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6.37,白细胞9.83正常吗

概述/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占血液白细胞总数的60-70%,是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产生速率高,每分钟约为1×107&个,但存活期短,约为2-3&天。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含有初级和次级两种颗粒,初级颗粒较大,即溶酶体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次级(特殊)颗粒较小,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防御素和杀菌渗透增强蛋白等。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当病原体在局部引发感染时,它们可迅速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对侵入的病原体发挥吞噬杀伤和清除作用。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也可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和增强其吞噬杀菌作用。
简介/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它们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
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
结构特点/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为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占50-70%,细胞直径10-12um。核呈深染的弯曲杆状(马蹄铁形)或分叶状,分叶核一般为2~5叶,叶间有纤细的缩窄部相连,正常人以2~3叶者居多。核的叶数与细胞在血流中停留的时间成正变。当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大量新生细胞从骨髓进人血液,杆状核与2叶核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若4~5叶枝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表明骨髓的造血功能发生障碍。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呈浅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颗粒,其中浅紫色的为嗜天青颗粒(azurophilic granule),浅红色的为特殊颗粒(specific granule)。嗜天青颗粒约占颗粒总数的 20%,电镜下颗粒较大,直径 0.6~0.7um,呈圆形或椭圆形,电子密度较高。它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和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等,能消化吞噬的细菌和异物。特殊颗粒约占颗粒总数的 80%,电镜下颗粒较小,直径 0.3~0.4um,呈哑铃形或椭圆形[图片04:中性粒细胞的超微结构]。特殊颗粒是一种分泌颗粒,内含溶菌酶、吞噬素(Phagocytin)等,吞噬素也称防御素(defensin),具有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其吞噬对象以细菌为主,也吞噬异物。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处理了大量细菌后,自身也死亡,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约停留6~8小时,然后离开,在结缔组织中存活2~3天。
作用/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跑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粗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
来源/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生理学变异/中性粒细胞
1.升高 约升高220%(皮质激素、肾上腺治疗),用力、艰苦的锻炼约升高40%,妇女妊娠约升高23%,吸烟约升高18%,昼夜委律晚上约升高14%,黄体期约升高9%。 2.降低 4-14岁儿童约降低11%,月经期约降低15%,绝经约降低18%,黑色人种约低40%。
药物影响/中性粒细胞
1.增加 考的松和氢化考的松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中性粒细胞增加。烟酸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加。烟酰胺用药2g,4小时后中性粒细胞可增加40%,长期使用锂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加,停药后即恢复。 2.减少 苯妥英钠、三甲双酮、、、扑热息痛、消炎痛、羟保泰松、安替比林、双氢氯噻嗪(一时性)、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一时性严重减少)、氯噻嗪、速尿、利尿酸、氯噻酮、华法令、甲亢平、甲碘丁脲(一时性)、维生素A、氨苄青霉素、二甲氧苯青霉素钠、青霉素、羟苄青霉素(一时性)、先锋霉素щ、先锋霉素I(N减少、少见总数减少)、、四环素(一时性)、氯霉素(毒性作用或至再障),灰黄霉素(可减少到20%伴总数降低)、利福平、异烟肼、氨基水杨酸、乙醇、瘤可宁(严重减少N)、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硫秋水仙碱(N减少,淋巴细胞增加)。
病理学变异/中性粒细胞
1.增加 见于骨髓增殖综合征、感染、某些病、组织局部缺血或坏死、癌和何杰金氏病、急性出血和急性溶血之后、代谢性疾病(危象、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炎症综合性、变态反应和各种中毒。 2.减少 骨髓不全、骨髓入侵(成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造白细胞组织增生、部分成髓细胞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作寒、某些寄生虫病(疟疾、黑热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脾功能亢进、瓦尔登斯特伦病、多发性骨髓瘤、费尔提综合征、贫血(缺铁、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放射线(如:定位治疗)、粒细胞缺乏症(中毒:匹拉咪痛、吩噻嗪、、抗甲状腺药等;免疫-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全身性)。
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2.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构成“人体天网”/中性粒细胞
什么是人体天网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黏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黏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什么是物质编织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DNA竟然会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织“网”杀敌——这可是长久以来有关DNA的从未有过的重大发现。用“天网”破解谜案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谜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不孕症问题就是一例。有些夫妇婚后多年不能生育,根本原因是什么?长久以来,医学界一直是说法众多,莫衷一是。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不孕症竟然与“天网”有神秘联系。研究人员在对母马进行人工授精的过程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母马体内遇到的公马的精子时,也会抛出“天网”,将精子捕获。中性粒细胞为什么要阻挡精子呢?原来有的精子本身携带有细菌,
这使得中性粒细胞误以为它们都是细菌,所以只好六亲不认,统统将其拿下。但精子也有自己的逃生绝活儿,它们本身携带有一种能够将“天网”网丝熔化开的特殊
物质,因此,那些健康的精子只消在“天网”上停留片刻,就会胜利了。如果“天网”过密、过多,精子还能摆脱束缚去与卵子汇合孕育下一代吗?研究人员
推断,这种精子被束缚在“天网”上的情况肯定会存在。由此,他们推测,人的不孕症问题很可能是由女性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还有一种很难找到症结的疾病,今天看来,也和人体“”有关。这种病叫作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所导致的。
干扰素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体内特殊的白细胞,它是机体抵御感染入侵因子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入侵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当体内白细胞数量或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某一水平时(小于1500/mm’或750/mm3)就是所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效干扰素比每周三次的更容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虽然出现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不常见,采取手段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在出现后想办法逆转它还是很重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非洲裔美国人比白人常见。
目标是不影响干扰素治疗的前提下预防或扭转中性粒细胞减少。一种逆转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方法是干扰素减量,但是这样的话使用亚治疗剂量干扰索会影响病毒率。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名惠尔血(5lpastim)&(重组人体白细胞生成素)——安进公司制造,能增加和中性粒细胞数。重组人体白细胞生成素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和骨痛。目前正在进行重组人体白细胞生成素治疗干扰索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进一步研究。培非格司亭(Pedllgmstim)(neMlasM)是聚乙二醇化的长效重组人体白细胞生成素,不需要频繁给药。现在还没有发表的关于培非格司亭(neulas阳)用于干扰索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肝炎患者的研究,但每两周只需要注射一次还是一个受欢迎的优点。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0次
参与编辑人数:1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07:50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入职查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49.9,其他指标都正常,这个对入职有影响吗?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发现 就没几个人是所有指标都符合后面的参考标准 但是都算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白细胞总数达到(4.0~10.0)×10^9/L 最低值4。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9%(分叶核),仅与正常最低值相差0。1个百分点,可视为基本正常。不会影响体检的合格标准。
血自细胞总数正常值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中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关于成人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值如下:   细胞类别  法定比例 百分率
杆状核 0.01~0.05
分叶核 0.50~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 0~1
淋巴细胞 0.20~0.40 20~40%
单核细胞 0.03~0.08
其他 0.01~0.02 1~3%
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⑴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⑶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⑷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⑸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减少无意义。
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由于这些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小时,它们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来。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2.5×10(12)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编辑本段致病原理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一70%。中性粒细胞属多形核白细胞的一种,由于其数量在粒细胞中最多,因此有人将多形核白细胞指中性粒细胞。该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粒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9——微低,正常值50.0-70.0
淋巴细胞百分比40.7——微高,正常值20.0-40.0
这种轻微的差异,多无病理意义,不...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应该要视具体偏差多少的
指导意见:
这个如果只是略的偏差的话,这个是不必要过于担心啦,这个对于身体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请放心吧
生活护理:
病情分析:
您好,从你的血常规的结果来看,如果白细胞总数是正常的,只是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相对淋巴细胞比率上升,这个应提示你近期有感染了病毒性的疾病如病毒性的感...
血白细胞数量偏低是抵抗力差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也没什么加强营养,多锻炼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个,平均值...
答: 体虚,手脚冰凉吃天丞堂阿胶大枣冲调粉能调节吗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体检中白细胞11.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3
体检中白细胞11.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3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体检中白细胞11.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3;中性粒细胞计数8.06;大血小板比率45.8这几项偏高,其余都正常,请问是什么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擅长老年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癫痫,帕金森病,儿科黄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310次
&&&&&&病情分析:&&&&&&您好,中性粒细胞以及比例升高,多是由于体内存在感染造成的,您是否有发热不适的症状,当炎症感染控制后,就会恢复正常。&&&&&&指导意见:&&&&&&如果您有感染炎症,多数感染控制后会恢复,如果没有症状和不适,可以再复查个血常规看看。
擅长: 妇科肿瘤的治疗,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等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763次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主要考虑感染的可能&&&&&&指导意见:&&&&&&建议你及时去医院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1周后复查血常规检查
擅长: 肾脏内科疾病,肾炎、肾衰、尿路感染。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247次
&&&&&&病情分析:&&&&&&患者体检时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较正常值偏高,考虑可能存在感染。&&&&&&指导意见:&&&&&&详阅您的情况,一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提示存在感染,一般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慢性咽炎、感冒等都会引起相对增高。最近要注意多检测体温,看是否有发热现象。大血小板比率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一般是提示不成熟的血小板,如果您没有什么不适,这个问题不大的,可以定期复查一下。&&&&&&医生询问:&&&&&&请问最近有没有咽喉不适,扁桃体红肿的一些不适症状。 &&&&&&以上是对“体检中白细胞11.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3”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13.3
参考价格:12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
参考价格:¥15
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
参考价格:¥1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血常规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偏高_昨天去医院检查被要求做了_宝宝树
1共2页 直接到页
血常规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偏高
昨天去医院检查被要求做了血常规和肝功能,下午的报告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偏高,不晓得怎么回事,自己百度了一下,说是可能有炎症,我好像没有哪里不舒服,只是感觉好像要感冒了,喉咙有点疼,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有没有亲有这样的状况? 我还没问过医生,准备明天早上去问问。
那可能就是喉咙或者呼吸道感染了.
多喝水,小心别感冒了,发烧就麻烦.
应该是这个问题
我3号才去检查,好想快点到啊,好久没验血没做B超了,都不知道正不正常,
我前两天去检查也发现白细胞偏高,医生给我开了点消炎药。 应该是有炎症吧。
我白细胞一直都偏高,医生说正常的。怀孕时候影响白带什么的。
恩,偶也觉得是呼吸道感染,赶紧多喝点白开水,吃清淡点
亲,我每次产检化验白细胞都偏高,都快16了,你多少啊,医生说我高的太离谱了,不过没给我解决办法,晕
那估计是因为白带的问题,乱多的。
我的血常两规是& 红细胞压积超过了参考范围。 医生说,怀孕后 血容量之类的会变化,是正常的。只要和正常值相差的不太远就可以。多喝水,不憋尿。 所以,亲也放心吧。
我每次检查也是白细胞偏高,估计是分泌物引起的。
我也是,医生说正常的,孕妇都会偏高的
我今天也做了血常规,除了这两项偏高, 还有其它的,偏高偏低的都有,给医生看结果, 她也没说什么,估计没什么大问题吧,
没事就好,我还没去问医生呢,周六去他们休息了。
哈哈,我也是苏州的,也是32周5天,好巧啊,我也偏高,医生说没事,正常
呵,同一天生呢。 你在哪个医院?
引用&&佼佼love99回复道: 哈哈,我也是苏州的,也是32周5天,好巧啊,我也偏高,医生说没事,正常
引用&&lili635回复道:
呵,同一天生呢。 你在哪个医院?
亲,我是昆山的
刚怀孕的时候什么都查过了,到晚期还要重新查这些的吗?
恩,32周的时候要复查的哇
宝妈,白细胞高有问题嘛?我也是
回复 &丸子哦&
10:46:30发表的
亲,我每次产检化验白细胞都偏高,都快16了,你多少啊,医生说我高的太离谱了,不过没给我解决办法,晕
我今天发烧检查是15,医生说太高,给我开的头孢
回复 &丸子哦&
10:46:30发表的
亲,我每次产检化验白细胞都偏高,都快16了,你多少啊,医生说我高的太离谱了,不过没给我解决办法,晕
血常规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偏高相关的更多内容: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宝宝树孕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