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要求建议期刊论文审稿人评语怎么办

推荐审稿人制度与编辑责任
&喻海良:编辑不用作者推荐审稿人,107篇论文还该撤?
& & & &&最近几年出现大批量学术论文被撤稿,基本上都是因为&虚假审稿人&。学术论文大批量撤稿,伤害之一是学术期刊本身,原因很简单,期刊的声誉一旦受损,需要多年才能够弥补回来。伤害之二是这些作者,他们本来应该只是想快点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现在没有想到害人害刊害己。就我看来,伤害最大的,我个人觉得是中国学术界的整体声誉,这几次撤稿,动不动就是作者全部与中国高校、科研院所有关,或者绝大部分作者来自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可惜,中国每年发表几十万篇学术论文并不见得为中国学界带来学术声誉质的飞跃,然而这几百篇论文却可以把这些年积累的学术声誉给毁了半壁江山。
& & & &&然而,对于这些论文被撤稿,败坏我们中国学者的声誉,我个人觉得作者是应该受到惩罚,但是期刊的相关编辑也应该引咎辞职。试想,如果期刊编辑不选择作者推荐的审稿人,这107篇论文并不见得都能够被这个期刊录用,但是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论文会被录用的。但是,如果这107篇期刊通过其他人的评审,他们是否照样需要被撤稿?因此,对于这一起事件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期刊的编辑们。
王晓峰:Springer Nature撤稿事件中期刊责任的缺失与补位
& & & &&首先,编辑没有认真鉴别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信息。现在的稿件送审工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编辑在在线系统上完成,编辑或者编委在送审稿件的时候(国内期刊很多是编辑部编辑送审,国外期刊多数是编委送审 )都有一个审稿人数据库可以参考。这个数据库的审稿人信息是经过检验的,可靠性很强,很少存在这种冒名顶替的现象。对于作者推荐的不在数据库中的审稿人信息,添加的时候需要认真核对其信息的准确性。
& & & &&其次,编辑如何对待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也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很多作者会推荐同行专家作为审稿人,但也不能排除一些作者推荐熟人当审稿人,很多期刊还建议作者标注需要回避的审稿人。一般情况下,与作者同一单位的专家会被排除当作审稿人的可能,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熟人。但是当前合作研究非常广泛,一个中国的作者与一个美国的专家是熟人的可能性也很大。
赵丽莹:希望作者客观公正地推荐审稿人
& & & &&我们知道,同行评审是维护和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人的选择是保证其有效实施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很多科技期刊在作者投稿时,会邀请作者推荐审稿人,也允许作者列出回避的审稿人,这是尊重作者权益的表现,也是编辑部为提高审稿效率而采用的手段。作者在公正前提下推荐的审稿人,一般都是与作者研究课题非常相近或者相关的专家,能够很好地解读论文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
& & & &&编辑要作者推荐审稿人的主要意图是找到最合适的&小同行&审稿专家。因为作者已经阅读过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哪些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作者比编辑更清楚谁更有资格和能力来评估自己的工作。作者在客观、公正、认真的前提下推荐的审稿人应该是最合适的审稿人,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快审稿进程。
陈安:期刊让作者推荐审稿人的内在机制是信任
& & & &&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术期刊有一个让中国人无法理解又暗自窃喜的论文评审机制,那就是让作者自行推荐审稿人,而且还真的会将论文发给作者推荐的这些人。我个人甚至知道几个被作者推荐的审稿人都果然收到了论文的事儿。
  难道这些多数都在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不知道这样做的问题之所在吗?
  如果我们这样想,就太小看这些学术期刊管理者的智商了。
  根本原因在于:信任可以消减很多成本,而不信任才需要建立约束机制来保证公平性。
Wiley中国:同行评审中的学术道德问题
& & & &&最近几天,107篇中国论文撤稿事件在学术圈掀起了一股讨论的风暴。在论文评审和出版的过程中,期刊编辑有责任对审稿人的身份和资格进行认真核查,严格把控同行评审的质量。Wiley曾以出版商为视角,编撰过一部讨论出版道德规范的小册子,里面有专门的章节阐述同行评审流程中涉及的各类伦理道德问题,现在我们特将此章节内容挑选出来,与大家分享!
谭新杰:虚假审稿并不那么恶劣
& & & &&同行评议在论文投稿发表和项目申请中是必须存在的。同行评议中由作者推荐审稿人对于诚信者是有用的工具(有助于同行指出研究的缺陷从而完善研究或推进科学的进步,并保持公平公正),对于不诚信者是可以利用的漏洞。这个漏洞如果诚信者不想方设法的利用,则漏洞自然无需担忧。对于不诚信者,则防不胜防。比如大家提出可以从Email中看出端倪,其实很多访问学者回国后会推荐自己在国外大学研究机构认识的朋友审稿,这些朋友均是使用国外机构的邮箱,操控审稿更隐蔽更高级。所以建立在良好意愿基础上的由作者推荐审稿人的漏洞,是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的。
& & & &&其次,既然伪造审稿人和操控审稿是编辑们防不胜防的,如果编辑不加核实的全部选用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则编辑为渎职。论文写作 | 美国名校(14)
请问期刊编辑在评定一篇投稿文章是否被发表的流程如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某博士生)
2.1 初审阶段
多数期刊的投稿论文审查流程包含好几个阶段。首先初审阶段,也即内部审查阶段,期刊编辑会直接淘汰不符合期刊宗旨或投稿规定的稿件。一般而言,期刊退稿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1. 论文质量明显低劣
2. 论文主题明显与期刊的宗旨无关,或该主题不够新颖
3. 论文不符合期刊规定的篇幅限制(医学期刊对篇幅有较严格的限制)
4. 论文内容或格式不符合期刊规定
5. 作者未递交期刊要求的相关声明,如作者责任声明、财务揭露书,或版权转让书等。
2.2 外部审查阶段
论文通过初审后,会被交由一名执行编辑负责,再由这名执行编辑将论文寄给二到三位审稿人审阅。审稿人的挑选通常基于以下几项原则:
1. 他们是期刊的编辑委员之一
2. 他们同意担任该论文的审稿人
3. 他们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4. 他们是该领域公认的权威
5. 他们与该执行编辑有长期的工作上的合作关系
审稿人可能会事先收到信件,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或兴趣担当审稿人,或是直接在收件匣中发现需审阅的稿件以及相关说明。各期刊对论文的审查,有具体的规定和评分标准,审稿人须依照这些规定、标准来评鉴稿件。虽然期刊各有不同的评量标准,但基本涵盖下列问题:
1. 论文主题的重要性
2. 论文原创性
3. 论文主题切合时宜
4. 论文内容的质量
5. 书写品质
6. 图表精确性
7. 论文结论是否有力
8. 论文在该期刊发表的适合性
有些期刊提供开放式问题做为审查意见模板,而更常见的作法是期刊要求审稿人依据自己的标准对论文评分。例如,审稿人不单需要判断论文是否有原创性,而且评判论文具有多高的原创性(可能介于一分到五分之间);又如,审稿人也不只是判断论文主题是否重要,还要说明重要的程度。审稿人除需要针对特定项目进行评分外,还要帮助编辑评判该论文是否:
(2) 修改完善后再接受
(3) 修改完善后再进行审阅
2.3 审查意见
审稿人完成论文评分后,通常还须做两件事。首先,他们需要致信期刊编辑,说明论文评分的依据、具体的意见和修改建议,更重要的是,指出论文在修改完善后是否被接受或需再审。当然,这些意见并不会透露给论文作者。第二,审稿人须撰写给论文作者的意见、建议,就是我们常见的Reviewer’s Comments。这些意见和建议的目的在于帮助作者改进论文。
审稿人写给论文作者的意见、建议可能会被要求直接寄回论文的执行编辑,或寄给另一位期刊编辑。编辑通常还要参照审稿人的意见以及自已阅读论文的想法,撰写一段对论文的总评作为接受或拒绝论文的依据。该总评可能是所有审查意见的汇整,或是转述全体评审人员对论文质量与重要性的共同评价。
2.4 其他因素
审查流程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有两个因素。其一和金钱有关。多数主流期刊既不支付作者稿费,也不要求作者支付出版费,但也有例外。例如少数著名期刊会支付论文作者不多的稿费,或有些科学期刊要求作者依照论文在期刊中所占的页数来支付版面费。第二项因素是有关保密性,虽不是全部,但大部分的期刊都采取保密措施以保护作者和审稿人。因此,论文作者不会知道是谁审阅了他们的稿件,审稿人亦无从得知作者的身分。
2.5 作者通知
在审查流程的最后一步,期刊编辑会寄发通知给论文作者。如果论文遭到拒绝,某些编辑会采取值得称道的作法,针对投来的稿件提出具体建议。可能基于时间或操作上的考虑,某些编辑只会寄发电子邮件,通知作者该论文并没有被期刊接受。接下来,收到拒绝信后该怎么办?该修改论文后改投其他期刊,或者干脆放弃?要做出决定,不妨参考审稿人的建议,且最好是征询导师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2.6 特邀论文
许多期刊会不定期向个别作者就某一特定主题邀稿。有时候,特邀论文是整本期刊中发表的唯一一篇关于该特定主题的文章;其他时候,特邀论文则和其他几篇类似论文一同探讨该特题议题。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特邀论文并不会经过一般的同行审查流程或是寄给外部审阅者以评鉴其质量与领域贡献度,而是由至少一位曾参与选题的人士进行审查。
在投稿论文时,熟悉审查流程有助于了解期刊编辑心目中的理想稿件,从而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如上所述,大多数期刊在内部初审和外部审查阶段各有须特别注意的事项。对作者而言,被拒绝并不意味着失败。不妨综合考量审稿人的意见,对论文修改完善,以提升文章的品质,达成再次投稿成功。
感谢Wallace Academic Editing的分享精神!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29917次
积分:6469
积分:6469
排名:第3431名
原创:402篇
评论:76条
(8)(19)(10)(33)(53)(46)(32)(70)(43)(23)(17)(8)(4)(12)(13)(16)(2)(11)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期刊要求投稿时必须推荐5个审稿人,那么怎么去找审稿人呢?
投稿旗下sci期刊,都有哪些渠道找审稿人呢,对找的这些审稿人有什么要求呢?比如说需要研究内容相近等等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文章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被拒,我应该咋办?大家有啥建议
这倒不是,是在这个期刊见过我们方面的文章,所以才投的
这个期刊今年年初刚换了主编,原来的主编退休了,我现在决定改投了,只是又耽误了两个月的时间,伤不起啊
谢谢你,当时投的时候的确让推荐审稿人了,我也推荐了,只是觉得推荐的编辑一般不用,所以就随便找了三个,在期刊两个多月今天编辑让改投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这中间在四月初under review的状态变了一下,感觉就是换审稿人了。算了,我也觉得改投了
当时没把这个当回事,觉得编辑一般不会用,随便推荐了三个,现在看来当时应该认真推荐
学习了,谢谢
请问您那有没有英文模板,不胜感激
当时没把推荐审稿人当回事,就随便写了,也不知道最后的用没有,以后推荐审稿人的时候还是应该认真,就当是教训了
审稿人都没有给我提意见,只是编辑给回的,说找不到审稿人,怕在拖延,建议改投的
“我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我投了很长时间都没什么回信儿,然后我问了编辑,编辑说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我推荐的也不行,不过他说尽量找,找到的话会通知我”
我的目前处于这个阶段,会不会也退稿啊,郁闷
说真的,是有可能退稿的,我的最终是被编辑退稿了,不过改投别的期刊现在已经接受了,也祝你好运!
你能不能推荐几个给他们?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刊审稿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