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和一个男生是大学的我和同学被八个男生,女生愿意和他在假期约出去一起玩,男生要零花钱,女孩也肯给他。这说明

如果一个女孩被很多男生喜欢 很喜欢和男生们一起玩却不跟其中任何一个是男女朋友 那这个女孩是不是绿茶婊? - 知乎5被浏览1464分享邀请回答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 个回答被折叠()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The browser needs JavaScript to continue“女生愿意和男生独处,说明什么?”
“女生愿意和男生独处,说明什么?”
备忘录故事
网友问题:一个女生愿意和男生一起去图书馆学习,而且还要每天,这能说明什么?小备老师答一波:学生的日常真是可爱中透漏着稚嫩。有的女孩子性格大大咧咧,把男孩子当做好兄弟一样,在日常交往中不会刻意在乎性别。所以这种性格条件下,如果和男孩子一起去图书馆,那就是很正常的一个行为举止,没什么需要过分解读的了。就好像我的一个朋友,大学的时候是舞蹈社团的团长,和团里的几个男孩子像哥们儿一样,平时一起练舞,外出表演,也会一起吃饭唱歌。但是对我朋友而言,就只是拿他们当兄弟,没有考虑过除此之外男女之间的事情。有的时候男孩子可能会会错意,以为这个女生喜欢他才会愿意和他独处,但实际情况是这个男生想多了……除去以上这种性格特征的女孩子,如果只是普通情况下。一个女孩子愿意和一个男孩子去图书馆自习,那最起码是不排斥和这个男孩子独处的。在不排斥的前提下,还会每天都约这个男孩子,那可能也是有一定的好感。可是好感上升到喜欢,再上升到爱,还需要很大一段距离。有一句话叫做“经常找你聊天的那个人,不是太寂寞,就是对你有意思。”所以每天约一个男生去图书馆的女生,也可能是一样的心理述求,不是太寂寞,就是对这个男生有意思。但是问题描述的太单薄,其实并不能判断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稍加猜测一下,如果提问者是这个经常被约出去的男生。那么当他把这个问题发布到这个平台上的那一刻,就证明这个男孩子想多了,就像那种“你跟我说一句话,我就已经想到我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内心都是戏,行走的戏精一枚,鉴定完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忘录故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随手记录身边的情感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需要在潜移默化间,将男子汉的气概传输给你的男孩……
作为母亲,你不仅要给予孩子爱,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你既要牵着他的手,不断引导他,还要在适当的时刻放开你的手,给男孩更多自由、自立的机会……
男孩们更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如何才能做好男孩的父母?如何增进父母与男孩之间的感情?
这,也正是本章将要告诉您的!
用父爱培养男子汉
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在婴儿期和学步期,年幼的男孩沐浴在母亲女性的温柔怀抱中。那时父爱是重要的,但母爱是首要的。但是,再过3~5年,小男孩便开始故意和妈妈拉开距离,而努力去建立一种男性身份。
一个刚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常常有意识地模仿爸爸的男性风格特点。在一家人乘车外出时,小男孩经常会热情地招呼爸爸:'爸爸,快来,我们男的坐前排,女的坐后排。'
事例中,这个小男孩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他是像爸爸一样的一个'家伙'。这就是他在刻意地模仿爸爸的动作行为和男性风格。
其实,对于男孩来讲,父亲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一位老板曾这样表述他选择男性雇员的标准:'我注意的首先是那个人和他父亲的关系。只要他得到过他父亲的爱、尊重他的权威,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很好的雇员。'他还补充说:'我不会雇佣一位反抗自己父亲的年轻人。他在我这里也会惹麻烦的。'
这位老板的选人标准也许有失偏颇,但却反映出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道理:父亲所给予儿子的健全的男性作风模式,无疑是其在今后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剂。
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很多社会学家甚至认为,男孩80%的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他们长大以后不知道怎样做男人。男人不知道怎样做男人,就会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大孩子。
某位感情纤敏的女作家,她的多愁善感也传染给了与之形影相随的儿子。儿子6岁不敢走夜路,关了灯不敢入睡,喜欢积木及小猫钓鱼之类的女孩常玩的玩具,喜欢奶声奶气地认母亲的好友做'干妈',喜欢穿花衣服,他甚至不喜欢'野小子'们的游戏:爬树、堆沙、玩泥巴……女作家忧愁起来,她说:'他哪像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呢?'
这位女作家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男孩不像男孩,便会引发很多问题:遭同龄人欺负、'娘娘腔'、同性恋……很多儿童心理学专家曾明确地指出,就问题男孩而言,关键在于父亲的不参与和不关心,其结果是母亲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填补空位。由此可见,父爱对男孩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既然父亲对男孩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做父亲的该如何用自己的爱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子汉呢?
方法一:父亲要给男孩做出榜样
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了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
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
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
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父亲可能没有意识到,你的男孩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小雷达,正在专注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模仿各种被你忽略的琐碎细节。
如果你经常酗酒,那么你的儿子可能也会成为酒鬼;
如果你经常对妻子发火,你的儿子也会脾气粗暴;
如果你不尊重你的父母,你的儿子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必要尊重你。
身教重于言传。父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男孩收入眼中、心中。如果父亲自己行为不端,又怎么要求孩子不出差错?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儿子培养成合格的男子汉,作为父亲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父亲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惊叹的效果,就必须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
第17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2)
方法二:既要注重身教又要注重言传
作为父亲,你在生活中努力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同时,你还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一样,具备一切优秀的品质:诚实、乐观、积极向上、有头脑、有能力……
但是,父亲的这些'希望'并不是很轻易就能够实现的。对于父亲而言,'身教言传'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最适合小男孩的教育手段。要知道,男孩是'尚在接受培训的男人',他们出于本能的行为习惯需要父亲的'循循善诱'。同时,与男孩交流,用语言把调皮、不懂事的男孩教育好,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小志开始住校了,父亲和他约定,每个月月初给他寄500元钱作为一个月的生活费。
小志还是头一次掌管这么多钱。最初的一个月,他完全没有节约的观念,三天两头跟同学朋友在餐馆挥霍。结果一个月还没有过完,他的口袋里就所剩无几了。小志没有办法,只好向父亲求援。父亲容忍了他的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
然而小志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第二个月刚过了一半,他就'预支'了第三个月的钱,然后在第三个月开始不久就捉襟见肘。于是小志只好打电话回家:'爸爸,我饿坏了。能把下个月的生活费给我吗?'
'孩子,饿着吧。'这一次,爸爸很干脆地拒绝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生活真是太奇妙了。在那之后只有50元钱的半个月里,小志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居然也熬过来了。从那以后,小志学会了精打细算……
也许小志的父亲并不在乎儿子一个月多花几百元的生活费;也许小志的父亲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做儿子'勤俭节约'的榜
样……但是,任何一种可能都没有他的那句话--'孩子,饿着吧'所起的作用大。这句话让小志学到了很多:节约、做事有计划、自立……或许还有更多。
由此可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对男孩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果的。
方法三:父亲对男孩要多一些宽容
男孩总有一些让父亲气得怒火冲天的办法。他会把最好的雨具扔到一边,而自己却在淋雨的过程中玩得不亦乐乎;他会把眼镜弄丢,把照相机掉在地上;他常常会扮演冒失鬼、不负责任、调皮捣蛋的角色……
面对这些情况,父亲不应该有太多抱怨,因为你也做过男孩,也曾经使自己的父亲气得发疯过,所以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对小'捣蛋鬼'宽容一点。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培养孩子的信条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老师很生气,把达·芬奇的父亲请到学校,让他好好教育调皮的儿子。
回到家后,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达·芬奇画得很好,并决定培养他在绘画这方面的能力。16岁那年,父亲把达·芬奇带到画家维罗奇奥那里学画画。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如果彼特罗先生从儿子的学校回来之后,不是鼓励儿子,而是'赏'儿子一顿打骂,也许一位天才的画家就会这样消失。
因此,那些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不上进、不成才的父亲,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我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我们是不是不能容忍孩子的一点点错误呢?其实,男孩并不是不懂事,当他做错事情时,你没有批评他,反而原谅他、鼓励他,他往往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以回报你的宽容。
但是,父亲也应注意,对孩子的宽容要有一个'度',要在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基础上宽容他。如果对孩子所有的错误都一味宽容,那便成了'纵容'孩子犯错误,从而使教育的结果事与愿违。
妈妈,请撒开你的手
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因此,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对自己的母亲特别依恋。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妈妈过于对男孩精心照顾时,男孩往往会因为对母亲的过度依恋,其'阳刚之气'渐渐消失。
一个男孩经常对妈妈说:'我们班上的女生经常把我的书包扔出教室,还打我的头,我也不敢吭声,你去帮我出气吧!'
一个男孩经常对妈妈说:'妈妈你陪我去上学吧。小朋友们总是欺负我,我怕!'
是什么原因让越来越多的男孩开始变得唯唯诺诺,甚至胆小怕事了呢?
第18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3)
首先,我们不得不把矛头指向任劳任怨的妈妈。有人说,现在妈妈对孩子的爱就像鸡妈妈溺爱它的小鸡一样,小鸡饿了,鸡妈妈给它们找食吃;风雨天,鸡妈妈用自己的翅膀为小鸡遮风避雨;当面临外敌入侵(如狗、老鹰等欺负自己的小鸡)时,鸡妈妈会主动出击……
其实,影响男孩男子汉气概的因素,除了这种'鸡妈妈'类型的妈妈外,还有'代办型'和'满足型'两种妈妈。
1. 代办型妈妈。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当有人问一位男孩的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妈妈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是的,不用说让孩子做家务,即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又有多少孩子在自己做呢?
每天,他们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他们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他们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他们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然而,孩子们又是如何看待妈妈的这种代办行为呢?
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学习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妈妈没给我收拾好!'
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办,除了给孩子带来懒惰与无能、给家长带来悲哀和失望之外,究竟还带来了什么呢?
2. 满足型妈妈。
一个北京的小男孩,妈妈在国外工作,把他寄养在朋友家里,每月给他寄两三千元零用钱。他平时不常写作业,谁帮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谁五毛钱;谁给他写一次语文作业,他给谁一块钱。
远在国外的母亲好像觉得,用钱可以表达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
给父母的建议
《动物世界》常常会有这样的片段:
母狮对幼狮关爱有加,但是并不过分娇纵。幼狮刚开始蹒跚学步,母狮便让它体验生命中迈向自立的第一步--觅食。幼狮哭也好,哀求也好,母狮就是不将食物给它,还'残忍'地将它推出门外。于是,看到依赖父母行不通的幼狮便鼓足勇气、执著地爬起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最终学会了生存。也正是如此,狮子的勇猛特性才得以形成。
动物要学会自己觅食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动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经历自己独立处事才能长大成人。一位哲人说过:'经过什么样的洗礼,就能造就什么样的灵魂。'因此,妈妈们,请大胆地撒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吧!
方法一:妈妈,请用你的肯定去激发儿子的男子汉气概
一位母亲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4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烧,这位母亲带他去打针。针刚扎进屁股,儿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母亲见儿子哭得小肩膀直打颤,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儿子看到妈妈哭了,立刻停止了哭泣,揉着眼睛问妈妈:'又没扎你,你哭什么?'
妈妈给儿子擦了擦眼泪,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
闻听此言,儿子转而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
第二天,儿子壮着胆独自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妈妈和护士都被这个小小男子汉逗笑了。
这位妈妈便是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专家、青少年的知心姐姐--卢勤。卢勤一直主张,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就可以创造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幼小的男孩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方法二:告诉你的儿子,一切全靠你了
要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男子汉,当妈妈的不妨表现得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如果母亲过于能干、刚强,就会使孩子没有施展自己本领的天地,他会变得软弱;相反,如果母亲表现得柔弱一些,会令男孩坚强起来,意识到自己有保护弱者、保护母亲的责任。
爸爸出差了,妈妈独自照料儿子。妈妈胆子小,她家楼上有人养了一条大狗,每次上楼,狗一叫,妈妈就会吓得直哆嗦。爸爸出差之后,妈妈对儿子说:'这回惨了,你爸走了,我连楼都不敢上了。你要保护妈妈,一切全靠你了!'儿子拍着胸脯说:'别怕,妈妈,我来保护你!'
于是,爸爸不在家的日子,每次上楼,儿子走前面,妈妈跟在后面。大狗一叫,儿子虽然也害怕,却壮着胆子对妈妈说:'别怕,有我呢!跟我走!'从此以后,不论在任何场合,儿子都争着保护妈妈。
第19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4)
在培养男孩男子汉气质方面,一位妈妈还这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在生活中遇到我确实不擅处理的事情或问题时,我便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他在爽快答应的同时,总会流露出一种作为男子汉帮助母亲、保护女性的自豪与得意。现在,家里像修电器、搬东西等技术活和力气活基本上都是儿子的事。
的确如此,妈妈把儿子当成男子汉来培养,他就会变成令妈妈满意的男子汉;相反,如果妈妈一直把儿子看成小孩子,即使儿子已经长到了10岁、20岁,他在心底还是希望妈妈关心他、保护他,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方法三:管教男孩,权威是关键
也许,男孩都抓住了'妈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温柔的'这一特性,他们往往更喜欢向母亲挑衅。比如,妈妈越是温柔地对男孩说:'儿子,别哭了!'他往往会哭得更起劲。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妈妈对儿子发出的温柔警告--'儿子,别这样做',对于男孩的一些恶劣行为,如调皮、爱玩、好斗等,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因此在这时,管教男孩,有规则是必要的,而权威才是关键。
超市里,一位女顾客和她5岁的儿子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原来,小男孩要妈妈给他买一个很高档的文具盒,在妈妈表示拒绝时便发起火来,并且赖在文具盒旁边不肯走。这时,这位妈妈不顾别人有没有听见,弯下身子,耐心地说服儿子。
'我本来准备给你买你想要的东西,'那位妈妈平静地说,'但是现在我不买了,因为我不能对你的这种哭闹进行奖励。'
但是小男孩还是不听话,他依然鼓着鼻子,嘴里嘟嘟哝哝着,这逼得母亲说出她最不想说的话:'你知道我们回家以后会发生什么吗?'
'知道的。'他回答。
'是什么呢?'母亲问。
'一顿打。'
'没错,'她说道,'要是你继续这样的话,那就是两顿打。'
于是,一场战火平息了。男孩安静了下来,模样像个小绅士。
男孩在生人面前向母亲的权威挑战,使她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尽管这样的情景使人很窘迫,但聪明的母亲仍然保持沉着镇定。与此同时,她还向孩子清楚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家里的规矩在这个超市照样执行。在一个闹事的孩子面前,她保持了她做母亲的权威。
对父母来讲,权威的尺度是最难把握的,因为把握不当,便会使教育走上极端--对孩子过于严厉,会压制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过于宽容,又会使孩子变得软弱无力。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总结出适合你的男孩的权威'尺度'。
对男孩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我们都知道,男孩和女孩的行为、性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就连玩耍的方式也不同--男孩喜欢汽车、手枪,喜欢冲锋陷阵、攻城掠寨;女孩则钟情洋娃娃、小餐具,喜欢玩过家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性别行为特征是天生的,不用父母教,男孩长大后自然就会有一种男子汉气概。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周围许许多多的事实都否定了这些家长的这一看法。
新学期刚刚开学,某学校转来了一位'特殊'的男孩。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的行为和个性特像女生,而且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转学了。
这个小男孩叫鑫鑫。鑫鑫刚刚出生时,他的父母就梦想着要个女孩,于是他们便把鑫鑫当成女孩来养,给他梳小辫、让他穿小花裙……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鑫鑫养成了一些女孩的习性,如说话细声细气、走路扭屁股等。
但是,当鑫鑫上学后,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小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常常嘲笑他,叫他'娘娘腔',他坚决不愿去学校,结果转了两次学;上初中后,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宝哥哥',不但男生不喜欢他,连班上的女生也不喜欢他。鑫鑫受不了这种环境,又不去上学,于是不得不进行第三次转学。
鑫鑫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完全是由他父母错误的性别教育导致的。虽然在妈妈受孕之日起,'Y'染色体已经决定了男孩的性别,虽然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使男孩有着不同于女孩的行为特征,但父母后天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却决定了这个小男孩长大之后是'娘娘腔',还是性格刚毅的男子汉。
也许孩子还小的父母意识不到,错误的性别教育对男孩来讲,简直就是噩梦。在这种性别教育中长大的男孩,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性别定位,这种定位不仅会使男孩变成'娘娘腔',而且即便是男孩成人结婚后,他也会因为这种错误的性别定位而缺少能力、责任感、使命感等男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一位婚姻学专家曾说过:'在离婚的家庭中,妻子认为丈夫缺少责任感以及男子汉气概的占40%以上。'由此可见,错误的性别教育对一个男人的伤害将会有多大。
第20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5)
生活中,也许家长对孩子错误的性别教育并不普遍,但有一种情况却往往会被家有儿子的家长们所忽视--家教的'性别缺失'。这也就是说,在家庭中,整天围着男孩转的都是一些女性,如妈妈、女保姆、奶奶、姥姥等,这同样也是男孩产生性别错位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的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上还停留在'母系氏族'阶段,孩子的教育多是母亲一统天下,而父亲顶多扮演一个笨手笨脚、可有可无的角色。而父亲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2个小时的男孩,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给父母的建议
男孩虽然长得比女孩高大,但不正确的性别教育,却会让他们变成'弱势群体',变成任人宰割的'娘娘腔'。因此,家长一定要对男孩的性别教育给予足够重视。
方法一:对男孩的性别教育越早越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关心和重视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对小孩子的性别教育。专家指出:'性别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基础,是孩子对自身了解的启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男孩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后就开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青春期之后。至于6~12岁的小学阶段,男孩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社会知识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个阶段则属于他们性别意识的潜伏期。所以,在男孩3~6岁时对其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
方法二:爸爸要给男孩做出'性别'榜样
父爱是高山,母爱如大海。母亲用自己的爱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宽阔的胸怀;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因此,对于男孩的教育来说,只有父母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阴阳互补、阴阳平衡,才能防止男孩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具体来说,男婴由父亲带着嬉戏,如鼓励其走以至跑、教其滚翻、玩攀登架等,对其动作发展大有益处。另外,父亲一般对外界事物有较大的兴趣,动手能力较强,这对激发男孩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据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有一个好的父亲,则男孩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在人际关系上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因此,父亲必须'亲临'教育第一线,为你的男子汉做出'性别'榜样,这将有利于培养男孩的人格魅力和自主能力,使你的小男子汉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
方法三:聪明妈妈的'打造小男子汉方案'
7岁的磊磊出门从来不用妈妈费心,磊磊的妈妈从来不会像别的妈妈一样冲着顽皮的孩子大喊:'慢点,看车!'有时,反倒是小磊磊像小大人一样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领着你。'生怕妈妈迷路和发生危险的样子;每次妈妈带磊磊去逛超市时,磊磊都会为妈妈拿购物篮,出来时还会帮妈妈拎东西。
看着磊磊小小年纪就这样'绅士',邻居们都问磊磊妈妈:'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每当这时,磊磊妈妈就会很自豪地说:'我有一套'打造小男子汉方案'。其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要学会在小男子汉面前'示弱'。比如,每次出门的时候,我会告诉磊磊:'妈妈不认识回来的路,你回来时要给妈妈带路呀';去购物时,我就会对他说:'妈妈力气很小,拿不动了',他就会主动过来帮忙……时间长了,这些男子汉的行为就成了他的习惯。'
男孩往往是'吃软不吃硬',你对他施加武力,也许他会害怕,但他从心底并不会服你;但如果你向他'示弱',他便会真心实意地听你的话。聪明的磊磊妈妈正是抓住了男孩的这一心理,从而把儿子打造成了很有'男人味'的'小绅士'。
另外,父母们应该明白这一点,男孩一般对暗示没有反应。一位妈妈说:'男孩都属于油瓶倒了都不去扶的类型,因此,你不要指望,你吩咐他去阳台转两圈,他就会把晾干的衣服拿进屋里。'所以,如果你想把儿子培养成男子汉,你最好告诉他应该具体做什么。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孩,父母的手段也不尽相同。
豪豪的妈妈每天下班回到家后,都累得直想往床上躺,可她的宝贝儿子还一直'纠缠'着要和妈妈做游戏。这时,豪豪妈妈便给儿子讲道理,但看着儿子迷惑的大眼睛,妈妈忽然意识到,在四五岁这个阶段,让儿子明白父母的辛苦是不太现实的。于是,她改变了策略,当儿子再'纠缠'她时,她会轻轻对儿子说:'妈妈累了,能把你的肩膀借给妈妈靠一靠吗?'
第21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6)
豪豪并不知所以然,但他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头歪到一边,小小的肩膀向妈妈凑过来,还认真地说:'妈妈,是不是靠在我的肩膀上就不累了?'
妈妈趁热打铁说'是啊!你是男子汉,长大了要保护妈妈和爸爸呀。'豪豪咧开嘴巴笑了。
从此以后,豪豪动不动就要充当妈妈的'保护神',神气着呢!
男孩都有保护别人的欲望,尤其是保护女人,如妈妈、奶奶等。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儿子的这一心理,并恰当地运用自己的女性角色,给儿子机会,让他做你的'保护神'。
告诉你的男子汉--你来决定这件事
前面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过,男孩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他们很不听话,很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家长越让他向东走,他却偏偏向西走。
但是,如果家长告诉他,'你来决定这件事',男孩听到这样的话往往会很感动。自己做决定,这是最让男孩引以为傲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男孩认为,父母让他自己决定一些事情,是父母对他能力的认可,是父母对他莫大的信任,因此,没有男孩愿意辜负这种信任。于是,这种信任便转化为了男孩努力做好这些事情的巨大动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父母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他们几乎从不对孩子说'你来决定这样事',尤其是对那些他们认为很难管教的男孩。因为在家长的观念里,他们往往认为:'孩子太小,没有决定事情的能力'、'让男孩决定自己的事情,他很可能会变坏'……于是,中国的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情,从'吃、穿、住、行'到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
其实,家长因为'孩子小'、'男孩会变坏'……而剥夺孩子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力,这种做法纯粹是家长在杞人忧天。儿童心理学家表示,如果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爱,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
事实也正如此,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面对困难的时候,6个月大的男婴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女婴却通常借助哭泣等手段。当然,这些不同只是性别上的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男性更喜欢实践,喜欢尝试与竞争,他们喜欢在这些过程中的思维与创造的乐趣。
当家长告诉男孩'你来决定这件事'的时候,这种乐趣就开始了。
小勇和爸爸一块在公园玩,忽然,他很想爬上旁边的那棵苹果树,于是他向爸爸请示。爸爸看了看那棵树,对儿子说:'去吧!'说完继续低头看自己的报纸。等儿子朝那棵树走去时,爸爸开始用心地观察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只见小勇在树下仔细地看了一会儿,便有点笨拙地慢慢向上爬,好不容易爬上树的主干,他却用脚去踩一条很细的枝干。眼看那条枝干就要被踩断,爸爸的心快要提到了嗓子眼了,刚想跑过去接住将要从树上摔下来的儿子,没想到,这'小家伙'却忽然对那条细枝干失去了兴趣,继续向主干上爬……
小勇玩累了,兴高采烈地跑到爸爸身边。这时,爸爸收好报纸,一本正经地问儿子:'儿子,你在爬树之前,在树下看了半天,是不是在看树上有没有苹果呀?'
'不是,爸爸,我在考察'地形',看看这棵树从哪个角度最容易爬上去。'小勇很认真地说。
'你刚才是不是差点把那条小细枝干踩断,从树上掉下来呀?'爸爸用开玩笑的口气说。
'哎呀,爸爸,我只是想试试那条枝干结不结实,我才不会真去踩它呢。'小勇有点自豪地说。
'你小子很聪明呀,知道故弄玄虚了!'爸爸高兴地摸着小勇的头说。
小勇虽然并不知道故弄玄虚是什么意思,但从爸爸的表情中他读出了很大的肯定。
任何一个男孩都是很聪明的,虽然他们有一种没有任何理由就会去冒险的特性,但他们在冒险之前还是会对事情做一定的分析。看,小勇爬树的例子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小勇在爬树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观察,还获得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可能有关力学、生物学,等等。而家长的态度则关系到男孩能否顺利获得这些知识,如果因为担心而加以阻拦,那么这个男孩就丧失了这次机会。反之,如果男孩真的会掉下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男孩自己的选择,他将知道下次如何才能避免掉下来。
给父母的建议
爸爸妈妈们,想让你们的男子汉独立,就请放开你们的手吧!找一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试过几次你们便会发现,'你来决定这件事'具有神奇的力量,你们的男孩收获的将不仅仅是自由。
方法一:不要阻止男孩想尝试的那颗心
小杨杨告诉爸爸,他要一个人到外面去。爸爸没有阻止他,让他自己走出了家门。但爸爸还是担心儿子,于是他放缓脚步,尾随孩子出门。
第22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7)
杨杨爸爸发现,儿子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莽撞,他已经能够在确认安全之后穿越马路。从此以后,杨杨爸爸便开始了'独自旅行'教育,在儿子一年级的时候,就告诉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问路时,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还鼓励儿子'回来时,要走与去时不同的路'。
经过这些教育,杨杨小学四年级时就能自己买车票、订饭店,独自一人出去旅行了。
每个男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他认为很新鲜的事物都跃跃欲试。然而,家长都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的呢?每种不同的态度所产生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男孩:'我家的孩子这么大了,自己都不会做饭,我要是不在家,他只能饿着。'而另一些家长却骄傲地说:'我们家孩子很懂事,他什么都会做,就算我出差半年,他也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这时,不用深入解释,想必家长们也应该明白了。前一种父母往往是对孩子'最不放心'的父母,他们的事事包办让孩子养成了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坏习惯;而后一种父母往往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他们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尝试的喜悦,并坚信孩子能做到。因为他们知道,小男子汉最容易被这些话所打动:
'你来决定这件事。'
'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
'这件事取决于你自己。'
'这是你的选择。'
方法二:倾听小男子汉的心声--'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一个小男孩起床后,开始叠自己的被子,但动作很慢,家长看到了,便抢过来帮他叠。从此,男孩就把叠被子看作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个小男孩刚开始学说话,但学得很慢,这时,妈妈在一旁便急不可待地代言。从此,这个小男孩就对说话产生了畏惧心理。
男孩也有一定的弱点,他们的发育要比女孩缓慢,他们学会爬行、站立和走路都要比女孩晚;男孩的细微动作协调能力差,因此他们需要有耐心才能把被子叠好;男孩的语言能力相对女孩要差一些,学说话得慢慢来。但是,不了解这些的父母往往会把事情搞得很糟,就如我们上面所列举的事例一样。
家长们需要知道:由于小男子汉存在一定的弱点,再加上他们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没有成熟,所以他们需要家长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仅仅是帮助而已,并不是一切代办。伟大的儿童行为学专家蒙台梭利所说的'Help
me to do by
myself',表明了孩子的心声,意即'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是的,父母的帮助能使孩子少走很多弯路,而孩子自身的实践才是他成长的根本。
方法三:鼓励你的小男子汉去探索
对于男孩来讲,他们的思维里充满了奇奇怪怪的东西,他们经常会表现出一些很奇怪的行为:
把皮球当做'保龄球'来打;
把玩具汽车拆开再装上;
把跳绳绑在双杠上当'秋千';
面对男孩这些奇怪的行为,家长们不应该制止,而应该去鼓励。因为好奇可激发探索的兴趣,而探索是创造发明的开端。对于男孩来说,他们更富有个性,喜欢张扬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而这种与众不同就是创造。所以,不要说你的男孩的行为怪,要知道,那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男孩更需要你的肯定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但是,天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呢?专家告诉我们:'肯定的态度'能使孩子尽快成才。
事实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对那些表现欲、成就欲都很强烈的男孩来讲,足够的肯定能使他们更加自信,从而把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的呢?
孩子一次成绩没考好,家长就冲孩子大喊大叫:'你真是个笨蛋,竟然才考这么一点分数。'
孩子失败了,家长没有安慰孩子,反而挖苦孩子:'看,让你不听我的话,失败了吧?'
我们都知道,家长之所以这样说,都是出于好心,或是望子成龙、或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家长却有些太过功利了,他们往往忽视了儿子听了这样的话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
其实,任何一个男孩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追求卓越,在他们的脑子里时常会蹦出这些思想:
'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我会把它做得更加完美!'
'我要成为一个既有能力又优秀的人!'
如果一个男孩的头脑中一直充满着这些思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男孩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并且会更易走向辉煌。但是,太多消极的话语、太多的打击、太多的功利思想,却会让他们吃不消,这些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终促使他们放弃了追求更高成就的欲望……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最终会事与愿违。
第23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8)
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想想了,你有经常肯定过你的男孩吗?你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语言和行为,是不是伤害了你的男孩呢?
给父母的建议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甚至连成人也是如此。面对可爱、努力而又优秀的儿子,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还要吝惜那一句肯定的话语、那一个赞赏的眼神呢?
方法一:千万不要否定男孩取得的成绩
一天,森森读完了一本有些艰涩难懂的书,他非常高兴,不由得高声唱起歌来。
'森森,你又在嚷什么!'爸爸皱起眉头说:'读完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你用不着那样高兴。'
'可是爸爸,这本书太令我愉快了,它那么难懂,可我居然把它看完了!'森森抬起头对爸爸说,他很想得到爸爸的肯定。
'哼,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你以为我会表扬你吗?你太骄傲自大了!'爸爸说完这些转身离开了。
从此以后,人们再也看不到森森脸上那种快乐自信的表情了。
消极评价对孩子的伤害就是这么大,它会毁掉孩子的自信、乐观,将懦弱与自卑灌输进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灵。
家长对孩子进行适时的肯定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肯定使孩子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会更加信心十足。当成就感被一步步提升时,孩子的潜力也会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方法二:赞赏你的男孩
美国著名画家韦本文是这样描述他成为画家的原因的:
有一天,母亲留下他及他的妹妹莎莉在家。他发现家里有几瓶颜料,就用来为妹妹画肖像,因而把客厅里弄得又脏又乱。母亲回来后,她没有提到客厅是如何的脏乱,而是很真诚地赞赏说:'哇!这是莎莉啊!你画得真像!'并亲吻他以示奖励。韦本文说:'那天母亲的亲吻就使我成了个画家。'
人性最奥妙的地方之一,就是渴求赞赏。每一个人都会在得到赞赏时,开心乐意地做更多的事情。当别人称赞我们做得好时,我们会想做得更好。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小男孩从来不整理自己的房间,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很干净。他的爸爸来到他的房间,惊奇地对他说:'哇!这床一定会使军营里最严格的教官也喜欢。西点军校的教官也要给它颁发合格证书……'
小男孩听了爸爸的话,先是一惊,接着他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去帮你取信吧!'把信取过来后,他仍然很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去剪草坪!'要知道,要是在以前的话,剪草坪这种工作,爸爸给他报酬他都不会去做的。剪完草坪后,男孩还保持着刚才的热情,跑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还能帮你做些什么?'……
这位爸爸只是给了他的男孩应得的赞赏,却使这个小男孩犹如活在天堂一般,突然间感到世上所有事物都是那么美好。由此可见,赞赏的效果有多大。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要有四句积极的话,才能弥补一句消极的话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赞赏是最省力而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世上不存在没有优点的孩子,只要家长愿意去寻求,必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们值得赞赏的地方。
方法三:告诉你的男孩--'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男孩是需要肯定的。当男孩遭受挫折时,家长肯定的眼神、肯定的话语、肯定的动作,就是他们有效的强心剂。
越越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一次体育考试中,他却考了最后一名。
越越难过极了,他从来没受到过这样的打击。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没从这次失败中走出来。
'儿子,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爸爸问。
'是啊,我跑了最后一名,太丢人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爸爸说,'你比其他同学年纪小啊,他们的腿都比你长很多。'
爸爸继续说:'我问过你的体育老师,他说你是同龄孩子中跑得最好的,这场比赛对你不公平。等你个子再高一点的时候,你一定跑得比他们快。'
'爸爸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爸爸最后补充说。
相信越越爸爸的话会使越越很快从失败中走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自信和自卑感往往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男孩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会产生很强的自信;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男孩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从而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所以,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回馈,帮助他总结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加以鼓励。责备和打骂只会加重孩子挫败感的体验,使他越来越自卑。
第24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9)
增进与男孩之间的感情
常听一些年长的人说,生儿子最亏了,这些没良心的东西往往会'娶了媳妇忘了娘'。虽说男孩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也不至于长大之后就感情全失,从此便忘记生他、养他的双亲。
然而,仔细观察周围的人群,我们会发现,很多男孩长大之后,确实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会疏远很多。一对年岁已高的夫妇说起自己的独生儿子,就满腹伤心:'我们不求儿子特意来看望我们一次,我们只是希望节假日他能回家看看。但现在,我们能够接到他的一个电话就已经算是奢望了!'
每个人听到这些伤心的诉说,肯定已经在心里暗骂这样的男孩或者是男人没有良心。但是,我们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息一下愤怒的心,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感情冷漠、'娶了媳妇忘了娘'?这些男人在小的时候与父母的感情如何呢?在这些男人小的时候,他的父母是否曾想过要采取措施,来进一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呢?
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这是男人感情冷漠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感情冷漠,而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甚至还没娶媳妇就把父母忘了的男人,往往在小时候就与父母关系不好。他们的父母不但没有想过要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有时孩子表现出对他们的爱,他们往往也会不屑一顾。
母亲节这一天,老师给孩子们留了一个作业:回家给妈妈一个吻,或说声'妈妈,您辛苦了',或者给妈妈倒杯水……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不善言辞的小男孩华华选择了倒杯水给妈妈喝。放学回到家后,他早早地把饮水机打开,水开后接了满满一杯水。他生怕妈妈回来他听不到,便坐在客厅里一直等妈妈。
妈妈终于回来了,华华赶紧跑过去把水端给妈妈:'妈妈,你喝口水吧!'但是,妈妈好像并没有在意孩子的这一动作,表情很平静地对儿子说:'放那吧,妈妈不渴,快去写作业吧。'说完便开始忙自己的家务。
我们可以猜想到,小男孩华华肯定是特别沮丧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孩子本来是怀着极其兴奋而又期盼的心情给妈妈递上这杯水,也许这个场景在孩子的大脑中已经重演了很多次,他期望对妈妈的这种爱能得到妈妈的认同和称赞,他期望妈妈在接过水的那一刻拥抱他一下,或者说一句'孩子,你长大了',甚至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他感到满足。然而,妈妈却对这杯水、对孩子的这一动作无动于衷。那么,华华以后还会轻易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吗?
其实,在小学阶段,每逢母亲节、父亲节等特殊节日,老师们都会留一些像给妈妈倒杯水、给爸爸捶捶背这样的特殊作业。据小学的老师介绍,有华华这样遭遇的孩子并不在少数。而且,有些孩子甚至更加悲惨,爸爸妈妈在发现孩子的特殊表现之后,先是愣了半天,而后又神秘地对孩子说:'说吧,今天在学校又闯什么祸了?'或者'说吧,又想让我给你买什么东西。'
男孩的冷漠就是这样造成的。本来他们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感大门打开。然而,父母的无动于衷,甚至是讽刺、猜疑,却让男孩的情感大门迅速地关上,而且很有可能是长久地关上。
给父母的建议
当你的儿子向你表达他的'爱'时,请不要忽略,更不要嘲笑、打击他,那样只能让他变得更加冷漠。
父母与男孩之间的感情是在生活的小事中一点点加深的,只要父母用心去引导、去培养,男孩会比女孩更'贴心'。
方法一:常与你的男孩沟通
心理学家说,沟通是了解孩子心理的最有效方式,有效的沟通更是父母增进与孩子之间感情的最好方式。然而,提到与孩子沟通,尤其是与男孩沟通,很多父母都会皱起眉头说:'沟通看起来容易,但大人们整天忙工作,孩子整天忙学习,哪有时间沟通呀?再说了,大人和小孩沟通什么呀,有时连话题也找不到!'
的确,'时间'和'话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最大障碍,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父母与儿子沟通得很好。
一位7岁男孩的爸爸说:
虽然我工作很忙,但我每周至少安排出一次时间来与孩子'约会'。与儿子'约会'时,我也会回到与儿子同样大的年龄,与他一起玩、一起疯……每次'约会'之后,我都觉得与儿子之间的感情加深了一步。
一位10岁小男孩的妈妈也透露了她与儿子之间沟通的秘诀:
孩子追星,我'追'孩子。我知道孩子喜欢周杰伦,有时间我就会与孩子探讨:'周董最近又出什么新歌了,听说又拍新电影了?'每次与孩子的沟通都很愉快。孩子也经常对我说:'妈妈,你是一个时尚的妈妈。'因此,孩子的心里话都愿意讲给我听。
第25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0)
与你的儿子愉快地沟通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没有时间'、'没有话题'……只是父母为自己的懒惰和不用心所找的理由。因此,想与儿子感情更深一步的父母们,请与孩子尽情沟通吧!
方法二:陪儿子渡过难关
遇到困难时,男孩与女孩的表现是大不相同的。在困难面前,大多数的女孩都会哭泣着投入父母的怀抱,等待父母为她们解决问题;而男孩则更多地会思考如何去战胜困难。虽然男孩和女孩的思维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是他们最难过的时刻。
因此,当男孩真正遇到'难关'时,父母的陪伴和鼓励就会成为他惟一的精神动力。
一个屡屡受挫的小男孩说:'当全世界都放弃了我,连我自己都要放弃自己的时候,父母还一直陪在我身边鼓励我,那一刻我就有一个想法:'为了我的父母,我也绝不放弃自己。''
每位做父母的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让父母的爱默默地陪在他身边,既能让孩子重获斗志,又是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的好方法。
方法三:与儿子共同挑战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一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在提起他最难忘的一件事时说:'和父亲一块游泳的那件事,令我终身难忘。'这时,他总会跟人讲起他小时候的这段往事:
我们家旁边不远处有一个池塘,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父亲学游泳。6岁那年,有一天,父亲拿了个游泳圈,对我说:'来,我们横渡这条池塘。我也没有游过这么远,我们父子俩来个比赛,怎么样?'说实话,当时我很害怕,但一想到能与父亲一起挑战,我就莫名地兴奋,于是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但是,当我们游到大约池塘中间的位置时,我便感觉浑身乏力,身子直往下沉,我看得出,父亲的动作也不像刚才那样轻松了。我们父子对望了一眼,父亲用尽量放松的语气对我说:'加油!'我也点了点头回应父亲。我知道,我们都没有退路了,于是我埋头向前游几下,抬头吸一口气,再向前游。最后我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终于,在我和父亲的相互鼓励中,我们都游到了彼岸。
爬上岸后,我和父亲击了一下掌庆祝成功,然后就都瘫软在了池塘边的草地上……从那一天起,我再也没反抗过父亲。
挑战对于男孩来讲本就是一件乐事,父母与男孩一块挑战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不论结果如何,在挑战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互动、相互的鼓励,都会给男孩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位企业家来说,也许难忘的并不是游泳这件事,而是他与父亲一块躺在池塘边草地上的那种感觉。那时,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就不仅仅是父子,还是朋友……从而,父子之间便有了尊重、体谅、信任,以及更多更多……
'尊重'让男孩快乐成长
当小男孩慢慢长大后,他们渐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虽然男孩不会像女孩那样,有自己亲密的'小姐妹',可以互诉心里话,但男孩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会把'秘密'写进日记里。但也正因如此,男孩们新的烦恼又开始了--
小超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忘记把作业本放进书包里了,于是急忙往家跑。当他掏出钥匙打开家门,看到妈妈正从自己房间里走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小超走进房间去拿作业本,一推门就愣住了,他看到自己书桌的几个抽屉全部敞开着,自己的日记本、从小收藏的各种玩具手枪、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乱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
小超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
没想到妈妈却比他还生气:'怎么了?我当妈妈的看看儿子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小超也毫不示弱。
'小孩子有什么允许不允许?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对小超说。
后来,小超把书桌的抽屉都上了锁,就连日记本都换成了带锁的。
生活中,这种家长不尊重孩子隐私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在大人看来,这些都是些小事,'连生命都是我给的,何况你抽屉里的东西、你的日记本!'可对孩子来说,大人的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尊重,而且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其实,在大多数孩子的'秘密'中,很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更多的是孩子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心里话。
心理学家表示,儿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孩子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孩子头',他常常会编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龄的伙伴。而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则说明他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独立见解,自尊心也在增强。尤其对于男孩来说,他们当'头'的欲望、成就的欲望、自尊心等,都要比女孩更强烈一些。所以,父母应该允许他有'秘密',并为他有'秘密'高兴才对。
第26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1)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对男孩隐私的不当处理,酿成了很多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悲剧:
因为父母偷看他的日记,小男子汉从此对父母不再信任;
因为父母拿偷听他打电话不当回事,小男子汉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因为父母不尊重他的隐私并误解他,小男子汉便开始怀疑人存在的价值,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才能让你的小男子汉快乐成长。
当你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尊重孩子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从而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你谈起。所以,父母应该知道: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孩子的隐私,父母应该尊重。同样,小男子汉的人格、自尊心、求知欲望、探索欲望……父母也应该尊重。家长只有与小男子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小男子汉身上所包含的巨大能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才能更有利于你的小男子汉健康、快乐、速度地成长。
给父母的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男孩对你不再那样亲近,做父母的不要担心;小男子汉有了'秘密',做父母的也不要着急……用你尊重的态度去赢得孩子的信任吧!只有你尊重孩子,孩子才会更尊重你;也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方法一:尊重小男子汉的自尊心
中国有句俗话,叫'出门教子',意思是说,在外面、当着外人的面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法科学吗?
很多家长从来不给孩子留面子,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指责孩子;也有很多家长常常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做过的错事,使他感到难堪。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严重的错误。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男孩的自尊心普遍更为强烈一些,如果家长常在孩子的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大大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尊重小男子汉的自尊心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除了不要当众教训孩子之外,家长还要时刻都记得:小男子汉脆弱的自尊心需要你时刻保护。
一个不足10岁的小男孩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天黑了,这个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父亲见孩子很晚还没回家,就沿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在一片树林里,借着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有看见,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不远处溜达。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好像遇到了救星,马上从大树上溜下来,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
'我是独自散步,没想到正碰上你在树上玩耍呢。走,我们一起回家吧!'父亲若无其事地说。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父亲。男孩放学后因为贪玩而忘了回家,父亲本应该责备他,但这位父亲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掩盖了孩子的恐惧心理,维护了孩子的自尊。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小男子汉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上的基石,也是他们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家长经常有意或者无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因此,不管什么情况下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
方法二:尊重小男子汉的独立人格
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很多教育专家也认为,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没有尊重,就谈不上教育。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孩子尤其是男孩往往不喜欢那些动辄便打骂他的父母,而喜欢那些尊重他的人格、但又不失权威的父母。
一个男孩要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他的家长考虑了一会对他说:'你知道家里的作息时间是晚上10时熄灯,你如果10时前能回家,是可以去的。'
这类父母是最明智的,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他有权利决定去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但从孩子的安全因素等方面考虑,家长的这种回答又不会使孩子超出纪律约束的范围。
方法三:给小男子汉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
好动、贪玩、好奇等是男孩的天性,然而有些家长却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尤其是'玩',都是'旁门左道'。
第27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2)
然而,一直这样疯狂地让孩子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能好吗?
一个刚刚上小学的男孩说:'爸爸妈妈一天到晚就是让我学习、学习,现在,一听到'学习'两个字,我就会头痛。'
事实也证明,家长一刻不停地让孩子学习,只会使孩子的抵触情绪超过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孩子厌学。
一位优秀的留美博士回忆他的成长历程时说,是母亲的恰当教育才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因为她的母亲从他小时候就对他说:'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上学以后,拿出70%的精力认真学习,学出样来;拿出30%的精力好好玩儿,玩出水平来,你就是一个好学生。'
长期被绳子束缚着的鸟儿永远也飞不高,尊重孩子,就要给他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家长不要总是把孩子拴起来学习,解开绳索,孩子才能既快乐地学习,又快乐地成长。
方法四:尊重孩子但不迁就孩子
一个小男孩,在商店里注视了一辆带铁轨的玩具小火车很久后,告诉他的爸爸他很喜欢这辆火车,爸爸对他说:'这火车太贵了,爸爸没那么多钱买,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好吗?'孩子想了想说:'那好吧,不过我不想去看别的车了。爸爸,等你有了钱再帮我买,好不好?'说着跟爸爸走开了。
周围人都对这个懂事的小孩赞不绝口,有人问他的爸爸:'你是如何让孩子这么懂事的呢?'
这位爸爸的回答很简单:'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之间就相互尊重,孩子对的,我尊重他的意见;孩子错了,我决不会迁就他,会找理由说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这是习惯。'
多好的习惯!这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讲道理。反过来,如果不尊重孩子,不管孩子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那么,孩子长大后不是变得蛮横无理,就是变得畏首畏尾、胆小如鼠。所以只有父母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但又不迁就孩子,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父亲传输给男孩男子汉气概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由父亲带大的男孩,或者从小与父亲接触比较多的男孩往往表现出很多优势,如性格开朗、头脑灵活、身体健壮、充满活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教育学家表示,这是由于父亲的教育方式、父亲的影响使这些男孩更为健康地成长。
在一般家庭中,妈妈总在扮演老师的角色,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求幼儿听话、不淘气、做乖孩子;总是喜欢让孩子做画画、看书、搭积木等安静的活动;即便是带孩子游戏或外出活动,也要订下规矩,给予各种指导。受母亲思维方式和教养方式的影响,那些不离妈妈左右的男孩总是重复、模仿母亲的言行,变得乖巧、顺从、循规蹈矩,缺乏独立性和探索的精神。
但是,如果父亲也参与到男孩的教育中来,他的男子汉硬派作风,往往会在其教养方式中注入了阳刚之气。父亲知识面宽广,常常会灌输给男孩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父亲会鼓励男孩遇事自己动手、大胆尝试;父亲对男孩的坏毛病不迁就,不妥协;父亲总是以朋友和'大孩子'的姿态,与男孩一起无拘无束地玩耍。
小男孩博博最喜欢和爸爸一起玩打枪的游戏。这不,父子俩儿一人一杆'枪',一个当'好人',一个当'坏蛋',嘟嘟嘟,嗒嗒嗒,双方交火,各不相让,你'打'伤了我的腿,我'击'中了你的胳膊。直到最后父子俩滚成一团,累得大汗淋漓,筋疲力尽。
他还喜欢与爸爸一块踢足球、放风筝、抓小虫、堆雪人……每次玩得既轻松又尽兴。
妈妈问博博:'妈妈也和你做游戏呀,你为什么更喜欢和爸爸玩呢?'
'因为和爸爸一起玩,不用怕弄脏衣服,也不怕满头大汗。'博博说出了实话。
可以说博博说出了小男孩们的心声,与爸爸一起玩,没有太多的顾虑,玩得开心,也玩得尽兴。更为重要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爸爸教会了他们什么叫做骨气、什么叫做胆量、什么叫坚强、什么叫男子汉气概……
有心理学专家研究证明,男孩与父亲接触的机会越多,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勇敢、坚强、豁达、乐观。因为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对孩子百般宠爱,父爱主要表现在冷静地面对孩子的优缺点,教会他们应付和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他们坚定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而且,父亲与男孩的游戏方式多是动态的、较激烈、富有对抗性和创造性的,这有利于男孩强身健体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这是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他们一般会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某些方面的品质,注意发展孩子某些方面的才能,而母亲恰恰缺少这些。
第28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3)
在培养日常的生活习惯方面也是如此,母亲总是喜欢保护孩子,怕孩子磕着、碰着、摔着,很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包办现象。而父亲则更重视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对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给父母的建议
在男孩'女性化'倾向日趋严重的现代社会,父亲必须马上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这样才更有利于男孩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才更有利于男孩男子汉气概的培养。
现在,在美国家庭中,为了把孩子培养得更加出色,很多爸爸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而甘愿做一名'袋鼠爸爸'。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中国爸爸也去做'袋鼠爸爸',但是我们很真诚地提倡:做爸爸的再忙,也要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来陪陪你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看见他父亲花很多时间和心思为他的汽车打蜡,便说:'爸爸,你的车子一定很名贵,是吗?'他的父亲说:'是啊!这部车子很名贵,所以要时常保养。如果保养得好,将来换车时也会多值一点钱。'
男孩沉默了一会儿,说:'爸爸!我想我并不是那么值钱,是吗?'
不要认为男孩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乎,他也有感情细腻的时候,他也需要爱;也不要认为儿子无缘无故对你冷漠、跟你闹别扭,只是因为他不懂事,那是他正在用行为提示你:他需要你的关注和关爱。
男孩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精力、你的时间,他们更需要的是,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给他们做出榜样--面对压力不退缩的意志;跌倒了、失败了再爬起来的勇气;知足者常乐的心态……
让你的男孩远离'捣蛋机器'
男孩是精力充沛的,荷尔蒙带给他们巨大的攻击性、冒险欲和破坏力,他们简直就是一台停不下来的小'捣蛋机器'--释放精力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他们会从中感受到成长和满足。
但是,如果男孩不能找到一个有创意的、合理的方式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他的冲动就会以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如果男孩的这种欲望受到压抑,他就会变得抑郁,自我贬低,并伴随一种痛苦的无助感。
这些也正是家长们所担心的。那么,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才能让这些男孩远离'捣蛋机器',而且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家长又应如何对待这些调皮的小男孩给你出的'难题'呢?
浩浩的爸爸可谓事业成功,经济条件相当不错,但就是儿子浩浩让他不省心。浩浩上一年级才几个月,爸爸便被老师'请'去学校好几回,不是因为浩浩在座位上坐不住,就是不专心学习、打架、打扰旁边的同学……
浩浩爸爸非常无奈,他决定找老师好好谈一下,并请教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在谈话中,老师问他:'为了教育好孩子,你翻看过有关教育方面的书吗?'浩浩爸很茫然。
老师又问:'你觉得教育孩子比开车子容易吗?'浩浩爸无语。
是啊,世界上任何职业都要培训学习,只有父母这个职业没有这些程序,只要一个成人生育了小孩,就成为了天经地义的父母,就理所当然地行使着教育的职能。
但是,家长要知道,如果我们不学习教育孩子这门学问,我们在行使教育职能的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无意识地犯下一些教育的错误,而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终身的伤害。
例如,面对男孩这个'捣蛋机器',家长一味地压制,他们马上就对我们还以颜色--要么故意与我们作对,叛逆成性;要么变得抑郁,毫无自信。而家长们如果一味地纵容这些小'捣蛋机器'的捣乱行为,他们就会更加令人担心--到处都飞扬跋扈,变成了纯粹的'小霸王'。
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完善。这也就是说,父母只有了解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给孩子更为科学的爱。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做家长的仅仅是学习、生搬硬套那些理论和教育方法,是万万不可的。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并借鉴科学的教育理论,在教子经验不断丰富的基础上,慢慢摸索出一套对自己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
给父母的建议
掌握一定教育理论的父母一定知道,虽然你的小男孩像个'捣蛋机器',但他一定也有着十分可爱的一面--他渴望自己成为男子汉,他会保护弱小,他还会争着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因此,只要家长做到因势利导,引导你的男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捣蛋机器'必然不会乱生是非。
方法一:用美德占据小男子汉的心灵
教育专家指出,要想让孩子纯洁的心灵远离邪恶,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面对精力旺盛的小男孩,聪明的家长与其试图帮助男孩寻找恰当的释放渠道,不如为孩子建立一个牢固的道德防线。而这道防线就是--美德!
第29节:做男孩父母,更需高智商(14)
一对年轻夫妇因为儿子的降临而惊喜,但他们又有点担心,如何才能把这个停不下来的'小捣蛋机器'教育好呢?后来,爸爸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一个故事,他们的教育思路从此明确。这个故事的题目是--《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来到郊外的一片旷野里,准备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哲学家问弟子: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
弟子们陷入沉思,他们给出了各种答案,有的说用铲子铲草,有的说用火烧,有的建议在草上撒上石灰,还有的说要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吧。'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他们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原来的旷野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终于明白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小男孩都没有成熟的判断力,他会为了一个皮球跟小伙伴打架;他会因为好玩而说脏话;他会因为老师批评他而与老师对着干……但当那些更为可贵的品质占据他的大脑时,他会自动安静下来,他会变得懂事很多,有时他的改变甚至会令家长们刮目相看。
方法二:化'捣乱'为'爱心'
5岁的小男孩卓卓从小就很调皮,妈妈有时真拿他没办法。有一天,妈妈给他买了七色彩笔,他十分喜欢,并把它们装在自己的包包里随身携带。妈妈带他到社区的小花园里玩,他竟要用彩笔在花园的小椅子、小桌子上乱画,妈妈告诉他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他就是不听。随后,妈妈转换了一种方法,她这样对调皮的儿子说:'儿子,你在这些椅子上乱画,别的小朋友坐了,是不是会把衣服弄脏了?'
卓卓点了点头。
'小朋友的衣服脏了,他会怎么样呀?'
'他会不高兴,还会被妈妈骂。'卓卓认真地说。
'你希望这样吗?'
卓卓摇摇头。
'那为了别的小朋友不被妈妈骂,咱们把画笔收起来好不好?'
'好吧。'没想到卓卓爽快地答应了。
男孩就是这样的,你给他讲道德、规则,他可能听不太懂,也可能听不进去。但如果你告诉他,他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如果他停止这一动作,就是帮助别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行为,他就会欣然接受。
大多数男孩都有满腔热血,他希望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所以,当你的男孩再调皮时,家长不妨把他的'调皮'化为'爱心',让他自动放弃调皮行为。当爱心充满孩子的心灵时,他往往会用做好事来消耗自己的过剩精力,从而使调皮行为大大减少。
方法三:让男孩的耐心指数不断上升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第二部分) - 云晓 -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第二部分)
当你的男孩有足够的耐心时,他的捣乱行为绝对会大大减少。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耐心的习惯呢?
安吉娜·米德尔顿在《美国家庭的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介绍了'三分钟'耐性训练法,这种方法被证明是训练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皮奈特是一个缺乏耐性的男孩,他只爱看电视和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
一天,父亲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整好是三分钟。皮奈特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皮奈特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皮奈特的父亲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
这样数次之后,皮奈特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皮奈特听得特别入神。因此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皮奈特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三分钟的时间,正好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这样不仅使孩子觉得父亲守信,而且还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这里,皮奈特的父亲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提高了耐性。
第30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1)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
父母最大的教育责任,就是引导--
引导你的男孩变得坚强勇敢,引导你的男孩具有高度责任感,引导你的男孩壮志凌云,引导你的男孩学会换位思考……
要知道,任何一个男孩,在未经过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都不会如你所愿地健康成长!
告诉男孩:跌倒了,再爬起来
人生,有成功的高潮,也有失败的低谷,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没有永远的赢,也没有永远的输,而人的抗压能力,往往是在失败中锻造出来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经历的挫折越多,他往往越坚强、越有韧性;对于那些不谙世事的男孩来说,父母越早对他进行挫折教育,他的心智就会越早成熟起来。
剑桥男孩夏杨的母亲杨文在她的《和儿子一块成长》一书中这样写道:
夏杨小时候,有一次朋友之间家庭聚会,我无意听到夏杨在对一个跌倒了的小朋友说:'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是你自己不小心嘛!对不对?'
如此小的男孩,竟以'小大人'的口气开导摔倒的同伴,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小男孩的心智要比同龄人成熟很多。那他的父母是如何对他进行教育的呢?
杨文在她的书中这样写道:
夏杨小时候摔倒了,只要我们确定他是安全的,一般我和他爸爸都会冷处理,告诉他:'是你自己不小心,下次要注意了。'能自己站起来,就不去扶他。后来,在路上他自己摔倒了,我们就在旁边看着,他自己站起来之后也不哭,显示出自己很勇敢。
作为家长,夏杨父母的教子态度是明智和负责任的。每个人的路都需要自己来走,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因此,让孩子尽早学会面对挫折,才是父母最明智的教育方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亲手给孩子挖了一口口温柔的陷阱:
男孩摔倒了,父母马上把孩子扶起来,并且很细心地安慰'小心肝':'宝贝,摔疼了吗?都怪地,让宝宝摔倒了,妈妈打它!'
虽然男孩已经有好几款'超人变形金刚',但是这个不懂事的小男孩,看到超市更加高级的变形金刚还是想要,而且还表现出'不给买就不走'的架势,这时,父母无奈,只好服从儿子的要求。
'过分溺爱'、'无条件地服从'、'向孩子的要挟屈服'……这些都是父母无意间给孩子挖的'温柔的陷阱'。父母的错误引导,往往会使孩子走进成长道路上的误区:
孩子摔倒了,家长马上去扶,孩子便会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想法,反正摔倒了有爸爸妈妈呢,于是他们往往会不计后果地去走路;
无条件地服从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从小便体会不到什么叫'挫败',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便会表现出甚于常人的痛苦;
孩子一'要挟',父母便'屈服',这往往给了孩子这样一种暗示:只要使用'手段',任何目的都是可以达到的。
任何一个人都有沮丧、失落的时刻,你的宝贝儿子也不例外。他的考试可能会失利,他的要求可能会得不到满足,他的努力可能得不到回报,他的真情可能会被无情伤害……这些时刻,无论父母多么爱孩子,都不可能代替他去经历失败的痛苦。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学习'赢'的学问,做父母的从小灌输给孩子的教育,也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技巧和决心。但是,没有任何人一生都不会经历挫败。因此,只有在男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对他进行'挫折教育',告诉他'跌倒了,自己勇敢地爬起来',孩子才能以勇敢、坚强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并以积极、乐观的想法去战胜困难。
给父母的建议
挫折让孩子更快成长。亲爱的父母,请放开你的手,让孩子去经历他们应该经历的一切!
方法一: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许多父母都认为,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紧张,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而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
研究证明,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成长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
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叫'失败',长大之后便能正确地看待失败;
孩子从小就在困难中摸爬滚打,长大之后,他才不会惧怕困难;
孩子从小便与挫折'较量',不管结果如何,这种'较量'会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应变更灵活、行动更敏捷……
因此,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挫折教育的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当然,如果父母一味地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也是片面的。
事实上,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第31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2)
方法二:让你的小男子汉感受并读懂'挫折'
在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孩子都强调'我',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大声要求,而有的父母也不管合理与否,就满足这种要求。
父母的这一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一个人而创设的,总有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所以平时父母要'狠心'一点,适当的时候藏起一半的爱。孩子不顺心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要替孩子遮挡一切风雨,让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只有让他在遇到的委屈中,体验挫折的滋味,他的抗挫能力才会慢慢增强。
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投资可谓是倾其所有,什么益智玩具、各种类型的图书,只要孩子要求,他都会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的钱包。但是,有一次他却故意让儿子失望了。
6岁的儿子跟爸爸一块去购物。在玩具柜台儿子选中了一款机器人,然后站在收款台前笑眯眯地看着爸爸,等着爸爸给他付款,因为以前爸爸总会很高兴地夸他,同意他的选择。但这一次,爸爸却故意告诉他没有带够钱,并以他已经有一款相似的玩具为理由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儿子很失望。
回到家后,妈妈问起儿子不高兴的原因时,爸爸很严肃地说:'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人生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得到满足的。'
是的,人生不尽如人意十之八九,没有淋过雨的孩子,怎么经受得住人生的狂涛巨浪?这位爸爸的做法可谓用心良苦,相信这个孩子童年时代对'挫折'的感受和领悟,必定成为他健康成长的'防弹衣'。
另外,父母有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还可以把自己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告诉孩子,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孩子正确对待各种挫折和不如意树立榜样。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著、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是孩子面对挫折时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方法三:鼓励逆境中的男孩
在逆境中,很多男孩都容易产生消极反应,他们往往会垂头丧气,甚至采取退避的方式回应逆境。这是做家长的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因此在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用你的鼓励,让男孩走出逆境。
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你真勇敢!'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这时孩子会认为自己行,自己可以克服困难,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还教给家长们一个叫做'3C'的办法,来帮助孩子们渡过困境。这个'3C'是指Control(调整),Challenge(挑战)和Commitment(承诺)。
'调整'指的是一种心理上、情绪上的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困难并不等于绝境'。例如,男孩在数学比赛中失败了,做父母的可以这样'调整'孩子的心态的:'我知道考得不好你心里很难受,但你的其他课程考得非常不错呀。'
'挑战'指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理挑战,让他学会在不高兴的事情中看到快乐的一面。例如,家长可以继续这样安慰伤心的男孩:'一次考试不好,心里确实不好受。但妈妈知道你是一个上进的人,不管在什么考试中,你都会试图考得更好,妈妈相信你在下次的数学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承诺'指的是用承诺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生活更为广大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同样这个事例,家长可以这样说:'你觉得考得不好让妈妈很失望,但其实,妈妈一直是以你为荣的。不管你考得怎样,只要你认真去考了,妈妈都为你感到骄傲。'
通过调整、挑战和承诺,男孩的心理肯定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弯:由失落、伤心变为激动、充满动力。事实上,家长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关键,就是对孩子的努力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四:面对男孩的失败,家长可以'袖手旁观'
一位男孩的父亲是一名优秀教师,谈起对待孩子的失败,他说:'我的儿子也有成绩不好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会鼓励他,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会'袖手旁观'。因为只有让他经受点挫折,只有他自己从失败中走出来,他才会真正具备克服困难的韧性和耐力。'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这个小男孩在一次竞选中落选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因为是同事,他的爸爸和他的老师们很熟悉。按常理爸爸可以试着去跟老师说说,给孩子补个什么职务,照顾照顾他的'面子'。但这位父亲没有这样做,他对儿子说:'想做班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同学们的认可。'
第32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3)
这个小男孩在这次'挫折教育'中受益匪浅,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次竞选失败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以后我一定会正视自己的这些缺点,并努力做到更好。这次失败让我成长很多……
对于孩子来讲,没有永远的'失败',偶尔的'失败'也不是一件坏事,只有在失败后再站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父母要想真正地帮孩子,在他失败后,不妨多'袖手旁观'几次,让你的小男子汉经受抗挫能力的锻炼,使他积累一些在输了以后学会赢的经验。
鼓励你的男孩去尽情体验
探索、破坏是小男孩的天性,他们喜欢自己制造玩具,喜欢破坏爸爸名贵的手表,喜欢去做很冒险、很刺激的事情……作为家长,当你发现儿子的这些破坏性极强、危险系数极高的行为时,你将用什么态度对待他呢?
看过我们前面对男孩特点的分析之后,聪明的你肯定会说:在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他、鼓励他大胆地去做。但更为明智的家长会说:我会时不时的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去体验、去破坏、去探索……
作为男孩的父母,你的确应该如此。作为男孩,童年的众多体验,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锻炼他们的品质,更会让他们体会什么叫真正的'男子汉'。
给父母的建议
下面提到的每一种方法,其实都是父母应当积极鼓励男孩去尝试、去体验的一些事情。
方法一:爬树
冒险是小男孩最乐意去做的事情。每天都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的男孩,很少会去爬树,有些甚至不敢、不会爬树。所以,作为小男孩的家长,你不妨找个周末,带你的男孩到郊区或者农村爬一次树。当男孩面对他将征服的对象--大树时,你会发现,孩子身上所有男孩的本能都被激活了--灵活、冒险、好动……也许,他的胳膊会被小树枝划破,但爬树给他带来的乐趣会远远超过这个痛苦的小记忆。
一位学者曾说过:'人在汲取智慧时,不应仅从书本中获得,更应当从天地之间,从橡树和榉树中获得。'所以,做家长的可以在孩子爬树的过程中、在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教会他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方法二:换灯泡
一次,小其家的灯泡突然灭了,爸爸刚想去换,但又一转念,应该让7岁的儿子尝试一下了。于是,爸爸搬来梯子,拉下电闸,举着蜡烛,开始指导小其怎么卸下灯罩,怎么拧下灯泡,怎么把新的灯泡装上去。
开始,小其有点紧张,但爸爸告诉他,只要记得把电源切断,绝对不会有危险。于是,换灯泡工作按部就班地完成。在灯泡亮的那一刻,小其高兴地欢呼起来。
即使换灯泡这个小小的成功,也会让一个小男孩有很大的成就感。也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成功,小男孩才很快成长为了成熟的男人。
但是,家长在让孩子体验这些事情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搬梯子、拉电闸这些关键步骤最好也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更会让喜欢冒险的小男子汉有安全意识。
另外,通过换灯泡这件事,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懂得,每个成员都要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家庭才能正常运转,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方法三:做木匠活
小男子汉锐锐听到'松木家具'、'原木家具'这样的名词后,便有了很多问题:'爸爸,柜子真是松树做的?''要用多大的树呢?''家具又是怎样做成的呢?'……
于是,爸爸带他参观了郊区的某家具厂。在这里,锐锐基本明白了木头是怎么做成家具的。
从家具厂回来后,锐锐想要开自己的家具厂,于是,爸爸便给他找了几块小碎木头,又给他买了小钢锉和乳胶,锐锐的'小家具厂'就真的开张了。最后,在爸爸的耐心教导和锐锐的认真学习下,锐锐终于做好了一张小小的床。
男孩往往对一切都很好奇,一切事情他们都想去尝试。所以,如果家长给孩子更多了解的机会,男孩的梦想就会有很多。
另外,让男孩自己动手去实现他的小梦想,不仅可以刺激和促进大脑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成就感,而且,这还会变成一笔巨大的财富,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
方法四:在大雨里行走
遇到刮风、下雨,父母一般都不会让孩子出去,但这样往往会使孩子缺少对自然的敬畏感。
一个有过在暴雨里行走经历的男孩说:'虽然拿了雨伞,但根本不管用,雨水把我全浇透了。但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
对大自然有敬畏感的孩子,做事之前,往往会考虑很周密,往往会更注重安全。所以,家长不妨放手让你的男孩多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当然在此之前,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和预防感冒。
第33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4)
方法五:施舍行为
一次,5岁的男孩峰峰与妈妈外出时,遇到一个妇女领着一个很瘦小的男孩在乞讨。身边的很多人都说这些乞丐是假的,但峰峰妈妈觉得,现在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好时刻,那些假乞丐之类的事情,可以等他长大一些再跟他解释。于是妈妈对峰峰说:'那个哥哥很可怜,你把这钱给他买饼干好不好?'峰峰拿着钱,很认真地对那个妇女说:'请给哥哥买饼干。'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就应该让他了解,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很穷、很饿、上不起学,这样孩子会珍惜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另外,家长在培养小男孩爱心的同时,可以给他更多的思考,比如贫穷、富裕与世界公平性之间的关系,钱多、钱少与人的品行、人格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让你的小男子汉更早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方法六:独自在别人家过夜
小兴的妈妈一次带小兴去一位外国朋友家玩,小兴与朋友家的小男孩玩得很好。最后,朋友的孩子提出让小兴在他们家单独住一晚,小兴妈妈想了想便同意了。
通过单独相处,小兴观察到了很多事。回到家后,他告诉妈妈,朋友家早上不喝粥,而是喝牛奶或果汁,吃的鸡蛋是半生的,朋友的儿子喜欢抱着手枪睡觉……
在别人家单独过夜的体验,会锻炼小男子汉的胆量,同时,还会让他明白,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习惯。
当男孩在自己的生活周围观察到另一种别致的、合理的、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后,就会变得十分宽容。他会慢慢懂得,自己熟悉的并不是惟一标准,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
方法七:和父亲独处一天
一个小男孩很兴奋地讲述了他与爸爸独处的经历:
那天早上,我洗刷完,便专心致志地看爸爸刮胡子。由胡子问题,我与爸爸展开了一场很精彩的辩论赛--男人一定要长胡子吗?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
吃饭时,爸爸没有像妈妈那样唠叨个没完,感觉很爽。
在公园玩的时候,爸爸没有像妈妈那样寸步不离,我感觉很自由。我摔倒了,但爸爸好像没看见,我自己爬起来接着玩去了。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更具革新精神,他们不仅不会宠爱孩子,而且总是大胆鼓励孩子完成冒险性的任务、让孩子在恶劣环境中磨炼意志、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应变能力。
教好动的男孩学会专注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而这个道理对于那些耐心差、永远也坐不住的男孩来说,似乎更加适用。
然而,现实中这些调皮的小男孩们的表现却很是让人失望,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家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做起事来没有耐心--刚开始玩积木不到几分钟,又去玩电子游戏;画画才学两天,就扔下画笔闹着要学钢琴;钢琴买了,老师也请了,他却说弹吉他的哥哥很酷,想学吉他……
看着孩子这样整天漫不经心,做事有头无尾,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样子,每个做家长的都会很发愁:如果孩子一直这个样子,将来只能一事无成。
其实,坐不住是男孩的天性,男孩的注意力太容易分散了,他们可能会因为窗外的一只小鸟而跑出去玩,忘记自己正在画画;他们可能会因为要应付体育考试而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要改变男孩的这些坏毛病,家长也不要只看问题的表面,还要了解孩子本身所固有的某些特性。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们集中注意力、抑制冲动的能力跟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关,而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这也就是说,几岁到十几岁孩子的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如果小学阶段的孩子读书、写作业二三十分钟,就起来动一动、做点别的事情,尤其对那些好动的男孩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家长期待男孩可以像大人一样,一两个小时都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他们会感觉家长强人所难,并且会以更多的小动作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所以,对待停不下来的男孩,家长千万不能采用强制措施,那样只能让你的男孩或与你对抗、或'消极怠工'、或搞更大的破坏。
给父母的建议
家长想让活泼、好动的男孩马上停下来进入状态,并且按部就班地去学习、做事,是极不现实的一件事情。因此,做家长的要拿出点耐心来,才能让你的小男子汉学会专注。
方法一:要求男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一般来说,老师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只要孩子集中精力,他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家长不妨用'作业'来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如家长做孩子的'家庭老师',为孩子完成作业规定一个时间。
第34节: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个引导(5)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时间是不一样的,5~10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达20分钟;10~12岁的孩子能集中25分钟;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集中半小时以上。硬是让一个10岁的孩子坐在那里60分钟去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父母要根据男孩的年龄特点,要求他在相应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力争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如果男孩的作业量超过了他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家长就应该帮他把作业分割开,让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还表明,开始学习的头几分钟,一般效率较低,随后上升,15分钟后达到顶点。根据这一规律,家长可建议孩子先做一些较为容易的作业,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做较复杂的作业。
另外,家长要对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这样也有助于孩子集中精力去完成作业。
方法二:要求你的男孩每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孩子往往有很多作业要做,如果孩子做着语文作业还想着那道解不开的数学题、画着画还想着他的手工小制作……那么,孩子不但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而且还会养成三心二意的坏毛病。
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大的'敌人'就是注意力涣散。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不管面临多么多的任务,要想做得最好,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每次只想、只做一件事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家长可以故意给你的男孩很多任务,让他去完成,然后在他做得一塌糊涂的情况下,再告诉他,每次专注做好一件事情才是捷径。这样,孩子就能深刻体会到专注的重要性了。
方法三:不要剥夺男孩玩的时间
小笙刚上小学一年级,爸爸对他的管教却很严。由于一年级的功课较少,而且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遭4同学围殴踹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