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可能完全恢复植被指数及其研究进展吗?目前的进展如何

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与建设----中国科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 &>&&>&
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与建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字号:】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包括黄土高原在内的西部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热潮,以求恢复当地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应当大力提倡和肯定的好事。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也一再强调加速退耕还林还草,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改善生态条件。但是,如何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的植被,却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保护与恢复并重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对黄土高原历史时期的植被状况存在“森林茂密”的误解。一些历史地理学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现今黄土高原地区残存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提出黄土高原古代是森林和森林草原环境,并有人据此引伸出森林覆盖率高达53%的结论。对此,应给予科学的分析。根据黄土沉积和孢粉分析结果,黄土高原在有人类活动以前不是森林地带。大量研究证明,黄土是干旱、半干旱草原气候环境下的风尘堆积物。在该气候条件下,不能大面积生长茂密的森林。实际上,《诗经》中有很多诗篇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草地面积是广大的,其人文特点也证明灌丛和草地面积广大。同时,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全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草原带的南界大致在固原、环县、靖边、榆林一线分布。降水量或干燥程度使不同的地带分布着完全不同的潜在植被。
根据地植物调查和现代气候条件恢复的植被地带分布,黄土高原东南部气候适宜,降水量较丰,是农业发展和林业建设的主要区域,可以采取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来恢复植被。但西北部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已属于干草原地带了。气候和环境条件较差,虽然目前有较多的耕地,但属于超地带性开垦,退耕以后所能够恢复的只能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因此,应是将来退耕还草的主要区域,植被恢复只能以草为主,局部隐域环境下种植少量灌乔木。目前,这类地域普遍反映“年年造林不见林”,原因就在没有正确认识这样的规律。至于毛乌素沙地及其以北地区,属于半荒漠地带,降水量更少于250毫米,原生植被中从来就没有森林出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不适宜于林业的发展。
干草原生态环境是较脆弱的,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尤其是它的中、北部更多的是应强调保护、恢复、重建和维持相结合。保护即首先要停止人为的负面干扰和破坏,并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和有效利用,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即通过人工干扰建立一个原始的、过去曾经有过的生态系统,这是国际生态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当然,要想确切地掌握某地原始存在的生态系统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建立一个与原始生态系统一样的群落了。然而,应该把恢复定位在修复被破坏的或功能受阻的生态功能和特征上,即不一定要恢复到原始状态,也不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只要恢复到某一个比较稳定的中间状态即可以迅速、持久地提高生产力。对于退化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自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或林下土壤条件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地区,应采取重建的途径。重建的生态系统应是高效的,因为它与改变了的生态系统相适应。而对于那些恢复和重建极其困难的地区,则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
制定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划,讲求实效,避免一哄而上
为了满足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的需要,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生态建设规划。黄土高原具有明显地域分异。从理论上说,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地表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综合体有机结合并在空间地域上有规律分布的反映。它的显著特征,一是类型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二是空间尺度上的多级性。即类型的多样性和等级性反映了自然界是一个多级物质系统的镶嵌体系。各级物质系统都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和运动规律。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于某个地域所处的位置所决定的。本区根据不同的温度状况和水分条件的组合、不同地貌类型和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决定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状况的地区性特点,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自然地带(或者称为生物气候带)和若干个自然区。这个划分是认识生态环境的一个宏观框架,可以也应该成为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按照这个划分,大体上在吉县、延安、庆阳和天水一线以南地区是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在这一区域内,只要是夏绿的乔木,如栎等一般都能正常生长成材,形成乔木林。在这一地区,倘若把坡耕地退下来,通过封育,也可以自然地生长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而在上述一线以北至长城一线之间的区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森林草原--草原带。除沟谷及部分阴坡水分条件较好,可以生长耐旱的乔木树种外,墚峁坡顶只能种植灌木和草本,乔木虽然能成活,但长不大,成为小老树。长城一线以北属于半干旱—干旱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带。在这个地带内,除了局部汇水地段外,一般只能生长草本植物和半灌木、灌木。在上述各自然地带内,由距海远近、地貌类型和地貌部位、地面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地方性的和微地域的差异。如同一条流域,山上山下、坡向、坡度不同,植被、土壤及小气侯状况会有一定的差异,治理时都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无定河流域的一个小范围内,自下而上就具有沟底地、沟谷坡地、三级墚峁地、二级墚峁地、一级墚峁地等不同的层性组合,水土保持规划、措施和农林牧配置均应按地域分异及地段层性规律进行。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一哄而上,缺乏科学的指导,一提退耕,要么统统还草,也不管是否适宜种草。要么统统还林,也不管退下来的地是否适宜植树。更不问适宜种植哪种树。建国以来,在陕西绥德韭圆沟、陇中华家岭所种植的树,虽然活了下来,但至今胸径只有10厘米左右,而且顶部开始枯萎。前些年,“三北”防护林到处都种植杨树(群众称之为“杨家将”),结果也都成为小老头树或枯死木。植物与水的关系非常复杂,还有许多未知数需要研究。三北防护林规模很大,虽确有一些生长不错的杨树林,但也有大量的枯死树,还有许多未成活的树根。个别地区造林,使土质变干,导致了更加干旱化的趋势,也是客观事实。
违反客观规律的事,近年来不断发生。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将400亩固定沙丘推平种上柏树,结果柏树没有成活,反使沙丘复活,固定沙丘变成流动沙丘。又如,黄土高原北部某县应在秋季造林为宜,但去年为赶进度,在春季种树50万株,结果只活了108株,群众称之为梁山好汉。有的无论陡坡缓坡,坡顶坡脚用同一种规格的整地方法,高低整齐,整个山坡寸草不留。看上去气派美观,但却违反了生态学原理。倘若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确实令人担忧,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势必处于无序的盲目状态。究其原因,都是缺乏一个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如此,有关省区、县也应该有相应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是符合生态原理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既揭示生态环境特点,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供决策使用的规划,而不是空洞无物的,或仅有烦琐数字和表面现象的规划。有了这样一个规划,才能高屋建瓴、统观全局,取得良好的效果。大量的实践表明,在450毫米降水的山坡种植乔木可以成活,但不成林,在550毫米降水的山坡造林可以成林,但不能成材。因此,在500-600毫米降水的地区大规模推进造林工程时,应贯彻林跟水走的原则,把乔木配置在阴坡和集水的沟道里,阳坡种草或灌木。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最适宜的是种草和灌木。柠条、沙棘等灌木在半干旱地区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草田轮作,种草养畜,是半干旱地区很好的生态模式。有一种观点认为种树能改善气候,还经常拿兰州附近榆中县的兴隆山作为例证。榆中县海拔1874米,年降水量406.7毫米。兴隆山海拔2200米以下为半干旱草原,没有森林,2200米-2800米为半湿润森林草原,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为杨、桦等。2800米以上为适宜高寒半湿润生境的灌丛。因此,不能把山地垂直带上的森林推广到高原面上。至于以兴隆山为例论证森林增加降水更属误导之谈。兴隆山位于兰州以东,水汽来源先于兰州,且有山地阻隔,年降水量自然较其西的兰州(327.7毫米)为高。两地的生态条件根本不同。一个地区的降水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地理位置,人工植树种草的基本功能主要是改善地表覆被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经济林过热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生态十分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区,1998年新增造林面积的90%是经济林。近年这种趋势还在发展。还有一些地方大量种植葡萄作为保持水土、防止风沙的一种方法,都值得商榷。与生态林相比较,经济林虽然也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但防护和控制能力较弱,每年还要除草松土。在一些位置偏北的地区,种植葡萄冬季来临前需要培土,春初又要松土,容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甚至风沙灾害。此外,经济林的耗水量也比生态林大。谈起这个道理,农民们不是不懂,而是利益驱动。种生态林的直接经济收益远远敌不过经济林。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建设与农民的利益之间,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谁种树、谁护林、谁收益”的原则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成则在水,败也在水。遏止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着眼点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其中,水是关键。黄土高原地区的北半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荒漠地区则在250毫米以下。随着全球环境变暖,降水还可能减少,近几年连续干旱的状况已导致生态、环境的加速退化。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非常突出的问题。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用水被严重挤占,水管理粗放以及人为的水土流失非常常见。现在往往一提到水土流失、沙尘暴,就马上想到退耕还林还草,但还林还是还草?什么地方还林?什么地方种草?种什么林或种什么草?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举措是多种多样的,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山西的降水量相对较适合于林木的生长,可以还林为主,但也应该重视林、灌、草的配合。陕西北部和陇中比较干旱,则应以还灌、草为主,而不宜盲目的强调还林。有关部门计划在今后10年造林1.4亿亩,按西北地区7000万亩计算,按刺槐林耗水量测算,总耗水量在350-1100亿立方米,与目前西北的总可利用水资源量相当。也就是说,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只能全部用作造林。我国草原无林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对大面积造林一定要慎之又慎。
重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建国以来,关于黄土高原治理的方针大略,一直存在争论。我们认为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那就是没有将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因而也就没有将群众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长期持久地调动起来。没有群众长期持久地调动起来。没有群众长期持久的积极性,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吸取过去经验教训,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固然不对,但只顾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也不可取。道理很简单,没有经济效益,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影响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治理成果难以巩固,生态效益难以持久。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先地位,一些地方提出“西部大开发,生态要先行”等口号。个别地方搞所谓的生态形象工程。为了种草种树,不惜牺牲其他行业的利益,甚至不顾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他们在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的,而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这种提法和做法未必妥当。生态和经济两者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矛盾的统一体,实施上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但效果应是两者相容相促的。经济效益是基础,生态效益是保障,两者应该并举,紧密结合,而不能偏废,在开发自然资源时,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在考虑当代人利益时,注意不能剥夺子孙后代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黄土高原“害不除则利难兴,不兴利亦难除害”。尽管目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补救措施,如以粮代赈,补助苗木和草种,鼓励退耕还林还草,每退一亩坡耕地国家给200斤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同步发展。但是,群众对此并没有表现出想象中的热情。原因之一是当地并没有过多的粮食,而从外地产粮区调入需要运费,运费就相当于当地粮价。这部分钱由谁来掏,地方不愿掏,农民掏不起,从长远看国家掏行吗?原因之二是群众心有余悸,担心三年五年后,国家不给粮食了,怎么办?到那时有可能重新耕种退下来的坡地。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必须加大水土保持措施的力度,配套基本农田建设,满足农民要吃饭要花钱的现实需要。只讲生态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并不少见。宁夏西吉县,在80年代中期接受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助的2605项目。其实质就是一个以粮油换生态的计划。当时效果的确不错。但一期五年援助结束了,粮油供应停止,由于经济效益未能跟上,农民的基本生态没有保证,结果又将退下来、已成为林草地的坡地重新开垦成为耕地种植粮食,生态环境依旧如故。前车之鉴不能不吸取教训,应该很好研究。又如,陕西榆林是全国的治沙典型。所治之处,确实有塞外江南、秀美山川之感。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能到今天的程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国家无偿投资,每平方公里累计达到40万元。现在的问题是国家要停止拨款。今后的道路如何走?如果找不到新的出路,二次沙化也不是危言耸听。
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一方面,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土地为高山、丘陵和戈壁沙漠,非耕地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95.8%。西北干旱缺水。长期无序开发导致相当一部分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加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为中心的生态建设,是西部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着力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
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要靠水土保持,而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群众积极参与,地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种草种树等生物工程措施。也包括水利水保工程措施。这既需要水土保持部门主持,又是任何一个行政部门都难以单独完成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黄土高原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有多个部门承担、分别管理。在黄土高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十分艰苦,公益性很强。90年代以前,受国家财力限制,水土保持的实际投资虽然年年有所增加,但总量有限。有些部门或领导自觉或不自学地把水土保持视为包袱,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并且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从而加大了投资力度。这种情况极大地激发了相关部门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不论动机如何,由不愿干到积极参与,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和变化。但另一方面,部门之间争领导权的情况也随之发生。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部门要争,与生态环境建设无关的部门也争。实际情况是林业部门在搞退耕还林还草,水利部门在搞退耕还林还草,计划部门也在经营退耕还林还草,甚至民政部门也在管退耕还林还草。其结果是重复投资,成绩重复统计,治理效益重复估算,成效远远低于实际。争领导权的关键是争投资,这种无序的混乱状况只能是既浪费财力物力,又浪费人力,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种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危害很大,应尽快纠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应该贯彻整体性原则,在黄土高原应以水土保持为龙头,以水土流失的治理为基础,以县为基本组织和管理单元,农林水等部门相互配合。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应该打破。另外,应加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明责任制,奖罚分明。对由失职渎职、瞎指挥所造成的损失应严肃处理。
(据《科学新闻》周刊)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作者: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来源: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近日,国际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A Policy-Driven Large 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Quantifying Ecosystem Services Chang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
植被恢复是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其综合生态效益是衡量植被恢复成效的关键,是国际上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大,生态脆弱,以6.7%的土地养活着全国8.5%的人口。长期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致使该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的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区域尺度的景观变化及其带来的综合生态效益还缺乏定量的分析与评估。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团队在傅伯杰院士的领导下,采用遥感、模型模拟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估了黄土高原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和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结果表明:林、草和聚落用地分别增加4.9%、6.6%和8.5%,农田减少了10.8%。土地覆被的变化和植被恢复提升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固碳增加了35.3Tg,其中67.3%为植被固碳,年平均土壤保持率达到63.3%,区域粮食生产增长18%。但由于林草植被面积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年平均产水量减少10.3mm。
研究还讨论了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和权衡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问题,提出了考虑人与自然耦合系统动态反馈关系的适应性管理是区域生态恢复可持续性的关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林业局的支持。()
A Policy-Driven Large 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Quantifying Ecosystem Services Chang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Yihe Lü1, Bojie Fu1*, Xiaoming Feng1, Yuan Zeng2, Yu Liu1, Ruiying Chang1, Ge Sun3, Bingfang Wu2
As one of the key tools for regulating human-ecosystem relation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policies can promot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cross a variety of spatiotemporal scales. However, quantifying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such policies at the regional level is difficult.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the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through the use of 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hydrological modeling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s over the period of
in four key ecosystem services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itiatives implemented in 1999. These ecosystem services included water regulation, soil conserva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Significant conversions of farmland to woodland and grassland were found to have resulted in enhanced soil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but decreased regional water yield under a warming and drying climate trend. The total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spite of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farmland acreage. These trend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the strong socioeconomic incentives embedded in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olicy. Although some positive policy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over the last decade, large uncertainty remains regarding long-term policy effects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erformance and ecosystem service enhancement. To reduce such uncertainty, this study calls for an adap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to regional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olicy to be adopted, with a focus o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s in a changing world.
小编提示:87%用户都在上阅读,扫描立刻下载!
欢迎行业评论、发现、小道消息、官方爆料、采访约稿
订阅我们的资讯
关注我们新浪微博
中国的市场的确存在很大的隐患,干细胞行业是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个体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研究与应用的趋势,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在基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诊疗策略
中国疫苗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排名最领先的跨国疫苗制造巨头前来淘金。Loess Plateau
约40万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中国中部偏北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黄土厚50—80米
概述/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以西、日月山以东,以北、以南广大地区。跨、、、青海省、及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和等区。 平均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 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和分布也十分明显。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富含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是中国的摇篮。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的杰作等等。
特征/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从孢粉的分析来看,发现了松、、冷杉、铁杉、栎、菊科等数十种植物孢粉的记录,专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姓“黄”,在4.6万年的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黄土高原是森林和草原的成分相互消长,在这段时间里,黄土高原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历经过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多次转换。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在高原周围的低洼地区堆积了大量卵石、沙子和更细的颗粒。每当大风骤起,在西部地区便形成飞沙走石、尘土弥漫的景象。被卷起的沙和尘土依次沉降,颗粒细小的粉尘最后降落到黄土高原区域,形成了一条荒凉地带。
形成/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的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加快了侵蚀和风化的速度,在高原周围的低洼地区堆积了大量卵石、沙子和更细的颗粒。每当大风骤起,在西部地区便形成飞沙走石、尘土弥漫的景象。被卷起的沙和尘土依次沉降,颗粒细小的最后降落到黄土高原区域,形成了一条荒凉地带。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米的高空,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争议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这些地区,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黄土高原。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等。考证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市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通过对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从孢粉的分析来看,发现了、云杉、冷杉、铁杉、栎、科等数十种植物孢粉的记录,专家们认为黄土高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姓“黄”,在4.6万年的历史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黄土高原是森林和草原的成分相互消长,在这段时间里,黄土高原经历过多次快速的“变脸”———历经过草原、森林草原、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多次转换。&
来源/黄土高原
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和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 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国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黄土形成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国黄土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迁,堆积了离石,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墚、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高原由西北向东南,海拔多在。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高原上主要山脉有太行山脉、吕梁山和六盘山等,这些高脉把黄土高原分成三部分:山西高原、陕甘黄土高原、陇西高原。古气候的标志黄土高原雪景黄土地层中反映古气候的标志概括起来有:古土壤、湖沼相沉积、河流相沉积、黄土的颜色变化、元素组分含量和孢粉组合等。古土壤,它是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表,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经过成壤作用形成的。因此古土壤的类型、成分结构等特征都带有形成时气候特征留在土壤中的痕迹,这些痕迹直接记录了当时气候冷暖干湿等变化。湖相沉积,黄土中常夹有湖相地层,这类地层主要出现在早更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的早期或晚期,。这些湖沼相沉积物中质成分含量很高,富含生物碳及孢粉,其所含铁元素多为还原状态,氧化程度很低,这些特征表明上述湖沼相堆积是在湿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河流相沉积物,主要为粗砂、砾卵石等,一般属于早更新世中后期及中更新世早期。在晚更新世时,一些和山前地带的黄土中夹有不同厚度的砂卵石层,这些粗岩相沉积物说明当时黄土堆积时,曾经有过较大的,因而河流发育,水文活动积极,反映了当时湿润的气候条件。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综合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在垂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大体可以分为4个主要颜色段:第一段,浅红黄色段;第二段,棕黄色段;第三段,灰黄色段;第四段,褐黄色段。黄土颜色自下而上由红黄—棕黄—灰黄—褐黄的变化。黄土中组分的迁移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所谓元素的迁移,是指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的转移和再分配,使化学元素重新分散或集中的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迁移的方式、强度和结果都不相同。元素迁移除元素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元素的组合及其结构等内因外,还有外界的物理化学环境,如温度、压力、氧化还原环境等外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黄土史时期迁移最重要的外界因素,通过测定黄土层中元素迁移量的大小、形式及其组合关系等,反演其迁移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条件,以达到了解古气候环境波动的目的。植物分为和两大类,孢子和花粉分别是这两类植物的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当它们在植物的孢子囊和花药中成熟后,借助风、水或动物等动力的作用飞离植物母体,大部分落在土壤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孢子花粉也就变成了化石。孢粉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把不同地层中的孢粉化石分离提取出来并鉴定其类型及组合,以此恢复古植被类型、群落,生长的古地理景观和古气候条件。古环境的变迁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更新世早期,黄土高原内在一些第三纪末形成的古侵蚀或断陷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积了厚大的湖相沉积。在早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起来,雨量减少使这些湖泊逐渐萎缩,乃至干涸消失,并演化成河流。中更新世开始时,由于新构造运动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气候变为温湿和干凉交替的波动。这一时期河流最为发育,河水流量也与气候变化相对应而呈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蚀,导致高原自然环境恶化。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1999年,陕北各地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实行封山禁牧,统筹解决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到2007年底,仅延安市就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草)面积875.06万亩,分别占到全国&绿色黄土高原(15张)(草)面积的2.4%和全省的三分之一;主要河流平均含沙量较1998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综合治理程度由原来的20.7%提高到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 1381 元增加到2865 元。昔日光秃秃的黄土山已郁闭成林,美丽如画。“天蓝、山绿、水清、人富”的生态目标开始显现。这些退耕还林的初步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推进人类生态文明的深远意义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专家们评价:这是农耕文明以来这片黄土地上自然界最大的变化。百姓们高兴地唱到:“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退耕带来好光地壳运动文物工作者和地质人员曾经对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彭阳县等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证实,约在6000万年前,黄土高原全是湖水,近代,山峰则是当时湖水中的孤岛。宁夏固原地区很早以前是一片。在距今6000万年前,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到了距今24万年前,六盘山、月亮山等发生剧烈的上升运动。此后,随着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的砾岩和粘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现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地理环境/黄土高原
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地区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以西地区海拔m;六盘山以东、以西的陇东、陕北、晋西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海拔m;吕梁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的晋中、晋东北地区由一系列的山岭和盆地构成,海拔500~1000m,个别山岭超过1000m。 该区宏观地貌类型有丘陵、高塬、阶地、平原、沙漠、干旱草原、高地草原、土石山地等,其中山区、丘陵区、高塬区占2/3以上。东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西北部主要为风沙、干旱草原和高地草原区;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汾渭平原地形相对平缓。地表物质地表物质&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为覆盖,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覆盖厚度最大的区域。该地区黄土平均厚度50~100m,洛川塬超过150m,董志塬最大厚度超过250m。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主要为风成黄土,粉粒占黄土总重量的50%,结构疏松、富含碳酸盐、孔隙度大、透水性强、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弱。 该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有褐土、黑垆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黄绵土、风沙土等。根据黄土高原地区有关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级组合研究成果,极低养分地区面积占21.1%,低养分地区面积占19.4%,中等养分地区面积占26.7%。气候特征干旱气候黄土高原地区属大陆性,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mm,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700 mm,中部300~400mm,西北部100~200mm。以400mm降雨量等值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1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C,年降雨量600~800mm,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2 中部半干旱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晋中、陕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C~12°C,年降雨量400~600mm,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草原带大体一致。 3 西北部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C~8°C,年降雨量100~300mm,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大面积暴雨,24小时暴雨笼罩面积可达5~7万km2。河口镇至龙门、泾洛渭汾河、伊洛沁河为三大暴雨中心。形成的暴雨有两大类,一类是在西风带内,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形成强对流而导致的暴雨,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日陕西省渭南地区的暴雨强度达267mm/60min。另一类是受西太平洋副高压的扰动而形成的暴雨,面积大、历时较长、强度更大,如月,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暴雨,笼罩面积达2.5万km2,安塞(7月5日,225mm)、子洲(7月27日,210mm)、平遥(8月5日,365mm),暴雨中心内蒙古乌审旗的木多才当(8月1日)10小时雨量高达1400mm。水系水系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大于1000km2的直接入黄支流有48条,其中水土流失严重、对干流影响较大的支流有、湟水、庄浪河、祖历河、、浑河、、偏关河、皇甫川、清水川、县川河、、、岚漪河、蔚汾河、窟野河、秃尾河、、湫水河、三川河、、无定河、、昕水河、延河、汾川河、仕望川、汾河、泾河、北洛河、渭河、伊洛河32条支流,以及内蒙“十大孔兑”。 泥沙泥沙水黄土高原地区的径流主要由暴雨洪水形成,区域差异明显。黄河兰州以上地区多湖泊、沼泽,降雨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广,形成的洪水洪峰小,涨落平缓,含沙量小;兰州至河口镇区间两岸多为沙漠地带,无大的支流汇入,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洪水过程更趋平缓;河口镇至花园口区间暴雨洪水频繁、洪峰高、含沙量大、历时短、陡涨陡落。该区间有三大暴雨中心,相应形成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至花园口三大洪水来源区,常常形成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危害极大,如由三花区间干支流洪水遭遇形成的特大洪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m3/s;窟野河1959年实测洪峰流量达14000m3/s,最大含沙量达1700kg/m3。 黄河泥沙有四个主要特点:(1)含沙量高、输沙量大。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多年平均含沙量35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911kg/m3(1997年),均为大江大河之最。河龙区间的皇甫川、孤山川和窟野河,洪水期含沙量常常超过1000kg/m3,实测含沙量达1700kg/m3(窟野河);(2)地区分布不均。黄河兰州以上面积占34%,来沙仅占9%;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面积占17%,来沙占90%。特别是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来沙占65.2%;(3)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黄河泥沙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沙量占全年的90%,尤其是7、8两个月来沙更为集中,占全年的71%。黄河沙量的年际变化不均,泥沙往往集中在几个大沙年份,三门峡站最大年输沙量39.1亿t(1993年),是最小年输沙量3.75亿t(2000年)的10.4倍;(4)泥沙主要来源于沟道。据皇甫川、清涧河、洛河流域典型小流域研究结果,沟间地产沙占20%,沟谷地产沙占80%。
历史/黄土高原
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 黄土高原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同时也与近代地壳上升有关,使得沟床不断下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较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治理/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 水保试验站经过30多年的建设,位于黄土高原的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保试验站。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位于陕西省的安塞县,始建于1973年,是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台站、生态系统研究网点重点站。目前这个试验站已建成山地、川地试验场,其中包括试验场、养分循环试验场、侵蚀试验场等160个小区以及先进的山地自动气象站和农林旱地微气候观测站,占地75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面积和规模最大的水土保持试验站。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重点研究领域是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它还肩负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等任务。这个试验站利用身处黄土高原的特有条件,3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和陕西省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的科技攻关课题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的各类奖项18项。这里还吸引了来自、、、等多个国家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植被建设1、植被分布的非地带性黄土高原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毋庸置疑的,自南向北,自然植被呈森林向草原过渡的总体趋势。不同土质、地形部位和坡向的地块,土壤水分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适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但黄土高原的植被分布也存在以下非地带性特征,其植被分布的总体特征应为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与非地带性分布两者的自然组合。2、土质非地带性在一文中对此已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现将主要观点简述如下:1)黄土颗粒组成细,孔隙度高,孔隙以细孔隙为主。在降水不丰沛的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入渗浅,地面蒸发耗水多。厚层黄土坡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干旱,自然植被为草原。2)裂隙发育的岩层,孔隙度低,孔隙以大孔隙为主,降水入渗深,地面蒸发耗水少。在降水不丰沛的半干旱、半湿润区,裂隙发育的岩质坡地,土壤水分条件较湿润,自然植被为森林。3)薄层黄土坡地,由于下伏不透水岩层埋藏浅,地下水位较高,树木往往可以通过发达的根系吸取地下水,自然植被也为森林。微地貌非地带性黄土高原沟壑密集,地形切割深。由于地表径流和土壤重力自由水向下运移,塬面、梁峁等正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较低,地下水埋藏深;沟谷及沟坡中下部等负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较高,地下水埋藏浅。在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沟谷及沟坡中下部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适合树木的生长,自然植被为森林,梁峁、塬面及沟坡中上部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适合草灌的生长,自然植被为草原。沟坡森林植被的分布高度,自南向北呈降低的趋势。坡向非地带性阳坡坡地的地面蒸发耗水大于阴坡,同一区域阳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较阴坡干旱。因此,阳坡的植被群落往往较阴坡更耐干旱。沟坡的森林分布上限,阴坡高于阳坡。黄土高原3、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
黄土高原50年来的人工林草建设,没有遵循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原则,片面追求人工林草的高生长量、高经济效益,结果多以失败告终。如20世纪50-70年代的“山顶戴帽子”,在梁峁顶上造林,树木初期生长尚好,但5至10年后多为小老头树或死亡。20世纪80年代初期,飞播沙打旺,人工种植红豆草,沙打旺、红豆草3年内长势喜人,5年后逐渐衰亡。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对人工林草地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人工林草地出现了明显的土壤干层,土壤干化现象严重。洛川塬中期以来大面积发展的园,也已普遍出现土壤干层。黄土是库容巨大的土壤水库,但降水补给不充分,地面蒸发耗水强烈。土壤水库储存的巨量土壤水是地质历史时期长期积存的。研究表明,黄土土壤水活跃层深度一般在2米左右,2米以下土层的土壤水一旦耗用,很难补充,补充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意味着,2米以下的土壤水是不可动用的净储量,可望而不可及。高生长量的人工牧草和木本植物,根系发达,耗水量大,浅层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时,不得不通过发达的根系耗用深层土壤水,一旦根系分布深度内的土壤水被大量耗用,形成土壤干层,植物势必衰亡。追求高生长量的人工林草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掠夺性利用土壤水资源,不可能营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秀美山川,只能给后代留下干涸的土壤水库。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特征。史前时期,黄土高原在土区和黄土谷地发育繁茂的森林,而在黄土高原梁峁和塬面上以草原植被为主。根据土石山区和黄土谷地的面积估算,史前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不超过50%。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必须按照植被的自然分布规律,遵循土壤水分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自然植被为森林的区域,恢复森林植被,在草原区域恢复草原植被。自然修复恢复最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群落最为稳定。吴旗县的封禁实践和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定位观测表明,完全可以依靠自然修复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时间也无须很长,3至5年就可以形成较好的植被覆盖。鉴于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重点的高位黄土坡地,目前尚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稳定人工林草建设的实例及相关营造技术,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现阶段应以自然修复为主,辅以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地段的人工造林。
地貌差异/黄土高原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陇东陕北高原上的、、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 黄土高原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从地球上来看,黄土主要分布于中亚到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一带,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就是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它的范围大致是北起,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到,横跨、、、、山西、河南6省,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最厚,以东到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黄土高原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一称。位于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米。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②陇东、。包括六盘山以东,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③。包括、以南,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④,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
能源基地/黄土高原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黄土高原从地球上来看,黄土主要分布于中亚到中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一带,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就是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它的范围大致是北起,南至,西抵日月山,东到太行山,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6省,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最厚,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中国第一。煤炭资源不仅量大质优,还有较好的开采条件。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储量达200亿吨。中国探明储量的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陕西省北部的,,也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做为全国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提供煤炭和电力,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的“锅炉房”。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地球物理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5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14:22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