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SSRC SSRCX PPHS SOX这重组成功一般几个涨停重采样器之间有什么区别

Foobar2000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foobar2000是一款免费软件,开发者为Peter Pawlowski(原Winamp开发公司Nullsoft成员),是…阅读全文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18325 条评论分享收藏阅读全文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2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1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求问 SSRC SSRCX PPHS SOX这几个重采样器之间有什么区别?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1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foobar2000.xrea.jp/index.php?DSP#cbeb513fPPHS与SOX都属于ASRC,SOX插件来源于Sound eXchange project,我从来没用过PPHS,所以不清楚它的来源。网上的共识是SOX的音质比PPHS好(测量结果也是如此),但是PPHS非常快 - 经过这些年计算机效能的提升,PPHS速度上的优势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就渐渐被人淡忘。至于SSRC与SOX的比较,多数人认为做整数倍升频时SSRC略好于SOX,这与我自己的听感基本一致,但是差别非常小。我使用SSRC的主要原因是它提供更高的目标频率。由于不是主力系统,因此我希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计算机播放,结果用了一个150美金的DSD DAC(Schiit Loki - 没有解码PCM的能力),加上高精度稳压电源、USB隔离器和一个纯甲类耳放,我设定Foobar2000把所有PCM升频到705.6KHz,然后变换为2.8MHz的DSD64信号送去DAC解码,我感觉在此系统中廉价的Loki DSD DAC可以挑战价格3-4倍于它的其它产品。1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4f281d739d164aebbeb_b.jpg& data-rawwidth=&1201&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4f281d739d164aebbeb_r.jpg&&&/figure&&p&很多用户,平时往往容易用音量或者声音大小来判别MP3播放器,耳放的输出推力,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虽然网上也有一些文章科普,但是可能写的还不够详细,所以我也特别抽空写此文科普一下。为便于普通读者理解,一些细节和术语可能会不够完善和严谨,敬请原谅!&/p&&p&关于推力,人们常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推力,音量,响度。&/p&&h2&推力&/h2&&p&规范的说法应该是指最大不失真功率。对播放器来说,一般都是用32欧的电阻来作为标准负载。播放1kHz的正弦波数字信号,在失真不超过1%时候所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 &/p&&h2&音量&/h2&&p&指的是播放器的音量值,比如一些播放器是用模拟电位器调节音量,旋钮上一般都会有刻度,比如某款产品的音量值是0-10. 或者像我们的X1播放器一样,音量是从0-100. 音量值就是指的机器具体音量调节到那个数值。&/p&&p&&b&响度&/b&&/p&&p&是指播放器连接耳机后,输出的声压大小。通俗一些地说,就是接上耳机后,声音的大小。 &/p&&p&下面我们拿飞傲的X1,和某品牌的录音笔来做一个比较。两台机器都接的是32欧负载。使用的是0dBFS,1kHz的数字信号。(在数字信号里面,0dBFS指的是数字音乐信号的最大幅值) &/p&&p&同时我们用示波器来看波形是否失真用和毫伏表读取输出电压从而计算输出功率。 &/p&&p&1,首先测试X1的输出,将X1的音量调节到最大,在示波器和毫伏表上的显示如下表: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aebabc850a2e02f80ed237d5a87d5a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aebabc850a2e02f80ed237d5a87d5ae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a380ed872b0aa31bfb0ed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a380ed872b0aa31bfb0ed8_r.jpg&&&/figure&&p&&br&&/p&&p&从图中可见,波形还非常干净圆滑,是典型的不失真状态下的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的数值是1.55V,&/p&&p&此时可计算X1的输出功率=1.55 X 1.55 /32=0.075,即75毫瓦。&/p&&p&&br&&/p&&p&2,按同样方法测试某品牌录音笔,播放信号后,慢慢增大音量直到波形不失真为止,此时毫伏表和示波器显示如下: &/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f15c007ef7c7eae3e70b6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f15c007ef7c7eae3e70b6b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443d4aefba7cdd0aa68cddd770ab9d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443d4aefba7cdd0aa68cddd770ab9da_r.jpg&&&/figure&&p&&br&&/p&&p&此时毫伏表读出的电压值为0.75V,折算功率为18毫瓦。而此时,该录音笔的音量数值为5。&/p&&p&从上面的测试可知,播放同样的音乐信号文件,X1在音量最大的时候输出最大的不失真信号。而某录音笔,音量在一半的时候就输出最大的不失真信号了(该录音笔的最大音量刻度为10)。&/p&&p&&br&&/p&&p&按以上的实际测试,X1的输出功率75毫瓦,远远大于某录音笔的18毫瓦。&/p&&p&下面我们继续调高音量看看会发生什么。此时,X1的音量已经开到最大了,所以我们只能继续增大该录音笔的音量直到最大(音量刻度10),这时候毫伏表和示波器显示情况如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98bd76beb944c76d80ee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98bd76beb944c76d80eec_r.jpg&&&/figure&&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ad1c424fcb7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ad1c424fcb78_r.jpg&&&/figure&&p&&br&&/p&&p&此时,毫伏表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8V。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为101毫瓦。但是,此时该录音笔的输出已经严重失真(波形出现了削顶现象)。&/p&&p&此时用耳机来比较X1和某录音笔播放同一个音乐文件,并各自将音量开到最大,就会发现,此时接到录音笔时,耳机输出的声音更大,也就是说声音的响度更高。&/p&&p&简单的结论:&/p&&p&1,不同的播放器(音频产品),音量刻度不具备可比性。同样的音量位置(按百分比计算),有的播放器输出已经达到了最大不失真功率,有的还没到。&/p&&p&所以: 音量值≠输出功率。&/p&&p&2,输出功率和响度是有直接关系的,但是声音响,不一定推力大,因为推力对应的是最大不失真功率。有的播放器,声音开到最大,也许声音很响,但是这时候的失真已经比较大了,欣赏音乐需要的是不失真的信号,而不是声音大的信号。&/p&&p&对用经验的用户来说,是能够容易分辨大而失真的声音的。但是在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且失真不是非常大的时候,在缺乏对比的情况下,用户并不一定能够听出比较小的失真。&/p&&p&&br&&/p&&p&最后,说一下HiFi播放器和录音笔为啥有这样的差异。&/p&&p&HiFi播放器因为主要是满足高保真放音的需要,因此一般来说都会设计成在任何情况下,输出信号都不会失真(特殊的音效除外)。因此会在设计时,把最大音量情况下的输出正好设定到最大不失真输出。但是,请注意,这时候播放的信号是0dBFS的信号,也就是数字音乐信号的最大幅值。用CD的格式来说,0dBFS对应的16BIT的数字信号,编码就是11 1111,&/p&&p&而录音笔,因为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录制一些比较微弱的声音,这样,以数字信号存储的声音,电平就比较低,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对应的-20dBFS,甚至更低,此时信号的编码也许是11 1111。所以,最大的输出不能像单纯的播放器一样设定到最大音量值。而必须设定到更低,这样,在播放器微弱信号时,才能保证有足够的音量输出。&/p&
很多用户,平时往往容易用音量或者声音大小来判别MP3播放器,耳放的输出推力,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虽然网上也有一些文章科普,但是可能写的还不够详细,所以我也特别抽空写此文科普一下。为便于普通读者理解,一些细节和术语可能会不够完善和严谨,敬请原…
Asus Essence One。声音还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甚至物超所值。但不建议用USB方式解码,因为CMedia的USB控制器有Bug一直没解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造成轻微音质劣化(不太致命)。建议用同轴,然后是光纤。声卡的话,没太高要求就用集成输出同轴或者光纤信号,或者用一张数字卡做数字输出(我用的是EMU-1616m)。&br&&br&之所以推荐这个,是因为几乎就只有这个东西能满足题主要求(有其他型号比它优秀的也欢迎推荐)。Essence One最高支持24bit 192KHz的数字信号输入(据说还支持32bit,但没试过)。RCA模拟输出和卡农口平衡输出用来接箱子,另外还带一个耳放。运放可随意更换(建议买几只运放插座,PCB上不好插拔运放)。RCA和平衡口是一个独立的电位器控制音量,耳机输出口也是一个独立电位器,两者互不干扰。推荐尽量买普通版,因为Muse版和Plus版都比较坑爹,Muse运放也没吹的那么神。&br&&br&Essence One原厂状态下,推力是很大的,至少搞定HD600、K701之类出了名的比较难推的耳机还是没太大压力(别用上万的机器来比,Essence One才多少钱。。。。),声音比较硬,解析力较高,但低频速度稍微有点点拖沓。整体来看,声场够大,高频延展很好,动态极佳但声音偏硬偏冷,感情不够丰富。&br&&br&既然说到换运放,就顺便说下这货里面一大把运放分别的通途:&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6& data-rawwidth=&867& src=&https://pic2.zhimg.com/50/14a95a9a697fa3e2b586d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4a95a9a697fa3e2b586dff_r.jpg&&&/figure&&br&编号5的运放一共4颗都是塑封5532,用来做I/V的(电流电压转换),编号6两颗5532运放是LPF,滤波用,编号7是三颗LM4562,负责RCA和卡农平衡口输出的。由于RCA不是平衡接口,所以只需要一颗双声道解决问题,平衡口则用两个运放分别解决。编号9是负责耳放输出的,也用了两颗LME49720(看样子应该是平衡口合并,然后串联电位器,最后做成PO口的)。&br&&br&以下是我的运放搭配方案:&br&&br&原厂状态:&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54& data-rawwidth=&2197& src=&https://pic2.zhimg.com/50/f5facf524d58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5facf524d58b_r.jpg&&&/figure&&br&I/V部分5532由于速度不够快,而做I/V要求运放瞬态以及精度表现好,所以全部换掉:&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58& data-rawwidth=&2202& src=&https://pic2.zhimg.com/50/d81fc6d80f43e4e9bf9715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81fc6d80f43e4e9bf97153_r.jpg&&&/figure&&br&我选的是金封的LM4562HA,满足高精度和高速的需求。金封运放建议涂硅脂之后加散热片。&br&&br&滤波部分保持5532没动,因为LPF主要是对失真率和噪音要求高,5532虽然能满足要求,但失真率还是稍微偏高了点,所以用耳放那里取下来的LME49720NA替换上去。&br&&br&前级输出部分(RCA和平衡口)用的LM4562本来就不算差。4562在做前级输出运放的时候,特点是声场宽广,声底干净通透,所以就不去动他了,搭配我声荟Q5箱子也合适。&br&&br&耳放部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57& data-rawwidth=&2200& src=&https://pic2.zhimg.com/50/fd491b1c86c4af626bf555ddac02d7f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d491b1c86c4af626bf555ddac02d7fd_r.jpg&&&/figure&&br&搞了两颗LME49860NA换上去,主要是考虑到高解析、低底噪、声场宽等要求。&br&&br&MOD之后,解析力又有进一步提升,低频速度变快不少,声音不冷不暖趋于中性偏活泼。声音整体大气,有气势,人声距离合适,中频不凹也不凸。搭配手上几个耳机和塞子都还不错,但推铁三角的大耳就对不上号了(好在我唯一的一只铁三角耳机是ES10,风格属于硬朗型的)。&br&&br&后来偶然发现,采用类似运放搭配的解码器+耳放一体机还有Sony PHA-1/PHA-2(这两个小东西我也确实入手了),由此看来我耳朵还是没残废。。。。&br&&br&另:Essence One推力较大,不适合用来推高灵敏度低阻抗的耳机和耳塞,容易过载失真,但可以小音量随便听听,不至于把东西烧了。&br&&br&另外考虑到题主之前就用的是M Track Plus,所以也推荐考虑淘一套EMU-1616m。1616m有三种版本:PCI接口的EM8810主卡(老版,只支持24bit 96KHz SPDIF输出)+1616盒子(老版),PCI-E接口的EMU-1212m主卡(新版,支持24bit 192KHz SPDIF输出),以及对应笔记本的PCMCIA主卡+1616m盒子。只建议买PCIE主卡+1616m盒子的版本。&br&&br&EMU-1616m的RMAA成绩好得惊人,让人怀疑是做了弊的好,但声音稍显死板没情感(跟没改过的Essence One类似)。开关也是Phone Out音量调节电位器。后面的RCA输出依靠驱动面板调节音量,也能实现耳机和箱子音量分别调整。
Asus Essence One。声音还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甚至物超所值。但不建议用USB方式解码,因为CMedia的USB控制器有Bug一直没解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造成轻微音质劣化(不太致命)。建议用同轴,然后是光纤。声卡的话,没太高要求就用集成输出同轴或者光纤信…
(文图无关)&br&&br&&br&&br&&br&我和班花谢楠住在一个小区里,晚自习完,下了大雨。我们在一个屋檐下躲雨。我们寒暄过后沉默了好一阵子。她的头被雨水打湿,发间的k3k3若隐若现前面的耳机线清晰可见。我呼吸急促,一把拽下她的耳机,把逼测塞进她的耳廓,一边插上ak380。她居然没有拒绝,还配合我,我的动作更加激烈。我们躲在后面的楼道里,前后3次听了录音师 面条 pro。没想到后来我们都聋了,这是我们最近听的设备~~~【www.西门子.com】~~~已经被疯传了。。。Uu2#(滑稽) &br&&br&&br&&br&&br&(转自贴吧 ID:BeatGamer)&br&“孩子,插上我,我们就能拯救世界了。”&br&老顽童D1眨巴着它可爱的笑眼,深情地对535说。&br&“嗯,知道了爷爷!”535熟练地将插头插入了D1。&br&“呃……这……”D1深情突然凝重了——这不是一条普通的塞子。&br&当D1的电流通过分频器时,它意识到事情并不那么单纯——两枚沉金低频单元宛若两道石门,死死地封印住了535的查克拉,任凭电流反复冲击,都无法揭开535神秘的面纱。&br&“纳尼……”D1不禁动用了它所有的功力,爱老婆热的甚至融化了它的外壳。&br&但…低频呢?D1不甘心,枯朽的机身颤抖着,解码器高速运转,放大电路超负荷工作…可…可…低频呢?!&br&……&br&平原上一声霹雳,D1四分五裂。&br&“不…!爷爷!你不能死!”&br&“孩子…爷爷帮不了你…听爷爷的话,找台耳放吧……记住,要台放,改平衡…”&br&“555…我记住了爷爷…”&br&…… &br&535擦干泪水,继续向远方探索…&br&身后,C4,DX100,HM901的尸体,似乎在为这个追梦的少年祈福…&br&与535的落寞相比,森海塞尔2032新品发布会则显得格外热闹。&br&20年间,森海吞并了JVC。世界上最神秘的未解之谜,地外科技【分子の重组·多动圈镶嵌术】落入了森海手中。&br&闪光灯中,锦艺CEO走了出来——德国老总感激地看着他——几十年来,他通过对国行的巧妙定价,鬼斧神差地将中国市场让给了德行。&br&“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参加森海塞尔IE80000发布会!”&br&左手一挥,华强北老总笑眯眯地递上了两个小黑盒子——还连着两根线。&br&台下一片唏嘘。“WTF?”“这是随身放?”“元芳,HOW DO YOU SEE?”&br&“肃静!”CEO示意大家看自己,拿起两个黑盒子,插进了自己的耳朵。&br&台下震惊了。“噢上帝,他疯了!”“Its not TF10,man!”“I think your ass may like this,hahahaha”。&br&CEO笑而不语,默默地走向了后台,深藏功与名。&br&没错,那确实就是旗舰耳塞IE80000。每边10枚直径2mm的动圈单元。&br&这就是森海的微动圈技术——想起20年前,IE800也才7mm。&br&噢,还有jvc逆天的多单元动圈技术。&br&双贱合璧,谁与争锋。&br&535放下手中的森海宣传单,45°仰望天空,眼角有热翔划过。“我真的能像妈妈说的,用3颗单元逆天吗?” &br&消息传到美国,动铁厂都慌了阵脚。&br&威士顿CEO愤怒地将w6r砸在调音师脸上。“废物!废了这么大劲才塞进去6个铁疙瘩!人家圈圈都塞10个了!”&br&“这不是逼我么…”罗技CEO把头埋在臂弯里,几乎用哭腔在说话,“中国代理商们,UE1300,再降到1400吧……”&br&“粗大事了,森海10单元出了!”秘书火急火燎地冲进办公室。音特美CEO却正听着EP4b,仿若隔世——自从小四诞生以来,他就一直沉浸在小四的音乐当中,除了偶尔换下烂掉的白三节,他几乎听不到外界任何新闻。&br&而舒尔老总,却依旧淡定——他在为se215选特殊色。20年来,他一直乐在其中,se215如今的颜色,比山寨录音师还多了。“boss,森海出了10单元了,是我们老旗舰535的3倍多。。”“怕蛋,继续陪我调颜色。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535是神塞,给它一双翅膀,它就是HiFi界的撒旦。”说完,嘴角一丝诡谲的微笑……&br&大洋彼岸,xoqiu正百无聊赖地刷着贴吧。&br&点开一贴子,《新人求推荐,杂食》&br&楼下:&br&“无预算?奥菲斯”&br&“呵呵,k4004i”&br&“hd850妥妥的”&br&“JH22pro”&br&…&br&邱默默地将他们10天,关了电脑。&br&这时电话响了,是林色的——今天IE80000到了,为什么不来试♂试呢?&br&邱愉悦的化妆出门了。&br&…&br&IE80000,森海的旗舰,动圈的灵魂。&br&厚实的声底,良好的瞬态,宽阔的声场,硬朗的结像。低频下潜深,不拖沓;中频密度高,距离近;高频明亮而不刺………&br&一曲终了,心旷神怡,如闻仙乐耳暂明。呼吸吐纳,畅快自如,亦梦亦幻麒麟跃。&br&“真是神塞啊。。。HD850也不过如此嘛”邱赞到。&br&忽然,他目光被两颗红色的东西吸引住了。“林~那是什么?”&br&“噢,昨天地铁上捡的,舒尔十几年前的旗舰se535”&br&“狗屎运。这东西没几个了,又难听,你留着也没用,不如给我玩算了。”——邱有个奇怪的癖好,就是用台机推小塞子当音响听。&br&这535,红色的C套已被磨烂,摇摇欲坠的导管里沾满了耳屎,看着令人恶心。但是…它竟然配了条平衡线。&br&邱顺手将它插入了身边的SPL,音量最大,一首20年前的金曲《江南STYLE》。&br&…&br&等等…这声音…&br&邱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单纯…&br&它将音量调小,捏了捏C套,塞进了耳朵…&br&啊…&br&何谓音场?远山飞雪冻番旗,隔叶寒蝉惊天子;&br&何谓低频?万马千军过平冈,蛟龙游水千层浪。&br&一马过川,万壑彻响;弦拨轴转,丝丝扣心。&br&I get to know...&br&What dose HiFi really mean..……&br&……&br&“干啥干啥?听歌咋还背诗呢?还扯洋文。”&br&邱摘下535,茫然地看着林色。“我…我要去趟厕所…我想吐…”说完便直奔厕所。&br&“嘿,讹我呢?我每次可都戴x了哦。”&br&厕所里,邱吐了。&br&就像住在高原的人,突然吸了长白山上洁净的空气——醉氧一般,他头一回听到了,什么是音乐。&br&他思维混乱。“我勒个去,这塞子不是被e5c爆出翔么,这不科学这不科学这不科学……”&br&突然,救护车的鸣笛声想起,邱出门一看,不禁菊花一紧——店里已是满地狼藉,hd850,k1050,T1PRO,D7300什么的全被砸的粉碎…几个穿白大褂的正把林色往救护车上抬。林色口吐白沫,情绪激动,只听的到他在大喊“这TM才叫HIFI,这TM才是音乐,哈哈哈哈…”&br&邱呆坐在原地。地上,一副舒尔se535ltd,如舍利子一般鲜红。&br&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不少好事者都来参观这家耳机店,穿过满地的夹杂着振膜、线圈、头梁的玻璃渣,来到535面前,虔诚地聆听。&br&大部分人听完后,都用店里地se215上吊自杀了——只有那些用tf10地幸存了下来。&br&警(和谐)方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马上封锁了现场,带走了535;国际上也开始开展销毁535的行动,黑市中少量的535,成了富人名豪们收藏的玩物——即便他们不是发烧友,从前也没听说过长得像助听器的耳机。&br&舒尔的老总,自然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可就当记者蜂拥而至时,老板却突然去世了——他选择了自杀,死时耳朵还戴着他的535——他想戴着这条耳机所有的秘密远走高飞…&br&新任老板马上走马上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舒尔马上推出了se640,se750,se860,以及定制耳塞HR6,HR8,HR11,HR18PRO…&br&舒尔终于和UE,威士顿一样了,开始了堆单元,出定制。&br&SE535的故事马上被人们遗忘了。&br&博物馆里,鹦鹉螺的旁边,最后一条535安详地躺在玻璃窗里。&br&2112年的人们说起它时,总会和世界三大禁曲相提并论;但说起舒尔,只会说“世界4大动铁”、“与UE、威士顿齐名”…好像这塞子并未在舒尔历史上生产过样的。&br&舒尔,终于不像100年前那样被人冷眼了。&br&它不再会被指责“没做过定制,就不懂得调音”。&br&它不再会被质疑“这声音也卖2600?”&br&它不再会被黑“535是宇宙神塞!秒杀K3K3”&br&它不再会被笑话“做不出4单元了”&br&技术在进步,单元数可以永无止境。&br&技术在进步,调音可以完全看频响。&br&但是,舒尔到底失去了什么呢?&br&一位成为人们饭后谈资的BOSS?&br&还是一个企业最深邃的灵魂?&br&或许到那一天,森海塞尔会推出它的动铁定制。&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cb8bd722bf33b076db779a_b.jpg& data-rawheight=&813& data-rawwidth=&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cb8bd722bf33b076db779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9cc88dbdd7f_b.jpg& data-rawheight=&162& data-rawwidth=&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7f960b5cacbafcfeedce69_b.jp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3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1bf74163eabbf91b3b1bb_b.jp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3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figure&
(文图无关) 我和班花谢楠住在一个小区里,晚自习完,下了大雨。我们在一个屋檐下躲雨。我们寒暄过后沉默了好一阵子。她的头被雨水打湿,发间的k3k3若隐若现前面的耳机线清晰可见。我呼吸急促,一把拽下她的耳机,把逼测塞进她的耳廓,一边插上ak380。她居…
&p&前端:毋庸置疑,就是一整套用来出声的东西。&br&解码(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东西。通俗点说就是把0、1信号翻译一下让耳机等等听得懂。&br&耳放(Headphone Amplifier):把模拟信号进行电压、电流放大 以至于能使耳机正常工作、出声。&br&广义上说,前端包括音源解码耳放等等。&/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ce3ba87b1ff94d595ef3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85& data-rawwidth=&580& src=&https://pic3.zhimg.com/50/e13c359a3eb91b75acf4ca75aacb479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13c359a3eb91b75acf4ca75aacb4794_r.jpg&&&/figure&&br&拿一套IPOD随身三层捆绑举个栗子(图片来源于烧油 侵删)&br&&br&这是一套经典的随身搭配,IPC+HPP1+L3。&br&最上面的 iPOD Classic 就叫(数字)转盘,用来输出数字信号给解码器,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带屏幕,带电池,带操作,带输出的硬盘,作用就是用来控制播放和引出数字信号给下面他的基友DAC。&br&中间夹着的,名叫FOSTEX HPP1。这玩意呢,就是俗称的解码器。IPC输出的数字信号 仅仅是0 、 1 耳机是不懂0 、 1 要怎么发声 所以就需要解码器来“翻译”成模拟信号、让耳机能听得懂。&br&最 下面的,名叫TRIAD AUDIO L3。这玩意就是俗称的耳放。HPP1翻译成的模拟信号 是不足以把耳机推出声的(至少不能正常听)。专业点说,这玩意就是一台放大器,放大来自音源的电信号(电压、电流),把它放大到能驱动耳机/耳塞的程度, 同时还到阻抗匹配(前级)的作用。&br&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分体捆绑系统啦!&br&&br&不过 你一般看见的 是这样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84& data-rawwidth=&58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83c0f0edb877c7e9ed5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83c0f0edb877c7e9ed52_r.jpg&&&/figure&&br&&br&大名鼎鼎的AK240!不过这货我们可舍不得下手去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6& data-rawwidth=&550& src=&https://pic2.zhimg.com/50/14def82a9fddc3db04ba4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4def82a9fddc3db04ba49_r.jpg&&&/figure&&br&这个就实惠多了。我们单独的把IPC拆出来分析一下吧。&br&我们看看解剖一下是什么样。&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6& data-rawwidth=&550& src=&https://pic3.zhimg.com/50/54f48cde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4f48cdedf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6& data-rawwidth=&550& src=&https://pic3.zhimg.com/50/d5b02eb1e7cd598f80c1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5b02eb1e7cd598f80c1df_r.jpg&&&/figure&&br&&br&看,这一块小小的主板已经包含了上面所说的全部东西,只不过是高度集成的。&br&不过,这样的坏处就是 必须要要向声音妥协。因为设计空间有限,而且电池电能有限。&br&所以,为了更好地音质,就有了外置的解码器和耳放等等。&br&这个也是为啥无数发烧友砸锅卖铁也要买耳放解码的原因之一。&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ce3ba87b1ff94d595ef3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那么,随身系统的玩法有哪些呢?除了我们比较熟知的某男人、老人家、qls等等代表的国砖主力、艾利和代表的韩砖主力、及其hugo等为代表捆绑随身解码耳放,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玩法。&/p&&p&首先就是播放器mod。&/p&&p&我们就看一下播放器mod的经典之作——imod。&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6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5af10c1289adc9bbcbc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af10c1289adc9bbcbca_r.jpg&&&/figure&&br&(图片来自扁扁imod店)&br&imod这货呢,就是在iPod 3、4、5代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原理是拆掉iPod原机装配的电容(Line Out线路),而将电容外置,用户可以靠更换更好的电容来得到更好的声音及风格,基本属于听味道性,因为iPod解码芯片素质有限,但胜在玩法多样。&br&熟悉iPod的同学应该知道,iPod是不自带Line Out的,需要一个Dock引出,上文提到了,iPod主板集成的电容是比较低档的,对声音有一定劣化,所以imod就干脆拆掉内置电容,更换到dock头里面。&/p&&p&其次,就是丧心病狂系列捆绑。&/p&&p&首先可以举出一个经典的栗子:&/p&&p&IPC+SOLO+DB2+PB2+外置电池盒+滤波。&/p&&p&这套捆绑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已经属于随身系统的顶级配置之一啦。而且层数也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六层。&/p&&p&SOLO在这里是做同轴输出之用。熟悉ibasso的同学一定知道,DB2+PB2是ibasso的旗舰随身西装,但是仅仅支持同轴输入和仅支持电脑和一小部分手机的usb,于是乎就使用了SOLO解码来引出同轴信号。&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ce3ba87b1ff94d595ef3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r&我们说说台式系统吧!&br&基本原理呢,还是一样的。可以看做是放大版本的随身系统。&br&为啥烧油钟爱台式系统呢,因为可有有更好地硬件素质,更精细的调整。并且可以使用更加稳定的和纯净的供电。&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3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a10d15a1e650f634431ecf752bbe932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p&&p&这货是MSB Diamond DAC IV。&/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90& data-rawwidth=&710& src=&https://pic4.zhimg.com/50/fcb1cfe565bf78d4dd33c8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cb1cfe565bf78d4dd33c83_r.jpg&&&/figure&&br&&p&这货是羚羊ZODIAC 铂金解码+10M原子钟。&/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90& data-rawwidth=&710& src=&https://pic1.zhimg.com/50/0b7db4ec2dd25b7ca6d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b7db4ec2dd25b7ca6d5c_r.jpg&&&/figure&&br&&p&这货是prism Sound的8XR&/p&&p&我举这些例子的意思呢,就是让大家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和随身最大的区别。首先,我举例的这些解码器,大部分都是分体设计或是有数个甚至数十个专业接口,其次体积更加庞大,设计也更加的完善。&/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ce3ba87b1ff94d595ef3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那么,我们就拿一个真正的实际例子来讲述一下大概的组成。&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32& data-rawwidth=&5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ab96cc1686cd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b96cc1686cdb_r.jpg&&&/figure&&br&&/p&&p&拿这张图来说说连接顺序吧。&br&
CD(或其他转盘、数字界面、SACD、数播等等)用同轴线或是光纤甚至是AES接口链接到解码器。经过解码器出来后,通过RCA接口或是XLR平衡接口到耳放, 耳放出来后,就可以直接连接耳机了。&br&这可以说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套台式系统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ce3ba87b1ff94d595ef3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p&那么下面,我就来说一下一些刚刚入门的烧友可能不太了解的东西。&/p&&p&1.时钟&/p&&p&还记得刚才我发过的一张图片吧?&/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54& src=&https://pic2.zhimg.com/50/eabd54d0c6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abd54d0c68f_r.jpg&&&/figure&&br&&p&这货。&/p&&p&大家可能已经知道了中间是DAC,那么那个左边印着原子LOGO的玩意是啥呢?难不成是核弹?不不不,当然不是。&/p&&p&这玩意叫做:外置时钟。&/p&&p&大家知道,传输中数字信号中会产生jitter(抖动),而解码器只能自己修正一小部分的jitter。 &/p&&p&SPDIF或者AES-EBU这种数码音频格式没有使用单独的时钟通道来传递时钟信号,而是使用了自同步的双相位标志编码(biphase - mark - code )。时钟信号混在数据信号中传递,接受者(解码器)必须从数据中恢复出时钟。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不同的数据的延迟有所不同,就造成了相当大的jitter。解码器如果直接使用接收芯片从数据中恢复出的时钟虽然可以,但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有必要进行精确的时钟恢复(clock recovery)。&/p&&p&对于单体的CD机,传输jitter是很小的,但是由于单体CD机在电源,机壳屏蔽等方面的限制,可能会造成转盘部分对DAC部分的干扰。也许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一般厂商的顶级型号还是会采用转盘+DAC的模式。&/p&&p&转盘+DAC这种组合,可以采用很多的辅助方法来消除jitter,比较常见是使用字时钟同步(Wordclock)的方法。Wordclock在专业音频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解决不同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家用领域中,为数不多的DCS,Esoteric等品牌的转盘+解码器可以支持Wordclock,DAC作为Wordclock发生器,转盘作为Wordclock接收器。&/p&&p&那么,什么东西要作为Wordclock发生器呢?自然,就是我们提到的外置时钟。&/p&&p&还记得你的高中物理课本吧?里面是不是提到过一个叫做晶振的东西呢?如果你忘记了,那么也不要紧,来复习一下:&/p&&p&引用一下本站@眠眠同学的一段文字。&/p&&p&早期科学家发现,当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的电力影响时,就会产生规律的振动。经过计算并切割后的石英晶体,每秒的振动次数是32768次,利用这个固定的频率,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电路来计算它振动的次数,当计数到32768次时,电路就会发出信号让秒针往前走一秒。这就是说,石英每振动32768下,就是一秒。这样的规律性计时,在当时是非常非常精确的,即使是最便宜的石英表,一天之内的误差率也不会超过1秒。&/p&&p&这个晶振,就是用作Wordclock发生的。但是石英晶振,大家都知道的,准确性还是稍低了一些,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找到更加高档的晶振——原子钟。&/p&&p&而原子钟里面,铯原子(Caesium133),铷原子钟(Rubidium87),都是比较流行和成熟的解决方案。铯原子它的固有频率是赫兹,显然要比32768赫兹的石英晶振更加准确,这样,Wordclock发生器发出来的时钟信号可以更加准确,数字信号就可以更好的还原。&/p&&p&这就是外置时钟,简单点说就是一块极其精准的表。用来保证数字信号的准确。&/p&&p&&b&在此碎碎念一下,有些同学觉得时钟电路一点都不重要,其实恰恰相反,时钟电路是整个DAC最精髓,最难设计的一部分,甚至直接决定一台解码器的命运。就简单地举个例子吧,答主本人最喜爱的一台火线解码——Prism sound 8XR。这台解码器售价大约是5w元人民币左右,解码芯片仅仅使用了AK4395这一枚许多烧友嗤之以鼻的中档解码芯片,甚至外围电路都完全照搬AK公司的官方电路,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有许多解码器使用的是高档的多的DAC芯片,可是没有几个能达到8XR的水准,甚至十分之一都没有,其中的奥妙就在与8XR无可匹敌的多级锁相环时钟处理的去抖动技术,而这项技术,也是&/b&&b&&b&Prism sound的看家本领&/b&。8XR主机部分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处理系统,解码反而成为了近似于附加的功能。另外8XR还有一个有趣的功能,就是把输入的数字信号过一遍机内的时钟电路后,再输出数字信号,这样竟然能让一台一般的DAC也能达到极高的声音素质。&/b&&/p&&p&&b&既然写了8XR,那么就上一张图片展示一下。&/b&&/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3& data-rawwidth=&800& src=&https://pic2.zhimg.com/50/52de246bf4bddd9df332b7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2de246bf4bddd9df332b7ff_r.jpg&&&/figure&&br&&p&2.电处&/p&&p&这货可能做电力行业的朋友比较熟悉吧。&/p&&p&电处就是一个电源滤波。常见的有隔离牛、滤波插头和再生电源。为什么要滤波呢?好,继续翻看物理课本。&/p&&p&众所周知,我们使用的是交流电。交流电一般都是220V 50Hz,发电厂发电的时候,发电机转子每秒转动50圈,每转一圈,电压就由0V上升到220V,再下降到0V。&/p&&p&可是为啥平时使用感觉不出来有闪烁呢?是因为切换的速度很快,有50Hz。但是,这个快速的切换,会增加高次谐波等杂波,所以就需要一个滤波器来尽量的减少50Hz的循环波,让电压近乎稳定在220V。&/p&&p&那么,加入了滤波,有哪些提升呢?&/p&&p&首先,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啸叫问题,其次呢,可以减少一定的噪声。甚至有的烧友说会使背景更加宁静。不过至于其他的呢,就建议你自己去体验啦。&/p&&p&3.各种发烧线材&/p&&p&这个不好细说,在这里还是推荐耳机吧吧友水月同学写的一篇文章供参考。&/p&&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ieba.baidu.com/p/&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水月】被称为“玄学”的音响线材中所包含的科学(长文慎入)&/a&&/p&&p&4.数字界面&/p&&p&那么,这个数字界面又是个什么鬼呢?&/p&&p&其实这货也是一个翻译官。DAC芯片并不是直接可以接受USB输入的信号的,还是需要一个东西来翻译一下,而数字界面呢,就用来充当这个作用的。&/p&&p&如果您细心地观察过一台高端一些的CD机的话,会发现一个输出数字信号的同轴接口。上面提到过,同轴输出是要经过一个时钟的,如果时钟不精确,那么信号准确程度自然也是要受影响。但是高端的CD转盘,价值就在于时钟的精准和电路的优秀。有些DAC您会发现自带一个USB接口,但是他通常的,机内自带的界面是比较差的,外置界面的优势就有体现。&/p&&p&简单来说,数字界面的作用,大致有两个,第一,给那些没有提供USB接口或是火线接口的DAC提供一个方便的信号源,第二,充当外置时钟的作用,使信号更加精准。&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8ce3ba87b1ff94d595ef3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忽然想起这篇文章,倒过头来看,实在还有许多错误和不详细的地方。&br&一年以后,听过了更多一点的器材,心境也有了一些变化。&br&补充说明一下关于耳机选择的东西吧。可能会有些乱,想到哪里写到哪吧。&br&&br&显然的,一只耳机,是整个音乐回放系统里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耳机,再多的东西也是白瞎。耳机品牌浩如烟海,型号更是繁多,在选择的时候,相当容易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当然你可以去实体店试听,但大部分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去亲自试听,而是会去参考一些文章和测评。 &br&&br&但往往这些文章,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很容易让人不明所以。&br&总结评测类型,大概能分为以下四种:&br&&strong&&strong&1.开箱评测&br&2.&/strong&形容词堆砌&br&3.&/strong&&strong&打分&br&4.其中最坑爹的—YY流派&br&&br&&/strong&这些类型,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其中较好的,是3,次之的是1、2,最差的,是4。&br&3类打分型文章,把很难说清楚的音质量化,哪些指标强,哪些指标弱,能比较直观的看出。但打分,一定会有一个用于参考的物品,这个等会再说。&br&1类 开箱评测这一类,参考性则要低很多,因为耳机拿到手时,大致声音可以直观感受出,但是如何优化、如何搭配使用是不清晰明朗的,并且,耳机也没有经过磨合,并不是最佳状态。&br&2类,形容词堆砌,较之3、1则再下一个档次。因为每个人的听后感、理解,风格爱好,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大部分人,并不能很好地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即使是描述的精确,但每个人的想象却又是不同的,这就造成想象的和实际差距巨大。而且,最坑的一点是,这种评测,套路满满,基本上一个套路能写所有的器材。列如:XX器材,声音纤细透明。那么是不是能换句话说,这只器材低频较薄,对流行音乐氛围烘托不好?&br&4类YY形,则是最坑爹的一种。这种评测写手,大多听的有限,买的有限,听的时间还短。自己看几篇文章,或是蹭听过几分钟,便发挥想象力,开始大篇堆砌词句。这种评测,水分巨大且没有参考价值,为下下等。&br&&br&耳机不像是相机等产品,能用眼和绝对指标来判断好坏。所以,看再多的评测,实不如自己去实体店亲耳聆听。&br&那么,自己因为某些原因,想要购买一副耳机前,不能亲自聆听体验怎么办呢?&br&其实也有一个方法,就是选择经典的品牌里面的经典型号。&br&例如ER4系列,屹立耳塞神坛20年不倒,恐怕没有两把刷子,也不会成为如此经典的产品吧?再比如,曾经被黑的特别惨的SE535,进入市场也有不短时间了,依然销量可观,说明还是有几分实力的。这些经典产品,有一个好处,就是听过的人很多,且大部分会被当为评测标杆(这点最重要)。你可以很容易的,寻找到各路评测,自己总结出一个大概声音特点与走向(当然,这是在你没有条件试听的情况下,有条件试听,总要比文字来的好)&br&&br&既然说到耳机,自然绕不开的,就是耳放系统等等外加的东西。&br&很多人,烧耳机时,会踏入一个误区——XX耳机,直推不好听,加点东西一定更好。这个说法,忽悠了一大批又一批人。耳放只是个功率放大用的工具,他并不能改变一条耳机总体的风格。比如ER4,很多人买来,感觉声音太直白,甚至说“没感情”,没低频,然后YY自己上什么耳放。比如HD600,买来后说感觉不透明,太浑厚,YY上什么解码能让声音薄一点,再比如,买了一只Ew9,觉得听摇滚差点事…您说,这不是有毛病吗?ER4本来整个声音就是透明的,低频量感较少的,想要听低频完全可以买一只IE80。HD600本来声音就是厚实的,不喜欢这种风格为什么不买一只AKG K712呢?听摇滚,为什么不买一只歌德SR225呢?…事实上,很多人都把耳放解码当做万能药了。实际上,在直推下,你不喜欢一只耳机的风格,那基本上,不管怎样折腾,都不会让自己喜欢上这只耳机。&br&&br&很多时候,更多地是一个心态问题。盲目攀比,一味地追求器材,反而忘记了,打动我们的,是音乐。器材,只是延续了这份感动。你喜欢的音乐,用vsd1来听,感觉很好,用大奥来听,一定会更让你享受。反之,你不喜欢的音乐,即使用了天价器材,也恐怕不能出花吧?希望大家理性发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份器材。&br&&p&待补充…&/p&
前端:毋庸置疑,就是一整套用来出声的东西。 解码(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东西。通俗点说就是把0、1信号翻译一下让耳机等等听得懂。 耳放(Headphone Amplifier):把模拟信号进行电压、电流放大 以至于能使耳机…
&p&【&b&多图,流量党注意&/b&】&/p&&p&前面的答案已经写的非常的赞了&br&那么我就以简要的,尽量通俗易懂的方式【其实一点也不】写一写上面没怎么提及到的耳放这一块吧【虽然我是个随身玩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也欢迎讨论&/p&&p&耳放,是耳机功率放大器的简称,连接在耳机与音源之间,起到发挥耳机实力作用。耳机放大器是为耳机专门设计的功率放大器,没有放大器,耳机就没办法正常出声,&/p&&p&可能有人要问我了,我的耳机插手机一样能出声啊,并没有用上什么耳机放大器,&/p&&p&too young too simple&br&那是因为你的手机是有耳放的!!不止是手机,你买的mp3,你的电脑,的所有能插耳机的设备,都是有耳放的!只不过在这些设备里它们被称作运放&/p&&p&这个运放的功能非常之多,一是能大倍数的放大输入的信号,二是能做阻抗变换,精密整流,还有滤波等等。所以在随身hifi这一块领域,解码和运放成了一个播放器的根基,有了好的解码和好的运放,再把电路做好一点,屏蔽做好一点,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p&&p&但是不知咋地,现在的大部分手机。。。&br&都选择了放弃治疗,解码给我集成进cpu里,运放放也给我集成进cpu里,反正能响就行!空出来的地方给我再薄1mm!至于音质嘛……&/p&&p&呵呵&/p&&p&以至于现在的一些手机厂商,往手机里塞了一颗稍微好一点的独立音频解码芯片和运放芯片,就打着hifi的旗号出来卖了,但是这也没什么不对,声音的确比其他手机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虽然调音几乎没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2ec2a35d40ba7e262e616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2ec2a35d40ba7e262e616_r.jpg&&&/figure&&p&&br&&/p&&p&&br&&/p&&p&好吧扯远了……&/p&&p&…………………………分割线…………………………&/p&&p&回到正题,&br&耳放在整个hifi系统里其实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我个人认为其重要程度还在解码之上,因为它决定了你的耳机最终出来的是什么声,解码可以乱买,但是耳放却不能乱配,&br&当耳机插进一台耳放之中,你的耳机就不再只是个耳机,它是耳放电路的一部分,它是耳放电路的一个负载,它们此刻是一体的!&br&所以,合适才是最重要的,贵的不一定是好的&br&th900配p1u,好听不累,&br&hd800配p1u,欲哭无泪,&/p&&p&&br&&/p&&p&&br&&/p&&p&选择耳放最首要的一条,就是&br&选择耳放最首要的一条,就是&/p&&p&&b&阻抗匹配!阻抗匹配!阻抗匹配!&/b&&/p&&p&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p&&b&高阻耳机选高阻放&br&低阻耳机选低阻放&/b&&br&有钱就买有高低阻来回切换的顶级耳放&br&没钱买个不顶级的也可以。。。&br&能同时推好hd600和k701还不用调增益的放&br&还没在这个世界出生呢&br&鱼与熊掌不可兼得&/p&&p&究其原因,&br&是因为高阻耳机和低阻耳机对&br&耳放的要求有非常大的差别&/p&&p&&br&&/p&&p&●高阻耳机几乎可以无视掉耳放的本底噪声(简称底噪),因为阻抗够高,低阻耳机就不行了,本底噪音会非常明显,&/p&&p&●高阻耳机的线圈比低阻耳机的要细得多,对于微弱和快速的信号的跟随能力更好,所以对耳放电流的要求不高,&/p&&p&&br&&/p&&p&●高阻耳机在不同频响的阻值都会有极大的差别,这个差别使得高阻耳机对耳放的储备功率要求比较高,还有瞬时的高摆幅电压性能要求也比较高&/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27c5ed930b009d4b5f750f62a039cdc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3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ure&&p&&br&&/p&&p&&br&&/p&&p&如图是hd800在不同频响时的阻值变化,&/p&&p&在100这个频段从300的阻抗猛飙到600&br&耳放的功率不够那就只能看着……&br&这样的设计据说是为了解决线圈的反向电动势对声音的影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向电动势是算是hifi界真正玄之又玄的东西了……&/p&&p&所以总结一下就是,高阻耳机吃功率和压摆&/p&&p&而低阻耳机,大部分都是耳塞和一部分的全尺寸大耳,监听耳机,还有少量的便携大耳,&/p&&p&这些耳机,用随身播放器就能推出不错的声压,很好驱动,而且像耳塞,便携耳机这一类,基本上是为随身设备而诞生的,不需要上台,一颗好运放,再加上好一点的电路和屏蔽,就可以推的七七八八&/p&&p&但是,低阻抗的全尺寸大耳,对耳放的要求&b&更高&/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9de627d0e2f968f769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9de627d0e2f968f7699_r.jpg&&&/figure&&p&&br&&/p&&p&默默拿张土豪朋友的图镇一下&br&图上全部都是低阻全尺寸大耳。。。&br&认得的自然认得&/p&&p&●低阻耳机对噪音更加敏感,所以耳放的电源要非常的干净与稳定,还有解码的素质也要非常的高,如果没有时钟,jitter对声音的影响将被耳放清清楚楚的放大出来&/p&&p&●低阻耳机的低灵敏度会需要更大的电流,大电流对耳放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首先是大电流会带来互调失真和谐波失真等等各种各样的非线性失真,还有晶体管会出现严重的削波,&/p&&p&●并不是说低阻耳机就和高阻耳机一样反着来的,高阻耳机吃的东西它也是吃的……&/p&&p&比如远近闻名大手办k701&/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cc8c0d372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cc8c0d372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bfad064bf9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这货阻抗还不算低,但是却低灵敏度,还有akg给它的黑科技:不平整振膜(大白话)&br&意味着这货的阻值变化比hd800还来的欢快,&br&寻常设备根本就镇不住了&br&不仅吃电流,还吃输出阻抗,还吃压摆,&br&这也是有人说要用十倍于它的售价的系统才能玩的好的原因吧&/p&&p&嗯嗯,还是当手办摆着吧&/p&&p&高阻和低阻的差别,大概就是这样,当然,这里只是大概的讲述了一下基本的原理什么的,作为一个大致的方向还是可以的,具体到每一个耳机还是要看看前人是怎么个玩法。&/p&&p&比如平板耳机,比如静电耳机,&br&比如各种各样的技术&br&特斯拉单元,生物振膜,液晶振膜,空气动圈,木质振膜,镀铝,镀钛,等等&br&选择耳放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p&&p&———————简短的昏割线————————&/p&&p&耳放的种类,大概可以分为两种&/p&&p&●电子管耳放【胆鸡】&/p&&p&●晶体管耳放【石鸡】&/p&&p&不过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胆石一体机(胆结石),不过数量就比较稀少了&/p&&p&o电子管耳放,顾名思义就是用电子管进行信号放大的耳放,是从上个世纪一直奋战至今却无可替代的长青树,在设计上已经相对成熟,老一辈音响发烧友经常提到的“胆味”就是指的电子管,声音温暖耐听,氛围好。不以解析见长而是以音乐性为第一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6b2e9c00f877d693a963c0f7fac8e76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6b2e9c00f877d693a963c0f7fac8e76_r.jpg&&&/figure&&p&&br&&/p&&p&顶级胆放wa22&/p&&p&个人认为胆机在驱动高阻耳机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一是电子管本身就是在高电压、低电流状态下工作,储备功率也非常大&br&二是抗过载能力强,动态范围大,所以音乐性好,三是设计成熟,简单粗暴的电路设计就能出好声音,四是有了“换管子”的特殊玩法,不同的管子不同的声,&/p&&p&大的缺点就是效率低下了,甲类放大保证了声音,但是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同时也有寿命问题,电子管在使用了上千个小时之后性能就会直线下滑,然后你就得考虑换管子的事情了,对于普通人来说管子真的不好买,一般都得自己联系国外的卖家订货,又因为做电子管的厂家越来越少,管子也越来越贵,甚至有一些管子已经是有价无市,一根管子成千上万的价格,这也导致了胆机大部分都非常昂贵,因为成本过高,同样的价格下石机能做到更好,所以估计再过几年,也是要成为时代的眼泪了。&/p&&p&o晶体管耳放,顾名思义是用晶体管也就是运放做的耳放,也是新时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了【但是也已经好几年没有大的进步】它和电子管相反是在低电压大电流下工作,各项电气参数比电子管漂亮得多,什么失真低于多少多少啊,thd低于0.00000几啊,但是要做到这样的电气性能,对电路设计的要求也非常高,什么低通滤波高通滤波滞后补偿,我这个文科生不是很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ce1dfaf613b6eb5e0a6b1_b.jpg&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ce1dfaf613b6eb5e0a6b1_r.jpg&&&/figure&&p&&br&&/p&&p&顶级石机:liquid gold 【液态金】&/p&&p&优点:声音多变,即便是一样的运放,不同的设计出来的声音也是大不一样,声音可冷可暖,不像电子管都是一贯的暖声,&br&不过就是电子管玩家换管子,你得换机器&br&比较主流,相比于胆机性价比更高,&/p&&p&个人比较看好场效应管的未来发展,我听到的几个diy的场效应管耳放和功放都非常的不错,一是声音非常的干净,用场效应管做的滤波真是效果拔群,然后声音顺滑度也非常好,价格也比较便宜。&/p&&p&&br&&/p&&p&——————分割线——————&br&写到这里其实还不算完,但是手机码子实在是太累了,有时间我再讲讲关于甲类乙类的关系,还有静电耳放,便携耳放,的选择吧&/p&&p&先求个点赞 ( 'ω' )&br&50赞开更。。。&/p&&p&&br&&/p&&p&抱歉………17年是时候把这个答案慢慢的完善了,不过因为内容太多,可能会分好几个回答来填补,&/p&&p&ps:答主开始尝试做定制耳机了。&/p&
【多图,流量党注意】前面的答案已经写的非常的赞了 那么我就以简要的,尽量通俗易懂的方式【其实一点也不】写一写上面没怎么提及到的耳放这一块吧【虽然我是个随身玩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也欢迎讨论耳放,是耳机功率放大器的简称,连接在耳机…
SEN:Orpheus&br&STAX Omega&br&SONY R10&br&AKG K1000&br&BYD DT48&br&HFM HE-5&br&GRADO HP1000(HP1)&br&ATH L3000&br&SEN HD580&br&最后一个留给魔音耳机&br&&br&有很多答案混淆了经典与旗舰的区别,不是所有旗舰都会成为经典(比如一楼列举的th900)
SEN:Orpheus STAX Omega SONY R10 AKG K1000 BYD DT48 HFM HE-5 GRADO HP1000(HP1) ATH L3000 SEN HD580 最后一个留给魔音耳机 有很多答案混淆了经典与旗舰的区别,不是所有旗舰都会成为经典(比如一楼列举的th900)
SSRC = Synchronous Sample Rate Converter,同步采样率转换,直白地说就是只能做整数倍频,不支持任意频率之间的转换,比如44.1KHz&-&48KHz。相应地,异步采样率转换ASRC没有这个限制。从软件实现上来说,SSRC比ASRC简单,因此更容易做好,当然能不能做好还要看程序猿的功力。&br&SSRC这个插件是一个日本人为Foobar2000的早期版本开发,最终版本0.57支持Foobar,并不支持F00bar2000 v1.x之后的版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tachan.com/foo_dsp_ssrc.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obar2000用 SSRCプラグイン&/a&&br&SSRCX是SSRC 0.57的重新编译版本,使之可以在v1.x下正常使用,因此SSRCX与SSRC是同一个插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oobar2000.xrea.jp/index.php%3FDSP%23cbeb513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oobar2000.xrea.jp/in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x.php?DSP#cbeb513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PPHS与SOX都属于ASRC,SOX插件来源于Sound eXchange project,&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ox.sourceforge.ne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ox.sourceforge.n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我从来没用过PPHS,所以不清楚它的来源。网上的共识是SOX的音质比PPHS好(测量结果也是如此),但是PPHS非常快 - 经过这些年计算机效能的提升,PPHS速度上的优势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就渐渐被人淡忘。&br&至于SSRC与SOX的比较,多数人认为做整数倍升频时SSRC略好于SOX,这与我自己的听感基本一致,但是差别非常小。我使用SSRC的主要原因是它提供更高的目标频率。由于不是主力系统,因此我希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计算机播放,结果用了一个150美金的DSD DAC(Schiit Loki - 没有解码PCM的能力),加上高精度稳压电源、USB隔离器和一个纯甲类耳放,我设定Foobar2000把所有PCM升频到705.6KHz,然后变换为2.8MHz的DSD64信号送去DAC解码,我感觉在此系统中廉价的Loki DSD DAC可以挑战价格3-4倍于它的其它产品。
SSRC = Synchronous Sample Rate Converter,同步采样率转换,直白地说就是只能做整数倍频,不支持任意频率之间的转换,比如44.1KHz&-&48KHz。相应地,异步采样率转换ASRC没有这个限制。从软件实现上来说,SSRC比ASRC简单,因此更容易做好,当然能不能做好…
因为发烧友的那一套是玄学,讲个故事。&br&&br&转载自贴吧&br&&br&张老头儿的音频馆开了有十几年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极端怀旧的人。平常坐店时他总是自顾自地冲饮功夫茶,谁也没见过他听自己店里的耳机。如果烧友们与他讨论比较新的器材他总是摆摆手然后淡淡地答一句“没听过。”传说张老头儿身家几十亿,没听过的器材必然不可能是因为烧不起。老顾客们都断定他是金耳朵,品味已经达到了某种俗人难以企及的境界。&br&&br&今天上午一位老烧慕名而来与张老头儿聊得甚是投缘。闲聊了一会儿老烧说明来意“最近淘换到一套大奥,实际一听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那种感动。总感觉它的实力似乎被某种力量封印了。”张老头儿眼睛一亮说“哦?敢于指出大奥的不足,小伙子,有前途!你算是问对人了,这个问题我早已完美解决了。换线可破!”老烧一听,眼神里立刻充满了期待。张老头儿鼓了两下掌招呼了一个壮汉店员过来,命令道“把我那套霜之哀伤大奥升级线拿出来吧。”&br&&br&“霜之哀伤?这名字起得有点儿过了吧!”&br&&br&张老头抽了一口雪茄,平淡的话语随烟雾缓缓吐出“你马上就会明白这名字是多么的贴切,这线还是我找中科院的老同学撸的哩!”&br&&br&这时壮汉店员吃力地提着一个大钢瓶回来了。&br&&br&张老头儿戴上特殊的手套和护目镜然后打开钢瓶提出一条粗得离谱的线。“八股锁链状钇钡铜氧化物的芯使其得以弯曲,外皮材料则是绝密的,良好的保温性能且在低温下依然柔韧。”张老头自豪地说。&br&&br&老烧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根线,水汽不断在它周围凝结下降就像半空中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这,难道是……”“是的,超导体音频线!抓紧听吧,夹层里的液氦气化光了就不行了。#(滑稽)&br&&br&张老头熟练地把线接好,老烧坐进沙发开始了极致的享受。老烧平常用大奥听蓝色多瑙河感觉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护城河,甚至水流还有些不通畅,似乎水面上飘着一层垃圾。而此刻的多瑙河则是清澈见底。还有那跌落时激起的水花,仿佛溅到了脸上。正在老烧准备随着缓缓的水流迷失在音乐中时声音戛然而止。“怎么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液氦用完了,这条线已经近乎绝缘体了。”张老头说道。&br&&br&老烧略带遗憾地赞叹道“唉,值了,这辈子值了。”张老头看着老烧笑而不语。老烧疑惑地问“怎么了,我说错什么话了吗?”&br&“小伙子!正所谓初烧烧科学,你现在才仅仅摸到了真音乐的大门。”&br&老烧大喜“也就是说烧耳机还有更高的境界咯!”张老头儿把雪茄灭掉,又淡淡吐出一句“中烧烧玄学!”张老头儿用手往墙根一指,赫然是四个插座。“从左往右依此是水电,火电,风电,核电。连的是我专门从电厂接过来的专线!”&br&&br&老烧混迹耳机吧多年,对耳机里的玄学也是有所研究的。但是百闻不如一见,老烧兴奋起来说“对于玄学我也是略有耳闻。水电柔,火电暖,风电空气感强,核电富有激情和能量。我们先听哪一种?”“哪一种?哈哈,耳机吧那些玄学也就是水水经验逞一时口舌之快,用电的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br&&br&“一种电的特性是单一的,一首歌的情感是丰富的。用单一特性的电又如何能精确地再现丰富的情感呢?所以必须四种电一起用。”老烧一听连忙称赞“嗯,有道理!”张老头儿接着又说“然而不同的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是有侧重点的,所以我们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重点需要为每一首歌定制四种电的比例。”老烧一听恍然大悟“您果然名不虚传,说得真是太对了!”张老头儿接着又说“然而就算是一首歌,虽然它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基调,但是具体的情感也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对四种电比例的调整必须是实时的,动态的。唯有如此耳机系统对于一首歌情感的还原才能达到极致!”张老头儿低下他四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头时发现老烧已经跪在地上了。“我对您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了!”&br&&br&这时壮汉店员又气喘吁吁地提着一台机子出来了。“哝,这就是我研制的实时动态混电器。歌曲播放之前会提前几秒输入到它里面,它预先进行解算得出当前歌曲最佳的实时混电谱然后再与音乐同步运作。”老烧用上了混电器之后再听蓝色多瑙河那与刚才又是天壤地别。该舒缓时多瑙河的水面似乎静得像一面镜子,蓝天白云倒影在里面,甚至能从水面的倒影里数出那天上飞过的鸟儿有几根羽毛。动时则如大浪滔天,情感迸发而出仿佛要吞没一切。&br&&br&老烧已经是泪流满面,他抓着张老头的裤腿哭嚎道“真是相见恨晚,相见恨晚啊。我烧了那么多器材原来以前听的全是垃圾,这才是真音乐啊!”张老头儿赶紧把老烧扶起来“别这样,快起来。你再这样我就不告诉你下一重境界了。”&br&&br&老烧在耳机吧也常听人提起“初烧烧科学,中烧烧玄学,老烧烧文学。”于是止住泪水试探性地问到“大师!这最后一重境界是不是老烧烧文学啊?”张老头摇摇头道“不是!老烧啊,烧哲学。”&br&&br&“音乐啊,其实它本身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抽象,它本身就是失真的。然而音乐的伟大之处也全部蕴含在这抽象的艺术中。那么如此还原音乐又有多大的意义呢?相同的道理,经过耳机的播放音乐本身发生了改变,这不是失真,而是耳机对音乐的再加工啊。如果类比绘画艺术,最开始人们只懂得追求真实的还原,然而再还原也不可能精确记录自然本身,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一幅画的魅力还不如照片大。之后画家们正是领悟了这一点才逐渐开创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流派。”&br&&br&老烧听罢感觉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爱一款耳机就要爱它的全部,它在别人眼里的缺点也就变成了你才懂得品味的优点。唉,我随便找几款耳机让你再重新品味一番吧。”&br&&br&张老头儿递给老烧一只hd800,听了一会儿老烧说道“嗯,一股暖流如阳光将我照耀。这让我想起莫奈,印象派。”张老头儿又递给老烧一只K701,听了一会儿老烧说道“这似乎超越了绘画艺术,它是立体的,是雕塑,但又比雕塑更……Q萌?”张老头儿提示道“不精确,但很接近了。”老烧恍然大悟,大叫道“是手办,一只大手办!”张老头儿露出满意的笑容“嗯,你现在已经领悟到耳机的真谛了。”于是递给老烧一条逼测。&br&&br&老烧戴上逼测,曾经那轰头的低音竟成了泼墨山水画中的浓墨重彩。而那原本混乱不堪的部分则令他想起了毕加索,抽象派!原本那令人诟病的缺点原来仅仅是因为听众的境界不足而产生的误解,原来逼测的每一点失真都是有意为之的巧妙设计。这恐怕就是所谓的曲高和寡吧!老烧抬起头望着张老头说“原来我错了,我一直都错了,我为我原来黑逼测的行为感到羞愧!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话形容逼测的话那就是……”“this is true music!”老烧和张老头儿异口同声地喊出。天快黑了,张老头儿赶快送走老烧。以免因为光线昏暗自己不能继续读唇语而暴露了自己是个聋子。
因为发烧友的那一套是玄学,讲个故事。 转载自贴吧 张老头儿的音频馆开了有十几年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极端怀旧的人。平常坐店时他总是自顾自地冲饮功夫茶,谁也没见过他听自己店里的耳机。如果烧友们与他讨论比较新的器材他总是摆摆手然后淡淡地答一句“…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8ef6caffbc621e8f42a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8ef6caffbc621e8f42a0_r.jpg&&&/figure&&p&耳机的档次分为好几个基本层次。&/p&&p&1-2000元基本上是直推合理的档次。&/p&&p&&a href=&tel:&&&/a&元基本上是量产版极限档次。&/p&&p&再往上基本上是限量版。&/p&&p&首先耳塞是没法和大耳机相提并论的,3003也可以被2000元加上前端驱动良好的大耳机打出鬼,说极限音质还是说大耳机。&/p&&p&直推档次的耳机为什么是直推因为它的解析并不高,也就是说耳机能展现的所有细节基本上也就是电脑或者手机直接解析出来的细节,两者互相满足。&/p&&p&超过2000级别的HIFI耳机解析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电脑直接解析的上限,推力上也是普通耳机口跟不上的。这时候就需要前端了。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电脑这么强的运算能力,怎么会解析不了呢,这里面的重点不是解析能力,而是干扰,而干扰的重点就是电,虽然现在传输的都是数字信号,但实际上0101并不会像理想的情况下以一个恒定的速率播放出来,他会因为任何可能的干扰而出现前后的偏差,就像汽车行驶在马路上你以为他们会匀速排齐了运动,实际上是不断的加速减速,有时候挤在一起,有时候又拉的很开,这就是著名的jitter。这极大的导致了音乐播放的失真。而这些失真对于超过2000元以上的耳机解析能力来说表现无疑,对清晰度追求者自然是极大的伤害。&/p&&p&在诸多干扰之中,最糟糕的莫过于电。因为电是能量的来源,又存在或高或低的脉冲,就像一个人本来应该工作状态恒定,但有时候吃饱饭他就干的快点,没吃饱就干的慢点,你还能让他工作出来的效果遵循一个理想的恒定速度吗,不可能。&/p&&p&所以,一个稳定的供饭,啊不,电流是排除干扰的关键之一。&/p&&p&核电水电是段子,但一个电处,一个墙插在高级设备(这要足够高级,你个5千的东西上基本是听不出来的)上改善基本上一耳朵就出来了,清晰度不在一个档次上。但一个线性电源在1千元级别DAC就听出来了,所以线电我觉得性价比极高。&/p&&p&这里补充一下几个常规的误解,实际上为什么这么强调解码器和耳机放大器的分离,和音源(尤其是电脑)的分离,这主要就是电,因为解码器要求最精细的将数字信号高保真转化成模拟信号,而这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独立时钟,也就是我自己设立一个稳定的队伍顺序,混乱的汽车队列先在红绿灯口给我等着,然后在我的指挥下以非常精确的速度一辆辆开出,匀速跑出一个稳定的队伍,这样加上数字信号高保真0101,理论上就还原除了一个极其保真的模拟信号。而这一切都是精细活,但你和电脑里网卡,显卡,CPU这种耗电忽多忽少的东西放在一起,你还怎么能维持你时钟的精确性,因为你们在共用电力啊,就好像一个想练平衡木的和几个玩蹦床的孩子在同一个蹦床上你让他保持水平,这不可能。&/p&&p&耳机系统一般存在一个音源(可以是电脑,CD机,转盘等)保证数字信号的输出。然后通过一个异步系统接入DAC,也就是设立一个等待处,先给我停着,我叫一辆过去你开过去(USB异步界面)。接下来是DAC,DAC的水平主要在于时钟,一个好的时钟基本值1W(是不是直接超过了耳机,其实就是这样)。时钟就是一个绝对准确的队伍保证者,确保一辆辆车稳稳的给我排队出去,然后一个个数字信号稳稳通过数字模拟转化(DAC)转化成模拟信号。接下来进入放大,这时候我就有了很高像素的一个底片,但你放大不能给我虚焦,不能失真,这时候又需要耳放的电力的稳定了,但这时候因为只是放大而已,是个粗活,所以电力要求要低的多,但也不能太差。最后经过放大的照片放入耳机,耳机其实就是个相框而已,是整个系统中最便宜的东西。&/p&&p&一个2000多的森海HD6000,你给他手机直接出声,那就是一个500元的耳机,你给他5000元基本的前端,他出的就是7000元的声音,你给他15000元的前端,他出的就是17000的声音,因为在他精确的解析下,你前端干扰造成的模糊都会放在其中,就好像一个4K电视放个480P的片子,没什么用。&/p&&p&其实高级HIFI耳机系统是在高保真的情况下体现好听的失真。所以还原是基础,调音是关键。在做好了解析的部分之后,每个设备,甚至每条线路都会因为无法避免的干扰有意无意的加入少许自身的声音色彩。正是这些声音色彩很可能成为它的招牌,比如胆机著名的温暖音染就是在放大信号的过程中加强了会产生温暖感的偶次谐波而造成的。很多人通过换不同的线材来改变声音的去向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失真。&/p&&p&最后想说,其实耳机的极限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尤其你仔细聆听了一首高质量的录音并记住了所有的细节之后,你会发现,5元的耳机就是缩成一团,500元的稍微分了一点点,有了点低频或者解析,2000元的老旗舰们,HD600,K701,880,在5000元前端下,你会发现质的飞跃,首先,我靠声音原来这么广阔,它不是一团,是一个大空间(声场)。伴奏想起,低频直接敲打肚皮,高频顶住额头一飞冲天(三频延展),温柔的时候低语,气势出来的时候却一下震感你的整个脑子(动态),左边3点钟有个提琴,右边有架钢琴,前面有个萨克斯,一清二楚(结像)。然后人声响起,从吸气,到换气的那一下咽口水(解析),到声音发出来的略带沙哑的质感,每一个音色都充满厚度和体积(染色)。这样一首曲子你会开始渴望听到更多,更多。&/p&&p&这时候,就是传说中的开始发烧了。&/p&&p&此时你会觉得高频不好听,换个有点控制力的耳放(比如701驱动良好可以大量改善高频的毛刺),改善了,好开心。低频略慢,DAC换个线性电源,哇有力了,好开心,你调整着一套设备,直到你听的那首你听过100遍每个细节都印在脑海中的曲子,哇,所有的毛躁都被尽可能的纠正了,你满意了。&/p&&p&直到有一天,你到试听会上用颤巍巍的手拿起009,大奥,R10,这些上古神器,在2W以上的前端上放出那首你再熟悉不过的歌曲,这时候你发现,我靠,原来自己再熟悉不过的那个环境,那个演奏的房间,其实一直隔着一层纱布,那时候你知道纱布开始退去,每个细小的烟雾的在退散,而且那声音是那么好听,关键TM的还好听,我靠这怎么玩。完了,你知道其实你并没有多少钱,你知道在他们面前你渺小的设备其实并没有多少解析,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然后你带着哀伤和一点侥幸回到家,拿着你精心调整的设备听了所有你熟悉的曲子,一边听一边对自己说,还是我熟悉的调子好听,你看就是更有韵味,解析算什么,素质不重要,最后你睡着了,带着自欺欺人的微笑。&/p&&p&然后当你有机会接触到KK的时候,明知会深深打击,但又带上碟片,兴冲冲的像会场傻傻的赶去了。。。&/p&&p&本人前端auneX1s做界面,接lavryDA10,耳放欧博cyber20,黑嗓337,莱曼。耳机主力是K701,HD600,铁三角AD1000X,其中AD1000X便携。总价值约2W。&/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更新一下新的系统,很早就喜欢静电了,所以后来几乎把一套东西都换成静电了,保留了701和欧博cyber20,ADKX依旧放单位。&/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762c856fbedacacee52a0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762c856fbedacacee52a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76ca7fa66e4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76ca7fa66e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01e780decfa079ebe2be6d8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01e780decfa079ebe2be6d8_r.jpg&&&/figure&&p&&br&&/p&&p&&br&&/p&&p&北极星DAC32+STAX717+STAX407,全平衡静电系统。&/p&&p&第一张封面是顾令爸爸星尘的野子,静电下特别好听。顺便藏点私心拍套茶具,毕竟除了音乐就是喝茶了吧。&/p&&p&PS:顺便安利一下,北极星DAC32单端接惠威MKii女声是非常好听的,完美的风格对应,不过可能很少有人愿意这样接。&/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c724e147f3700bbd478bc56_b.jpg& data-rawwidth=&1707&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c724e147f3700bbd478bc56_r.jpg&&&/figure&&p&&br&&/p&&p&更新一下终于有了自己的009,算是对STAX和静电的一种致敬,也是对自己烧耳机的历程的一个阶段性的纪念吧。009真的是太好看了。&/p&
耳机的档次分为好几个基本层次。1-2000元基本上是直推合理的档次。元基本上是量产版极限档次。再往上基本上是限量版。首先耳塞是没法和大耳机相提并论的,3003也可以被2000元加上前端驱动良好的大耳机打出鬼,说极限音质还是说大耳机。直推档次的…
这个问题很好玩。涉及的知识十分简单,但脑洞不小,特别适合科普。&br&我们先来打开脑洞吧。&br&想象你是一只正在晒太阳的非洲古猿,脑袋上顶了一套相控预警雷达。&br&相控预警雷达,又名耳朵。&br&耳朵在你眯着眼睛晒太阳的时候可以警告你:右后方四十度有个“嗷呜~”正在快速接近,估计是狼,快撒丫子跑勒您。&br&听觉,作为一种高效的预警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生物的存活几率,于是出现在了现存的几乎所有高等动物的技能表中。(有听力的物种被自然选择。)&br&人类的听力也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意义首先是作为躲避危险的预警机制,其次才是那些花里胡哨地东西。&br&&br&这就很有意思了~(很有意思的意思就是物理部分开始了)作为一种预警机制,除了能听到声音以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必须具备分辨声源方向的能力。不然你跑错方向,人家狼多尴尬?&br&耳朵分辨方向的原理在中学物理里学过:靠左右耳接受到的声音的时间差,相位差,音色响度大小。&br&当声波频率比较高,波长小于两耳间距时,由于颅骨、耳廓对声波的遮蔽,加上和频率相关的衍射效应的影响,双耳接受到不同强度和音色的声音。这种差别就成为判断声源方位的主要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人戴上耳机欣赏音乐时,就没有了颅骨、耳廓对声波的遮蔽而无法重现音乐厅里的感受,只觉得声音出自自己脑袋里的某个地方。&br&但对频率低的声波,由于很容易发生衍射绕过你的脑袋,两耳接受的声音很相似。只能通过判断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来确定声源的方位。但这种方法受神经反应速度和双耳间距的限制,方向辨别并不是很灵敏,这也是为什么家庭影院中的“低音炮”不像其它的音箱那样需要成对放置,一般只有一个,放置的地方也不太讲究,反正人也听不出方位上有什么差别来。&br&&br&所以为什么人听不到20Hz以下的声音呢,因为室温下空气中声速是340m/s,20Hz意味着波长已经大于10m了,比双耳间距大太多,听到了也无法分辨方向,于是并不能提高物种的生存几率,当然就无法进化出来。(相比之下蓝鲸就可以听到10Hz,因为人家脸大。)&br&所以对大多数动物来说,能听到多低的声音,跟它的双耳间距是成正比的(并不排除例外,毕竟生物界是个复杂的系统)。同时,耳膜耳蜗是有个最优的频率响应区域的,而且这个响应区域在对数坐标下基本差不多大。就是说想听低频就必须要牺牲高频性能,反之亦然。(比如蝙蝠就无法听到频率低于1000赫兹的声音。)所以耳距事实上也就决定了你能听到的高频极限。人在哺乳动物中有较大的耳距,因而听力的高频极限也是相对较低的,只高过比人耳距更大的比如大象等少数动物。另外海水中的声速是空气中的近5倍,于是同样频率的声音在海水中的波长是空气中的5倍,因而和人耳距差不多的海豚,听力却有跟蝙蝠接近的高频极限。&br&&br&最后估算个小东西&br&声速大约取300m/s,20Hz的声波波长是15m, 20000Hz的声波波长是0.015m&br&0.015*15=0.225&br&sqrt(0.225)~=0.47m&br&数量级上差不多就是人的两个耳朵的距离。&br&也就是说人耳间距大约就处在人耳低频高频极限对应的波长的对数中点上。&br&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没有关系呢~&br&这就是进化的力量。&br&&br&&br&——————————&br&(部分引用了2009年陈珂的文章《为什么不能听超声波》,原链已失效)
这个问题很好玩。涉及的知识十分简单,但脑洞不小,特别适合科普。 我们先来打开脑洞吧。 想象你是一只正在晒太阳的非洲古猿,脑袋上顶了一套相控预警雷达。 相控预警雷达,又名耳朵。 耳朵在你眯着眼睛晒太阳的时候可以警告你:右后方四十度有个“嗷呜~”…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617 人关注
2840 条内容
693 条内容
321 条内容
549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世家子有几个女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