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而不是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对比地中海式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对比地中海式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09-11-19 &匿名提问
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两者由于形成原因不一样造成气候特点的差异.地中海气候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降水的季节差异上,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夏雨型.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湿润, 主要分布在  地中海沿岸.非洲南部.澳洲西南部.还有南北美洲 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于大陆东岸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维35度附近,成因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降水量较多,主要分布于 亚洲东岸(我国面积最大,此类气候也最为典型).美国和阿根廷的东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为什么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南半球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吗?
橙tfowh1824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热带季风气候产生的原因是1海陆热力差异2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在20~30纬度(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没有足够大的大陆能与大洋形成足以造成季风的热力差异.因此,即使同样有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也无法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严格地说,地球上有季风气候分布的只有东亚(包括东北亚少许地区)和南亚以及东南亚有(最大陆地于最大海洋形成了显著热力差异).但其他地方如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的东南和南美中部都分布有类似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不如亚洲的显著).广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实也包括了这种气候,到底算不算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非转载,纯原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因为南半球海洋居多,没有大块的大陆,大陆地形复杂,能影响气流,从而形成陆地上多样性的气候,南半球有少部分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比如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沿海。
都没有,因为南半球没有像亚欧大陆那样规模大的大陆,因此也就没有像亚洲大陆那样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日本南部为什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什么呢? 冬季不是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吗?有解释说它 周围是海 海洋性对它影响大,那请问海是怎样影响的?山东半岛也是 周围有海啊 怎么没影响啊?
欧辰是神丶瘯炾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日本虽然纬度比我们高,但是它四周都是海洋,所以海洋性较强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海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多,降温满,升温也慢。
日本虽然纬度比我们高,但是它四周都是海洋,所以海洋性较强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亚热带季风季风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一般指在0摄氏度以上)少雨。从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来看,主要考察该区冬季的气温。冬季同纬度的内陆和大陆东岸一般处于温带,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属于温带。大陆东岸受季风影响,属温带季风气候。而在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虽然处于温带地区,但是受到海洋的影响,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偏高;西伯利亚...
兰州所说的应该不包括琉球群岛的吧首先是冬季风过海,因为没有陆地的依托,会明显削弱冷高压的强度。(我国的秦岭则会阻挡一部分冷空气、南岭也是如此)。第二是日本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性。有一股强大的日本暖流会流过本州、四国、九州的东部(西部也有,但不是干流)。由于有琉球群岛和其他环太平洋岛屿的阻挡的影响,在靠近中国大陆这一部分的暖流远不及上面提到的暖流。(山东应该在渤海那边吧,内海的话可能削弱得更多一些---瞎猜的。)(暖流会影响鱼的分布,我国渔民喜欢到较远的**岛捕鱼也与这个有关)(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你可以看一下台湾西部沿海与东部沿海的地貌的差异,了解一下洋流的影响)。还有就是风向的原因。冬天的风在山东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失去了一部分海洋性。而日本你知道的。(你可以看一下风的性质对气候的影响)你很细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私聊
扫描下载二维码历史上的今天
天气网气象百科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其典型分布区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等地。该气候区域风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为本气候在夏季时雨热同期,最适宜农作物生长.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概述
亚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北纬25°~35°之间,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中国等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成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风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的交替,形成了季风。
由于少数势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主要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以中国为例,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大部分地区无霜期短,作物生长期较长。庄稼熟制可以实现一年两熟到三熟。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大部分地区降水多、雨期长,为中国四大干湿地区的湿润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农业生产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区适宜各类需要量大的作物生长。由于本区气候湿润,物产特别丰富。本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次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等到极大推广。饮料作物以培植茶树为主。此外,棉花,花生,各种药材如杜棕,百步根等也生长很好。本区由于物产丰富,家禽养殖业也相当繁荣。由于降水丰富,河源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以及建立在加工这些农副产品上的工业门类也发展迅速,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很典型,近年来已经成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人们常这样形容本区的特点:只要人不偷懒,想种啥就长啥。的确,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在整个地球上是很难有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植被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地区,由于水势配合得当,因此,植被多是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方向,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等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600&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mm~1800&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mm~1200&mm。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而黄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mm(屯溪1507.8&mm,黄山2263.9&mm)。罗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过1800&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的这一特点是与长江中下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的。
长江中下游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mm~50&mm左右,2月份在60&mm~80&mm左右。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图12.1.2)。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词条所属分类:气候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带季风气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