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研究的方法过程中,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应该是何种关系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_参考网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
郭建明【摘要】国家自主性理论是西方国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经历了译介引入、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并行、综合研究三个阶段,呈现出马克思主义谱系、韦伯谱系和当代中国国家自主性研究三个主要领域。本文在综述各个阶段和领域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国家自主性理论和当代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提供一个参照系。【关键词】国家自主性;译介引入;规范研究;经验研究;综合研究【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68—04国家自主性理论是西方国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这一研究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侧重于对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译介和引入;第二个阶段侧重于马克思主义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规范研究,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经验研究;第三个阶段呈现出韦伯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译介引入、规范研究和结合中国现实的经验研究并行的综合研究趋势。一、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译介引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公开出版了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译著,这些著作中明确论及了国家自主性问题,如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在第四章中从结构主义的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统一和相对自主性问题”[1]284-361;密里本德的《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在第四章中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专门论述了国家自主性问题,不仅涉及资本主义国家,还扩大到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2]71-126这些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起构成了国内学者研究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学术来源。二、国家自主性的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并行阶段()在前一阶段译介引入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展了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一条路径是沿着马克思主义谱系展开的规范研究,另一条路径是把国家自主性理论从西方语境中移植出来,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进行的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谱系内的规范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独立性理论。如陈炳辉于1994年在《理论学习月刊》第3、4期上发表《试析“国家的相对自主性”》一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认为的“国家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并非是阶级统治的简单工具,而是具有相对的自主性”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二是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如郁建兴、周澍于2002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第2期上发表《密里本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批评与重建》一文,专门论证了国家的相对自主性问题,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独立性理论。三是分析了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如郁建兴、周俊于2002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上发表《马克思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及其当代发展》一文,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研究,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国家与统治阶级以及官僚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了国家的自主性以及这种自主性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限度。[3]时和兴在《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学派、回归国家学派的国家自主性理论,分析了国家权力的自主性及其相对意义,探讨了国家权力的增长与其自主性的变化,阐明了国家权力无限增长的后果与自主性的限度。[4]110-146杨雪冬于1996年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上发表《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一文,对组织现实主义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初步探讨了韦伯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问题。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结合中国现实的经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如朱陆民于2003年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上发表《国际相互依存中的国家自主性及其限度》一文,指出“国际相互依存侵蚀着国家自主性,同时相互依存关系又要求国家自主性保持一定的限度。”[5]另一方面是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如孙立平于1996年在《战略与管理》第4期上发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一文,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指出“国家自主性是对社会的超越,国家一旦形成,一届政府一旦上台,就会拥有它的自主性。”[6]任勇于2004年在《重庆社会科学》第3、4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一文,界定了国家自主性的内涵,区分了其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三、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综合研究阶段(2005年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这一阶段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呈现出综合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多篇关于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综述,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如张勇、杨光斌于2010年在《教学与研究》第5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一文,对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刘剑于2010年在《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上发表《国外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一文,对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及其内部争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江红义于2011年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一文,对国内外国家自主性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曹胜于2012年在《浙江社会科学》第8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一文,系统分析了国家回归学派的国家自主性理论,认为其内部各派理论在国家与社会相互分殊意义上具有知识逻辑的一致性,其内部各派对社会政治结构和公共政策实现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具体实现方式的探讨构建了其基本的研究领域。李志永于2012年在《社会科学》第10期上发表《内外联动时代的国家自主性战略——基于“STIM”模式的透视》一文,分析了国家自主性概念和主权概念的区别,借鉴国家主义视角和“双层博弈”模型构建了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双向互动模式(State-centered Two-way Interaction Model,即“STIM”模式),以此分析内外联动时代的国家自主性在国内、国际和跨国力量多重挤压下的存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国家自主性的五种基本战略。
二是新近出版的多部教材著作中也以专门章节论述了国家自主性问题。如孙关宏等主编的《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在第三章“国家”第三节“国家与社会”中以“国家——社会关系与国家自主性”为题简要论述了国家自主性问题。陈尧著的《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在第三章“新权威主义政权的兴起”中专门论述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朱天飚著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在第三编“范式”第五章“国家主义”中,指出了国家主义的问题,即“国家主义者强调国家在国际、国内层面交汇处的特殊位置,但并没有进一步在个体层面(政治家、官僚层面)揭示安全逻辑影响国家意愿和凝聚力的因果机制”。[7]103三是马克思主义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理论出现了进行系统研究的博士论文。一篇是人民大学张勇博士的毕业论文《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日),在回顾国家简史的前提下,分别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密里本德、普朗查斯和奥菲的国家自主性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解国家自主性的综合性框架,并分析了国家自主性与善治之间的关系。另一篇是武汉大学江红义博士的毕业论文《国家自主性的逻辑——关于马克思、波朗查斯与密里本德的比较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对马克思恩格斯、波朗查斯、密里本德的国家自主性理论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者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它们的产生原因与理论贡献。四是译介了多部韦伯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的著作。如《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找回国家》(埃文斯、鲁施迈耶、斯考切波编著;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约斯、霍布森著,黄兆辉、廖志强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米格代尔著,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民主国家的自主性》(诺德林格著,孙荣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社会中的国家》一书也被列入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日程,而遗憾的是埃文斯的《嵌入式自主性:国家与工业转型》至今尚未被翻译。这些著作既有国家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代表作,也有“新国家主义”视角下的代表作,其中《找回国家》一书因明确提出国家自主性的概念而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五是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结合中国现实进行的经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在国家自主性研究文献中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主要有:和谐社会方面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如董业宏于2006年在《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上发表《和谐社会与重建国家自主性》一文,主张通过推进行政改革和培育公民社会致力于国家自主性的重建,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全球化与国际体系方面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如吉宓于2008年在《国际政治研究》第2期上发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寻求自主性的战略路径——以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为例》一文,指出国家有可能以经济全面市场化及开放化为路径,重建国家自主性,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田野于2008年在《国际观察》第2期上发表《国际制度与国家自主性——一项研究框架》一文,提出了国际制度增强国家自主性的三个命题,由此认为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可以利用国际制度来改善国家治理。比较政府方面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如张孝芳于2011年在《教学与研究》第8期上发表《比较政治学视野下的发展问题:经验困惑与理论解释》一文,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分析了非洲、拉美国家和东亚国家在国家干预市场的经济绩效差异上的国内政治根源,同时也指出了这一理论解释力上的不足。朱雄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与新加坡国家构建探析》一文,认为国家自主性理论重新审视国家的性质和职能,而国家构建理论重新重视国家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契合之处。文章运用这种契合之处,分析了新加坡的国家构建过程中,在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两个方面都呈现出国家自主性突出的特征。地方政府方面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如邵任薇于2011年在《浙江学刊》第2期上发表《镶嵌式自主:城中村改造中的地方政府》一文,认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引入镶嵌式自主性可以“解救”地方政府自主性危机。何显明于2007年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上发表《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一文,论证了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使地方政府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体系的引领者,也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体系的阻碍力量。国家政权建设方面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如陈毅于2009年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中发表了《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出路:从“文化国家”到“权利国家”》一文,认为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更应该寻找国家自主性和治理有效性的内在逻辑。曹海军于2010年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国家建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一文,认为“党领导下的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立基于党的建设、调适与转型”。[8]政治发展方面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如杨雪冬于2006年在《社会科学》第3期上发表《国家自主与中国发展道路》一文,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一个有效发挥国家自主性,协调和利用国家——社会关系、国家——政党关系、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国家——国际体系的过程。”[9]当代中国国家自主性的整体研究。如王星于2011年在《人文杂志》第2期上发表《1978年以来中国“国”与“民”关系之历史演进——立足于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思考》一文,文中借用国家自主性落实的三个层面——资本积累、国家机构的整体行为和政治文化,从产权、经济社会行为协调以及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的“国”与“民”的关系结构。李月军于2011年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5期上发表《试论当代中国国家的自主性》一文,归纳了“回归国家”学派的国家自主性理论,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分析了影响中国国家自主性的多方面因素。陈毅于2013年在《社会科学》第1期上发表《中国转型社会的国家治理有效性——基于国家自主性的视角》一文,厘清了社会转型危机、国家治理危机与国家自主性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客观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给国家治理带来的风险和困境,从“构建性自主”、“嵌入式自主”、“反思性自主”和“无为性自主”四个维度探讨了中国经由何种路径走出国家治理困境,达到有效社会治理。
四、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的简要评析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国内学者十多年来的努力,国家自主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关于国家自主性的内涵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三种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国家自主性只与统治阶级相关联,强调的是恩格斯所言的国家相对于统治阶级的“凌驾地位”,是指国家在特定的情况下,有可能摆脱统治阶级的控制,实现某种相对独立的目标,以陈炳辉、范春燕为代表。广义的理解强调的是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的超越,以林尚立、龙佳解、杨雪冬、孙立平、陈舟望、程竹汝为代表。综合性的理解是在广义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主权国家相对于其他主权国家的自主性和官僚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以朱陆民、杨雪冬为代表。[10]二是关于国家自主性的基本属性仍未取得一致共识。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国家自主性只是资本主义国家才具有的,并不是国家的固有属性,以杨雪冬、范春燕、董业宏为代表。另一种看法认为国家自主性是国家的固有属性,并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才具有,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具有这一属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以林尚立、孙立平、陈舟望、朱陆民为代表。三是马克思主义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研究侧重于规范性,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基本的分析框架,而韦伯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研究侧重于实证性,以政治制度为基本的分析框架,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没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规范性和实证性相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而影响了国家自主性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路径的分析力和解释力。四是国内学术界在把国家自主性理论从马克思主义谱系和韦伯谱系中移植出来,应用于中国现实的分析时,没有结合中国的具体语境对这一理论进行合理的修正,区分其适合之处和不适合之处,给人以用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剪裁”中国现实的感觉。五是对当代中国国家自主性的整体研究还比较稀缺。参考文献:[1]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叶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密里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M]黄子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郁建兴,周俊.马克思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及其当代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2(4)[4]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朱陆民.国际相互依存中的国家自主性及其限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6).[6]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7]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曹海军.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国家建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杨雪冬.国家自主与中国发展道路[J]社会科学,2006(3).[10]江红义.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责任编辑孙兵]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的其它文章从规范经验主义到制度主义_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的评论-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从规范经验主义到制度主义_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的评论
导读:内容提要综观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大体可归为三大类,即规范经,验式的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在综述大量有关产业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的特征,及其存,分析表明目前的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极端倾向:一种是经验式的规范研究;,本文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在方法上应当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历史的动态分析与比较静态,根据这
―――赵德余  顾海英
  内容提要 综观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大体可归为三大类,即规范经
验式的政策研究、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在综述大量有关产业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缺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表明目前的农业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极端倾向:一种是经验式的规范研究;另一种是先验的理论教条倾向。本文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在方法上应当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历史的动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以及新古典与新制度主义相结合。根据这三原则,文章试图提出一个新的理解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的经济学本质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经验性政策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 制度主义
研究方法作者赵德余,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顾海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业产业化及其组织问题的研究既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也同新古典
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新制度主义等经济理论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兴起分不开。改革开放20年既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多种农业产业组织不断兴起与创新的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学包括农业经济学研究从?44?
过去传统范式向现代经济科学逐步转变的过程。综观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大体可归为三大类:首先,大量的文章是传统的规范经验式的政策研究;其次,是一些学者开始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正式的定义和研究;最后一类是近年来出现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但是,总体的趋势特征是规范
经验性的研究正在向强烈的制度主义方法转
换①,即使是产业组织视角的文献也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产权/交易费用方法的制度主义色彩。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阶段,是否存在不同的类型以及不同的发展趋势,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政策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丁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④。丁力区别了两类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类型,并揭示了两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异同、产⑤。我国农业产业20世“农民的产业化”,部分介于“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某些混合体产业化也开始兴起。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中期,尤其是至1996年为止“政府的农业产业化”,在东南沿海地方取得了成功,既帮助农民迅速致富,同时又能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从而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广泛地开始凭借自己对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理解,运用行政力量“刮风”搞运动式大面积推广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和具体做法。由于当时全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态势是供小于求,所以,在“政府的农业产业化”发动之初,由于产品上了规模,进行了加工,不少地方的农业产业化产品开拓并占领了市场,取得了初步成功。从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业产业化进入第三阶段。由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社会需求下降,全国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市场反转,与此同时,我国农副产品传统的国际市场也
①本文所提的经验主义只是国内过去一直流行的建立在经
一、规范经验式的政策研究
这类研究也包括部分决策者、官员的文章。由于经验性的规范研究缺乏严格的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念的争辩,。国农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与作用等,以及还存在大量的农业产业化试验与调查报告等。尽管传统式的研究存在严重的缺陷,但也存在一些仍然包含某种有价值思想的文章。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发展模式。有关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有两个经验式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引用。一是牛若峰(1998)较早定义的一个农业产业化概念,他将农业产业化称之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即“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运转机制,各参与主体自愿
②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另一个定义是陈吉元(1996)给出的,他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农业”,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从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
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经营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或体系,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
化管理”。
从实践经验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其
验调查与主观推断基础上的研究方式,这里的经验主义不
能与经济学中的计量经验方法相混淆,后者是强调经济理论假说需要经过客观数据或事实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论主张。应当指出,我国传统的所谓经验研究虽然也许不乏思想光芒,但研究的程式却十分简单,缺乏科学范式的要件。所以,在本文标题以及下文的一些地方,我们在“经验”之前加上“规范”一词,给予限定,以示区别。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陈吉元《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看法》:《浙江学刊》,1996年第5期。
丁力《论两类农业产业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3期。
丁力从产业化的主体、市场问题、利益机制以及政府在产业中作用不同,将产业化分为“农民的产业化”与“政府的产业化”。其中“,农民的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户,而“政府的产业化”主体是政府或政府认定扶持的企业等组织。
随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而开始不景气,政府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由于政府认定扶持的所谓起“龙头”作用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因体制和机制不适应而陷入困境。而农民的产业化则由于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自己拼杀出来,体制和机制合理、灵活,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家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才能不断回避在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不懈地追求利益,使产业化经营组织在风浪中滚动发展,裕。丁力指出:运作中,在,看好。总之,丁力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我国产业化进程中市场诱导与政府主导的两种产业化组织在运行发展中的行为与绩效的差异。尽管,这种描述还只是一种经验和观察,缺乏内在的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但是,在目前普遍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研究的系统的统计资料,以及严格的调研材料的背景下,丁力凭借自己的丰富的考察调研经历和敏锐的观察力,提出了以上见解,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具有真知灼见的。
对于这种倾向的观点来说“农村经济产业化”,比“农业产业化”的提法更恰当①;也有从工业化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即“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业还不太像产业,要按产业来组织和发展农业”“农业产业化即,农业的工厂化生产”,,。还有的学者从,即农业,而且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和服务业,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样,农业产业化已不仅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协作和联合,而且它们是“质”的归一。
另一类则是从微观产业组织角度研究农业产业化问题②。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农业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内在地决定了微观农业产业化的性质、作用和类型。胡定寰认为,微观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龙头企业同时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阶段,或者是生产或流通阶段的经营活动③。这种经营活动可以被看作是合并或兼并活动。显然,这种经营活动是和社会分工相对立的。一件农产品的生产既可以由社会分工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微观农业产业化的方式去完成,在这两种可以替代的经营方式中进行选择的标准是交易费用的节约,即在企业内部计划生产、分配生产资料的费用同从市场上购买它们相比,哪一种更便宜。胡认为我国采用微观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原因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现阶段,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取得比采用其他的经营组织形式或其他的经营活动更大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利润。
①秦少伟《对:“农业产业化”提法的困惑》《经济体制改革》,
二、基于产业经济与现代产业
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和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一门经济科学。产业经济学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一般认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构成了产业经济学的主体。
从产业角度研究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文献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从宏观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政策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化。如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观察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农业仅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利用生物获得人类所需物品的生产部门,属于第一产业。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与其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产业的协作与联合,而不是“质”的归一。?46?
1997年第4期。
②事实上,产业组织理论已经充分吸收了交易费用与新制度
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这类文献也包括前文介绍的运
用经验式规范研究方法的牛若峰、丁力的文章。在此,我们将主要关注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几个代表性的文献。
③胡定寰《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中国农村观,
察》1997年第6期。
现阶段我国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由
于存在价格、品质和特性有关的信息获取问题、商品数量不确定性、技术开发困难以及欺骗性等问题,厂商为了节省获得生产资料的交易费用;或者自家生产资料;或者得用自家的产品作为投入要素,生产下一阶段产品;或者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契约的方式同其他厂商签订长期合同,定时定量地购买他们的产品或向他们供给自家的产品,制,这就是微观①。胡定寰博士的论文运用大量吸收交易费用与企业理论成果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讨论了微观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的内在动因,并对微观产业组织形式作了分类,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和理论价值②。
从微观产业组织的视角,实际上也可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如交易费用或企业理论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创新问题,这对于理解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本质及其创新机理,具有启发意义。依照农业企业对市场的替代程度,我国农业产业组织演进中资源配置的组织创新分为三大类:纯粹的市场、农业中介组织(准企业或准市场)和农业企业。张天琦、魏建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这三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组织创新的主要问题之后,张等指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主要形式应该是“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农协等+农户”的准市场、准企业形式,同时强调市场最终选择的组织形式才是最优的,政府的作用空间是为市场选择、调整组织形式创造外部条件③。
除了上述从宏观产业结构和微观产业组织两个角度对农业产业化进行研究之外,还有少数文章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所谓“中观”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组织创新问题,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是靳相木的《试论农业产业组织创
④新》。该文认为,农业产业化兴起与发展的实质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产业组织发生的深刻变革。靳文剖析了我国农业产
业组织创新的原因在于目前农业产业组织存在的不适应性,即农户超小经营规模与农业现代化对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的特定要求不适应,农业生产同其产前、产后部门机械分离,农业再生产诸环节的内在联系被人为截断,致使我国;农产品市、过,述种种不适应性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所谓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指为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而进一步整合农村市场取向改革业已形成的农业产业内市场关系的过程。显然,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属于制度变迁的范畴。靳认为,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微观基础领域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那么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则是中观领域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整合,这种产业内部关系的整合虽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也决不再是经济活动当事人在逐利动机驱使下的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变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主导型制度变迁。在此基础之上,靳还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目标、路径及其政策建议。
①微观农业产业化理论对其分类的依据是人事、物资、财务
和信息等四个方面,即研究在农业产业化内部,龙头企业
的人事支配力量、生产控制力量、奖金份额信息掌握量和技术指导力量。根据上述的四个方面,胡博士把微观农业产业化分为“内部组织的农业产业化”、“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化”和“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化”三种类型,并结合经济模型讨论了微观农业产业化的局限性。
②该文存在以下缺陷,认为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只有
同市场结构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有效的经济绩效,即内部组织的农业适合于高度发展的市场,中间组织的农业产业化适合于中等程度发展的市场,内部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不同的产业组织形式除了与市场结构相关之外,还取决于产品与行业的特性、技术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③张天琦、魏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市场、准企业(准市场)
和企业”的比较研究―――从农业产业组织演进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④靳相木《试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农业技术经济》,1998
以上研究文献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尤其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运用,大大地深化了人们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并且明显地提高了有关农业产业化研究的理论水平。通过以上代表性文献的简单列举与回顾,我们得出以下认识:首先,从产业角度来理解,农业产业化既可能是宏观层次的伴随农业产业结构的变迁进程中农业及相关联产业的协作与联合,也可能是微观层次的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合的理解。,化,。如侧重宏观层次考察农业产业化,政府主导地位就得到强调,而市场里的农户与企业行为及其契约关系的选择可能被忽视;如侧重于微观层次考察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及其企业、农户的自由契约形成的各种组织形式将受到重视,但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角色与作用要受到严格限制;如果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考虑,政府与市场都将十分重要,同时进入分析的视野。
最后,从产业角度理解农业产业化,以上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缺陷:
(1)首先,对政府分析不够深入。尽管从产业角度能够揭示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但是,政府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参与了农业产业化,并且政府的参与是如何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及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等,对这一类实证性问题的分析还远远不够。
(2)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研究存在片面性。上述文献回顾表明目前有关农业产业组织及制度创新的研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市场诱致型,即“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演进中组织创新的主要形式是“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农协等+农户”的准市场、准企业形式,同时强调市场最终选择的组织形式是最优的,政府的作用空间是为市场选择、调整组织形式创造外部条件。另一种倾向认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虽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也决?48?
不再是经济活动当事人在逐利动机驱使下的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变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我们认为上述两种倾向性观点都存在缺陷。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既存在市场诱致型,也同时存在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这一点。农业经济,又相区别,农业题,以至于仅仅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内将难以完整、深入、有效地分析这一问题。
(3)缺乏对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组织的治理结构、效率特征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如何理解不同形式的农业产业组织存在的效率差异?影响农业产业组织的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上述文献中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三、基于新制度主义方法的研究
1.产业化组织的制度性质
根据交易费用经济学,农业产业化经营被认为是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是一个典型的纵向一体化的过程,其生成和存在的根本动因就在于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张,借助于组织对市场的替代,变市场交易为组织内的交易,节约交易费用。钱忠好运用了交易费用理论研究和解剖了江苏如意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典型案例,如意集团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也从实证上支持了科斯的企业理论①。高燕、杨名远则从农业家庭经营的交易特性着手分析农户家庭经营的交易费用构成及制约因素②。高杨详细地讨论了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高昂的信息成本、交易合约签订费用、
①钱忠好《节约交易费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关键―――
对江苏如意集团的个案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
8期。②高燕、杨名远《农业家庭经营的交易特性:、交易费用与农
业产业化》《新疆农垦经济》,1998年第3期。
包含总结汇报、计划方案、经管营销、表格模板、教学研究、高中教育、农林牧渔以及从规范经验主义到制度主义_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的评论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