群可以使用菌毒快克、百菌杀等抗菌素类药物喷脾,或掺入糖浆中饲喂。
2.3.2预防:本病常与中囊病同时发生,做好综合防治措施外应注意蜂场中提供清洁饮用水,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避免工蜂采集不洁净水回巢,导致其他并发症。
白垩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以蜜蜂幼虫死亡为特征的真菌传染病,又称石灰质病。传染力强,感染过的蜂群不易根治。据调查,2015年丹东宽甸县有7%养蜂户的蜂群发生过白垩病。本病也是危害中蜂养殖业的主要病害之一。
3.1发病症状
主要是侵害中蜂幼虫,而雄蜂幼虫最易感染,其原因是雄蜂幼虫多在巢脾边缘之故。幼虫发病后其颜色为深黄色或白色,继后发生石灰化,逐渐变为灰白色至黑色死亡幼虫尸体干枯后变成一块质地疏松似的垩状物,体表覆盖一层白菌丝,工蜂可将这种干碎尸片拖出巢房,一般在箱底和巢门外的地面可看见石灰块状尸体。严重病的蜂群失去产浆和产蜜能力,甚至造成全场灭亡。
3.2发病规律
白垩病主要通过孢子传播,蜂花粉是主要传染源。高温潮湿的天气易发病,连续阴雨会使病情加重。
3.3防治措施
3.3.1治疗:
(1)痹蜂康(白垩清)将药物配成3g/L的溶液,喷雾蜂体和巢脾,也可加入1:1糖浆中,配成含药量为3g/L的药物糖浆饲喂蜂群,用量为每20框蜂500ml左右,傍晚饲喂,隔日使用1次,3次为一个疗程。
(2)碳酸氢钠(小苏打)每个上框梁从前至后均匀撒5g左右,紧脾的同时每升糖浆中加入50g碳酸氢,傍晚饲喂。
3.3.2预防:
(1)蜂场要设在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防止因高温潮湿或低温潮湿诱发本病。低温潮湿季节要注意蜂群保温、排潮,可在箱内放置生石灰等吸湿物,晴暖天气注意晾晒箱内保温物。高温潮湿季节应注意蜂群遮阴和通风除湿。
(2)要注意对蜂场及蜂箱、巢脾等的消毒。从患病蜂群撤出的巢脾、蜂箱要严格消毒,饲喂蜂群时一定要对饲料,特别是蜂花粉进行消毒处理。(《中国蜂业》, ):41-42)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蜂有哪些病虫害?_百度知道
中蜂有哪些病虫害?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囊二病一虫,主要是巢虫,(欧洲烂仔病
得病的很少。巢虫常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病虫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中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中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中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时,一定要早喂,喂足,而且糖汁要浓一点,以便蜜蜂将喂的饲料充分酿制成熟。
②赶越冬场所要求向阳背风和保持蜂群安静。注意保温,并使箱内空气流通,保持干燥。
③对患病蜂群,在大寒至立春左右,选
择晴暖的中午,揭开草垫晒箱,排除湿气,抽出多余的旭脾,使蜂数蜜集,加强保温。为患病群的工蜂出巢排泄创造有利条件。
(2)施药防治
①大黄糖浆:大黄lOOg,用水煮开,加糖10009喂蜂15~20脾。
②姜片糖浆:姜259,加盐少许煮开,
加糖10009,喂蜂15~20脾。
③青霉素或合霉素糖浆,每脾蜂l~2万单位,用糖配制。
2中蜂的主要虫害
2.1巢虫的防治
巢虫又叫做“绵虫”、“蜡蛀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蜡螟科。常见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
大蜡螟是蜂产品生产最重要的害虫,每年都给全世界专业养蜂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大蜡螟只在幼虫期取食巢脾,危害蜂群封盖子,经常造成蜂群内的“白头蛹”,严重时白头蛹可达子脾数量的80%以上,免强羽化的幼蜂也会因房底的丝线困在巢房内。
1)大蜡螟巢虫的防治①预防方法
在蜂群内,由于用药防治大蜡螟存在困难并会污染蜂产品,所以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利用大蜡螟的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防止其发生。
③加强管理:饲养强群,做到蜂不露脾。
③勤扫蜂箱:经常保持巢内清洁,同时蜂箱要严密,不使蜡螟有产卵的地方。贮藏的巢脾要进行密封,并要定期用硫磺或二硫化碳熏杀。
④治疗方法
物理防治:为防止药剂防治给蜂产品带来的污染,可将蜂具或蜂产品(如巢蜜)进行
冷冻处理,在一6.7"C冷冻4.5
h,一12.2"C
下3h和一15"C下2h处理,可杀死各期大
蜡螟。此外,采取水泡脾、水浸脾、水浸蜂箱、框耳阻隔器等方法,也可减轻巢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药剂治疗主要针对贮存的巢脾,蜂群内的药剂防治则相当困难。用36mg/t,氧化乙烯对巢脾熏蒸1.5h,可杀灭各期大蜡螟。用0.02mg/L二溴乙烯熏蒸巢脾24h,也可杀灭各期大蜡螟。此外,熏杀蜡螟常用的药物还有二硫化碳、冰醋酸、硫磺(二氧化硫)、溴甲烷。
生物防治:大蜡螟的生物防治最有希望的天敌可能是苏云金芽孢抱杆菌的使用。据研究,这种杆菌及其毒素对处理过的蜂群无任何不利影响。用苏云金杆菌喷洒蜂群或浸渍巢础可以防治大蜡螟。此外,用核多角体病毒处理巢脾,可以有效防治大蜡螟。据报道,使蛾产生放射诱变以抑制大蜡螟种群可能是未来防治大蜡螟一项重要手段。
2)小蜡螟巢虫的防治
小蜡螟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清理巢箱,利用新脾等方法,并及时扑打成虫,清除越冬幼虫以及蛹和卵。其防治法与大蜡螟相同。
2.2胡蜂的防治
胡蜂科中的胡蜂,俗称大黄蜂。胡蜂体大凶猛,可随意在野外或蜂巢前袭击蜜蜂。在某些情况下,胡蜂还可进入蜂箱,危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在捕食中,胡蜂只取食蜜蜂的胸部,咬掉其头部和腹部,带着蜜蜂的胸躯飞回自己蜂巢,用以哺育幼虫。
胡蜂在我国南方各省为夏、秋季蜜蜂的凶恶敌害。沿海地区8~9月危害严重,山区在9~10月最为猖獗。常年蜜蜂经越夏度秋,损失外勤蜂达20%--.,30%,严重年景,倾场受害,蜜蜂举群逃亡。
(1)敷药法:在养蜂场上用纱网捕擒来犯的胡蜂,用棉签或小柴梗沾蘸“毁巢灵”粉剂少许(约2~3mg)敷散在胡蜂胸部背板绒毛间,然后放蜂归巢,可很快地污染全巢,达到毁除全巢的目的。
(2)毒饵诱杀法:用1%的硫酸亚铊或砷化铅或有机磷农药拌入水、滑石粉和剁碎的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4页,共4页)
农村实用技术 蜜蜂专栏 NONGCUNSHIYONGJISHU农民致富手册 2008.6 中蜂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陈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661101 中蜂常见的疾病有欧洲幼虫 ...中蜂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_专业资料。中蜂常见的疾病有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其防治方法如下:1、欧洲幼虫病该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中蜂的主要病虫害_林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兽医导刊 疾病防控 一、中囊病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 弱,在饲养管理中,从预防为主。中 蜂的主要病害是囊状幼虫...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_畜牧兽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按照生产无公害蜂产品要求...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之―― 中华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蜂业研究所 内容提纲 1 2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蜂业研究所 中蜂病敌害概述 中蜂病敌害防治 第一..._中蜂病虫害01(中囊病)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中蜂病虫害中蜂专题内容 第十节 中蜂病虫害的防治一、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治 三、蜡螟...010第十节 中蜂病虫害05(蚂蚁)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010第十节 中蜂病虫害05(蚂蚁)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五、蚂蚁的防治02...维普资讯
蜜蜂 病敌害对 养蜂 业危 害很 大。防治总的 原 则是 “重于治” :选育抗病虫害力强的中 防蜂 品种 、加强饲养管理 、...中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4页 7下载券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 3页 1下载...农业知识全集之-农药,病害防治李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李树在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010第十节 中蜂病虫害02(欧幼病)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二、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蜂药防病 适当断子,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主要传染源 防治(药物) ⑵药物治疗 ...中蜂两种病虫的防治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中蜂饲养知识蜜蜂 养殖 裨 、jf S ¥...在 融旨 或第 二年 叉害 复发 早春蜚粉 源缺 乏时 容 易发 病。 互的...美洲幼虫腐臭病&&&&
美洲幼虫腐臭病是一种传染力很强、危害很大,一旦发生就很难将其根治的一种毁灭性幼虫病害。&&&&
主要症状&&&&
孵化24小时内的幼虫最易感染此病,初期主要症状并不明显,在5日龄~6日龄时症状将明显地显露出来,一般在封盖以后死亡。患病的幼虫主要表现为,失去正常的白色光泽,并渐渐变成咖啡色,而死亡时则呈褐色和黑色,椎形状。恶病封盖子的房盖常呈现下陷、湿润及穿孔的特征。&&&&
防治方法&&&&
将土霉素或四环素22.5万左右单位的药剂与0.75克左右的糖浆相混合,每天一次,连续6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天左右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将磺胺噻唑钠2毫升针剂或0.5克片剂与1克糖浆相混合,每天进行一次,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可喂或喷给药剂0.75克左右的糖浆,每天进行一次,连续6次为一个疗程,间隔4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蜂群的管理,对于轻病群,用镊子将腐烂的幼虫夹出,同时用70%的酒精棉球消毒巢房;而对重病群,就应进行更换蜂箱和巢脾,同时将蜂王关闭起来,使巢内出现短暂的断子期,并加强药物治疗。&&&&欧洲幼虫腐臭病&&&&
欧洲幼虫腐臭病是使未封盖幼虫致死的一种传播迅速、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病害,其病源为多种细菌,主要是蜂房链球菌,还有蜂房芽孢杆菌、蜜蜂链球菌和蜂房桂杆菌等。&&&&
主要症状&&&&
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感染1日龄~2日龄的幼虫,潜伏期为2天~3天,封盖以前死亡。死亡的幼虫开始呈苍白色,然后渐渐出现黄色斑点,最后变褐色和黑色。由于死亡幼虫呈现溶解性腐败,故背线清楚可见,已伸直幼虫的背线为窄条状,弯曲幼虫的背线呈放射状。&&&&
防治方法&&&&
将20万单位的土霉素或四环素与1克的糖浆进行混合,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喂或喷给药剂糖浆0.75克左右,每天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5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将20万单位的链霉素与1克的糖浆进行混合,根据群势的大小,每群每次喂或喷给药剂糖浆0.75克左右,每天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间隔3天~5天即可转入下一疗程。&&&&
对病情严重的蜂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采用换箱换脾等综合措施。&&&&囊状幼虫病&&&&
囊状幼虫病,亦称囊雏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蜂种对本病的抵抗力也不一样,西方蜜蜂抗性较强,中蜂则容易感染发病。&&&&
主要症状&&&&
1日龄~2日龄的幼虫最易感染本病,潜伏期为5天~6天,封盖前后幼虫死亡。病初其症状并不明显,刚死亡的幼虫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头部形成钩状,背部出现棕色点,逐渐变成暗灰色,皮下渗出液增多,略带黄色,形似水袋,此时用镊子夹取幼虫有塑料袋盛水的感觉,这是囊状幼虫病的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将50克的半枝莲对5毫升的水,经煎煮过滤后,用药液按相同的比例配成糖浆,每框蜂每次饲喂糖浆125毫升左右,隔2天~3天进行一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
将50克的华千克藤兑5毫升的水,经煎煮过滤后,用药液按相同的比例配成糖浆,每框蜂每次饲喂糖浆75毫升左右,隔2天~3天给药一次,连续5次左右为一个疗程。 &&&&&&&&
(记者 佚名)
[责任编辑:中华园林网]
中华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华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园林网联系。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蜜蜂常见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