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水是谁写的的

谁写的《春秋》? - 是谁写的“春秋”?
| 谁写的《春秋》?
是谁写的“春秋”?
用户:fancyqu530
谁写的《春秋》?是谁写的“春秋”?
最佳答案用户:crborg首先,意义春秋&三大古(先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书上记载的,这本书被称为春秋&(古春季和秋季是不是很忙,所以人的吕氏春秋是可以有时间来写所谓的“春”),陆春和秋季,因为孔子预定,传世,保存最古老的春季和秋季&鲁&Spring和Autumn&语言过于简单,被称为“言外之意”,很多人不明白,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三陆春和秋季&注释,分别&Tso春传“&Chunqiu& &春Guliang&只&Zuo的春秋古典Annals&的,还要注意历史事实,新写的文本,并推广古典研究,历史价值不高,所以不被流传下来,经过&Zuo春秋Annals&的传世。&左传Zhuan&作者,最早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Han王朝History&这两本书说&左作者恒宇。恒宇人的第一年和最后一年的生活,所以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是作者&Zuozhuan& &Zuo&,在决赛中被摧毁,但现在很有争议的,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发现已知的小学,赵韩魏三家分晋简要记录,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53年,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或更高版本的参考&左传Zhuan&作者应该是早年历史中国古代文学&(1)其它答案用户:丨卩丶誮訫丨春季和秋季是根据传说的五经之一,孔子定六经:删除的诗歌和文学,设置礼乐,喜欢变化和陆陆历史学家的春季和秋季,春季和秋季编年史书计划书一旦孔子整理。“春秋”文本无华,记事本长超过40个字,字短,作出解释,春秋教的“春秋” 的后裔,叫通,春秋后不再在世界上是一行群众的团结。注和稀疏的是什么东西,左传杜注稀疏的。
& 2012 - 2017《春晓》是谁写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春秋》是谁写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14条回答)张籍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齐名,并称“”。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张籍人物生平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唐代中后期诗人。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至,访张籍。十四年,张籍北
游,经孟郊介绍,在认识。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元年(821年),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又迁主客郎中。二年(828年),迁国子。[1]
《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末年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明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2卷。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他是中唐时期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 如《》《》。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2]
张籍轶事典故
据《》中记载,晚唐诗人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把的名诗一首一首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看到张籍正在拌纸灰,很是不解,就问道:“张籍,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听了哈哈大笑。[3]
张籍主要作品
1 《寄远曲》
美人来去春江暖,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长春日短。兰舟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2 《行路难》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3 《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5 《(一作山农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6 《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7 《送远曲》
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劝僮仆。青天漫漫覆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8 《筑城词》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空谷,雌雄上山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10 《别离曲》
行人结束出门去,几时更踏门前路。忆昔君初纳采时,不言身属戍。早知今日当别离,家计良为谁。男儿生身自有役,那得误我少年时。不如逐君征战死,谁能独老空闺里。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入陂草多牛散行,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12 《沙堤行,呈裴》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13 《求仙行》
汉皇欲作飞仙子,年年采药东海里。无路海无边,方士舟中相枕死。招摇在天回白日,甘泉无仙实。九皇真人终不下,空向离宫祠太乙。丹田有气凝素华,君能保之升绛霞。
14 《古钗叹》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宛转有古仪,欲为首饰不称时。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兰膏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
15 《各东西》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远游不定难寄书,日日空寻别时语。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我今与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弃。
16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里。,事夫誓拟同生死。双泪垂,。
17 《宴客词》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
18 《永嘉行》
黄头鲜卑入洛阳,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19 《采莲曲》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20 《伤歌行(元和中,杨凭贬临贺尉)》
黄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身着青衫骑恶马,中门之外无送者。邮夫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长安里中荒大宅,朱门已除。高堂舞榭锁管弦,美人遥望西南天。
21 《没藩故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藩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账,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可是要说的太多太多,
只能改了又改。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忙。[4]
23.《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上韩昌黎书》
张籍所撰并书写的信州司马李嘉隐墓志
古之胥教诲举动言语,无非相示以义,非苟相谀悦而已。执事不以籍愚暗,时称发其善,教所不及,施诚相与,不间塞於他人之说,是近於古人之道也。籍今不复以义,是执竿而拒欢来者,乌所谓承人以古人之道欤?顷承论於执事,尝以为世俗陵靡,不及古昔,盖圣人之道废弛之所为也。宣尼没後,杨朱、墨翟,恢诡异说,干惑人听,孟子作书而正之,圣人之道,复存於世。秦氏灭学,汉重以黄老之术教人,使人浸惑,扬雄作《法言》而辩之,圣人之道犹明。及汉衰末,西域浮屠之法,入于中国,中国之人。世世译而广之,黄老之术相沿而炽天下之言善者,唯二者而已矣。昔者圣人以天下生生之道旷,乃物其金木水火土谷药之用以厚之;因人资善,乃明乎仁义之德以教之,俾人有常,故治生相存而不殊。今天下资於生者,咸备圣人之器用;至於人情,则溺乎异学,而不由乎圣人之道,使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义沉於世,而邦家继乱,固仁人之所痛也。自扬子云作《法言》,至今近千载,莫有言圣人之道者,言之者惟执事焉耳。习俗者闻之,多怪而不信,徒推为訾,终无裨於教也。执事聪明文章,与孟子、扬雄相若,盍为一书以兴存圣人之道,使时之人、後之人,知其去绝异学之所为乎?曷可俯仰於俗,嚣嚣为多言之徒哉?然欲举圣人之道者,其身亦宜由之也。比见执事多尚驳杂无实之说,使人陈之於前以为欢,此有以累於令德。又商论之际,或不容人之短,如任私尚胜者,亦有所累也。先王存六艺,自有常矣,有德者不为,犹以为损,况为博塞之戏,与人竞财乎?君子固不为也。今执事为之,以废弃时日,窃实不识其然。且执事言论文章,不谬於古人,今所为或有不出於世之守常者,窃未为得也。愿执事绝博塞之好,弃无实之谈,宏广以接天下士,嗣孟子、扬雄之作,辨杨、墨、老、释之说,使圣人之道,复见於唐,岂不尚哉!籍诚知之,以材识顽钝,不敢窃居作者之位,所以咨於执事而为之尔。若执事守章句之学,因循於时,?不朽之盛事,与夫不知言,亦无以异矣。籍再拜。
《上韩昌黎第二书》
籍不以其愚,辄进说於执事,执事以导进之分,复赐还答,曲折教之,使昏塞者不失其明。然犹有所见,愿复於执事,以毕其说焉。夫老、释惑乎生人久矣,诚以世相沿化,而莫之知,所以久惑乎尔。执事才识明旷,可以任著书之事,故有告焉。今以为言谕之不入,则观书亦无所得,为此而止,未为至也。一处一位在一乡,其不知圣人之道,可以言谕之,不入乃舍之,犹有已化者为证也。天下至广,民事至众,岂可资一人之口而亲谕之者?近而不入则舍之,远而有可谕者,又岂可以家至而说之乎?故曰莫若为书。为书而知者,则可以化乎天下矣,可以传於後世矣。若以不入者而止为书,则为圣人之道奚传焉?士之壮也,或从事於要剧,或旅游而不安宅,或偶时之丧乱,皆不皇有所为,况有疾疚吉凶虞其间哉?是以君子汲汲於所欲为,恐终无所显於後。若皆待
五六十而後有所为,则或有遗恨矣。今执事虽参於戎府,当四海弭兵之际,优游无事,不以此时著书,而曰俟後,或有不及,曷可追乎?天之与人性度已有器也,不必老而后有或立者。昔颜子之庶几,岂待五六十乎?执事目不睹圣人而究圣人之道,材不让於颜子矣,已逾之,曷惧於年未至哉?颜子不著书者,以其从圣人之後,圣人已有定制故也,若颜子独立於世,必有所云著也。古之学君臣父子之道,必资於师,师之贤者,其徒数千人,或数百人,是以没则纪其师之说以为书,若《孟子》者是已,传者犹以孟子自论集其书,不云没後其徒为之也。後孟子之世发明其学者,扬雄之徒,咸自作书。今师友道丧,浸不及扬雄之世,不自论著以与圣人之道,欲待孟子之门人,必不可冀矣。君子发言举足,不远於理,未尝闻以驳杂无实之说为戏也,执事每见其说,亦拊?呼笑,是挠气害性,不得其正矣。苟正之不得,曷所不至焉?或以为中不失正,将以苟悦於众,是戏人也,是玩人也,非示人以义之道也。
张籍人物评价
张籍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
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入诗。他还着意提炼,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文学史系列书籍合集网站[引用日期]
.百分网[引用日期]
.搜搜百科[引用日期]
.古诗新唱[引用日期]院校信息 " /> 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春风》是怎样具体描写春风的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绘画”搜索无锡
&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春风》是怎样具体描写春风的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春风》是怎样具体描写春风的朱自清的《春》,文学性很强。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先写春天的一般景色,接着分别从几个方面去描写。第一,是春天的草;第二,是春天的树;第三,是春天的风;第四,是春天的雨;最后,再综合起来赞美春天的美好。一般说,这种分门别类的写法,是不容易讨好的,平铺直叙,罗列现象,有写成流水账的危险。但是,朱自清这篇文章却没有平铺直叙的感觉。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表面上他是在分门别类地写春天的景象,实际上其中渗透着一种属于他的对于春天的美好感情。而这种感情,又不是直接讲出来的,而是包含在他对春天的景色(草、树、风、雨)的感受中的。他写的是一般人的感受吗﹖好像不是,一般人对于春天没有这么丰富的感受。他写的是他自己的感情。不错,肯定是他自己的感情。但是,并不是日常的感情,而是经过提升的感情。平常的感情,没有这么精致,也没有这么美好。这种感情和平常的感情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是有意诗化了的。诗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对于春天带来的一切变化,即使是看来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都寄托一种美好的情感。草绿了,花开了,风吹着,雨下着,平时由于习惯,视而不见,感而不知,知而不新。但是,朱先生却表现得新鲜、可爱、美好,叫人欢欣,令人惊喜。就说草绿了吧。通常,谁没有见过呢﹖也许还感到过喜悦。有了这样一闪而过的、而且是真真实实的感觉,能不能写成文章呢﹖不能。因为这种感觉,不够美好,不够精彩,也不够有特点。而朱先生在我们感觉不到精彩的地方,却体验到了一种精彩。文章第一句就和我们不太一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的精彩在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有一种急迫期待的感情。为什么期待﹖因为在他看来,春天的一切都分外美。他的这种美的感觉,又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通过他的微妙的感觉传达出来的。在我们眼里,草很快长起来了;但是在他笔下,草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偷偷地”是这里的关键词,它表现的不仅仅是草一下子冒出来,而且是一种突然的发现:没有注意,一下子就长出来了。这三个字透露出一种无言的喜悦,喜悦春天来了,同时喜悦自己的喜悦。朱自清先生的这种感情,当然是他自己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一定是他写文章当时的。文章写在1933年,他已经三十开外了,但是,有些话似乎并不像而立之年的人的。文章写到望着满眼的绿草,喜悦的心态是这样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轻的,草软绵绵的。有许多活动不像是步入中年的人的,有点像是儿童的,如打两个滚儿,捉几回迷藏,都是孩子们的事。这里的喜悦,是调皮的,活泼的,天真的,淘气的,顽皮的。不是说为文成功之道在于贴近自我吗﹖那么朱先生这样不是远离自我了吗﹖但是,读着这样的文字时,并不觉得虚伪,恰恰相反,这些地方比较精彩。这里有儿童的趣味。这里的趣味,虽然不是朱先生当时的趣味,但是,是朱先生想象中孩子气的激动,孩子气的欢欣。这里,也许有朱先生儿童时代的记忆,甚至包括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激起的童心的向往。贴近自我,并不一定是贴近现时的自我,也可以是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不一定是已形成的自我,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应该是这样的自我。自我是丰富、复杂、立体、深邃的,一篇文章,并不能贴近其全部。所谓文如其人的说法,可能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一篇文章只能是对自我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所进行的一种尝试性的表达。或者是当时的,或者是记忆的,或者是现实的追求,或者是理想的怀念,等等。在《春》里面的朱自清所表现的自我,和在《背影》里的显然是不尽相同的。在《背影》里那个先前自以为是、后来又真诚忏悔的儿子是年轻的,但是,在《春》里,变得幼小了,天真了。这显然是朱自清先生的虚拟,用自己想象中纯洁的儿童的眼睛、天真的感觉来感觉春天。对于童心、童真、童趣的怀念和想象,也是朱先生自我的一部分。这个部分,不在朱先生日常的自我表面,而是在他的心灵深处。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被调动出来。文章对于春天的树的描写,有许多动人的话语,都是表现着这种特别的感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花像“赶趟儿”似的。花下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些话语,都有一种孩子气的感觉渗透其间。为什么呢﹖这其中有一种热闹的感觉,开心的感觉,这种感觉,成人也是有的,但是,成人没有这么单纯,成人春天的经验也多了,不像孩子那么“少见多喜”,不太可能为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激动得这么单纯,在表达这种单纯的欢欣时,连句子结构都是简单平行的,不太讲究句法、语气的错综,在许多地方流露出孩子气的语调: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在形容野花的时候,不追求用丰富的形容词,而是尽可能用比较简单的形容,“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是词汇不够吗﹖不是,朱自清在必要的时候,是很会用排比的?如《荷塘月色》 ,这里是为了表现儿童的知识和经验的有限。“像眼睛,像星星”不是太俗套了吗﹖显然他是不想超越儿童感觉的限度,特别是“还眨呀眨的”,是儿童口气的模仿。接下来写春天的风、春天的雨,仍然是以美化、诗化为目标。写到春天的风,突然来了一句古典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又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这些也还和孩子的感觉和经验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到了下面: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花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就明显超出了儿童的感觉和口气,露出朱先生作为文学家的感觉和趣味来了。类似的还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朱先生很有分寸感,把带有成人文化趣味的话语和儿童话语不着痕迹地结合起来了。好些句子,两种趣味水乳交融,分不清是成人的,还是儿童的:“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是很诗意的,可能出自“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可能出自“短笛无腔信口吹”,这都是古典的诗意,但是相当浅白,和儿童的感觉是可以交融的。事实上朱先生在这里用了一些技巧,用得读者根本感觉不到,这可能是最好的技巧。例如,朱先生在这一段先用了一些触觉的字眼: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后来又转化为味觉:“新翻的泥土,混着青草味儿”,“花香”在空气里“酝酿”。接着转向了听觉:鸟儿的歌唱,流水“应和”,牧笛“嘹亮”。这一切综合起来,构成了多种感觉的交响乐。不过,这种技巧,朱先生似乎并不流连,只是点到为止,他最拿手的还是视觉意象,到了下面一段,他就又回到视觉世界中来了。写到雨时,儿童的视觉趣味仍然很活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在儿童式的短句中,成人话语、古典的诗情画意悄悄地渗透进来——“?雨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明显是古典的诗情画意,但是,从文字到意境,并不太古奥,完全在儿童的认知“格局”可以“同化”的边缘上,因而,创造了一种老少咸宜的境界: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个“逼”字肯定是苦心经营的结果,不是孩子能自然流露出来的,但是,这个字又很口语,用在这里,一点没有刻画的痕迹。接下去写到了傍晚,特别点明上灯以后,出现了“一片和平安静的夜”,并且为之提供了一幅静默的图景: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读到这里,可能绝大多数读者觉得很自然,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细心体会一下,可能会发现,这一幅诗意图景的特点,和前面春天的图景有所不同,前面是眼花缭乱的、热闹的景象,而这里,却刻意强调它的静默。是生活本身如此,还是作家别具匠心?我以为,这是朱先生刻意为之。在本文开头我说过,《春》的章法,有一点危险性:分门别类的写法,是不容易讨好的,有平铺直叙、罗列现象、记流水账的危险。记流水账、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在艺术上的危险,就是单调,缺乏内在的丰富和变化。如果真是这样,朱先生这篇散文就不可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可能是意识到了单调的危险性,朱先生在行文中,一方面以一种孩子气的单纯贯穿全文,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寻求内在的变化。前面已经说过,从视觉意象到触觉、味觉和听觉的转换,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在大幅度的动态的、热闹的景象之后,提供一幅静默的图画,与之形成对比,预防可能产生的单调之感。到了文章的最后几个小节,朱先生似乎又恢复到开头的境界中去,又热闹起来了。天上的风筝,地上的孩子,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写到了,用的都是蜻蜓点水式的句子,这是为什么﹖可能是作者觉得,这是一篇为编撰中学语文课本而写的文章,不能太长,应该结束了。在结束的时候,应该点一下主题,这个主题不应该停留在文人的诗情画意之中,而应该有一点积极的、健康的精神。于是,不管大人孩子,都一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了希望。但是,把主题这样说出来,毕竟是概念,缺乏感觉。于是朱先生就用形象把全文概括起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应该说,这是符合全文的整体形象的,也符合朱先生的许多写风景、写季节的散文的风格。20世纪70年代,身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余光中先生曾经指出,朱先生好用“女性拟人格”的修辞。应该说,这是中肯的。本来文章到了这里,应该结束了,可是,朱先生又加了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很明显,是为了给孩子们以更积极的、更昂扬的精神诱导。这种苦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文章的点题句,却可能是脱离了文章整体的。因为在这篇文章中,读者感受得最深刻的,大都是优雅、天真、孩子气的单纯,而不是什么“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这是我个人的感觉,并不想强加给任何人。对这最后一句,应该如何评价,可以讨论。也许有助于把同学们从被动的接受状态中解放出来。事实上,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局限性不仅仅是这一点,还有更多的,我们一下子感觉不到,只有读了下面林斤澜的《春风》,才可能有更深的体会。朱自清的《春》写得很美,但是,他并没有把春天的美和对于春天的美好感情写光,他只写了很有限的一个侧面。不明白这一点,就可能把这篇散文神圣化,误以为这是唯一的写法,其结果是,把我们对于世界的多元感觉封锁起来,把我们的心灵关闭起来。朱先生以最大的热情,从各个方面去渲染春天的美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子,天上的风筝,牛背上的牧笛,都写到了,都写得很美,好像再也不可能想象出春天还有什么美好的景象了。但是,朱先生所写的春天,只是中国东南沿海,主要是江浙一带的春天,他所表现的春天的情趣,也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婉约的情趣。这样的春天和春的情趣,与无限丰富的世界和心灵相比,真是沧海一粟。林斤澜就公然表示,他不喜欢类似朱先生为之陶醉的那种春天。他并不认为那样的春天是最美好的,他在《春风》的最后这样说: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当然,他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江南的春光,他说,本来也是欣赏江南风格的春天的,对充满于朱先生文中的古典诗情画意,他是十分欣赏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经典名句,他认为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注意:用口语来形容典雅的诗意,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情趣。 只是他反对以江南的春光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否定北方的春风。他承认北方的春天是寒冷的,到处是积雪、冰碴、冰溜。但是就在这冰雪不肯撤退的时候,春风来了。北方的春风不像朱自清先生所赞扬的那样——“吹面不寒杨柳风”,没有那样温和、细柔,在南方人看来,那简直不是春风。南方人甚至到了北京都感觉不到春天,“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但是,他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别有一番诗意的美: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这样的风,和杨柳风迥然不同。首先,吹在脸上并不舒服,像针扎似的;其次,声音也不好听,呜呜的,哄哄的,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的,似乎并没有音乐感或美感,好像是缺乏诗意。但是,读者仍然感到,这样的风中有一种东西,有点感人:“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作为报道春天温暖的使者的风,横扫过苍莽空间,经历了粗粝的磨炼,带着一种豪迈的、苍劲的气势。这似乎能给读者一种暗示: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美好和艰难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一种美,不过是另外一种美,与江南的春风春雨的柔婉的美不同,这是一种粗豪的美。读这篇作品,就是要学会欣赏这样的美。这种美,并不优雅,并不像孩子那样稚嫩、可爱,但是,它有深度,一般人不能自发地欣赏其内涵。因为它是潜在的,隐藏的,在它粗粝的外表下,有一种深刻的东西: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这种美是另一种类型。朱先生的美,是温文尔雅的,经过古典的诗情画意的提炼,很优雅的;而这里却不讲究什么优雅,河冰开裂,树枝刮折,轰的一声,嘎的一声,好像是很原始的。房子的木头架子都响起来,是不是有点可怕﹖但是,虽然可怕,仍然是美好的。因为,这让作者想到,这是冬眠过后的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松动浑身关节。这里面有一点生命复苏、痛而且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属于田野里的体力劳动者的,而不是文人的。这就透露了美感的区别,前者,是江南的、文人气质的,后者是北方的、劳动汉子气质的。这一点到了下面一段,就更为明显了: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关注麦苗和山桃,完全是庄稼汉子看自己田地的感觉,至于穿上非常土的鞋子,没有经过工业加工的羊皮背心,坦然于这种“背上带冰碴的羊粪”去施“粪肥”,这样的姿态和气味,不论在古典还是当代文人诗文中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和美挂不上钩,但是林斤澜对此津津乐道,还特别交代,把粪肥施得“匀净”。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居然发出“好不痛快人也”的感叹。这样的感情,这样的趣味,真正是属于另外一种美学的境界。拿这篇写于1980年的文章,和朱自清先生写于1933年的文章相比,哪一篇更有感染人的力量,哪一篇在艺术上更有创新性呢﹖这个问题,供老师和同学们讨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诗踏上了文学道路,后又努力从事散文创作,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o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这样满贮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当代作家林斤澜老先生,经常活跃在故乡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两地之间,对江南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感受和认识,于是写下了《春风》。在这篇文章里他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对比烘托,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的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写出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
《春》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一直被选入初中课本中,一向被老师们认定是初中生学习散文的经典范文;《春风》近几年才被选入苏教版教材中,才普遍被老师认识。本人有幸就这两篇课文上了两节研究课。执教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这两篇课文的迥异,于是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试图从一样的春风中比较出别样的风情来。
(一)结构的比较
《春》:严谨中见变化。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春风》: 跌宕起伏。尤其是文章开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起伏变化中抒写对北方春风的喜爱。作者开门见山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时间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争春斗芳菲”的胜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接着用人们争论最激烈的意见:“哪里有什么春天,只是起风、起风,成天的刮土、刮土,眼睛都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来贬斥春风的不是,埋怨春风的无情无意,极力诉说春风带给人们的是:遭糕透顶的漫天飞舞的尘土,黄沙飞扬,浑黄的天空,一片茫茫,遮挡了人们前进的视线;呜呜吹号,哄哄呼啸的寒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好一个北国春风之恶势,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的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然而就在作者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时,突然笔锋一转,难道“北京的春风真的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用这么一个设问句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当北国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冷森森、凉飕飕之时,一夜之间,春风忽然来了,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吹开了冰冻的河流,吹折了残枝病叶,吹醒了冬眠的生命.麦苗返青了,山桃鼓苞了,勤劳的山民们,背着羊粪,满怀喜悦地把粪肥抛撒在高高的梯田,用宽阔的胸襟,灿烂的笑容,迎接那粗犷豪放、迅猛强劲的春风,甚至连捎带来的粗暴,也令他们觉得解气,好一个北国春风之能势,怎能不令人欣喜,令人怀念呢?
(二)语言的比较
《春》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春天的阳光照临大地,杨柳吐出了新绿,微风轻拂,吹到人们的脸上,是那样温暖柔和,已经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杨柳风”引起对春风的描写,接着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然后,作者又以极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最后是写春风中的乐音——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
《春风》语言粗犷,透出春风的阳刚之美。 《春风》一文语言“粗犷豪放、贮满哲思”。全文散句中夹杂着许多急促的短句 ,运用一系列动宾短语,巧妙构成了排比与反问,使语言显得变化多姿,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如:“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这句用铺排的手法,辅之以拟人的写法,象声词的烘托,突出了北国春风不可遏制的气势。语言形象生动,真切感人。再如:“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这两句反问,将北国山民喜欢春风这种感情表达得充分透彻、淋漓尽致。此外,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写景状物极富表现力。读来语言质朴自然,音调铿锵,感情真切,气势宏魄,显示出了一种阳刚之美。
(三)写法的比较
《春》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春风》对比烘托,突出春风的可爱 。本文两处对比非常强烈,一是作者起初无限怀念江南春风,觉得它抚摸大地,像柳丝的吹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可后来多次下乡在京西的大山上,“看到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没有开化的意思”,坚冰顽固地驻守着北方的原野,没有想过要退出舞台。面对这样的坚冰,“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南方的春风是无可奈何、无济于事的。而北国的春风却以摧枯拉朽的力量、不可遏制的气势,横扫整个北国,吹开了冰冻,吹醒了生命,催生了万物。通过这一对比,北国春风的形象显得尤其可爱。二是作者回想江南的春天与春风, 有的只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有的只是“淡淡 的阳光”,“蒙蒙的细雨”。更不用说发霉的墙角散发出的“死耗子味儿”与“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让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朱自清《春》)。 这分明是一股温婉的春风。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林斤澜《春风》)。 这分明是一股痛快的春风。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晓是谁写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