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精子中病毒的遗传物质质不是体细胞的一半

> 问题详情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且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且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可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完成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下图所示细胞正在进行[&&&&]A.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C.受精作用D.细胞分化2人体的异常卵子可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受精卵,如下图所示(注:在此只显示性染色体)。XO型的受精卵可能发育成一个个体,但YO型的受精卵却不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染色体携带的基因不同B.XO型个体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45条染色体C.Y染色体缺少影响受精卵的生存及随后发育的重要基因D.图中异常卵子的形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的结果3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B.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G时期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2个受精卵4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RNA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生物复习题目遗传的细胞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提升;1.动物精子形成发生在精巢(低等动物如昆虫等)或;2.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分裂;3.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4.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定律的细胞学基础;5.不要混淆“联会”、“形成四分体”的先与后,联;1n;6.杂合子连续自交,纯合子比例逐代增加,若用n代;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
生物复习题目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
1.动物精子形成发生在精巢(低等动物如昆虫等)或睾丸(高等动物),卵细胞形成发生在卵巢;植物花粉形成于花药 ,卵细胞产生于胚珠。
2.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分裂。
3.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不发生基因重组。
4.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离定律的基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伴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5.不要混淆“联会”、“形成四分体”的先与后,联会在前,减Ⅰ前期,染色质状态下同源染色体就两两配对,造成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细丝状)间交叉缠绕(为交叉互换提供可能性),之后才是“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形成四分体。
6.杂合子连续自交,纯合子比例逐代增加,若用n代表自交次数,则自交n代后,纯合子的比例为1-;?2?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最终接近于1,且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
1 患甲病的概率 m,则非甲病概率为1-m
2 患乙病的概率 n,则非乙病概率为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m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n-2mn或m(1-n)+n(1-m)
7 患病概率 m+n-mn或1-不患病概率
8 不患病概率 (1-m)(1-n)
8. 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有些基因也存在于原核生物的拟核、质粒、病毒的核酸、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内的DNA上;一个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
9.【特别提醒】
1.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
(2)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3)性别决定后,受环境(如激素等)的影响性别会发生改变,称作性逆转。发生性逆转的生物只是表现型改变,基因型并不变,如雌性非芦花鸡在特定环境中可逆转为雄性。
2.伴性遗传的方式及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由隐性基因决定。
特点: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即“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④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全都正常。⑤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由显性基因决定。
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④女性正常,
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3)伴Y染色体遗传。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特点:①男性全患病,女性全正常。②遗传规律为父传子,子传孙。
例1 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C.图Ⅲ中的a、b、c、d 4个细胞不可能有三个极体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②过程出现异常
[解析] 图果蝇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该果蝇为雄性个体,不可能产生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了同一极。
【答案】 c
例2 [2012?揭阳模拟] (双选)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解析] A项中,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项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体细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C项中,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要变形外还有细胞质的分裂分配情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等。D项中,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产生100个卵细胞需100个卵原细胞。 【答案】 A D
例3 (2013?广东模拟)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
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B.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解析 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作为等位基因应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
例4 一个基因型为AaX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Y,Y
B.X,aY,Y
C.AX,aY,Y
bbbbbD.AAaX,Y,Y b
解析 由于产生的这个精子中只有X,没有Y,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发生了分离;由于产生的这个精子中有A和a,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没有分离而进入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AAaaXX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个A基因移向同一极形成了基因型分别是AAaX和aX的精子;含YY的次级精母细胞,则形成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
例5 (2012?大连期末)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①精原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解析 男性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女性正常体细胞(含卵原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含1条X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条X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2条X染色体,也可能不含;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2条或1条X染色体。
例6 (2013?广州二测)如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
B.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C.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b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D.该细胞一旦分裂结束即能参与受精过程 解析 若①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为b,则b既可能来自基因突变,也可能来自交叉互换;由该细胞含Y染色体可推知,该细胞分裂结束只能形成精细胞,须经变形形成精子后,方可具备受精能力。 答案 AB
例7 图A、B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
(1)A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5)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
【解析】 A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f~g阶段;形成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和DNA的比例是1∶2,当没有姐妹染
1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和DNA的比例是1,所以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1;画图时2
需注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
1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例8 [2012?佛山月测]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解析] 此题注意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因雌雄不同花,系自交)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系杂交),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F1既有显性也有隐性。【答案】B
例9 [2011?深圳模拟] 图14-5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解析] 由图示父母正常,生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由
a基因控制,由题意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苯丙酮尿症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p基因控制,则3号与正常男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Pp和AaPp,二者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2×3/4×1/2=3/16,故选B。
例10 [2011?重庆模拟]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和非等位基因均表现自由组合、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数目均减半都明显说明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a杂合体(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说明染色体缺失后
导致了A基因的缺失,也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答案】 A
例11 [2012?云浮模拟] (双选)如图16-2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
Ⅱ7的基因型为DDXeY或者DdXeY
C.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Ⅰ2和Ⅰ3
D.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
[解析] 通过5、6号生出来10号甲病女患者判断出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乙病就是色盲症,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6号不患病,而她的父亲患色盲,所以6号为XEXe,生出10号患甲病,所以为Dd,结合起来基因型为DdXEXe,7号为色盲患者,所以是XeY,其不患甲病生出来13号患甲病,所以是Dd,结合起来就是DdXeY;13号是女性色盲患者所以基因型为XeXe,一条X染色体来自7号一条来自8号,8号的父亲正常,所以只能来自母亲3号,7号的父亲虽然患病,但是7号是男性,只能从1号获得Y染色体,所以色盲基因只能来自2号;通过13号判断7号基因型为DdXeY,8号为DdXEXe,用分支法Dd与Dd 生出来dd患病的几率是1/4,XeY和XEXe,生出来患病男孩的几率也是1/4,因此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就是1/16。
【答案】 AC
例12 (2013?广东佛山二模)燕麦颖色的遗传受两对基因(Aa,Bb)的控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基因型为Aabb的黄颖植株,在花粉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通常可能是________。用此植株快速培育出纯合黄颖植株,最佳方法是________育种法。
(2)为研究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取纯合黑颖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与白颖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如果观察到F2中黑、黄、白三种不同颖色品种的比例是________,则表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下图表示燕麦颖色遗传的生化机理。酶x、y是基因A(a)或B(b)表达的产物,可推断酶x是由基因________控制合成的。 (4)植株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不能产生相应的酶。如果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翻译至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
答案 (1)AAbb或(和)aabb 单倍体(答“花药离体培养”不可)
(2)AABB 12∶3∶1 (基因的)自由组合
(4)氨基酸(种类)不同(或答“翻译出不同的氨基酸”、“氨基酸种类发生变化”) (蛋白质或酶)合成终止(或答“翻译终止”、“翻译停止”,)
解析 (1)基因型为Aabb的黄颖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也彼此分离,即A与a、b与b分离。但分离的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故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通常可能是AAbb和aabb,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此植株快速培育出纯合黄颖植株,最佳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法。(2)F2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生物复习题目+遗传的细胞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81等内容。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遗传的... 276页 2下载券 第5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 148页 2下载券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11页 免费 生物复习题目+遗传的细胞.....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5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细胞学基础_...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 F2 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 1∶2∶1 解析:本题考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细胞学基础解析_...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 F2 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 1∶2∶1 解析:本题考查...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7 遗传的细胞基础 Word版含答案_...本题综合考查减数分裂过程、遗传的基本规律与生物变异知识。 (1)减数第一次...  【原创】2015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 遗传的基本规律...细胞学基础 遗传实质 联系 分离定律 一对 一对等位...[知识总结] 读懂题干信息,识记基因组合定律的典型...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五_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_新人教版_理化生_高中...数目的变化规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图像的识别,多以非选择题 的形式考...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伴性遗传 要求 ⅡⅡⅡ 遗传的基本规律 【...色体上的同一位置上,并且具 有一定的独立性 细胞学基础 实质 减Ⅰ后期同源染...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5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细胞学基础 隐藏&& 精品系列资料 400...? 北京市丰台区期末)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 题(...  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专题05 遗传的细胞基础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考生物复习材料高考生物复习材料隐藏&& 591up 有效学习...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为什么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答案给的是不对啊,为什么?
Kyoya13FK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不对,精子只提供细胞核遗传物质的一般,细胞质里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卵子,所以不是正常体细胞的一般,卵子更多一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同一个体内,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可能是(  )A. 心肌细胞B. 神经元C. 白细胞D. 精子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心肌细胞、神经元、白细胞均为体细胞,其遗传物质相同,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他们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精子是生殖细胞,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遗传物质也减少一半.因为精子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而减数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是等位基因,所以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不止是性染色体可以不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也可以不同.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出现的,而在生殖细胞中是单条存在的,据此答题.
本题考点: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考点点评:
染色体是初中生物最为难理解的知识,可以结合染色体的分裂进行掌握.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2高考生物第一轮专题精练(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2)-高考资源网
资源搜索:
↑ 您的位置:&&&&&&
2012高考生物第一轮专题精练(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2)
一轮复习试题&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年级不限
评论() ()
1.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解析:a项中,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减f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项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体细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c项中,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形成外还有细胞质的分裂分配情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等。d项中,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
特邀主编老师
2012高考生物第一轮专题精练(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2)精华
本学科其它资料
资源难易程度:★★★★★★★★★★★★★★★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