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有那些专业

当前位置: &
山东政法学院2017专业介绍
文章《山东政法学院2017专业介绍》由作者投稿、栏目编辑于 16:54:29收集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错误请及时反馈。
山东政法学院专业目录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法学监狱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日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山东政法学院专业介绍 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领域内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掌握信息技术和信息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监测和安全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业务素养,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具有扎实的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3、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面;4、掌握信息的获娶传递及处理方面的知识,具有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解决信息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5、熟悉一门外语,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6、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内外有关信息管理、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7、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8、掌握文献索引、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课程:电子电路基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程序设计、法律基矗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六年。学位:工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81学分。其中必修课123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35学分,专业必修课88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独立实践环节24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123学分,包括基本素质课35学分,专业知识课88学分。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分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学生必须修完34(12+22)学分以上方能毕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活动,共计24学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及中国外贸的政策法规,具备从事国际经贸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法律特长,可在政府部门、外经贸企事业单位及驻外商务机构等领域,从事国际经贸管理、国际经贸业务运作及国际经贸调研、宣传、策划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3、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及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中国经济政策和法规,熟悉国际惯例,了解和熟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5、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商务工具从事涉外经济工作。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外贸保险、外贸函电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经济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75学分。其中:必修课104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22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大模块,其中公共必修课50学分,专业必修课54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社科类和人文素质类5大模块,限选22学分以上。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选修课包括四个模块,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8学分以上(专业限选课16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及社会调查、市场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21学分。 经济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教学和科研单位、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教学研究、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7、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经济法、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国经济学说史、外国经济学说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经济学学士毕业要求: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以为各级国家公权机关和公共部门培养公务员和为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行政管理人员为目标。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助教6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任课教师的7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0%。本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每个学生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实施模块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此培养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掌握系统的行政管理与法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管理、策划、调研、沟通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出口:学生毕业以后除了可以直接参加公务员、选调生招考外,适合到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从事行政管理、市政管理、人事管理、社会工作、政策研究、外事交流、宣传策划、办公室管理、秘书等工作。培养要求:1、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基本政策和法规。注意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专业思想。2、系统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掌握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3、具备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力,包括: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分析解决实际政策问题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从事专业的阅读、笔译、听、说能力等。4、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进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主要课程:行政管理学、管理学、行政组织学、政治学、行政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电子政务、领导科学、市政学、公共政策、公共关系学、中西方政治体制比较、中国政治制度史、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法案例研究、知识产权法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统计,等等。特色课程:公务员考试的理论与技术、国家公务员职业能力测试、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与决策、公共关系学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学位:管理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65学分。其中:必修课100学分;公共选修课18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独立实践教学环节27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5学分,专业必修课55学分。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公共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内容,限选18学分以上。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选修课主要分为四大模块,主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0学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市场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27学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3、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5、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6、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达到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坚持锻炼身体,不断增强体质,成为具有健康体魄的合格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运筹学、数字电路、人工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电工学与电路基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IS分析与设计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管理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76学分。其中:必修课123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专业限选课12学分,专业任选课10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15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大模块,其中公共必修课43学分,专业必修课79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社科类和人文素质类四大模块,限选16学分以上。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2学分以上(专业限选课10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15学分。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管理学、理财学、经济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财务、会计技能,能够胜任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财务、会计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掌握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熟悉国家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3、掌握管理学、金融、财政税收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4、掌握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运作和资金分配等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和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5、具备运用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处理财务实务和会计实务的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基储中级财务管理、统计学、财政学、税收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案例、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管理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67学分。其中:必修课110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大模块,其中公共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62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社科类、人文素质类和自然科学类等课程,限选16学分以上。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方向选修课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0学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及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21学分。 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比较全面、系统、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格心理素质和崇高的法治精神,适合从事各种法律事务及其他相关职业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崇高的法治精神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修养。2、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法学的学科前沿状况和发展趋势。3、接受法学思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各类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5、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健康体魄。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法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79学分。其中:必修课109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27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大模块,其中公共必修课48学分,专业必修课53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社科类和人文素质类5大模块,限选27学分以上。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包括六个模块,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2学分以上(专业限选课10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模拟法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21学分。 监狱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比较全面、系统、扎实的监狱管理和法学理论功底,具有现代监狱管理理念,具有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执行刑罚、管理教育改造罪犯和研究罪犯心理的业务能力,适合监狱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确保生源质量,满足监狱单位对基层警力的人才培养需求,该专业列入普通本科提前批招生,考生须通过政治审查、面试、体能测试,且女生比例不超过5%。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崇高的法治精神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修养,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掌握监狱管理专业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学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的主要法律、法规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刑事政策等相关知识,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3、具有预防和打击刑事犯罪、执行刑罚、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业务能力、管理与组织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研究罪犯心理问题的能力、监所应用文书写作能力等。4、熟悉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5、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适合从事狱政工作。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刑罚学、监狱学基础理论、狱政管理学、狱内侦查学、犯罪学、罪犯矫正心理学、罪犯教育学、监狱经济管理、警察管理学、劳动教养学、中国监狱史、外国监狱制度、监所法律文书写作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法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63学分。其中必修课106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独立实践教学环节23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8学分,专业必修课6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外语、体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素养、管理学和自然科学等内容,限选12学分以上。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2学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监所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23学分。 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我国政府体制、机制及其政策法规,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以及公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政治学、行政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3、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素质与能力,掌握一定的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方法与技术,能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政治发展与行政改革实践中的具体问题。4、熟练掌握必备的外语、公文写作、电子信息处理等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国际政治思维意识和法律意识。5、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社会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公共政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学、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政治哲学、国际政治学、公务员制度概论、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学制:基本学制4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法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 147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公共必修课36学分,专业必修课61学分,实践必修课11学分),选修课32学分(专业选修课14学分,公共选修课 10学分,实践实训选修课8学分),素质拓展3学分,毕业论文(设计)4学分。 英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广泛的了解。3、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以及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5、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健康的体魄。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法、英美文学史、英美概况、英美文化、英语写作、英语视听、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口译、语言学导论、英语报刊、英语语言学、第二外语、莎士比亚选读、英美影视、英美新闻媒体、英语讲演技巧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位:文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87学分。其中:必修课119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24学分;专业选修课23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含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大模块,其中公共必修课44学分,专业必修课74学分。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社科类和人文素质类五大模块,限选24学分以上。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3学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 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21学分。 日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金融、日资企业、文化、教育、科研、港务、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专门人才。掌握日语专业所具备的口、笔译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所学日语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涉外交际协调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坚实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了解日本的社会和文化;掌握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及相关的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日本语能力试验&1级考试或全国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第二外语英语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掌握日语专业所具备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所学日语知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涉外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3、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较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了解日本的社会和文化;掌握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及相关的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日本语能力试验&1级考试或全国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第二外语英语达到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主要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语法、日本概况、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口译、日语影视、日语概论、日本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化概论、经贸日语、日本经济概论、日语商务文书、二外英语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六年。学位:文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66.5学分。其中:必修课113学分;公共选修课18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13.5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通识教育公选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 新闻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扎实的新闻采编技能,熟悉我国新闻传播的法规政策,能在新闻媒体、出版宣传、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新闻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热爱新闻事业,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等知识和能力;了解中国和外国新闻工作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3、具备基础的法学知识,了解世界和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关注当前法律热点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具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4、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报纸编辑学、新闻摄影、网络传播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传播法、新闻伦理学、法制新闻学、新闻侵权研究、法理学、宪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六年。学位:文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76学分,其中必修课105学分,公共选修课18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31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8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社科类、人文素质类和自然科学类等六大内容,限选18学分以上。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选修课程包括语言文学类、新闻类和法律类等内容,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2学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课程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31学分。 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编辑出版与宣传方面政策法规,能在书刊出版、电子出版、新闻宣传、图书外贸、音像公司和文化教育等部门及相关行业从事编辑、出版、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热爱编辑出版专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熟悉国内外编辑出版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发行营销等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业务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内外新闻出版和传媒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系统掌握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编辑出版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熟悉音像制作、电子出版等现代传媒手段。4、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素养,具有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文字表达、写作和编辑能力。5、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课程:编辑出版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经营管理、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学、图书出版美学、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书业法律基储现代出版技术导论、版权与图书外贸等。学制:基本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六年。学位:文学学士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最低学分185学分,其中必修课114学分,公共选修课18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31学分。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8学分,专业必修课7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社科类、人文素质类和自然科学类等六大内容,限选18学分以上。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表(略):专业选修课程包括语言文学类、编辑出版类和法律法规类等内容,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限选22学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略):学习期间,学生需参加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课程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共计31学分。
>>>欢迎浏览"山东政法学院2017专业介绍",更多信息请查看栏目【】或大学生校内网首页(),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政法学院警官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