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七河地区九塬一面坡,一面坡指是的什么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相关工具书解释
位于东经107.7°,北纬34.2°,在陕...
(本文共49字)
权威出处:
1陕西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猕猴桃是陕西省继苹果之后又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朝阳富民产业。秦岭北麓是全世界最大的猕猴桃人工栽培区,宝鸡眉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北麓,又是这一区域的产业领头羊。眉县现辖8个镇,123个行政村,共32万人,耕地面积2.35万hm2。眉县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9℃,年日照时数2 015 h,年均降水量645 mm,无霜期长达218 d,土层肥沃疏松,土壤p H值6.5~7.5,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1978年,眉县率先开始了猕猴桃人工栽培试验。从1988年起,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猕猴桃。近年来,眉县利用地缘优势,按照“扩规模、提品质、抓营销、创品牌”的思路,尽全力将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眉县的地域特色产业。目前,眉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2015年,全县猕猴桃种植总面积达到1.8万hm2,占...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因为种种原因(品类增多、产量增加、进口增大、消费不旺等),2〇15年全国果品销售萎靡不振,各类果品价格都较往年明显下降。以宝鸡为例,按上市先后次序草莓、櫻桃、油桃、匍匐均比前3年平均下降20%?30%,油桃甚至出现了无人问津,果农倒果现象。2015年眉县猕猴桃统计面积达到2.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2.35万公顷的85.2%。全县称猴桃挂果面积1.67万公顷,测算总产量达45万吨。如果价格下滑到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出现严重“卖果难”问题,果农的收益就难以保证,劳而无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极大的挫伤,对眉县果业的打击也将可能是致命性的。1电子商务"瞬间引爆”销售市场从日起,眉县称猴桃网上销售开启,9月初持续升温,9月中旬进人发货高峰期,一直持续到国庆节前后,一时间订单如雪片般飘来,每天早晚,在眉县各大快递公司门口前来填快递单子、买箱子、交货的果农都排成了长队,架子车、三轮摩托、面包车、小轿车齐上阵,场面异常热...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1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状眉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北麓,辖8个镇,12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耕地面积2.35万hm2。1978年,眉县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在陕西省率先开始了猕猴桃人工栽培试验。从1988年起,全县大面积推广猕猴桃种植。近年来,眉县立足地缘、科技、外资等优势,按照“扩规模、提品质、抓营销、创品牌”的思路,全力打造猕猴桃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来源,眉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2012年,全县猕猴桃总面积达到1.81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18%,占全省总面积的27%,挂果面积1.2万hm2,总产量35万t,占全省猕猴桃总产量的44%,总产值21亿元,总贮藏量16.6万t,种植农户突破6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8%,猕猴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人均猕猴桃产业收入突破8 00...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景区概述
眉县景区概述
  眉县古称“眉坞”,是“中国猕猴桃之乡”,隶属于宝鸡市,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属秦岭北麓半丘陵地带,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特征。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国宝重器,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眉县也哺育了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名臣法正、唐代医学家王焘、宋代理学家张载、共和国上将李达等一代代历史名流。
  眉县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一年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截至2011年,全县已种植猕猴桃27万亩,是全国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认证。先后荣获
“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建设示范县”和“全省果业先进县”。
其他名称:眉县
开放时间:
适合月份:1,2,3,4,5,6,7,8,9,10,11,12
门票价格:
景区类型:
景区地址:
国家认证:无
&&周边景区复制成功,去粘贴吧
欢迎来到眉县
Welcome to Meixian
灵感旅行家:爱上眉县的N个理由
Travellers tell you why love Meixian
TA们都来过眉县
在这里留下了最精彩的旅途记忆
旅游产品服务商推荐
Recommended travel agencies
携程旅行网
订酒店、旅游、机票、火车票、汽车票、邮轮上携程!
酒店预订、特价机票,艺龙全网低价不怕比!
中国国旅旗下互联网品牌,是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的品质旅游专家。
宝鸡旅游行政区划
国内经典目的地
出境经典目的地眉县简介 - 人文眉县的日志,人人网,人文眉县的公共主页
人文眉县,法正故里
&眉县隶属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下,行政区域横跨两岸,地形地貌由南而北依次为山区、浅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渭北平原区,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西距宝鸡市65公里,东距省会西安市120公里,东与周至县接壤,太白县毗邻,西连岐山县,北界扶风县,全县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374668亩,全县辖8镇,123个。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MeixianCounty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陕西省宝鸡市
下辖地区:
汤峪镇、常兴镇、金渠镇等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863平方公里
31万人(2009年)
陕西西府方言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太白山、秦将白起祠堂、褒斜栈道、葫芦峪、隋建凤泉宫等
车牌代码:
行政代码:
 & &201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5亿元,同比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5元,增长28.8%;农民人均纯收入7168元,增长29.7%。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62.4%。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722300,电话区号:0917。  眉县辖首善镇、、、、常兴镇、、、。境内有2个林场:汤峪林场、营头林场。
人口面积  总人口30万人,其中:非3.7万人,农业人口26.3万人,15.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5 .4万人,占50.9%;女性14.8万人,占49.1%;汉族人口占99.9%。  县境东西宽37.5公里,南北长39.8公里。版图总面积856平方公里,其中40.8万亩,人均耕地1.5亩。人口密度为353人/平方公里。
地理气候  地处东经107&39&~108&00&,北纬33&59&~34&19&。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南 依秦岭,北临渭水,属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东接周至县,西邻岐山县,北与扶风县接壤。县城东距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5公里,距西安市125公里;西距宝鸡市65公里。  眉县气候的经向差异、垂直差异极其悬殊,既有气候,川原气候,还有浅山丘陵气候,更有山地。夏秋之前,多发生锋面雨、对流雨、,雨量分布不均,系秋雨多发区之一。物候特征分明,基本以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为主。秦岭北麓缓坡带和河谷水草丰美,适宜畜牧业发展。县境内土壤除秦岭山前与渭北台塬斜坡地熟化层薄,通透性不良,保水保肥能力不够外,一般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宜粮食和多种经营生产。
自然资源  眉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达19条之多,水力充裕,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589毫米,气温适中,宜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
&&眉县风光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4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50公斤。多种经营布局合理,发展强劲,在东辣西蒜、南果北渔大格局中,尤以果品生产一枝独秀,全县各类果树面积达10万亩以上,其中、、蜜桃、油桃、草莓、板栗、核桃等干鲜杂果驰名省内外,畅销不衰。沿秦岭北麓一带,经地质科考探明,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总储量达800多万吨,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眉县地处华夏,南有秦岭主峰太白山作屏障,北有滔滔渭水浸润,气候温和而湿润,环境优美而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2.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609.5毫米,年平均为2015.2小时,光照热量充足。境内最低点和最高点相对高差达3300多米,呈现出&六月天,渭河峡谷桃花渊&的迷人景致。境内渭河、汤峪河、霸王河、石头河纵横交错,河道渠网密如机织。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使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一季两熟,北方盛产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苹果、蜜汁梨、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居陕西前列。、大蒜闻名遐迩,柿子、草莓走俏国内外。地下矿藏更是丰富。已探明的各种金属矿和总储量1亿多吨。其中地热、石墨、红柱石等蕴藏量及品位均居全国前列,有&自然聚宝盆&之美称。
历史沿革  眉县最早为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与今日邻县扶风共称&邰国&。&&眉县794年秦庄公在此筑邑,因地形似眉而取名&眉邑&。东汉末年权臣在境内筑眉坞城堡,故又称眉坞。古往今来,眉县作为先祖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民风淳朴,英杰辈出。时先秦大将(今陕西眉县常兴镇人)。率军征战出奇无穷,为秦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蜀汉谋臣(今陕西眉县金渠镇八练村人),与诸葛亮一起为之左膀右臂,在历史上地位非凡。唐代名医(今陕西眉县马家镇车圈村人)著《外台秘要方》40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工具书之一,对祖国医学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著名哲学家,在眉县横渠讲学著书,创立,成为宋代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一代理学大师&。张载的学说对后世人近千年来的思想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至今在国际亚裔文化中备受尊崇。明末清初&&之一的李雪木(今陕西眉县槐芽镇人),一生勤读不辍,隐居太白山38年著书立说,所著《》为后人所推崇。共和国上将(眉县横渠镇人),戎马一生,功勋卓著。日,眉县马家镇出土了27件西周国宝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五位农民因发现保护27件西周国宝重器有功而与巴金、、张艺谋等10人(群)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抚今追昔,眉县这片神奇的热土不知留下了多少英豪的足迹,渗透了无数劳动者生生不息、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置县始末  旧石器时代,今眉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马家镇杨家村多次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酒器,说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悠久;遍及全县的32处原始社会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证实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  县的建置,始于春秋。   眉县原名郿县。今眉县,在夏商时,渭水南为微国,渭水北属邰国(系炎帝之后,姜姓所封)。  西周时,微地为陆浑戎(允姓之戎);渭水北,东属邰国,西为郿邑;渭水南,至春秋时,仍为陆浑戎。  战国时代,正式设立郿县,境内有白起城。今眉县渭水南,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即设为武功县。  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在今眉县渭水北先设荣县(一说未设),后改为郿县,治所一说在今常兴镇西,一说在今马家镇车圈村。西汉因之,渭水南仍为武功县。新莽元始五年(5),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改名曰汉光邑,渭水南依旧。  东汉初(25),撤销武功县和邰县。永平八年(65),于渭水北之故邰城(今杨凌区杜家坡和扶风县揉谷乡法禧村、疙瘩庙一带)复设武功县。献帝中平元年(189),改汉光邑为安汉县。   西晋太康八年(287)今眉地称秦国,后复为郿县。西晋亡于汉(前赵),今眉地号曰郿城。  &自东晋元帝渡江(317),郿地虽属前赵,但因秦雍流民多南出樊沔,孝武帝(373&396)曾于襄阳侨立雍州,以郿、筑、凡阳三县隶扶风,皆遥领,非实有其地&。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郿城县曰平阳县(一曰太延三年〔437〕)。  西魏大统四年(538),又改平阳曰郿城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设温汤县,辖地为今周至县西部,眉县渭水南东部地区。天和元年(566),于斜城(今第五村乡境内)置云州,建德三年(574),撤销郿城县(渭水北)、温汤县(渭水南),县地并入周城县;是年,周城县城由今岐山县京当周城镇迁至斜城(故址在今第五村乡境内);是年撤销云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周城曰渭滨县。大业二年(606),改渭滨曰郿县。义宁二年(618),分郿县东部设凤泉县。并于郿县境内设郿城郡。  唐灭隋,于武德元年(618)改郿城郡为郇州,三年(620)州废,将郿县城迁今址。贞观八年(634),撤销凤泉县,其地并入郿县。  北宋景祐三年(1037)正月,翰林承旨,评定三等国,郿城属小国。  金因北宋制。  蒙古于1234年灭金,辖郿县。元初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升郿县为郿州,于东部设柿林县。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改郿州为郿县,并废柿林县,其地复归郿县。此后近700年间,一直称郿县。  郿县,唐、宋为次畿,金称中县,明称小县,清称中县,民国曾为丙等县。  日,根据国务院调整县市规模的通知,撤小县并大县,郿县被撤销建置。1961年9月,周郿分县,恢复郿县建置。  1964年9月,依据《汉字简化方案》和上级通知,将&郿&字改为&眉&,从此遂为眉县。
隶属沿革  揞史称,黄帝划九州,列万国(一说颛顼创制九州)。当时的今眉地是周弃外家国&&有邰氏的从邑,其地曰郿。商殷时代,今眉地渭水南称微,属允姓之戎地;渭水北属西虢国。今眉地于三代时,一直为雍州辖地。  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西周地方行政制度为国、都、邑三级,在今眉地的封国国都,即古之郿邑,与邰邑西东并存,均在渭水北岸。  春秋战国时,小国分立,互争雄长,诸侯割据,平王时列侯并吞,郿属秦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天下,实行郡县二级制,将全国分为内史和46郡。内史治咸阳,领京畿28县,其中有郿、邰、武功三县,皆隶于内史(畿内)郡。项羽入关,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三县遂为雍国地。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属中地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景帝二年(前155),为主爵都尉治。武帝时,再度重定地方行政区划,划全国为13部,103郡国,1314县邑,今眉地仍分郿、邰、武功三县。武帝建元元年(前135)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主爵都尉右扶风,平帝元始五年(5)汉光邑属右扶风,至东汉郿地皆属于司隶校尉部右扶风郡,先治长安,后治槐里。惟新莽时,郿地属扶尉大夫或曰之光录大夫。后赤眉军据长安,关中为其领地,郿属亦然。  东汉初(25),武功和邰县撤销。三国鼎立,魏据中原,领13州,91郡国,郿属雍州扶风郡。献帝中平六年(189)属安汉郡。  三国次第覆亡,太康二年(281)晋统一,分全国为19州,173郡国,1109县,郿属雍州(治长安)扶风郡(治池阳)。太康八年(287)为秦国地。  从西晋中至东晋末(304&420),全国为大混乱局面,割据纷起,强大者有20余国。郿县先后属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  南北朝时,南朝刘宋秦州(治南郑)西扶风郡治郿县,北魏太始十年(486)分置38州,郿县属岐州(治雍)武都郡(治虢),沿至西魏。  隋统一天下(589),全国有190郡,1255县(后改为192郡,311州),郿地初属扶风郡(治雍)。开皇三年(583),罢郡设州。大业三年(607),又罢州设郡。八年(612),在今陕西有12郡85县,郿县属扶风郡。隋后期,局势纷乱,群雄割据,但郿县一直为岐州辖县之一。  唐灭隋之初,析凤翔府之郿县隶于京兆府,后依山川地势,划全国为10州,县分上、中、下三级,以道统州,以州辖县。郿县属关内道岐州。武德初,设郿城郡,不久改为郇州,三年(620)州废,郿县改属稷州。贞观八年(634),又属凤翔府。开元初(713)置扶风郡。至德初(756)改为凤翔郡。永泰元年(765),罢西京,属关内道凤翔节度使。大历五年(770),权隶京兆府,为次畿。乾符元年(874)以后,黄巢起义,各地豪强,纷起割据,局势复乱,或置兴平军,或附周至镇,或为李茂贞之岐地,隶属未定于一时。景福元年(892),帝诏李茂贞为凤翔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后称岐王令其攻兴元(今汉中)之地,使岐尽有凤翔、兴洋15州之地,时达18年之久(907&924)。天祐四年(907)朱温代唐建梁称帝,自此五代开始,郿县属岐。后唐同光二年(924)李茂贞投降后唐,此后历经后晋、后汉、后周,郿县皆属凤翔府。  北宋初,袭唐制。至道三年(997),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分全国为15路,至政和时()增为24路,分领321府、州、军、监和1162县。郿县为秦风路(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凤翔府(一说扶风郡)9属县之一,亦为次畿。  金代,郿县属凤翔府路凤翔府9辖县之一。贞祐四年(1216),属恒州,后属京兆府路。  蒙古灭金后,郿州、柿林县、郿县均隶于平凉府。  元代的政治中枢称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四级各分上中下三等)。全国分12行省、185路、33府、359州、4军、1127县。郿县属陕西省奉元路(省、路皆驻长安即今西安市)。郿州在元初,先属平凉府,至元中,废州为县,属安西路。蒙古中统三年(1262)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二十三年(1286)分设四川行省后,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郿县属之。  明代,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其间曾有过省、州、县三级制和省、府、州、县四级制,郿属奉元路但为期不长),并建立司道制(布政司、按察司,改奉元路为陕西布政使司),郿县属该使司(驻长安)关西道(治平凉)凤翔府辖地。  清代,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前期全国为18省,光绪时增至23省。郿县属陕西省凤翔府辖地。  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废府、州、厅,于省县之间设&道&以联络。郿县属陕西省关中道(治长安)。北伐后,国民政府成立于南京,重新划定全国区划,民国17年(1928)通令取消道治,定为省县两级制,陕西省领92县,郿县即其一。27年(1938),于省县间设督察专员公署,眉县属陕西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郿县为宝鸡分区辖县,1950年属陕西省宝鸡专员公署。1956年9月属省,1958年11月并入周至县后,仍属省管辖。1961年8月恢复建置后,复属宝鸡专员公署辖县之一,10月改属宝鸡市。1979年3月属宝鸡地区,1980年6月再属宝鸡市,至今仍为宝鸡市辖12县区之一。
  经济发展
工业  本县工业起步早、基础好、潜力大,近年来,以太白酒厂为代表的国有工业狠抓 管理,内抓质量、外抢市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国企扭亏脱困、自我拯救的路子,企业五年五大步,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逐年攀升,在县财政收入中形成了&三分天下,太酒占其一&的可喜局面,企业被评为全国酿酒行业百强企业。全县迅速崛起,一大批民营企业乘势而上,老牛面粉、宝深砖机、恒兴果汁、社会水泥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全县工业共形成22个大类40多个行业小类50多个主要工业产品,2005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
阅读(2000)|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河台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