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网络流量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当前位置: >>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为 : ?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 流量负反馈; ? 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阀等三种流量控制阀的 原理、结构、主要性能和应用; ? 其它液压阀,如插装阀、电液比例阀、电液伺 服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本章重点是节流口的流量特性、流量负反馈、调速 阀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学习时应从液压桥路和流量负反 馈等基本概念着手理解这些阀的工作原理。 2
流量控制阀
简称流量阀,它通过改变节流 口通流面积或通流通道的长短来改变局部阻力 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流量的控制,进而改变执 行机构的运动速度。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 调速阀、分流集流阀等。本章除讨论普通的流
量阀之外,还要简要介绍插装阀、电液比例阀 和电液伺服阀。 3
对流量控制阀的主要性能要求是: l)阀的压力差变化时,通过阀的流量变化小。 2)油温变化时,流量变化小。
3)流量调节范围大,在小流量时不易堵塞,能得到 很小的稳定流量。 4)当阀全开时,通过阀的压力损失要小。 5)阀的泄漏量要小。对于高压阀来说,还希望其调 节力矩要小。 4
7.1 节流口的流量特性 7.1.1 节流口流量公式 对于节流孔口来说,可将流量公式写成下列形式:
Q ? K ? A ? ?p m 式中: Q 阀口通流面积; 阀口前、后压差; 由节流口形状和结构决 定的指数,0.5<m<l ; 节流系数。
(7.1) m=1 细长孔
簿壁口 m=0.5
图7.1 节流口的 流量-压力特性
在流体力学中,我们遇到过两大类节流口。 一类是细长孔,m=1。在液压工程中,往往把这类节 流口当作固定(不可调)节流器使用。 另一类是薄壁节流口,m=0.5。用紊流计算这一类节流 口的流量。常常把它们作为节流阀阀口使用。 关于薄壁节流口的流量公式,在流体力学中已然推导 和证明过,我们只引用其结论即可。令 K ? Cq 2 / ? , m=0.5流过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由式(7.1)变为:
Q ? Cd ? A ?
( p1 ? p2 )
m=1 细长孔
式中: Cd―流量系数; ρ―油液密度。
簿壁口 m=0.5
上式也可写成
在上式中若m为常数,且 ?(2 / ? )?p?m 也是常数,调节A, 则可调节通过节流阀的流量Q。 需要说明的是流量系数Cd并不是常数,节流口的结构、
形状、压力差、油温都对Cd有影响。精确的Cd值需靠试验 确定。一般Cd=0.6~0.8。m值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 m=0.5~1。一般薄壁节流口的m为0.5左右。尽管式(7-1) 包含着一些非确定因素,但它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流 量进行概略计算的简明表达式。 7
7.1.2 影响流量稳定性的因素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希望节流口大小调节好后,流量
Q稳定不变。但实际上流量总会有变化,特别是小流量时, 影响流量稳定性与节流口形状、节流压差以及油液温度等 因素有关。 (1)压差变化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 当节流口前后压差变化时,通过节流口的流量将随
之改变,节流口的这种特性可用流量刚度T来表征。
?Q 1 ?P T ? 1 /( )? ??P m Q
1 ??p 1 T? ? ? ??Q ?Q tg? ??p 刚度的物理意义如下: 当△p有某一增量时,Q值 相应的也有某一增量,Q 的增量值越大,说明流量 的变化也就越大,从(7.2) 式看,刚度就越小。反之, 则刚度大。 1
液压阀的作用 液压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方向或调节其压力和流量的,因此它 可分为方向阀、压力阀和流量阀三大类。一个形状相同的阀,可以因为作用机制...液压阀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液压阀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磊明鑫液压 液压阀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阀芯、 阀体和驱动阀芯在阀体内做相 ...佛山磊明鑫液压 液压阀的分类介绍液压阀是一种用压力油操作的自动化元件,它受配压阀压力油的控制,通常 与电磁配压阀组合使用,可用于远距离控制水电站油、气、水...各种液压阀介绍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液压阀1.液压阀的功能 液压阀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液流流动方向,压力高低、流量大小的控制元件。 压力阀...各种液压控制阀图型符号和功用一、方向控制阀: 名称 单向 阀 液控 单向 阀 双向 液压 锁 功用允许液流单向通 过,反向被截止。 既有单向止回作 用又能使阀...液压阀选型指南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液压阀选型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液压阀的设计原则、注意事项、液压阀各项参数的选择,以及例举了液压阀选型选...液压阀型号对照表 1 型号对照表 6 通径电磁换向阀 美国 (VICKERS) DG4V-3-2C DG4V-3-0C DG4V-3-6C DG4V-3-33C DG4V-3-8C DG4V-3-7C DG4V-3-31C...液压阀的分类和功效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很详细的液压阀液压 阀 是一种用压力油操作的自动化元件,它受配压阀压力油的控制,通常与电磁配 压阀组合使用...液压阀符号大全_农学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液压阀符号大全液压阀符号是对与案件本身结构和介质最直观的反应,但是,在不少工程图上都 出现了液压阀符号错误的情况。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5.5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nection of Hydraulic Valve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有五种。 (1)螺纹连接 Threaded...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液压系统流量过小,你可知道该怎么办?
前文说了液压系统中没有流量与流量过大的维修情况,现在我们来谈谈液压系统中出现流量过小的情况该采取什么维修措施才能有效的解决流量过小的情况。根据影响其流量的原因,我们将维修方法分为以下八种:
第一:液压系统液压油泵的流量控制装置将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的太低。这个直接将液压系统液压油泵的流量控制装置将液压系统的压力调高就可以了。
第二:液压系统中控制液压油泵流量的溢流阀或卸荷阀压力调的太低。直接将液压系统中控制液压油泵流量的溢流阀或卸荷阀压力调高就可以。
第三:液压系统中的旁路控制阀没有关的很紧。着个要么是更换阀要么就得查一下液压系统流量的控制线路。
第四:液压油泵,如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双联叶片泵、内齿轮泵、外齿轮泵、变量柱塞泵的容积效率下降。这个可以更换掉液压油泵,如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双联叶片泵、内齿轮泵、外齿轮泵、变量柱塞泵,同时将液压油泵里面的空气排尽。
第五:液压站的内泄漏严重。这个主要是液压泵站的各个零部件液压油泵,(如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外齿轮泵、变量柱塞泵、双联叶片泵、内齿轮泵)液压阀,油管,电机,油路块,油箱等没有没有连接紧,同时更换密封。
第六:液压系统的变量泵(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的正常调节无效。将该液压油泵更换掉。
第七:液压系统的管路沿程损失太大了。这个可以换大一号的油管,提高泵的压力就可以了。
第八:液压油泵(如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外齿轮泵、变量柱塞泵、双联叶片泵、内齿轮泵等)、液压阀(如电磁阀、溢流阀、节流阀、调压阀、换向阀等)以及电机和其他元件出现磨损。出现磨损是要么将这些元件要么维修要么换掉。
若是液压泵出现了流量变小的情况,最好是及时解决,以免损坏整个液压系统。上述方法是一些常用的解决液压系统流量较小的一些措施,若是出现较为严重的故障,自身没法解决,则可以联系液压泵维修公司,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己也能用的放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专注液压十二年 代理各种进口液压品牌
专注液压维修十二年 我维修 你放心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39|回复: 12
液压系统中流量控制阀的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流量阀通过改变节流口的开口面积来控制流量,从而控制执行元件液压油缸的运动速度。
& &  流量阀有节流阀、单向节流阀、行程节流阀、调速阀、行程调速阀、单向调速阀、溢流节流阀、延时阀、分流阀、集流阀等许多品种。其中以节流阀为最基本的流量阀,其他大多是为克服节流阀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液压系统节流阀的节流口升度一定时,当负载变化,节流阀进出口油压差也变化,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也发生变化,因此在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场合,就要用到调速阀。
  调速阀利用负载压力补偿原理,补偿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的进出口压差的变化,使压差基本趋于一常数。压力补偿元件通常是定差减压阀或定差溢流阀,因而调速阀分别称为定差减压调速阀或定差溢流调速阀。
售价:&&&59.80&&&&79.00
帖子永久地址:&<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液压系统中流量控制阀的作用\n/thread-.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
享有帖子相关版权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this.href);">论坛版权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请问版主一个问题,多缸系统,采用调速阀进行同步控制,控制精度如何?有没有更好的?理论上调速阀可以实现多缸的同步,但实际调节很麻烦,同步性不好,希望版主能帮忙解答一下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5:54签到天数: 286 天[LV.8]以坛为家I
<font color="#3aaa 发表于
请问版主一个问题,多缸系统,采用调速阀进行同步控制,控制精度如何?有没有更好的?理论上调速阀可以实现 ...
一般调速阀线性度不怎么好,因此需要现场不断的调试,是比较麻烦,精度个人感觉并不高,带反馈的伺服阀精度应该比较高,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一般调速阀线性度不怎么好,因此需要现场不断的调试,是比较麻烦,精度个人感觉并不高,带反馈的伺服阀精 ...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一般调速阀线性度不怎么好,因此需要现场不断的调试,是比较麻烦,精度个人感觉并不高,带反馈的伺服阀精 ...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错,对流量调整节阀的认识不一般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一般调速阀线性度不怎么好,因此需要现场不断的调试,是比较麻烦,精度个人感觉并不高,带反馈的伺服阀精 ...
按道理只要通过补偿阀保证节流阀前后压差不变,那么各个执行器的速度就会一样,但实际很难调好,影响因除了你说的线性度不好,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5:54签到天数: 286 天[LV.8]以坛为家I
按道理只要通过补偿阀保证节流阀前后压差不变,那么各个执行器的速度就会一样,但实际很难调好,影响因除 ...
个人感觉每个回路管路长度、折弯、油缸活塞摩擦、工艺、安装等等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是电气上的放大器的输出、电磁阀个性差异等的影响。这些都可以在调试的时候通过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掉,但要费很多劲。多在现场积累经验解决起来会快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个人感觉每个回路管路长度、折弯、油缸活塞摩擦、工艺、安装等等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是电气上的放大器的输 ...
但是不管管路损失多少,只要补偿阀补偿之后,保证压差恒定,不就可以同步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5:54签到天数: 286 天[LV.8]以坛为家I
但是不管管路损失多少,只要补偿阀补偿之后,保证压差恒定,不就可以同步了?
你不能保证每个油缸的动态特性一致的,这也是每个回路里加节流阀的原因
来自:Android客户端
穆格推出新型电动伺服泵控单元利勃海尔液压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出新型柱塞力士乐A10V柱塞泵的压力和流量调节详解液压测试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换向阀中位机能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Powered by热门搜索词:
您现在的位置: >
液压泵液压系统流量不正常的现象有哪些?如何排除?
液压系统中,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应满足低速时不出现爬行,高速时不产生液压冲击, 调速呈线性规律变化,变负载下速度变化小,速度转换时平稳,往复速度差小等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机构出现不符合上述要求时,都是由于流量不正常引起的。
&液压系统中,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应满足低速时不出现爬行,高速时不产生液压冲击, 调速呈线性规律变化,变负载下速度变化小,速度转换时平稳,往复速度差小等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机构出现不符合上述要求时,都是由于流量不正常引起的。
&&& 流量不正常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流量不足,无流量、流量过小、流量过大等方面。
&&& (1)流量控制阀出现故障
&&& ①&节流阀流量调节失灵或不稳定节流阀的流量调节失灵是指调节流量手轮后,出油腔流量不发生变化,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阀芯径向卡死造成的。例如,阀芯在关闭位置卡死时,调节手轮后出油腔无流量;阀芯在全开位置卡死或节流口调整后卡死时,调节手轮后流量不发生变化。
&&& 阀芯径向卡住,应拆开各零件,进行清洗,清除污物,排除引起卡紧的各项故障。单向节流阀接反时,调节手轮后流经阀的流量也不发生变化,因此时只起单向阀作用。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流量不稳定现象主要发生在最小稳定流量时,其主要原因是锁紧装置松动、节流口部分堵塞、油温升{以及负载压力发生变化等。由于机械振动使调整好的节流口锁紧装置松动,节流口过流面积改变,会引起流量变化。油液中污物堆积并黏附在节流口上,使过流面积减小,引起流量降低。有时压力油将污物冲掉后,节流口便恢复至原有过流面积,流量又增至原来的数值。油液温度发生变化,引起油液黏度发生变化,流径节流阀口的流量也就不稳定。进入执行机构的流量发生变化,执行机构推动负载的运动速度就不稳定。因此应设法防止流量不稳定。其主要措施有:防止节流口堵塞,加强油温控制,防止节流口锁紧装置松动等。
&&& ②&调速阀流量调节失灵或不稳定在外负载变化量较大的液压系统中,一般都是选用调速阀作为速度调节阀用,因调速阀能使执行元件在外载变化的条件下速度稳定。如果出现速度不稳定现象,一般都是调速阀出现故障造成的。速度不稳定状况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调速阀的节流手轮时,出口流量不变化,即所谓流量调节失灵。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阀芯卡住或节流部分发生故障。如果减压阀阀芯或节流闽阀芯在关闭位置卡住,出油口就没有流量;如果在全开位置或节流口调定位置卡住时,调整节流阀手轮,出油口流量也不变化。另一种情况是当调节好调速阀的节流口并锁紧后,出现出油口流量不稳定现象。此种情况在最小稳定流量时更容易发生。这是由于锁紧装置松动、节流口部分堵塞、油温升高、进出口油液压差过低造成的。
&&& 对于QF型调速阀油流反向时,减压阀对节流阀不起压力补偿作用,使调速阀只起节流闽作用,当通过阀的油液压差发生变化时,通过阀的流量也发生变化。因此使用这种阀时应避免接反。
&&& (2)执行机构工作速度在负载作用下显著降低
&&& 有些机床,空载下执行机构速度稳定,并能达到规定值,但加载后工作速度便不稳定, 并且随负载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大型机床及重负载的液压设备,此情况更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①&液压系统采用的节流阀式调速回路,此种回路不适用于变负载的工况。所以应改用调速阀式调速回路或容积调速回路,以适应此种工况要求。
&&& ②&在负载下,系统泄漏量显著增大,使压力与流量不稳定。此时应控制系统内外
&&& ③&系统工作压力设定值较低,使执行机构的推力不能适应外负载的变化。解决方法是使压力阀的设定压力{于系统的内外阻力所形成的压力损失。
&&& ④&润滑油压力偏低,流量不足,造成摩擦阻力增加。解决办法是调整润滑油压力与流量,排除影响压力与流量稳定的各种因素。
&&& ⑤液压系统中存在过量空气,使执行机构速度不稳定。因此,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对巳进入的空气按规定要求排除,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很重要的问题。
&&& (3)执行机构速度不正常的其他原因
&&& ①&流量控制阀的开口调到最大位置时,工作机构的速度仍然低于设定值。这种现象在使用年久的液压牛头刨床、平面磨床中较常发生。主要是由于液压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引起的,其次是由于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调得过高,系统泄漏量大,润滑不良等原因引起。反之, 当流量控制阀的开口调到最小位置时,工作机构的运动速度仍然较高。这类情况在低速要求严格的坐标镗床、外圆磨床中较常见。原因是选用流量控制阀的最小稳定流量性能低造成的。
&&& ②&在液压系统中,三位四通换向阀中位时,通向液压缸的油路被切断,液压缸两腔互通,且通回油路。这样部分油液在势能的作用下倒回油箱,当换向阀换向时,液压缸一腔通压力油,另一腔由于缺乏背压力而使液压缸运动出现前冲,初始速度不稳定。如有背压闽, 由于背压力调得太低,也易出现上述现象。
&&& ③&在双出杆液压缸中,由于两腔泄漏不等、往复运动摩擦阻力不同,也将使速度不稳定。
&&& ④&液压系统设计不完善,元件选用不匹配,节流通道时堵时通,系统内外泄漏严重, 油液中进入过量空气,摩擦阻力发生变化等,也将引起执行机构低速时速度不稳定,甚至出现爬行现象。
&&& ⑤&液压系统中,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随: 不合理。如前面所述对于不同的工况,应采,
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但这种回路能量损失大,效率低。回路中所损失的能量转换为热能,使油液温度升高,影响系统工作性能。所以这种调速回路应用于功率不大,负载基本不变的场合较为合理。容积调速回路没有节流调速回路中溢流和节流的能量损失,所以效率高,适用于功率大,有一定调速范围的机床液压系统。例如拉床、龙门刨床的主运动和铣床的进给运动等。有的精密机床,为了防止油液发热,也有采用容积调速的。其缺点是变量泵和变量马达价格较高,不太经济。
&&& 对于要求速度稳定的变负载系统,采用调速阀作为调速元件显然是理想的。因调速阀具有进出口压差变化而流经阀的流量不变的性能,从而使在负载变化的工况下,有负载运动速度不变的特性。由于调速阀结构比节流阀复杂得多,所以其造价也比节流阀高。
&&& 通过以上分析,流量不正常的排除方法归纳于表2-2。
评论列表&&
金牌商家展示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两者都有;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不详;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主营方向:供方;
[最新] [最新] [最新] [最新] [最新] [最新] [最新] [最新]
液压泵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中心:1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基于变频技术的高温液压流量控制系统--《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基于变频技术的高温液压流量控制系统
【摘要】:
考虑到液压介质的润滑性、密封材料的柔性等原因,液压系统对介质的工作温度一般要求在80℃以下。而在一些极端的场合,比如坦克、航天等领域,需要功率密度大,即以最小的质量获得最大的动力传递与控制,不可避免的损耗带来了系统油液的温度升高。所以这类机械设备希望采用高温液压系统,即让系统耐受比通常液压系统更高的温度,比如坦克液压系统温度接近130℃,一些航天器的液压系统更高达150℃。这些系统由于采用了极端的材料和贵重的元件,造价非常昂贵。
本文以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齿轮泵为核心,构建了可以提供200L/min大流量,压力为15MPa,温度为125℃用于坦克车辆动力单元的试验供油系统。该系统具有3路供油,压力和流量都可实时控制。其中压力控制采用比例阀,流量控制采用变频技术,所涉及的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都经过了高温改造。
研究了变频控制高温齿轮泵系统,建立了系统各环节数学模型,使用Simulink对各环节及其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油温以及重要结构参数对其影响。针对温度变化对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研究了闭环PID控制补偿作用。这种基于变频控制的齿轮泵系统流量控制精度误差小于4%,控制调节时间小于18秒。
在理论建模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高温多路供油系统的现场操作和远程计算机控制。现场触摸屏和远程计算机界面都采用系统实物造型,系统的油箱液面检测、温度检测、各过滤器的状态检测以及各个阀门的状态等都在界面上清晰显示,方便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所有调节既可以在远程计算机上实现,也可以在现场触摸屏上实现,通过PLC控制完成,避免了直接调节高温元件的麻烦和危险。
对齿轮泵变频控制的理论研究扩宽了齿轮泵的应用范围,为低成本的高温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而且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所研制的高温供油系统已在现场科研实验中使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P271.31【目录】:
中文摘要6-7
ABSTRACT7-11
1 绪论11-23
1.1 高温液压系统11-15
1.1.1 高温对液压系统的影响12-13
1.1.2 高温液压系统的研究现状13-15
1.2 变频液压系统15-20
1.2.1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15-16
1.2.2 变频液压系统的组成16-17
1.2.3 变频驱动液压控制系统的特点17
1.2.4 变频液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17-20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0-23
2 液压系统设计23-35
2.1 系统设计要求23
2.2 方案选择23-25
2.3 系统原理25-26
2.4 各油路计算26-30
2.5 元件选型30-33
2.5.1 高温泵的选型30-31
2.5.2 电机选型31
2.5.3 比例溢流阀选型31-32
2.5.4 液压油箱及其附件32-33
2.6 系统总成造型33-34
2.7 本章小结34-35
3 变频控制高温齿轮泵的流量性能研究35-57
3.1 高温齿轮泵的数学模型35-43
3.1.1 高温齿轮泵的原理35-36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36-43
3.2 变频控制高温齿轮泵流量特性的仿真研究43-55
3.2.1 系统稳定性分析43-44
3.2.2 变频控制高温齿轮泵流量静态特性分析44-49
3.2.3 变频控制高温齿轮泵流量动态特性分析49-51
3.2.4 变频控制高温齿轮泵闭环仿真研究51-55
3.3 本章小结55-57
4 控制系统设计57-73
4.1 硬件设计57-66
4.1.1 PLC选型58-61
4.1.2 变频器选型61-62
4.1.3 传感器选型62-66
4.2 软件设计66-72
4.2.1 下位机PLC程序设计66-69
4.2.2 上位机HMI人机交互界面设计69-72
4.3 本章小结72-73
5 实验研究73-81
5.1 实验目的及步骤73
5.2 实验系统73-75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75-80
5.3.1 主要技术指标75-76
5.3.2 流量性能实验76-80
5.4 本章小结80-81
6 结论81-83
参考文献83-87
作者简历87-91
学位论文数据集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典;强宝民;刘陈;;[J];机床与液压;2013年07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国文;俞浙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郭永胜;;[J];四川兵工学报;2006年04期
邢彤;杨华勇;龚国芳;;[J];工程机械;2008年06期
费千;[J];航海技术;1996年02期
白金;韩俊伟;;[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罗勇武,黎勉,查晓春,李定华;[J];机床与液压;1997年05期
王世明,李天石;[J];机床与液压;1999年05期
彭天好,杨华勇,徐兵;[J];机床与液压;2001年04期
李进取,王占林,祁晓野,裘丽华;[J];机床与液压;2002年01期
周雄健,王占林,王涛涛,祁晓野;[J];机床与液压;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天好;[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一丁;[D];浙江大学;2003年
黄方平;[D];浙江大学;2005年
王吉龙;[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时靖;马柳;;[J];办公自动化;2012年12期
李沁生;于家凤;;[J];船电技术;2011年03期
石固欧,苏海青;[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闻德生;Tetsuhiro TSUKIJI;;[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4期
周秋沙;[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1期
付亚荣,蒲祥金,王中军,彭浩;[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王志荣;吕卫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王义;潘昊;杨文;杜沛文;张焕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张昌福;胡清远;陈伟;高德雪;;[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9期
赵丽,汪林,石树慎;[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方平;徐兵;杨华勇;;[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2004年
黄方平;彭天好;张钊;;[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刘佳东;彭天好;朱刘英;胡佑兰;;[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彭天好;朱刘英;胡佑兰;;[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彭天好;胡佑兰;朱刘英;;[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董新华;张海成;杨淼;张春霞;;[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赵庆龙;;[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黄方平;徐兵;杨华勇;;[A];液压与气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史强;;[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刚;;[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云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张大海;[D];浙江大学;2011年
张红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钟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周瑞芬;[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陈军;[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赵亮;[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孙振华;[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泮健;[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施虎;[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洪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刘啸森;[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满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薛峰;[D];苏州大学;2010年
孙棒;[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邓立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刘俊;[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文哲;[D];浙江大学;2011年
彭华;[D];浙江大学;2011年
李宇鹏;[D];浙江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沪萍;鲁凯生;;[J];船海工程;200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牟文杰,吴舜英;[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7期
程仁洪;[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3期
杨贵庭;杨飞;;[J];电气传动;1996年06期
扈宏杰,陈敬泉,刘强,尔联洁;[J];电气传动;2000年05期
李东海,吴勇强,李立勤,姜学智,黎浩荣;[J];电子技术应用;2000年08期
方匡阳;[J];工程机械;1996年10期
彭玉洁,曹玉平,阎祥安,张青,李福顺;[J];工程机械;1999年09期
彭天好,杨华勇,傅新;[J];工程机械;2001年08期
王意;[J];工程机械与维修;1997年06期
朱银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艳君;[D];浙江大学;2001年
杨启文;[D];浙江大学;2001年
徐兵;[D];浙江大学;2001年
彭天好;[D];浙江大学;2003年
林建杰;[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剑;[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李小波;[D];浙江大学;2002年
黄方平;[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机床与液压;2003年03期
李月梅,姚双武;[J];煤;1995年06期
;[J];机床与液压;1997年04期
韩成浚;[J];甘肃科技纵横;1994年03期
周峻雄;[J];今日科技;2000年02期
尚振东;;[J];电气自动化;2002年03期
;[J];机床与液压;1997年01期
余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高佩川;[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9年12期
康定鉴,成国真;[J];机床与液压;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文勇;江林秋;韩莉;;[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沈红;;[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黄志坚;付周东;易铭;;[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周家齐;张国田;李东阳;李兴杰;;[A];2009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丁叙生;;[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0年
;[A];液压气动密封行业信息专刊汇编第二卷[C];2003年
刘有健;曹忠;;[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A];液压气动密封行业信息专刊汇编第二卷[C];2003年
孙宝林;;[A];2001年冀晋蒙豫鲁鄂川沪云贵十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蒙古分册)[C];2001年
孙会杰;刘卫洪;;[A];第三届全国现代设备管理及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衡水市农机监理所 李吉水;[N];河北科技报;2009年
杨孝昌;[N];中国航空报;2007年
方汝宁 通讯员
李宏辉;[N];中国工业报;2009年
李宏辉;[N];中国航空报;2009年
水亦言;[N];中国水利报;2005年
陆洲;[N];中国证券报;2009年
李俊红;[N];中国工业报;2009年
杨惠林;[N];中国工业报;2009年
王红光;[N];辽宁日报;2009年
本报见习记者
王佳丽;[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亮;[D];浙江大学;2012年
唐建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李小彭;[D];东北大学;2006年
王同建;[D];吉林大学;2006年
马孝琴;[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张爱平;[D];福建中医学院;2002年
王洪瑞;[D];燕山大学;2003年
谭树彬;[D];东北大学;2006年
丁问司;[D];中南大学;2000年
李光;[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宏喜;[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翟瑞超;[D];燕山大学;2010年
翟元义;[D];西华大学;2011年
姚雪宏;[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王静;[D];中南大学;2004年
赵鑫;[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王贤琳;[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李东旭;[D];吉林大学;2004年
郑辉;[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邢志伟;[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稳定性的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