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金果果幼儿园婴儿弱水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_网易新闻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在古胜服务区水果市场,村民胡高兴今年的8亩李子已挣了1万多元。说起这些带给全家人幸福和希望的“金果果”,他真的很高兴。
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和尚坡,美女头,小车到门口,清泉流进屋。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挣钱不用跑,坐在家里候。
短短三十六个字,道尽了古胜村艰辛的过去和今天的幸福。
周末,居住在黔西县城的文建华先生一家驱车来到古胜村,专程带两个孩子前来体验冰脆李采摘之乐。村民黄训友的果园早就来了不少游客,成熟的果实挂满树梢,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人们一边采摘,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
“种得多的人家年收入有八九万元。”黄训友说,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群众种的杨梅、甜桃、蜜橘等水果不用运出村就能卖完。五组、六组群众种果树,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过去,古胜村因大量毁林开荒导致土地严重石漠化,没有树,水源消失,土地越来越稀薄,石头越“长”越高,上万亩荒山就像和尚的光头。为了争水源,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路不通、粮不足、钱不够、水如油,古胜村成为一个贫困村。2006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将该村定为“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课题实验田,通过开展生态修复、产业调整、基础夯实等实验示范,为群众开辟发展之路。
作为古胜农民生态产业协会会员,村民黄佑兴这个月轮值看护山林。意识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后,古胜村群众自发成立了会员制的环保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联户管护责任制,即使在严寒的冬天,群众也自觉值守。黄佑兴说:“以前我们用来当柴薪的松球和松针现在都要保护,要让它们原封不动地躺在树林里才对。”
他还告诉记者,群众觉得上级部门给予的2000亩退耕还林指标太少,就自发无偿封山育林9800多亩。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了宁波杨梅、美国甜桃、温州蜜橘等经果林2937.5亩,种植苦丁茶4.7万株,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8年前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55.4%。光秃秃的“和尚坡”变成了植被茂密的“美女头”。
没有路,水果无法外运。平井寨五组28户人家率先筹集了1万多元,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45天就在山腰开出了约一公里的公路。通过这种方式,全村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共修建出5条山间公路。
古胜村群众修路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通过专家顾问组的协调,为该村争取到100多万元修通了贯穿全村15个组、总长约7公里的两条通村公路,修建了一座经果林专用灌溉水池和一座人畜饮用水池,对穿村而过的736县道进行了油化;协调1000万元建成了贵毕公路古胜村综合服务区,32个门面主要由村民经营餐饮、小超市等,广场边上的空地也成为村民销售水果和农特产品的市场。
同时,群众积极筹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四改”,不少人家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沼气池。原来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逐渐回村创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少。
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当地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得益于低海拔气候的优势,全村共发展早熟甜糯玉米500亩,2015年亩产值达1万元,甜糯玉米成了群众的“银珠珠”。同时,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发展养牛,作为30户养牛示范户之一,村民杨勇去年种植了8亩早熟甜糯玉米,养殖了10头肉牛,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以上。
如今,古胜村的“四个一”做法(一亩甜糯玉米产值一万元,一亩秸秆产量一万斤,一万斤秸秆养殖一头肉牛,养一头肉牛获利一万元)已成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又一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古胜村地处六广河西岸的大山里,这里曾是古水西的边关要塞。山绿了,民富了,村美了,小村如今依托素朴镇打造王阳明《象祠记》创作故地文化旅游精品小镇和秀丽的峡谷风光,积极打造生态旅游村,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村观光旅游,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展餐饮服务、畜禽养殖、果蔬种植等产业,年增收两万元以上农户比比皆是。
村支书冯长书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科技示范结硕果,古胜新村展新容。”这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近时留下的诗句。如今,古胜村已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并荣获第一届“阿拉善生态田野奖”,全村535户群众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收入,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
(原标题: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本文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下次自动登录(公共场合慎用)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收藏成功!
您可在个人中心,查看
教育类型:
电&&&话:1357093****
查看完整号码
查看联系方式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联系我时说明在列表网看到,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哟!
温馨提示:
请确定对方的培训资质,以防“包过”等夸大宣传或虚假信息;
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岗位职责:要求老师有责任心,有爱心。能照顾好孩子,保证孩子安全。任职资格: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老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工作时间:号 在年前来我园面试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列表网栏目上看到的,谢谢!
小贴士:金果果幼儿园儿童之家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请在查看您收到的留言
手机号码:
获取确认码
已发送(59)
所在城市:
留言内容:
快捷留言:
想了解一下详情,请尽快联系我。
我对您的商品感兴趣,请尽快和我联系。
没有毕业证的需要提前跟老师说清楚出国留学学历认证 ,大使馆外交部学历认证,7-10个工作日出国留学学历认证 ,大使馆外交部学历认
金果果幼儿园儿童之家 相关广告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黔西县素朴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
贵州农经网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和尚坡,...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和尚坡,美女头,小车到门口,清泉流进屋。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挣钱不用跑,坐在家里候。
  短短三十六个字,道尽了古胜村艰辛的过去和今天的幸福。
  周末,居住在黔西县城的文建华先生一家驱车来到古胜村,专程带两个孩子前来体验冰脆李采摘之乐。村民黄训友的果园早就来了不少游客,成熟的果实挂满树梢,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人们一边采摘,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
  “种得多的人家年收入有八九万元。”黄训友说,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群众种的杨梅、甜桃、蜜橘等水果不用运出村就能卖完。五组、六组群众种果树,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过去,古胜村因大量毁林开荒导致土地严重石漠化,没有树,水源消失,土地越来越稀薄,石头越“长”越高,上万亩荒山就像和尚的光头。为了争水源,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路不通、粮不足、钱不够、水如油,古胜村成为一个贫困村。2006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将该村定为“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课题实验田,通过开展生态修复、产业调整、基础夯实等实验示范,为群众开辟发展之路。
  作为古胜农民生态产业协会会员,村民黄佑兴这个月轮值看护山林。意识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后,古胜村群众自发成立了会员制的环保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联户管护责任制,即使在严寒的冬天,群众也自觉值守。黄佑兴说:“以前我们用来当柴薪的松球和松针现在都要保护,要让它们原封不动地躺在树林里才对。”
  他还告诉记者,群众觉得上级部门给予的2000亩退耕还林指标太少,就自发无偿封山育林9800多亩。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了宁波杨梅、美国甜桃、温州蜜橘等经果林2937.5亩,种植苦丁茶4.7万株,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8年前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55.4%。光秃秃的“和尚坡”变成了植被茂密的“美女头”。
  没有路,水果无法外运。平井寨五组28户人家率先筹集了1万多元,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45天就在山腰开出了约一公里的公路。通过这种方式,全村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共修建出5条山间公路。
  古胜村群众修路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通过专家顾问组的协调,为该村争取到100多万元修通了贯穿全村15个组、总长约7公里的两条通村公路,修建了一座经果林专用灌溉水池和一座人畜饮用水池,对穿村而过的736县道进行了油化;协调1000万元建成了贵毕公路古胜村综合服务区,32个门面主要由村民经营餐饮、小超市等,广场边上的空地也成为村民销售水果和农特产品的市场。
  同时,群众积极筹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四改”,不少人家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沼气池。原来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逐渐回村创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少。
  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当地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得益于低海拔气候的优势,全村共发展早熟甜糯玉米500亩,2015年亩产值达1万元,甜糯玉米成了群众的“银珠珠”。同时,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发展养牛,作为30户养牛示范户之一,村民杨勇去年种植了8亩早熟甜糯玉米,养殖了10头肉牛,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以上。
  如今,古胜村的“四个一”做法(一亩甜糯玉米产值一万元,一亩秸秆产量一万斤,一万斤秸秆养殖一头肉牛,养一头肉牛获利一万元)已成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又一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古胜村地处六广河西岸的大山里,这里曾是古水西的边关要塞。山绿了,民富了,村美了,小村如今依托素朴镇打造王阳明《象祠记》创作故地文化旅游精品小镇和秀丽的峡谷风光,积极打造生态旅游村,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村观光旅游,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展餐饮服务、畜禽养殖、果蔬种植等产业,年增收两万元以上农户比比皆是。
  村支书冯长书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科技示范结硕果,古胜新村展新容。”这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近时留下的诗句。如今,古胜村已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并荣获第一届“阿拉善生态田野奖”,全村535户群众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收入,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记者 陈俎宇)
名称:吾谷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金桥天阶大厦7层
电话:010-
email:.cn
反馈内容(*必填)
欢迎提出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宝贵建议(400字以内),感谢您的支持。
联系方式(*必填)我们将持续追踪该企业,并及时自动完成信息更新
黔西县民安路40号
支持分组关注,添加关注之后,快速便捷地管理和查看自己关心的企业。
对目标企业监控之后,实时推送已监控企业的工商变更信息、法律诉讼信息、
法院公告信息、失信信息、经营异常信息等企业风险信息。
他有1家企业,分布如下
黔西县金果果婴幼儿护理中心第四分店1">等
工商注册号:321
组织机构代码:未公开
[ 以上评分结果仅供参考 ]
统一信用代码:未公开
企业类型:个人经营
纳税人识别号:
行业:零售业
营业期限:
至无固定期限
核准日期:
登记机关:黔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注册地址:黔西县民安路40号
经营范围:
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日用百货零售、婴幼儿洗浴服务
“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证件、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规定无需审批的,自主选择经营。”
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日用百货零售、婴幼儿洗浴服务
“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证件、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规定无需审批的,自主选择经营。”...
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
自然人股东
同地区同行业公司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中国裁判文书网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C)2015 JINDIDATA 京ICP备
固定电话:400-871-6266
京公网安备 9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B座23层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 滚动_【北京联盟】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在古胜服务区水果市场,村民胡高兴今年的8亩李子已挣了1万多元。说起这些带给全家人幸福和希望的“金果果”,他真的很高兴。 黔西县素朴" />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 作者:小易
北京联盟摘要:古胜村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上一篇:
下一篇: 。>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在古胜服务区水果市场,村民胡高兴今年的8亩李子已挣了1万多元。说起这些带给全家人幸福和希望的“金果果”,他真的很高兴。 黔西县素朴
>  昔日生态薄弱的贫困村,今日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从一首民谣看黔西县古胜村的变迁——
  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在古胜服务区水果市场,村民胡高兴今年的8亩李子已挣了1万多元。说起这些带给全家人幸福和希望的“金果果”,他真的很高兴。
  黔西县素朴镇古胜村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和尚坡,美女头,小车到门口,清泉流进屋。满山金果果,遍地银珠珠。挣钱不用跑,坐在家里候。
  短短三十六个字,道尽了古胜村艰辛的过去和今天的幸福。
  周末,居住在黔西县城的文建华先生一家驱车来到古胜村,专程带两个孩子前来体验冰脆李采摘之乐。村民黄训友的果园早就来了不少游客,成熟的果实挂满树梢,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人们一边采摘,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
  “种得多的人家年收入有八九万元。”黄训友说,小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群众种的杨梅、甜桃、蜜橘等水果不用运出村就能卖完。五组、六组群众种果树,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过去,古胜村因大量毁林开荒导致土地严重石漠化,没有树,水源消失,土地越来越稀薄,石头越“长”越高,上万亩荒山就像和尚的光头。为了争水源,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路不通、粮不足、钱不够、水如油,古胜村成为一个贫困村。2006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将该村定为“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课题实验田,通过开展生态修复、产业调整、基础夯实等实验示范,为群众开辟发展之路。
  作为古胜农民生态产业协会会员,村民黄佑兴这个月轮值看护山林。意识到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后,古胜村群众自发成立了会员制的环保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联户管护责任制,即使在严寒的冬天,群众也自觉值守。黄佑兴说:“以前我们用来当柴薪的松球和松针现在都要保护,要让它们原封不动地躺在树林里才对。”
  他还告诉采访人员,群众觉得上级部门给予的2000亩退耕还林指标太少,就自发无偿封山育林9800多亩。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了宁波杨梅、美国甜桃、温州蜜橘等经果林2937.5亩,种植苦丁茶4.7万株,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8年前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55.4%。光秃秃的“和尚坡”变成了植被茂密的“美女头”。
  没有路,水果无法外运。平井寨五组28户人家率先筹集了1万多元,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45天就在山腰开出了约一公里的公路。通过这种方式,全村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共修建出5条山间公路。
  古胜村群众修路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通过专家顾问组的协调,为该村争取到100多万元修通了贯穿全村15个组、总长约7公里的两条通村公路,修建了一座经果林专用灌溉水池和一座人畜饮用水池,对穿村而过的736县道进行了油化;协调1000万元建成了贵毕公路古胜村综合服务区,32个门面主要由村民经营餐饮、小超市等,广场边上的空地也成为村民销售水果和农特产品的市场。
  同时,群众积极筹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四改”,不少人家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沼气池。原来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逐渐回村创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少。
  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当地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得益于低海拔气候的优势,全村共发展早熟甜糯玉米500亩,2015年亩产值达1万元,甜糯玉米成了群众的“银珠珠”。同时,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发展养牛,作为30户养牛示范户之一,村民杨勇去年种植了8亩早熟甜糯玉米,养殖了10头肉牛,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以上。
  如今,古胜村的“四个一”做法(一亩甜糯玉米产值一万元,一亩秸秆产量一万斤,一万斤秸秆养殖一头肉牛,养一头肉牛获利一万元)已成为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又一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古胜村地处六广河西岸的大山里,这里曾是古水西的边关要塞。山绿了,民富了,村美了,小村如今依托素朴镇打造王阳明《象祠记》创作故地文化旅游精品小镇和秀丽的峡谷风光,积极打造生态旅游村,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村观光旅游,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展餐饮服务、畜禽养殖、果蔬种植等产业,年增收两万元以上农户比比皆是。
  村支书冯长书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示范结硕果,古胜新村展新容。”这是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常近时留下的诗句。如今,古胜村已成为“绿化毕节示范村”,并荣获第一届“阿拉善生态田野奖”,全村535户群众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收入,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
黔西县古胜村:满山“金果果” 遍地“银珠珠”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来源“北京联盟”外的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果果农场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