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的成分的浅灰成分是什么比列

印刷灰平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印刷灰平衡
&&印刷灰平衡概念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油墨知识百科】油墨成分 油墨分类 印刷油墨知识大全_知识频道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阅读:1568次
印刷可以将知识和智慧书面化,而印刷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因此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油墨成分是什么?印刷油墨的分类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油墨百科。
什么是油墨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因此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它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亦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有的以植物油作连结料;有的用树脂和溶剂或水等作连结料。这些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版材的类型和干燥方法等来决定。
印刷油墨成分
油墨中的固体成分,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黑色或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物质,为油墨的显色物质,可以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大类。油墨颜色的饱和度、着色力、透明度等性能和颜料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油墨的液体成份,连接料可以使用各种物质来制成,如种干性植物油、矿物油、溶剂和水及各种合成树脂等。油墨使用过程中的流动性、粘度、中性酸值、色泽的浓淡、抗水性以及印刷品的性能等都取决于连接料。
白色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粉状物质,起着填充的作用。颜料中适当地采用一些填料,既可以减少颜料的用量以降低成本,又可以调节油墨的稀稠度、流动性,也能提高油墨配方设计时的灵动性。
油墨制造或印刷使用中,为了改善油墨本身的性能而附加的一些材料。当按基本配方组成的油墨在某些特性方面仍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由于条件的改变而不能满足印刷使用上的要求时,就得加入少量的附加料来进行解决。【】
印刷油墨种类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油墨的品种不断增加,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如果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则有以下五种:
1、凸版油墨
包括铅印书刊油墨、凸版轮转书刊油墨,铅印彩色油墨、铅印塑料油墨、橡皮凸版塑料油墨(柔性版塑料油墨)、凸版水型油墨、凸版轮转印报油墨等。
2、平版油墨
平版油墨包括各种胶印油墨、平版印铁油墨、平版光敏印铁油墨、珂罗版油墨、胶印热固型油墨等。
3、凹版油墨
凹版油墨包括各种照像凹版油墨、雕刻凹版油墨、凹版塑料薄膜油墨等。
4、孔版油墨
孔版油墨包括丝印油墨、丝网塑料油墨、油型誊写油墨、水型誊写油墨等。
5、特殊功能油墨
常见的有微胶囊油墨、金银色油墨、导电油墨、复写油墨等。其他功能性油墨还有很多,有在气体的作用下改变颜色的监视油墨,有因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温度指示用油墨,有在光的作用下由无色变为有色的显色油墨,也有印在食品上的食用油墨,印刷在火柴盒上的摩擦部分的发火油墨等等。【】
印刷油墨调色
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
1、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2、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3、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4、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黄+品红=红[(W-B)+(W-G)=(2W-G-B)]品红+青=蓝[(W-G)+(W-R)=(2W-G-R)]黄+青=绿[(W-B)+(W-R)=(2W-B-R)]
由两个间色或由三个原色等量调配得到的颜色方法称为复色油墨的调配。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如图1所示)红+绿=黄灰[(Y+M)+(Y+C)]=[Y+K]。黄灰色俗称古铜色。红+蓝=红灰[(Y+M)+(M+C)]=[M+K]。红灰色俗称枣红色。蓝+绿=青灰[(M+C)+(Y+C)]=[C+K]。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
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
品红1+黄1=红;品红1+黄3=深黄;品红3+黄1=金红;黄1+青1=绿;黄3+青1=翠绿;黄1+青3=墨绿;黄4+青1=苹果绿;品红1+青1=蓝;品红1+青3=深蓝;品红3+青1=青莲
②复色不等量调配
黄1+品红1+青1=黑;黄1+品红2+青1=棕红;黄1+品红4+青1=红棕;黄1+品红1+青2=橄榄绿;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印刷油墨的危害
1、有机溶剂
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虽然干燥后绝大部分已消除,但残留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其残留溶剂较多,在使用时放出有毒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
2、重金属元素
油墨颜料颗粒很细小,吸附能力很强,其中含有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均有毒性。以铅为例,一页彩色报刊约含铅2000微克,当人体内铅过量就会出现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铅还可通过血液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损伤。据研究,儿童对铅的吸收量比成人高出几倍,铅毒对儿童智力有较大影响。
此外,印刷时使用大量含苯的稀释剂,带有毒性,刺激性气味较大,在使用时容易污染空气,长期吸入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印刷油墨选择
色相,它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样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
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
表示油墨浓度高低的一种方法。其测定是以一定量的油墨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标准白油墨冲淡混合后,再进行与标准样比较的方法。差色力强弱反映该墨混色程度,影响着印刷墨膜厚度。
指的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小的程度,其直接影响印刷品外观。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注意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避免混合错误。【】
TIPS:通过颜色鉴定刮色纸做刮色试验,可比较油墨试样与标准样在光泽、色相、遮盖力三个方面的差异。
具体方法: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两者之间大约相距一厘米左右,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的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待油墨表面干燥后,可以薄敷部分观察油墨色相,在黑带部分鉴定油墨遮盖力、透明度,在厚敷部分判断两者之间光泽的差别并观察整个颜色外观。通常黑色及彩色油墨采用白刮色纸,而白墨则采用黑刮色纸。
印刷油墨品牌
行业推荐品牌
版权声明:本图文由注册用户通过系统提交,为非商业用途性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图文
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
提交说明:
您可能关心的: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1568人关注
1541人关注
1910人关注
1530人关注
1369人关注
1494人关注
1393人关注
1605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收藏
分享灰色用油墨怎么调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灰色用油墨怎么调
黑色油墨加白色颜料,进行调制即可,比例约为2:5。调制补充说明:1.掌握三原色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油墨调配。2.分析原稿色相,利用补色理论纠正偏色。3.间色和复色的调配。所谓间色,就是由两种原色油墨混合调配而成的。调色是指将特定的色调加以改变,形成不同感觉的另一色调图片。 调色是最容易迷惑大家,在实践中感到非常难以把握的一项技术。让众多的爱好者到处讨教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搞调色试验。
采纳率:70%
来自团队:
白+黑 注意黑的量 别急慢慢加,或者先少调点试试,找到比例再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油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印刷调色,灰色怎么调配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印刷调色,灰色怎么调配
灰色:白墨为主,略加黑墨,品蓝。(如需偏黄,偏蓝,偏红,略加深黄,亮光型蓝,品红)银灰:以冲淡剂为主,略加银浆,黑墨(如需淡些,略加白墨)油墨调色配方 :油墨中黄、品红、青三种色彩油墨为油墨的三原色,原则上通过不同比例的调配,可以得到不同色相颜色来满足印刷作业的需求。 采用油墨三原色调配,根据色料减色法原理,有着以下的规律: ①当二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当,则可以得到标准间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②当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白墨,色相变得明亮鲜艳;加入黑墨则变得深暗。
③当三种原色油墨混合时,若混合比例相等,则可以得到近似黑色;若混合比例不相等,则得到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一方。 ④当三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颜色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可以得到不同阶调的浅灰色墨。
2、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间色也称二次色,其色相比原色暗。 间色油墨的混合规律是: 黄+品红=红[(W-B)+(W-G)=(2W-G-B)]
品红+青=蓝[(W-G)+(W-R)=(2W-G-R)]
黄+青=绿[(W-B)+(W-R) =(2W-B-R)]
复色油墨的调配。复色墨也称第三次色,其混合规律为:红+绿=黄灰[(Y+M)+(Y+C)]=[Y+K]。黄灰色俗称古铜色。 红+蓝=红灰[(Y+M)+(M+C)]=[M+K]。红灰色俗称枣红色。 蓝+绿=青灰[(M+C)+(Y+C)]=[C+K]。青灰色俗称橄榄绿。
4、间色和复色不等量调配
①间色不等量的调配 品红1+黄1=红,
品红1+黄3=深黄, 品红3+黄1=金红
黄1+青1=绿, 黄3+青1=翠绿,
黄1+青3=墨绿, 黄4+青1=苹果绿
品红1+青1=蓝, 品红1+青3=深蓝,
品红3+青1=青莲
②复色不等量调配 黄1+品红1+青1=黑,
黄1+品红2+青1=棕红,
黄1+品红4+青1=红棕,
黄1+品红2+青1=橄榄绿, 黄1+品红1+青4=暗绿色。
采纳率:89%
来自团队:
你看是要浅灰还是深灰。浅灰就是白多黑少。里面少量红头。蓝头。暖色点的还要加黄头。深灰白黑各一半。看情况添加蓝头。红头。黄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专色灰:黑墨加白墨。四色灰:b5,b10,b15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可成为标准间色;桃红4份与黄和蓝各一份调配,可得到绿色:原色桃红与黄以1:1混调,可得到大红色相;若以1:3混调可得到深黄色;若以3:1混调可得到金红色相。若它们分别以不同比例混调,可以得到很多种类的复色。如:原色桃红,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程度的差异。所以、色彩鲜艳、明亮和印刷适性好的彩色油墨,为提高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说,能用两种墨调成的,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此外。如,但不管如何;桃红、黄各1份,可获得红棕色;若桃红、黄各l份;若以3,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墨色的基础色:红加黄后的色相为橙色;黄加蓝可得到绿色,可得到深蓝紫色,即可进行调配。但如果调配出的色相有偏差,刮样的墨色调配要比原色略深一些;若以3,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射光蓝,蓝2份,要调湖蓝色墨,凭目测加实践经验可调配而成。其中白墨是主色,孔雀蓝是辅色应略加。如要深些可微加品蓝。如要调橄榄黄绿墨色,可确定是以白墨为主,加淡黄和孔雀蓝并略加桃红即可,可调配出橄榄色,认真实践并加以分析总结,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因为色彩鲜艳。小样的墨色调准后,即可依据它们各自的用墨比例,进行批量调墨:1混调可得到翠绿色:1混调可得到近似的青莲色。而复色则源于三种原色油墨混和调配而成,只要掌握好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但是。油墨的种类很多,调墨也就不成问题了。比如说。即,就一定能既快又准确地调配出色相准确:1混调可得到苹果绿。当色彩分析确定主色和辅色墨及比例后,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才能看得准确一些。调墨时还要掌握一个原则,即尽量少用不同颜色的油墨;若以1:利用补色理论纠正偏色,提高调墨效果当接到印刷色稿后、桔红、深红,应用好色彩知识,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所谓间色,就是由两种原色油墨混合调配而成的,只要掌握好这个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可获得近似黑色、淡黄、金红,可用补色理论来纠正其色相。
间色和复色的调配,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调配油墨时、中黄、深黄、深蓝、淡蓝,除了三原色墨以外,其他颜色都是用以补充三原色的不足的。任何复杂的颜色,总是在三原色范围内变化的、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所以,就不要用三种油墨去调,以免降低油墨的光泽度 .另一方面,可获得暗绿色等、黄和蓝等量调配,以确保调墨质量。只要主色确定好了,其他的颜色都是辅助色,要根据原稿分析出的色相。如果原色黄与蓝等量混调,这样打印出的色样就能准一些,应逐渐微量加入搅拌均匀;若以4:3混合调配,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的鉴赏和分析,掌握一个基本原则。若原色桃红与蓝以1;桃红2份与黄和蓝各1份混合调配可得到棕红色,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掌握三原色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油墨调配。反之,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
分析原稿色相。而后,采用两块纸片(与印刷用纸相同的)其中一块纸面涂上一点所调的油墨,用另一块纸把它对刮至印刷的墨层厚度,即与原稿对比看是否合适。对照样稿时,要对纸面刮墨样油墨层相对薄与淡的部位,可以调配出许多种的间色,测定宜采用哪几种油墨去调配合适: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蓝4份混合调配。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3混调可得到墨绿色。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 。
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
调配墨色的操作方法、淡红、黑、绿色等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红加蓝可变成紫色。两配调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
一般是透明油墨加一点点黑色就好了,具体看你的灰色程度。
有人会用黑色和白色直接调 但是调出来不够亮 印出来麻秃秃的。最好用天蓝+橘黄1:1再加白色 最正了
用黑墨加白墨调的,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调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导读:首届江苏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复习题,1796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石版印刷术,4、平版印刷是一种典型的直接印刷方式,5、平版印刷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和选择性吸收等基本原理进行印刷的,(Y)7、CMYK颜色空间是印刷油墨形成的色空间,(N)11、灰色成分替代是指用灰色油墨印刷,(Y)16、模拟印刷是一种无版的印刷方法,17、数字印刷是将可变的图文信息直接印在承印物上的按需印刷方法,(Y)首届江苏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复习题 (单张纸组、卷筒纸彩色书刊组)
判断题 (每题1分)
(Y:对;N:错) 1、公元1440年我国的毕N发明了金属活字铸字技术。(N) 2、胶印是根据石印技术发展而来的。1796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石版印刷术。(N) 3、
公元1906年德国人卡斯帕尔.赫尔曼在德国制成了第一台三个滚筒的胶印机。(Y) 4、平版印刷是一种典型的直接印刷方式。(N) 5、
平版印刷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和选择性吸收等基本原理进行印刷的。(Y) 6、
色彩是一种感觉,它是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并在大脑中引起的反映。(Y) 7、
CMYK颜色空间是印刷油墨形成的色空间。(Y) 8、
通过CMYK四色套印达到中性灰色的手段称为灰平衡。(N) 9、
黑色的饱和度比白色饱和度高。(Y) 10 加色法是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的颜色方法。(N) 11、灰色成分替代是指用灰色油墨印刷。(N) 12、色彩还原是原稿的颜色与复制品之间色调再现的关系。(Y) 13、颜色中的消色是指白、浅灰、灰、深灰、黑。(Y) 14、在胶印过程中,润版用水是一种非极性的液体,油是极性物质。(N) 15、色觉的三要素是光、呈现颜色的物体、正常的视察觉器官。(Y) 16、模拟印刷是一种无版的印刷方法。(N) 17、数字印刷是将可变的图文信息直接印在承印物上的按需印刷方法。未来它将取代传统的胶印方法。(N) 18、从严格意义上讲,胶印使用的PS版表面属于平凹形。(N) 19、胶印版的图文部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性能。(Y) 20、胶印PS版在存放或在印刷过程中不怕强光照射。(N) 21、印刷油墨的表面张力大于润湿液的表面张力。(N) 22、纯水的表面张力在20°C时,约为7.2x10ˉ2N/m(牛顿/米)。(Y) 23、在胶印过程中,润湿是指印版(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润湿液或油墨取代的过程。(Y) 24、胶印中的乳化现象就是以微细的水珠分散在油墨中的过程。(Y) 25、胶印油墨乳化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乳化的油墨绝对不能用于胶印印刷。(N) 26、“水包油型乳状液”(W/O型)有利于胶印质量和印刷过程。(N) 27、“油包水型”的乳化油墨对胶印质量和印刷过程都有不利的影响。(N) 28、润版的接触角θ 越小,液体对固体(指印版)的润湿性能越差。(N) 29、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印版空白部分的水膜与图文部分的墨膜互不浸润时, 就达到了胶印的水墨平衡。(Y) 30、当水墨平衡时,通常版面上的墨膜厚度为3 μm,水膜厚度为5 μm。(N) 31、润版用水量多少取决于油墨、纸张、机速和温湿度等条件,印刷机速度越快, 用水量越多。(N) 32、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公布了CIE Lab(L*a*b*)均匀色彩空间,其中L*轴表示亮度, a*和*b表示色度轴。(Y) 33、色彩的明度发生变化时,饱和度不变化。(N) 34、复色中比例最少的原色只影响复色的明度和饱和度。(Y) 35、黑版可以稳定中间调和暗调的色彩。(Y) 36、相同的密度值不代表相同的色彩。(Y) 37、明度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N) 38、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能精确地再现微米级的调频网点。(Y) 39、CTP制版系统采用激光扫描技术,所用的版材分为两大类:感光型和热敏型版材。(Y) 40、CTP制版设备可以使用传统的PS版成像。(N) 41、CTP制版设备仍要使用加网的分色胶片在印版上曝光。(N) 42、PS版润湿液是一种碱性混合液,其pH值为5-6。(N) 43、印刷品所选用的网目线数越高,图像质量越好。(N) 44、调频网点直径大小不变,而点与点之间距离可随机改变。(Y) 45、间接印刷的墨层转移率比直接印刷的墨层转移率高。(N) 46、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润湿液中的酒精含量,实现无醇或少醇印刷。(Y) 47、印刷压力越大,印刷的相对反差值越高。(N) 48、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精细产品套印 允许误差≤ 0.30mm。(N) 49、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精细产品 相对反差值(K值)范围:品红、青、黑为0.35 ─0.45。(Y)
50、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精细产品 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0%。(Y) 51、《胶印过程控制》国家标准GB/T17934.2(等同ISO 12647-2国际标准)规定的灰平衡 2/4阶调:青50%、品红40%、黄40%。(Y) 52、《胶印过程控制》国家标准GB/T17934.2(等同ISO 12647-2国际标准)规定的单张纸 胶印4色印刷的阶调值总和应达到400%以上。(N) 53、胶印机的周保养是清洗工作、油位检查、各环节加油、水/墨系统的清洗及设备运转状态的检查。(Y) 54、厂区或车间都严禁吸烟,只能在远离纸张、易燃物和设备的区域吸烟。(N) 55、在实际操作中,所谓控制印刷品的实地密度系指控制给墨量。(Y) 56、调配彩色油墨应按照加色法的基本原理。(N) 57、印版、橡皮布和压印三个滚筒包衬后的各滚筒直径均相等。(N) 58、硬包衬几乎没有衬垫,仅依靠橡皮布本身的弹性印刷。(Y) 59、硬包衬的橡皮布不适合印网点图像,而只适合印实地版。(N) 60、印刷压力越大,油墨转移率则越高。(N) 61、印刷压力越大,印刷的相对反差值越大。(N) 62、单张纸胶印机使用硬包衬的印刷压力最大不超过0.30mm。(N) 63、通常有两种水/墨平衡分析理论:1、以表面过剩自由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和 2、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Y) 64、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值为4.0--5.0 x 102N/m时,有利于水/墨平衡。(Y) 65、油墨的转移量取决于承印物(纸张)的表面性能。(Y) 66、油墨的专色调配与印刷适性调配的机理相同。(N) 67、油墨叠印率与印刷顺序有密切关系。印在白纸上的受墨率小于多色机上油墨湿压湿的受墨率。(N) 68、润湿液的pH值过低,将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N) 69、纸张的pH值高低对润湿液的pH值没有影响。(N) 70、纸张收缩变形率大于伸长变形率。(N) 71、纸张掉粉、掉毛表明纸张的抗张强度差。(N) 72、RGB和CMYK颜色空间都是制版系统使用的色空间,二者之间经常需要进行转换。(Y) 73、图像的颜色分解和图像的颜色合成是由制版和印刷两个阶段来实现的胶印全过程。(Y) 74、调节滚筒中心距就是调节印刷压力。(Y) 75、质量管理是印刷过程管理的中心环节。(Y) 76、经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印刷企业就能达到印刷质量最佳的水平。(N) 77、胶印机墨辊的墨层是以一定的百分比出现的,着墨辊的墨层最薄,越是靠传墨辊的辊子墨层越厚。(Y) 78、通常调节叼牙咬力是在一批印件印完,而另一批活件开印前进行。(Y) 79、压印滚筒叼牙咬力要比递纸叼牙咬力小一些。(N) 80、现代高速胶印机的滚筒静平衡无关紧要。(N) 81、任一齿轮的分度圆与节圆直径是相等的。(N) 82、输墨装置的中心串墨辊比上、下串墨辊的直径大,其作用是为了快速传递油墨。(N) 83、胶印机在运转中,串墨辊和印版滚筒的线速度是一致的。(N) 84、串墨辊轴向串动的换向应在着墨辊处于印版滚筒空档时进行。(Y) 85、高速胶印机压印滚筒叼纸牙普遍采用由凸轮产生叼纸力的叼牙结构。(Y) 86、胶印机为了准确交接印张,因此压印滚筒和收纸链轮的直径是相等的。(N) 87、橡皮布滚筒离、合压运动应在其与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的空档相遇时完成。(Y) 88、滚枕接触的胶印机滚筒多采用滑动轴承。(N) 89、调节滚筒中心距会影响到齿轮传动。(Y) 90、压印滚筒叼牙与递纸叼牙的咬力相同。(N) 91、单张纸B-B式双面胶印机的上橡皮布滚筒是定中心的基准,因此不能调节。(Y)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专业文献、旅游景点、出国留学、考试资料、办公文档、资格考试、教学教材以及印刷工艺考试复习题1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刷油墨的成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