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微生物特点是食品中毒最为主要原因吗

夏季谨防群体性食物中毒_网易新闻
夏季谨防群体性食物中毒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近期全国相继发生多起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醒,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未售卖完的食物应当及时放入冷柜储藏,谨防夏季高温导致集体餐饮中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指出,近期发生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场所多为集体食堂,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状况较差,食品制作过程中生熟不分,餐饮具消毒不严,食品加工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带菌操作等导致的食品污染。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醒:一是餐饮服务单位购买原材料必须确保新鲜,外观完整、正常,并做好索票索证、采购验收等登记工作,便于后期的溯源。餐厨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卫生,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餐厨用具应当彻底消毒,并保留消毒记录。
二是餐厨及服务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并持有健康体检证明上岗。如有身体不适应当及时就医或在家休养,不能从事餐饮相关活动。餐饮服务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生熟分开的原则,除了盛放、清洗、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外,餐厨在接触生肉、生菜等生鲜食品后,要及时洗手。学校食堂应尽量避免制作冷荤菜,最好现做现吃。
三是未售卖完的食物应当及时放入冷柜储藏,重新售卖前必须充分蒸煮或回锅彻底加热,不要售卖隔顿或隔夜凉菜。除致病微生物外,豆浆、豆角未充分加热和误食亚硝酸盐也是集体食堂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是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同时注意留存可疑食物、呕吐物、分泌物等,便于后期溯源。可以打电话询问共同就餐的同伴是否有类似症状,并将这些情况反映给医生或疾控人员,便于排查病因和针对性的治疗。(新华社供稿)
本文来源:北方新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客服电话:1
&您当前的位置:&>
>&冷冻食品为何吃了也中毒
冷冻食品为何吃了也中毒
中国宁波网? 来源:
 发布时间:
12年10月22日 15:00
  吃海鲜会得什么病?
  在近万名德国小学生集体发生食物中毒之后,并把矛头指向中国进口的速冻草莓之后,人们对冷冻食品的关注空前高涨。虽然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弄清发生食物中毒的确定原因,但这件事情的确提示人们,食品安全是件大事,别以为只有化学污染可怕,致病微生物的威力从来不可小觑。
  其实,在欧美国家的饮食生活当中,因微生物的活动而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并不罕见,每年都有不少患者因为食物中的致病菌而致死。据美国疾控中心2011年发布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800万的美国人会经历程度不等的生物性食物中毒,其中约13万人因此入院,约3000人死亡。根据媒体报道,欧美人因食物中致病微生物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按人口比例计算大大超过我国。
  环境中的致病菌不可能赶尽杀绝,预防微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最简单易行的措施还是注意卫生和加热杀菌。
  直到几十年之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居民还没有喝上卫生有保障的自来水,医疗条件也不太尽如人意。南方很多地区的人洗涮、排泄都靠周围的河水湖水,而饮水做饭也靠同样的河水湖水,传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极大。幸而我国自古以来提倡熟食,水要煮开之后才喝,菜要烹熟之后再吃,剩菜要热透再吃,吃饭时不直接接触食物而是用筷子取食&&这些看起来有点土的生活方式,效果却是让千万人幸免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而死的厄运。
  有很多人说,熟食是落后的,熟食会破坏营养素,生吃才科学才健康。但我们无法否认,熟食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它既能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又能破坏很多妨碍营养素吸收的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抗维生素物质,降低单宁、皂甙、植酸、草酸等物质的含量,还能使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更加容易。
  尽管欧美发达国家的餐饮和家庭中卫生状况很好,但他们几乎每天都吃未经加热杀菌的生食物,特别是沙拉之类菜肴和冷冻甜点等都是冷食,第二顿吃的时候也不便再次加热,仍然会带来相当大的生物性食物中毒隐患。
  很多人觉得,冷冻食品很安全,细菌不会滋生,这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但是,低温不能起到有效杀菌的作用,一旦恢复室温,其中存活的微生物仍可能活跃增殖带来麻烦。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冻饺子之类主食品都是在生的状态下冷冻的,难以保证冷冻前食物没有携带各种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和病毒。去年曾在媒体上热闹一时的冻饺子中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事情,也正是这样的案例。
  所以,生的速冻食品,无论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解冻后均需加热再食用。速冻主食必须彻底蒸煮烹熟之后再食用。而对于冰激凌、雪糕等不可能加热的冷冻食物,则最好选择可靠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随便购买路边摊上的冷饮。今年夏天曾有新闻,某小作坊&老冰棍&中的细菌总数超标1700多倍,大肠菌群超标240倍,足以证明冷冻是不能&冻杀&细菌的。
  食物解冻后,如果在室温下放置很久,这个过程也会造成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如果这些化冻食物没有和其他食物隔离,那么其中的病菌和病毒还可能污染到其他食物当中,造成交叉污染。在德国这次食物中毒事件当中,冻草莓被制作成&草莓蓉&给孩子们食用,这个加工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且并未进行杀菌,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都可能带来病毒和细菌的增殖问题,其实怪不得冻草莓本身。&[1]&&&
[责任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中国宁波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广告位(A-0)275*60pix
Copyright(C) 2001-.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食品安全培训(精品)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食品安全培训(精品)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5:24:5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食品安全培训(精品)
官方公共微信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是致病微生物_新浪新闻
>>详见A5(原标题: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是致病微生物)">
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是致病微生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在生活中生熟不分开,仍是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详见A5  (原标题: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是致病微生物)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