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美国是怎样卷入沈志华朝鲜战争讲座的 事件

披露“朝鲜战争”漫长停战谈判的细节[组图]-朝鲜
金尼-历史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披露“朝鲜战争”漫长停战谈判的细节[组图]
  原标题:披露“朝鲜战争”漫长停战谈判的细节
  日,第一次朝鲜战争停战谈判,身穿崭新军装礼服的朝鲜代表分乘三辆卡车,在护卫下缓缓驶向会场,朝鲜军官反复伸出两个手指做“V”字状,随行摄影人员则不断拍照;随后被引入的联军代表穿着普通军装,还擎着一面大白旗,看起来很像是来乞降的。朝鲜方面曾将这张照片以“投降的联合国军”的题目大肆报道。
  延伸阅读:
  本文摘自:《南都周刊》2013年第30期,作者:周至美、刘娟、赵DD,原标题:《漫长的停战谈判》
  日,朝鲜、韩国、美国都举行了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的纪念活动。
  这一天是朝鲜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金正恩出席了在金日成广场举行的阅兵式;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赴朝参加停战纪念活动,并带去了习近平的口信。
  半岛南部,韩国邀请了包括当年联合国军在内的共21个国家,总统朴槿惠在首尔龙山战争纪念馆内发表讲话,呼吁朝鲜放弃核计划。
  美国也举行了庆典,总统奥巴马发表了演说,“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
  朝鲜战争从三八线开始,兜了一个大圈,后来又回到了三八线。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没有被改变,美苏两大阵营的格局也没有被改变。
  三八线,在朝鲜之外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条普通的纬度线,唯有在朝鲜是一条“政治线”。这条线,“在军事上不可防守”,在地理上,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穿过184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速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
  “在春天,朝鲜并不总是充满了鲜花和嫩草。”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说。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披露“朝鲜战争”漫长停战谈判的细节[组图]
日 08:30 来源:南都周刊
  原标题:披露“朝鲜战争”漫长停战谈判的细节
  日,第一次朝鲜战争停战谈判,身穿崭新军装礼服的朝鲜代表分乘三辆卡车,在护卫下缓缓驶向会场,朝鲜军官反复伸出两个手指做“V”字状,随行摄影人员则不断拍照;随后被引入的联军代表穿着普通军装,还擎着一面大白旗,看起来很像是来乞降的。朝鲜方面曾将这张照片以“投降的联合国军”的题目大肆报道。
  延伸阅读:
  本文摘自:《南都周刊》2013年第30期,作者:周至美、刘娟、赵DD,原标题:《漫长的停战谈判》
  日,朝鲜、韩国、美国都举行了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的纪念活动。
  这一天是朝鲜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金正恩出席了在金日成广场举行的阅兵式;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赴朝参加停战纪念活动,并带去了习近平的口信。
  半岛南部,韩国邀请了包括当年联合国军在内的共21个国家,总统朴槿惠在首尔龙山战争纪念馆内发表讲话,呼吁朝鲜放弃核计划。
  美国也举行了庆典,总统奥巴马发表了演说,“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
  朝鲜战争从三八线开始,兜了一个大圈,后来又回到了三八线。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没有被改变,美苏两大阵营的格局也没有被改变。
  三八线,在朝鲜之外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条普通的纬度线,唯有在朝鲜是一条“政治线”。这条线,“在军事上不可防守”,在地理上,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穿过184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速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
  “在春天,朝鲜并不总是充满了鲜花和嫩草。”联合国军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说。沈志华: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杜鲁门
佩斯-历史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沈志华: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
  朝鲜战争的爆发,引起美国对朝政策乃至远东政策骤然发生转变。1950年初美国政府曾公开宣布朝鲜半岛处于美国远东战线的防御圈之外,美国对朝鲜问题的一切计划都是以从朝鲜脱身为基点的。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杜鲁门1月5日的声明、艾奇逊1月12日的演说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方案则是2月初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东京制定的“非橄榄球”作战计划。然而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仅仅五天之内,连续做出一系列决策,而且步步升级,终于全面卷入了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于华盛顿来讲的确是出乎意料的。然而,美国的反应却异常迅速而且激烈。从最初获得战争消息感到震惊和慌乱,到做出全面介入战争的最后决定,前后不过几天时间。我们列出一张时间表,通过美国政府决策的不断升级过程,可以看出美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朝鲜战争泥淖的端倪。
  6月24日,星期六。
  晚上9时稍过,在华盛顿的美联社总社收到驻南朝鲜记者报道朝鲜发生战事的第一封急电,称北朝鲜军队发动了进攻,“开城已告失守”。国务院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打电报向驻汉城的美国大使馆询问。大约在同一时间,即21时26分,国务院收到穆乔大使的电报:
  根据朝鲜军队的报告(此项报告已部分地为朝鲜军事顾问团的战地顾问的报告所证实),北朝鲜的部队今天清晨已向大韩民国领域的好几个据点进犯。开始行动的时候大约在上午4时。瓮津遭受北朝鲜炮火的轰击。6时左右,北朝鲜的步兵开始在瓮津、开城和春川等地区越过三八线。据称水陆两栖部队已在东海岸江陵的南部登陆。开城据说已在上午9时陷落,北朝鲜大约有10辆坦克参加了这次战斗。北朝鲜部队以坦克为前锋,据称已向春川逼近。江陵地区的战斗详情不明,但似乎北朝鲜部队已将公路切断。我们今天上午正在同朝鲜军事顾问团的顾问们和朝鲜的官员们进行会商,研究当前的局势。
  从进攻的性质和发动这次进攻的方式看来,这似乎是对大韩民国的一场全面攻击。
  当时正值周末,美国很多政府官员都在度假或外出。杜鲁门总统和家人团聚在密苏里州的独立城,国务卿艾奇逊、驻联合国大使沃伦奥斯汀则分别住在马里兰州和佛蒙特州他们各自的家中。国务院远东事务顾问杜勒斯尚在东京没有回国。被电话召到国务院来的只有联合国事务助理国务卿约翰希克森、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无所任大使菲利普杰塞普、联合国政治与安全事务处副处长温豪斯和国务院远东事务处官员培根等人。至于军方领导人,据杜鲁门和艾奇逊的回忆,国防部长约翰逊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当时正在从东京返回华盛顿的途中。除陆军部长弗兰克佩斯外,一时无法与其他部长和参谋长取得联系。
  22时左右,艾奇逊接到电话通知,希克森报告了有关朝鲜冲突的情况后,建议第二天上午召开一次联合国安理会,号召停火。艾奇逊表示同意,并授权驻联合国副大使欧内斯特格罗斯去找联合国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艾奇逊还要求国务院迅速通过佩斯与五角大楼取得联系,以便共同研究应付方案。
  23时20分,艾奇逊与杜鲁门通上电话。艾奇逊将穆乔的电报内容和召开安理会的建议报告了总统。杜鲁门表示同意,并要立即赶回华盛顿。由于夜间飞行风险较大,而且关于朝鲜的局势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艾奇逊劝杜鲁门第二天再动身。
  23时30分,希克森给赖伊挂通了电话。赖伊同意在次日下午2时举行安理会紧急会议。与此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值日官切斯特克利夫顿中校也是由于新闻界的询问才获悉朝鲜发生战事的消息。然而,除了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以外,军方似乎是无所作为。由于截止到第二天清晨,除了第一封电报,穆乔以及驻汉城的使馆再没有发回更多的消息,午夜过后由陆军副参谋长托马斯廷伯曼准将主持的临时“指挥所”,只是确保把来自国务院的各种指示和情报转给太平洋彼岸的麦克阿瑟的司令部,而整个五角大楼所做的仅是准备以克利夫顿中校的名义向新闻界发布一份简短的声明,宣布美国政府已获悉朝鲜爆发了战争以及美国军队没有卷入战争。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辉煌的军事胜利使麦克阿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忘乎所以;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围攻汉城的时候,麦克阿瑟司令部;你的军事目标是粉碎北朝鲜的武装部队;如果在三八线以南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苏联军队时,;这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似乎成了朝鲜半岛;参谋长联席会议于9月29日批准了这项计划;为在联合国里,人们显然不愿意出现必须对越过三八线;第二天,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再
辉煌的军事胜利使麦克阿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忘乎所以,甚至总统和国会也沉浸在欢乐和轻松的气氛中。这时,对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第81号文件限定的两个越过三八线的条件,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围攻汉城的时候,麦克阿瑟司令部的官员就多次向柯林斯建议,要求新上任的国防部长马歇尔正式下达允许美军越过三八线的命令。但马歇尔一定要先知道国务院的意见,并呈报杜鲁门总统批准。 而这时杜鲁门的心情比麦克阿瑟还要着急。显然,如果在国会选举前能够结束朝鲜战争,对于民主党在国会的席位增加是大有益处的。据顾维钧当时得到的“密讯”,“美国当局鉴于国会选举即将到来,朝鲜战局已有好转,他们希望战争能够很快结束,藉以影响舆论,赢得选票”。 于是,美国政府一方面有意制造要由联合国决定联合国军是否越过三八线的舆论,一方面迫不及待地批准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为麦克阿瑟准备的允许美军越过三八线的命令。9月27日给麦克阿瑟的第92801号命令发出:
你的军事目标是粉碎北朝鲜的武装部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授权你于三八线以北的朝鲜境内采取军事行动,包括两栖和空降或地面作战,只要在采取这种行动时没有主要的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军队进入北朝鲜,没有准备进入的声明,也没有在北朝鲜对抗我们行动的威胁。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的军队不得跨进满洲或苏联与朝鲜交界地域,并且为了政策的缘故,在与苏联接壤的东北各道或在沿满洲边境的地区,不得使用非朝鲜人的地面部队。再者,对于你们在三八线南北作战的支持将不包括对满洲或对苏联领土的空军或海军行动。
如果在三八线以南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苏联军队时,你应采取守势,不采取任何扩大局势的行动,并向华盛顿汇报。如果你的军队在三八线以北作战而他们使用了大量的苏联军队,你应该采取同样行动。你不应仅仅因为在目标地区发现有在苏联或中国共产党军队而停止在三八线以北的空军和海军的行动。但是,假使苏联或中国共产党事先声明他们要重占北朝鲜的意图并公开地或含蓄地发出他们的军队不应受到攻击的警告,你应把这事提交给华盛顿。
这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似乎成了朝鲜半岛前途命运的主宰,他对于命令中要求他把在三八线以北的作战计划呈请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指示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企图以此来保持军事行动的最后批准权。但麦克阿瑟还是于9月28日呈报了一份作战计划。麦克阿瑟的电报说:如果北朝鲜武装部队不按照我将在日发表的声明无条件投降,我将进入北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完成将其消灭的军事目标。麦克阿瑟的计划是派遣第八集团军在西岸经开城和沙里院一线前进,夺取平壤,派遣第十军在东岸元山实施两栖登陆。电报还说,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苏联或中共的主力部队已进入朝鲜。
参谋长联席会议于9月29日批准了这项计划。同一天,似乎是为了平息麦克阿瑟被迫呈送行动计划的怒火,国防部长马歇尔针对南韩部队越过三八线的问题给麦克阿瑟发去一封密电:“据报告,第八集团军曾宣布韩国部队将在三八线停止前进以便重新集结。关于这一点,我们希望你认识到,你在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不受限制。上面所提到的声明有可能会使联合国处境尴尬,因为在联合国里,人们显然不愿意出现必须对越过三八线问题进行投票的局面。相反,人们希望看到你在军事上已证明有必要这样做。” 这无异于告诉麦克阿瑟不要声张,一切行动可以先斩后奏。其目的无非是要给联合国造成一种既成事实,迫使联合国接受美国关于允许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的计划。但这样做的同时,也就把政府部门掌握的权力交给了一位战地指挥官。后来凯南也批评说,“华盛顿由于国内政治原因,而把国家和(朝鲜)地区的和平命运寄托在一个代理人身上”。
第二天,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再次授权麦克阿瑟便宜行事而不必声张。麦克阿瑟在9月30日的电报中说:“在军事上,三八线不是影响我们使用部队的因素,我的部队的后勤补给是妨碍我们迅速推进的主要问题。为利用敌军的失败,我们的部队随时可以越过三八线,进行试探性进攻或占领当地的战术目标。你们了解我在北朝鲜总的战略计划。在敌人投降以前,我认为我们在整个朝鲜都可以进行军事行动。”电报最后要求发表一个声明公布他的计划。参谋长联席会议接到电报后,对于“我认为我们在整个朝鲜都可以进行军事行动”这句颇有含义的话――这意味着美军也可以到达鸭绿江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反而对发表声明一事极为敏感。马歇尔当即回电告诉麦克阿瑟,“发表一项这样的声明是不明智的”。相反,电报指示他务必“继续进行作战行动,不要再做进一步的解释和声明,让行动去说话吧”。回电再次强调说,“我国政府希望在击败朝鲜部队的任务完成之前,避免在三八线问题上闹出一场风波”。跟随麦克阿瑟多年的惠特尼将军后来回忆说,这一电文的含义让麦克阿瑟“大吃一惊”,但他“很欣赏总统本来的意图是给联合国中其他各国政府来个既成事实”。
于是,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的问题就这样决定了。虽然几个月来白宫和五角大楼各部门就这个问题经历了反复研究和激烈争吵,进行了详尽的论证,甚至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仁川登陆一举成功使上述一切努力显得毫无意义,与军事家们取得的胜利相比,政治家们的议论要逊色得多。其结果不知是军事指挥了政治,还是政治利用了军事。但不管怎样说,当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从而使战争再次升级的行为受到公众指责时,让一个战地指挥官来承担全部责任,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麦克阿瑟或许不知道,就在他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之间电报频繁往来的时候,联合国大会正在开始讨论有关越过三八线问题的议案。美国当然知道无法在联合国大会直接提出越过三八线的问题,因为苏联代表这时已经回到成功湖,而一张否决票就会使在三八线以北地区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丧失贻尽。所以,美国政府一面指示麦克阿瑟不声不响去做他想做的事,一面说服以英国为首的八国提出了一项提案。提案要求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以保证整个朝鲜局势的稳定,在联合国主持下通过选举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民主的朝鲜政府。 美国政府似乎为越过三八线的军事行动找到了一件合法的外衣,而这一提案中包含着的一目了然的用意,是允许联合国军使用武力占领北朝鲜,从而实现朝鲜的统一。
10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八国提案的当天,麦克阿瑟下令联合国军队大举向三八线以北挺进。同一天,鉴于“中国共产党军队可能在北朝鲜进行干涉”,五角大楼向杜鲁门提出建议,要求修改9月27日给麦克阿瑟的命令。该建议经杜鲁门批准后于10月9日作为命令发给麦克阿瑟:
今后中国共产党要是不事先声明就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队,你应根据自己的判断只要在你控制下的部队有可能获得胜利,你就继续行动。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要对中国境内的目标进行任何军事活动,都必须事先得到华盛顿的批准。
这道命令最后敞开了麦克阿瑟在北朝鲜采取任何行动的大门,除了对中国境内目标的攻击要得到华盛顿首肯外,在整个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权力已经由白宫和五角大楼转移到联合国军司令部。这是辉煌军事胜利引发的结果,却反过来导致了军事上的大溃败。美军越过三八线本身已经铸成大错――引起中国出兵介入战争,而允许麦克阿瑟自行其是更使得这一错误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盲目地发动“感恩节攻势”,实际上成为与中国军队的大决战。杜鲁门的特使艾夫里尔?哈里曼对此十分坦诚地说:“现在回顾起来,1950年9月在仁川登陆成功之后越过三八线,这也许是个错误。但是北朝鲜军队溃败得如此彻底,致使我们不能罢手,只有消灭他们退却中的部队而后已。很清楚,我们没有就在平壤以北附近的狭窄地带这条线上停下来,这是个悲剧性错误。英国人和别的人曾建议我们这样做。”
这场“悲剧性的错误”的本质就在于美国的军事行动把朝鲜战争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美国政府彻底改变了以前确定的军事目标和政治目标,从反击北方进攻、重新恢复三八线分界改变为进击北方、抹掉三八线分界。战后几年美国通过外交手段没有达到的目标,或者说美国原已准备完全放弃的目标,现在眼看就可以实现了!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美国人忘记了他们最初讨论这个问题时想到的限制条件和制约力量――中国或苏联军队介入朝鲜战争。
影响美国决策的制约力量
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越过三八线问题讨论的历次文件看,影响美国这一决策的制约力量始终是苏联或中国军队是否会出兵参与朝鲜战争。固然,盟国的态度也是美国决策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这看做为西方集团内部事务。苏联和中国这两种制约力量对美国越过三八线的军事举措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但美国政府的判断却只有一个――这两种制约力量都不会发生作用。
华盛顿在卷入战争之初就十分注意观察苏联的动向。如前所述,对苏联意图的判断是美国决策的重要因素和首要因素。同样,当战局发展转为对美国有利,华盛顿在考虑三八线问题时,也非常关注莫斯科的一举一动。
尽管实事上斯大林同意并援助了金日成对南方实施武装进攻的计划, 但是斯大林决心只在幕后导演这次行动。战斗一旦打响,苏联便采取置身局外的超然态度,特别是在表面上,尽量避免给人造成任何苏联在背后支持北朝鲜的印象。战争爆发的前五天,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向斯大林报告说,金日成要求提供进攻和登陆用的舰只,并需要十名苏联顾问驾驶这些船只。6月22日,斯大林回电拒绝了这些要求,认为这样做为美国干涉战争提供了借口。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还下令召回了在北朝鲜军队中的顾问人员。在北朝鲜军队前线指挥所中负责了解进攻计划执行情况的两位苏军中校,也在部队即将越过三八线时返回复命去了。斯大林对此解释说:“我们的顾问继续呆在那儿太危险了,他们可能会被俘,我们不想留下证据被人家指控我们参加了这一事件。这是金日成的事”。 当朝鲜人民军的迅速进攻开始受阻时,7月8日金日成用俄文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亲笔信,请求苏联派25―35名苏联军事顾问到人民军前线参谋部和第二集团军参谋部,“因为我们的军事干部还不能胜任指挥现代化军队作战的任务”。在此之前,什特科夫在与金日成的交谈中曾允诺,劝说莫斯科同意这一请求。斯大林在回电中严厉指责什特科夫:“你应该明白,你是苏联政府的代表,而不是朝鲜政府的代表。”但鉴于金日成已直接出面请求,斯大林还是同意了这一要求,但他指出,这些顾问只是作为《真理报》记者派去的,以免在他们万一被俘时,造成苏联在军事上卷入这场冲突的印象。
固然,这些内幕情况当时美国的情报机构不可能获知,但苏联表面上作出的姿态却是白宫分析莫斯科的意图和动向的基础。如苏联6月29日照会宣称“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在战争开始后迟迟没有返回成功湖,莫斯科对一架苏军轰炸机在朝鲜附近海域被美国空军击落保持沉默态度等等。这无异于告诉美国,苏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兵干预朝鲜问题,这个制约力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美国的判断是不会错的。
7月28日美国驻苏大使柯克报告说:从苏联报纸或官方声明中,看不出苏联会在形势不利于北方时作出反应。苏联小心地不把自己的威信押在朝鲜这场战争上。柯克认为,当北方到了紧要关头时,苏联也不会自己出兵来打或让它能支配的军队出来打。柯克的看法的确很准确,尽管如此,他仍劝说白宫不要越过三八线。 9月26日杜鲁门还接到报告说,英国驻莫斯科大使认为苏联主要是在宣传上下功夫,也可能会在别的地方寻衅以分散西方的注意力,但不会为找回面子和消除威胁而打一场总体战。
美国分析,苏联不愿介入朝鲜战争而冒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其在核打击力量对比方面的劣势。中央情报局在8月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苏联正在“加速实施其备战计划,尤为明显是在石油加工、工厂转产计划的完成、飞机生产、机场建设,以及大量储备物资等方面”。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在1950年余下的时间里,苏联领导人会认为有理由冒爆发全面战争的巨大风险,或是以处理朝鲜事件为由,或是在局部采取新的行动”。但是对苏联人的一个主要威胁因素是苏联没有能力“在1950年实施大规模的核条件下作战”。 国防部长约翰逊显然是受到这一分析的鼓舞,才私下告诉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说,苏联在欧亚两洲都不会发动战争,因为俄国很可能知道我们现有的原子弹数量远远超过了他们。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白宫决定越过三八线的过程时表明的那样,美国决策的基础就是因为确信苏联不会出兵干预朝鲜战争,甚至也不愿作出任何有这种表示的姿态,虽然仅仅这种表示就会形成一种制约力量。
如果说美国对莫斯科的态度十分关注,判断也非常正确的话,那么对中国的反应却十分轻视,判断也是非常错误的。战争之初,白宫一方面认为中苏结盟后,北京是听从莫斯科调遣的,因此苏联的态度就可以表明中国的动向;另一方面认为新中国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人困马乏,不堪再战,况且对手又是拥有最现代化装备和海空绝对优势的美国,因此,中国必不愿出兵。然而,这是一次绝大的判断失误。布雷德利回忆说:“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其他所有人都犯了一个重大错误。我们对中共对我们越过三八线的反应做了极其错误的判断。军事顾问们的职责是判断敌人的能力,而不是它的意图。在这件事上,我们这些参谋长们让自己过多地受到了对中共意图各种判断的影响。正如历史学家们现在指出的,做出这样判断的那些人对如此众多的明显的警告信号视而不见,因而就难免会做出大错特错的判断。”
布雷德利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一般说来,军事上应对对手的能力做出判断,而政治上则应对对手的意图做出判断。但是,政治判断往往影响军事判断。因此,政治上对意图判断的错误也就导致了军事上对能力判断的错误。对于中国是否会出兵参与朝鲜战争的问题,美国的判断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仁川登陆前,美国对这一问题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其分析大多集中在对中国意图的判断上,即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角度判断中国出兵的可能性。仁川登陆以后,尽管中国从各个方面发出越来越明显的警告信号,但美国基于前一阶段的政治判断,对于中国的警告却置若罔闻,甚至不重视去做军事能力的分析。
美国在政治上对中国意图判断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由于战争前夕中国与苏联结成了同盟关系,在白宫看来,这表明中国已经倒入苏联怀抱,中国正式加入了苏联集团。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美国认为既然苏联不愿因战争扩大而引发一场全面战争或世界大战,那么推论的结果必然是不允许中国大规模卷入朝鲜的军事冲突。布雷德利回忆说,当时国家安全委员会一致认为,使用中共部队占领北朝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从政治上看,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对中国可能干涉北朝鲜的看法同对苏联可能干涉北朝鲜的看法是一样的:这可能预示着俄国人正向世界大战迈进”。 战争期间,中央情报局提供过许多自相矛盾或模棱两可的报告,不过10月12日的一份报告得到了国防部和国务院的情报部门的一致赞许。这次报告再次肯定了早些时候的分析,即中国大概不会参战。中央情报局的结论是:“虽然应该认为中国共产党仍有可能在朝鲜进行大规模干预,但考虑到所有的已知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除非苏联决定发动全球战争,中国大概不可能在1950年进行干预。在这一时期,干预行动大概会局限于继续对北朝鲜人进行秘密支援。” 从这个角度讲,日本学者中岛岭雄说得很对:“是美国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奠定了朝鲜战争的基础。它的主要出发点之一是中苏团结坚如磐石的荒谬说法。”
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对于中国将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国的关注点与其说在朝鲜,不如说在台湾。美国认为,即使中国出兵,其矛头也是指向台湾,而不是指向朝鲜的。国务院就有这样的看法:中共极有可能不论朝鲜战况如何而在8月进攻台湾。 军方的看法也是如此,如布雷德利所说:“我们认为北朝鲜发动的战争是莫斯科挑唆的,因而这是俄国人的问题,不是中国人的问题。这样,我们认为苏联比中国人干涉北朝鲜的可能性更大。假如中共打算采取决定性的军事行动的话,以台湾为目标的可能性较大,我们认为中共是不会轻易插手,帮助俄国解决北朝鲜的问题。” 正是出于这种担心,当麦克阿瑟在8月初与蒋介石在台湾会晤后,杜鲁门十分惊慌,急忙于8月6日派哈里曼做为特使去东京见麦克阿瑟。据哈里曼回忆,行前杜鲁门交待了两件事:第一,告诉麦克阿瑟不要和蒋介石搞到一起,从而把美国拖进和大陆中国作战。第二,只要可能,就满足麦克阿瑟的一切需要。 这也说明美国当时对中国军队动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台湾方面。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54沈志华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等内容。 
 2.爆发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 3.扩大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史料二...目的:显 示美国的力量, 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  *** 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 沈志华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爆发了战争,美国政府对此迅速做出反应。然而,令人感到 奇怪是,美国对于战争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沈志华: 沈志华: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朝鲜战争中敌对双方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围绕三八线展开的:沿三八线开始 的军事冲突引发了朝鲜内战;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沈志华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 13页 10财富值如要投诉...此二项预测结合在一起,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起了极...的考虑,欲利用 这一机会造成不利于联合国军的战略...  沈志华沈志华, 男,1950 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S017 19、《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20000 字),载《世界历史...  3.扩大 美国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史料二...目的:显 示美国的力量, 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  苏联在整个局势中可以说是战略操控者,中国出兵与否不...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党史研究资料...[11]赵学功:“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决策分析”,《军事...  使美国武装入侵中国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较量 不可避免...[3]著名学者沈志华认为,中国 参战主要基于毛泽东的...著名军事专家徐焰在《专家解读 抗美援朝战略价值》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志华讲朝鲜战争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