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高压线在丘陵地带适合养殖什么安全高度

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发表于&&5条回复&&3548次阅读&&&&&&&&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现状条件分析1.1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形成新的经济类型。在新经济时代挑战下,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教学再生产的综合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是立国之本”,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在数量、规模、质量,都相对滞后,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经济技术的发展,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我国要在“九五”期间“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院校不断成立,旧的院校在通过改造原有校区,成立新校区等形式进行扩张。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的历史,学校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分别为原国家化工部和国家建设部所辖高校。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1年5月组建为南京工业大学,并确定为“十五”期间省重点建设大学。截至2001年底 ,组建后的南京工业大学由7个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50公顷,拥有各类建筑物57.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约2万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学校在职教职工总数2000多人。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中心,11个省级部级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根据学校现状和发展趋势,“十五”期间将建设化工生物、材料土建、机电控制、经济管理四个学科群,并根据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下设15个二级学院,51个专业。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办学潜力,继续保持当前的本科生招生规模,积极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原则,到“十五”期末,在校各类学生人数发展为:博士生210人,硕士生1990人,公办本科生13700人,民办本科生9800人,专转本科生1500人,在校标准生总数29610人。而教工人数专职教师需要1740人左右,总数2700人左右。同时要求建成先进的专业科研院所20个。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南京市江浦县征地1000亩,筹建新校区,按1.2万本科生的教学、生活规模完成了1000亩地的规划,并在年间完成了约20万平方米的教学及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入区学生1.16万人。根据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趋势和地理位置、现有功能,江浦校区定位为学校本科生教学基地,同时兼顾部分研究生教学、科研、高校技术企业孵化、行政办公、对外服务功能。规模可满足22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1400名专职教师和800名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的学习生活需要。并满足10个科研院所,若干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生产和对外的会务、体育服务功能。1.2 工程概况1.2.1项目名称: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总体规划1.2.2建设规模:这次规划总用地包括一、二期用地红线范围内面积,并预规划三期发展用地,规划重点为二期红线范围内用地,并对校园整体作出整体化的规划。新校区一、二期占地总面积约203.2公顷(以最终测绘数据为准),三期发展用地约12.3公顷。其中一期用地约63.5公顷,二期用地约139.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3万平方米左右。 (其中原有建成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新建生活配套区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教学规模按23000人考虑。(注:因校区地形复杂,按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规划设计指标,可建设用地面积未能满足校区的教学规模要求。因此,应校方要求,把西北角意向中的三期用地中的12.3公顷,用作学生宿舍区的运动用地和少部分宿舍建设用地,并作为这次规划中的预留发展用地。因此,在经济技术指标统计中,我们把三期预留发展用地中的球场、宿舍纳入校园的整体之中统一进行统计。)1.2.3设计内容:新校区总体规划,道路规划,综合管线规划,竖向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等。1.3 设计依据:1.3.1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规划设计任务书1.3.2 苏计投资发(号《关于南京工业大学扩建江浦校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3.3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南京工业大学征地建设新校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1.3.4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1.3.5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土地灾害性评估报告1.3.6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拟建和已建校舍一览表1.3.7南京工业大学原1000亩用地规划建设情况1.3.8南京工业大学学科设置一览表1.3.9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原1000亩用地规划情况图1.3.10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3000亩用地红线图1.3.11(95)建标字第333号文件有关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1.3.12 规划投标方案修改意见1.4 区域现状条件分析1.4.1区位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南京都市圈布局,城市建设的重点将有计划地逐步向外围城镇转移,浦口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水陆交通枢纽,作为都市圈的江北中心,而临近的珠江成为江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学城、南京通向皖北的门户。而根据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的浦口区被定位成一个科学城,区内的生态景观要素还将形成南京的度假休闲基地以及城市副中心,成为南京对苏北、安徽辐射的江北门户。以生态廊道为界线,规划区内被分成中心组团、高新组团、大学组团、桥北组团、浦口组团、珠江组团、七里河组团以及城南组团等8个组团。大学组团以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为基础,形成以科研教育为主的大学组团,吸引更多的大学进入,并为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所在地江浦县,北靠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南与南京市区隔江相望。江浦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人文荟萃,发展前景广阔。江浦校区位选址于南京市江浦大学城,前临长江,背靠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312国道(宁合工路入口处)从门前穿过,距南京市中心仅18公里。周边已有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区内共有13所大中专院校45000名学生落户该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4.2交通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位于浦口区珠江镇东侧,与市区隔江相望,距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大桥8公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浦乌公路在校园大门前交叉,北面有40米宽的浦口区二环城市化干道。根据新的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在与主城的沟通上,浦口区将积极建设纬三路过江隧道;地铁3号线结合京沪高速铁路过江隧道进入浦口区,连接浦口、主城和东山;地铁4号线经过纬三路过江隧道进入浦口区;江北轻轨线将把珠江镇、江北大学园区、浦口副中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都将进一步加强江浦校区的对外联系。1.4.3自然条件(1)气候江浦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气候区。年日照时数:2008h h, 年平均温度: 15. 4℃,年平均风速:2.6m/s,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降水量:1067mm,无霜期:227d。夏季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2)地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属于老山山脉丘陵地带,用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不足1000米。整个校园地形非常复杂,地势呈南低北高。高程10米至60米,老山的余脉呈叶脉状从西北侧伸入用地,直达用地东南角,建设用地分为多座小丘陵分隔的多道冲积地,主要分布在主山脉的东北侧与西南侧,而且起伏较大,用地比较零散,局部还有冲积沟和水库。(见地形分析图)从坡度分析可知,主山脉东侧用地零碎,坡度较大;西侧虽然高程比较高,但是相对高差比较小,坡度比较缓,有相对较大、较完整的可建设用地。(见地形坡度分析图)工程地质大致分三类:Ⅰ类为岗地工程地质区;Ⅱ类为岗地间凹地工程地质区;Ⅲ类为长江漫滩工程地质区。岗地表大多为黄土覆盖,岗间凹地主要为次生土与淤质土,其底为白垩系浦口组砂砾岩。各地质层的地基承载力为:A:淤质粉质粘土 FK=80-90KpaB:粉质粘土(含卵砾石) FK=200-260KpaC:强风化泥岩 FK=400KpaD:中风化泥岩 FK=1800Kpa(3)生态环境 江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平均日照2008小时,年降水量1025毫米,绿化率达43%。全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贯穿县境绵延百里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2万亩,树木葱郁,生机盎然。经检测,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为100%,地下水质达国家三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0分贝。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江浦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景观资源丰富,有一代草圣林散之、汤泉十里温泉带、绵延百里老山、惠济寺千年古银杏、山涧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白马湖、狮子岭、天井洞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温泉资源尤其丰富,日流量高达6500吨。1.4.5基地现状条件分析 基地分析图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选址于南京市浦江大学城,与国家级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前临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东靠珍珠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距南京长江大桥10公里、规划中的南京长江三桥8公里。宽广通达的312国道从门前穿过,规划用地面积200公顷。教学规模为22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这次规划的范围包括新征的2000多亩和原有的1000亩地,使新区规划与原有建筑有机融合,形成布局合理、互相联系地校园规划,近期建成的建筑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注:原有1000亩用地现状建筑、道路分布见规划地段现状图,不属于本次规划设计范围。二期规划中的新建学生宿舍区以及教工住宅区,其具体详细规划由甲方指定的设计单位进行具体的建筑布置及定位,本单位只负责总体布局规划和协调设计工作。用地内分布于高压线下及附近的部分现状建筑,经检测均位于安全距离外。新建教工区及学生区部分靠近高压线的建筑由单体设计单位规划定位,并由校方检测确认处于安全区内才能设计施工。)江浦校区地处老山脚下丘陵地带,呈不规划长方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地势呈南低北高,高程10米至60米,校园为多座小丘陵分隔的多道冲积地,起伏较大,用地比较零散。整个校园地形较复杂。中区和北区之间有两条110KV高压线横穿而过。基地内可建设用地不多,按原定的教学规模用地将比较紧张。现状山地树木茂盛,品种繁多,山虽不大,树不参天,但整体绿化植被较好,空气清新,且山形自然生动,为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是理想的建校地址。同时,一期已建成的校区虽然功能分区明确,但是整体结构松散,校园氛围较弱。江浦校区基地面积大,地形变化复杂,还要兼顾原有建成校区,这都对设计工作与施工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加强旧区气氛,整合一期与二期校园规划,并考虑三期预留发展用地,融合新区规划与原有建筑,使校园成为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统一整体,也成为我们设计中的主要矛盾。我们把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的主要矛盾归结于以下几点:如何解决地形复杂的大型校园的分区与交通联系问题;如何使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并利用地形创造校园特色;如何整合新旧校区,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第二章 规划原则和总构思 2.1 规划原则考虑到该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用途、原有校区现状条件、及建设基地的地形地势、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确定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新校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原则如下: 1.现代化校园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规划营造多层次交流空间,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信息化校园以所处时代特征为指导:总体布局采用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细胞模式系统化布局。改善各专业封闭独立的传统布局,以整体集中,个体独立的方式既满足学科交叉、高效便捷的要求,又满足各局部功能相对独立的要求。3.生态化校园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自然共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塘、小溪、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并在单体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环保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层次感,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景观的配套设计,体现校园花园化、生态化。4.地域化校园综合南京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在校园建设上体现江南园林建筑所独具的风貌,在延续江南当地传统建筑与园林文脉的同时,以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表达新与旧的有机融合。5.园林化校园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立足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学院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6.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还体现在不同尽现有资源,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采用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制定利于扩展、具有弹性的校园总体规划,不仅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行性,整合新旧校区规划,做到近远期结合,而且注重节约用地,给远期发展留有余地,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校区基地环境2.2 总体构思2.2.1以舒适步行尺度为依据的多中心布局用地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从用地的南端步行到北端需要超过半个小时。在这样一个大尺度的校园社区中,采取复合式的功能分区,形成多中心的布局,能较好解决大尺度校园的使用及联系问题。规划方案以人本原则为指导,以步行尺度为基准,强调完整而有序的外部空间。在指状山脉的西麓布置有两个教学簇群和三个学生生活簇群,而在东侧分别布置了教工生活簇群,运动中心簇群和科技园簇群。这样学生生活与教学用房之间不会被主山脉分隔,联系相对紧密。建筑统一在联系紧密,步行可达的领域内。街区布局紧凑,形成网络,创造密度适宜,尺度亲切的簇群式建筑空间。簇群中心之间通过步行为主的联系轴线,形成联系紧密的多中心结构。同时,多中心的规划布局,也为整合新旧校区成为完整统一的整体奠定了基础。2.2.2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社会日益网络化、资讯化的今天,教育的内涵与方式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的教育从以往单一的由老师向学生灌输,变为更强调面对面的交流与接触。校园内教学的场所也由课堂向课外扩展,室外场所、生活空间都将成为师生思辩交流的场所,这些理念都应在规划设计中有所体现。规划方案中教学簇群与生活簇群分布与曲水流殇步行带两侧的绿野之中,形成了生活区与教学区平行布置的模式,这种模式复合了教学与生活完全融合的传统书院模式和纯粹功能分区的中小型校园模式。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有较长的线性界面,使两区之间有充分的对话和交往关系。既有明确功能分区,又有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与生活是并重的,学生能方便往返于两区,又能享有途中优美的生态景观。2.2.3簇群式发展的生态校园各建筑组团成簇群式的发展,各簇团有各自的中心与步行系统,形成相对独立高效运作的系统。同时建筑分布于山脉两侧生态绿野中呈簇群式的布局,采用散点式自由灵活式布置,以镶嵌于山林的院落式布局来营造现代大学的书院气息,从而形成了自由形态为主,建筑分布在山体与水体之间的总体布局,使各建筑组团对基地内的生态空间有最大的接触面积,实现建筑与环境最大程度的融合。2.2.4以山水为校园环境的主体结构的生态校园校园基地北面紧邻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老山的余脉从西北面伸入基地,从中央南北贯穿整个校园,是校园生态景观中的主导要素。其原生的生态环境对校园的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山清水秀成为基地的最大特色。而且,它区别于许多校园中营造的孤立的绿化,它是与基地外生态环境连成一体的连续的生态脉络,是一个开放、连续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以生态优先原则为指导,在构思中将生态系统与方案中的空间系统、道路系统等要素统一考虑,力求在保持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同时,取得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新校园的建设,必然给原生的生态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具有鲜明特征的自然环境亦对校园的空间环境产生强烈的作用。在充分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建筑采用散点式自由灵活式布置,以镶嵌于山林的院落式布局来营造现代大学的书院气息。山体在基地内成指状渗透的势态,水体与山体成反向渗透的关系,我们在山水之间布置建筑空间,各簇团均形成背山面水的环境,实现建筑与生态空间的最大程度融合。2.2.5兼顾分期实施和社会化要求校园规划动态设计——基于校园规模及基地特征,摒弃简单的几何构图平面,令新旧校区有机融合。在创造复合公共空间同时为将来校园建筑提供脉络及肌理。分期实施——簇群化、组团化的布局,为整合新旧校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布局奠定了基础。而建筑平面则采用统一的结构模数,为适应将来功能调整,学科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可能性。而且,组团化、网络化的结构,满足了智能化设施的要求,使江浦校区成为智能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社会化要求——向社会开放的功能组团如体育中心区、科技园区等布置在邻街的用地。在校区门口、环路之侧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并在教学及宿舍建筑的局部架空设半地下停车场,满足内、外人流的停车要求。第三章 用地布局 3.1 用地布局原则1、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产学研生活的要求,并留有一定发展余地。整合新旧校区,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2、解决地形复杂的大型校园的分区与交通联系问题,基地与外界、基地内部保持良好的交通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符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求,人车分流互不干扰,各运动流线保持顺畅、短捷。3、校区建筑布置应考虑总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并利用地形创造校园特色。3.2 总平面布局根据大学特点,遵照有关布置原则,结合地块特征进行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总平面布置。校园以舒适的步行尺度为依据,以山水为结构,形成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各中心用步行系统与外圈环型道路把整个校园联成一个整体:合理选择入口,使校园与城市联网。改造原312国道上入口,通过在原校前区增补建筑,增加校前空间校园氛围。同时将体育中心放在东南角,更好实现体育设施与社会共享,将科技园区布置在山麓东侧,紧邻城市大道路,与城市方便联系。尊重原有校园建筑,形成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通过在旧教学区增建科研院所等建筑,形成两个教学科研簇群,加强了校园的氛围。在中央生态公园两侧形成教学簇群,并改造原山坡公寓成专家研究楼群,就这样形成四个教学科研簇群与四个生活簇群平行布置的格局。同时根据大学自身要求,形成多边的学生宿舍区-教学区-运动区的品字形结构,很好地满足了大学本身功能要求。功能分区保留了校园中间山脉的生态绿化格局,在山脉两侧的山谷分别布置了教学区,宿舍区,教工区,校前区,科技园区,体育中心区等几部分。校园中心保留有大片的生态林区,使之成为校园的景观特色,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校区内有关功能区相应预留部分用地,作为学校远景发展备用地。3.3 功能布局整个校园以山水为主体,分别布置了多中心的教学区,宿舍区,校前区、体育运动区等几部分。1.校前区:沿南面道路布置,入口正对的大片景观树林,形成山地校区独有的幽静氛围。西侧布置了行政中心,及会议接待中心。大面积停车场的设置可控制车流穿入校区。2.教学中心区:由原有的教学区和新建的两个教学科研区组成。位于基地的中部,从南到北依次布置。与学生宿舍区、校前区直接联系。整个教学区置于“山水相抱,水绕山行”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依山就势布置,将自然景观引入教学区,使自然与建筑相互交融、渗透。3.学生宿舍区:位于基地的西面山谷中的平缓地带,与教学中心区隔水相望。两者成平行布置,学生课余方便往返于教学与生活空间。同时,学生宿舍区的景观营造也通过改造原有的植被和水塘,致力于创造优美的室外交往空间,使生活场所也成为陶冶性情的第二课堂。4.体育运动区:因为基地用地条件复杂,运动区规划根据校区原有体育场所分布情况、基地地形条件和社会化要求等,分南侧临近国道的东西两区,和西北角的位于三期用地一个区组成。主要的体育中心靠近城市道路,由南入口与之相连,可向城市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体育中心由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组成,三个建筑分布于两侧山头形成的山谷之中,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校园的标志空间。其余分散运动场地布置在学生宿舍附近,方便使用。5.实习基地与产业孵化区:山脉的东面低地主要作为学校实习基地和高新产业孵化基地的预留发展用地,既有山体阻隔对教学中心区的影响,又有对外部的方便联系。6.教工住宅区:位于山脉的东北侧的谷地之中,周边有保留优美的林地,中央有成指状渗透的水塘,景色宜人。教工区生活设施完备,独立成区,通过规划中的穿山隧道,又和教学区联系方便。7.中央山顶生态林区老山余脉从西北面伸入基地,从中央南北贯穿整个校园,是校园生态景观中的主导要素。它是与基地外生态环境连成一体的连续的生态脉络,是一个开放、连续的生态系统。规划以生态优先原则为指导,保留其在校园中心的生态林区并连成系统,设计为可游玩的生态公园,充分发挥它在校园中的生态环境效益。第四章 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4.1 空间组织规划在校园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每组建筑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完成从室内空间到公共活动空间的过渡,为校园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1)层层生长以山顶生态公园为主导,以山谷中央的曲水景观步行带组成第一层次公共交往空间,整合新旧两个教学中心,并从中生出由教学楼及居住单元组成的大组团间的第二层次空间,然后再生成建筑单体内部的第三层次半公共空间,从而形成树干式的丰富的多变又井然有序的校园交往空间体系。(2)空间序列中央空间序列为入口景观生态林——原有教学建筑群——系列广场(右边是教学楼群左边为水景园林)——曲水步行带组成的广场系列——书声溢谷广场和依山跌级而建的图书馆——绕过图书馆,第二教学和试验楼群便绕山而行,分布于“鲫鱼背”状的保留林地两侧,建筑物依山而建,融于绿化环境之中。(3)多样复合A、尺度与氛围的对比——教学建筑广场形式规整,体现学术的理性和秩序;曲水步行轴和水景园林轴则或亲水平台,或临水亭榭,或小桥流水,尺度亲切宜人。山顶生态林如自然的山野公园,处处湖光山色、绿树成林,浪漫动人。B、开合收放——通过建筑与绿化的不同围合及线性联系轴对不同区域的穿越,塑造变化多端的公共空间。4.2 景观特色1、现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山地树木茂盛,品种繁多,山虽不大,树不参天,但整体绿化植被较好,空气清新,且山形自然生动,还有连绵成片的低洼地,水塘,为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及此,我们在江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以山水环抱作为校园环境的主题,尽可能地保护基地现状的生态系统,形成水绕山行,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景观。建筑分布于山脉两侧生态绿野中呈簇群式的布局,采用散点式自由灵活式布置,以镶嵌于山林的院落式布局来营造现代大学的书院气息,从而形成了自由形态为主,建筑分布在山体与水体之间的总体布局。山体在基地内成指状渗透的势态,水体与山体成反向渗透的关系,我们在山水之间布置建筑空间,各簇团均形成背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同时,建筑空间与生态空间在形态上形成一种指状互补咬合的关系,既保护了原生的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建筑与生态空间的最大程度融合。2、多层次的园林空间第一层次园林空间形成以连续的生态脉络为骨架,活体水面为系带的生态自然公园,山丘及绿岛为师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休息,交往场所。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组织手法,将严谨规则的建筑群体与自由开放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疏密有致。第二层次园林空间教学中心区的中央广场采用理性规整的处理手法,形成传统校园中的仪式性空间,成为理性的大学精神的象征。第三层次的园林空间建筑群体形成的园:水体为襟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营造尽可能多近人尺度的空间和交往的场所。第四层次园林空间。建筑内部的园:以中庭,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空间为人创造更多接触感受自然的机会。3、借鉴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将江南园林中的借景手法运用于校园规划之中,结合基地的特点,将基地内地势制高点及景观点建成生态公园,并将基地外优美的景观引入校园。规划中北面教学楼群空间向中央生态公园打开,图书馆前广场空间又向曲水景观带打开,使校园中心共享区以及两侧的建筑都可以饱览校园内外的优美风景,加强了校园景观与基地外景观的有机融合。在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之中,空间的尺度是最重要的一环。小尺度的院落构成了园林空间的独特肌理,不同主题的院落又强化了园林空间的丰富性。在本校园规划方案中,建筑群的组织便运用了这种院落组合的空间组织方式。由建筑围合而成的各种形式的院落重重相联,分合有度,既方便联系又保持了人性化的校园尺度和富有园林意味的空间肌理。江南传统园林除了造景之外,也格外留意营造多层次的观景空间。本方案中借鉴了江南传统园林的这一特色,结合校园特点,致力于营造多层次的校园交往空间。通过建筑外廊、屋顶花园平台、小庭园、滨水步行道、绿岛游园、观景平台等一系列交往空间的营造,将整个校园处处都可以作为师生交流心得,指导学术的第二课堂,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最新需求。江南传统园林空间通过一系列空间的组合和对比,烘托出尺度宜人的空间序列。本方案借鉴了这一处理手法,在主入口空间序列上营造了校门前广场,主入口景观林,观景平台,小水面,亭,大水面,绿岛,图书馆等一系列收放有致的景观空间,从而使空间序列具有了如江南丝竹般抑扬顿挫,蜿转悠扬的美感。第五章 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5.1 道路系统规划车行——沿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外围设置主环路,形成畅通的车行路线,高效快捷联系各区,同时避免机动交通对各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区南北长度接近2.5公里,加上地形起伏变化大,给各功能区联系带来不便。新校区规划设置沿主环路的校园公交线,采用环保公交车,既方便师生在各功能区之间往返,也避免各种交通工具带来的交通和环保问题。在校园内道路进行分级规划。校园主环路为主干道级,采用15米宽路,两侧设绿化和乔木,使之形成林荫大道,以屏避汽车噪声减少废气污染。校园次干道级采用9-12米宽路,因车流量相对主干道减少,只在道路两侧设行道树,中间9米宽车道,两边各1.5米宽人行道。自行车道不另设。校园小型道路采用5-6米宽,一般不行车,以行人为主,必要时贵宾与消防车可通行。人行——曲水步行带两侧的滨水步行广场在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组织了舒适、流畅的步行流线,又相互联系连成一体,形成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停车场——为保证新校区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正常的交通秩序,规划中安排了多处机动车停车场、位。在校区主要出入口附近集中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对外来车辆进入校区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校内各功能区及重要建筑物(如会堂、体育馆、图书馆等)附近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机动车停车泊位。5.2绿地系统规划整个新校区按花园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以山体生态林、谷地水系为主体,并通过其它道路绿化,将各建筑组群的庭院绿化联为一体,创造独特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基地中的山脉是老山森林公园余脉的一部分,规划方案将贯通校园的山脉划为生态保护区域,通过梳理杂草、杂树,改造成以原生自然景观为主的山顶生态公园。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塘、小溪,连成连续的水系,将新校园建设对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少,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校园环境。校园内适当安排小池塘和绿地,利用各种植物组成多种图案,采用园林手法设计亭、阁、雕塑、小品、喷泉等。此外,在各建筑物周围、公共绿地及路旁、河边,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绿化设计,栽植常绿灌木或种植花圃及草坪,道路两旁设置路灯、座凳。第六章.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设计说明6.1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设计说明1、规划设计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2、工程概况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位于江浦县珠江镇北侧丘陵地区,东西宽900多米,南北长2300米,规划用地215.5公顷,总建筑面积63.04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已建成,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43.22万平方米。在第一期工程中,已建有两个变配电房,共四台变压器,装机容量为5200KVA,除满足首期用电外,尚有一定的余量。第二期工程总用电负荷达24734KW,计算负荷为13648KW,综合系数约为0.55,变压器装机容量为16850KVA。3、规划原则与设计要求(1) 按照本工程规模和特点,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供配电系统的规划,确保校区供配电网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2) 变配电房的选址按照接近负荷中心,允许的供电半径,进出线方便的原则进行布置。(3) 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定性、定量地预测合理的用电负荷。(4) 合理布局,成环成网,减少迁回,结合第一期供配电现状,系统设置满足分期实施、逐步发展,远近结合,灵活多变的要求。 4、负荷预测及分区(1) 按照校区总体规划的布局,结合建筑单体面积和功能要求,估算出各类负荷的大小。用需用系数法计算出计算负荷作为选择变压器的依据,同时也考虑到一些不定因素和今后发展需要,留有一定的容量,以满足校区近远期用电的要求。(2) 根据负荷计算以及校区内教学、科研实验及生活片区的分布,本次规划供电范围按 5 个供电区域考虑,即1区——教学实验区;2区——教工生活区;3区——学生生活区;4区——科研院所体育区;5区——南片(第一期)。 5、供配电设计(1) 供电电源:江浦校区由江浦开发区变电站提供二路10KV专用电源,全长约5公里,电源及线路走向由当地电业部门确定。(2) 电压等级:为了减少电压层次,根据我国现行的电压标准,校区按二个电压层次考虑,高压供电电压为10KV,低压配电为0.4KV/0.23KV。(3) 变配电所及主变容量的确定:根据江浦校区用电负荷的预测及分布情况,考虑到供电半径,进出线条件等因素,合理地进行10KV变配电所的设置,全校区拟设 15 个10KV变配电所,各变配电所的主变容量详见电表一。10KV开闭所设置在观景塔内,开闭所作为校区的中心变电所,是主受电点。按照规范要求,10KV开闭所转供容量不宜超过1500KVA,在当地供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远期可考虑增加一个开闭所。变电所的设置可采用两种形式,一种为户内附设式,另一种为箱式变电所。箱式变电具有体积小,占地少,投资省,工期短等优点,在校园内便于采用。变电所的设置应考虑建设序列、规模,合理配置,但变电所的规模须按终期容量预留,设计时应满足防火、通风、防潮、防尘、防小动物和防噪音等各项要求。6、主结线方式(1)10KV配电网架结线方式本工程10KV供电配网架拟采用环网接线,开环运行的网络结构方式。10KV中压开闭所由二路进线,采用单母线分段,6~10路出线所构成。正常情况下,采用开环运行;故障时,通过配电自动化装置自动切换负荷恢复供电,其供电可靠性较高,运行比较灵活。(2)开闭所按无人值班及逐步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要求设计,所选设备均应具有配电自动化接口,开关设备须配置直流电动操作机构和可靠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除了为10KV开关设备提供直流电源外,还为以后配网自动化装置FTU提供系统工作电源。(3)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各变配电所的低压出线主结线采用放射和树干相结合的方式。凡树干供电的场所应设置电缆分线箱,对于大中型建筑,其照明、空调或动力负荷较大,可以分别采用放射式,便于计量和维修。消防或确保负荷应采用放射式双回路供电,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4)导线的选择原则:10KV导线按经济电流密度进行选择,铜芯电缆经济密度系数为2~2.5,同一个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尽量统一。环网配电干线拟采用YJV-10KV-3×15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低压配电干线电缆采用五芯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规格由施工图设计确定,末端电压损失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5)导线的敷设方式:高低压配电干线均采用直埋式,统一敷设在道路的东侧和南侧,电缆应敷设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并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混凝土保护板。控制电缆穿U-PVC管埋地与电力电缆同侧敷设。电缆埋深不得小于0.7m,穿越道路或进户时应预埋钢管或硬塑管,至少有一根作备用。7、路灯规划(1) 路灯电源及控制:本工程新建部分分三个控制点,它们分别是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教工宿舍区,各分区路灯电源由所在区的变配电房提供,并设专用回路。路灯控制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2) 灯具布置与光源选择:校园主干灯具采用双侧交错排列布置,支路灯具单侧排列,路灯间距约取20~25米,施工时根据地形作适当调整。主干道路灯的光源一般选用高压钠灯较合适,8米以上灯上每个灯具内的光源光通量不低于12500Lm,支路灯具可选用庭园灯。(3) 导线选择及敷设:路灯电源分支线路即从路灯控制箱的出线回路采用YY-1KV-5×16聚氯烯绝缘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穿U-PVC管埋地敷设,线路统一敷设在道路边外侧0.5米处,单侧布置的路灯位于道路的东侧和南侧。
弱电工程规划1、规划设计依据《城市住宅区和办公电话通讯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城市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通信设计标准》DB/《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2、弱电工程规划设计内容:(1) 电信工程(2) 广播电视工程(3) 综合布线工程 3、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弱电工程是学校重要的基础工程,应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同步发展,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将是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规划设计根据校区总体规划的要求,遵循“投资合理、规划统一、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业务的实际应用特点,以满足目前应用需求为基础,应考虑到今后技术发展趋势,使校区的发展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需要。4、电信工程(1) 指标确定:为了满足学校一、二期建设的需要,同时考虑节约初期投资和减少运行费用,本规划拟设置市话虚拟网交换设备,对各类性质建筑的电话需求指标按照国家邮电部对城市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装机指标的规定,并参照同类学校采用的指标。电话需求量指标如下表: 性质 参考电话需求量指标备注教学办公用房1门/150~300m2 学生生活用房1门/1套公寓按实际套数考虑教师公寓1门/1套行政办公用房1门/15m2后勤附属用房1门/200m2公共电话0.3门/100人终期按22000人学生考虑(2) 电话容量预测根据上表确定的电话指标,对校园一、二期工程中的各类建筑进行分类计算,计算统计结果详电表三。全校电话总量约4764门,若按1:1.3的放线比放线,则全校线路容量约需60000对。(3) 电信设施的放置按照校区的总体规划布置,在图书馆的计算机中心设置电信综合服务设施,主要设置电话虚拟网交换设备。交换机房的规模由电信部门与业主共同确定,机房内设置校内与校外联系的集中电话交接箱。在各区分别设置电话交接箱,由总交接箱至各分交接箱采用大对数通信电缆。在校区适当位置设置公用电话,公用电话可采用有人值班公用电话,IC卡电话多种形式。5、广播电视工程(1) 系统规划设计要求:a.广播电视系统应设置专用机房,设备供电采用双回路且能自动切换。b.广播应能分区控制,每一分区有独立的功率放大器。c.CATV系统提供给用户的电范围为60~80dBuv。d.全校区的广播电视管网具有可扩展性,适应逐步提高的多功能要求。(2) 指标确定:为了适应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各类建筑的广播电视需求量指标如下表: 性 质 参考电视需求量指标参考广播需求量指标教学办公用房1终端/50~500 m21只/50~500 m2教工宿舍1终端/40~60 m2 学生公寓1终端/1套1只/250~500 m2后勤附属用房1终端/200 m21只/200 m2 (3) 广播电视容量预测根据上表确定的指标,对校园各类建筑进行分类计算。计算结果详电表三。全校电视终端总量约为4709只;广播终端总量约为3157只。(4) 广播电视设施的设置在学校行政大楼内设置广播控制室和电缆电视前端设备房。广播系统应具有消防、保安、会议广播和背景音乐等功能,有线电视系统包括:电缆电视、卫星电视、自办电视节目及调频广播等。在校区内广播电视其它设施:a.在教学用房中,教室及走道设置广播喇叭,供教学、消防、广播体操及其它功能使用。b.在办公用房、学生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及其它用房的相应位置设置广播喇叭,供会议通知、广播体操、消防及保安广播。c.每个教室均预留电视终端,每栋教学楼在弱电井内装有电视分线箱。d.学生宿舍、教工宿舍每套至少提供一个电视终端,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均须适当的地方装有电视插座。6、综合布线工程(1) 规划设计原则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规划设计中,将根据校园智能系统总体规划的要求,全面考虑校园作为电信通讯行业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和未来的发展,系统结构上应能根据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灵活调整和扩展,便于维修管理。系统上以最新的国际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以支持未来高速网络应用的发展,为校园智能系统发展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2)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环境在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保安监视系统等应用子系统中,结构化综合布线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并通过其管理子系统对其它应用子系统的构成连接,可进行任意的调整,分配和管理。综合布线系统为校园提供一个多用途网络环境,但信息传输种类目前主要是话音和计算机数据。(3) 布线工程设施的设置a.计算机网络中心设在图书馆,总配线架设在网络中心机房内,集中管理。b.行政办公、教学用房等功能性用房,每幢楼内设户内线路端接箱,各分支系统由端接箱与干网相连。c.信息终端的设置按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可根据设计等级选择,话音信息点按用户预测要求配置,数据信息点按办公用房10~15m2为一个点,教室一般配置1~2个,计算机课室按实际机位1:1设置。7、弱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根据规划设计的原则,为了校区弱电管线敷设的一致性,便于管理和维修,弱电线路敷设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配管均采用U-PVC管或玻璃纤维管一次性埋地敷设,线路穿越道路或进户时,均须预埋配管并且留用一根作备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用电负荷预测表 电表一 序号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m2)负荷密度(w/m2)
估算负荷(KW)计算负荷 (KW)选择变压器容量(KVA)照明动力空调A教学科研区
A-3、4文科及电子实验楼13500201575573509
800×1A-5科研院所楼群1500030 75787550A-6图书馆2200030 75231016171000×2A-7第二教学楼群4800030 7518001224800×2A-8第二实验楼群45002030 22501260800×2A-9专家研究室群1300020 75455364
小计(一)
817555246000B学生生活区
B-2学生公寓12000030
1000×3B-4、5学生食堂、开水房178002040751639984B-6热水站
10806481000×1B-7学生活动中心5000
566 800×1D行政中心6000E金工实习及高新产业区12000204075818566800×1C教工生活区9790075
745529821000×4F体育中心区1800030 8012609361250×1 小计(二)
16559812210850 合计(一)+(二)
247341364816850说明:1、本负荷中,行政中心、图书馆为全空调,教学、活动中心空调面积占10%,高新产业区、食堂空调面积占60%,科研院所群楼空调面积占30%。2、学生公寓B7、B8两个电房中的用电负荷已包含三个食堂的用电。3、学生生活区北面位于三期用地内的热水站单独设一个变电站,预留一个1000KVA的变压器供电热水锅炉用。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变电所位置及编号
电表二 变电所 编 号 变压器装机容量(KVA)所在位置占用面积 (m2)B1800×2第二教学楼群内100B2800×2第二实验楼群100B31000×2图书馆100B41250×1体育区80B5800×2科研院所100B6800×1金工实习场80B71000×1附设在学生公寓区内80B81000×2附设在学生食堂内100B91000×1热水站80B101000×1教工住宅区(1)箱变B111000×2教工附属楼100B121000×1教工住宅区(2)箱变B131600×2原有电房 B141000×2原有电房 B15800×1行政楼100 第一期用电情况: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 20万平方米,选用变压器 4
台,装机容量为 5200 KVA。 序号 项目名称规划总建筑面积(m2)第一期面积(m2)选用变压器容量(KVA)变电站编 号1教学实验楼群 675001600×2B132学生公寓、食堂及其它附属用房 1325001000×2B143小计 2000005200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弱电容量预测表电表三 编号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合计(m2)弱电指标(m2/终端) 弱电容量(终端)备注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电话广播电视网络 A教学科研区
A-1原有教学楼30000250100100100120300300300 A-2原有实验楼3750020020050020018818875188 A-3文科实验楼675020020050020034341434 A-4电子实验楼675020020050020034341434 A-5科研院所楼群150001002005001001507530150 A-6图书馆22000150150200100146146110220 A-7第二教学楼群48000250100100100192480480480 A-8第二实验楼群4500020020050020022522590225 A-9专家研究室群130001002001501001306586130
小计(一)
1219154711991761 B学生生活区
B-1原有学生公寓90000100200100509004509001800 B-2学生公寓12000010020010050120060012002400 B-3原有食堂127005005002501000252550127 B-4学生食堂123005005002501000252550123 B-5医务室250010010010010025252525 B-6学生浴室、开水房300050050050020066630
小计(二)
2181113122314505 C教工住宅区
C-1教工住宅89400100100010010089489894894 C-2单教师公寓600010030010010060206060 C-3教工区公共建筑250025025025025010101010 D行政中心600050200200501203030120 B-7学生活动中心500020020010020025255025 E金工实习区1200020020030030060604040 F体育中心区1800030020030030060906060 G后勤附属楼27000200200200200135135135135
小计(三)
136445912791344
合计(一)+(二)+(三)
4764315747097600 6.2给排水系统工程规划说明6.2.1给水工程 1.生活用水水源 校区生活用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浦口区城市给水管沿312国道从主校门前经过,管径为DN500。因处于城市供水管网未稍,供水压力不足,校区需采取二次加压供水。2. 用水量统计
用 途用水单位综合用水定额最高日用水量(m3/日)小时化系数最大时用水量(m3/时)生 活 用 水学生宿舍(南区)7000人400升/人o日28002.0233.3学生宿舍(北区)16000人400升/人o日64002.0533.3教工宿舍1000套1200升/套12002.0100.0未预见水量(10%)104086.7合计11440953.3中水绿化1.5升/米2o次 1日二次7501.093.8消 防 用 水室外消火栓25升/秒×2小时=180米3室内消火栓15升/秒×2小时=108米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7.7升/秒×1小时=100米3合计(一次火灾用水量)352米33. 校区给水现状及规划校区现建有给水泵站一座,容积2500m3蓄水池一个,从城市给水管引入一条DN300管接入水池,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根据使用情况,现状供水设备的供水能力尚有较大的富余。拟校区扩建部分位于南侧的科研教学区、体育中心区和高新产业孵化区均利用现有的泵站供水。根据地形情况和建设方要求,扩建校区拟再建一座泵站,在山顶建一座高位水塔,采用蓄水池一水泵一高位水塔联合供水方式。从市政给水干管另接一条DN300管引入新建蓄水池,水池的容积为3000m3,为生活消防合用。利用水泵将蓄水池水提升至山顶高位水塔,采用2条DN200的主供水管以保障供水的可靠性。水塔的设置高度应在绝对标高85.0m以上, 容积为300m3,满足扩建校区所有建筑生活和消防供水的需求。提升水泵采用多泵并联的供水方式,由水塔液位计控制水泵的开启台数。水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4.生活给水管网校区内给水干管在主要道路下成环状布置,管径为DN150~DN300。校区内地形高差较大,最大落差约50米。在地势低的建筑物,给水压力超过规范允许值,则在进户管设减压阀减压。因校区地形起伏较大,回填土方较多,给水管拟采用强度较高的给水用球墨铸铁管。5. 绿化及水体给水现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山,有较大面积的树林。规划拟保留较大比例的植被,并利用地形修建一系列的山塘水库。规划拟利用山塘水库的水用于绿化浇灌。污水处理站将生活污水作深度处理后用于景观用水。6. 消防给水规划因扩建校区室内处消火栓用水量不大,生活和消防拟合用给水管网。个别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如图书馆等),则在建筑内设立独立的喷淋系统水池和泵房。沿校区道路在主要建筑物边设置室外消火栓,相邻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6.2.2排水工程校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1. 污水排水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的85%估算,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约:8700米3/日,最大小时排放量为650米3/时。因校区没有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范围,应自行作污水处理。现已建有一座规模3000m3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现有学生宿舍区的生活污水。规划在新建教学区,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区各建一个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分别为:1000m3/ d,4000m3/ d,1500m3/d。拟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用于景观和绿化用水。污水管拟采用强度高的双壁波纹管,沿主要道路敷设。污水管管径d300~d600,坡高为≥0.5%。2. 雨水排水工程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 +0.671lgP)q=——————————— (L/s.10000m2 ) (t+13.3)0.8雨水按重现期P=5年,综合径流系数ψ=0.5,计算雨水量。雨水依地形就近排入山塘水库,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在山边主要建筑物边修建防洪明渠。校区雨水依据地形就近排入周边排洪渠中。雨水干管管径d400~d1500, 坡度≥0.5%。 第七章 竖向规划本规划用地地处老山脚下丘陵地带,呈不规划长方形,南北长约2220米,东西宽约920米。地势呈南低北高,高程10米至60米,老山的余脉呈叶脉状从西北侧伸入用地,直达用地东南角,校园为多座小丘陵分隔的多道冲积地,起伏较大,用地比较零散,局部还有冲积沟和水库。用地被丘陵分割成的尺度不大的山谷,丘陵的相对高度大约在20-30米左右,整个校园地形较复杂。从坡度分析可知,主山脉东侧用地零碎,坡度较大;西侧虽然高程比较高,但是相对高差比较小,坡度比较缓,有相对较大、较完整的可建设用地。基于上述用地条件,该用地竖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服从规划总体布局的要求,根据用地的性质,结合土方平衡,排水方向做好总平面设计。并使规划单体建筑根据现状地形,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从校园南向入口与外部规划道路衔接开始,由南向北根据原有地势逐步升高。建筑基本上依山就势建筑于山脉东西两侧的谷地、山坡之上,尽量减少土方开挖,适量的土方开挖将用于提高建筑地台标高,尤其是建筑用地的平整之中。开挖地用于营造水面,草地等自然景观。地面控制高程尤其是邻近东部规划道路的部分将根据外部规划道路的标高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调整。地表水排泄问题,根据山脉走向把用地划分为几个主要区域,主山脉西面的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排水,利用地形原有的冲积沟和水塘、水库连通成的曲水景观带,生活区和教学区的地表水均汇集向中间的水体向南排出;而主山脉东面教工生活区和科技园孵化区地表水排向各自区内谷底的水塘,再流向东面紧邻红线的排水沟内。道路的高程设计依照整体地形和功能布局,道路纵线控制高程相对平坦,采取道旁边坡起坡的处理解决道路纵向排水问题。在曲水景观带范围局部地方适当改变地面高程,或加或减。如沿水岸地方适当降低堤岸标高,便与水面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在局部视觉焦点位置,适当地堆土造坡,在外部景观与噪音有不利影响的地方适当堆土阻隔,使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与规划的指导思想结合。第八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经济技术指标:*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次的规划范围为一二期红线内用地,共计203.2公顷,但因校区地形复杂,按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规划设计指标,可建设用地面积未能满足校区的教学规模要求。因此,应校方要求,把西北角意向中的三期用地中的12.3公顷,用作学生宿舍区的运动用地和少部分宿舍建设用地,作为这次规划中的预留发展用地。因此,在经济技术指标统计中,我们把三期预留发展用地中的球场、宿舍纳入校园的整体之中统一进行统计。以下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范围为三期的总面积,共计215.5公顷。(1) 总用地面积:215.5公顷 (其中一二期用地203.2公顷,三期预留发展用地12.3公顷)(2) 总建筑面积:63.04万平方米 (其中新建建筑面积43.22万平方米,原有建筑面积19.82万平方米)(3) 住宅建筑面积指标: 住宅建筑 总面积(万M2)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占地面积(万M2)教工住宅(含后勤)9.7930.3814%25.8学生宿舍(含后勤)24.5550.7214.4%34(4)总容积率:0.29 总建筑密度:5.9%(5)绿地率:64.3%8.2规划用地平衡表 类别 面积(公顷)比例(%)容积率教学科研建筑21.29.831.06学生生活建筑3415.780.72教工生活建筑22.510.440.43行政区1.20.560.5后勤及保留建筑6.530.51金工实习及高新产业孵化区2.291.060.52体育运动区27.8512.920.06道路广场25.8612山体绿化及其他72.133.46合计215.51008.3分项面积指标 编号 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层数A教学科研区(224000㎡,其中原有80500㎡)A-1原有教学楼300005A-2原有实验楼375005A-3文科实验楼67505A-4电子实验楼67505A-5科研院所楼群150004,5A-6图书馆220005A-7第二教学楼群480004,5A-8第二实验楼群450004,5A-9专家研究室群(原学生公寓改造)130003,4B学生生活区(245500㎡,其中原有102700㎡)B-1原有学生公寓900004,5B-2学生公寓1200005B-3原有食堂127003B-4学生食堂123003B-5医务室25002B-6学生浴室、开水房30002B-7学生活动、就业指导中心50004C教工生活区(97900㎡)C-1教工住宅894002-4C-2单身教师公寓60004C-3教工区公共建筑25003D行政中心(6000㎡)D-1校行政楼45004D-2会议接待厅15002E金工实习及高新产业孵化区(12000㎡)E-1金工实习用房35004E-2高新产业孵化用房60003-4(其中含生化科研楼)(2500)3-4E-3土木结构试验用房20004E-4科技园区管理用房5003F体育中心区(18000㎡)F-1体育馆兼礼堂80002F-2游泳馆及练习馆80002F-3其余运动附属用房20001-2G后勤附属建筑(27000㎡,其中原有15000㎡)G-1原招待所(龙华大酒店)130006G-2原有各类服务用房20003G-3观景水塔兼广播站300017-18G-4大门、传达室、收发室5001G-5车库10001G-6其它配套附属用房75002共计6304000第九章﹒工程量及投资估算江浦校区扩建投资估算一览表 工程项目 规模(万M2)单价(元/M2)总造价(万元)土石方工程290万M310元/M32900建筑工程43.22万M2--53222第二教学楼群4.8万M21500元/M27200第二试验楼群4.5万M21500元/M26750文科和电子实验楼1.35万M21500元/M22025图书馆2.2万M22000元/M24400行政办公楼和会议接待厅1.5万M22000元/M23000学生公寓12万M21000元/M212000学生食堂1.23万M21200元/M21476医务室、浴室、开水房0.55万M1200元/M2660学生活动及就业指导中心0.5万M21200元/M2600教工住宅8.94万M2900元/M28046单身教师公寓0.6万M2900元/M2540教工区公共建筑0.25万M21200元/M2240金工实习用房0.35万M21200元/M2420高新产业孵化用房0.6万M21200元/M2720土木结构试验用房0.2万M21200元/M2240科技园区管理用房0.05万M21200元/M260体育场馆(含附属建筑)1.8万M22000元/M23600观景水塔兼广播站0.31300元/M2390大门、传达室、收发室0.05950元/M247.5车库0.1950元/M295其它配套附属用房0.75950元/M2712.5运动场地----1713综合田径场2350+140490网球场9763篮球场606360排球场506300其它----500环境工程----4950环境建筑工程----1800绿化工程(含水体)63万M250元/M23150道路交通工程----2744.8道路12.56万M2180元/M22260.8停车场2.42万M2200元/M2484市政设施工程152万M2100.00元/M215200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家具等费34001.55100勘察设计费  1200预备费总造价*5%--4351.49总计----91381.29*鉴于该工程公共事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场地费未纳入计算。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发表于&&|&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不谢 呵呵呵呵呵。。。。。。。。。。
&&发表于&&|&
建议楼主发点文字介绍或者是图片方便大家下载。
&&发表于&&|&
感谢分享 收下啦
&&发表于&&|&
&& &&筑龙币+5
很不错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最新回复网友
:&400-900-8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丘陵地带适合发展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