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级以什么为导向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加快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大支柱
黄汉权&盛朝迅
日08:35&&&来源:
原标题:加快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大支柱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这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加快构建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园区升级发展、提升质量品牌等五大支柱,重点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动力、平台载体、路径和导向机制等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唯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十三五”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一,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为重振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纷纷推进“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新优势;新兴经济体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则利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机会,加大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力度,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两头受压的困局,必须改变以往以做大规模为导向的产业政策,调整为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产业政策,具体思路可以归纳为:“抓两头、放中间,调结构、促创新,搭平台、造环境,定标准、强监管”。“抓两头、放中间”要求产业政策转向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支持处于发展阶段“两头”的产业,即对处于孕育期和幼儿期的新兴产业给予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促进产业快速成长;对处于衰退期的传统产业,在职工再就业培训、转产就业安置、设备淘汰补助等方面给予企业退出援助,盘活存量资源;而对处于“中间”即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产业,则要充分放开,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强筋健体、自由发展。“调结构、促创新”是指产业政策的目标要从原来的“扩能增量”调整为“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一方面,要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全面创新,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传统制造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水平。“搭平台、造环境”要求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搭建发展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上。“定标准、强监管”主要强调通过标准引领,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并积极推动我国产业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提升我国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力,努力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掌握行业话语权。
第二,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补齐基础工艺、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更加重视工业基础能力建设,通过提升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核心基础零部件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能力,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卡脖子”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加快制定工业强基实施方案,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促进基础工艺水平提升等。二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快速突破。《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战略重点领域,这些领域大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符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下一步应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这些领域快速发展,加快推动这些产业成为带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三是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中国制造2025》另外一个鲜明特色是更加重视服务功能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即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基础、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制造业国际化和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更加强调促进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为此,我国应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问题。四是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巨大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必须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也是我国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对传统制造模式进行改造,避免过度泡沫化和虚拟化。
第三,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新常态下我国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主要瓶颈问题是企业主体作用不足,市场化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为此,我们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为目标,从构建激发创新活力的机制环境入手,做好创新驱动的顶层制度设计,努力构建增强创新动力的体制机制;坚持企业主体,大力推进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坚持重点突破,着力推进新兴产业和重点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人才为基,加强领军人才、复合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夯实增强创新动力的科技人才基础。积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知识产权保护、垄断行业改革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争取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制度框架,一批创新型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创新驱动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第四,发挥产业园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要更好发挥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和溢出效应,继续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使其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一方面,推动园区产业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转变,依托制造业基础,加快推进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让产业园区成为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主体;另一方面,推动园区功能由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功能转变,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努力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第五,提升质量品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品牌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要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市场竞争打造“知名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更好地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树立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安全质量的信心。二是推动一批产业集群品牌升级发展。依托区域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持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加工贸易型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强化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和民族品牌建设,支持质量升级和品牌“走出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著名品牌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和国际性品牌跃升。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以五个导向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业化|产业_凤凰资讯
以五个导向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传统产业在安徽省产业结构中仍处于支柱地位,呈现出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金成本和依靠外需拉动的 “四低一外”特征。为改善这种产业低端化的现状,我省出台“调转促”行动计划,提出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程,为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快速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从低端向向中高端迈进,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认为,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要坚持“五个导向”。
原标题:以五个导向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传统产业在安徽省产业结构中仍处于支柱地位,呈现出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金成本和依靠外需拉动的 “四低一外”特征。为改善这种产业低端化的现状,我省出台“调转促”行动计划,提出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程,为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快速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从低端向向中高端迈进,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认为,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要坚持“五个导向”。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产业发展新空间需求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企业的效益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求。国际市场上我国游客消费能力十分强大,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真实存在而且巨大。一般来说,企业以消费者为导向,以需求为中心,但很多时候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十分了解,需要企业创造性地开发出新产品,进而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当前,我省传统产业出现很多市场上产能过剩,而在一些细分市场上却产能不足。这要求在提高产品质量前提下,通过产品多样化和特色化来细分市场,创造市场需求,在扩大市场需求过程中不断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空间大小,往往是由其创造的需求决定的。只有符合市场需求并能创造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瞄准市场潜在需求特别是群众多样化需求,发挥创新原动力作用,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上持续发力,以创新开辟市场需求新天地。二、以技术革新为导向,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步伐技术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手工业和简单机械加工为主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峻挑战。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成为发达国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主要路径。抓住传统产业市场倒逼的机遇,鼓励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健全技术革新机制,重点围绕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水平、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信息化和安全生产水平,支持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三、以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在安徽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很多地区传统制造业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因此,我们不能照搬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用高端产业来完全取代传统制造业的道路,而只能通过新旧产业的交互作用、融合渗透、逐步创造出全新的产业体系,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种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达到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它降低了传统行业间的进入壁垒,为企业提供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巨大商机,是一种新旧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可从产业重组、产业交叉和产业渗透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兼并、重组来融合,是一种传统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它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不同于原有。二是通过高新技术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是一种传统制造业与高新产业融合。例如,传统行业与液晶显示屏技术整合形成液晶电视新产品。三是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提高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化对产业的渗透能力,带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四、以产业集聚为导向,打造经济发展高地产业集聚带来“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并可以促进创新、促进竞争,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我省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走集聚发展模式,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企业间的协作,探索建立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省级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五、以价值链攀升为导向,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我省传统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煤炭、电力、家电、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绿色食品、轻纺鞋服、资源再生利用等多处于产业链低端,这种低端的产业转型升级一般遵循的路径是: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具体路线可能是OEM(贴牌生产)→ODM(自主设计生产)→OBM(自主品牌生产)。这要求每个产业都必须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因此,我省传统产业的升级,除了关注“前端”的研发、设计,更需要向“后端”的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发力,特别是让用户获取更多价值。产品的用户价值越高,企业就会拥有大量忠诚用户群。当用户累计到一定程度,用户给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将会远远超过产品所带来的价值。传统行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发展,实际上是通过产业组织的持续变化和价值的不断创新以保持产业的增长,要求从根本上去改变那种独立发展和在产业边界内从事价值链一系列固定活动的传统模式。(执笔:洪功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571513
播放数:369702
播放数:1228578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