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韦纳的归因理论论中,努力属于哪一类因素

归因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上课时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这时,大家都会对这个事件作出解释,有的人会想,他可能是睡过头了;有的人猜测,可能是遇上堵车了等等,无论最终将原因归结为什么因素,这种探索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每个人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原因的分析,只不过有时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一般而言,当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更有可能去推测其中的原因。这正如一向成绩好的学生考了高分,大家可能习以为常;但如果一向成绩不好的学生考了高分,大家都会感到很好奇,于是会推测其原因。

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归因可以分为自我归因和他归因。自我归因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他归因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前一种归因中,归因者和行为者是同一个人,而后一种归因中,归因者和行为者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别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人们进行归因分析的对象,归因未必都是针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的,也未必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人们既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也可能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原因分析。

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引起某个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由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这种未必正确的主观解释往往比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叶子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属教师判卷错误。在这个情境中,客观的原因是教师的失误,叶子主观的解释是自己的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种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由于她觉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责,觉得无颜见人;而不是因为教师的错误而感到愤怒。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的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

按照著名的归因研究者韦纳(BWeiner1972)的观点,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归因研究的价值正在于归因是上一次行为和下一次行为之间的重要环节,具体地说,对上一次行为的原因的解释将对下一次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太笨,那么,他就会自暴自弃,因为聪明和笨是自己无力控制的;相反,如果他将失败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他就会为了获得下一次的好成绩而付出努力,刻苦学习。从这个角度而言,归因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归因是一个比较丰富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归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

归因最初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海德(FHeider1958)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

海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像科学家一样对周围的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推断。他还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环境。

某个事件为什么发生?海德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事件的原因是在于个人(内部原因)还是在于环境(外部原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内部原因包括动机(想做这件事)和能力(能做这件事)。例如,小华可能具备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但他却没有完成作业的动机和愿望;相反,小东可能想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根本不会做这些题目;而且,即使动机和能力都具备了,也未必就一定会完成作业,因为这件事情还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作业太多、时间不够、身体不适、停电等。

海德除了研究事件发生的原因之外,也探讨了对事件后果责任的知觉。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明确谁应该对事情的后果负责比谁引起事情的发生更重要。例如,童童在投铅球时砸了元元的脚,在这个情境中,事情是童童引发的,但责任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海德假设一个人对他引起的事件所负的责任有不同的程度,最低的责任程度是联想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责任者其实与事件根本没有关系,只是被别人错误地联想成与事件有关。例如,元元的脚是自己走路时扭的,并不是童童砸的。第二级是因果责任,此时责任者的确引起了事件,但他事前并不知道会导致这个后果,事情的发生完全是偶然事故所致。例如,童童的确把铅球砸到了元元的脚上,但在童童投出铅球之前,元元并没有出现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元元是在童童投出铅球之后跑进了危险地带正好迎上铅球的。第三级是可预知责任,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某种后果,但仍然采取了这一行为。例如,有一条疯狗正冲向元元,童童本来是想用铅球赶走狗──尽管他知道可能会伤着元元,但仍然投出了铅球,不幸砸了元元的脚。第四级为故意责任,采取某种行为的目的就是要造成这一后果。例如,童童想报复元元,因此故意将铅球砸向元元。第五级责任为正当责任,在特定的情境中,这件事情的发生可以认为是正当的。例如,当人们遭到歹徒的袭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海德对于归因研究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很多基本问题,他关于因果及责任的探讨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

Davis1965)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我们习惯于对别人稳定的、富含信息的行为寻找有意义的解释。所谓富含信息的行为,是指他人的行为被认为是故意、有意的,也就是说,是由于某种持续一致的重要意图而产生,与情境的变化无关。简而言之,一时出现的念头不如时常出现的意图更能说明一个人的本质。他们认为,归因活动的目的在于对他人作出一致性推断,即行为和引起行为的意图总是与人的某种重要的稳定的特点(即倾向性)相一致。所以,对他人行为的倾向性的归因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判断行为原因的若干线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共同效应”。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有多种可能的原因,那么,比较这种行为与其他行为在后果上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推断这一行为的意图。例如,某个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在两所学校中挑选了其中一所,这两所学校的名气、专业水准、校园环境都相差无几,只是其中一所离学生的家近一些,而另一所离家很远。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他之所以选择了这所学校,可能是因为这所学校交通更便利。他们进而认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越少,行为的倾向、意图就越明显,我们作出的推测也就越准确。并且,某种选择中的不利因素越多,这种意图对他人而言就越重要。例如,尽管这所学校的学费比其他学校都高,但他仍然选择了这所学校,那么,我们就知道他的确是非常想选择一所交通方便的学校。可见,进行这种“非共同效应”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明确行为的原因何在,所找到的非共同效应越少,归因就越有把握。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行为的不同原因往往难以确定、难以穷尽,非共同效应的分析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其他一些进行一致性推断的线索和条件。

其一是行为的可选择性。要推断一个人行为的意图,关键的一点是要确定他的行为是受环境的限制而被迫产生还是出自他自己的选择。例如,一个人在周围无人时拾到钱包交给了失物招领处,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可是,如果一个人在周围有很多熟人的时候拾到钱包交公,这种行为就不一定反映了他内心的意愿,而有可能顾虑到别人对他的看法才这么做。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传统也是我们用来判断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统通常会对人的行为带来限制,如果行为不遵循传统就要冒不良社会后果的风险,诸如遭到他人的批评、拒绝或不理解。所以,当人们的行为打破了常规或传统时,就可以说,这种行为反映了他真正的面貌。比方,下课时同学之间相互聊天谈笑,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某个学生在上课时也与同桌聊天讲话,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学生的确是非常健谈、“话多”。

行为是否是社会角色的一部分也能提供有关行为倾向的信息。例如,如果一个消防队员扑灭了一场火,我们并不能完全断定他是乐于助人的,因为这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某种行为是由本来不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来完成的,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一行为作出推断他的倾向性。例如,如果救火的人根本不是消防队员,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路人,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助人为乐、勇敢无私的人。

凯利(Kelley1967)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协变分析模型。

协变是指多个事件之间同时出现的现象,如果两件事情总是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就是高协变性,如果只是偶尔同时出现则是低协变性。例如,每次我穿皮大衣时,小狗都会打喷嚏,这就是高协变性,而如果它只是有时在我穿皮衣时才打喷嚏,这就是低协变性。我们想要了解某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就应该考察结果与各种可能的原因之间的协变性,将结果归因于协变性最高的原因。例如,如果小狗打喷嚏和我穿皮衣之间的协变性很高,就可以推测它打喷嚏是因为对皮衣过敏。

凯利认为,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评估时,会考虑与行为相关的三种因素即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特异性指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以同样方式做出反应;一贯性指在其他情境、其他时候行动者的这种行为是否发生;一致性指该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相一致。我们可以以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三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三种因素对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

例如,小裕在遇到菲菲时没和菲菲打招呼。在这个事件中,特异性是指小裕是否今天跟所有人都不打招呼?如果是则为低特异性,如果不是则为高特异性;一贯性指小裕在遇到菲菲时是否总是不招呼?如果是则为高一贯性,否则为低一贯性;一致性指是否今天所有遇见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打招呼?如果是则为高一致性,如果不是则为低一致性。

凯利认为,特异性、一贯性、一致性是人们进行归因的基础,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能为归因提供特定的信息。例如,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小裕从来不跟菲菲招呼(高一贯性),其他人也都不和她招呼(高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肯定,事情的原因在于菲菲,比如,她可能总是板着脸,或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人感到难以接近,所以别人不敢和她打招呼。

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并且小裕以前遇见菲菲时打招呼(低一贯性),而今天所有遇见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招呼(高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事情的原因在于菲菲,她可能做错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大家,所以大家不愿意理睬她。

如果小裕今天只是不跟菲菲招呼而和其他人都招呼(高特异性),小裕遇见菲菲时从来不打招呼(高一贯性),而且今天只有小裕不和菲菲打招呼,其他所有人都跟她打招呼(低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小裕和菲菲之间可能有宿怨,所以他不理睬她。

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异性),小裕以往都会和菲菲招呼(低一贯性),今天其他人遇见菲菲时都打招呼(低一致性),那么,事情的原因可能在于小裕,他可能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适,没精打采也就顾不上和菲菲打招呼。

凯利的协变模型描述了一种理性的归因程序,他将每个人都比喻成一个朴素的科学家,会以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从资料中得出结论的同样方式来进行因果推断。尽管凯利的这一假设得到了很多实验的支持,但它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模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关于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三个方面的所有信息。例如,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先前的行为特点,于是无法得到关于一贯性的信息,我们也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在同样情境下的行为,于是又丧失了关于一致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凯利的理论就不适用。退一步来讲,即使完全具备了三方面的信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并不完全按照协变分析的方式进行原因的分析。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是,人们对一贯性的偏爱超过了特异性,而一致性用得最少。例如,你遇见一个熟人,和他打招呼,可他却不理你,这时你的第一反映往往是“这人今天怎么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呀!”而不是“他对别人也是这样吗?为什么单单不理睬我?”更不是“别的人也像他一样不理睬我吗?”──前者就是一贯性信息,而后两者则分别是特异性信息和一致性信息。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只要有机会,人们就运用关于行为者的额外信息(如个性)或行为的情境方面的信息(如情境的限制),而不是用协变模型所涉及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为了图省事而直接对行为给出最简单的一个解释,而不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严密、客观的推理。

总之,协变模型描述了进行推理的一种理想的方法、一种严密的程序,人们在实际进行因果推理时并不一定完全与它相吻合。同时,对协变模型的运用也会受到个体能力的影响,并非所有时候协变模型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

罗特(JRotter1966)关于控制源的研究是归因领域中比较有影响的工作。罗特认为,人们对于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料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罗特称之为内控者;有的人则认为事件的发生与自己无关,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则为外控者。倾向于进行内部归因的人,控制感较强,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事件发生的原因、行为是受自己支配的,例如,学习好是因为自己聪明或者自己努力;而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的人控制感较低,他们认为事件都是由自己而外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考得好是因为题目简单,是因为教师教得好,是因为自己运气好。

罗特和他的同事们(1966)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对于成功期望有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在成功经历后,如果被试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那么他们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高;如果将成功归因于机遇,那么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低。相反,在失败经历后,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技能,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降低;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对于下次成功的期望就升高。

罗特还认为,控制源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倾向,它反映着个体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他还制定了一份29个题目的量表来测定人们的控制源(1971)。

早期的归因研究者关注的大多是他人归因,也就是说,个体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原因的分析。与此不同,贝姆(DBem)关注的是自我归因。

贝姆(19671972)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情绪、态度、品质、能力等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不得不从自身的行为以及外在的环境来进行推测。也就是说,人们会寻找某种线索来分析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人们对于自己的这种分析,与对于别人的分析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人问我,我的同学是否喜欢摇滚乐,这时,我可以回忆这个同学平常喜欢听谁的歌、经常收听什么节目、喜欢买什么磁带……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和摇滚乐有关,那么我就可以说:他喜欢摇滚乐。同样的,我们对自己态度的分析也要通过观察行为。如果有人问我是否喜欢摇滚乐,我也需要用判断他人的方法来判断自己。

但是,贝姆给这种自我知觉的过程增加了几个限制的条件,也就是说,自我知觉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进行的、必须进行的。首先是行为的可选择性即我们首先要确定某个行为是由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然后才能根据它来推测自己的态度。如果我常听摇滚乐是因为我的好朋友们只听摇滚乐,那么,我就不能根据自己听摇滚乐这一行为进行自我知觉,断言自己喜欢摇滚乐,因为听摇滚乐这个行为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而是被动的。其次,当推断所依据的内部线索很明显时,就没有必要进行自我知觉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我本来就对自己的态度、情绪等有相当清楚的认识──例如,我一直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摇滚乐乐迷、对此毫不怀疑,那么就没有必要以自我知觉的方式来推测自己的态度;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内部状态不太清楚时,我们才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进行推测。再次,如果存在足以表明我们的态度的、明显的外在线索,也没有必要进行自我知觉;只有在缺乏外在线索的情况下,我们才更有可能进行自我知觉。例如,同学们送了我一个外号“滚石”,那么我也不必通过贝姆的“自我知觉”过程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摇滚乐,因为事情是显而易见的。

归因研究虽然一直相当活跃,但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很早,这种影响始于韦纳。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尝试用归因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动机归因理论。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同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为了寻找众多的原因知觉内在的共同特性,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韦纳进而提出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他认为对任何一种原因知觉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3-1列出了他对于学业成就归因中一些常见的原因知觉的原因维度的分析。

3-1常见原因知觉的维度分析

可以说,韦纳对于原因维度的确定是他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韦纳对于归因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使我们对于归因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归因本身,而开始探索归因对于后继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行为后果与后继行为之间的中介认知过程,对行为后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到对下次结果的预期及情感反应,而预期及情感反应又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他曾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机归因模式,来表达存在于归因、情感、行为预期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动力关系:

3-1韦纳的简明动机归因模式图

以上只是我们对于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的一个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将在本章第二节中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存在);(2)行动者(人);(3)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是对海德

的一次扩充和发展。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covariation)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distinctiveness)。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2.一贯性(consistency)。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3.一致性(consensus)。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人在看电影时发笑,在进行归因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人是看这个电影时才发笑,还是看所有电影时都发笑,这是区别性信息;这个人是在看电影时才发笑,还是在别的场合也爱笑,这是一贯性信息;是在场看电影的所有人都发笑,还是只有这个人发笑,这是一致性信息。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海德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事件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预测世界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缺乏对世界的理解、预测和控制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所以,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归因活动。可以说,归因是我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识,归因就会发生。

海德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naive psychologist),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他的“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

海德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将归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所谓的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如人格、态度或个性。另一种是所谓的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情境下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例如,当看到一位父亲对其孩子破口大骂时,我们可以作出两种归因。我们可以认为,这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缺乏技巧,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内部归因;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位父亲之所以破口大骂,是因为他看到孩子过马路时没有注意来往的车辆,十分危险,这是外部归因。不难看出,这两种类型的归因会使我们对这位父亲产生不同的印象。如果用内部归因,那么我们对这位父亲的印象是负性的;如果用外部归因,那么我们对这位父亲会有一定的同情和理解。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婚姻美满幸福的夫妻对伴侣所作出的归因与婚姻关系紧张的夫妻对伴侣所作出的归因有很大的差别,婚姻美满幸福的夫妻倾向于对伴侣的正性行为做内部归因(如“她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她是一个慷慨的人”),而对伴侣的负性行为做外部归因(如“他之所以说些刻薄的话,是因为他的工作实在太紧张了”);相反,婚姻关系紧张的夫妻倾向于相反的归因模式,对伴侣的正性行为做外部归因(如“她之所以帮助我,是因为她想给我的朋友留下好印象”),而对伴侣的负性行为做内部归因(如“他之所以说些刻薄的话,是因为他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其影响是深远的。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所谓“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喜欢同别人吵架时,如果我们认为这个人天性就具有攻击性,那么,我们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相应推断的步骤。由此可见,当同样的形容词(如攻击性)可以同时用来修饰行为和个性时,这种推断就是相应的了。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一个行为往往可以产生多种效果,而这些效果是否都是行动者的意图,我们需要逐项加以研究,如果某些行为后果并不直接与行动者的最初意图有关,那么,这些行为后果就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个性和人格特质。

对于行动者的意图了解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对其个性本质的推断。他们认为,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如下三个基本因素。

desirability)。所谓“社会赞许”,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信念,每个人的行为都想迎合社会的需要。因此,那些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例如,碰到熟人问好就是一个社会赞许性高的行为,如果根据这个行为来推断一个人彬彬有礼、很有教养是远远不够的。相反,人们往往把超出社会期望或社会规范的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个性本质,或者说,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effects)。共同性既不能解释一个人为什么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也不能解释两个人为什么做出相同的行为选择。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才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例如,有几个学生都走进某一书店,跟店员打招呼,扫视书架,翻阅新书等,这些共同行为都可以说明这些学生到这个书店来是想买书的,他们喜爱阅读。但是,当其中某个学生称呼老板为“舅舅”时,这一非共同性行为将有助于我们做出他是来看望亲戚的或重亲情的相应推断。

3.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推断。

theory)是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存在);(2)行动者(人);(3)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covariation)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distinctiveness)。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2.一贯性(consistency)。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3.一致性(consensus)。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某人在看电影时发笑,在进行归因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人是看这个电影时才发笑,还是看所有电影时都发笑,这是区别性信息;这个人是在看电影时才发笑,还是在别的场合也爱笑,这是一贯性信息;是在场看电影的所有人都发笑,还是只有这个人发笑,这是一致性信息。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我们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相对正确的归因。表示如下:

表5-1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阿瑟(L.A.McArthur,1972)从凯利的三度理论出发,对预言做了最系统的研究。她给被试一个非常简单的假设事件,并变化给他们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的信息资料,然后测定他们的归因。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解释“玛丽昨晚为什么对夜总会小丑的表演笑得那样厉害”。三种主要的预言和结果如表5-2所示:〔[美]J.L.弗里德曼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26页。〕

表5-2 玛丽为什么发笑

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

刺激物:小丑(61%)

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

低—她以前几乎没对他发笑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这一模式假定人们以理性和逻辑的方式来做因果归因,人们会首先观察他人的行为线索,然后对他人的行为原因做出一个逻辑推理。大量研究证实,人们的确经常以这种模式所预测的方式来作出归因(F.Forsterling,1989;D.T.Gilbert,1998;M.Hewstone H.H.Kelley,1975;P.A.White,2002)。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迅速地做出归因,而并不像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进行繁杂的分析。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形成判断时,并不一定总会保持理性和逻辑性,有时候人们还会曲解信息,以满足自己高度的自尊需求。

(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B.Weiner,1971)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1)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internal)因素还是外在的(external)因素;(2)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即稳定,stability)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instability)。通过这两个维度才能作出总结性的归因。这两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韦纳认为,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ability),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task difficulty),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effort),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luck)。

韦纳等人(1973)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目前的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不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也有所不同时,一般的归因大都是不稳定的内在因素;当一个人目前的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相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一样时,任务的难度往往是归因所在;当一个人目前的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相类似,但与别人的成败不同时,能力便成为归因所在。

例如,以一个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说明。如果某学生以前考试都得高分,这次考试又得高分,但其他学生这次都没考好,那么,我们大都会认为这个学生一定很聪明、能力很强;如果其他学生也都考得很好,那么,我们会认为一定是考试题目简单。反之,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总考得不好,这次考试却得高分,而其他学生都没考好,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学生得高分一定是运气好,侥幸而已。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不行,这次也没考好,而别人也一样没考好,那么,我们会认为一定是题目太难。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都考得很好,这次却没考好,而其他人都考得不错,这时,我们会认为是他努力不够。

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即控制(control)。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帮助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

此外,韦纳还特别强调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社会观念、个人技巧、人际关系等因素在成败归因上所占的特殊地位。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和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都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扩充和发展,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观察他人的外显行为为开端,以探求导致这一行为的原因为目的。但是,相应推断理论主要探求行为者的内在个性是否与其行为相吻合,而且只针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场合里所发生的行为,对于其他时间和场合所发生的行为并不加以考虑,而这些正是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中的重要因素,现在行为与过去行为的比较也为观察者提供了稳定与否的主要信息。可见,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所考虑的相关信息更为齐全。

(五)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泰勒和克洛科(S.E.Taylor & J.Crocker,1980)认为,每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如何运转操作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图式(social schema)。这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往往决定我们对于所面临的环境的不同解释,即影响我们的归因。社会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1)有关社会事件的图式;(2)有关社会人物的图式;(3)有关角色的图式。

社会图式是过去经验的积累,这些图式帮助我们组合所遇到的社会刺激。根据社会图式,我们对于社会事件、社会人物可以建立一个整合的看法,许多缺失的信息也可以根据社会图式来加以补充。虽然我们并不一定对某一个人有深入的认识,但根据这个人所属的行业和角色,把他归入“这种人”或“那种人”,我们并不难做出适当的归因。

有关泰勒和克洛科的社会认知理论,本书第四章已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

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1.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答案】C。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因此,答案选择C。

2.在一次心理学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3.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答案】A。解析: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努力程度是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4.辨析:教学具有教育性。

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教学必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所以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5.简答: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周老师总是认真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的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太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首打油诗:“老师写得好,老师写的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

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地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卡设定不良,常常该出声时没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屏幕保护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模式。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

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写了如下评语:“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散惰顽甚。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哀哉,痛哉!”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踏下心来,坚持勤奋读书。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9分)

(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2)第一,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中,周老师针对三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评语,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第二,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周老师从小赵同学聪明这一积极因素出发,引导其认识到学习态度不好这一缺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所在。小张对电脑有强烈的兴趣,周老师从电脑运行相关原理出发,教育小张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小黄语文水平高,周老师用文言评语引导其踏实学习。

第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周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粗暴加以批评指责,而是能够尊重其学生的人格,采取趣味性的评语既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还在评语中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上海教师资格的考试题,点击“”,查看更多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及教育教学知识等资料。

更多上海教师招聘信息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教师考试

获取上海教师资格考试、上海教师招聘最新考试资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韦纳的归因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