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行孩子国外留学申根签证最长停留时间可以停留多久?

家长对孩子出国留学态度如何?各阶段比例不同
探讨青春期儿童教育的电视剧《小别离》火热荧屏。现实中,越来越多有条件的父母愿意早早将孩子送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
然而,有人认为孩子过早出国会出现不适应、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教育部此前也表态不鼓励、不赞成低龄孩子出国。
目前,家长对低龄儿童出国留学的态度如何?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6%家长想把孩子送出国,4.3%家长的孩子已经出国,40.5%家长的孩子正在准备出国。也有35.5%的家长不打算把孩子送出国。51.0%的家长在出国前征询过孩子的意见。
受访家长的孩子受教育状态分别为:学龄前儿童占24.7%,小学占33.4%,初中占20.6%,高中占 9.7%,大学本科占 8.2%,研究生占1.2%。
42.0%家长在孩子小学时就为其出国做准备
调查中,54.6%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出国,其中14.8%的家长非常想,39.8%的家长比较想。22.6%的家长态度一般。15.2%的家长不太想,7.6%的家长完全不想让孩子出国。
在北京工作的陈静(化名)上周末刚刚抽空参加了一场中介组织的留学推介会。
她告诉记者,9月女儿升入初中,她和丈夫打算在女儿高中时送她出国,现在要“早做准备”。
“我们都觉得让她出国接触不同的文化对于她性格塑造非常有好处。只是初中时期孩子还小,又在青春期,情绪波动比较大,她出去我们也不放心。”
思量许久,陈静觉得高中时期送孩子出国是个较好的机会。
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家长中,孩子已经出国的占4.3%,孩子尚未出国、正在准备的占40.5%,不打算送孩子出国的占35.5%,不好说的占19.7%。
进一步交叉分析显示,随着孩子受教育阶段的递增,将孩子送出国的家长也在逐渐增多。
在已经出国的孩子中,学龄前阶段占1.8%,小学阶段占3.2%,初中阶段占4.9%,呈现递增的态势。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比例则达到了16.0%和26.1%。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5年在国内读完高中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或预科及语言学校。
为了让孩子申请到更好的学校,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早早准备。
通过交叉分析,发现正在为孩子出国做准备的家长在各个年龄段都占比较大。
其中,高中和初中阶段位列一、二位,分别占比54.6%和48.8%。
接下来有42.0%的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为其出国做准备,41.1%的家长在孩子本科阶段做准备,29.3%的家长则从孩子学龄前就开始为其出国做准备。
陈静表示,从女儿上小学开始,她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
“比如绘画、游泳和音乐。当时跟风报了很多班,让她广泛接触,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从中选择出她比较喜欢的。”
陈静认为,既然决定送孩子出国,就要为她提供更好的保障。
“国外比较注重全面发展,小学时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初中时主抓成绩。如果孩子在中学阶段平均成绩比较拔尖,她将来申请国外的本科会非常容易。”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随着低龄留学生的不断增多,中国的留学市场正越来越火。然而,相对于以往的留学潮,如今的家长和孩子少了一些盲目,多了几分理性。不少家庭意识到留学是一场冒险,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一般都会经过更长时间的考虑,也会花更多精力来做准备。本版连续两周策划的《父母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真实的故事获得很多读者的共鸣,也让他们对留学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带着他们提出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又采访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以及教育专家和留学机构的相关人士,他们为正准备或正经历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孩子提出了不少建议。不得不知道送孩子出国那些“残酷”的“可能”“孩子在美国作弊、吸毒、打架、被开除了怎么办?父母的缺位对孩子成长影响不可低估,若把握不好,孩子就像一根断线的风筝,最终落在哪里,完全是个未知数。正在申请留学的家长,或是准备近几年送子留学的家长,你一定、必须、绝对需要知道这些&残酷&的&可能&!”留学咨询平台finding school持续在组织“精品家长培训班”,光看这些耸动的宣传语,似乎会以为他们在斩断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念想。其实,他们想提醒家长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要做好一切心理准备,不要只是寄予一个“孩子在异国他乡会变得更好”的愿望。这种愿望确实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另外一些情况。比如说:圣诞节,留学在外的孩子回来了,全家那个欢天喜地啊!你会想到吗?此时学校的一个电话,将把你推向冰窟。你被告知孩子新学期不用去学校了,原因是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导致成绩不符合学校要求;你恐怕也不会想到吧?每年5月份,本该与学校续签合同续缴学费了,而此时,学校却告诉你,他们不想和你续签合同了!你在中国听说过霸王条款,但你还没做好准备,美国学校和你的合同,可只是一年一签的&&这些案例可能只是少数,作为准备送孩子出去的家长,不得不全面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第一个准备就是,你要认真地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中,作者的回答道出很多留学生的心声: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把我放到任何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二是名车豪宅也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他认为,出国念书真的不仅仅是上课念书。当然国外的教育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而言,可以大大开拓视野,可以随时作出一个头脑风暴,可以作出有建设性的质疑。更重要的是,留学给你还有一个好东西叫做“逆境教育”。接受挫折不是去接受这个世界的黑暗或者不平等,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己挑战生活。不得不准备过来人经验很重要,最好去当地考察如今去国外读高中、初中的“低龄化留学”越来越多,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做好准备。一位叫做云红的妈妈经过两年艰苦紧张的努力,已经把女儿送到了美国排名前50的一所私立百年老校。早在女儿10岁时,云红夫妇就确定了送女儿出国读书的方向,所以女儿从小上的就是英语幼儿园,后来直升外语学校,从初一开始就直接开始冲托福,初二开始冲小SAT,初三开学就申请美国高中。整个过程云红一切都亲力亲为,邮件反复沟通,而且多数是在深夜。没办法,谁叫大洋彼岸有时差呢?就这样她一路收集了大量素材和经验:比如说,大机构未必好,因为他们服务不细,每个人手里有好几个案子;而过来人的经验很重要,所以有美糕党(美高)Q群一定要加;在女儿考托福和小SAT期间,让她增长见识很重要,所以她在初一暑假就给女儿安排了去美国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是直接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而不是游学团)。为了让女儿确认到底是去英国还是去美国,她又为女儿安排了初二暑假的英国学院之旅(顺便游了欧洲),一路上所有跟当地人交往和问路等事宜一律由女儿包办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启德教育的彭M告诉记者,除了在出国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去了之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未成年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寄宿家庭。这个家庭未必很有钱,或者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一定要有爱,让孩子能够充分地了解并融入他们的家庭,成为一个家庭成员,而不仅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房客。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他认为这个倒不成问题,因为有时候孩子在国内读书,双方因为各种原因也未必能很好地沟通。到了国外,孩子会想家,也会在情感上更需要和依赖父母,那么借助视频、电话这些发达的通讯手段,经常的交流是可以实现的。他强调,监管机制很重要。家长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仅限于孩子主动汇报,因为孩子往往会报喜不报忧,所以家长还应该有一个能获取客观信息的渠道,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不得不忍受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教育专家提醒我们,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未成年人过早离开父母,情感支持系统会变得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首先,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应当明确不管是留学还是在本国学习,都是为孩子寻求发展,而不是功利性地搞面子工程,或与他人盲目攀比。其次,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要对孩子的实际能力做客观分析,是否真的适宜在国外生活,不是每一个青少年或未成年人都适合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健康的心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国外的学习非常宽松,实践安排都靠自己管理,而且国外性开放理念也对年幼的孩子是个考验。另外,尊重孩子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而替他做所有的决定,否则会影响整个留学的过程和效果。甚至有的家长还提出:“无论如何,在拿不定主意时,作为家长都不需要推一把,而应该拉一把―&爸爸妈妈还舍不得你离家&是多么有爱的挽留,利用这样的时间多陪伴,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都是最有价值的付出。”而孩子出国之后会有这样的心理,想着国内的朋友父母都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新鲜劲过了之后,寂寞的心情便会出现,进而还会产生对父母的责怪豆瓣网有个小组就叫做“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介绍语是:“如果你也在异国他乡,那你就肯定懂得。”这个时候需要的孩子自己调整情绪,多想想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苦心,和家里人多沟通,双方面进行解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们的心理准备可能比孩子更重要,因为比留学更寂寞的其实是“孩子去留学了”。一方面,父母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防止内心空虚难熬,思念成疾。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去面对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生活,做孩子心目中最强有力的支撑。最近更新: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出国留学:
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空停留最长纪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