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身心理有问题的人能够当李雪心理学家家或哲学家吗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一个本身心理有问题的人能够当心理学家或哲学家吗?是不是有疯掉的哲学家啊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不能.虽然我不是哲学家,但是如果本身有缺陷,在以后的路中会掉下自己的沟子里的.众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并不是因为被叫疯子《尼采》他就确实是疯子了,他有自己的体系,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世的坦然,但是哪并不是心理问题,哪是自己思想的一个世界,有个故事,你应该看过,我记不大清了.一个人说我要飞起来,全镇的人都笑他是傻子,到最后他坚持了,他飞起来了,全镇的人便都钦佩他,让自己的小孩都学他.但是也可以.心是可以被改变的,会累的,你为什么而必须要当心理医生呢,为了这个理由,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给自己治疗,当医生的也说我学医是为了以后救自己,救人先救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好多心理学家都要去看心理医生,重要的是专业知识强,能客观看待就好了
心理学家大多数心理都有点问题。。。
哲学家多数是偏执狂。心理医生的心理……
哲学家也可以有心理问题,比如尼采就被大家称为疯子
呵现在这个年代做个心理学家应该很有前途吧
答案:能够!{哪个人心理没问题?}通俗解释:一,心理有问题,只是个人排他性和社会的大多数的控制欲发散的看法.你不理解,不能认为他心理有问题,二,心理有问题的人,分为可以解决问题和不可以解决问题的.可以解决一般数题的,就可以做心理医生,但不是心理学家.不可以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就成了心理医生救治的对象.三,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心理问题,主要不是你所想像的范围....
有,有些比较固执的,对某些他认为正确的观点很偏执,所以会有点疯
有,受过伤的人才知道伤的痛。
心理学和哲学是两个概念,心理学最后还是要归纳到生理上的病理方面。哲学就是一种纯粹的思想,它的一部分是逻辑学,现在大学哲学系都会考逻辑,就是避免走火入魔,使思想飞到太空脱离正常的社会体系~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会对精神领域进行探索,往往起源于对痛苦的体验,但是没有正确的,或者中坚的思想作为标准的话,这种探索是往往是没有结果,最后只会变成狭隘的自怜自艾。...
疯癫哲学家,才厉害
其实哲学家都是疯子,只有疯子才能想清楚那一些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东西。
能,一定能
首先你要定义什么样的心理是有问题的心理,这本身就带有成见,你怎么知道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心理有问题而你的没有呢。
成不了自己都认为自己心里有问题的人怎么能成为哲学家
会成为黑暗心理学家黑暗哲学家
应该可以,职业没有界限么!而且,有句话说的好,只有犯罪者才能理解犯罪者的想法,同理,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心理学家才能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有共鸣才有解决方式~像那些犯罪心理研究专家,如果他们不考虑罪犯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怎么能够模拟,再说一个正常的善良的正直的人,怎么能奢望他能判断犯罪者的思考行为???...
扫描下载二维码心理学究竟在做什么?带你重新认识心理学 - 心理圈
心理学究竟在做什么?带你重新认识心理学
发表于 13:12 1111次阅读
& &&从心开始导读:“你学心理学的,是不是会知道我在想什么啊?”我想每个学心理学的朋友都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当时大概都有点尴尬。那心理学究竟是在做什么呢?让这篇文章带我们分析分析。
& &&不论中西方,科学都是由哲学脱胎而来,心理学也不例外。当一个人对全世界的奥秘有了好奇心,Ta就有了做哲学家的潜质,当一个人对人类内心的奥秘有了好奇心,Ta就有了做心理学家的潜质。不管是哪个时代,也不管是什么职业,哪个阶层,人们都会对人类内心的奥秘感到好奇,其中以哲学家、思想家、医学家、宗教领袖等好奇心旺盛的人为典型,他们对人类内心活动的规律深深好奇,因此会做一些观察,也得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 &&好比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意思是“当人的内心败坏到一定程度就再也没法改变”,这就是一种对“人类内心活动的可变性”的看法;《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就是对“人类内心活动和躯体健康关系”的看法;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没错就是那个数学家)他认为灵魂分三个部分:理性、智慧和情欲,理性和智慧在脑,情绪在心脏,动物只有智慧和情绪,这是对“人类内心活动的功能分布”的看法;佛教提出“轮回转世”,这是对“人类内心活动是否会随着肉体的活动而消亡”的看法。
& &&但是,如果所有的观察家都是凭一己的观察而拍脑袋得出结论,那我们永远不会得到最客观的知识,也因此无法了解人类内心的真相。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明明白白的、看得见的、可推敲的、经得起检验的、能推而广之的心理学,而不是凭借个人臆想得来的、只适用于观察者这一个人或者他身边一小撮人的心理学,这才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自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使用更科学的方法,来寻找心理学的真相。
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动机何在?
&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人的内心活动呢?问这个问题之前,不如先问人们为什么希望了解科学。
& &&我们学习科学,是为了了解世界万物的规律,从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好。
& &&那些先贤们之所以要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是为了了解人类内心活动的规律,从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自己过得更好。
& &&所以心理学的出现一开始就是“动机不纯”的。我们之所以想要了解,是因为我们想要控制。学科学是为了控制大自然,而学心理学,是为了控制自己,控制别人。
& &&所以,心理学和科学一样,都是双刃剑,心存善念,造福人类,一念之差,万劫不复。
& &&但不论是科学还是心理学,现阶段破坏性都没有人们想象的可怕。说好的2012世界末日已经过去了,咱们也还活得好好的,心理学目前的力量其实还远不及科学,因为心理学的研究有四阶段,前三个阶段是描述、解释、预测,做到了前三个,最后才能做到控制,而全世界人口这么多,流动性这么大,文化这么多元,语言又不通,方法论也没完善,要想做到全面描述都很困难,更别提最难的控制了。要想研究人,研究所有人,研究全人类,谈何容易。
&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问一个学心理学的同学“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永远问不出答案的缘故——你的提问是在“预测”这个阶段,你是要Ta根据你的外表、说话的声音、体味和表情来“预测”你的想法,这属于第三阶段的内容。而我们的科学心理学,由于暂时还未解决个体差异的问题,无法对全人类作出统一的描述,所以还没有完全进入第二阶段“解释”的层面,你的提问,对整个心理学界来说都已经超纲了。
& &&叹,如你所见,科学心理学的现状,就是这么无力。
& &&你也许会举出反例说,你看《Lie&to&me》里面不是有微表情嘛?这不作数?读心术又是怎么回事?星座呢?催眠呢?
& &&作为心理系学生,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
一、对于微表情:
& &&1.&首先,电视剧中的研究群体主要是西方人,西方人表情夸张,而东方人善于克制情绪,从小被教育遇事要不动声色,你能捕捉到“微表情”的机会也许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在心理学中叫文化差异。
& &&2.&其次,微表情只能代表情绪,却不能代表想法。一个男人在摸鼻子的时候不一定是说谎,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紧张,而这其他的原因,也许是你未曾了解的。这叫情境差异。
& &&3.&最后,微表情最短只持续0.04秒,相当于40毫秒,而实验表明,人类视觉从看到表情到做出反应,最短也需要150毫秒,是40毫秒的3倍还多。(注:反应时是指一个个体从接受感官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早在19世纪唐德斯就已经做过。)
& &&也就是说,只要对方的微表情消失得够快,比你的反应速度还快,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它就消失了,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连有没有看到都不敢确定,又怎么可以用自己不确定的东西来预测对方的想法呢?
& &&因此,即使微表情的确有可信度,可行性也是无法保证的。
二、对于读心术和星座:
& &&1.&读心术的常用手段是通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但穿着打扮可以换,言行举止可以伪装,而个性特征却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要用一个变化莫测的东西,预测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其准确性有多少,不得而知。更何况,这些外在的东西有时是受文化风俗影响的,但我们也知道每个民族里面,也有各式各样的人。
& &&2.&读心术就是那个宣称“知道你在想什么”的人,星座也常常宣称“知道什么时间段出生的人是什么性格”,但从现有的科学上讲,直接读取别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想知道的话,只能根据常理去推测,那么假如你的常理和Ta的常理有出入,那就没法推测了,所以不论是算命的还是星座,都不会把话说死,都说得很含糊,只求一个大致上的符合,再要细致地分析下去,对与不对都只能碰运气了。从神秘学上讲,或许读心术可能实现,但,这已经脱离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是心灵学。
三、对于催眠:
& &&荧屏上的催眠是有夸大成分的,节目甚至为了效果,会实现挑选参与者。事实上,并不是催眠师想催谁就能把谁催倒,催倒一个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①&被催眠者信任催眠师
& &&每个人的潜意识有一个坚守不移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人。实际上,即便在催眠状态中,人的潜意识也会象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保护自己。催眠能够与潜意识更好地沟通,但不能驱使一个人做他的潜意识不认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担心会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
②&这个人本身催眠感受性高
& &&文献表明,有很大一部分人完全无法被催眠,一部分是因为器质性原因,另一部分是因为催眠感受性弱。催眠感受性是指受试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在一般人口中,大约有25%的人,具有较高的催眠感受性,换言之,仅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较深地催眠,而真正能催眠进入深层恍惚意识状态者,在一般人口中,只有10%。所以,即使被催眠,也基本不必担心自己会失控。
& &&最后多说一句,即便不是属于隐私,但作为催眠师来说,也应该对于催眠过程中的情况为受术者保密,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道德,业内有长期严格的考核,假如职业道德有问题,是绝对没有机会上岗的。
& &辟谣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心理学现在根本不是万能的,大家不要迷信心理学。
&那么,现在并非万能的心理学,做了些什么?
&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从1879年到2014年,这135年的时间里,心理学家使用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来探索人类内心的运作方式:
一、描述性研究:
& &&1.&档案研究:如使用人口普查文件等已存档的数据来分析。档案研究的例子好比通过数据来观察近年来的离婚率的变动趋势。
(局限性:这种方式虽然便宜,也有普适性,但多数情况下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数据)
& &&2.&自然观察:观察者对人们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然后忠实地记录下观察的结果。好比说达尔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写出了《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用观察的方法长期系统地获取婴儿发展的实证资料,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婴儿打开了一扇窗口。
(局限性:期间保证不让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在被观察,否则被研究的对象可能会表现地不自然;另外,由于无法对情境做任何改变和控制,所以观察者不能预计想要看到的行为什么时候会出现)
& &&3.&调查研究:当想要研究一个群体的某些特点时,从这个群体中抽取足够数量的样本来,让他们回答一系列关于他们思想、行为、态度的问题。这个方法也被许多电视台和网媒采用,用来调查相关人群,只不过心理学研究中的调查研究多半会问更多的问题,用纸质问卷或网络问卷把结果记录下来,而且每个人问的基本是同样的问题。
(局限性:如果所抽取的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所要研究的整体,那么这个调查结果的意义就不大了;另外参与调查的人员可能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无法在调查问卷中给出真实的结果)
& &&4.&个案研究:对于典型的个人或者小群体进行非常深入透彻的考察。这种研究方法尤其适合小众群体,好比研究同性恋人群,由于群体人数本身就很少,做大范围研究不太现实,群体内成员的同质性也较高,所以个案研究就比较适合。
(局限性:如果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是非常独特的,那么结果的推广性可能就会受到限制。)(但是不能推广的经验在小范围内也许仍有大用处:以往有心理学家通过个案研究方法发展出了不少新理论,并应用到了心理障碍的治疗中,成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疗法。)
& &&5.&相关研究:当想要研究两件事之间的关系时,好比学习心理学中研究学习时间的长短会不会和考试得分的高低有关,就会找来足够多的人(通常≥30),然后调查他们学习时间的长短和考分的高度,然后使用统计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判断相关的程度,根据相关系数的正负来判断两件事是“A升B也升,A降B也降”的关系,还是“A升B降,A降B升”的关系。举个例子,好比说心理学家研究夫妻关系满意度和夫妻每天相处时间长短的关系,就可以用相关研究的方式。
(局限性:当两件事存在高度相关时,我们尽管希望是其中一个导致了另一个的发生,但是事实上并不一定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好比说春天来了和树开花了只是相关关系,因为在花棚里只要达到了温度,不是春天也一样开花,所以只能说春天和开花是相关关系,而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是一样的。)
二、实验性研究:
& &&实验性研究是在可控的情境下精心操纵和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观察这种改变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影响表现在实验参与者的外在行为上),以此来考察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实验法对于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心理学家做实验时,和其他学科一样,都会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接受某种特殊的处理(可能是研究者说了和控制组不一样的话、给他们看了和控制组不一样的东西),控制组则不接受处理,或者接受另一种处理。保证两组人的区别只是被施加的实验刺激不同,尽力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然后假如出现了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结果有显著差异,那就认为是实验中施加的某种特殊的处理导致了两组人行为上的不同。
& &&举个例子:好比一名医学家发明了一种治疗感冒的新药。为了检验药效,她找来20个感冒患者,让他们每天吃一次这种要,10天之后,他们都痊愈了。假如就此说是感冒药的功劳,你会质疑说这20个人不吃药也可能在10天后好转,所以,研究者才需要一个控制组。这个控制组里的人也感冒了,但不给他们吃药。十天之后,对两组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如果此时实验组明显好于控制组,才能说明新药确实有效。
& &&在心理学实验中也是一样,只有当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结果不一样,才能说是研究者的实验控制导致了两组的结果不同。
(局限性:无关变量的控制只能尽力而为,有时意想不到的无关变量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改变;心理学家必须保证实验过程和结果都是可重复的,这才能证明结果的可信度;即使在实验室环境下可重复,但在生活环境下,无关变量干扰多,是否依旧能重复,是另一码事;另外,实施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较长,即使花费了很多时间来计划,也不一定能得出有用的结果,因此效率很低)
& &&为什么心理学家们135年的努力仍旧没有改变全世界?因为每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所以得出任何一个可靠可信的结论都相当不易。所以心理学目前在以蜗牛一般的速度火速发展着。
& &&目前来说,心理学家们使用者以上提到的方法研究着以下这些内容:
□&我们熟知的:
& &&1.&临床心理学:围绕各种心理疾病展开研究、诊断和治疗。临床心理学家可以为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提供帮助,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危机(如关系破裂后的不快),大到一些相对极端的状况(如长期严重的抑郁)。
& &&咨询心理学也属于临床心理学家的范围,咨询心理学家也处理人们的心理问题,但是他们处理的问题更加具体。咨询心理学的主要关注点落在教育、社会和职场适应这类问题上,帮助来访者做职业规划、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应对人际关系问题和考试焦虑等等。
& &&我们所熟知的催眠、意象对话等等技术都是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围。
& &&2.&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动是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好比从众心理、如何说服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 &&3.&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人格特质,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 &&4.&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从受精卵开始直至死亡的心理发展历程。孩子在每个年纪都有什么心理特点,这个话题每个做家长的都很关心。每个个体也应该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关爱自己,也设身处地地关爱他人。
□&我们较为陌生的:这些也是心理学~
& &&1.&基础心理学:研究人类的一些很基本的心理功能,好比感觉(视听味嗅触等)、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学习和思维过程。目前这个分支的一些独立的子方向也成为了独立的分支。比如认知心理学,它聚焦于探索更高水平的心理过程,包括思维、记忆、推理、问题解决、判断、决策和语言等。同样是研究经历地震的人群,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关心的是如何帮他们摆脱痛苦,而一个认知心理学家更感兴趣的是幸存者对灾难的记忆。
& &&2.&行为神经科学:人本质上是生物有机体。行为神经科学主要想了解的是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生物过程是如何决定我们的行为的。换句话说,行为神经学家一直在思考身体怎样影响行为。例如,当海啸席卷着巨大的生命威胁而来的时候,行为神经科学家最想知道的是此时此刻人体内会发生怎样的生理变化。
& &&3.&临床神经心理学:临床+神经心理学,顾名思义,是要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运用于临床。临床神经心理学将神经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相结合,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于大脑结构和化学过程的理解。目前该领域已经研发出了一些心理障碍的新疗法,但同时也引发了是否应该使用药物来控制行为的争议。(比如化学阉割控制性成瘾)
& &&4.&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关注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的基因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进化心理学认为我们细胞中的化学编码信息不仅决定像头发颜色和种族这类特质,还是引发我们各种行为的关键。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无论我们的行为是什么,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 &&5.&行为遗传学:行为遗传学试图理解我们是怎样继承特定行为特质的,以及在环境的影响下我们是否会真正表现出这些特质。
& &&这些分支之所以让我们有点陌生,是因为它们在分析心理学问题时,多少都带有一点生物学的视角,所以有时候会被误以为是生物学或者医学。实际上,严格来说,这些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和生物学跨界的产物。
(本文转自心灵咖啡网。部分资料来源:妙趣横生的心理学,重要观点来源:美格劳-希尔编写组)
从心开始心理咨询
我们放弃的不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放弃的是我们自己。坚持我们的梦想,选择了梦想,便风雨兼程。
微信 cxksxlzx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金中环大厦11楼B1126室
TA的手机网站
扫描二维码,查看ta的手机网站
& &All Rights Reserved.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转载]心理学家遇到哲学家
&(前言:这篇对话,无论对于理解布贝尔,还是罗杰斯,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另外,对于研究什么是“通心”?什么是“共情”?二者有什么区别?——这样一些问题,也很有意义。我把自己的看法,以点评的形式放在文中。关于这个对话的全文的中译,在李绍崑主编,史可鉴翻译的《卡尔
罗杰斯:对话录》中可以看到。高一虹的编译略去了不少内容。全文太长,来不及录入,先看看这个版本吧。——许金声)
& ——布贝尔与罗杰斯的对话
& & 高一虹编译
&&布贝尔(Mareion&Buber,亦有译布伯)和罗杰斯(Carl&Rogers)是本世纪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罗杰斯是我们熟知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家,以“患者中心疗法”著名布贝尔是德国犹太教哲学家,曾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民族和解不懈奋斗,主张建立人际之间真诚的“我——你关系”(I_You&relationship)。1965年他去世时,竟有阿拉伯学生联盟的代表团参加他的葬礼,向这位犹太思想家增献花圈。布贝尔和罗杰斯分别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并做过深刻论述。1957年布贝尔访美期间,这两位著名人物进行了一次公开对话。当时布贝尔79岁,因《我与你》等著作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罗杰斯55岁,在美国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已相当知名,但在其他领域尚未获得很大名望。这次对话由布贝尔思想的研究者35岁的弗莱德曼(Maurice&Friedman)主持,在场的还有密执安大学的400名师生。
许金声点评:&布贝尔(Mareion&Buber)是世界上顶尖级的哲学家。罗杰斯(Carl&Rogers)是顶尖级的心理学家。他们沟通起来,会是怎么样呢?光是这两人来对话,就是引人入胜的了。我所感兴趣的角度则是,他们能够通心到什么程度?各自的通心力如何?您会从什么角度感兴趣呢?
&&&&在公开对话之前,布贝尔与罗杰斯交谈了大约一小时,此间布贝尔对罗杰斯讲,赞助人告诫他“不要同罗杰斯讨论心理治疗问题”,而罗杰斯认为,除此之外,很难找到有意义的讨论话题。公开对话开始时,主持人首先明确了双方的角色:罗杰斯问,布贝尔答。于是罗杰斯幽默的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一直很想知道,你既然没有做过心理治疗家。怎么可能对人和人际关系有如此深的理解?”布贝尔笑了,然后很严肃的讲了一段他甚至不忍用笔提及的往事:一位革命者朋友的被害,以及此时对他产生的影响。布贝尔认真地接受了罗杰斯提出的敞开自我的要求,他的描述很长、很细致。罗杰斯听得也非常认真,即使在布贝尔句中停顿长达57秒的情况下,也没有插言打断对方。这一对话开头使双方建立了一种和谐、随便、自然认真严肃的关系。接着,两人就几个问题交换了看法,下面是对话的梗概:
&许金声点评:那位告诫布贝尔“不要同罗杰斯讨论心理治疗问题”的赞助人的想法莫名其妙,幸好罗杰斯定住了,布贝尔也很随和,对于一位哲学家,如果连这点开放性都没有,还能够思考什么高深问题呢?
&&&罗杰斯:我一直很想搞清楚,你关于“我与你关系”的概念和经验与我所说的治疗关系中的“有效时刻”是否相似。我感觉,一个进入咨询的人是主体的人、完整的人、透明的人、接受的人。他愿意对方成为对方自己,愿意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对方的经验,并且能够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的这一态度。这样做的结果,是一种真正的、体验中的人的相会(meeting),在这一相会中,双方都会发生变化。我觉得这好像与你所说的“我——你关系”有相似之处,不过也可能有所不同?
&&&布贝尔:心理治疗中双方的关系,是对话式存在的一种典型形式。不过治疗者可以从双方的角度来感觉和体验问题,而来访者却不能。你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平等的。
罗杰斯:我好像不太能接受你说的这些。我想我们两人都同意,如果来访者不仅能够体验自己所表达的东西,而且能够体验我的理解和反应,那么治疗就达到了目的。
布贝尔:这正是我的意思。
罗杰斯: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不过当对方表达和体验自己时,我并不是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感觉自己与他不同。我感觉此时此刻他对自己经验的看法,无论如何扭曲,都与我自己对生活和经验的看法有着同样的价值和权威性。我还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帮助的基础。
布贝尔:对。
罗杰斯:我的确感觉我们之间有一种真正的平等。
布贝尔:毫无疑问。不过我谈的不是你的感觉,而是真实情景。你的体验对你来说有价值,但你无法改变客观现实。
许金声:两个人关于“平等”的含义就不一样。
罗杰斯:也就是说,到底谁是马丁▪布贝尔,是你,还是我——由于我的感觉?(布贝尔笑,听众笑)
▪布贝尔”,一个发表过某种言论的被引用的人。
罗杰斯:我承认你所说的,客观上的确存在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的不平等,但这与作为治疗基础的那种人际关系无关。我所说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够立刻感觉到的、平等的、两个人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相会,尽管在“我——它”(布贝尔之概念)的世界中,这种关系可能被看成是很不平等的。
布贝尔:这样说来,罗杰斯博士,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之间第一个分歧点。
罗杰斯:好吧。(听众笑)
布贝尔:我想知道,你是不是治疗过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妄想症病人?
罗杰斯:接触过一些。
布贝尔:你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吗?你与妄想症病人的相会是否同你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相会一样?
罗杰斯: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可能还不很成熟,可能会引起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反对,我感觉,与正常人交流、与精神分裂症病人交流、与妄想症病人交流,这之间没有任何不同。
布贝尔:这里有明显的差别,天堂地狱之别。被帮助者是身陷地狱的人,他们是不能思想,不可能帮助他人的。他怎么可能呢?
罗杰斯:在最真实的治疗时刻,我也没有帮助对方的愿望。作为一个治疗者,我最根本的动机并不是“我要帮助他人”,而是,“我要与他人相会”,达到心灵的沟通。当我们真正相会了,帮助就会作为副产品出现。
弗莱德曼:那么这个过程是否完全对等(reciprocal)?你的来访者并没有要理解你的愿望。
许金声点评:主持人弗莱德曼也忍不住质疑罗杰斯了。reciprocal一词,还具有“互惠”等意思。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不仅咨询师要理解当事人,当事人也要理解咨询师。不仅咨询师需要对当事人有积极的行动,有好处,有帮助等等,当事人对咨询师也要如此这般。也许,引入“通心”的概念更能够说明他们的关系。从“通心者”与“被通心者”的划分来看,咨询师是“通心者”,当事人是“被通心者”。也就是说,咨询师要做到成功,必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通心的黄金三要件:1、清晰自己;2、换位体验;3、有效影响。罗杰斯下面所说的“对方也真实的感受到我对他的理解和接受”,仅仅是理解而已,还不是全人心理学意义上的通心。
罗杰斯:你说得不错,不过在真正的机会到来的时刻,我能感受到此时此刻本来面目的对方,对方也真实的感受到我对他的理解和接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交流并非不对等。而且,正是这种对等创造了变化。
布贝尔:我同意你关于自己经验的描述。不过如果我们着眼于整个情境,也就是你们双方的经验,那么就会看到,是你给予了他某种东西以使他与你平等,而且这种平等转瞬即逝。平等不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而是存在于某些特定时刻;平等的创造者是你,不是他。
罗杰斯:我同意你说的最后一点,但我感觉我们的观点的确有所不同。我所给予来访者的,是成为他自己的权利(Permission&to&be)。这与赐予他某种现成的东西有区别。
布贝尔:我想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不可能比这一点更多:使对方有可能过自己的生活,即使是短暂的一刻。权利的给予。
罗杰斯:一不留神,我们好像意见一致了。(众笑)
许金声点评:在这里,布贝尔的看法是占上风了。布贝尔说:“是你给予了他某种东西以使他与你平等”,这话无可辩驳。但罗杰斯非常巧妙地接了一句:“一不留神,我们好像意见一致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整个对话过程中,罗杰斯的观点是有变化的。实际的情况应该是:他们讲出了一个一致的看法。
评论:我们应区分“彼此性”和“平等性”——没有任何关系是绝对平等的。在任何时刻,交际中都会有一方比另一方有更多的知识或力量。卡普兰(Kaplan,A)在阐释布贝尔与罗杰斯的对话时,还区分了“对等性”和“彼此性”。“对等性”是指甲为乙方做了某事,作为回报,乙方有权利和义务为甲方做事。“彼此性”是指双方共同来做单独一方无法做到的事。彼此性可以使人成为更完全意义上的人。
罗杰斯并没有说治疗双方的关系是“绝对”、“完全”彼此性的,他一再谈到的是治疗过程中某些短暂的“时刻”。他承认治疗关系有结构上的局限,彻底的“彼此性”不易建立。同时,他强调治疗关系不完全是单方面的,强调“彼此性时刻”的存在。
在整个一小时的对话中,关于彼此性的讨论占了将近一半时间。布贝尔与罗杰斯之间的差异也许更多地是他们对话的方式方面。罗杰斯的角度是他做心理治疗工作的主观经验,他用现象学的方式与对方交流。布贝尔接受罗杰斯对主观经验的描述,但他更多地将心理治疗当做“客观情境”进行讨论。罗杰斯的角度是“主位”的、内部的,布贝尔的角度是“客位的”、外部的。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布贝尔用了37个“不能”(cannot)其中25个出现在关于彼此性的讨论中(弗莱德曼用了1次,罗杰斯0次)。这似乎表现出更多的权威口气。
罗杰斯:有一种对我的工作来讲十分重要的人之相会,好像你未曾谈到过。我认为人类最重要的相会或关系就是一个人与他自己的关系。在心理治疗中有一些非常生动的时刻,来访者接触到自身的某个方面,感觉到他从未意识到的东西,发现他从未发现的意义。
布贝尔:这里有一个术语问题。你认为是“对话”的东西,我以为并不能算作“对话”。像真正的对话,其中必有惊奇(surprise)的时刻。
罗杰斯:你是说“惊奇”?
布贝尔:对。虽然一个人也能使自己吃惊,但这与一个人使另一个人感到惊奇很不一样。在真正的相会或对话中,最受珍视的是对方身上与自己不同的方面,是“他者性”(otherness)。
罗杰斯:有机会的话,我可以放一些治疗录音带给你听。在治疗过程中完全可能出现一个人使自己吃惊的情况。不过我同意你的观点,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珍视“他者性”
评论:布贝尔明确反对将自我交流算在“对话”范围之内。罗杰斯也同意这样扩大“对话”的意义不妥,不过他认为“惊奇”的成分存在与自我交流之中。从这段对话中,我们无法了解布贝尔对自我交流的理解和概括。
关于人的本性
罗杰斯: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我体会到,人的本性是可信赖的。我的印象中你的著作里也有类似的观点,但我没有把握自己的印象是否正确?
布贝尔: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与恶两极的现实(polar&reality)。人既是可信赖的,又是最不可信赖的,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在帮助他人时,我们可以强化,可以帮助他强化积极的那一极,甚至可以强化他自身的方向性(force&of&direction),因为人往往是没有方向的。
罗杰斯:你的最后一点是说,我们可以帮助一个人强化“是”的倾向(the&yes),也就是肯定生活而不是拒绝生活,对吗?
布贝尔:基本上是这样,不过我不想用“生活”这个词,不想把问题物质化。我想就用“yes”比较好。
评论:这似乎是罗杰斯与布贝尔最尖锐的观点差异。罗杰斯不断强调,人有向积极方向实现自我的倾向。布贝尔认为人有两极性。对这两个极端,他主要不是用善与恶,而是用接受与拒绝、方向性与混乱来概括。罗杰斯的谈话突出地反应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乐观主义特征;布贝尔的谈话则表现出犹太教神学理论和存在主义哲学的特点。
关于接受(acceptance)与确认(confirmation)
弗莱德曼:“接受”是罗杰斯先生常用的一个概念,布贝尔先生则经常谈到“确认”。布贝尔先生的“确认”是否与罗杰斯先生的“接受”相当?或者“确认”包括了这样一种情况:为了以后确认对方,暂时不接受他的情感?
布贝尔:两个人之间人格真正存在的关系都从接受开始。接受就是能够告诉对方,或者用语言之外的其他方法使对方感觉到,我接受你,接受此时此刻本来面目的你。然后确认意味着接受全部潜在的对方,包括他的过去和他想达到的将来。这是不是你所说的“接受”?
罗杰斯:是的。我想这与我所说的接受的经验很相像。我们接受一个人,也就包括接受他的全部潜在。这一点正是心理治疗能在人身上引起变化的关键。
评论:仅仅从此次对话中,还不足以看出两个人关于接受与确认的差异到底是概念还是措辞方面的。在后来的著述中,罗杰斯和布贝尔都多次将“接受”和“确认”作为同义词使用。不过,两个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布贝尔强调在确认的过程中与对方一起经历“斗争”(struggle)以寻找方向:罗杰斯则强调要“无条件地”(unconditionally)接受对方。
关于价值所在
弗莱德曼:我是否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价值所在?罗杰斯先生好像认为价值存在于个人内部,而布贝尔先生则倾向于价值存在于人际之间。这是否是你们的不同之处?
罗杰斯: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他自己,在理解和接受的环境中成为他自己。
布贝尔:你谈到“人”(person)。“人”与“个人”(individual)这两个概念看似相近,但我以为应该对它们加以区别。我提倡“人”,&反对“个人”。
罗杰斯:正确。
评论:布贝尔提出问题的条件是用“个人”取代了罗杰斯所说的“人”。实际上,布贝尔与罗杰斯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成为一个人意味着对经验更加开放,更有效地与世界交流,用布贝尔本人的话来说,“在真正的接触之中,世界与人全方位地相互开放。”
布贝尔与罗杰斯的对话有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对话是每个参与者都发生了变化。布贝尔改变了原来的观点:“公开对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对话”,开始相信公开对话的可能。罗杰斯在后来的著述中不断引用布贝尔的哲学概念,特别是“确认”和“关系的中心性”。第二,这次对话使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两位伟人的精神生活,并看到他们如何共同创造思想。其历史意义在于,它将布贝尔和罗杰斯的思想放入心理治疗经验和哲学概念的框架中去思考。第三,这是一次对话的有益实践。它内容是对话,形式也是对话,其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两个人的对话和修辞风格都很值得研究。当然,这次对话并非所有方面都符合理想的对话特征(例如有听众在场,对话角色也是事先规定好的),但布贝尔和罗杰斯克服了可能的局限,他们用自己真实的“人”,而并非媒介给予的形象与对方交流,从而共同创造了一次新鲜深刻的对话。两个人都感到自己得到确认,而对话这一概念本身也得到了确认。
(点评尚待补充)
(该文编译自Kenneth&Cissna&Anderson,The&1957&Martin&Buber-Carl&Rogers-Diaogue,as&Diaogue.In””Journal&of&Humanistic&Psychology”,Vol.34(1)Winter,1994.)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家李雪个人经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