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忍心杀了自闭症孩子吗怎么办

男性老来得子 小心孩子患自闭症!_家有宝宝育儿网
男性老来得子 小心孩子患自闭症!
编辑:sunyoung
内容简介:老来得子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近日有研究表明由于男性年纪的增大,其孕育的子女患有自闭症的风险几率会更高!
& & & &南京孤独症儿童发病率20年内升高了10倍,孩子3岁以内得不到治疗可能延续终身(据4月18中国中医 药报)。而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患病率为1/150,目前全球有3500万人患孤独症,中国约有150万孤独症儿童。(推荐阅读:)
& & &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多 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专家提醒,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多 基因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围产期并发症等精神因素有关),减少孤独症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 & & &围产期与孤独症的关系
& & & &北京市残联组织有关专家曾经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居住在北京半年以上、具有北京市户口的0到6岁的28738名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 患有听力、视力、肢体、智力、精神这5类残疾的儿童总患病率为12.19%。。而在这5类残疾中,智力残疾占首位,81%的残疾儿童存在智力残疾。
& & & &北京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介绍说,0到6岁精神残疾的孩子主要是指孤独症。调查还显示,在智力残疾的儿童中,5%的儿童是由遗传因素导致,而母亲围产期相关因素致残的达到57%。专家提醒,一定要慎重对待围产期的护理。
& & & &围产期是指怀孕后期、即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l60克)至产后7整天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内,胎儿宫内窒息、婴儿出生窒息和新生儿在 出生7天内出现一些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儿童智力残疾。另外,在婴儿出生时,由于孕妇难产、婴儿受到脐带影响缺氧缺血,也可能造成儿童今后的智力问题。而新生 儿刚出生的几天里患了脑膜炎等其他脑部疾病,或者是营养性疾病,也都有可能造成智力残疾。
大家都在看
家有宝宝怀孕、育儿、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重庆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
重庆市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联系 QQ自闭症孩子上学了,坐不住总是跑来跑去,怎么办?_孤独症坐不住,怎么办_好大夫在线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邹冰大夫本人发表
自闭症孩子上学了,坐不住总是跑来跑去,怎么办?_孤独症...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希望医生能给个建议或方案,帮助孩子尽快的融入社会。
所就诊医院科室:
海南省人民医院 孤独症
疾病名称:孤独症不与同龄人游戏&&
希望得到的帮助:针对目前孩子在幼儿园不与同龄人游戏,希望医生提供帮助!我们想减少去幼儿园时间,在保...
病情描述:因为在幼儿园不与同龄孩子游戏,去天津儿童医院被诊为中度孤独症,医生告知回家对孩子进行强化言语,强迫孩子说话。也可就近去当地康复机构进行感统训练。如言语强化及时,孩子可正常的生活、工...
疾病名称:5岁孩子孤独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老师能给点建议怎么提高他的沟通能力,减少说广告词的方法,还有就是能多动的问题...
病情描述:孩子平日里有语言,唱歌、读书都没问题,但是复杂的沟通、交流不会,不容易和同龄孩子玩在一起,爱说广告词,多动,上正常幼儿园时文化课坐不住
疾病名称:孤独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从4月6号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父母就注意了多陪孩子 聊天,孩子进步比较明显,对视有改善...
病情描述:检查及化验: 号到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医生开了四条检查。 一、脑部CT 显示正常 二、CHAT-23孤独症儿童筛查量表 条目10条 观察条目4条 关键条目4条 结果为阳性 三、儿童智商测试...
疾病名称:我儿子都2周过3个月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啊&&
希望得到的帮助:怎么回事啊。没有去过医院
病情描述:我儿子只会叫妈。爸。鸡。不。弟你说怎么办啊
疾病名称:抑郁症,孤独症&&
病情描述:病情描述:
想去您那诊断,因为要坐一晚上火车到,想问您是否周四或周五到了就能找您看上病?因曾经一系列的身体或心理挫折(手术、绝对卧床、孤独、被忽视)以及被不得不相处的人长期否定嘲笑...
疾病名称:小孩13岁拒绝上学&&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有中医疗法吗?广州有没有社交训练的机构和志愿者服务组织?谢谢!
病情描述:被查出是孤独谱系障碍之后,不愿去学校上学,也不配合治疗,怎么办?
疾病名称:男,28个月。不会讲话,性格古怪。&&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帮忙确诊是孤独症吗?
病情描述:孩子不喜欢和同龄小朋友玩,在家也只是黏牢妈妈一个人,别人喊他不太应,除非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看向你,需要什么,也只是拉你手去拿。看电视大多数看广告,不爱睡觉,好动,喜欢到公园,自...
疾病名称:急,孩子刚发现自闭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具体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和孩子交流,怎么照顾他
病情描述:孩子有自闭症,还没有治疗,整天不爱理人,没办法接触他,很难交流,不知道怎么帮助他
疾病名称: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脾气大&&
病情描述:病情描述:
三岁半语言落后同龄孩子理解能力差坐不住眼聚宽鼻梁塌睡觉惊厥时不时的咬到舌头边缘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做过染色体没事CT 脑电图没事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具体什么毛病还需要...
疾病名称:我弟弟经常自言自语,比比画画,控制不住&&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想问问大夫这是不是多动症的表现,如果去就诊,需要自己先做好什么检查,比如核磁什...
病情描述:就是我弟弟自己玩玩具的时候,嘴里会经常说一些话,没有明确的意思,只是说给自己听,或者走路的时候手臂突然就抬起来比画几下,同时嘴里也会乱喊,但是大人问他在说什么或者比画什么的时候,他...
邹冰大夫的信息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以及儿童心理发育障碍(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多动症、学校适应不良等)、儿童抽动症...
邹冰,女,副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擅长儿童心理、发育评估,以及儿童心理发育障碍、儿童抽...
邹冰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精神科可通话专家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小儿心理卫生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脑科医院
儿少精神科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发育与行为儿科
回龙观医院
儿童心理科
天津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定医院自闭症长大了我也老了,他的行为我没法控制……
转载自上海观察
作者 陈凯姿
22岁的飞飞,正像往常一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手工活。他脖子、脸和身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
此时,“成都大龄自闭症孩子当众遭暴打”一事已悄然过去两个多月。事件主角飞飞,每当被问起那件事,仍只会说:痛。
飞飞还记得大概经过,那天拉着妈妈去了自己最喜欢的快餐店,妈妈转身付款时,他抓了邻桌客人的薯条,导致口鼻都被人打出血,脖子也红肿起来。
“他是自闭症患者,是残障人士,薯条我赔你行不行?!”妈妈冲过去解释,拼命想拉开打人男子,但并没能阻止不断挥向儿子的拳头。受伤的飞飞,个子将近180厘米,比施暴者高出一大截,却没有任何还手意识,他一边躲一边哭喊:“妈妈,妈妈,妈妈……”
这被四川省残联维权处相关责任人称为“省内首次发生的极端个案”,不少自闭症者的父母却难认同。“这些娃在外头被人打的事情,听得多了,也见过好几次。”作为一位即将成年的自闭症者的父亲,付建国满脑子都是“焦虑在打转转”。
从儿子付东3岁确诊自闭症后,付建国一度想自尽,也曾大声哭笑、疯疯癫癫,濒临崩溃。付东的母亲也整天以泪洗面。
但终究要面对现实。
慢慢长大的付东逐渐显现出了自闭症者的特性之一:无法掌控情绪——
脾气暴,每次情绪失控就会撕咬父亲手臂,十几年过去了,付建国的手臂上布满牙印;更让付建国担心的是,一旦自己不在身边,孩子的安全问题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付东很快就满18周岁,要成年了。付建国很难想象即将到来的那天,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
小孩还好,犯个小错,别人笑一笑;一旦大了,举止怪异,有人反感,有人害怕,有人暴力相向
成都武侯区残联,下午16时30分,喧嚣了一天的“善工家园”助残中心在暑气中渐渐静下来。付东来这所“学校”已经5年。
付建国一直想不通,孩子越来越大,看起来也“越来越懂事”,但是周围人态度反而大转弯,越来越不能容忍和接受了。
小孩还好,犯个小错,别人笑一笑;一旦大了,举止怪异,有人不但“会说风凉话”、会反感,也会“有点害怕”,提前防备。比如,大龄自闭症者会一直保持从小就有的一些特殊行为习惯。有的从小喜欢摸丝袜,有的喜欢蹲下来用手指戳别人的鞋带孔,还有的在人多时手舞足蹈。
杨明昆一直认为,无论是媒体还是老百姓,都对自闭症群体有较大的误解。武侯区残联大楼里,这位“善工家园”助残中心的服务部副主任在采访中反复提及这一点。
“很多人无意把自闭症群体妖魔化了,过度夸大了大龄自闭症者的暴力行为或其他不当的举止对别人的影响。”杨明昆已经听到了不少“坏消息”:比如之前的“川师杀人案”,有些媒体报道后变成了“自闭症杀人事件”,这样会误导普通人。
之后,在一些学校,有些家长甚至联名要求劝退自闭症学生。
事实上,大龄自闭症者“自伤”和“被伤害”往往多于“伤害他人”,杨明昆坚信这一点。
自闭症者比较严重的自伤行为包括打自己耳光、用头撞墙等。在“善工家园”,有一名孩子由于不断撞墙,额头上出现一块像长角一样的隆起,而这已是最严重的情况了。
在杨明昆看来,自闭症者即使有攻击行为,绝大多数也并不是血腥的。大多数的自闭症者,伤人技巧几乎为零,很难构成严重伤害。
反而,大龄自闭症者经常面临“被攻击”。付东就经常因为在公交车上触碰他人而被施以拳脚。
和付东同班的郭湘20来岁,喜欢看书,经常在街边的书摊、报刊亭随意抓书,在“善工家园”时常会用拳头打碎柜子的玻璃门,把书拿出来看,满手是血也毫不在乎。有一次,郭湘坐公交车错过站,下车后找不到家的他“书瘾”上来了,便四处找书。他来到一对老人的家中,进门后只顾着去翻柜子和桌子,看到书就拿出来。老人以为是抢劫,马上打电话给物管。执勤的保安随即赶到,拳打脚踢,把他轰了出来。
35岁的“大孩子”小坤,经常独自在家附近的街道逛街。小坤有个习惯:爱凑热闹。尤其是街头巷尾,有人发生口角,经常会去充当“和事佬”,但他说话常常前言不搭后语,还喜欢用手指着别人的脸。有一次,小坤的话把争吵双方都惹毛了,被追打了半条街。回到学校的他只会说“打我,疼”,工作繁忙的父母知道后,只能一个劲地抹眼泪,别无他法。
付建国一直担心,儿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说不出来。自闭症者们通常在挨打时和挨打后都不会向他人求助,也不知道辩解,甚至有犯罪团伙利用他们充当“替罪羊”。
“万一这些事情发生在娃身上,该如何是好?”付建国说,现在总是走一步看一步,心惊胆战。
“虽然自闭症者严重伤害他人的事件极少,但当一名大龄自闭症孩子拿起刀,后果不堪设想”
付建国把儿子送到“善工家园”5年来,确实收获了太多的惊喜。
付东的情绪问题始终存在,但是管理难度下降了许多,随之而来的行为问题也容易掌控了。
杨明昆告诉记者:“对于自闭症者,长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大龄的能够辨清一些“要到隐秘的地方做的私事”。总体来看,他们在认知上更成熟,人际交往上有更多的技巧。
但是,长大的自闭症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复杂需求。在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中,当一位自闭症小孩在厨房里用头撞地板、或者在客厅撞桌子,可以猜测他们是不是想吃东西,一般能够“猜得到”。
而随着他们长大成年,需求趋向复杂。前不久,一位大龄的自闭症女孩被发现死在火车轨道上,一位30岁的自闭症青年溺水死亡,后来都被证明与他们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关。
在课堂上,大龄自闭症学生的需求更难猜测。这时,他们会哭闹,继而升级为掐人、伤害自己等反常行为。
23岁的赵明,很难管控好自己的情绪。课堂上,他不能忍受一张纸的边角有褶皱或者有折叠,如果不抚平纸张,内心就会产生压力,继而情绪爆发。上课的第一天,赵明抓伤了两位老师和同班的3名孩子。后来又相继出现攻击行为,前后一共有7、8位老师和孩子受到伤害。
大龄自闭症者的力气较大,在“善工家园”,有的“大孩子”生气时用拳头在老师背后击打,老师苦不堪言。
姚萍是一位单亲妈妈。一次,她带着大龄自闭症儿子去公园玩,孩子看到湖边有人钓鱼,也闹着要钓,结果半天没钓上来。如果是小孩,最多也就哭闹或者躺在地上打滚来发泄情绪,但儿子的个头和力气已经远远超过母亲。当着众人的面,儿子掐着姚萍的脖子,把她按在地上打。姚萍边哭边求饶,披头散发请求旁边的人卖一条鱼给孩子,才免遭继续殴打。
现在,姚萍已经不敢去触怒儿子,生怕引起他情绪的变化。“每当看到孩子马上要火山喷发,我心慌意乱、身体发抖……”
24岁的小秋身高182厘米,体重100多公斤,每次发脾气的时候会把妈妈按在沙发上掐脖子、殴打。
除了直接打人,一些大龄自闭症者还可能拿起手边的任何东西砸向他人,包括贵重物品。一位家长告诉老师,由于孩子总是喜欢砸东西,家里很久没用过易碎的东西了,什么都是“特制”。
“虽然自闭症者严重伤害他人的事件极少,但也很难想象,当一名大龄自闭症孩子拿起刀,后果不堪设想。”杨明昆说,在自闭症疗育教材中,家长若不确定孩子是否会挥刀伤人,绝对不能让他们学习厨房家务,家里也要隐藏一切可以用以攻击他人的器具。
“暴力”的背后,是自闭症者“虐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由于在厂里上晚班,过度劳累的付建国眼里布满血丝。他皮肤黝黑,情绪激动的时候,四川话说得很快,双拳也攥得紧紧的。
“善工家园”的窗外天色昏黄,有人在外面大喊:要下雨,要下雨。这位年近50岁的男人,眼眶忽然凝满泪水。“真的没有希望了。有时候看到一根烛火灭了,我心里都要咯噔一下。”
他说自己有很多很多担心:担心孩子哪天发脾气,无缘无故地出去乱走;担心孩子“跟自己过不去”,打伤自己;担心孩子哪天又得罪了谁,被人打一顿,留下越来越多的心理阴影;担心孩子哪天“发神经,去害别人”,完全没了未来……
付建国曾听说兰州的一位母亲连续寻找5天5夜后才打听到自闭症儿子的下落,而孩子已经21岁。当时他心里就“咯噔”一跳。
孩子走失,除了“意识没跟上”的原因,还有可能就是“赌气”、“闹情绪”。一位老师说,这是自闭症者“虐待自己的一种方式”。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加上语言表达障碍,这种状况的严重后果就是:他们找不到家,家人也联系不上他们,最终沦为“流浪汉”、“乞丐”甚至有生命危险。
喜欢“对自己暴力”的自闭症者,也是因情绪复杂,一时无法排解。比如撞墙,用拳头捶地、捶玻璃,最严重的“自虐”,还有把自己弄成残疾的……这样的患者家庭,往往要承担不小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付建国从来没有讲过自闭症儿子是一个负担。
他和妻子住在成都火车东站附近,夫妻都在工厂干苦力活,微薄的工资几乎都花在儿子身上。即便如此,负担是无形的。付建国翻翻家里的存折,三位数、四位数,担忧和恐惧何尝没有?
而比起物质支持的匮乏,精神上的伤害更让自闭症家庭痛心。
被他人伤害过的自闭症者,容易留下心理阴影,胆子会越来越小,情绪问题更加糟糕。即使是被暴力造成重伤,由于自闭症者的父母大多不想被人知道,往往私下了结,甚至不追究,也造成了法律维权上的困扰。
可是一旦出现哪怕仅仅1个“自闭症伤人”案例,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
付建国害怕别人的笑声,“所有的笑声里面都是讽刺”。付东儿时发起脾气,有时把奶奶的脸扇得“啪啪”作响,邻里都凑过来看笑话:这个瓜娃子(傻子)。
如今,付建国每次带着儿子坐公交,都有人笑、有人骂。人多的地方,尽量不去。实在没办法,就把头埋起来,不敢看别人的脸。遇到别人拿儿子“开涮”,付建国最初是愤怒,每次都要上去理论,掐架的事情干了不少。后来事情接二连三,有苦难言,干脆沉默。
付建国说,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开怀笑过了,因为没活成人样。
多一份包容,少一些戾气
朋友说,建国以前爱养花,如今只剩下拼了命工作和养孩子。他家的阳台上光秃秃的,一片“荒山野岭”。
即使儿子听不懂,付建国也常常含着泪对他说:娃啊,爸爸妈妈总要死在你前面,到时候你怎么办哦!
自闭症者到了成年需要考虑就业问题。
重度的患者,是需要终身看护的,只有中轻度的才考虑创造机会就业,几率也极低。
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探索。例如,在上海,本报和上海图书馆曾共同推动、实现了沪上自闭症者就业零的突破。从小被诊断为自闭症的顾荐栋,2012年9月到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做志愿者,一年后与上图的服务外包公司正式签约,成为图书管理员。
在成都,截至目前,在2014年成立的“善工家园”的帮助下,共有10多位成年自闭症患者在咖啡馆、洗车场、超市做培训,期望实现就业。
而大多数成年自闭症者,是在残联等机构内部开设的手工编织或打包班级等,从事串珠加工等简易手工活,再由机构统一售卖,风险小但收入低,尚不足以糊口。
去年开始,“善工家园”的职业辅导员带领5位轻度成年自闭症者进入了“第二人生公益咖啡馆”,训练他们与顾客打交道,并在现场督导他们的情绪和行为。等到他们工作适应后,职业辅导员会慢慢撤出,直至完全离开。
但进展很不顺利,这让店主张瑗感到无奈。比如,成年自闭症者往往保留一些习惯行为,如喜欢一名顾客,会向其吐口水。有顾客进门发现服务生是“特殊孩子”,话也不说拔腿就走;有的看到这些特殊的服务生送餐慢了,会斥责。
付建国无奈,说大家都是孩子给父母安排后事,现在倒过来,我们要给孩子安排后事。“真的,害怕这个娃长大!”
好几次做梦,梦见儿子病好了,眉清目秀、说话畅快,走过来喊“爸爸”。醒来后看到屋子里和窗外头,一点都没变,还是要面对现实。
总有一天,“孩子”会成长为“大孩子”,会不再是“孩子”。成年自闭症者,一旦无处可去,退守家中,那些历尽艰辛培养出的人际交往技巧、生存技能,最终都会消失殆尽。
多一份包容,少一些戾气,为特殊群体营造足够友好的外部环境。这是多少身陷困境中的家长的呼唤,实际上也透出一种相对进步的现代文明社会理念。
(文中除杨明昆、张瑗外,其他人名均为化名)
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QQ: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自闭症孩子从特校毕业,他们的去向就变得非常尴尬。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你快回来吧,毅昕又跑出去了。”  11月27日,吴女士刚赶到工厂门口,还没来得及打卡,多个电话便接连打来,邻居的焦急催促让她不得不请假赶回家。  单亲妈妈的生活不易。独自抚养患有自闭症的儿子,更是让她操碎了心。自孩子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出来后,由于没有托管机构,她外出工作的机会少了许多,家里经济更加困窘。  “等到我老了,谁能帮我照顾孩子&&”吴女士的担忧,也是中山众多自闭症家庭的心病。这群患上自闭症多年的成年人,无法正常工作,社会上又缺乏专业的托养机构。一旦家里人过世,在哪里能寻找到属于他们的“海洋天堂”&&  一毕业便成家庭最大负担  你愿意花一年时间换来一个笑容吗&&  你愿意花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努力,只为了换来对方的一声招呼吗&&  对于许多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来说,这样的付出极有可能没有回报,甚至得到的是冷漠回应。  在中山,由于自闭症患者被归纳在六类残疾人的精神残疾类别里,关于该类人群的数据,无论是自然发生率还是就业率,都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  在中山特校从业多年的林昌告诉记者,虽然中山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人群的人数做统计,但前不久一项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自闭症人群自然发生率高达1%,也就意味着100个人里有一个是自闭症倾向。“如果按照这概率来算,中山的自闭症人群基数应该很大。”  这一推论,从中山特校近年来面临的“困境”中可以感受得到:只招收中重度自闭症患者的中山特校,该类学生人数比重占学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每年进特校的这类新生都有几十个。  未成年的自闭症患者在特校可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学,有耐心的特校老师反反复复教他们说话写字吃饭穿衣,有来自政府以及社会各种慈善机构源源不断的帮扶补助,他们的家庭也因此轻松不少。甚至于特校因此“人满为患”,中山特校也有意向另开分校。  然而,一旦这些孩子从特校毕业,他们的去向就变得非常尴尬:他们无法自食其力,社会不予接纳,没有办法工作;他们甚至必须由家人24小时陪同。为了继续照顾他们,许多家庭更是陷入困境。  精神残疾患者基本找不到工作  一从特校毕业,自闭症患者便成为家庭最大负担。  单亲妈妈吴女士正在经历着这一痛苦。她的自闭症儿子张毅昕今年已经18岁。在特校校长和老师眼里,张毅昕表现得很优秀,能自己穿衣吃饭,做饭洗菜,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做炸薯条。但是这样一个“乖孩子”,却被中山市区唯一一家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因情绪行为等问题拒绝收纳。  在此之前,张毅昕曾尝试过在吴女士工作的工厂里就职,但因为太吵太闹影响其他同事工作,只能辞职。“连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都拒绝收纳他,普通的社会机构又怎会给他提供工作&&”吴女士能够理解,但找不到出路。  中山市残联教就部陈景华部长告诉记者,自闭症患者属于精神残疾,精神残疾患者就业需要达到不会攻击别人、能融入群体生活两大要求。但自闭症患者最大的缺陷不是生活无法自理,而是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并且会因控制不住情绪而攻击他人。因此,精神残疾人群在残联的统计中,就业率是最低的。  至于低到什么程度,残联并未有相关统计数据。陈景华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之前我们有帮扶鼓励100多个残疾人创业,里面基本上没有精神残疾人群。”  林昌告诉记者,在他从业的这几年内从该校毕业出去的自闭症学生,目前没有一人找到工作。“之前有一个学生,是我们学校自闭症患者中恢复得最好的学生之一。他能与人基本交谈,动手能力也不错,本来他已经找到工作,但一个星期后就被工厂辞职送回家,现在是居家托养。”  面对这种现象,已经在中山特校从业16年的李园林副校长表示痛心:“现在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能力,而是在于社会对他们不够理解、包容。社会层面现在还没有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甚至连托养机构也不完善。”  市区唯一托养机构仅能容40人  居家托养的自闭症患者,除了无法工作外,往往还需要有人24小时陪同。对于这些家庭而言,这是令他们“因病致贫”的主因。  “孩子从学校回来以后,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就连放在家里,我们都必须要有人24小看着他。留他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自闭症患者家长李女士的肺腑之言,也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残联教就部的陈景华部长透露,找不到工作的精神残疾患者,一般会居家托养。而这些精神残疾患者每人每月都会领到一笔政府补贴200元,以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但每月200元对于这些家庭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面对困境,能托管成年自闭症患者的机构,成为这些家庭的唯一希望。  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附近,有一所由残联投资建立的面积达5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目前有25个病人,以智障人群居多,精神残疾人群较少。”据残联教就部介绍,该服务中心虽是中山市区唯一一家为残疾人建立的托养机构,但却有一定的招收条件,并且人数上限是40人。  “不具备攻击力,符合劳动年龄,生活能自理。且要不影响群体生活,早晚家长要接送回家。”显然,大部分的自闭症人群还是不符合其要求。那些居住较远的自闭症家庭该怎么办&&容量只有40人的机构,是否能满足基数如此大的群体的需求&&  “等到我老了,谁能帮我照顾孩子&&”吴女士的担忧,也道出了中山众多自闭症家庭的心声。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案例  单亲妈妈工作孩子难兼顾  张毅昕今年已经18岁。在特校校长和老师眼里,他表现得很优秀,能自己穿衣吃饭,做饭洗菜,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做炸薯条。但是这样一个“乖孩子”,却被中山市区唯一一家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拒绝收纳。  “张毅昕的爸爸七八年前得了白血病走了。现在家里能挣钱的就我一人,他弟弟要上学,光是学费每年就要一万二。我必须要工作才能养家糊口,但是每次工作时又放心不下他,因为他经常会自己跑出去,以前因为遭到歧视被人打过。”接受采访时,张毅昕将家里的桌子凳子拍得哗哗作响,吴女士不得不提高音量。  吴女士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张毅昕,以前做两份工作的她已经辞了一份,目前在港口一家工厂做仓管。“以前年轻的时候晚上还能开摩托车去赚钱补贴家用,现在老了,不行了。”  最让吴女士放心不下的是张毅昕的未来。“现在虽然难点辛苦点,但好歹我还能看着他,你说要是哪天我走了,他可怎么办&&”  吴女士将希望寄托于社会和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自闭症人群保障体系,“除了社会和政府,我也不知道该将孩子寄托给谁了。”  欲建工艺作坊圆孩子就业梦  自闭症患者牟浩楠,生活在一个情况较好的家庭,有文化程度较高的家人,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持。  在牟浩楠很小的时候,牟妈妈发现他有自闭症倾向,便带他四处求医,但当时国内对自闭症的了解还很少。“那个时候去很多大城市看过,但是都没有相关专业医生。”无奈之下,牟浩楠的妈妈自己当起了他的老师。  牟妈妈表示,由于经济情况较好,从一开始她就没打算让孩子去找工作。目前牟浩楠由奶奶在家照看,牟浩楠会到处翻东西找事情做,比如做些小工艺品。“情绪不稳定时让他大喊大叫发泄完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太多管理。”  “我的孩子特别喜欢找事情做。我想过两年我退休了,就开个小作坊,召集自闭症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做工艺品,制作的产品可以卖出去补贴家用。”牟浩楠妈妈坦言,患上自闭症的孩子在用人单位并不受欢迎,可能还会遭到歧视,托养机构目前数量少也不完善,现在只能靠自己帮孩子创造就业机会。  ■他山之石  香港:“福利工厂”可接收自闭症患者  香港是亚洲最发达地区之一,但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已经有自闭症患者近四万人。  当自闭症患者被确诊后,会由政府根据所属区域定点分派康复机构去对接。这类机构都是社会慈善组织和民间组织创办,但都要通过政府权威的认证和各类国际管理体系的认证,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帮助这些机构发展。  如果患者家庭对机构不满意,可以选择其他机构。而政府的训练经费支出也是随患儿一起转移的。一般每位患儿每月获得的补助都会直接拨付到康复机构,而家长只需负担餐费和其它费用。  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在香港,自闭症患者18岁以后,政府也给予大力帮扶:具备自立能力的自闭症患者,由社工为其找工作岗位,帮助雇佣者适应、了解其人,为该人进行岗位培训。香港还有由政府兜底的纯属社会福利事业的工厂,任何脑瘫、自闭症患者都能接收,每个“福利工厂”接收一个学员都能获得残障补贴。对于那些没有自立能力的患者,该家庭也会获得来自政府的数千元港币补贴。(撰文:刘莉云 游玉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忍心杀了自闭症孩子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