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空姐如何看待飞机颠簸一般都会飞往哪里?有没有飞出国或者飞出疆去各地的?

“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中新网
“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与当时新疆民航主力机型的合影。 资料图 摄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新疆航空公司乘务组合影,其中右一为玛丽亚。 资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在机上为幼儿服务。 资料图 摄
  北京1月2日电 题:“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难题”不断
  记者 肖欣 闫文陆
  38年前,15岁的玛丽亚?吾普尔甫一入伍到新疆民航就遭遇难题,“就我一个少数民族,吃空勤灶大锅饭,饮食很不适应”。玛丽亚用几个月的时间克服困难,部队也为她开清真小灶,至今回忆起来她连连说,“挺过意不去的”。
  几年后,飞行部想在新疆航线上在本公司招收民族乘务员,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玛丽亚“地升空”成为新疆也是中国首名少数民族乘务员,“高兴、自豪”之余,玛丽亚对等待她的工作懵懵懂懂,“刚到民航时对飞行一片空白,不知道飞机是干什么的,当时我们挺奇怪的,觉得当兵做医疗救护、通讯是必须的,为什么还有做服务的?”但她制定目标,“一定要在新疆本土,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
  玛丽亚一飞就是33年,直到2011年52岁转飞,她已创下“中国飞行年限最长空姐”的纪录。其间,她不断地“遭遇难题”,又克服困难,服务过9种机型,从飞越天山到飞出国门,见证着新疆民航的发展。
  起初航空公司飞机很小,12座的里-2、24座的E-24,飞南北疆地区航线,每架飞机带一名乘务员,不只机上服务,清洁飞机、检查、航前准备等都需由乘务员完成,玛丽亚回忆说,飞行前一天上到停机坪,擦拭飞机、换座椅套,做好准备工作后,清点机上供应品,然后参加机组碰头会,执飞当天还要提前两个小时上飞机。
  玛丽亚记得第一次执飞是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飞机像在“冰壳”里,工作服是棉衣棉裤和大头鞋,做完准备工作后手脚仍冻得没知觉,话也不会说了,“那时没有广播器,旅客上机后,站在飞机中间播报的乘务员经常是脸上挂着霜,等到起飞后通过发动机供暖才能慢慢地缓过来。”
  飞机起飞后,新的难题也来了。“那个颠啊,简直是翻江倒海”,回忆起机上尴尬事,玛丽亚却笑着说,在苏式飞机“里-2”中,乘客相对而坐,乘务员坐在机舱后部的可折叠的铁皮座椅上,经常一个颠簸,卫生间或货舱门被晃开,乘务员被“拍”,栽到地上,还得想着“保持形象”,“故作镇定”地坐回去,此时乘客也抓着机舱顶部的把手,东倒西歪。
  小飞机飞不过天山,后来的E-24、安-24能飞到南疆,但需飞一段停下来加个油再飞,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和田要飞一整天,经停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在玛丽亚的印象里,“当时坐飞机的很多是年轻力壮的兵小伙,也吐得连胆汁都吐出来,到和田后乘客差不多吐得全都躺在停机坪上,太艰苦了。”
  直到引进苏制螺旋桨飞机图-154,玛丽亚才飞出了新疆,八十年代末,引进双通道大飞机E-286,1997年引进第一架欧美制波音757-200……1989年新疆第一条国际航线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开通时玛丽亚也在首航班机上服务,她感觉到,那以后乌市外贸市场活跃起来。
  玛丽亚还明显感到30年来乘机旅客变化很大。“七八十年代坐飞机很奢侈,买张机票一百多块钱,工资才几十块钱,羊肉每公斤一块多钱”,玛丽亚说,当时乘客大都是部队干部、急于转院的病号或家中有急事的人,买机票也很难,要开介绍信甚至“走后门”,“当时卖票的部门最吃香,我们跟卖票的开玩笑说,总有一天社会会发展到你们求着旅客来买票。你看现在不就这样吗?机票一打折,比火车还便宜,感觉坐飞机就像做大巴一样方便,发展就这么快!”
  乘客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又为乘务员带来新难题,谈起近来一些引人关注的乘客与乘务员发生矛盾的事件,玛丽亚解释说,乘务员不只是服务航行,首要是保障安全,安全要求不断细化,看似琐碎的要求都是为乘客的安全。在新疆民航迎来安全飞行和空防安全60周年的时候,玛丽亚就要从南航新疆分公司退休了,曾化解过数不清的矛盾的她相信,“任何时候,只要用心去做,大家总会理解、认同。”(完)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肖欣&闫文陆
&&&&来源:&&&&
&&&&&&字号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与当时新疆民航主力机型的合影。 资料图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新疆航空公司乘务组合影,其中右一为玛丽亚。 资料图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在机上为幼儿服务。 资料图
  38年前,15岁的玛丽亚?吾普尔甫一入伍到新疆民航就遭遇难题,“就我一个少数民族,吃空勤灶大锅饭,饮食很不适应”。玛丽亚用几个月的时间克服困难,部队也为她开清真小灶,至今回忆起来她连连说,“挺过意不去的”。
  几年后,飞行部想在新疆航线上在本公司招收民族乘务员,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玛丽亚“地升空”成为新疆也是中国首名少数民族乘务员,“高兴、自豪”之余,玛丽亚对等待她的工作懵懵懂懂,“刚到民航时对飞行一片空白,不知道飞机是干什么的,当时我们挺奇怪的,觉得当兵做医疗救护、通讯是必须的,为什么还有做服务的?”但她制定目标,“一定要在新疆本土,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
  玛丽亚一飞就是33年,直到2011年52岁转飞,她已创下“中国飞行年限最长空姐”的纪录。其间,她不断地“遭遇难题”,又克服困难,服务过9种机型,从飞越天山到飞出国门,见证着新疆民航的发展。
  起初航空公司飞机很小,12座的里-2、24座的E-24,飞南北疆地区航线,每架飞机带一名乘务员,不只机上服务,清洁飞机、检查、航前准备等都需由乘务员完成,玛丽亚回忆说,飞行前一天上到停机坪,擦拭飞机、换座椅套,做好准备工作后,清点机上供应品,然后参加机组碰头会,执飞当天还要提前两个小时上飞机。
  玛丽亚记得第一次执飞是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飞机像在“冰壳”里,工作服是棉衣棉裤和大头鞋,做完准备工作后手脚仍冻得没知觉,话也不会说了,“那时没有广播器,旅客上机后,站在飞机中间播报的乘务员经常是脸上挂着霜,等到起飞后通过发动机供暖才能慢慢地缓过来。”
(责编:辛静、宋芳鑫)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健 康|旅 游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与当时新疆民航主力机型的合影。 资料图 摄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新疆航空公司乘务组合影,其中右一为玛丽亚。 资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在机上为幼儿服务。 资料图 摄  中新网北京1月2日电& 题:“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难题”不断  中新网记者 肖欣 闫文陆  38年前,15岁的玛丽亚?吾普尔甫一入伍到新疆民航就遭遇难题,“就我一个少数民族,吃空勤灶大锅饭,饮食很不适应”。玛丽亚用几个月的时间克服困难,部队也为她开清真小灶,至今回忆起来她连连说,“挺过意不去的”。  几年后,飞行部想在新疆航线上在本公司招收民族乘务员,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玛丽亚“地升空”成为新疆也是中国首名少数民族乘务员,“高兴、自豪”之余,玛丽亚对等待她的工作懵懵懂懂,“刚到民航时对飞行一片空白,不知道飞机是干什么的,当时我们挺奇怪的,觉得当兵做医疗救护、通讯是必须的,为什么还有做服务的?”但她制定目标,“一定要在新疆本土,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  玛丽亚一飞就是33年,直到2011年52岁转飞,她已创下“中国飞行年限最长空姐”的纪录。其间,她不断地“遭遇难题”,又克服困难,服务过9种机型,从飞越天山到飞出国门,见证着新疆民航的发展。  起初航空公司飞机很小,12座的里-2、24座的E-24,飞南北疆地区航线,每架飞机带一名乘务员,不只机上服务,清洁飞机、检查、航前准备等都需由乘务员完成,玛丽亚回忆说,飞行前一天上到停机坪,擦拭飞机、换座椅套,做好准备工作后,清点机上供应品,然后参加机组碰头会,执飞当天还要提前两个小时上飞机。  玛丽亚记得第一次执飞是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飞机像在“冰壳”里,工作服是棉衣棉裤和大头鞋,做完准备工作后手脚仍冻得没知觉,话也不会说了,“那时没有广播器,旅客上机后,站在飞机中间播报的乘务员经常是脸上挂着霜,等到起飞后通过发动机供暖才能慢慢地缓过来。”  飞机起飞后,新的难题也来了。“那个颠啊,简直是翻江倒海”,回忆起机上尴尬事,玛丽亚却笑着说,在苏式飞机“里-2”中,乘客相对而坐,乘务员坐在机舱后部的可折叠的铁皮座椅上,经常一个颠簸,卫生间或货舱门被晃开,乘务员被“拍”,栽到地上,还得想着“保持形象”,“故作镇定”地坐回去,此时乘客也抓着机舱顶部的把手,东倒西歪。  小飞机飞不过天山,后来的E-24、安-24能飞到南疆,但需飞一段停下来加个油再飞,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和田要飞一整天,经停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在玛丽亚的印象里,“当时坐飞机的很多是年轻力壮的兵小伙,也吐得连胆汁都吐出来,到和田后乘客差不多吐得全都躺在停机坪上,太艰苦了。”  直到引进苏制螺旋桨飞机图-154,玛丽亚才飞出了新疆,八十年代末,引进双通道大飞机E-286,1997年引进第一架欧美制波音757-200……1989年新疆第一条国际航线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开通时玛丽亚也在首航班机上服务,她感觉到,那以后乌市外贸市场活跃起来。  玛丽亚还明显感到30年来乘机旅客变化很大。“七八十年代坐飞机很奢侈,买张机票一百多块钱,工资才几十块钱,羊肉每公斤一块多钱”,玛丽亚说,当时乘客大都是部队干部、急于转院的病号或家中有急事的人,买机票也很难,要开介绍信甚至“走后门”,“当时卖票的部门最吃香,我们跟卖票的开玩笑说,总有一天社会会发展到你们求着旅客来买票。你看现在不就这样吗?机票一打折,比火车还便宜,感觉坐飞机就像做大巴一样方便,发展就这么快!”  乘客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又为乘务员带来新难题,谈起近来一些引人关注的乘客与乘务员发生矛盾的事件,玛丽亚解释说,乘务员不只是服务航行,首要是保障安全,安全要求不断细化,看似琐碎的要求都是为乘客的安全。在新疆民航迎来安全飞行和空防安全60周年的时候,玛丽亚就要从南航新疆分公司退休了,曾化解过数不清的矛盾的她相信,“任何时候,只要用心去做,大家总会理解、认同。”
(责任编辑:UN006)
原标题:“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组图)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玛丽亚 难题 空姐 民航 南航-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原标题: “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与当时新疆民航主力机型的合影。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新疆航空公司乘务组合影,其中右一为玛丽亚。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在机上为幼儿服务。   38年前,15岁的玛丽亚?吾普尔甫一入伍到新疆民航就遭遇难题,“就我一个少数民族,吃空勤灶大锅饭,饮食很不适应”。玛丽亚用几个月的时间克服困难,部队也为她开清真小灶,至今回忆起来她连连说,“挺过意不去的”。  几年后,飞行部想在新疆航线上在本公司招收民族乘务员,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玛丽亚“地升空”成为新疆也是中国首名少数民族乘务员,“高兴、自豪”之余,玛丽亚对等待她的工作懵懵懂懂,“刚到民航时对飞行一片空白,不知道飞机是干什么的,当时我们挺奇怪的,觉得当兵做医疗救护、通讯是必须的,为什么还有做服务的?”但她制定目标,“一定要在新疆本土,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  玛丽亚一飞就是33年,直到2011年52岁转飞,她已创下“中国飞行年限最长空姐”的纪录。其间,她不断地“遭遇难题”,又克服困难,服务过9种机型,从飞越天山到飞出国门,见证着新疆民航的发展。  起初航空公司飞机很小,12座的里-2、24座的E-24,飞南北疆地区航线,每架飞机带一名乘务员,不只机上服务,清洁飞机、检查、航前准备等都需由乘务员完成,玛丽亚回忆说,飞行前一天上到停机坪,擦拭飞机、换座椅套,做好准备工作后,清点机上供应品,然后参加机组碰头会,执飞当天还要提前两个小时上飞机。  玛丽亚记得第一次执飞是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飞机像在“冰壳”里,工作服是棉衣棉裤和大头鞋,做完准备工作后手脚仍冻得没知觉,话也不会说了,“那时没有广播器,旅客上机后,站在飞机中间播报的乘务员经常是脸上挂着霜,等到起飞后通过发动机供暖才能慢慢地缓过来。”  飞机起飞后,新的难题也来了。“那个颠啊,简直是翻江倒海”,回忆起机上尴尬事,玛丽亚却笑着说,在苏式飞机“里-2”中,乘客相对而坐,乘务员坐在机舱后部的可折叠的铁皮座椅上,经常一个颠簸,卫生间或货舱门被晃开,乘务员被“拍”,栽到地上,还得想着“保持形象”,“故作镇定”地坐回去,此时乘客也抓着机舱顶部的把手,东倒西歪。  小飞机飞不过天山,后来的E-24、安-24能飞到南疆,但需飞一段停下来加个油再飞,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和田要飞一整天,经停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在玛丽亚的印象里,“当时坐飞机的很多是年轻力壮的兵小伙,也吐得连胆汁都吐出来,到和田后乘客差不多吐得全都躺在停机坪上,太艰苦了。”  直到引进苏制螺旋桨飞机图-154,玛丽亚才飞出了新疆,八十年代末,引进双通道大飞机E-286,1997年引进第一架欧美制波音757-200……1989年新疆第一条国际航线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开通时玛丽亚也在首航班机上服务,她感觉到,那以后乌市外贸市场活跃起来。  玛丽亚还明显感到30年来乘机旅客变化很大。“七八十年代坐飞机很奢侈,买张机票一百多块钱,工资才几十块钱,羊肉每公斤一块多钱”,玛丽亚说,当时乘客大都是部队干部、急于转院的病号或家中有急事的人,买机票也很难,要开介绍信甚至“走后门”,“当时卖票的部门最吃香,我们跟卖票的开玩笑说,总有一天社会会发展到你们求着旅客来买票。你看现在不就这样吗?机票一打折,比火车还便宜,感觉坐飞机就像做大巴一样方便,发展就这么快!”  乘客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又为乘务员带来新难题,谈起近来一些引人关注的乘客与乘务员发生矛盾的事件,玛丽亚解释说,乘务员不只是服务航行,首要是保障安全,安全要求不断细化,看似琐碎的要求都是为乘客的安全。在新疆民航迎来安全飞行和空防安全60周年的时候,玛丽亚就要从南航新疆分公司退休了,曾化解过数不清的矛盾的她相信,“任何时候,只要用心去做,大家总会理解、认同。”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日 1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中国飞龄最长空姐”玛丽亚忆33载执飞经历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与当时新疆民航主力机型的合影。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新疆航空公司乘务组合影,其中右一为玛丽亚。   南航新疆分公司空中乘务员玛丽亚?吾甫尔是中国民航史上第一位维吾尔族空姐,飞龄33年的她也创下中国民航飞龄最长空姐的纪录,见证了新疆民航60年的变迁。图为80年代玛丽亚在机上为幼儿服务。   38年前,15岁的玛丽亚?吾普尔甫一入伍到新疆民航就遭遇难题,“就我一个少数民族,吃空勤灶大锅饭,饮食很不适应”。玛丽亚用几个月的时间克服困难,部队也为她开清真小灶,至今回忆起来她连连说,“挺过意不去的”。  几年后,飞行部想在新疆航线上在本公司招收民族乘务员,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玛丽亚“地升空”成为新疆也是中国首名少数民族乘务员,“高兴、自豪”之余,玛丽亚对等待她的工作懵懵懂懂,“刚到民航时对飞行一片空白,不知道飞机是干什么的,当时我们挺奇怪的,觉得当兵做医疗救护、通讯是必须的,为什么还有做服务的?”但她制定目标,“一定要在新疆本土,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  玛丽亚一飞就是33年,直到2011年52岁转飞,她已创下“中国飞行年限最长空姐”的纪录。其间,她不断地“遭遇难题”,又克服困难,服务过9种机型,从飞越天山到飞出国门,见证着新疆民航的发展。  起初航空公司飞机很小,12座的里-2、24座的E-24,飞南北疆地区航线,每架飞机带一名乘务员,不只机上服务,清洁飞机、检查、航前准备等都需由乘务员完成,玛丽亚回忆说,飞行前一天上到停机坪,擦拭飞机、换座椅套,做好准备工作后,清点机上供应品,然后参加机组碰头会,执飞当天还要提前两个小时上飞机。  玛丽亚记得第一次执飞是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飞机像在“冰壳”里,工作服是棉衣棉裤和大头鞋,做完准备工作后手脚仍冻得没知觉,话也不会说了,“那时没有广播器,旅客上机后,站在飞机中间播报的乘务员经常是脸上挂着霜,等到起飞后通过发动机供暖才能慢慢地缓过来。”  飞机起飞后,新的难题也来了。“那个颠啊,简直是翻江倒海”,回忆起机上尴尬事,玛丽亚却笑着说,在苏式飞机“里-2”中,乘客相对而坐,乘务员坐在机舱后部的可折叠的铁皮座椅上,经常一个颠簸,卫生间或货舱门被晃开,乘务员被“拍”,栽到地上,还得想着“保持形象”,“故作镇定”地坐回去,此时乘客也抓着机舱顶部的把手,东倒西歪。  小飞机飞不过天山,后来的E-24、安-24能飞到南疆,但需飞一段停下来加个油再飞,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和田要飞一整天,经停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在玛丽亚的印象里,“当时坐飞机的很多是年轻力壮的兵小伙,也吐得连胆汁都吐出来,到和田后乘客差不多吐得全都躺在停机坪上,太艰苦了。”  直到引进苏制螺旋桨飞机图-154,玛丽亚才飞出了新疆,八十年代末,引进双通道大飞机E-286,1997年引进第一架欧美制波音757-200……1989年新疆第一条国际航线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开通时玛丽亚也在首航班机上服务,她感觉到,那以后乌市外贸市场活跃起来。  玛丽亚还明显感到30年来乘机旅客变化很大。“七八十年代坐飞机很奢侈,买张机票一百多块钱,工资才几十块钱,羊肉每公斤一块多钱”,玛丽亚说,当时乘客大都是部队干部、急于转院的病号或家中有急事的人,买机票也很难,要开介绍信甚至“走后门”,“当时卖票的部门最吃香,我们跟卖票的开玩笑说,总有一天社会会发展到你们求着旅客来买票。你看现在不就这样吗?机票一打折,比火车还便宜,感觉坐飞机就像做大巴一样方便,发展就这么快!”  乘客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又为乘务员带来新难题,谈起近来一些引人关注的乘客与乘务员发生矛盾的事件,玛丽亚解释说,乘务员不只是服务航行,首要是保障安全,安全要求不断细化,看似琐碎的要求都是为乘客的安全。在新疆民航迎来安全飞行和空防安全60周年的时候,玛丽亚就要从南航新疆分公司退休了,曾化解过数不清的矛盾的她相信,“任何时候,只要用心去做,大家总会理解、认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姐如何看待飞机颠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