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 本科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与本科二批 能一起填吗

  6月30日~7月4日,考生将填报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对口生志愿。本刊邀请市招办主任介建中为您详解本批次志愿填报的相关情况。
  本科一批平行志愿当规避风险  
  今年本科一批、对口生和专升本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其中本科一批分为3段进行,具体的志愿设置和填报方式为:
  自主招生考生志愿:已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可填报1个相应自主招生高校志愿,l个~5个专业。
  &211工程&高校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个~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个~5个专业。
  其他高校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个~4个&211工程&高校之外的一本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可以填报1个~5个专业。
  已取得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所选择的相应高校,须填报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位置。定向就业招生专业必须填报在相关批次所规定的位置。
  今年我省本科一批新施行平行志愿,最大的变化在于其投档模式从过去的&志愿优先&转向&位次优先&,即对本科一批上线的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然后由高到低逐个地检索考生所填的志愿院校。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检索投档,位次在后的考生必须等位次靠前的考生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能检索。检索是按志愿自然顺序逐一进行的,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一次检索。考生档案一旦投向前面的志愿院校,则后续志愿院校不再检索。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考生及家长应注意志愿的顺序。根据往年外省市的经验来看,志愿之间应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梯度关系,原则上应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口诀。此外,由于被投档考生所选的专业之间并不平行,这就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服从专业调配&,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总体来说,在平行志愿模式中,如果首选学校,就要做好牺牲专业的准备;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存在一个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考生须知己知彼,恰当地对自己和所填报的志愿进行定位,尽量将风险降至最低。对此,本报6月12日8版、9版《报志愿,专家为您指点迷津》一文、本刊5月25日头版《填报志愿:选准坐标有诀窍》一文及市招办下发的《平行志愿宣传手册》中均有介绍,考生和家长可认真阅读。
  定向生填报需认真查看相关信息
  在本科一批&211工程&高校志愿和其他高校志愿中,各含有1个定向志愿,下设1个~5个专业。
  定向生即定向就业招生,是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就业去向的招生计划形式。高校可安排面向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军工、国防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其目的是解决艰苦行业、艰苦地区以及军工、国防等高层次人才需求问题,不是对某一地区、单位人员子女的照顾或福利。
  定向就业招生志愿必须填报在相关批次所规定的位置。高校定向就业专业计划按专业单列,单独编制专业代号。
  定向就业招生随学校相应批次同时录取。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计划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内、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补充投档,定向西藏的可在本校调档分数线下40分以内补充投档。高校将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本科一批根据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或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后公开征集志愿,其余各批次则就地转为非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执行。
  另外需要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定向招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不得对考生附加额外条件,不得向考生收取定向培养费,毕业后用人单位要为考生安排工作。国家严禁利用定向就业招生政策指定生源、随意降低考试成绩要求或向考生乱收费。
  本科二批第二志愿也为平行志愿
  我省今年本科二批志愿填报和投档方式与往年完全相同。其中,第一志愿含1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个~5个专业。定向志愿必须填写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为4个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1个~4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同样可填报1个~5个专业。考生填报本批次第二志愿时,可参照本科一批平行志愿填报方式。
  此外,部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校举办有少数民族预科班及民族班。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考生均可报考。其录取标准为:本科预科班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科相应批次所报高校提档分数线80分;专科预科班录取分数不得低于专科相应批次所报高校提档分数线60分;民族班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专科相应批次所报高校提档分数线40分。
  其中,民族班志愿随有关学校本、专科普通类专业志愿的相应批次一起填报;预科班志愿随有关学校本、专科普通类相应批次填报在对应的预科志愿栏内。
  预科班、民族班录取工作安排在各有关学校本、专科普通类相应录取批次内进行。其中报考民族班志愿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与相应本、专科普通类专业的考生同时投档;报考预科班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按预科志愿投档。
  教育部规定,从2006年起,全国高校本、专科预科阶段培养实行相对集中办学。被录取的预科新生先在指定的预科培养学校集中进行1至2年预科阶段学习。预科结业考核合格者,由招生学校发本(专)科录取通知书。被预科班录取的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到预科培养学校报到。民族班已录取考生直接到招生学校报到。
  相关新闻:
       记得我高考时在家只报了一所98.5和一所211高校,到学校看有的人连中专都填了,自己又补了两所二本高校,后来被第一志愿98.5高校的第一专业志愿录取。报志愿还是看你的信心,补录那个还是别指望的好。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二本也是。学校肯定是先录取一本,要是你上一本线了,但是你填的几个学校你都没都录取,最后会有一天的时间要求你重新补录一本,但是这个学校的选择会比较少,这个就看你自己选择,你也可以不补录,上二本。
祝你好运!
你的分数达到了一本的线,你就可以填所有批次的学校
如果你的分数达到了二本线,那么你就能填除一本以外的所有批次的学校了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就是一本和二本
第一批,即一本是指国家重点大学或省属重点本科。
第二批,即二本是指一般普通院校的本科,也指一般本科
第三批,民办本科院校与重点大学或一般本科院校办的独立学院...
A段分数线比B段高,B段是你A段分数线不达标,可进入B段
#春暖花开客栈(大理庭院店)#可以今天如果住了,如果明天想续住可以继续住吗?还是订几天就是几天呢?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您所在的位置: >
明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星期三
&&&&&&&今天,为期两天的2016年夏季高考就将结束,明年起,我省高考将进入改革时段,部分改革将在明年实行,更大的改革将从明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不管怎么说,明年高考以及明年读高一的考生都将迎来一场不一样的高考。
2017年高考变化
◆本科不再有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之分。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取消。
◆报名参加高职(高专)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普通高中学生应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
2020年高考变化
◆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
◆新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第一个依据是国家统一的招生考试项目,即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依据是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一参考”是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成果。
◆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探索实行考生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增加高校与考生之间双向选择机会。
◆春季高考分值将调整。
―&―&2&0&1&7年&―&―
明年没有一本二本之分
&&&&2020年我省将迎来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一次高考改革,尽管是4年后才真正实施,但相关的配套和改革从2017年就会逐步展开。明年的高考一项重要变化是本科不再有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之分。
&&&&目前,我省高考录取时本科批次分为4个批次。根据我省高考改革安排,自2017年起,夏季高考实施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和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春季高考实行按专业类别填报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为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是改革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只有上海市打算在今年高考时这么做,因此我省改革也属于比较超前的。合并批次首先淡化了现有高校批次的概念,就是不再人为地把高等学校分批分层,从某种程度上讲,让高校的地位得到尊重。合并批次后,所有本科高校处在同等的竞争位置,有利于促进高校进一步明确它的办学思想、准确定位,下大力气抓教育教学改革,抓教育质量提高。
&&&&本科批次合并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所高校录取的考生成绩出现了同质化、扁平化状态,合并批次之后,学生同质化程度会减轻或者是降低。现在家长判断一所高中学校一项重要指标是一本录取率,学校之后的攀比也都靠这个指标,合并批次后,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还要做大量的调研和论证,现在有几个方案,但是还要基于对有关数据的测算,尤其是今年高考完之后对有关数据的测算。
少数民族加分取消
&&&&根据新高考方案,我省将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5项加分项目,即“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上项目之外的加分项目全部取消。
&&&&从明年开始,根据国家规定精神进一步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项目。
高职单考单招
&&&&我省将建立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制度。自2017年秋季入学新生开始,报名参加高职(高专)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普通高中学生,应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按照有利于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明确测试内容,科学设计测试标准和测试方式。2016年9月前出台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试指导意见。
&&&&省教育厅厅长左敏表示,建立普通高中职业适应性测试制度的目的:一是适应人才多样化发展的要求,针对普通高中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而采取的综合评价招生的一项创新举措;二是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倾向,满足发展需要;三是可以更好地为高职(高专)院校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依据。
―&―&2&0&2&0年&―&―
明年高一新生只统考三门
&&&&新高考将在2020年正式实施,这意味着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首批参考者。他们的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高校招生对等级考试科目组合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积极创造条件,将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纳入等级考试科目。
&&&&左敏解释说,在“3+3”高考模式下,学业水平考试显得特别重要,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全面提高综合素养,避免严重偏科现象。其次,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扬长避短,自主选择。三是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
&&&&建立和强化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也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新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自2020年起,我省启用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高校根据招生专业(类),对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的组合方式提出要求,同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相关要求和使用办法实施前,须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第一个依据是国家统一的招生考试项目,即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依据是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合格考,一个是等级考。合格考是所有的国家规定的高中课程都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等级考是现在除了语数外,主要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高校对等级考科目组合的要求,高校会对各专业指定科目要求,因此在这个政策引导下,将来学业水平考试中,选考的考生这一科目需要学必修+选修,未选考的考生则只需要学必修就可以了。
&&&&“一参考”是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成果,这将会作为未来高考招生的重要参考。
&&&&自2017年秋季高中阶段入学新生开始,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是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填志愿采用“专业(类)+学校”
&&&&自2020年起,我省高考招生将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探索实行考生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增加高校与考生之间双向选择机会。
&&&&长期以来,全国高校招生录取时都实行“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以我省现行的录取模式为例,在本科一批第一次填志愿时每个考生可以填报6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里再选择6个专业志愿,如果全部填满的话,每个考生志愿卡上有6个高校志愿和36个专业志愿。高校录取时,按照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先选择相应批次的高校投档,再依据专业计划缺额情况调剂录取,使得一些所谓的名牌高校的弱势专业也能招到好学生,学生专业选择权很难保证。
&&&&改革后,实行“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这也就意味着每个考生可以填报几个专业,每个专业后边对应着不同的高校或者相同的高校,这样增加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先选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选择高校。
春季高考分值将调整
&&&&自2020年起,完善春季高考“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考试满分32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技能”考试满分430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一体化设计专业知识考试和技能测试,技能测试可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需要采取笔试或实际操作测试的方式。完善专业技能考试组织办法,逐步实行由行业&(专业)指导委员会或学校(专业)联盟组织、招生考试机构监督的考试形式。
本版撰稿&记者&臧旭平
-----------------------------------------------------------------------
我要报料 (有奖报料:50――5000元)
网络报料台 随时随地 极速报料
电话报料: 邮箱报料:
手机报订阅:移动手机发送字母KTQDP到10086 每月3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