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种行为描述面试法的正确描述和解释以及它的目的或依赖。

麦独孤用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概念是
时间: 15:19:15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概 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社 会 心 理 学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美国 社会学家罗斯1908年,英国心 理学家麦独孤&&&&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 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 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 尔波特的定义(略)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 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 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本教材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 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 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 会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对 象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 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 为与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之间的合 作与竞争等。勒温的公式 B=f(P,E)社 会 心 理 学 定 义&&&&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 E)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B:行为P:个体R:反应 0:中介 S:刺激 O行为主义的理论E :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SR&&&&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 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 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 尔波特的定义(略)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 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 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本教材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 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 行为规律的科学社 会 心 理 学 定 义社 会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对 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 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 的习见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 为等。勒温B=f(P,E)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 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 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 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 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别: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 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 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 主观世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四 个 层 面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 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 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 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 哪个层面的?&&&&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 段(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 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 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 三次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 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 重大意义的事件: 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拉扎鲁斯主编《民族心 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 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催生”作 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 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 用 究人类本性,并从进化的观 上提出社会心理学术语; 点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 1、达尔文的进化论 C、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出 麦独孤:十二 弗洛伊德:理论基 版《民族心理学》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种本能 础是潜意识(无意 识);性本能;本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我、自我、超我的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人格结构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和英 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 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 学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 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三、实证分析阶段:时间:始于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 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实证方法的先驱: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 F.H.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社会心理学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的著名学者(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 ;(2)谢里夫 “游动效应”研究 ;(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 ;(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最早倡导群体动 力学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 影响的实验研究。他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倡导社会心理学进 行行动研究,致力于将理论研究融合于社会实践)。&&&&勒温与奥尔波特勒温--社会心理 学之父、格式塔运 动早期成员,提出 了解释人类行为的 场理论、最早用实 验的方法研究社会 冲突的问题。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 心理学的奠基人、用实验 的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 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 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 概念、1924年出版《社会 心理学》,是罗斯和麦独 孤以来的第三本….、把实 验研究取向带到社会心理 学研究中。&&&&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 会 心 理 学 研 究 应 遵 循 的 主 要 原 则1、价值中立原则:要采取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 实不能歪曲和臆测。咨询中也 很重要。 2、系统性原则:社会行为与社 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 中,其产生与变化均有原因。 要求不仅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 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 的方法来研究。 3、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 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 境和被试者,要特别注意欺瞒, 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 后果,尽力避免对被 试者的身 心健康造成损害1、自然观察法社 会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主 要 方 法1、观察法 2、参与观察法 1、访谈法 1、结构与非 结构式访谈 2、直接与 间接访谈 1、特点… 2、问卷法 2、分类… 3、构成… 1、优点… 3、档案法*也是一种调 2、缺点… 查法是对资 料的调查2、调查 法4、设计原则 目的性、全 面性、非歧 义性、非暗 示性、适度 规模原则&&&&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 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 形成和变化(起源 于行为主义) 二、社会交换论: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 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 社会行为的理论。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 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 交换”1、学习的机制:学习过程三种机制1、联想;2、强化;3、模仿 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 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3、社会学习论的不足:1、…2、…3、… 基本观点即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问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5.侵犯与赞同命题: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2、…3、… 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二)主要观点 4、行为是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 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 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三、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研 究对象是社会互动 过程中的个人行为 和活动,而个人行 为只是整个社会群 体行为和活动的一 部分。 四、精神分析论&&&&四、精神分析论精 神 分 析 论(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三个层次:本我(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人格的生 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与超我(人格的社会 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自我理想”组成。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 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历年真题1.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 (P,E)中,P代表( )。A.行为B.个体C.个体所处的情境) C.W麦独孤D.函数关系2.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W詹姆士 B.F奥尔波特D.C达尔文3.“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 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 )的观点。 (A)F?奥尔波特 (B)海德 (C)G?奥尔波特 (D)勒温&&&&4.社会行为是由( )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6.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F.奥尔波特 孤 (B)勒温(D)实证分析阶段) (C)特里普力特 (D)麦独&&&&7.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 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辩 D.归纳 8.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 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 的方法来研究。 C.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 试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 曲和臆测。&&&&9.关于参与观察,不正确的说法是()(A)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 能更加真实 (B)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 的影响 (C) 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 或唐突感 (D) 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10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的代表性理论。(A)新行为主义(C)发生认识论(B)认知心理学(D)精神分析论11.麦独孤用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概念是( ) (A)模仿 (B)社会学习 (C)强化 (D)本能 12.按照G.W.奥尔波特的观点,影响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存在形式不包括( )。(A)想象的 (B)现实的 (C)隐含的 (D)表象的&&&&13.关于人性的争论,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 )阶段。(A)经验描述 (B)哲学思辨 (C)实证分析 (D)正式确立14.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意识和( (A)社会角色 (B)社会环境)。(C)社会行为(D)社会知觉95、G.奥尔波特认为影响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A)隐含的)。(B)现实的 (C)想象的 (D)抽象的&&&&? ? ? ? ? ?15.()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B、勒温 D、麦独孤 )A、 F.H.奥尔波特 C、特里普力特16.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C、班杜拉 B、勒温 D、奥尔波特?? ? ? ?88、根据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错误的说法包括((A)心理的结构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B)在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中,意识对人的影响最大 (C)潜意识的内容不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永远不能被人认识到 (D)潜意识包含人的恐惧、愿望等&&&&49 、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 。 (A)哲学思辨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 (B)学派阶段 (D)经验描述阶段54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 )。 (A)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 (C)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B)行为主义的观点 (D)认知理论的核心35、B=f(P,E)中的B代表((A)社会行为 (C)个体所处情境)。(B)个体特点 (D)行为倾向&&&&48、社会行为是由( (A)社会因素 (C)周围环境)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B)现实生活 (D)即时情景 )。68、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A)行为 (C)个体 (B)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景49、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C)思辨 (B)实验 (D)归纳&&&&26、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恶论观点的是()。(A)卢梭(B)亚里士多德(C)孟子(D)柏拉图 35、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A)社会动机(B)社会心理(C)社交情绪(D)社会需要 48、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 (A)情绪状态 (B)过去的经验 (C)个性特征 (D)所处的情境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及个体两 个方面;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第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25年;有变长的趋势) 一 单 三、基本条件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以人脑的智能为基础, 元 个体社会化方可顺利完成) 社 1、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会 四、个体社 2、学校:是早期社会化中不可替代的载体 化 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 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4、参照群体:作用机制是规范(参照框架)和比较(自我判断标准) 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 社会道德规范内化; 1、性:生物学概念 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发展的三个连续阶段:1、国家形式阶段:国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认知成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包括语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 歌国旗领袖是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 分); 3、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 五、分类: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 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为爱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 3、道德社会化 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与生 国的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 心体验); 4、政治社会化 理特征无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 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 3、道德行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 而是社会化的结果。 中。 意义的行动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基本内容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第二节第 二 单 元 社 会 角 色 及 其 理 论社会化与自我概念: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 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先赋角色(先天因素为基础,如父母)和成就角色(个体努力获得,如老 师):按角色的获得方式分 分 类 规定型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警察)开放型角 色(规范化程度低而自由度大,如朋友);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分 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如商人)表现型角色(如教授) 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意识,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 色 扮 演 角 色 失 调角色扮演三要素 角色期待: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和期待 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在对角色期待与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角色内冲突 (同一角色,不同期待) 2、角色不清:个体….公众….;个体会产生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 4、角色失败:个体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角色&&&&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 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詹姆斯的自我概念:主我与客我(自 我的认识);镜我(他人对自我的判断、米德) 自 我 结 构 自 自我 概念 功能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心理自我: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社会自我: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理想中我该是怎么样的人; 反思自我:如何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中的反馈层面。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我自我 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概念 1、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始于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 的形 2、社会自我: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3岁到13、14岁,此期社会自我是自我的中心 成与 3、心理自我:大约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发展 由于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 自我概念的测量:我是谁&&&&身份与自尊身份:实际上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概念: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地位身份,稳定)及处境地位(处境身份,易变)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自尊 概念: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需要: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同样的抱负,成功可以提高自尊;同样的成功,小的抱 负可以提高自尊。咨询技巧:鼓励成功,减小抱负) 影响自尊的因素: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2、行为表现的反馈:表扬、鼓励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更多的取得成功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减小抱负 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自尊量表&&&&35、继续社会化指个体从( )一直到老年的社会化过程。 (A)出生 (B)青春期 (C)幼儿 (D)成年 95 、一个人要变成社会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 )。(A)较强的能力(C)较高的情商(B)必要的遗传因素(D)较长的生活依附94、农民属于((A)功利性角色)。(B)成就角色(C)表现性角色(D)先赋角色&&&&35、个体社会化从掌握( (A)社会规范 (C)道德准则)开始。 (B)社会角色 (D)语言 )。36、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A)学校(B)家庭(C)电视(D)医院90、家庭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机制包括( ) A.性别期待 B.性别认同 C.性别模仿 D.性别矫正110、角色失调的形式包括( ) 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C.角色转变 D.角色中断&&&&111、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包括( )A.自尊会导致自信 B.自尊与抱负成反比C.扬长避短有利于增加个体的自尊 D.自尊与成功成反比 93、正常情况下,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主要包括( (A)学校 (B)参照群体 )概念。 (B)心理学 (D)人类学 (C)家庭 )。(D)居住小区37、“性”属于( (A)生物学 (C)社会学&&&&38、他人的判断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本我 (C)镜我)。(B)客我 (D)超我41、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 ( )。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C)去社会化91、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A)保持内在一致性 (C)解释经验(D)反社会化)。 (B)影响外貌 (D)决定期待&&&&92、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包括( (A)家长的教育方式 (C)自身的抱负)。(B)自身的行为表现 (D)参照群体的选择 )。 (B)人类的本能95、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C)人类的遗传素质境(D)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29 、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50 、“性别”表示(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在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28、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 )。 (A)性别杜会化 (C)道德社会化 (A )家庭教养方式 (C )活动的性质 (B)政治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B)行为表现的反馈 (D)参照群体103 、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50、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A)自尊=成功/自信 (C)自尊=自信/抱负 69、自尊是个体对其( (A)社会角色 (C)自我意识)。(B)自尊=成功/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 )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B)自我概念 (D)自我价值2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8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B)选择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有利于增加自尊 (C)自尊是一种缺失性需要 (D)成功的行为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101、关于自我(self),正确的说法包括( (B)也叫自我意识 )。 (A)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113、自尊需要包括( )。 (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B)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C)对归宿感的需要 (D)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36、个体社会化从掌握( )开始。 (A)道德规范(B)语言文字(C)行为准则(D)国家概念 50、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 ( )。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101、一般来说,农民属于( )。(D)角色失败(A)成就角色(C)功利性角色(B)规定性角色(D)不自觉角色&&&&37、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 用,这是( )的观点。 (A)马斯洛(B)勒温(C)詹姆士(D)罗杰斯 38、正常人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后阶段是( 39、( )。 (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C)心理自我(D)生理自我 )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A)自信(B)自我(C)自尊(D)本我53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 )。 (A)观察学习的结果 (C)自我发展的结果 (B)激素变化的结果 (D)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100、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包括()(A)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B)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C)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D)自尊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42、一般来说儿童自我意识的中心是( )。(A)理想自我(C)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D)社会自我91 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包括( ) A.主我 B.本我 C.客我 D.超我&&&&95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包括( )。 ( A )成就角色 ( C )表现性角色 ( B )功利性角色 ( D )规定性角色 )。37、看球赛时“足球流氓”扮演的社会角色属于( (A)规定性角色 (C)功利性角色 (B)自觉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社会知觉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 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 (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 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 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 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 响 社 会 知 觉 的 主 观 因 素 1、认知者过去的经验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 释则产生新的图式。 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 验,图式不是图。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认知者的情绪&&&&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一、几个概念 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 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 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 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 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 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 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 总体印象1、加法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2、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 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形成总体印象时,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4、中心品质模式: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说 来中心品质模式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四、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区别:形成是信息输入,是对他人的感觉,管理是信息输出,是让他人对自己如何感觉 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社交的技巧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大多数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面具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一、概念: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是关于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 和观念。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和外因: 行为内因: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努力程度 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 行为外因: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 外归因(情境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 综合归因: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 者的影响。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内因稳定,外因易变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因素的归因,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较可能对未 来作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内控者: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控制事情的发展和结果。 外控者:生活中多数事情的不是个人能控制的,相信命运、机遇,个人努力无济于事, 倾向于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责任。&&&&第三单元 归因四、归因的原则 1、不变性原则:人们归因时,通常会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创 始人:海德; 2、折扣原则:如果同时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 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研究者:凯利 3、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人们归因时涉及的因素:归因的三维理论: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协变原则被他 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考虑的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 2、共同性信息: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角色与处境不同,对行为原因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领导与被领导) 2、自我价值保护: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狡辩) 成败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对失败的责任 竞争条件下: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减小对他人成功对自己的压力;他人失败内归因 动机性归因偏差: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 倾向,这种倾向称之。 3、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英雄的作用 4、时间因素: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38、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 )的原因。 (A)图像 (B)行为主体 (C)背景 (D)刺激客体 40、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因为存在( )。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首因效应36、发现一个人有非常恶劣的品质,于是他的优点人们就看不见了,或者看到优点也朝坏处想,这种现象称为( )。 (A)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39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况下,人 们倾向于把原因归于( )。 (A)行为主体因素 (C)刺激客体因素 (B)背景因素 (D)沟通因素 )。38、容易导致归因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的因素是( (A)社会角色改变 (B)时间推移(C)自我服务倾向(D)观察位置43、发现某人有某种非常恶劣的品质后,再看他就横竖不顺眼,这是一种( )。 (A)刻板印象 (C)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31 在竞争条件下,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作( ) A.内归因 B.情境归因 C.外归因 D.运气归因61.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点,以使他人对自己形成良好的 印象,这叫( ) A.光环效应 B.刻板印象C.首因效应D.印象管理&&&&51 、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刻板印象70 、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中。(A)光环效应(C)近因效应(B)刻板印象(D)期待效应71 、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理论。 (A)控制点 (C)可控性 (B)三维 (D)平衡&&&&102、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 )的人之间产生。(A)熟悉(C)亲密 116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B)不熟悉(D)不常见面(A)情绪(C)动机(B)兴趣(D)经验 )的预测。70、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A)准确(C)稳定(B)变化(D)系统70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的预测。(A)较准确(C)不准确(B)不变(D)变化&&&&51、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 )的作用.(A)概括化 (C)抽象化 (A)积极 (C)消极 (A)归因 (C)动机 (B)社会适应 (D)消极 (B)双向作用 (D)定势作用 (B)态度 (D)情绪70、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性质。71、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36、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 低、一致性高的情况,就最有可能被归因于( )。 (A)行为主体 (C)偶然因素 (B)刺激客体 (D)环境背景&&&&37、时间会影响归因,人们会对过去许久的事情,倾向于解释为( )的原因。(A)图形 (C)背景 (B)刺激客体 (D)行为主体69 、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说明社会 认知受( )影响。 (A)动机 (C)图式 (B)态度 (D)自我 )。9l、失败时人们往往外归因,这属于一种((A)自我障碍(C)自我防卫(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D)动机性归因偏差&&&&49、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A)印象输入 (B)印象输出 (C)印象管理 (D)印象形成)68、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的知觉。(A)自己 (B)社会 (C)自然 (D)环境 70、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利益 (B)社会视角 (C)态度 (D)控制点&&&&69、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 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A)第一印象 (C)总体印象 70、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B)刻板印象 (D)客观印象 ),就可能将行为归因于行为主体。(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115、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掌握包括( )的信息? (A)协调性 (B)特异性 (C)共同性 (D)一致性 63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情况下,一般会归因于 ()。 (A)行为主体 (B)情境 (C)内部原因 (D)刺激客体&&&&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几个概念(社会动机是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引起、推动、维持、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走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自然动机: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心理 紧张 社 会 动 机 二、动机过程 动 机基础心理学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行 动需 要新的 需要目标需要满足、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紧张解除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 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 亲合: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人际吸 引的最低层次。亲合需要 亲合动机 亲合行为 1、亲合的起源: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 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2、亲合的作用: A、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 B、获得信息; C、减轻心理压力; D、避免窘境 3、影响亲合的因素 A、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残情境能加强亲合动机; B、情绪因素:恐惧情绪可增加亲合倾向,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C、出生顺序:长子、女恐惧时亲合倾向较高,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A、个体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 B、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全社 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 2、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动机强抱负水平高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A、目标的吸引力;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或没有把握的事情,成就 动机激励作用小;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机会越多,动机越强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A、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主张指导、劝告式引导,反对过度管束和限制; 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选好的学校读书,一方面好的教学质量,更 重要的是你追我赶的成就氛围。&&&&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的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权力动机(组织社会中的权力)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 去权利)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侵犯行为四、侵犯行为:简称为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1、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侵犯的直接原因)、社 会评价: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广义侵犯包括: 亲社会性质的伤害行为、反社会性质的伤害行为、被认可的伤害行为 2、侵犯的原因 A、本能论的解释:a、弗洛伊德: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b、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 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其生存意义很重要。同类之间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 可能以失败者让步为目的。 B、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 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社会心理学的含义),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 紧张状态。 观点: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要点:a、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b、抵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 惩罚强度呈正比;c、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 果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C、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提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3、侵犯的影响因素:A、情绪唤起水平(高的非特异性情绪唤起,直接导致侵犯增加, 特异性情绪唤起,也可增加侵犯);B、道德发展水平(发展水平越高,难发生给他人造 成痛苦的侵犯);C、自我控制能力;D、社会角色与群体(被容忍的角色易发生侵犯); E、大众传媒的影响(暴力和色情会增加公众特别是儿童的侵犯性)&&&&利他行为五、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1、利他行为的性质: A、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B、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C、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2、利他行为的原因: A、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 B、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的价值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规范 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 *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 外部因素 3、 利他 行为 的影 响因 素 自然环境:天晴,心晴 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去个性化,导致丧失责任意识,榜样作用会增加利他 时间压力:时间紧,利他少 利他的对象特点:与利他相似的人、未过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 心境:好时易利他 利他者的 心理特征 内疚:强时易利他 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力与利他正相关 利他技能:有技能的利他多&&&&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概念: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几 种 基 本 的 社 交 情 绪1、社交焦虑: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常伴随的生理症状:出汗、脸红、心慌 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强化之 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人类心理健康问题。2、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 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特点:A、针对性;B、持续性;C、对抗性;D、普遍性。 羞耻: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 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状态。 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 过多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对个体发展不利3、羞耻 与内疚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 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不 利于身心健康。&&&&36、亲合倾向起源于婴儿期的( )。(A)恐惧(B)依恋(C)焦虑 (D)孤独 94 、关于亲合,正确的说法包括( )。(A)压力越大,亲合倾向越强(B)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强 (C)出生顺序影响个体亲合倾向(D)恐惧时,亲合倾向会增强9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包括( )。 (A)目标吸引力 (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C)抱负水平(D)个体施展才华的机会&&&&92、嫉妒的特点包括( (A)针对性)。 (C)对抗性 )。 (D)短暂性(B)普遍性96、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包括((A)移情能力与利他倾向呈负相关 (B)个体心境良好时,利他倾向会增加(C)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 (D)遇到困难的人,旁边的人越多,他(她)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97、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包括()。(B)成就动机越强(A)成功几率大的活动会激发个体高水平的成就动机 的人抱负水平越高(C)个体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 (D)失败的体验会降低 个体的抱负水平1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恐惧越强,亲合倾向越弱 (C)焦虑越强,亲合倾向越弱 (B)恐惧越强,亲合倾向越强 (D)焦虑越强,亲合倾向越强&&&&92 关于亲和动机,正确的说法包括( ) A.焦虑会增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B.悲惨情境会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C.恐惧会增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D.外界压力会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112 嫉妒的特点包括( A.针对性 B.普遍性 C.对抗性 D.偶然性 1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的发展无能 为力 (B)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改善自 我的一种动力 (C)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 自己的过失 (D)内疚感越强.个体心理越健康&&&&66沙赫特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家庭中的排行影响亲合动机,一般是()。 (A)排行靠前的孩子合群倾向较明显(B)排行靠后的孩子合群倾向较明显(C)排行靠中的孩子合群倾向较明显 (D)排行靠中的孩子独立倾向比较明显 109 关于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 (A)个体道德感越强,侵犯性越小(B)社会角色影响个体的侵犯性(C)去个性化会导致个体侵犯性降低 (D)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倾向于增加&&&&4l、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抱负水平 (C)出生顺序 (B)成败的主观概率 (D)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28 、关于羞耻,正确的说法是( )。 (A)是一种负罪的情绪体验(B)公共场所会易化羞耻感(C)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D)羞耻者往往有良心上的自我谴责 95、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包括( (A)道德水平 (B)去个性化 )。(C)社会角色(D)环境&&&&51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 ).(A)主观体验 (C)客观需要 (B)社会意识 (D)社会动机71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是 () (A)亲合动机 (C)归属动机 (B)成就动机 (D)利他动机88 、有利于增加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 )。(A)有吸引力的外貌(C)利他行为的榜样(B)内疚体验(D)利他的技能&&&&16 、关于社交焦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包括( )。 (A)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B)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一般没有生理上的症状 (C)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D)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会减少社会交往8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A)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呈U型曲线 (B)中等程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C)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D)活动的性质影响活动的最佳动机水平 50、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最佳动机水平有( )。 (A)逐渐降低 (C)迅速上升 (B)逐渐上升 (D)迅速降低&&&&101、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A)目标的吸引力 (C)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B)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D)个体的情绪状态 )。114、挫折一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40、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降低时,侵犯性会( (A)迅速下降 (B)提高 (C)缓慢下降 (D)不变 )。&&&&37、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之间是( )。(A)正相关 (C)零相关 (B)负相关 (D)复杂相关 )。94、个体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 (A)道德水准 (B)情绪唤起水平 (C)社会角色 (D)他人的行为&&&&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的形成专栏2-10价值观的类型: 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 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 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没有无对象的态度。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3、稳定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 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的认知; 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态度的ABC模型: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CAB通常是协调的,当不协调时情感 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 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 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 说,评价是核心要素;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认为有价值,就肯定,认为无价值就 否定;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态度对象的主观价值。 价值观与态度的不同点: 1、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2、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具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不具备此特点 3、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二、态度的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 1、工具性功能:态度是个体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通过表明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 4、认知功能: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三、态度的属性 1、方向:态度的指向; 2、强度: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 3、深度: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性: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的形成 1、依从:态度形成的开始;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2、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认同阶段情 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 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 为基础的,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第二单元 态度的转变概念: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一、态度转变模型: 态度转变涉及的四个方面的要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的传递者,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 沟通信息:态度转变的直接原因; 接收者:态度转变的主体; 情境因素:不同的情境以及个体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A、传递者的威信及相似性: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影响说服效果; B、传递者的立场:直接影响说服效果; C、说服的意图:刻意说服效果差 D、说服者的吸引力:传递者对接受者有较高吸引力,易说服。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 A、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转变量大;威信低,差异适中,转变量大;B、畏惧:唤起畏惧易说服;强烈畏惧难说服;中等畏惧说服效果好;C、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较高,正反说服效果好 D、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比传媒效果好。&&&&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A、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影响说服效果; B、传递者的立场:直接影响说服效果; C、说服的意图:刻意说服效果差 D、说服者的吸引力:传递者对接受者有较高吸引力,易说服。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A、信息差异:威信高,差异大,转变量大;威信低,差异适中,转变量大; B、畏惧:唤起畏惧易说服;强烈畏惧难说服;中等畏惧说服效果好; C、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较高,正反说服效果好; D、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好;面对面比传媒效果好。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A、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几种不易转变的情况……; B、人格因素:依赖性强的易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高不易说服;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 者易说服; C、个体的心理倾向: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而拒绝说服 4、情境 A、预先警告:双重作用:接受者态度不坚定,可促进说服;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 关,抵制态度转变; B、分心:具有双重性; C、重复: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中等频率的重复说服效果好(广告)&&&&态度转变的理论一、海德的 平衡理论: 费力最小原 则(P-O- X模型) 态 度 转 变 的 理 论P:个体O:他人 X:另一个对象* 都是肯定,或者两种否定是平衡状态 * 关键是P-O关系:肯定时为强平衡或强不平衡,否 定时为弱平衡或弱不平衡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压力,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 二、认知失调论: 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逻辑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认知因素协调; 2、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的因素; 3、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 的形成与转变。认为个体决定采取何种态度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 的强度。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专栏2-11:逆反心理: 三种典型的逆反心理:1、超限逆反;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3、禁果逆反&&&&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目前无法直接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测量。常用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进行态度测 量。主要测量的是态度的方向(质)、态度强度(量)两个属性。 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它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 实际上为我们自己具有的特征。摩根的主题统觉测验(TAT,主要测量成就动机或我们关心的态度 评价)、罗夏的墨迹测验(主要用于精神疾病诊断) 行为反应测量的理论依据: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他的外在生理体征和 外在行为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个体身体距离、生理指标来推测他的内在态度。&&&&37、当态度三成分不协调时,占主导地位的成分是( ) (A)价值观 (B)认知 (C)行为倾向 (D)情感 92、测量态度的间接方法要素包括( )。 (A)内省法 (B)投射法 (C)行为反应测量法 (D)量表法93、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包括的要素包括( )。(A)情境 (C)反馈 (B)接受者 (D)传递者&&&&38、在海德的P-O-X模型中,如果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个体会尽可能少地改变( )的关系而维持态度平衡。 (A)P-X (C)P-O (B)O-X (D)X-O )的方法; (D)直接38、态度测量一般使用( (A)实验 (B)间接(C)观察 )。 (C)认知93、态度的成份包括( (A)行为 (B)情感(D)行为倾向&&&&32、态度的ABC模型中,B代表( )A.行为 B.情感 C.认知 D.行为倾向62、在海德的P-O-X模型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 在( ) A.不平衡状态 C.强平衡状态 B.平衡状态 D.弱平衡状态33、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 (A)角色理论 (C)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论 (D)社会交换论&&&&95、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包括()。(A)实验法(C) 投射法 (A)完整性 (C) 稳定性(B)量表法(D) 行为反应量表法 (B)内在性 (D) 对象性117 、态度的特点包括( )。29、信息如果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一般有利于说服。畏惧和 说服之间是( )关系。 (A)U型曲线 (B)线性(C)倒U型曲线(D)指数曲线&&&&87、态度的特点包括( )。(A)对象性(C)稳定性(B)内在性(D)指向性34、在态度的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外显行为 (C)行为倾向 (B)情感 (D)认知)成分。&&&&28、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A)认知 (C)行为 (A)强度 (C)方向)。(B)情感因素 (D)行为倾向51、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B)外显度 (D)深度)。101、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 (A)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 (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 (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40、关于分心对说服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分心消弱说服效果 (C)彼此没有影响 (B)分心促进态度转变 (D)其影响很复杂102、霍夫兰德(C.Hovland)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有 ( )。 (A)信息 (C)反馈 (B)背景 (D)通道88、人们常用自我防卫策略来弱化说服信息的影响,这样的策 略包括( )。 (A)贬损来源 (C)论点辩驳 (B)歪曲信息 (D)投射作用&&&&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 过程,是一种直接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又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间接的沟通形式。 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 信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 沟 通道:沟通过程的信息载体,人际沟通是以视听交流为主的沟通; 通 信息接受者:沟通的另一方,原信息与“转译”后的信息会有差异,沟通质量 的 取决于差异大小; 结 反馈: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的过程; 构 障碍: 背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沟 通 的 功 能沟 通 的 结 构 与 功 能1、是获得信息的手段; 2、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速度快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汇报、请求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两种基本的语词沟通形式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把握对方身份和角色是现实沟通 链式: 正式 沟通 网络 轮式: 圆周式: 全通道式:信息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 Y式: 非正 式沟 通网 络 流言式: 集束式: 偶然式: 专栏2-13:网络成瘾 的概念、特点及种类五、 沟 通 的 网 络沟通网络的质量指标:信息传 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 的信息量、满意度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 播迅速,影响力大; 易出现失真和歪曲&&&&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体语即身体语言。 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妆饰、身体间的空间距离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1、目光: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瞳孔的变化: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放大;看厌恶的刺激物,瞳孔缩小。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他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 2、面部表情: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可表达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 极、强烈与轻微的情感;愉悦:嘴、颊、眉、额,厌恶:鼻、颊、嘴,哀伤:眉、额、眼睛、 眼睑,恐惧:眼睛和眼睑 个体目光和面部表情分离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 二、身体运动和触摸:摆手、双手外摊、双臂外展、搔头或搔颈、搓手拽衣领、拍头、耸肩的意义 三、姿势与妆饰: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一定关系 四、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12-15英尺=3.8米 社交距离:4-12英尺=1.6米 个人距离:1.5-4英尺=0.2米(咨询距离) 亲密距离:0-18英寸=0- 0.4572米人际距离的影响因素: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1、个体性;2、直接性;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 二、人际关系是人的建立与发展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指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 来的。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4个水平: 1、情趣爱好方面;2、态度;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4、隐私方面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一个特例:彼此无任何关系时……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自称为: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要点: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被动包容式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被动支配式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主动情感式(对他人喜爱、友善、同情、亲密)、被动情感式 (对他人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 定性影响:1、2、3、两极情况 关于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的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是,先包容,后控制,再情感;群体解 体过程是:先感情不和,后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 专栏2-14 人际关系与幸福&&&&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2、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牲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 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 3、互补性: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双方需要、角色及人格 特征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4、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5、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特殊……6、人格品质: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好的人格品 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的互相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互动过程:自我互动、人际互动、社会互动组成,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 在结构上更角色的互动。人 际 互 动 的 形 式: 合 作 与 竞 争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合作:个体与个体,群体 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 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 种行为。 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 体与群体争夺一个共同 目标的行为1、目标的一致性 2、共识与规范3、相互依赖的合作氛围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如存在相关或依赖关 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 在积极的、肯定关系进,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 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 理论:专栏-2-15人际互动哲学:多做利人利己的事,尽可能不做损人利己的事,绝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96、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信息 (C)声音 (A)较远的人际距离 (C)相似的爱好 (B)反馈 (D)障碍 (B)偶尔犯一些“小错误”。 (D)人格特征的互补 )。 (D)U曲线97、有利于增加人际喜欢程度的因素包括( )。39、喜欢与交往频率的关系是( (A)线性曲线 (B)双曲线(C)倒U曲线&&&&43、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该是( (A)公众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亲密距离39、同事之间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软件)进行的沟通属于((A)虚拟沟通(C)大众沟通 92、沟通的功能包括((B)现实沟通(D)媒体沟通 )。(A)获取信息(C)情感分享(B)维持心理平衡(D)保持内在一致性 )。93、关于身体语言,正确的说法包括((A)目光接触是一种身体语言沟通方式(B)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C)人的目光与面部表情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D)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的运动表达情感及态度的身体语言&&&&95、影响喜欢的因素包括((A)才能 (C)外貌 (A)对方是异性 (C)具有安全感 (A)交换性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B)相似与互补 (D)熟悉与邻近96、不认识的异性网友之间可以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原因包括((B)没有面对面的尴尬 (D)羞耻感降低 )。 (B)相互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97、要获得友谊,交往的双方应该遵守的原则包括(33、鼓励老年人适当的参加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地沟通,最重要的 原因是沟通能( ) A.获得信息 C.交流思想 B.改善人际关系 D.维持心理平衡&&&&63 一般来说,最能表现个体真实心态的身体语言是( )A.面部表情 B.目光 C.身体运动 D.妆饰35、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 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的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 受( )的影响。 (A)熟悉 (C)邻近 (A)热情 (C)善良 (A)爱情 (C)亲合 (B)相似 (D)外貌 (B)真诚 (D)智慧 )。 (B)喜欢 (D)接近38、一般来说,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质是( )。42、正常情况下,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形式是(&&&&69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 (A)交换原则 (C)强化原则 49、一般来说,人在( (A)身体运动 (B)平等原则 (D)相互原则 )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B)身体接触(C)目光接触(D)身体欠安88、身体语言包括( )。 (A)面部表情 (C)妆饰打扮 (B)身体姿势 (D)人际距离&&&&64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距离是()。(A)社交距离(C)公众距离(B)个人距离(D)亲密距离38、一般情况下,最让人反感的人格品质是( )。(A)自私(C)古怪 92(B)虚伪(D)粗鲁一般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A)亲子关系(C)夫妻关系(B)亲密朋友关系(D)同乡关系111 影响喜欢的因素包括()。(A)熟悉程度(C)人格品质(B)外貌(D)才能&&&&40、&体语&不包括( )。(A)身体接触(C)装束打扮(B)社会距离(D)人际距离 )。92、下列属于现实沟通的包括((A)亲人通过电话交流(C)同学通过网络聊天室聊天(B)面对面谈判(D)网络聊天室中不认识网友之间的交流93、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一般应该包括((A)相互性原则(C)交换性原则(B)平等原则(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94、能使人变得更有吸引力的特点包括((A)俊俏或帅气的外貌(C)有才但偶犯小错误(B)为人真诚、热情(D)有才但自视过高&&&&42、“犯错误效应”指( 力。)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她们的吸引(A)有激情(B)外貌好(C)有才能(D)人品好 29 、根据美国学者安德森的研究,个体最令人喜欢的品质是( )。 (A)善良 (B)热情(C)真诚(D)聪明41、有才的人偶尔犯点小错误,反而会增加其对周围人的吸引力,其原因 是( )。 (B)对他易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评价 (D)对他人的社会比较压力减小(A)让人觉得与其相似 (C)让人觉得与其互补&&&&第七节 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第一单元 从众一、概念: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 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 一致的现象。 从众行为的特点: 1、引起从众的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在个体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 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二、从众的功能: 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2、从众还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也要发挥自己的个性。 三、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内心及外在行为均与群体一致; 2、权宜从众: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怀疑群体判断 3、反从众: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外在行为与群体表现不一致 四、从众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A、群体因素 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越容易从众;2、群体成员的凝聚力:越大,越容易从众; 3、群体规模的影响: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 B、个体人格因素 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越少 2、个体独立性:越强越少 C、情境的明确性:越明确,从众越少。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一、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F.H.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指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中,由于他人在场,反而会使工作绩效降低 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社会比较的压力 2、观众效应: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解释理论 扎荣克提出优势强化说: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受到抑制 三、社会惰化: 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下降,被评价的焦虑减弱&&&&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模仿的特点: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的; 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模仿的意义: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促进群体形成: 模仿的发展:从无意识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 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塔尔德的《模仿律》: 1、下降律:下层模仿上层; 2、几何级数率:无干扰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成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 3、先内后外律:先本土后外域 二、暗示: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 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往往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暗示的环节: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 暗示的分类:1、信息的来源: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2、暗示的目的: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3、暗示双方接触的关系: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4、暗示的效果:暗示和反暗示 影响暗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 2、被暗示者的独立性、自信心、知识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三、社会感染: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 的情绪和行为。 特点:1、双向性 2、爆发性 3、接受的迅速性 社会感染的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 2、大众传媒的感染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35、关于暗示,正确的说法是( )。 (A)男人比女人容易被暗示 (B)独立性强的人容易被暗示 (C)成年人比小孩容易被暗示 (D)自尊水平低的人容易被暗示 92、平均主义分配的单位,员工容易产生( )。 (A)社会促进 (C)群体极化 (B)社会懈怠 (D)社会逍遥94、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主要包括( )。(A)责任分散 (C)社会懈怠 (B)社会干扰 (D)去个性化&&&&3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 ( (A)社会懈怠 (B)优势反应强化 )现象。)现象。 (D)社会促进(C)结伴效应37、“随大流”是一种( (A)服从 (B)从众(C)参照(D)模仿34 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称的( ) A.上升律 B.先内后外律C.下降律D.先外后内律34、在吃“大锅饭”的单位,最容易产生的现象是( )。 (A)社会促进 (C)观众效应 (B)社会抑制 (D)社会懈怠&&&&39、“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 )现象。(A)助长 (C)强化 (A)社会抑制 (C)社会惰化 40、塔尔德模仿律包括( (A)算术级数律 (C)先外后内律 43、模仿的意义不包括( (A)具有适应作用 (C)影响他人的方式 )。 (B)是学习的基础 (D)会促进群体形成 )。 (B)上升律 (D)下降律 (B)逍遥 (D)抑制39、“出工不出力”是一种()现象。(B)社会干扰 (D)社会促进&&&&94、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A)寻求行为参照 (C)遗传素质 91)。(B)群体凝聚力 (D)对偏离的恐惧关于从众,正确的说法包括()。 (A)个体在高凝聚力的群体中容易从众 (B)女性比男性容易从众 (C)个体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从众 (D)依赖性强的人容易从众&&&&41、“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这是( 43、“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 )现象。)的观点。(A)詹姆士(B)艾尔乌德(C)马斯洛(D)塔尔德(A)社会比较(B)社会惰化(C)社会干扰(D)社会助长29、关于暗示,错误的说法是()(A)被暗示者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接受暗示 (B)年龄越小是个体越容易接受暗示(C)有人格魅力的暗示者暗示效果较好(D)总的来说男性和女性在易受暗示性方面没有差异 94、一般来说,下面说法中合理的包括( )(A)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B)年龄越大越容易接受暗示(C)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暗示(D)经济实力强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暗示&&&&2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塔尔德观点的是()。(A)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B)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 (C)社会下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D)个体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于对本士文化及其行 为方式的模仿7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这一现象表明人 际关系遵守( )。 (A)相互性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15、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 (A)是学习的基础 (C)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B)交换性原则 (D)平等性原则 )。 (B)具有社会适应作用 (D)使人快乐&&&&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家庭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作为爱情的归宿地,是一个能更好 的、更安全的享受爱情的航空母舰,家庭的幸福与事业的成 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事业的成功是一阵子,家庭的幸福是一辈子??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抵不了家庭上的失败事业是需要努力的,爱情和家庭是需要经营的&&&&第一单元 爱情一、爱情概念:(个人感觉应该是狭义的爱情概念)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 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绪。 爱情特点:1、相异性:性别的相异; 2、成熟性:生理、心理的成熟性; 3、高级性:高级情感 4、生理性:性爱是或缺的元素; 5、利他性: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 二、爱情与喜欢: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1、依恋:爱情是高特异性的寻找对方 2、利他: 3、亲密: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1、取样与评估 2、互惠 3、承诺 4、制度化 四、爱情的形式:1、浪漫式;2、好朋友式;3、游戏式;4、占有式;5、实用式;6、利他式。 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亲密,激情、承诺七种爱情的方式专栏2-17及2-18内容&&&&第二单元 婚姻一、概念: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婚姻动机:经济、繁衍、爱情,现在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二、夫妻关系类型: 1、爱情型; 2、功利型; 3、平等合作与分工 型; 4、建设型 ; 5、惰性型; 6、失望型; 7、一体型第三单元 离婚离婚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夫妻心理冲突的引发因素: 1、需求不满: 2、价值观念不一致: 3、远离自我: 4、夫妻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1、结婚年龄较低 2、未婚先孕 3、短时相识就结婚(闪婚),婚前双方了解不够 4、父母离过婚 5、有婚前性行为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 7、对性生活不满意&&&&第四单元 家庭一、概念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 家庭的特点: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2、家庭成员间有较多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 3、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三、家庭的生命周期 1、家庭结构:结构要素:家庭成员数量 反映了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只适 代际层次 于核心家庭(一对夫妻和子女) 夫妻数量 家庭结构模式: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个人观点:现在均为独生子女家庭,其家庭 其他家庭 的生命周期少了其中的一些项目。2、联合 2、家庭的功能:经济功能 家庭的出现: 性的功能 生育功能 抚养功能 教育功能 感情交流功能 休闲与娱乐功能 3、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素质 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42、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A)友谊 (B)爱情 (C)喜欢 (D)亲情)。)年,彼此35、根据印度学者古普塔的研究,由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婚后( 爱的情感开始不断减少。 (A)3 (B)5 (C)7 (D)940、根据印度学者古普塔的一项研究,浪漫爱在( )年以后开始慢慢褪 色。(A)3(B)5(C)7(D)1196、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点包括( )。 (A)利他 (B)依恋(C)亲密(D)表情&&&&37、不属于亲子关系本质的是( )。 (A)自然的血缘关系 (C)教养与服从的关系 (B)人伦道德关系 (D)法定的瞻养关系93、根据鲁宾的观点,爱情和喜欢的区别可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其中包 括( )。 (A)依恋 (C)利他 (A)利他 (B)依恋 (B)相容 (D)亲密 (C)感性 (D)亲密 )。90、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等几个方面。98、关于爱情,合理的说法包括((A)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 爱情(C)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B)男女之间喜欢到极致就是(D)热恋中的男女都有强烈的利他倾向&&&&110、一般情况下,婚姻的动机包括()。(A)经济(B)爱情(C)繁衍(D)性117 、婚姻的动机包括( )动机。 (A)经济 (C)承诺 (B)繁衍 (D)爱情&&&&39、关于爱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浪漫色彩 (C)幼儿也有爱情 (B)是一种高级情感 (D)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92、关于血亲和姻亲的关系,正确的说法包括( ) (A)传统社会,血亲&姻亲(B)现代社会,血亲&姻亲 (C)传统社会,血亲&姻亲(D)现代社会,血亲&姻亲 9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幼儿也有爱情体验 (B)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C)爱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D)动物没有爱情&&&&祝你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馈线防水要求描述正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