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制造技术工程下面还分华为质量管理手册和ie的吗

我在知道上看到您签约华为了,我想问一下华为招工业工程的是不是就供应链管理及制造技术两个职位?
您签约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还可以采购认证吧,反正交付与运作的所有岗位都是可以投的,这些岗位其实只是一个部门,到时候进去才知道自己具体的科室
我在西安,报的是软件研发,第一轮技术面试,第二轮上机编程测试,第三轮性格测试,第四轮综合面试,今天收到华为的待签约通知,很希望能留在西安发展,祈祷啊!!!
对,只有供应链和制造技术两个岗位!
两轮面试,一轮部门主管,第二面人事经理。
第三轮是性格测试。然后等待签约,待遇8K(硕)士,其他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了,地点主要在东莞的松山湖!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当前位置: >>
>> IE的前程分析
工 業 工 程工业工程(IE)是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 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规 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 的。工业工程师的活动工业工程师设计更有效的人、机器和材料资源构成的综合系统。 在这些系统中的人可能是
一机器操作员、医院管理人、生产规划者、牙科医 生、银行家、或者建筑领班,机器资源可以是一医院、轧钢厂、商业贷款部,地下 铁道运输队,或者筑路机器。那材料资源可能是正处理或系统中人使用的物质,比 如用于切削加工的金属,病人,钢平板,牙齿,货币和抵押,旅客,或者水泥。就业机会工业工程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学科,它能提供广泛的就业机 会。 工业工程的实践原理在过去的三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 工程职业,在美国的 110 万工程师当中大约有 20 万实践人员。随着工业增长的复杂 性和能源的短缺,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为工业工程师们提供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 为广阔的就业机会。美国劳工部预计今后十年工业工程师的需求将是每年 12,000 人,是即将毕业的学生数的三倍多。职业弹性工业工程在工程,管理,科研和咨询的领域提供给毕业生广阔的就业机会。在美国 大约 70%工业工程毕业生在工业企业或政府担任工业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生产工程 1 师,管理顾问,操作分析员以及类似的职位。其余 30%在工业工程,管理,法律,等专业 读研究生,他们毕业后多数做专职的工业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人因工程:在设施的工程设计时综合应用关于感觉的,知觉的,智力的,和精神运动 的知识,以提高操作的水平和工人工作的质量。制造系统工程:需求计划,分析和制造方法的设计,工艺和综合的系统包含装备, 控制,服务,管理和新的技术如计算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 CAM),自动控制,机器人,和电脑控制。运筹学:用统计,随机过程,数学建模,电脑科学,和优化等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与开 发数值的评估,认证,分析,组织,设计和综合的物理的和运转系统的表示方法的规律与 技术。 生产管理:分析,设计,安装,和维护一个包含生产和分发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或管理 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其任务是计划,调度,配置,和控制生产过程并有效利用的资金, 人力,资源1. 5W1H 技术 5W1H 技术是工作/任务设计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它可以帮助你完善工作和任务 设计,防止遗漏,使设计的结果更有效。?WHAT---什么事?要做什么? 明确工作/任务的内容。?WHO---由谁来执行、谁来负责? 明确工作/任务的对象。?WHEN---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检查? 明确工作/任务的时间表。 2 ?WHERE---在哪里干,哪里开始?哪里结束? 明确工作/任务的空间位置和变化。?WHY---这样干的必要性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告诉下级事情的重要性可以使他 更负责任!或受到激励。 明确任务的目的。?HOW---如何做?应该用什么方法做? 工作/任务完成的程序/方法设计。有时候还加上 HOW MUCH: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为好? 明确工作/任务的问题阈与解决阈。2. 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有四个: 1.规划 确定研究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或服务所应采育的特定行动的预备活动,包括总体 目标、政策、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各种分期实施计划的制定。 2.设计 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创建具体实施系统的前期工作,包括技术准则、规范、标准的 拟订,最优选择和蓝图绘制。3.评价 评价是对现存各种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方案以及各类业绩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确定活 动有效性的活动。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规程的制定,评价实施。 4.创新 改进现行研究对象,使其更有效的生产、服务和运作。 3. 工业工程意识即: ? 成本和效率意识 3 ? ? ? ?变革意识 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系统意识 人本意识4.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LP 的定义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在流水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系统 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1],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 不断变化, 实施以用户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精简为手段、采用 Team Work 工作方式和并行设 计、实行准时化生产技术(JIT)、提倡否定传统的逆向思维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 为内容的生产方式,最终达到包括产品开发、生产、日常管理、协作配套、供销等各方面 最好的结果。 LP 简介 精益生产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计划——国际汽车研究计划(IMVP)中 提出,并认为制造业正在由大批量生产方式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变。虽然精益生产由美国学 者研究后提出,但精益生产方式的首先成功应用发生在日本,并对日本制造业乃至经济的 崛起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精益生产产生的背景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技术从作坊式生产进化到流水线大批大量生产进而发展到精益 生产,每次生产变革都有深刻的技术、市场等背景(简单比较见表 1)。精益生产最早在 日本丰田公司使用,制造技术变革一举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精益生产产生在 汽车行业并不是偶然的巧合。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它的发展决定和制约着制造 4 业的发展。因此汽车产业面临的背景也就是制造业面临的主要背景。 丰田生产方式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必然遇到的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2]。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人亨瑞?福特(Henry Ford)创建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将制造业推进到流 水线大批大量的生产方式。但进入 20 世纪 50-60 年代,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 社会对工业制品的需求从简单满足量的需求转变为多样化需求 由于制造业采用大批大量的流水生产方式,使得工业制品的生产能力极大提高, 以功能需求为标志的量的需求方式已经不在存在,同时社会领域人本主义盛行,追求个 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成为工业制品的主要需求方式,汽车行业尤其如此。 ? 需求的变化导致生产批量的大幅度下降 社会需求多样化使得单一产品需求量下降,单一产品生产批量随之下降,同时带 来 库存的增大,串行设计的成本和适应性降低。 ? 柔性生产技术的应用 生产技术柔性化,并行设计方法的采用为面向用户的多样化产品生产提供了技术 前提。 基于前面的制造业的变化,丰田公司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了适应变化的新生产方 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即:丰田生产方式,也就是精益生产的雏型。丰田生产方式是基于“ 非常准时” 的思想,追求生产合理化,利用拉动式生产,推行一种具有体系的生产管理 方式。新生产方式的采用使丰田公司一举成为世界最强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并促进了 整个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更,使得工业制品多样化生产得以实现。 2.精益生产的巨大成就影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 国际汽车研究计划” 中出版的书《改变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认为制造业正在由大批量生产方式向精益生产方式 转变,精益生产方式不仅对制造业甚至还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 现在: 5 ? ? ? ?? 工业制品多样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 工业时代魅力的丧失,平面结构的网络企业开始形成[3] ? 人力不是产生质量损失的原因,而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 ? 仅仅面向市场还远远不够,快速响应市场,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也很重要,发掘、创造和领导需求更为重要 ? ? 仅仅使股东满意还不够,使顾客、股东和员工一致满意才是经营的目标 表 1:制造技术变更的对比列表 生产 方式 完全手工 生产方式 作坊式生 产方式 蒸汽动力 的使用、 加工机械 的发明 生产力 低,产品 相对短 缺,完全 是量的需 求 流水线创 流水线大 批大量生 产方式 柔性制造 精益生产 方式 技术的实 施 建、标准 化实施 生产力较 低,以满 足量的需 求为主 生产力已 大大提 高,多样 化需求成 为主要需 求 大量采用自动 化机械,产品 单一,批量很 大 广泛采用柔性 制造技术,产 品多样化 生产效率极大 提高,减少了 生产过程中对 人的依赖 库存小、占用 资金、设备 少、空间小, 生产柔性强, 市场反应灵活 库存多、占用 资金多、设备 多、空间大, 产品单一化 管理的复杂性 增强,对职员 要求提高 机器代替人力 生产,单件、 技艺性生产 生产效率大大 提高 对劳动者的技 艺要求很高、 产品价格高、 生产周期长 制造技术变革的背景 分析 技术背景 市场背景 主要特点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6 5. 精益生产的五项原则——精益思想 在现在制造业中把以丰田汽车发明被欧美等全世界制造业广泛采用的制造技术称为精 益生产方式。虽然精益生产这个术语并非丰田汽车发明的,但是精益生产方式确源于丰田 汽车。精益生产以准时制(JIT,Just In Time)为核心,寻求精益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 生产和销售,而精益思想体现在一下五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1. 根据用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 2. 按照价值流重新组织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3. 使价值流动起来 4. 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价值流 5. 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精益思想是和浪费直接对立的,浪费包括很多,如:残次品,超过需求的超量生产, 闲置的商品库存,不必要的工序,人员的不必要调动,商品的不必要运输,各种等待等。 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不精益,因此也必将和精益思想从本质上是对立和不可调和的,因此 精益思想反对和 致力于消除任何形式的浪费。只有所有的活动和行为在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时这才是符 合精益的原则,否则就是和精益是对立的。 一、根据用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 价值流是产生特定产品的价值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产品设计、产 品制造和产品送交和售后服务。价值流与迈克尔· 波特(参见迈克尔· 波特著的“ 竞争优势 ” 一书)的价值链是不同的。价值链是对某一特定产品从原材料对成品的全部活动,从自 己、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关系上改变求的最大利润,而价值流在企业范围内从用户的立场寻 求整体最佳。因此在范围、出发点和直接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方式并不是从顾客 角度去定义价值(他们经常这样宣称),实际上是需求企业的方便。他们在制定目标成本 时不是考虑成本的本身,而是根据预定的市场价格减去利润来决定目标成本,就导致了对 7 浪费的不能从根本上考虑消除(他们已经满足了!!)。因此要真正的实现价值的合理定 义就应该真正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消除一切浪费。 二、按照价值流重新组织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即使已经完全按照顾客需求定义了价值并不能保证实现“ 精益” ,因为并不能确保生 产经营活动是按照价值流进行组织的。实际上企业对顾客的价值流实现的组织都是长期修 修补补的结果,在一个局部看来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组织方式,但是从整个价值流的角度 可能是对价值流的损害——导致浪费的产生。堆积如山的库存仍然无法保证生产的平顺难 道还不常见吗?你不仅需要从顾客的需要定义价值流,你同样需要按这些定义的价值流将 企业重新组织,以便消除长期积累的浪费。当然如果你要做的好,你必须去尝试进行价值 流分析,分析问题,但是关键在重新设计,不要被困在现状中,要重新设计以彻底消除那 些不通过重新设计就无法消除的浪费。 三、使价值流动起来 你的价值流动起来了吗?如果真的流动了,为什么产品制造的时候真正制造时间占总 时间确是那么少?20%?也许 40%是最多了。那么那里出了问题——流动,是流动出了问 题。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设计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流流动起来,一个停滞的价 值流是僵硬和没有活力的,你必须打破组织界限、部门分割、心理障碍,改变工作作风、 工作习惯还有工作工具和工作方法,以便让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不然这种价值流必然是 浪费的低效的价值流。 四、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价值流 让价值流动起来——你去推动它吗?是的,但是正确的部分不多,要让顾客拉动,你 将顾客的拉动推动起来。那些糟糕的高库存是为顾客生产的吗?也许你回答是,那么他们 在那里呢?几个月后还是几年以后,还是那些接受低价处理品的顾客?你根据顾客的定义 了价值流并使它流动起来,但是如果没有让用户的需求来拉动价值流,那么这种价值流也 是不可实现的价值流,你必须想办法——哪怕很难——让所有的产品都找到顾客,并且要 8 在生产的时候就找到明确的现实的顾客。 五、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按顾客的需求定义价值、按价值流重新设计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让价值流动起来 并让顾客拉动价值流,你必须不断的完善,不断改进、尽善尽美正是精益生产的基本原则 ,你必须将消除浪费的过程不断的进行下去,没有止境。 6. 现场改善 介绍的是日本现场管理专家今井正明的现场改善理论。现场改善的 3 项基础原则1993 年版的 New Short Oxford 英文词典,收录了“ Kaizen” 一词,将其定义为:一 种企业经营理念,用以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人员的效率。 在日文中“ 改善” 意指持续不断地改进。 1. 环境维持 2.消除 Muda(消除浪费) 3.标准化一.主要的改善观念:1. 改善与管理 在改善领域中,管理具有两项功能:维持和改进。而改进又可以分为创新和改善。 2.过程与结果 改善是着重在“ 过程为导向” 的思考模式上,因为要改进“ 结果” 必须先改进“ 过 程” 3. 遵循 PDCA 循环/SDCA 循环 SDCA( Standartize—Do—Check—Action )表示维持, PDCA(Plan—Do—Check—Action)表示改进。 4. 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品质第一就质量、成本和交期的主要目标而言,应该经 9 常把质量作为优先目标。 5. 用数据说话 没有数据就没有改进 6. 下一个流程就是顾客 本流程是供流程,下一流程是顾客。(目标—手段链)二.主要改善活动。1. 全面质量管理(TQC/TQM)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认证。 2. 准时制(JIT)基本观念:产距时间(生产一个产品的目标时间:与节拍类似)与周期时间、一个 流、拉动式生产、自动化、U 型细胞生产线及缩短换模时间。 3. 全员生产保全着重于设备质量的改进,TPM 通过通体的预防保养制度,来延长设备的寿命,以追求设备 效率的最大化 4. 方针展开确定每一个目标。 5. 提案建议制度这是一个属于“ 个人导向” 改善活动的一种,他的功能着重在激励员工参与来提高 士气。 6. 小集团活动小集团活动是指:在工作现场的环境里,在公司内以非正式、自愿性质组成团队,去 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小集团活动最普遍的形态就是质量圈。其成立的活动宗旨,不仅限 于质量方面的课题,而且也包含了成本、安全和生产力方面的课题。三.改善活动的终极目标:10 QCD:质量、成本、交货 7. 现场管理 5M 管理人员必须管理 5 个 M: 人员(Manpower): ? ? ? 士气如何?衡量:提案建议数、质量圈参与率及缺勤次数 作业员技能?衡量:现场张贴的培训记录 使用的工作方法是否正确?衡量:作业标准应张贴。机器(Machines): ? ? ? 停机和故障 防错措施 可视化工作(保养方法和记录、机器外壳透明)物料(Materials): ? ? 物流是否通畅、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库存数量是否合理 物料存储位置标明方法(Methods): ? 督导人员如何知道工作方法是否正确?标准书上应标明工作顺序、周期时间、安 全注意事项、质量查核点以及变异发生时如何处置。 测量(Measurements): 流程是否正常运转?量规上应该标明作业范围、机器温度是否合理(感温贴 纸) ? 改善是否完成,是否未达成目标?改善进行到什么地方?现场应该悬挂出趋势图、提案建议数、生产进度、质量改善目标、生产力改进、换模 时间缩短以及工业意外事故的降低。 11 8.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实质上包含了在任何企业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方面的一种完全的“ 精神 革命” --一种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同事、雇主的责任方面的完全的精神革命(科学)管 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 裕泰勒也许这件事情有争议:泰勒的墓碑上刻着“ 科学管理之父:Frederick W. Taylor”, 但是可能别人提出的其他人选的比这个争议更大。虽然他也是一位发明家,但是真正让 带给他尊敬的是以他为代表的先驱们所创建的“ 科学管理” ,在他的三部伟大的著作中 奠定了他不朽的地位:1895 年《计件工资制》,1903《工厂管理》,1912《科学管理原 理》。 科学管理的三个基本假设: 一、劳资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工人是经济人 三、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率的,但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科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原理: 一、作业研究原理 改进操作方式以提高工资,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二、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是, 并考虑生理需要时间和必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订标准的作业时间 ,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12 科学管理的三个基本出发点: 一、效率至上 二、为了谋求更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用任何方法 三、劳资协作 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 一、动作研究 二、挑选工人并培训 三、与工人密切协作 四、劳资分工(工人和管理者分工)科学管理的内容: 一、作业管理 1、制定科学工作方法和培训方法 2、激励报酬 二、组织管理 1、计划和执行职能分离 2、实施职能工长制 3、例外原则 9. 如何追踪项目(How to keep projects on track) by Bill Gates 我有一篇提示 Michael Sullivan of Walt Disney Feature Animation 关于保证优秀项目 质量的优秀管理者和优秀雇员的重要性的论文。 “ 我们需要优秀雇员和优秀管理者,但是我们首先绝不能把项目(事业)建立在真 13 空中” Sullivan 写到。它必须与公司战略相一致,与其他组的事业相协调,并且应该有人 确保项目交迭的不至太多。那么你如何评定一个项目是否优良,如何按步推进项目呢? 当然,并没有适用于任何情况的法则,但是关于选择和管理项目,我确实有一些小技巧。1.认真选择项目。项目工作足够大的值得做并且你的基础能力可以使你能够成功。如果 已经有一个能力良好组合的公司在市场上领先,那么你可能就必须谨慎了。 确定完成项目的时间表,现实的确定而不能武断,并且不能使时间表太长。当一个项目持 续时间超过两三年就很难维持新鲜感和快速响应。 2.内心始终把握顾客的设想。好的项目,参与人员总是一直考虑到顾客的。顾客如何利 用你的工作?为什么它将比顾客过去有的更好,或比过去的工作方式更好? 3.顾客告知和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应该广泛理解项目的约束。项目需要进行的如何快 ?资金上有什么限制?因为每人都有个人的专门技术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首要考虑是自 然的。然而对于项目的进程和困难所在所有的人必须有共同的理解。 4.跨界限交流。在好的项目管理中人们不断的与不同学科甚至是公司内不同组织的人频 繁交流。如果每人都能不断交流那么追踪项目情况是较容易的。 集会既不是人们交流的全部方式也不是必须进行的。通过使用电子邮件可以容易的实 现管理者对项目参与者的沟通和提供组合描述性信息和数字信息的情况报告。真实的说, 好的管理人员精心选择测度,例如:与竞争产品的详细对比;真正走出去更新人们关于如 何使产品合格的认识。 最后一个情况报告是最重要的。人们应该共同合作,人与人之间或以其它方式,去管 理和操作邮件系统。这种实践可以帮助组织从经验中不断学习。 5.分享坏消息。当项目的某些部分进行的不是很好时,需要传播自发努力的信息和所有 人的自发参与。遭遇难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不能认识和应付难题才是失败。 6.知道何时放弃。有时,看起来是好想法的项目当真正开始是可能证明不是成功的。认 14 识到需要放弃那些已经确立了脆弱目标和对其进程进行的监控的项目是很不容易的。你不 想过早的放弃以致使你的顾客失望。但是你必须认识到错过的事业。 公司希望对外表现 出一直做的很好,并把他们的成功部分归于对顾客自发的专注;公司需要随市场的转移或 认识到更好的市场贡献而改变市场定位。 7.最后,培养健康竞争的感觉。竞争可以使绩效和满意提高。你不需要刻意的从外面引 进,但当项目参与人员试图比竞争对手或过去做的更好时项目成功的前景将上升。10.敏捷制造概念产生的背景当人类历史大步跨入 21 世纪的时候,我们迎来的是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环境。 新知识、新概念的不断涌现和新产品、新工艺的迅速更迭加速了市场的变化。企业面临着 更严峻的挑战。在市场持续、高速变化的 21 世纪,企业不仅需要有对变化市场的快速响 应能力(能针对市场的变化迅速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组织上和技术上的调整),而且有 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来开拓市场、引导市场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抓住一瞬即逝 的市场机遇而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敏捷竞争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环境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1,2〗。它要求企 业通过提高其“ 敏捷性” 来提高其驾驭未来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能力。使其能从变化的调整 中掌握主动并赢得竞争。敏捷竞争要求能最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现代技术,能通 过并行工程和仿真技术的利用,通过对全生产过程的仿真模拟来实现第一个产品就是最优 产品的目标从而彻底取消原型和样机的试生产过程。敏捷性使你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 质量、更低的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竞争。 为了响应 21 世纪的挑战,重振美国制造业的雄风,1991 年,美国里海大学的几位教 15 授首次提出了敏捷制造“ AgileManufacturing” 的概念。他们在美国国会和国防部的支持下 会同美国众多工业界的主要决策人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 美国 21 世纪制造战略报告” 中对 敏捷制造的概念,方法及相关技术作了全面的描述。是美国进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重要 里程碑。下面是这份报告最重要的两个结论(该结论也得到 200 多位来自工业界,政府机 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赞成):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共性问题是:目前竞争环境的变化太快而我 们企业自我调整、适应的速度跟不上。 依靠对现有大规模生产模式和系统的逐步改进和完善是不能实现重 振美国制造业雄风的目标的。在这份报告中,作者建议通过综合运用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迅猛发展的产品 制造、信息集成和通讯技术来构造一个全新的竞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基本的目标是 把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资源-人,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 业的)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联系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它们的优化利用。报告从这 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工业生产模式-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竞争模式〖3-6〗。 敏捷性(Agility),按照 Agility Forum 的定义:是一种能力使你能在无法预测,持续变化的市 场环境中保持并不断提高你的竞争能力。集成(Integration, Boundaryless amongpeople,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高速 (quick turn around, shorter innovationtime, on time delivary, fast installation...)和各层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skillfull, knowledgeable and empow-ered employees)是实现 Agility 的三大要素。 经过几年的努力,敏捷制造的概念目前已为广大美国工业界所接受并在世界范围内 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几年来美国政府和工业界支持的许多重要研究项目如 TEAM(Techn ology Enabler for Agile Manufacturing)〖7〗, NGM (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8〗, 16 LFM (Leader for Manufacturing)〖9〗, VM (Virtual Manufacturing)〖10〗 等等都和敏捷制 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敏捷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已成为美国制造业广为接受的 21 世纪 赢得竞争、获取利润的主要模式。 敏捷制造是美国针对当前各项技术迅速发展、渗透,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 势,为维护其世界第一大国地位;维持美国人民的高生活水准而提出的一种组织模式和 战略计划。敏捷化思想的出发点是是基于对未来产品和市场发展的分析。他们认为,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评价标准将从质量、功能的角度转为 最大客户满意,资源保护,污染控制等等。产品市场总的发展趋势将从当今的标准化和 大批量到未来的多元化和个人化,1 小时照片冲印和立等可取的配眼镜服务就是我们今天 能看到的敏捷制造的范例。不久,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为个人印刷的报纸,为个人出版的广 告等更多个体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对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产品成本与产品类 型和数量无关。 和产品发展多元化,个体化相应的是未来产品的利润和成本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在大批量生产占据主要地位的今天,决定产品成本和利润的主要是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消耗 ,特别是人的工资消耗。精良生产就是日本汽车业针对这一目标制定的降低成本,获取更 高利润的手段。它旨在优化生产组织结构,去掉一切不增值的生产过程和环节,通过降低 成本的方法来提高利润。在上面分析的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元化、个体化变化的基础上。敏 捷制造认为,在未来的新生产模式下,决定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开发、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知识的价值而不是材料,设备或劳动力。在认识到他们无法和发 展中国家在人员工资和劳动力成本上竞争之后,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地获取利润中的知识部 分。希望掌握迅速把知识融进产品转变为利润的方法和手段。 正如在 NGM 报告中〖11〗指出的那样,敏捷制造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对广大制造业在 21 世纪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1. 信息爆炸的压力。大量信息的飞速产生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17 它们将把工作重心从如何迅速地获得信息转到如何准确地过滤和有效地利用各种信 息。2. 技术进步越来越快。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一方面使我们的企业受到空前未有 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每个企业员工受到巨大的挑战。有关公司预测它们将以每年 20%的速率淘汰它们的员工因为他们掌握的技能过时了。 3. 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全球高速信息网使所有的信息都极易获得。而更敏 捷的 教育体系将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技术。面对一 个机遇,可以参与同一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也大大加剧了国际竞争的激烈性。 4. 市场和商务竞争的全球化。在你建立全球化的市场的同时,你也在全球范围内造就 了更多的竞争者。尽管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是订单和产品,许多发展中 国家却坚持它们更需要最新的技术,希望也能成为国际市场的供应商。 5. 国际化的劳务市场。商品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劳动力市场。教 育的发展使得原本相对专门的工作技能成为大众化的普通技能从而使美国工人的工 资不得不从他们原有的水准上降下来以维持他们同外来劳工的竞争优势。 6.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天,占世界人口 19%的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 50%的能源。96 位活着的诺贝尔获奖者中的 99 位联合签署了一份声明,指出我们(人类)在许多 方面的消耗都正在迅速地接近地球的极限。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如 何在全球范围内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就成为全人类能否继续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大问 题。 7. 日益增长的客户期望。人民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激烈竞争带给市场的越来越多、 越来 越好的产品,使客户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制造商将发现,最好的产 品不是他们为客户设计的,而是他们和客户一起设计的。全球供应链使得制造商 和供货商得以紧密联系在一起来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机制也同样可以把客户结合 18 进来,使得生产的产品真正满足客户的个体需求/期望。 21 世纪要求每个企业不仅需要有对变化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能针对市场的变化 迅速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组织上和技术上的调整),而且有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和产 品更新来开拓市场、引导市场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抓住一瞬即逝的市场机遇而立于竞 争的不败之地。敏捷的概念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其驾驭未来市场和竞争环 境的能力。使其能从变化的调整中掌握主动并赢得竞争。敏捷竞争要求企业能最充分、有 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现代技术,能通过并行工程和仿真技术的利用,通过对全生产过程的 仿真模拟来实现第一个产品就是最优产品的目标从而彻底取消原型和样机的试生产过程。 敏捷性使企业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竞 争。敏捷制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七十年代以前,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构成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 产品上市,其余工厂很快便有相同功能的产品,因此市场竞争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劳动生产 率进行的,大规模刚性生产线应运而生,这种生产线是建筑在产品部件化、部件标准化及 加工工序规范化的基础上,然后应用泰勒的管理思想,把工人固定在以一定节奏运动的生 产线旁,从事几项简单的、极易熟练的加工工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入七 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由于越来越快的技术进步和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产 品生产形式向多品种、少批量逐步过渡。市场竞争向企业提出了提高柔性和进一步降低成 本的要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使产品的生命周期进 一步缩短,市场竞争主要围绕新产品的开发而展开。为什么新产品会成为竞争的焦点呢? 价值法则告诉我们,一个新产品的价格总是高于其价格,通过竞争价格才逐渐接近其价值 。在今天当一个产品失去其独占期,就意味着这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因此只有不断推 出有独占性技术的新产品,才能不断获取高额利润。这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竞争的一个基 19 本特征,即独占性技术的竞争。 信息时代的实质是知识的时代,大量知识产生、传播、应用,使知识-技术-产品 -新知识的诞生周期越来越快。如何敏捷地利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及抓住市场对新产品的 机遇,快速开发新产品,已成为了赢得竞争的最主要的手段。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对每一 个企业来讲是“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随着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及生活水平提高后, 人们对新产品的不断追求,为企业提供空前的机遇;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装备及工具软件的 日新月异,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加上有同样能力的企业日益增多,这一切将使竞争将更加 激烈。 竞争使得一个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技术越来越复杂,生产批量越来越少。 过去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生产线,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竞争要求企业能将原有的刚性生产模 式改成敏捷化的;要求企业能迅速进行重组,以对市场机遇作出敏捷反应,生产出用户所 需要的产品。当发现单独不能作出敏捷反应时,能通过高速信息公路的工厂子网和其他企 业进行合作,从组织跨企业的多功能开发组到动态联盟,来对机遇作出快速响应。这就是 敏捷制造企业和动态联盟的基本概念。应该说敏捷制造是美国众多学者、企业家、政府官 员在美国面临的竞争压力下,正确总结和预测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产物,决不是一个新名 词。事实上,自从 1991 年 12 月提出后,这几年来美国各个公司自觉应用敏捷制造与动态 联盟的思想进展得很快。由于经济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在我国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群中, 有不少不自觉地、而自发地运用这基本规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深圳的华为公司、 北大的方正公司、神龙通信工程公司等等。中国企业家总结为&二头在内,中间在外&(二头 指研究开发及市场开拓,中间指制造),这实质上是一种敏捷制造的雏形。 11. 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构想本文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新时期市场的特征与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出发,阐述变 革传统制造模式的内在动力,立足于当前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借助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基于“敏捷制 造”的基本思想,试图探索出一种适应这些形势的生产制造模式。1制造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20 1.1全球化趋势 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上越来越多地相互依存,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市场而独立地求得本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信息、资本、资源、技术、商 品和服务,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互利互惠,相互合作。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 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以及服务的世界化,促进了竞争,提高了效率,鼓励了革新,增加 了新的资本投资和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1~3]。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自由市场思想, 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全球交通运输系统和通 讯网络的建立,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交往与合作更加频繁和紧密,竞争愈来愈激烈。这股全 球化的洪流正推动着世界经济稳健、快速、持续地增长。这使得制造产业、制造技术和产 品逐步走向国际化,导致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布和组合。竞争的加剧将促使竞争对 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制造资源,主动积极地寻求市场机遇,灵捷地响应和适应客户多样 化的消费需求,高质量地为全球顾客服务,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1.2 客户化市场驱动世界制造业正面临着一个不确定性的、急剧变化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化市场[3]。 (1)客户驱动市场 客户驱动着市场,市场牵动制造企业,制造业从生产为中心转向市 场需求为中心,从企业为主导转向客户为主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 (2)客户对制造产品的要求 集中表现为多品种、变批量、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交货期短、合理的价格、完善的行销及售后服务等,而且这些要求是随着客户的经济及 其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由此导致制造业面对一个产品寿命期短、更新快、动态快21 速多变、稳定性差和难以预测的市场。 (3)物质产品与服务的交融 在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到行销与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必须为全球范围内的客户提供优质与全方位的满意服务,这是制造企业赢得客户、开拓和占领市 场的重要因素。 (4)合作基础上的市场竞争 由于一个企业的资金、人员素质与知识和技能、设施与设备、设计与开发、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等都存在着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不可能取胜,因此必须进行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以竞争为基础和合作协同为主导、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存共荣的机制,充分实现资本、资源、技术、人才、信息和知识 的交流与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积极有效、主动、快速响应和适应市场,夺取 竞争胜利。以这种竞争与合作机制为基础,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技术及装备,以 及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在地域上分布的企业组成能适应当今和跨世纪市场需求变 化的、有竞争能力的、动态可变的企业联盟,是实现在远比过去更广阔的范围内,充分有 效利用比过去更广泛的资源,灵活快速响应全球范围内用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的最佳模 式。 1.3 科技进步 本世纪中叶以来,微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自动化等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掀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浪潮”,正牵引着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最鼎盛 的时期,并已叩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4]。正是这些高新科学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广泛22 渗透、应用和衍生,推动着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拓展了制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促 使制造业日益向着高度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高速发展的高科技的推动下,制造企业的经营、生产战略与 活动应面向全球,充分合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建立和实现基于分布式网络 化体系结构的组织、生产和管理模式,以快速、灵活地组织和利用各种分布的、异构的制 造资源,谋求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寻求市场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 展。 2 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的总体构想 建立和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制造系统模式,是对传统制造模式的扬弃与创 新。近些年来,在理论上已初具系统,在实践中亦取得成效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主要有柔 性生产、智能制造、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等,在总结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 制造业的基本形势,本文提出了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distributed networked-manufacturing system,DNMS)的初步构想,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是一种由多种、异构、分布式 的制造资源,以一定互联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开放式的、多平台的、相互协作 的、能及时灵活地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制造系统,是一种面向群体协同工作并支持开放集 成性的系统。其基本目标是将现有的各种在地理位置上或逻辑上分布的异构制造系统/企 业,通过其 Agent 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中去,以提高各个制造系统/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能力,进而实现制造资源的共享,为寻求市场机遇,及时、快速地响应和适应市场需求变 化,赢得竞争优势,求得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真正实现制造企业研究 23 与开发、生产、营销、组织管理及服务的全球化开辟了道路。 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层次结构的相似性 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下到上一般可分 为单元级、车间级、系统/企业级等不同的层次,而且在不同的层次上都具有相似的体 系结构,即同一层次中各结点都通过其 Agent 利用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处于低层次的 系统,则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其在上一网络层次中的代理连接到上一层次的网络中去。 (2)分布式、开放的体系结构 在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中,处于同一网络层次中的各个结点在逻辑结构上或地理位置上是分布的,无主从之分,能独立地、自主地完成各 自的子任务,但为完成系统的整体任务,彼此间还需进行大量的交互活动,包括信息、数 据的交流与共享,相互协商、协调与合作以协同完成任务。 (3) 良好的容错能力、可扩展和可重组性 (4) 互联性 各结点通过计算机网络,以一定逻辑互联方式实现连接和通讯。 (5)互操作性 各结点或应用系统间能够交互作用、相互协调与合作以协同完成共同的 任务。 (6)数据、知识和信息的分布性 各个结点都有各自的以各种形式(如文件、数据库、知识库和电子表格等)存在的数据、知识和信息资源。 (7) 多样化 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平台的多样化。 3 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24 在继承当前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和实现分布式网络化的制造系统需要计算机网络 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多自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技术以及数据库等关键 技术的支撑。在此,仅就分布式对象技术及其主要标准和多自主体系统技术作简单介绍。 3.1 分布式对象技术及其标准为在分布的、多种异构制造资源的基础上构造起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统,以有效地实 现资源与信息共享、相互协调与合作以协同完成整体目标,因此系统集成就成为十分突出 的问题。解决系统集成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遵循开放系统原则,采用标准化技术,建立集 成软件环境。一种可分布的、可互操作的面向对象机制——分布式对象技术,对实现分布 异构环境下对象之间的互操作和协同工作以构建起分布式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其主要思想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引入一种可分布的、可互操作的对象机制,把分布于网 络上可用的所有资源封装成各个公共可存取的对象集合,采用客户/服务器(C/S)结构和模 式实现对对象的管理和交互,使得不同的面向对象和非面向对象的应用可以集成在一 起[5]。 许多计算机厂商、标准化组织等纷纷制定了分布式对象技术的相关标准[5,6]。其中, 国际对象管理组织 OMG 发布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ommon object broker architecture, CORBA),为分布异构环境下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访、知识 共享和协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可遵循的规范、技术标准和强有力的支持,它通过客户/服 务器对象间的交互而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CORBA 具有软硬件的独立性、分布透明性、 语言的中立性,以及面向对象的数据管理等优点,从而成为当前十分有效的一种集成机制 25 。因此得到包括 IBM、HP、DEC、Microsoft 等在内的计算机与软件厂商和 X/open、OSF 以 及 COSE Alliance 等国际联盟的积极支持和采纳,已有几个遵循此标准的产品问世[5,6]。 基于 CORBA 标准实现的系统集成和应用开发环境在企业中将会有潜在的巨大的应用 前景,在逐步实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生产率,增强和提高企业及时 快速响应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 CORBA 标准的系统是 一个能跨越不同地理位置、穿越不同网络系统、屏蔽实现细节、实现透明传输、集成不同 用户特长的基于 C/S 模式、面向对象、开放的分布式计算集成环境。 3.2 多自主体系统技术多自主体系统理论与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与实现,将给制造系统/企业带来巨大 变化[7]。制造系统是由若干完成不同制造子任务的环节组成的,如订货、设计、生产、 销售等,各个环节上的各功能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同,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共同完成制造任务。因此可以说整个制造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多 自主体问题求解过程,系统/企业中的每一部门(或环节)相当于该过程中的一个自主体( Agent)。制造系统/企业中的每一子任务、功能、问题或单元设备等都可由单个 Agent 或组 织良好的 Agent 群来代理或实现,并通过它们的交互和相互协商、协调与合作,来共同完 成制造任务。将制造系统/企业模拟成多自主体系统可以使系统易于设计、实现与维护, 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系统的可重组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以及提高系统的柔性、适 应性和敏捷性等。 26 4原型系统 基于这一构想,我们利用 StarBus2.2,开发了一个分布式网络化制造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由系统经理、任务规划、设计和生产者 4 个结点组成。 4.1 系统组成(1)系统经理 系统经理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系统 Agent。前者提供一个全局数据库,它 可供原型系统中获得权限的结点进行数据的查询、读取、存储和检索等操作;后者则 负责该原型系统在网络上与外部的交互,通过 Web 服务器在 Internet 上发布该原型系统的 主页,网上用户可通过访问该主页获得该系统的有关信息,并决定是否由该原型系统来满 足自己的需求,这可通过填写和提交该主页向用户提供的定单登记表来向该原型系统发出 定单,系统 Agent 决定是否接受这些定单,如接受,就将其存入数据库服务器的全局数据 库中;另一方面,系统 Agent 还负责监视该原型系统上各个结点间的交互活动,如记录和 实时显示结点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情况、任务的执行情况等。 (2)任务规划 任务规划结点的主要功能是对定单进行规划、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并通 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各个结点。该结点由一个任务经理和它的代理— —任务经理 Agent 组成。 任务经理的主要功能如下:①访问全局数据库获取网络用户的定单;②根据定单进行任 务登记;③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④查询其它结点的类型、能力和其它信息;⑤基于27 价格机制,通过谈判进程以招标—投标的方式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网上其它结点。 任务经理 Agent 主要负责如下事务:①网络注册,以使该结点能加入到原型系统中,获 得相应的权限;②与系统中其它结点进行交互;③管理本地数据库,包括数据查询、修改 、添加、删除等;④取消注册,以使该结点退出本系统。 (3)设计 设计结点是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结点是由一个 CAD 工具及其代理— —CAD Agent 组成的。CAD 工具是一个工具软件包,用于帮助设计人员根据用户要求进行 产品设计;而 CAD Agent 则负责网络注册、取消注册、数据库管理、与其它结点的交互、 决定是否接受设计任务和向任务发放者提交任务等事务。 (4)生产者 生产者包括一台加工中心和它的 Agent——机床 Agent。该加工中心配置有 我们在华中Ⅰ型数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的智能自适应数控系统[8]、刀具状况监控模块以 及自诊断和自修复模块,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具有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能力。其主要任务是,①利用串口或网络适配器与 其机床 Agent 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从机床 Agent 接受控制命令、数据和相关文档,将有关机 床的运行状态和结果传送给机床 Agent;②根据从机床 Agent 接受的控制命令、数据和相关 文档完成加工任务。 机床 Agent 的主要功能如下:①与网络上其它结点的 Agent 进行交互,包括谈判、协商和 信息与数据交流等;②进行推理并作出决策以决定是否接受子任务,如不接受,则寻求其 它能接受该子任务的结点,并进行任务迁移;如接受,则对该子任务进行规划以确定其行 为活动;③利用串口或网络适配器与其加工中心进行信息交流,即将控制命令、数据和相28 关文档传送给加工中心,并接受加工中心传送来的有关机床运行状态和结果的信息;④对 机床 Agent 自身和加工中心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4.2 系统运作该系统中的每个结点必须通过网络注册,才能成为该原型系统的正式成员以获得相应 的权限,才能与系统中的其它结点进行协作,共同完成系统任务。整个原型系统的运作过 程。 (1)任一网络用户都可以通过访问该原型系统的主页获得该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系统 特征、能力和所承诺的服务等),系统主页是由 Web 服务器在 Internet 上发布的。此外, 用户还可通过填写和提交系统主页所提供的用户定单登记表,向该系统发出定单。 (2)如果接到并接受网络用户的定单,系统 Agent 就将其存入全局数据库,任务规划结点 可以从全局数据库获取定单,进行任务规划,并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基于招标— 投标的方法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原型系统上获得权限的结点。 (3)基于谈判方式,产品设计子任务被设计结点获得,该结点通过人机交互完成产品设 计子任务,生成相应的 CAD/CAPP 数据和文档以及数控代码,并将这些数据和文档存入全 局数据库。 (4)同样方式,生产者可以获得加工子任务,一旦获得该子任务,机床 Agent 将被允许从 全局数据库读取必要的数据(CAD/CAPP 数据和文档、数控代码等),并将这些数据传送 给加工中心,加工中心则根据这些数据和命令完成加工子任务,并将运行状态信息传送给 29 机床 Agent。 (5)设计结点完成设计子任务后,向任务规划结点提交该子任务。 (6)生产者完成加工子任务后,通过其 Agent 向任务规划结点返回结果并提交该子任务。 (7)客户可以了解定单执行情况和结果。 在系统的整个运行期间,系统 Agent 都对系统中各个结点间的交互活动进行记录,如消 息的收发,对全局数据库数据的读写,查询各结点的名字、类型、地址、能力及任务完成 情况等。 基于上述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简单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 统运行性能良好,能完成预期的任务,从原理上实现了我们所提出的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系 统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90470)12. 虚拟制造和快速原型制造——未来制造业两大支柱技术 上世纪中叶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几乎所有产业在半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而 进入九十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生产、设计与制造中得到了 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 期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更使得制造业产生了质的变化并带来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产品需求的多样化进一步扩大,个性化需求得到迅速增强。要求制造业采取措施提高30 产品设计成功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新产品推出时间进一步缩短,新产品竞争空前激烈。要求企业从产品设计到样品试制 到产品制造的时间大大缩短,要求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产品设计、制造、营销管理。 传统市场销售渠道受到调整,网上销售份额增大并逐渐成为主要方式(美国已经如此 )。要求企业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特别是优先实施“ 企业——企业” (B——B)方式的电 子商务,逐渐实施“ 企业——用户” (B——C)方式的电子商务,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提 供电子商务的产品数字信息。虚拟制造和快速原型制造对以上的新变化提供了支撑,因而 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两大支撑技术。 VM(虚拟制造)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前提,对企业的全部 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建模,并在计算机上“ 虚拟” 地运行整个企业,即实现产品设计、加工 制造、计划制定、生产调度、经营管理、成本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甚至市场营销等在内地 全部功能,在求得系统得最佳运行参数后,再据此实现企业得物理运行[5]。 虚拟制造是一般仿真技术得扩展,是仿真技术得最高阶段,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 术的综合运用。 通过虚拟制造的系统建模工具将现实物理系统和现实新年系系统映射为虚拟物理系统 和虚拟信息系统,利用仿真机和虚拟现实系统对设计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仿真,通过后进行 工艺过程仿真和企业运行状态仿真,最后产品是满足用户要求的高质量数字产品和企业运 行的最佳参数,据此最佳参数调整企业的运行过程,使其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最后生 产出高质量的物理产品并投放市场。 虚拟制造为实现一次成功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设计的成功率,并大大的缩短 了设计周期,对降低寿命周期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功能实用性均有着显著的效 果,虚拟制造系统提供的数字产品可以为企业电子商务提供持续、精确的产品数字信息, 为企业成功赢得电子商务提供基础信息。 31 快速原型制造被认为是继数控技术后制造业的又一次革命,它不仅可以用来快速生成 零件实物,也可用来快速复制零件。快速原型制造非常适用于形状复杂的不规则零件的制 造,使得零件的复杂程度与制造成本基本无关,成功的实现了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解决 了 CAD 中三维造型“ 看的见,摸不着” 的问题,并且不需要专门的工装夹具和模具,是一 种环保型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和快速原型制造的结合可以为未来制造业企业适应挑战和竞争提供技术支 撑,最终实现一次成功设计和快速产品制造集成系统,满足未来制造业在产品开发设计、 制造、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虚拟制造和快速原型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两大支 柱。 13. 比较 LP、AM、CE、BPR 和 CIMS LP(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AM(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CE (Concurrent Engineering):并行工程;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再造;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就不同的方面分别 列举比较特点如下:表 2:LP、AM、CE、BPR 和 CIMS 的特点比较比较内容 核 心 观 点LP 通过企业各 环节的变 更,组织的 精简,追求 包括市场供 销在内的生 产的各方面AMCEBPRCIMS柔性、先进、实 集成地、 用的制造技术与 并行地设 高素质劳动者、 计产品及 企业间和内部管 其零部件 理有机结合,实 和相关各 现总体最佳 种过程使企业简单精 生产各环节不可分 干、信息敏 捷、行动灵 活、反应快 速、竞争力 以客户为对象 割;整个生产过程 是数据采集、传递 和加工的过程(系 统的、信息的观强、效率高、 点)32 最好的结果 对人的 认 识 以“ 人” 为 中心,大力 推行独立自 主地小组化 工作方式 比较内容 如何看待 集成 LP AM CE 重视发挥人的作 用,将其作为企 业一切活动的中 心[4]以人为中心强调充分发挥人的 作用,强调人机一 体化BPR 业务集成CIMS 生产各种环节的系 统集成强调各种信息的 集成地设 集成 计产品及 其零部件 和相关各 种过程质量观点“ 零缺陷” 工作目标质量首先 是设计出 来的,其 次才是制 造出来的人员 关系 强调 TeamWork, 强调协作 对市场 快速响应市 场 对库存 供货方式 大幅度削减 JIT 供货方 式 对待用户 以“ 用户” 为上帝 组织结构 进行一切可 能的“ 精 简”小组工作方式小组工作 方式小组方式工作与市场一体快速响应市场 有计划的响应市场用户参与以用户为对象 以用户为导向柔性的,并行的 组织结构精简组织机构33 技术 系统先进的技术系统 (领先的技术手 段)各种技术系统的集 成公司类别基于信息高速公 路的虚拟公司 产品适销 生产的并行、精 缩短产品 简、灵活,品种 开发周 多变,小批量生 期、降低 产方式,快速的 成本、提 市场响应 高质量、 保证功能 实用性、 增强市场 竞争力 理顺和改善业 产品质量、生产 务流程,提高 率、设备利用率提 企业绩效,提 高,生产周期缩 高服务质量 短、在制品减少、 工程设计和人力费 用减少效益 来 源 性、适宜价 格、优良品 质、快交 货、优质服 务、企业创 新和合作精 神类别现代制造系 统管理技术同左同左现代管理技术 现代制造系统管理 技术34
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章:
常用浏览器常用浏览器:IE、世界之窗、傲游浏览器、腾讯 TT\360 安全浏览器、...推理型题分析与总结 78份文档
一起来学广场舞 广场舞活动方案 社区广场舞策划...比较分析 一、手机浏览器性能对比分 二、skyfire(天火)手机浏览器 三、fennec(火狐 firefox 手机版) 四、safari(iphone)手机浏览器 五、windows 手机浏览器(ie ...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比如,大数据分析可能会揭示从 2006 年到 2011 你那美国谋杀案比例与 IE 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是极度相关 的,都呈急速下降趋势。但是很难相信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因果关...在线互动式文档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和千万网友分享自己手中的文档,全文阅读其他用户的文档,同时,也可以利用分享文档获取的积分下载文档工业工程 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探析 摘要 IE 起源于美国,发扬于日本,服务于制造业,主要用于研究提高工厂效率、 质量和降低成本,称之为经典 IE。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IE...【资料来源】/scxzfxbg/36308.html 报告说明《网络浏览器控制模块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为先略咨询原创研究 成果。 本报告分两大...(IE 手机版) 6.6.5 YoYo 手机浏览器 6.6.6 MP 手机浏览器 6.6.7 星际手机浏览器 6.6.8 航海家手机浏览器 第七章 中国手机浏览器行业投资分析及未来...软件需求分析项目前景文档和系统规格说明书_计算机软件及应用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的操作将通过如下的 Web 浏览器来完成:IE5.0 或 IE6.0,搜狗浏览器和 360 ... 更多相关标签: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的制造技术工程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