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效率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所谓小组合作模式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其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心理学,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习小组进行优化管理,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课堂行为方式,才能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   在语文课堂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选择与确定,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是在新课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诞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和尊重。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有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不管是否需要,都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任凭学生自己去学习,小组合作仍停留在形式上,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自己独立学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也不能得到提高。   2.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考虑小组的利益。学生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而且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均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而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不敢主动参与,只是充当倾听者。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拥有很多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而基础差的学生就只能在一旁倾听。长此以往,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态度。   4.教学评价只看重团体而轻视个体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小组团体上,而忽略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由于小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忽略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不利用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师对小组成员疏于管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疏于管理,有些学生在课上过于自由散漫,在其他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显得无所事事,甚至自己做起了自己的事。学生这种对待学习不认真的态度不仅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6小组划分不合理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分组时把优等生与差生区别开来分到不同的组,使得几个组里全是优等生,而其余的组里全是差生。这种不合理的小组划分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高效有效预习   教师组织有力是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小组合作之前,教师需要下大力气备好课,指导学生做好课堂讨论、做好课后总结,尤其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保证小组合作顺利有效进行。课前布置预习任务,需结合本堂课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给学生分配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任务,对于预习的知识要指点到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笔者的学校实行导学案教学,导学案围绕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展开,是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依据。导学案的预习交流环节,将本节课的基础和重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需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导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的依据和提纲,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提高了预习效率,便于学生提前熟悉教材,为正式上课做准备。长期坚持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明确组员分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同一个小组内,小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他们之间是一个合作的共同体,成员间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在小组建设中,老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合作,并且要有效合作,这是保证小组合作成功的前提。对于小组中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轻视他人成果的成员,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他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教育他们不能只顾自己而要关注全组的利益,要激发他们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认识到帮助别人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巩固自己提高自己,这种分享精神,会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小组合作进行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让他们都有为小组做贡献的机会,每个成员在小组内担任的角色不同,职责不同。小组内的成员发现了问题,在小组内部共同解决,这样潜移默化培养和形成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精神。小组活动进行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之间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融洽了,孩子们都逐渐地开始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了。   3.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方面除了要加强对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还要为小组合作模式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提供强大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学校的考评制度,不能只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对于教师的衡量制度也要相应地改变,这样教师就没有了改革教学模式的后顾之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会进一步得到完善。   综合来说,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化要由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学校要为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也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完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J].考试周刊,2008,(38).   [2]张善福.倾听花开的声音: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欢迎转载:
推荐: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效率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效率论文
|0|0|暂无简介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谈提高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
  摘要: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学习活动,尤其是寻求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提高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学习效率的方法,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小组合作的基础――和谐的关系;小组合作的保障――充裕的时间;小组合作的动力――竞争;小组合作的方向――正确的合作方法。 中国论文网 /1/view-6518022.htm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组学习效益 思考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逐渐被广泛应用,我校教师也纷纷试用此法,教室的墙壁上也因此多了四块黑板。但对于我们农村初中学生,越来越多的问题表明小组学习活动大多形式大于实效:小学基础薄弱无法参加讨论;不愿甚至不敢参加小组展示;成绩突出的学生争着发表意见……课堂气氛表面上沸沸扬扬,学生确实“动”了起来,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获取新知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学习活动,尤其是寻求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提高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学习效益的方法,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一、小组合作的基础:和谐的关系   一部分农村学生由于家长的不正确教育,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以“自我为中心”,尊重理解他人的能力差,再加上升入初中学习变得紧张起来,而且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很不适应,所以此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变得缺乏自信,容易冲动,破罐破摔……而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小组学习的基础。   (一)“日记”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作为语文教师,我很喜欢让学生写日记。因为日记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我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日记与学生交流、沟通。十三、四岁的孩子有很多的心事,他们不愿和父母敞开心扉,此时的日记本就是他们自由呼吸的一方净土,我就成了他们的知心姐姐,其实有时一句很简单的鼓励语能与学生的心灵在思维上碰撞,在精神情感中共鸣;有时因为有了语言的正确表达,学生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日记”打开了学生心灵,通过交流,师生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和谐。   (二)班级QQ群是师生交流的平台   自从我们建立了班级 QQ 群以后,学生对此新交流平台表示欢迎。我们在网络上能尽情畅谈,方便了大家的沟通。在群里有的学生这样说道:在QQ 群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把平时的小矛盾、小想法,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这里说出来,通过大家的帮助得到解决,使我们同学更加团结了。有的学生说:通过QQ 群 , 大家能够无拘无束地交谈 , 讨论问题。QQ 群给学生带来了欢乐,同时也给师生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与教师的心靠得更近,生生关系越来越融洽。   二、小组合作的保障:充裕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往往不能够按照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我们学校七年级共四个班,我们班是在小组教学上花费精力最大的一个班。每当我问起其他班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进度时,发现我们班是最慢的。但我一直认为学生主要通过动手实践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所以充足的时间是开展小组合作的重要保障。我们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然后再去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间。有些问题学生在探究时,如果教师给予时间不充足,使小组合作交流只流于形式却没好的效果,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对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就会逐渐厌烦,不愿再参与小组合作。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表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在收获中找到自信,找到成功的动力。由于是农村中学,学生普通话水平相当差,这就需要我们在朗读上多下工夫。   实践证明,踏踏实实地走过每一步后,时间证明一切:在实践中走过的学生是最优秀的。   三、小组合作的动力:竞争   学生争强好胜,所以在小组内开展各种竞争活动对于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是很有效的手段。如我经常开展一些朗诵比赛、辩论赛……当每个小组希望成为班里最出色的小团队时,他们就成了整个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的气氛就会变得更加活跃。在小组合作竞争学习中,学生可以汲取众家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思考过程,或者平时积累的相关经验、知识详细地讲给大家听,取得共同进步。我喜欢课堂上学生那种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一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一个环节需要展示,小组成员一拍即合“我们上”;一个问题答案产生分歧,你我相争看谁说的有道理……学习探讨激活了小组之间及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同时他们之间也建立了一种非常和谐友好的伙伴关系,相互关心,互相帮助,语文学习热情高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活了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每个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快乐学习,以比赛为手段,创造热烈的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水平。   四、小组合作的方向:正确的合作方法   农村孩子由于环境影响,在与他人合作时完全会把“礼貌”二字置之度外。在我们小组合作之初,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当一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专心听取别人的回答,还是一味地举着手,并不停地大喊“老师,我,我”,有的甚至在别人发言时“勇敢”地站起来,为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几次打断发言人的思路。如一个多音字的读音,一个学生没说完,稍一停顿,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的小嘴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因此,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1.学会倾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2.学会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要做到有序交流,要按照组长安排,一个一个地交流,第一个交流完了,第二个再接着交流,不要你争我抢、大吵大闹。交流时,要把自己的想法、思路、疑问说完整、说全面,有头有尾,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懂。   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小组教学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找到了小组合作的基础、保障、动力、方向。但要想提高农村初中语文小组学习效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创造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终走向真正的成功。   (责编 张敬亚)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