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评价标准什么时候正式实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_网易新闻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批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自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本文来源:住建部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立项的国家标准。标准立项时曾确立了规范工业化建筑类型,引导工业化建筑健康发展,促进工业化建筑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明确政策奖励范围等标准编制目标,其编制过程受到了行业的普遍关注。
&&审查会后,经编制组修改及后续报批审查工作,预计15年会正式发布,实施日期可能为15年底或16年初。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会议由褚波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杨榕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代表主编单位讲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李铮副所长对标准的审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审查会成立了以毛志兵为主任委员、童悦仲为副主任委员的审查专家委员会。
&&审查委员会听取了主编单位关于《标准》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条审查,经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编制组提交的材料齐全,内容详实,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和审查的要求。
&&二、编制组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情况,创新性地提出设计阶段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和效益评价三部分构成的标准评价体系,符合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标准》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符合国家现行的经济技术政策,能够满足工业化建筑评价的需要,填补了国内标准的空白,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审查专家对《标准》(送审稿)提出的主要修改意见和建议如下:
&&1、《标准》修改明确为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评价;
&&2、适当调整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等评价权重;
&&3、4.1.1预制率偏高,建议做适当下调;
&&4、有关评价指标及要求应进一步修改完善。
&&审查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标准》(送审稿)通过审查,建议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对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
(责任编辑:王欣欣)
文章来源:CCSN工程建设标准与实践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0 人参与评论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水泥网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会员咨询:400-
24小时热线:3
杭州总部:1
商务合作:2
北京信息总部:010-
中国水泥网站内检索:
&&&&&&要&&&&闻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深度解读
来源:中国建设报&&&&
六、标准对预制率、装配率要求和界定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只有最大限度地采用预制构件才能充分体现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和优势,而过低的预制率则难以体现,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因此,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类型包括:预制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最大限度地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进行装配施工,能够充分体现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和优势,而过低的装配率则难以体现。基于当前我国各类建筑部品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七、标准化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
鉴于参评项目的标准化设计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特征,采用统一的模数协调尺寸和类型少多组合的建筑单元是决定项目标准化程度的基础,也决定了项目采用的各种构件、部品的规格类型的数量,因此,标准对建筑基本单元、各种构件、部品的规格类型的重复使用率做出了如下规定:
——建筑单元评价。标准规定单栋居住建筑≤3个基本户型即为满足要求得分,>3个基本户型按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70%确定得分。标准规定单栋公共建筑≤3个基本单元即为满足要求得分,>3个基本户型按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单元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0%确定得分。
——预制构件评价。标准规定各种类型的预制构件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或三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不包含现浇构件)的比例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建筑部品评价。标准规定外窗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60%;集成式卫生间、整体橱柜、储物间等室内建筑部品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同类部品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
标准还明确了以下三点:
一是参评项目的设计深度评价。设计深度主要指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要求,区别于传统设计深度要求。体现在:构件深化图设计水平和完整性、构件设计与制作工艺结合程度、构件设计与运输和吊装以及施工装配结合程度、是否考虑施工外架条件的影响以及模板和支撑系统等因素。
二是参评项目应按工业化建造方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装配施工、装饰装修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与组织管理要求。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指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装配、室内装修等主要环节采用一体化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充分体现设计、生产、运输、吊装、施工、装修等主要环节的协同配合。工程计划、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材料供应、岗位责任等清晰、明确;构件运输、堆放、吊装等现场规划有序;构件安装前对预留预埋、临时支撑、接合面清理、安装顺序、构件连接等有必要的组织措施。
三是参评项目设计、建造全过程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应实现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监理、运营等环节的协同工作。参评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是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特征,基于目前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和发展实际,项目还难以建立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将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运营管理等各环节连接为一体化管理。
八、标准的几点解释
由于我国工业化建筑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展工程实践的企业以及建成的符合评价条件的工程项目还非常有限,国外也没有更多经验可供借鉴,参照系和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标准的编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强的前瞻性、创新性。编制组结合当前建筑工业化发展实际,根据目前掌握的基本情况和对建筑工业化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从引导、鼓励的角度出发,编制了该标准。九、标准实施的后续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工业化建筑评价,编制组将进一步组织编制标准的配套使用细则,用于指导我国工业化建筑评价工作;今后要及时总结标准的使用情况和评价工作经验,适时开展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适当扩充标准的适用范围,涵盖更多的建筑及结构类型,更加全面地界定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参数体系和分值,使评价内容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 叶明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发布--《建设科技》2015年21期
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发布
【摘要】: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月21日一次性公布了24项新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9项,包括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分为六章,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阶段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与效益评价。(具体内容以出版标准为准)1.明确定义。《标准》首次给出了诸如"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部品"等术语和定义。如预
【分类号】:TU201;TU741【正文快照】:
重计算总得分,按照总得分的高低,工业化建筑可评为A级、AA级、AAA级。5.强调“协同”概念。《标准》全文强调协同设计、协同工作,保证使工业化建筑的高效率和质量。6.一体化装修。《标准》注重一体化的装修设计和施工,引导成品建筑交工。7.信息化技术。《标准》注重方案设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美霞;;[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邢志刚;郑树梅;;[J];价值工程;2010年16期
王军亮;龚延风;王清勤;陈乐端;;[J];建筑科学;2012年12期
田慧峰;刘凯英;;[J];建设科技;2013年12期
;[J];建设科技;2013年15期
路秉杰,路海君;[J];时代建筑;1996年01期
花卉;;[J];经营管理者;2014年09期
王斯波;[J];新建筑;2003年S1期
;[J];建设科技;2011年06期
许远超;李国顺;宋高举;尹运基;李亨;;[J];建设科技;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强 通讯员
胡曼莉;[N];中国建设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溪;[D];广州大学;2014年
廉芬;[D];华侨大学;2012年
孙雪;[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工业化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