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读,香港临床医学学,请问在香港行医会受影响嘛

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去香港行医,约么?
作者:陈净&&&来源:陈净大夫
(年的数据:香港公立医院一共有42家,总共有大约27500张床位,5700名医生,22700名护士。)
1.国内的院校毕业后可以去香港行医吗?需要什么条件?
李医生:不少人认为要来香港行医,必须要有国内的名牌医学院毕业、拥有硕士、博士这些高学历才可以,其实不然。基本上国内正规本科5年制毕业的都有资格来香港行医,而且无须任何工作经验。但最有挑战性的,是需要通过香港医生执业资格考试(LMCHK)。这个考试除了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毕业生不需要参加以外,所有其他国家地区的医学院校毕业生都需要参加。
陈净大夫注:在新加坡也有不少香港医生,因此对于LMCHK的难度早有耳闻。很多香港人在英国、澳大利亚的医学院校毕业后,如果打算回香港行医,也需要参加LMCHK。由于竞争的异常激烈,很多香港人由于未能通过LMCHK而无法回香港行医,不少人选择继续留在英国、澳大利亚,或者来到了离香港比较近、竞争程度没那么激烈的新加坡来行医。李医生从国内的医学院校毕业,能通过LMCHK而在香港行医,真的是非常优秀,因此他的经验也变得特别宝贵。
(伊丽莎白医院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命名,是全香港最大的综合急诊全科医院之一,共有床位1800多张。)
2.对于在国内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和医生,如果打算考香港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您对他们都有什么建议?您觉得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李医生:如果要考香港的执照,必须先看一些原版经典的教科书,例如Harrison, Davidson, Oxford Handbook等。知识一定要广, 因为笔试内容有内外妇儿精神统计。最大的障碍在于clinical exam,因为香港的考试特别注重查体,我遇到过来医院临床学习的三年级医科生,他们只在临床几个月时间,都能用听诊器准确听出二尖瓣倒流杂音,说出当中的病因,严重程度等等。像多囊肾病,都能很熟练地用手摸出来,给出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等。所以一定要熟悉英式查体。
陈净大夫注:香港医生执业资格考试都包括哪些内容呢?主要包括下列三部分: 1. 专业知识考试: 共分两卷,每卷各有120题多项选择题。这部分考试为测试考生的专业知识而设。考生须应考以下学科的试题:基本科学、医学伦理/社会医学、内科、外科、骨科、精神科、儿科及妇产科。2. 医学英语技能水平测验: 英语笔试。香港医务委员会希望通过这项考试确保考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应付其专业工作需要。3. 临床考试: 这项考试为测试考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而设。考生接受测试的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包括骨科的病例)、妇产科及儿科。笔试部分的通过率在25%,临床考试的通过率在30%左右。
如果想知道更多详情,请登录香港医务委员会的官网http://www.mchk.org.hk。
(威尔斯亲王医院是香港两所教学医院之一,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医院。现有床位1600多张,超过4800名员工。)
3. 能简单介绍一下香港的医疗体系吗?在香港看病花费高吗?患者是如何进行支付的?
李医生:香港的医疗体制实行类似英国的公共医疗模式,政府为病人埋单。在香港公立医院住院的平均花费高达3000港元/天,而香港居民只需象征性地每天支付100港元,便能享受所有的住院服务,除了一些消费品如心脏支架和高价药如标把药需自费外,就是做了手术,包括手术费、诊疗费、医生护士的费用等等,也是100港币一天。另一方面,私人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快捷高质的服务。例如做胃镜, 为了不想在政府医院等,很多人都选择在私人诊所做。 一个普通的私人肠胃科医生每天的预约都是满满的,有些预约几个月之后才能约上。
陈净大夫注:这就是“一国两制”啊。什么时候国内的公立医院也能做到每天一百块,一切费用全都包,估计就没那么多医闹了,咱们老百姓的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玛丽医院于1937年正式投入使用,是当时香港以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现有床位1440张,员工3800名,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4. 前段时间香港医生静坐要求加薪的消息引起广泛的关注,可以透露一下香港医生的收入情况吗?
李医生:因为前一阵子政府为高级公务员加薪,以往公立医院医生工资跟着政府公务员工资涨幅,但这次公务员加薪了,公立医院医生却未加薪。医生觉得不公,才发起抗议行动。至于具体收入,香港的公立医生跟私立医院相比,后者多很多倍。跟国内不一样的是,香港的社区诊所市场十分发达,社区医生的收入比不少公立专科医生还要高,而且市民都很信任社区医生。&
陈净大夫注:我在私底下跟在香港行医的朋友交流,把新加坡医生跟香港医生的收入做过比较,同样在公立医院工作,同年资的情况下,香港医生的收入比新加坡的要高。比如说同样是在ICU工作的低年资医生,在香港的收入可轻松超过5万人民币/月,而在新加坡却拿不到那么多。这只是在公立医院,如果去到私立医院或者自己开诊所的话,收入就更高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即便在众人眼中属于高薪的医生行业,如果觉得收入不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抗议、静坐;而距离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前段时间规培医生为了讨规培补贴,却只能“上街散步”。哎,说多了都是泪啊。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除了考执照,还得会粤语吧?
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学习一下
好好学习一下
高工资?我们......
也不容易阿就拿拿低工资吧
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我很想外出学习!
努努力,回香港行医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内地生与同学一起学习
港科大供图
2013年,内地有1.3万名高中生报考香港大学,6千多名高中生报考香港科技大学。经过学科成绩、面试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层层遴选,最终被录取的考生无一不是内地顶尖的优秀生。作为内地沿海城市的上海,每年都是香港高校的主要生源地之一。广大市民好奇的是,这些尖子生在港校就读后,他们的就业情况是否也尽如人意。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到香港高校求学、毕业后留在香港打拼和发展的上海人,试图探寻内地毕业生在港就业情况。在他们看来,在香港求学和发展,收获很大,付出和心酸也很多,“不论你是状元或普通学生,一切从零开始,在这里,没有人会了解你的过去,所以要有平常心,脚踏实地慢慢学习和融入。”
投行职员高原:经常一天工作20个小时
高原在2007年考进港科大,2011年毕业,就读工商管理学士金融与经济双学位,现在在一家投资银行工作。
看到以前的学长学姐在香港投行干得不错,高原决定追随他们的步伐。高原的求职准备起步较早,了解到香港的投行喜欢在实习生中招全职,大三上半年,高原就开始投简历希望争取到银行实习,大三下半年她去纽约做交流生,整个面试过程都在美国完成的。由于香港和美国有时差,为了配合香港的面试,她常常需要凌晨3、4点起床等电话。
大三夏天,高原顺利得到投行的实习机会,因为在两个月的实习中表现出色,尚未毕业的她就拿到正式员工的预录取。正式入职前还在纽约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如今已经工作两年的她,很喜欢现在的企业文化,与同事相处也十分愉快。虽然拿着不错的薪水,但也有满腹辛酸。
“很多人觉得投行是一个特别光鲜的工作,但很多人看不到这个行业背后的辛苦。我们经常要熬夜加班,经常一天工作20个小时,没有周末和假期,每天工作压力都很大。这确实是一份对女生来说特别辛苦的工作。我想说,你要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对自己要有正确的预判,是否能承受这种压力,为了这份工作,可能会牺牲蛮多东西。比如与亲人相聚的时间等。”
对于在香港买房子的问题,高原表示有考虑过,但是因为还没有拿到永久居民,现在买房不划算,打算拿到永久居民后再考虑买房。
咨询师吴萌:跳槽两次都有不如意
吴萌2007年参加高考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由于被录取的都是经管类专业,考虑到香港这方面更成熟,就选择到香港就读。在复旦大学委培一年后,她于2008年前往港大就读经济金融专业,2011年毕业。
吴萌说,去港大之前她并未给自己设立目标,只是想着到时候看发展随机应变。虽然读的是金融专业,但她一开始并未想着今后要从事金融这一行业。相反,大一、大二时她找的几份实习都和当初的专业、现在的工作不搭边,比如到媒体去当实习生、在五星级酒店实习等。她的很多同学都是到金融机构去当实习生。如今回看这两年,更像是自我摸索期,希望能体验不同的职业。也是因为这段经历,让她确定今后要从事咨询行业。
“选择咨询行业,是因为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行业和公司,就好像到不同的企业去实习一样,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经历,充满新鲜感。至于毕业后是回内地还是留港,我没有考虑很长时间,主要是觉得在香港读书与投入社会工作的体验还是不一样的,想留在香港工作,锻炼自己。爸爸妈妈也支持我的决定。”
在吴萌看来,她的求职之路不算特别坎坷。在做了精心准备后,向咨询公司广投简历。在香港,像麦肯锡这样的大咨询公司,每年招的人很少,大多有海归背景,香港本地毕业生要想直接进这类公司很难。她虽然也投了这类大型咨询公司,结果也是石沉大海。庆幸的是,她后来收到一家规模略小的咨询公司面试通知,这段求职经历还算顺利,从投简历到面试最后拿到OFFER,大约花了2个月时间。
2011年,吴萌顺利进入一家咨询公司工作。但和她的预想有差距,客户多是IT公司,很难接触到其它行业。虽然待遇等各方面都不错,但一心期望做战略咨询的吴萌,在犹豫、挣扎了很长时间后,在不久前选择了跳槽。
吴萌现在的单位是一家欧洲咨询公司,香港办公室只有十几名员工。真正做了这份她理想中的工作后,却发现很辛苦了,“加班太厉害,差不多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经常坐飞机在异地奔波,有时候一周要飞很多地方,基本没有周末。相比之下,之前的那份工作要轻松很多。”尽管如此,吴萌却并不后悔。在她看来,跳槽的根本目的达到了。
对于目前的收入,吴萌用“还可以”回答。她表示,咨询行业整体收入一般,在进入这行前她就做好思想准备,没有考虑过靠干这行发家致富。在她来看,香港吃喝玩乐、生活用品都比上海便宜,最大的支出是房租。“香港房价真心贵,生活条件与上海没法比。香港的房价已经很高,投资价值比较小。我现在还没想好将来是否和男友一起在香港留下来,未来我可能要读MBA,一切还在摸索中。”她坦言,她不知道自己要在咨询行业做多久,但做这行没有人想过在咨询界终老,大部分都是在了解了各种不同行业公司的运作情况后,会去读MBA,然后再去谋求新的职业发展道路。
牙医季超:工作一年开私人诊所
季超2006年高考考取港大,2007年入学,就读牙医本科专业(5年制,去年转成六年学制),2012年毕业。他说,当年报考港大纯粹想尝试、体验一下有着外国标准的港大招生过程,当然也想走出上海看看。当时,港大对内地生开放的专业种类有限,医学类的专业仅有牙医和中医,临床医学没有招收内地学生。季超想学医,就选择了牙医专业。
季超入学第一年就加入港大牙医学院学生会,因为这段经历,他还参与到亚太地区牙医学生会议和学生社团,“我问了不少在内地读牙科的同学,他们鲜有这种交流机会。”季超后来以牙医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留港工作成为他的首选,“在香港,牙医学院一毕业就自动获取香港牙医行医执照,要返回内地行医还要考牌。香港的就医环境和内地差别很大,如果毕业后立即回内地,可能会不适应。”
季超的求职过程也比较顺利。香港仅港大有牙科专业,每年50位学生毕业,社会供求关系平衡得很好,就业没有任何阻碍。他在毕业前夕便拿到菲腊牙科医院住院医师的资格。毕业后,季超选择在牙科医院做一年住院医师,希望能更好地巩固临床以及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硕士学习奠定基础。由于香港医生可以多点行医,在牙科医院做住院医师的同时,他也在私人诊所做兼职。最近他还和伙伴一起开了一家私人牙科诊所,“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理念摆在诊所经营中,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当然许多人看医生喜欢挑资格老一些、经验丰富些的,这是人之常情,我也经常被人问及怎么那么年轻。但我想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病人都是能够感受到的。”
对于如今这份工作,季超表示满意。他去年月收入平均3.5万元港币,今年由于开立了自己的诊所,收入暂时还没有太大变化,“对于收入我没有太大预期,只要能够看好每一位病人,这已经很有回报的了。香港的房价很高,但我会将教育投入和事业发展摆在第一位,房子可买可租,看个人的发展情况。”
季超希望明年去美国深造牙科硕士,为期三年,之后应该会回港继续发展自己的诊所,“待未来时机成熟,会考虑向内地发展,毕竟内地牙科有着无穷的市场和潜力。”
猎头沈帅帅:大二去新加坡做志愿者差点挨打
从年,沈帅帅(化名)在香港大学进行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学习,主修政治与公共行政管理。对于内地生在香港就业,沈帅帅认为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他本人也经历了最初想成立一个为摇滚乐队服务的公益组织,后来想从事咨询业,一直到现在担任猎头,“如果你早些明白想干什么,可以少走弯路。但不管如何,认准了就做下去。”
沈帅帅从大一开始就业准备,但感觉还是不如香港学生抓得紧。沈帅帅高中时参加过摇滚乐队,碰到过很穷的吉他手,因为没有钱买新弦,把生锈的弦放在盐水里洗一洗再用,感慨很多有才华的人没有发挥之地。他希望能开一个酒吧,给这些有才华却没有平台的人提供舞台和器材,不让他们饿肚子。为了这个梦想,他的第一、第二份实习都偏向公益。读大二那年,一家名为“客工亦重”的公益组织,在港大招募志愿者去新加坡为当地客工提供帮助时,他欣然报名参加。
“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当地客工维权。有一次为帮他们讨工钱,还受到对方包工头的威胁,差点挨打。”沈帅帅说,这段经历是他第一次接触社会阴暗面,“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年轻和不足,尚无能力去真正帮助别人,也许等我有能力的时候再来帮助别人会做得更好。”
为了提升能力,了解更多的行业,他决定从事咨询行业。他托朋友和学长介绍去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北京分公司实习。大三时,他前往北京,在那边实习了一段时间,北京合伙人很欣赏他,让他不要读书,继续干下去。但沈帅帅不愿意放弃学业,拒绝了邀请,对方给他写了一封香港公司的邀请信,他便去应聘。从3月份开始第一轮面试到9月份终面,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原本十拿九稳的工作机会“黄”掉了。
“到10月份,外婆身体不好,我便赶回上海。正一筹莫展时,接到现在这家猎头公司HR的电话,邀我参加公司面试。对方在得知我的家里情况后,表示可以等到我事情办完后再回香港面试,十分人性化。”就这样,沈帅帅成了一名金融猎头。公司同事全是老外,他是唯一会说中文的人,公司对他还挺器重。工作主要是为金融类企业物色合适高管,与做咨询差不多。虽然担任猎头不到1年,但沈帅帅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一年还有20天的年假。有趣的是,今年8月时,他也成为被猎的对象,“对方承诺加我30%的工资,但我拒绝了。今年4月,爸爸生病,我的老板当即让我回家去探病,我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沈帅帅说,他现在工作刚起步,明年会加薪,预计月入2至3万港币,跟在投行工作的同学相比差远了,但够自己用了。一则利好消息是,他所在的公司目前在上海已有合资公司,相信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不久后公司将会在上海成立办公室。未来,他有望回上海工作。
创业者王伟晨:边读书边工作从课堂寻商机
王伟晨在2004年考取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电子及电气工程学,2009年本科毕业(花了一年时间在美国交换),同年兼职入学香港科技大学工程企业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他是在香港的上海毕业生中极少数的自主创业者。
回顾在港校的几年,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在学校商学院的MBA
和EMBA课程打工。那是大一末,他看到学校贴出MBA助教的招聘广告,便应聘成功。助教的工作主要是文员复印、布置教室、担任教授助理、照顾学员饮食起居等。他先是担任MBA助教,随后担任EMBA助教,在此期间与学员一起听大牌教授的课,这段时光他认识了很多人。
2008年,王伟晨从美国交流回来。此前,他已拿到美国一家很大的IT企业香港公司的OFFER,但因为没有毕业,便一边完成毕业项目,一边在公司里做全职实习。开始一切都很顺利,还有教授希望他毕业后留校做研究,但他觉得工作已经落实,便婉拒了这一机会。没想到随着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初时他被告知无法在公司留下来,而他也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
“我同时做了三件事。第一,去找教授,问是否还有继续深造机会,却被告知名额给别人了;第二,我去考GMAT,准备申请国外大学;第三,投递简历继续找工作。”王伟晨说,他知道自己没有心思读书,当他拿到了一份做视频会议的工作之后,尽管不是很满意,但还是接受了。但因为不是很看好这行的前景,在干了三四个月后辞职了。此时有猎头找到他,提供了一份法国地铁中央控制系统工程师的工作。公司大概有200多人,但很少有内地人,当时很多内地城市都在造地铁,王伟晨的普通话成为优势,有很多内地出差的机会,他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但也只是做了一年。
原来,在这份工作做了一两个月时,有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内地生朋友找到他,想和他一起做一个在线音乐平台网站,感觉现在工作比较轻松的王伟晨欣然答应了。六七个月后,王伟晨从公司辞职全力以赴投入网站建设。然而,网站的发展还是面临很多瓶颈,他们找不到投资人。王伟晨渐渐意识到,这个音乐在线平台的成功几率不是很大。
当时,王伟晨还在读企业工程管理的在职硕士。有一门课程里提到企业ERP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正巧有一家企业需要找一个ERP系统,他网上去找了五六个测试下来,发现其中比利时的1个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中国用的企业却极少,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便开始自己去找客户,渐渐的客户越来越多,他开始聘用员工。2011年底,市场进一步扩大,他在上海组建团队,开了“开源智造谘询有限公司”,一直到现在,公司稳步发展。如今,他们公司在上海已开设分公司,分公司从规模上来说也大过香港的公司,如今他两边跑,未来如上海的生意会更稳定的话,考虑会选择常驻上海。
毕业生眼中的内地生在港生存现状
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工作
来自香港大学2013年内地本科生毕业去向表显示,53%内地毕业生选择在港就业,35%毕业生选择前往海外名校进修。其余少部分学生选择留港继续深造、海外就业或回内地工作。香港科技大学最新公布的2013年内地本科毕业生去向显示,18%在香港深造,44%赴海外深造,31%留港就业,1%海外就业,1%内地工作,1%创业,其它4%。
高原介绍,在香港住满7年就可以拿到永久居民,因此已经在香港读书4年的内地生,除去那些继续深造者,一般都会选择继续留在香港工作3年,直到拿到永久居民。但并非每个留下来的内地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猎头王伟晨看来,他们中有些是为了生存,有些是为了过渡而选择现在的工作。
李梦从山东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2010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次年毕业,现在香港大公报担任记者。李梦不是上海人,她来香港读书前就知道在香港找工作不容易,只想着先过来看看再说,如不行再出国或回内地。读书时,李梦得到了大公报实习的机会,后来因为报社正好有空缺,便留下来担任文化记者。
“自始至终,我没有想过要做很久记者,只是想先干两三年积累经验。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去从事文化艺术类的工作,比如画廊策展、乐团行政工作等。”李梦说。
内地生中想长留香港的并不多
王伟晨说,他们那届入学的内地生总共有171人,如今还留在香港的估计不足20人。“我们毕业时约有一半人是留在香港,然后每年减少,有的是选择回去,有的是出国读MBA,等在香港满7年后人数更是出现骤降。内地生中真正长长久久想留在香港的不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王伟晨认为,无法融入当地生活是重要原因。“在我眼里,身边朋友里面,能够适应香港工作的可能20%左右吧。”他表示,内地生真正能融入香港文化的并不多。很多内地生平时和香港人打交道多是出于商务上的要求,业余大部分时间还是和内地人圈子玩在一起。
远离自己的父母家人,当遇到很多事时觉得困难无助,身心俱疲,心理压力大又是另一重要原因。高原说,在香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能自己面对,无法一个电话打回家里让父母帮忙,“像我们遇到问题多是跟身边的朋友商量,然后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把握。”
租房买房是内地生最沉重负担
留在香港就业的内地生还普遍反映“住得不舒服”。王伟晨说,内地生普遍在香港住的房子非常小,要在香港买房子又很有困难,因为在香港收入很稳定,没什么灰色收入和其他的外快,如果不靠家庭的积蓄,相信要买到如意的房子可能要8到10年的时间。
沈帅帅也说,租房一般是在香港定居的内地人的主要选择。他觉得在香港买房子当然有困难,但可以和未来的妻子一起奋斗。关键是要考虑清楚,未来是不是要在香港继续发展。如果需要按揭20年,他是不是会把20年放在香港成家立业。从他本人来看,父母都在上海,他将来一定会回上海,但是会想要先拿到永久居留权,他还需在香港待3年时间(香港住满7年时间可以拿到永久居留权)。
他坦言,内地学生留在香港发展很不容易。特别是房租,对内地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在香港,30平方米的房子房租要1.2万/月,住好一些的都要2-3万/月。很多一家三口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60至80平方米的房子。100平方米的房子在香港属于豪宅。诸如九龙这边的房子,1平方米要10万。在这边,很多内地生都是两个人、三个人合租一间房。更有内地生租借在那种房子老旧、有7、8层高却没有电梯、房间很小的唐楼里。
李梦的月收入只有1万多元。她和另一个女生一起租了一套二室一厅,50多平方米的房子,房租9千元。她的房间要小一些,但也要每月分担4千元的房租。全靠她平时帮别人写点稿子,赚点额外的收入日子才撑过来。
求学前想清楚 就业不要随大流
此外,采访对象中还有不少人反映,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在香港就业难以专业对口,原因是香港的就业市场以金融行业为主,缺乏实业。读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往往要么选择继续深造,要么转行做金融。
对于将来想到香港读书和就业的内地生,吴萌认为,关键是要想好做什么,“香港的行业比较单一,很多人没有想好要做什么,就跟着小伙伴一起去做金融行业了,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特别喜欢这行呢?还不是因为大家都去做这行,而且收入高才随大流吗?而随大流就业也扼杀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
“来香港之前,最好能想一想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如果你在读大学前没有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话,不妨好好利用在香港读书的时间,多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多方体验,而不是局限于课堂,从中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吴萌说自己总体上并不后悔考港大,“来香港读书,无论从学习上还是个人成长的收获上,都让我比较满意。”
季超认为,来香港读书是明智的选择,可以体验不同社会文化,又可以令自己更独立坚强。相比出国留学,香港离家不远,也相对可以照顾到父母,“来港求学要放下自己之前的一切成绩、荣誉、光环,不论你是状元或是普通学生,一切从零开始,在这里很公平,没有人会了解到你的过去,所以要有平常心,脚踏实地慢慢学习和融入。而且不要被周围的一些言论所影响,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情,香港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王伟晨则指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来香港,不要盲目跟从,要从多角度来分析自己未来的发展,是金子在哪里都是值钱的。
李梦也说,她看到蛮多内地学生从港校毕业后想留下工作,但如今内地生太多了,工作机会感觉越来越少,“此外,香港这边的文化差异比较大,关键是看自己是否真正喜欢。”
责任编辑:&&&&&&&&&&
&&&&&&&&&&
|||||||||||||
||||||||||||
||||||||||
||||||||||
||||||||||
全站分类导航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医学教育之比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医学教育之比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中文大学临床医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